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试题及答案-教育学(中等)

发布时间:2020-09-18 11:00:5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8 内蒙古自治区认定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学(中等)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不给分。

3.考试结束后,把试卷随同答题卡一起上交。

一、单选(30 题,1 分/题,30 分)

1、严格意义的学制系统大致形成于()

A.17 世纪末

B.18 世纪中叶

C.19 世纪下半期

D.20 世纪初

答案:C

2、我国古代的六艺教育的核心()

A.礼和乐

B.射和御

C.书与教

D.射与乐

答案:A

3、1835 年出版的《教育讲授纲要》的作者是()

A.赫尔巴特

B.洛克

C.夸美纽斯

D.卢梭

答案:A

4、从世界教育发展历程来看,提出普及初等教育要()

A 第一次工业革命前

B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C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

D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答案:B

5、 下列关于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B 政治经济制度制约受教育的权利

C 政治经济制度影响教育目的

D 政治经济制度影响教育的规模

答案:D

6、学校生活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是()

A 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B 同伴群体的影响

C 师生的交互作用

D 社区的影响

答案:C

7、外硕论的代表人物是()

A 格塞尔

B 孟子

C 弗洛伊德

D 华生

答案:D

8、实施德育最基本的途径是()

A 课外校外活动

B 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C 劳动

D 共青团活动

答案:B

9、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有培养人的特殊要求被称为()

A 教育目的

B 培养目标

C 课程目标

D 教学评论

答案:B

10、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学生隐私权的是()

A 学生获得的荣誉

B 学生的日记

C 学生的缺点

D 学生的成绩

答案:A

11、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

A 行政人员

B 技术人员

C 专业人员

D 职业人员

答案:C

12、下列有关国家课程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国家课程是二级课程

B 国家课程采用“研制—开发—推广”的开发模式

C 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可以对国家课程进行调整

D 国家课程大多是选修课

答案:B

13、以下属于课程目标的依据的是()

A 对教师的研究

B 对校长的研究

C 对活动的研究

D 对学生的研究

答案:D

14、我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

A 发展基础教育

B 发展中等教育

C 发展职业教育

D 发展专业教育

答案:A

15、教学计划的核心是()

A 教学目标

B 课程设置

C 学年编制

D 人员安排

答案:B

16、以下不属于我国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是()

A 强制性

B 普遍性

C 双重性

D 基础性

答案:C

17、长期在课程领域居于主导地位的评价模式是()

A 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B CIPP 模式

C 表现性评价模式

D 目标评价模

答案:D

1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师优良个性品质的是()

A 尊重学生

B 偏爱、不公平

C 严格要求

D 耐心温和

答案:B

19、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的是()

A 孔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王明阳

答案:A

20、下列教具中属于模象直观的是()

A 实验

B 参观

C 标本

D 幻灯片

答案:D

21 、 教师对概念、原理、规律等进行解释说明和论证,这样的教学方法被称为()

A 讲述

B 讲解

C 讲读

D 讲演

答案:B

22、 为了帮助学生做好上课的心理准备,教师进入教室的时间应该是()

A 课前半小时

B 课前 2-3 分钟 C 听到上课铃声时

D 等上课铃响过 2 分钟

答案:B

23、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部分是()

A 布置课外作业

B 讲授新教材

C 检查复习

D 巩固新教材

答案:B

24、一个测验能够测出它要测量的属性的程度被称为()

A 效度

B 难度

C 区分度 D 信度

答案:A

25、我国古代的学校大多采用 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 个别教学制

B 班级授课制

C 道尔顿制

D 走班制

答案:A

26.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是()

A.内容型策略

B. 形式型策略

B.方法型策略

D. 综合型策略

答案:B

27.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受教育者

B. 教育者

C.德育内容

D. 德育方法

答案:B

28.“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因材施教原则

B.导向性原则

C.疏导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原则

答案:A

29.在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京师同文馆成立于()

A.1804 年

B.1903 年

C.1862 年

D.1912 年

答案:C

30.在班级管理模式中,目标管理的提出者是()

A.泰勒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德鲁克

答案:D

二、多选题(15 题,2 分/题,30 分)

31.古埃及的学校有()

A.宫廷学校

B.文士学校

C.职官学校

D.寺院学府

答案:ABCD

32.近代教育的特点有()

A.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

B.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C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互相渗透

D.高等教育类型更加多样化

答案:AB

33.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是()

A.教育促进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

B.教育促进社会变革

C.教育促进科学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

D.教育对文化的延续

答案:AC

34. 下列表述中符合网络教育特点的有()

A.等级制教育

B.开放式教育

C.较严格的“年龄段教育”

D.跨时空教育 答案:BD

35.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有()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答案:ABCD

36.下列有关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A.遗传素质与人的身心发展无关

B.遗传素质决定了人的身心发展

C.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D.遗传素质不能决定人的身心发展

答案:AB

37.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

A.国家的教育目的

B.地方的教育目标

C.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D.教师的教学目标

答案:ACD

38.普通中学在体育方面的要求是()

