下棋

发布时间:2013-05-15 14:30:3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下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人生境界的品味和反思。  
2.揣摩本文生动诙谐而生动的语言。  
3.学习对弈者的表情和举止的描写。  
4.学习叙述、描写、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作者对人生境界的品味和反思,体会作者对弈者的表情和举止的描写。  
难点:品味本文生动诙谐而生动的语言。学习叙述、描写、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三、教法、学法设想:谈话法、点拨,自主、合作、探究  
四、教学准备:

1、阅读课文,初知大意,并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  
2、阅读注释,查阅资料,了解作者梁实秋。  
3、了解中国象棋。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班有没有会下棋的?会的同学请举手。这么多同学会,那大家在下棋的过程中有没有非常有趣的事?(生讲)原来下棋这么有意思。这节课,我们就来研读一下梁实秋老 先生的这盘棋。板书:下棋。  
2.简介作者(学生交流)  
梁实秋(1903——1987),中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原名治华,以字行,浙江行县(今余杭)人,生于北京。1915年就学于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1923年留学美国。回国后,曾先后任教于东南大学、暨南大学、青岛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主编《时事新报》副刊《青光》、《中央日报》副刊《平明》等。一度主编《新月》月刊。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有幽默感,以《雅舍小品》为代表作。1949年后曾任台湾省立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主要著作尚有散文集《雅舍小品》(续集),文学评论集《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秘室杂文》,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主编《远东英汉大词典》。  
3.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2)、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a、本文围绕什么字展开的?写了哪些棋人棋事?  
课文读完了吧?以前我们班的课堂上是男同学表现出色还是女同学表现出色?(都自夸)看来大家都是自我欣赏,要不,这节课男女同学来比个高低如何?(好!)字词有困难的同学请举手?你说。谁帮忙?老师这里也有几个字词需要大家帮忙解决。(课件)  
给加点的字注音:  
 博弈  诮骂  鹌鹑  排闼   涵养  噎嗝  
 解词:索然寡味  自怨自艾  嗤之以鼻剑拔弩张  
解题思路:找一个同学读,读错的,集体纠正,学生识记字音、字型。  
看来同学们识字解词的能力很强,下面我们解决第二个问题。  
解题思路:此题先由学生个人完成,解决不了的,再由小组合作解决。教师适当点拨即可。最后得出正确答案:本文围绕“下棋”展开。列举了有涵养的棋手、受窘者、慢性子、急性子、超出了棋盘而至于武斗者、观弈者、以棋陶冶性情者、沉溺其中不能自拔者。  
4.探究赏析  

