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堂实录、反思及评析

发布时间:2018-09-24 10:57:2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堂实录、反思及评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

  教学过程:

  师:中秋时节,一家人围桌而坐,伴着窗外秋虫吟唱,慢品说笑,在微醺的醉意中看一轮明月升上天宇,这萦绕着秋的味道的中秋,成为人们舌尖上、心底里最醇厚的中秋味道。

  苏轼也于一年中秋,欢饮达旦,让我们一起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去思考欢饮还有怎样的深意?

  一、探求新知

  1. 整体感知――初读 初感

  师:请同学们自由、出声地朗读这首词。思考这首词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并且用一两个形容词来形容一下你的感受。

  生:老师,我觉得应该有悲哀。

  师:词的小序中,有一个表现心情的词,你注意到了吗?

  生:欢。

  师:这样一首千古流传下来的会让很多词黯然失色的的名词,苏轼怎么会把这个“欢”字用错呢?这节课中我们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就是:这种淡淡的伤感和隐隐的欢愉为什么能够融合在一起?

  (1)知人论世解“伤”

  师:我们来看词的上阕,老师读给大家听,同学们看老师读得是否准确。(幻灯片:我欲乘风飞去……)

  生:老师有一个字读得不准。你把“归”读成了“飞”。

  师:同学们觉得我这样改好不好?(无人回答。)

  师:我可不可以说说我的理由?我觉得,苏轼肯定没去过“天上”,怎么能说是“归”呢。而且对于高高的天宇来说,飞多有诗意呀?

  生:老师,我觉得不对。苏轼写作本词的时候应该有悲伤的心情,所以不应该是快乐、自由地飞。

  师:那你从哪个字看出了悲伤?

  生: 恐。

  师:是什么让苏轼感到害怕?

  生:天上宫阙。

  师:有一个词语特别能诠释他“恐”后的感受,是哪个词?

  生:寒。

  师:请看这则资料。思考“寒”,它其实暗指什么?(补充资料: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受到排挤,自请外调,在密州时做官时写作本诗。)

  生:寒就是他在政治中被排挤后产生的一种孤独的感受,是一种政治中的失意。

  师:分析得很深入啊。失意、不被接纳的现实会带给我们由内而外的寂寞、孤独的感觉。那苏轼到底想不想回去?

  生:想。

  师:哪个字能看出想回去?

  生:欲。

  师:这个“欲”字能看出想回去,他想回到哪去呢?

  生:朝廷。

  师:苏轼,他曾参加制科考试入仕做官。他这么辛苦地去入朝做官,目的就是要在皇上身边,以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去报效国家。他怎么不想回去呢?他很想回去,但还伴随着恐与寒,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复杂心情呢?

  生:矛盾。

  师:矛盾的。请同学们用你富有感情的朗读将这种矛盾的心情表现出来呢。那你觉得怎样才能把这种矛盾的心情表现出来?

  生:首先得缓慢。要读出“悲伤”。

  师:悲伤的时候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

  生:低沉语调。

  生:上一句要高,与这句形成对比。

  师:哪位同学愿意将大家的这些好建议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

  (2)知人论世解“欢”

  师:他在面对朝廷、面对天上,他做了怎样的选择?

  生:何似在人间。

  师:既然是这样的,那他应该是无事一身轻的。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这则材料,思考这样修改好不好?请说出你的理由。 (幻灯片:起舞弄轻影,何似在人间。)

  生:不好,这个时候的苏轼并不是轻松的,“清”应该是清廉吧?

  师:怎么看出来清廉的呢?

