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保护色-探究动物因保护自己跟随环境变化颜色的奇妙现象

发布时间:2018-08-31 23:24:0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动物的保护色

--探究动物因保护自己跟随环境变化颜色的奇妙现象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动物保护色视频,在分辨讨论中了解保护色的特征和作用;

2、对动物因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颜色变化的奇妙现象感到好奇,并激发兴趣,进一步探索。

活动重点:

教师有意识的创设寻找游戏,让孩子参与其中,通过分辨,讨论,问答的方式了解哪些动物是有保护色的,都有哪些作用。

活动难点及延伸:幼儿通过游戏、分析、讨论,了解保护色的特征和作用; 通过让孩子回想日常生活中的见闻,自我发言。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结合当下季节,简单讲述故事,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和增强对动物的感知;

2、环境准备:电脑、显示屏、幼儿椅子围坐成半圆形;

3、材料准备:幻灯片《动物保护色》、头饰、各种有保护色的动物图片(叶枯碟、北极熊、竹节虫、蚱蜢、青蛙等)

活动过程:

1、课堂导入,通过老师提问与孩子互动,引入课堂;

2、观看PPT《动物保护色》,边看边提问,师幼互动,引起孩子的注意;

3、音乐故事《隐身妙招》,让孩子参与其中,感受动物隐身的妙趣。

观课综述:

本次教学活动中,通过录像,直观地呈现了动物自我保护的本领,初步理解动物保护色及其作用 。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增加了趣味性,激发了孩子的探究欲望。整个活动内容完整,上课秩序良好,老师语言流畅,节奏把握很到位,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活动过程中老师在与小朋友分享各种动物图片的时候,我觉得应该让小朋友多说一下图片的保护色,让孩子成为肢体的参与者,老师引导不要过多。通过对日常生活的延伸,巩固幼儿对保护色的理解,让孩子找到重点,引发孩子的思考,这样效果会更好。师幼之间的沟通以及幼儿之间互相的交流机会不多,没有充分体现幼儿的主导地位。

老师在上课的整体过程中语言不够生动,不够新颖,与幼儿之间的互动能引起一部分人的关注,但是未能顾及所有幼儿;孩子端坐的时间过长,上课形式过于单一化,希望老师自身挖掘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比如可以增添一定的艺术形式,加入歌曲,肢体动作等,让课堂更有吸引力。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0ae3da4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86.html

《动物的保护色-探究动物因保护自己跟随环境变化颜色的奇妙现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