1)本文以“下棋”为线索,举凡弈者百态,或谈身边的人,或论古时事。请同学们再读一下课文,试着归纳一下各段的内容。  
解题思路:同学们先自己归纳,然后小组交流、讨论。教师要点拨、指正。最后师生归纳出本文的结构内容:  
第一段:写下棋时输棋赢棋的不同心态。  
第二段:写下棋之人的几种比较突出的特点。  
第三段:写观棋人的情态。  
第四段:写作者对下棋的总的认识和体会。  
2)从本文中那些语句中,你能领悟出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你又悟出了怎样的生活这哲理?  
解题思路:学生先小组讨论,教师要引导、点拨。最后师生得出答案:  
作者欣赏的是处于完全超脱与不够超脱之间的中正平和的对弈风度,进一步说是一种处世风范,既不能太张扬,亦不可太低调,干什么事情都要把握一个度,这种不即不离的人生态度也是梁实秋的理想追求。此题为开放题,学生可以结合作者的观点,从情感、态度、价值观、人生观等角度去谈自己的认识。  
3)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解题思路:此题要先放给小组解决,教师引导即可。最后师生归纳出答案:a,本文多使用叙述与描写相结合的表达方式,间或穿插议论。b,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既生动传神又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一语中的,令读者豁然开朗,真是妙趣横生。c,语言平实如谈话,娓娓到来,悦耳动听,神妙至极。  
4)同学们初读课文读的不错!本文作者将人物描写的惟妙惟肖这也得益于作者独具匠心的语言,请同学们细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部分,并说明理由。(课件)  
同学们可能找出的句子有:  
1)杀死他一大块,或是抽了他一个车,他神色自若,不动火,不生气,好像是无关痛痒,使你觉得索然寡味。(作者的描写很细腻,语言也有趣。)  
2)当你给对方一个威胁的时候-------或红头涨脸如关公,种种现象,不一而足。(这组句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语言很生动也很幽默、诙谐)  
3)有斤斤计较而因小失大者,有不拘小节而眼观全局者,有短兵相接做生死斗者,有各自为战而旗鼓相当者,有赶尽杀绝而一步不让者,有好勇同归于尽者。(这组句子运用排比修辞,也运用很多的成语,写的各种人很像我们生活中的几种人。)  
4)我想猎人追逐一只野兔的时候,其愉快大概略相仿佛。(本句是一个比喻句,它准确、贴切而真实地写出了优胜者洋洋自得的神态,令文章诙谐,妙趣横生。)  
5)所以有人于挨了一个耳光之后还要抚着热辣辣的嘴巴大呼:“要抽车!要抽车!”(观棋不语的确是一种痛苦,挨了打都忍不住要说。他的动作、语言更是精练、传神、幽默。)  
这节课,我们由小小的棋盘引发了诸多的讨论,现在大家想一想,本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鼓励同学们畅所欲言)  
同学们的收获都很多,老师很高兴。最后,老师要告诉大家一句话:既然人生如棋,那么作为棋手的我们何不为避免出现悔棋而朝朝谨慎呢?  
5.积累迁移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认为优美的语句,并把它们整理在自己的笔记本里 。  
解题思路:学生找出自己认为其它优美的句子,小组内交流,教师参与个别组讨论,指导。最后摘抄在自己的笔记本里。
6.布置作业  
写一则关于下棋的有趣片段,字数在400字左右。  
七、板书设计  
下棋               梁实秋
             下棋的愉快——观棋的无奈——棋中的道理  
                 (窘态)      (痛苦)    (发泄、争逐)

《下棋》教案                   

  一、教材解读

《下棋》是现代文艺理论家、散文家、文学翻译家梁实秋先生“雅舍”系列小品文较有代表性的一篇。

作者从传统的东方棋艺中,给我们铺展开一幅妙趣横生的棋人百相图,并在一尺见方的小小营垒中,在看似简单的消遣娱乐中,浓缩出婀娜多姿的人性表演,在对众生棋相的诙谐描摹中,流露出“平正通达”的人生态度,为人处世的理想风范。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认读、理解、积累基本生字词。(预习、课堂朗读、随文赏析共同完成)。

2、赏析细致入微,妙趣横生的棋人趣相图。

3、品味诙谐生动的语言。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初读感知——再读欣赏探究。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棋人棋趣,领悟作者寓于其中的争而有度、“平正通达”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点:棋人趣相的精彩描写;诙谐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争而有度,“平正通达”的人生态度。

四、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预习指导:

1、粗知围棋及中国象棋运动。

2、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初知文章大意。

3、依据注释,查阅资料,了解梁实秋。

(二)激趣导入,创设下棋情境,了解“抽车”、“手谈”等棋艺术语。

1、多媒体展示围棋、中国象棋、一象棋残局。学生认识两种棋类运动,师生合作进行残局游戏(教师居主,执红先走,学生居客,推选代表执黑应战,其他同学观战)。教师引导了解“抽车”、“当门炮”、“跳马”等棋艺术语。