  生:因为材料中说他为民兴修工程,意思就是他很清廉,不是轻松无事可做,所以这样修改肯定是不好的。

  师:苏轼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他都能够清谋其政。同学们,大家想想能把政治失意的伤感与清谋其政的欢愉结合在一起的苏轼,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深思――政治寂寞里“伤”与“欢”

  生:他应该是伤感寂寞,但是他还不沉湎在这其中不能自拔。所以我觉得他是一个有广阔胸怀的人。

  师:说得好。他的失意、他的寂寞都是存在的,但是他却是一个――在政治寂寞中,在人生逆境的转弯处,洒脱的自勉的人!在辗转的仕途起伏中,对志向执着的坚守的人!正因他是这样的人,才使“伤”与“欢”相融相契!

  (4)体味――情感寂寞里的“伤”与“欢”

  师:可是面对象征着团圆的圆月,还是催化了苏轼的念弟之情……下阕中的哪些词句让我们感受到了他情感中的伤感?

  生:我想他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是因为有心事,而且在词的小序中,也提到了“怀子由”,所以我想是因为思念弟弟而产生的伤感。

  生:还有这一句“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在埋怨月亮偏偏在我与弟弟分别的时候才圆,其实这并不是真的在埋怨月亮故意与人作对,是因思念弟弟而产生的伤感。

  师:同学们,苏轼是否沉湎在伤感中无法自拔呢?

  生:苏轼最后应该是想通了,因为苏轼写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师:这说明苏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我觉得他很豁达乐观,他可以将自己所有的不愉快放置到整个人生或是天下人的角度去思考,一点不如意和整个人生或是天下人去比就微不足道了。我觉得他太了不起了。

  生:不如意的事情经常会有,但是苏轼就不会让自己沉湎在其中,他会很智慧地挣脱出来,这样才能找到快乐,我觉得拥有走出伤感、找到快乐的能力就是一种智慧。

  师:说得好,快乐往往需要你智慧的寻找,而不是伤感的等待。在这种情感的寂寞中,苏轼想到了用什么样的智慧方式来寄托对弟弟的思念之情呢?   生:我从这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可以看出作者是借助明月来寄托对弟弟思念之情。

  生:我觉得苏轼这种寄情的方式特别有创意,因为全天下人都在一个月亮之下,同在一个月亮下,就感觉无论相隔多远,都被拉近了距离,所以就不会感觉有别离的难过了。

  生:苏轼能有这么多的领悟,我觉得苏轼的寂寞不是心灵的空虚,而是思想的丰润!

  师:说得太好了,面对着人生中的各种寂寞,也许有的人会把它想成压在心头的一座大山,可是苏轼不同,他会将山一样让人窒息的寂寞化作乘风破浪的风帆,到底是山还是帆,不取决外面是阴还是晴,要取决你是否有豁达乐观的胸怀,取决于你是否有走出泥泞的智慧。

  二、拓展应用

  延思――文人寂寞里的“伤”与“欢”

  师:读懂了苏轼的寂寞与欢愉,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政治寂寞中却不沉沦的文人吗?

  生:我知道李白,他在政治上也并不如意,但是还是坚定信念,也写下了许多的好诗。

  生:我们学习的《湖心亭看雪》的作者张岱,他也是不如意但是不避世的文人。

  师:相信大家在以后的学习当中,在这本语文书上,你会遇到刘禹锡在陋室之中不坠青云之志,李白在行路之难中不改长风破浪之向。希望同学们在遇到这些人的时候向他们致以我们深深的敬意。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被压弯了腰,于是他们只有到自然中去吸一口自由的空气,借助杯盏之间,去伸一伸被压垮了的腰,这些在寂寞中绝不沉沦、绝不逃避的文人,潇洒地提起笔,对炎凉世态、坎坷仕途做出了最昂扬、最诗意的回答。 我们不仅要在这些文人的诗词中感受文化的墨香,更要在他们的寂寞人生中获得豁达乐观的人生芳馨!