A.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B.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了解科学的营养知识

C.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

D.培养和选拔高水平竞技体育运动员

答案:ABC

39.古希腊教育家柏拉图把人分成三种等级()

A.运用智慧管理国家的哲学家

B.凭借勇敢精神保卫国家的军人

C.受情绪驱动的劳动者

D.善于把握机遇的商人

答案:ABC

40.《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的 教室、寝室、活动室或者其他未成年人集体活动的室内吸烟”,请你从下列答案找出错误

答 案()

A.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

C.身心健康权

D.隐私权

答案:ABD

41.二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些新特点是()

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全民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多元化

答案:ABCD

42.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

A 教学计划

B 讲义

C 教学大纲

D 教科书

答案:ABCD

43.制约学校课程的因素有()

A 社会

B 知识

C 儿童

D 课程理论

答案:ABC

44.中学德育中的榜样法包括()

A.为人的典范

B.教育者的示范

C.学生中的好榜样

D.明星大腕

答案:ABC

45.优良班集体的基本特征是()

A.明确的共同目标

B.一定的组织结构和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C.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D.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答案:ABCD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15 分)

46.简述学校文化的特性。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4)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47.简述在教学中贯彻循序渐进原则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1)定义: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 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2)基本要求:

1 按照材料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2 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3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48.简述教学的意义。

(1)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2)教学是传统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3)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49.简述中小学德育的意义。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四、论述题,15 分

50.试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与封建教育的区别

(1)封建主义教育的特点:

阶级性:学校是统治阶级培养人才的场所。

等级性:不同阶层的人接受不同的教育。

道统性:教育反映统治阶级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思想。

专制性:教育过程是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灌输的过程。

刻板性: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单一。

象征性:能不能接受教育和受什么样的教育是区别社会地位的象征。

(2)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的特点:

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提倡的新的文化和世界观被称为“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即是以 “人”为中心的文化,用到教育上,人文主义教育即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代表人物有 意大利的维多利诺、尼德兰的埃拉斯莫斯、法国的拉伯雷和蒙田等人。

区别:文艺复兴以人为本,教学内容、方法、目标不同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0 分)

51.有人说“知识学的越多,智力自然也就发展得越快的过程的规律的角度对此进行评析” 这样的说法是片面的。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二者是相互统一相互 促进的。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为智力提供广阔的领域。向学生介绍关于归纳、 演绎、解决问题等思维方法的知识,就是把心智操作的方式交给学生。

掌握知识的过程必然要求学生积极进行认识、思考和判断等心智活动,只有在心智操作的活 动中才能发展认识能力。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学生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是他们进一步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必要条件。 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与质量,依赖于学生原有智力水平的高低。认识能力具有普遍的迁移价 值,他不但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知识质量,推动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而且有利 于学生将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活动,从而获得完全的知识。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知识不等于智力,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完全表明其智力的高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也不 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有效的发展他们的智力和能力。 知识与智力的相互转化应注意以下条件:

第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

第二、必须科学的组织教学过程。

第三、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 的时间和空间。

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昼”、“耘”、“绩”这3个生字,正确读写“昼夜”、“耘田”、“绩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争取默写古诗。

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目标2、目标3。

教学难点:目标4。

课前准备:《四时田园杂兴》微课。

教学设计:

一、引入课堂。

1.复习《乡村四月》,回顾古诗的学法。

2.咱们来学习一首诗《四时田园杂兴》。今天,我们用一种新的方式来学习。

二、学生观看微课。

(强调认真观看,没弄懂的可以暂停或重播。)

1.看图说话。

这是什么地方?

这是什么季节?

人物分别在干什么?

2.介绍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号山中居士,又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人;其诗题材广泛,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称“南宋四大家”.

3.简介诗题:

《四时田园杂兴》是田园诗的典范;共六十首,原分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描写了农村四时的风光景物、风俗习惯,反映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困苦生活。

4.多种形式诵读。

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

读出感情。

读出韵味。

想象诵读。

5.理解诗意。

结合注释:杂兴、耕田、绩麻、未解、供、傍。

其他注解: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耕织、桑阴。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大意。

6.情感体会。

(引导确定答题的方向。)

如,农民昼夜不停地劳动,他们真辛苦啊!

小孩子天真可爱,热爱劳动。

我的父母也是农民,他们每天也那么辛苦,我要好好学习报答他们,也会帮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儿。

7.小结。

(引导学生抓关键词。)

3、作业检验。

1.生快速浏览《同步解析与测评》相关作业。

2.生提出不懂的地方,同学相互释疑。

3.师点拨其他稍难的、有共性的地方。

4、拓展提升。

1.收集其他《四时田园杂兴》诗篇。

想想我们的田园生活。选一两个有代表性的场景说说,并试着写一写。

[板书设计]

稚子弄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正确认读本课1个生字,会写1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三首诗,背诵三首诗。

3.能联系注释理解词句意思,感受诗句中对于童年天真快乐生活的向往。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小组交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独立理解诗句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词的意境,丰富学生情感,从诗句中感受童年的快乐并体会儿童生活的纯真和烂漫,从《湖上杂诗》中感受到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对青春的渴盼。