2、板书“下棋”,提一生板书作者。

(三)读书、批注、讨论、汇报,师生合作,赏析棋人趣相,完成教学重点。

1、师生合作初读,扫除字词障碍,整体感知课文。

1)荐读123段,范读4段。

(听读要求:圈点勾划,读不准的字、不太明白意思的词用“?”标出,有趣的地方用 标出,观点态度不明白的地方用 标出。

2)读后学生提问字词,扫除字词障碍。

2、自读、批注棋人趣相。

[引导:听读时,我发现很多同学不时露出惬意的微笑,能概括说一下为什么吗?(生:趣)那就请同学们拣你认为有趣的地方评赏一下,好吗?将评赏要点批注在文旁空白处。

顺便说一下,批注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清人金圣叹批注《水浒》,今人刘心武批注《红楼梦》,都是一批成名的典范。我以为,本文知识密度大,可圈可点多,批注法尤其适用,大家不妨用用。选一两处批注即可,批完后找个合作伙伴交流你们的看法,探讨你们的疑问。]

3、分组交流批注结果。

4、分组推荐代表,汇报批注及交流成果;教师适时适当点拨,师生共同完成棋人趣相的赏析。

[预设赏析点如:首段用了8个“或”字句,排比穷举受窘者面临威胁、苦闷难耐时的各种表现、各色趣态,多姿多彩,穷形尽相;写神态,写动作,写声音,有形有声有色,惟妙惟肖;用词精当诙谐:例如,写额上汗滴用“陈列”,而不用“冒”、“排列”、“摆放”等,写出受威胁者心急如焚而强作镇定,急于摆脱窘境而又百思不得其招的有趣情态;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丰富细腻,生动幽默。再如2段,下棋者争出棋盘,拳脚相加,扭作一团,跳到桌上,作者用动作、神态等典型细节进行漫画式勾勒,细致入微,形神毕现;顶真、类比、比喻等手法的运用,诮皮生动,机智风趣。再如3段,观棋者宁挨打骂,不愿“不语”,4段宁舍性命,不愿弃棋等,亦是痴态可鞠,妙趣横生。]

适时板书。弈

5、趣相仿写,深入赏析。

(引导:我对2段中作者对情态各异的下棋有争者进行描摹的7个“有”字句特别感兴趣,课前我不光赏了,还仿了,各位有没有兴趣听我用与同学们不同的方式把我的赏析展示出来?

朗读仿句:有你死我活斗志斗勇者,有尔虞我诈不择手段者;有运筹帷幄演兵布阵者,有破釜沉舟越甲吞者;有驾轻就熟运斤如风者,有磕磕绊绊走走停停者;有雄韬伟略惊心动魄者,有瞻前顾后步步为营者;有宠辱不惊神态自若者,有物喜己悲患得患失者;有威加海内衣锦还乡者,有四面楚歌自刎乌江者;有一枰既毕情欢意悦者,有胸怀块垒懊恼不已者;有戚戚于失,汲汲于得者,有得失胜负平常事,尽欢尽兴而已者。

光学不用可能会印象不深,流于浅薄,同学们若觉得老师这种赏析方法可取,课后可以用这种方式写一写吃相,喝相,哭相,笑相,握手相,排队相,理发相,谦让相,男人相,女人相,炸活鱼相等等,这些芸芸众生相,梁秋实都曾细细地描写过,我们不妨也来写写。作为一项课外作业吧。)

(四)再读探究,领悟棋趣描写中流露出的作者的争而有度、 “平正通达”的人生态度。

(引导:咱批注还有一个原则,那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努力解决它。我在准备这堂课时,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努力思考并查阅大量资料,有了一些想法,但不敢确定是否正确,所以借这个机会提出来,跟大家探讨。有句话叫“人生如棋”,反过来,很多人也会用下棋来喻比人生。梁实秋先生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妙趣横生的棋人趣相图,作者自然也乐在其中,但我不知道,作者自己的棋趣跟他笔下的很多人有没有不同,如果有,那么不同在哪,作者下棋的情趣到底是什么?放眼人生,这下棋的琐事中寓含着什么人生道理,人生态度了吗?)