  教学反思:

  文以载道 道以润心

  “文以载道”,因而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将隐在文章中的有助于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有助于丰盈学生成长智慧的“道”挖掘出来,并且浸润学生的心灵,内化成学生品格中的美好元素。在本节课的设计与教学过程中,我想努力做的就是与学生共同将这些学生心灵成长的养料挖掘出来,引导学生自我思考、自我感悟、自我提升。沿着这样的思考,我设计并执教了《明月几时有》一课,在设计及教学过程中,有了一些关于“文以载道”方面的思考。

  1.文载数道,侧重何道。对本次的解读,教参上提供了两个不同的角度。

  一个角度认为本词是作者的出尘之思,是对精神家园的向往;还有一个角度则认为是作者在政治不如意中、人事不团圆中的乐观豁达的胸怀。可能每一篇文章都会蕴含多个道理,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鉴赏角度,但是本节课的设计之初,经过仔细考虑,我还是选择了第二个角度,这不是因为我手中有多少相关的备课资源,而是基于学情,基于学生的成长需要来确定的。

  2.以道化文,道为重心。本词作者所处的时代虽然距离学生的生活时代相隔千年,作者的人生经历也是学生未曾体味的,要让学生首先自然、主动地走进这首词,是很关键。所以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关注了一个矛盾之处,就是小序中的“欢”与词中的伤感,矛盾之处历来都是能够点燃学生的兴趣点。所以学生由这个矛盾的点,一步步解读出了这首词的背后所屹立的苏轼是一个拥有旷达胸襟、乐观智慧的伟大的人。苏轼以及像他一样的文人的人生智慧也成为学生成长智慧的无痕的启发。这也是我本节课中的教学目标,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

  3.文道相契,贵在得法。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够使“教学资源运用、问题设计、板书设计”这三项技能更好地成为词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本文之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起初我也曾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学设计能否凸显这三方面的能力,在试讲中却发现设计得很“臃肿”,甚至游离于教学目标,这反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在试讲失败后,我对资料进行了最精当的选取,对问题进行了更加精准、富有梯度的设计,对板书的内容进行了高度的提炼概括,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由于是赛课,存在着对学情估计不准确的问题,但是也带给我一定的思考,那就是一个班级中存在掌握程度参差不齐的状况,对学情的预设应该是对各个层次学生都有相应的教学策略。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我想这应该是今后教学中我思考研究的重要问题。

  教学评析:

  此课是哈尔滨市香坊区第六届“卓越杯”教师专业素质大赛的参赛课。把古诗词作为赛课的内容本身就是对选手是极大的考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千古名词,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足见此首诗词的地位。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词的意境豪放、情怀旷达。既有理趣,又有情趣。那么如何将这首词的丰富的内涵和作者出尘之想与入世情怀较为准确地表达出来,并为现代中学生很好的接受,就为教者提出了新的课题。

  张蕊老师的课就充分地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资源的开发、教学方式的呈现等方面的思考,且在“文道相济”上用心、出彩。

  1. 这节课的内涵主旨丰富,教者只选其一,即作者在政治不如意中、人事不团圆中的乐观豁达的胸怀。充分体现了备课中,教师对学情的了解,满足了学生的成长需要。

  2.本词作者所处的时代虽然距离学生的生活时代相隔久远,但教者关注了小序中的“欢”与词中的“伤感”这个矛盾点,点燃了学生兴趣。所以学生由这个矛盾的点,解读出了苏轼是一个拥有旷达胸襟、乐观智慧的伟大的人。到此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的重点突出,顺势而成。

  3. 厚重的想法还需要巧妙的方法呈现。教者设计了如下环节:初读:知人、论世、 解“伤”;初感:知人、论世、解“欢”;深思:政治寂寞里“伤”与“欢”;体味:情感寂寞里的“伤”与“欢”;朗读:情感寂寞里的“伤”与“欢”;延思:文人寂寞里的“伤”与“欢。这些环节脉络清晰,由课内赏析到课外的延思。体现了其较高的文学素养和专业素养。

  (注:评析者系哈尔滨市学科带头人、哈尔滨市语文骨干教师、哈尔滨市香坊区兼职教研员。)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07e2d18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60.html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堂实录、反思及评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