重难点分析:

l 抓住重点诗句,品味朗读,体会童年生活的无邪和美好以及诗句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感受孩子无忧无虑、天真浪漫的心性。

2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读自悟能力,在教师的引导和同学的互助启发下,能够投入积极而深入的思索之中。《牧童》、《稚子弄冰》两首描写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困难,因此可让学生通过品味词句、想象画面、联系自己实际生活来深入理解古诗,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让学生在感受语言文字之美的同时,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之美。

课前准备:

1. 学生了解作者的资料,预习古诗。

2.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诵读学生积累的古诗,走进儿童生活,了解诗歌作者情况。

(一)诵读自己会背的描述儿童生活的古诗,并简单描述从中感受到的童年的快乐和无忧。

(从学生的日常积累出发,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创设学古诗、诵读古诗的情境。)

(二)介绍诗人,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课件出示相关诗人资料

1. 了解吕岩与八仙的传说,从中感受他的心境和人生观点。

2. 了解袁枚的经历,结合他的古诗《所见》感受他对儿童生活的细致描写。

3. 结合《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故事,了解杨万里的诗歌特色,感受他的文字的优美。

(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丰富自己的积累,同时借助对诗人背景的了解,为理解古诗添加助力。)

二、初读古诗,描述诗歌中的情景。

(一)自由朗读古诗,注意正音,尤其注意“蓑”、“磬”、“葛”的读音。

(二)借助工具书、注释,与同学合作,初步理解诗歌大意,并在小组内练习诵读全诗。  

(三)交流古诗的大意。

(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学习能力,通过自读和合作阅读解决字词读音和诗句解释这些浅显的问题。)

(四)自由朗读古诗,选择其中一首,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中呈现的情景,把诗歌的语言化为同样优美的散文诗化的句子。

(五)指名配乐朗读,想象画面。课件播放钢琴曲《童年》

(用描述情景的方式再现对古诗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品读《牧童》,感情诵读古诗,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无忧。

(一)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思考:诗句中何处让你觉得儿童生活快乐无忧?

(二)交流对古诗的解读。课件出示古诗

1. 从“六七里”感受原野的空旷,从“铺”字感受草木的茂盛。

2. 从“弄”字感受儿童吹笛时的自在,并想象儿童吹笛时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3. 从“卧”字感受儿童生活的无拘无束。

4. 教师介绍吕岩的经历:遭遇战乱,生活颠沛流离,后入山学道。学生了解他写这首诗的原因。

(三)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描述情景,并在描述的悠闲自在的情境中互相引导朗读。

(四)用恰当的词语描述诗句中的牧童。

(通过理解词句,再现场景和情境导读,深入诗人描写的场景之中,感受儿童生活的快乐无忧,体会诗人语言的优美生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品读《稚子弄冰》,感情诵读古诗,体会童年生活的趣味。

(一)学生自读古诗,思考:诗句中何处让你觉得有趣?

(二)交流对古诗的解读。课件出示诗句

1. 抓住“脱”、“穿”、“敲”等动词,感受儿童的天真淘气。

2. 想象声音,感受儿童的快乐。

3. 想象儿童从“脱晓冰”到“当银铮”再到“敲玉磬”至最后的“忽作玻璃碎地声”各个环节的心理特征,体会孩子从快乐到失望的心理变化。

4. 关于“玻璃”、“玉磬”、“银铮”这些名词的理解要立足于诗歌实际。

(三)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感情朗读古诗,读出孩子情绪的变化。

(从字词出发,以“趣”为着眼点,关注学生的生活与诗句中儿童生活的联系,想象有趣的画面和变化而灵动的声音,感受儿童的心理,从中品味儿童生活的快乐。)

五、对比阅读,自学《湖上杂诗》。

(一)结合《牧童》、《稚子弄冰》两首诗,补充儿童生活的诗句,如叶绍翁《夜书所见》、胡令能《小儿垂钓》、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白居易《池上》,感受童年的趣味。课件出示古诗

(增加阅读积累,从诗句中体会诗人笔下的儿童生活。)

(二)学生自由朗读《湖上杂诗》,对比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思考: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为什么诗人有这样的感受?

(三)抓住“不羡神仙羡少年”一句,体会诗人对青春的渴盼和心底的惆怅。课件出示古诗

(学会对比阅读,从相互联系的阅读材料中寻找理解上的突破口,从儿童生活的快乐中找到诗人“不羡神仙羡少年”的原因,使学生深入文本,感悟解读。)

(四)感情朗读全诗,并练习背诵,同时对比朗读《牧童》和《稚子弄冰》,从朗读中感受童年的美好和可贵。

(通过朗读把对诗句的感悟表达出来。)

三、拓展延伸,改写古诗。

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一首古诗改编成短文,展现诗句中的情景,可以加入自己的恰当想象。课件出示改写提示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0b25bcb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03.html

《2018内蒙古教师资格证试题及答案-教育学(中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