[预设思考要点:下棋要争,但要有度。作者开头说,他不喜欢和“太有涵养的人”下棋,原因应该是“太有”则过,控制情绪固然好,但胜败喜怒不形于色,对于消遣而言,则未免让人觉得寡味,所以下棋要争,而且要争得有声有色。2段,“自古博弈并称,全是属于赌的一类,而且只是比‘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略胜一筹而已”句表明,找点事做——下棋——消遣、消磨时光而已,不必那么认真,所以作者说,慢性人有如乌龟,与兔子赛跑,胜则胜矣,但慢得让人着急,至使对方不战而认败,也就失去了下棋消遣的意义。自然,性急草草者,“仍然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一贯作风”,跟这种人下棋连消遣都谈不上,自然也无趣得很。“下棋不能无争,争的范围有大有小”,那种斤斤计较者,“赶尽杀绝者”,“一面消骂”者,“最不幸的是,争的范围超出棋盘而拳足交加者”,“扭作一团” 者,“跳到桌上”者,还有挨打被骂还非多嘴不已者,更有甚者,嗜棋舍命,警报作,炸弹落,还非让人陪他接着下不可,其认真之态,痴迷之相,趣则趣矣,但拳脚相加,忍辱含愤,乃至舍生忘死,嗜棋舍命,则大失水准,实在不必。“下棋只是为了消遣”,如此种种,未免过分。]

适时板书:争而有度、平正通达。

(五)补充资料,了解作者,深入领悟文中寓含的人生态度。

我们在《下棋》中领悟到的争而有度、“平出通达”的人生态度到底准不准确,全不全面,深不深刻,我也说不太清楚。我说这话,不是谦虚,而是诚实。

尽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我们课堂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我们仍然很难期望在短短的一堂课时间内能解决所有问题。说实话,这篇文章我读了很多遍了,但仍然有许多问题在困扰着我。我不懂,是因为我对作者这个人缺乏了解。我不了解,是因为一直以来,我们——我指的是我们大陆文学界、文学文艺评论界、出版家、编辑,当然还包括政治家们——将这位事实上在现代文学领域独树一帜的、非常有影响的文学人物边缘化了。

我对这个人物的认识也是在上中学的时候,不过,不是作为学习的榜样,而是作为批判的对象。主要有两次,一次是鲁迅先生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批判他是“丧家的资本家的走狗”。那是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末,在那个非常年代里,他主张人性论,反对阶级论。一次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在全国抗战如火如荼的时期,左翼文艺界批判他宣扬“与抗战无关论”。

是的,在英雄主义如火如荼,风靡一时之际,梁实秋始终把“平和中正”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并把“普通人性”作为自己抒写对象,穷形尽相地刻画着大千世界,人生百态,形成“雅舍”系列小品文,放射着生活的异彩,透露出智慧的光茫。有些事实我得告诉大家,新文化运动时期,梁实秋是新月派首席评论家,一位文艺批评大家。一直以来,他都勤耕不辍,写成“雅舍”系列散文6集,机智闪烁,谐趣迭生,至今已经发行五十余版,创中国现代散文印行最高记录,成了二十世纪华语世界散文天地一代宗师。“雅舍”小品文与他的那间雅舍一样,成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坛的一个传奇。他还给世界留下近2000万字沉甸甸的英译著作,其中莎士比亚戏剧400万字。垂暮之年仍笔耕不辍。

有一位评论家说,历史人物留给后代人的“形象”与其本然面目之间,有时竟会出现令人难以置信的差异。如果仅凭常识(往往是不正确的“常识”)去臧否人物,往往会弄得面目全非,一塌糊涂。有些事情其实是小得不能再小的琐事一桩,简直微乎其微,不值一提,而后人却又主要据此来推断他漫长生涯的全部,看上去就像那一时期人们全部都没睁开眼睛,连最清楚不过的基本事实都看不到,从而使人们蒙受屈辱。

历史事实到底如何,梁实秋到底是何等样人,本文可以做一把钥匙,通过它,请同学们去开启梁实秋这把大锁,从而走进这个人物,走进他的作品吧。

下课。

梁实秋

板书。

——争而有度 平正通达

.深刻.生动.诙谐

——梁实秋先生《下棋》赏析

小时侯读了鲁迅先生的杂文,只知道梁实秋是“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后来读到他的散文集,才知道“上海的教授”之头衔并不是靠资本家的恩赐得来的。梁实秋先生对社会观察之细致,对生活体验之深刻,语言之流畅、之生动、之诙谐,令人叹服。其文学成就和地位虽不能与鲁迅先生相提并论,但也堪称散文高高手也!

《下棋》是梁实秋散文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其显著特点之一,就是细致入微地写出了下棋、观棋和悟棋的独到而深刻的感受。下棋的最大乐趣在于自己局势有利时,静静地欣赏对方痛苦不堪的种种窘态。梁实秋先生一口气用了七个“或”字,把对方的窘态绘声绘色、惟妙惟肖地列举出来,使人如临其景,如闻其声。而“太有涵养的人”偏偏在重创面前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使人不禁“索然寡味”。无奈之中,只得在被对方所窘时以牙还牙,“努力做出不介意状”,“消极地减少对方的乐趣”。观棋的描写也同样细腻。人说“观棋不语真君子”,而事实上大多数人难于做到,梁实秋先生也不能免俗。然而脱俗的是,他居然用一句近似格言的警句写出这种感受:“观棋不语是一种痛苦。”为什么?两难呀!不出声是万万做不到的——“喉间硬是痒的出奇,思一吐为快”;出声也难——说得中肯,一个人骂你“多嘴驴”,另一个人也不感激你,“难道我还不晓得这样走?”说得不中肯,下棋的两个人会一起嗤之以鼻,同样挨骂。梁实秋先生能写出这种“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极为深刻细腻的感受,启示我们要写出好的散文,就必须从深入观察和体验生活入手。

《下棋》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语言流畅、生动、诙谐、风趣。细细体会,可以发现散文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手法:一是抓住典型细节进行漫画式的勾勒。例如描写一个人观棋时怎么也憋不住要说,挨了下棋人的耳光后,“还要抚着热辣辣的嘴巴大呼‘要抽车,要抽车!’”实在令人忍俊不禁。又例如写一个人要悔棋,另一个人不许悔时,他们“在门后角里扭做一团,一个人骑在另一个人的身上,在他的口里挖车呢。被挖者不敢出声,出声则口张,口张则车被挖回,挖回则必悔棋,悔棋则不得胜,这种认真的态度憨得可爱”,寥寥几笔,形神毕现,趣妙横生。二是准确地运用了对比、类比、排比、比喻、顶真等修辞手法。对七种下棋时窘态的描写,以棋观人时列举的种种类型的人等等,运用了排比的手法;说下棋时欣赏对方的窘态,与“猎人追逐一只野兔”的感觉相似,这是类比;说对方受窘时“红头涨脸如关公”,这是比喻;说两个人下棋时先是神情潇洒,“如神仙中人”,后棋势吃紧,便剑拔弩张,“如斗鹌鹑”,这是对比兼比喻;说悔棋之争时“被挖者不敢出声,出声则口张,口张则车被挖回,挖回则必悔棋,悔棋则不得胜”,这是顶真。以上种种手法的灵活运用,平添了散文流畅、生动、诙谐、风趣的语言个性。

雅舍之雅

梁实秋《雅舍》赏析

雅舍,在一般人看来,并不雅。雅舍之雅,缘于其在梁实秋先生笔下,缘于梁实秋先生的心境之雅。

《雅舍》是梁实秋先生的一篇行文雅洁,潇洒幽默的散文。文章描写了作者所居住的雅舍的地理位置、环境、特点以及作者对其陈设的看法,体现了作者豁然超脱的心境。

雅舍既为舍,自然具有舍的一切特点,只是这舍实在简陋:孤零零的砌起四根砖柱,上面盖上一个木头架子,看上去瘦骨磷磷,单薄得可怜,但是顶上铺了瓦,四面编了竹篦墙,墙上敷了泥灰,如此简陋之舍,却又不能说不是座房子,如此简陋之舍,何以称?更何况并不能蔽风雨。然而,作者却称之为雅舍,认为雅舍还是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这一切皆因作者对生活,对雅舍有着处之泰然,从容平和的心态。于是,雅舍之不雅亦变为雅的了,雅舍之不足亦变为有个性的了。

雅舍之不足共有以下几处:(一)位置在半山腰,客人探望不便;(二)篦墙不固,门窗不严岑寂被破;(三)鼠子瞰灯,难以安枕;(四)聚蚊成雷,难以居住。但是,作者在叙述这一切时,心境始终是清雅恬淡的,态度始终是不愠不怒的,字里行间丝毫没有流露出对雅舍的不满来。雅舍虽处在半山腰,然亦常有客到,可见朋友情谊之深,每日由书房走到饭厅是上坡,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亦不觉大不便处。可见,作者并没有将之视为不足。雅舍门窗不严,与邻人彼此可互通声息,作者并不为之烦恼。对于鼠子,作者虽是无可奈何,却是一番自嘲:洋鬼子住到雅舍里,不也是没有法子?在别处早已肃清的蚊子,在雅舍则格外猖厥我仍安之。面对雅舍的种种,作者无不显示出一种豁达超然,乐观开朗的态度。雅舍之不足如此之多,似乎更能体现出雅舍之雅的珍贵。

雅舍之雅在于其最宜月夜,在于其简朴。雅舍曾因地势较高给友人探望带来不便,却又因此得月较先;因其简朴,又可随意布置。于是,观月,陈设便给作者带来无限的乐趣。即使是细雨蒙蒙之际,也能使身居雅舍的作者能体会到其中的趣味。个中乐趣,非心境旷达明净之人能领受。

这篇文章语言骈散相间,巧妙地运用排比、对偶句式,文白相济,行文活泼,描写生动,优雅清丽,引典如信手拈来,幽默风趣,富于情韵,是雅舍之雅得以体现的重要原因。如文章对各种声音的描述,鼠子的各种动作的描述,运用了排比手法,显得姿态横生。作者的诙谐风趣也可在字里行间得到体现:洋鬼子住到雅舍里,不也是没有法子’”;对雅舍赏月的描写更是情韵悠长:清光从树间筛洒下来,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文章用典较多,如聚雷成蚊客里似家家似寄等,体现了作者熔性情,学识,修养于一炉的创作手法。

雅舍之雅,与作者的人生态度和心境是分不开的。作者对所居住的雅舍并没有过高的要求,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自由洒脱的人生襟怀,恬淡自然的心境和随遇而安的生命意识。因此,在文章中,作者多次表现他的这种心境。如:我久则安之但是我仍安之我初来时仅求其能蔽风雨,并不敢存奢望我亦不复他求等都是作者雅的心境的体现。再如大雨滂沱,屋顶灰泥突然崩裂时,本是一件凄凉的事情,作者却把它写成如奇葩初放;对陈设的布置更能体现作者的自由洒脱。在文章的结尾处,作者由雅舍而抒发出对人生的感慨:人生本来如寄。人如同寄游于天地的蜉蝣,哪里都可为家,却又是哪里都不为家。或许正是由于这种感慨,使作者能躬受亲尝雅舍之酸甜苦辣吧.

本文与刘禹锡陋室铭一文有何神似之处?答:陋(第一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第二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第六段)。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fa045cf4028915f804dc2ad.html

《下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