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2024-01-09 15:24:4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高教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评析作者:颜庆余来源:《文教资料》2017年第10(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江苏无锡214122要:与朱东润作品选相比,高教版作品选体现出明显不同的倾向,这种倾向与近年来的学术进展和文学趣味直接相关。高教版作品选纠正若干以往偏见,并且更注重文学本身的价值和文体的演变过程,相对来说,不太重视作品的社会意义。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教师有责任在讲授中提醒学生认识作品选的倾向性,帮助他们破除教材即文学史本身的幻觉。关键词:高教版作品选朱东润作品选倾向性编纂使用六卷本《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高等教育出版社版,以下简称高教版作品选),郁贤皓先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是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2003年问世,即受到本学科诸多专家的誉美。2010年修订再版,更换个别篇目,补充最新研究成果,调整编排次序,订正个别错误,并将全书改成繁体字,成为一套比较完善的教材。课程教材的更新换代,与时代变化和学术演进相伴随。若干年前,当笔者还是中文系本科生时,使用的文学史教材是游国恩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相配套的作品选是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版,以下简称朱东润作品选)。这两种编纂于二十世纪下半叶的教材,都偏重于现实主义的思想内容,与新世纪文学课程的教学不相适应。高校文学课程,袁行霈主编的文学史取代了游国恩的本子,作品选仍然继续使用朱东润的本子。近年问世的高教版作品选,或许可以成为新世纪文学教学所需要的教材。笔者开始执教时,所用的便是高教版作品选,在备课和讲授的过程中,不免时时对照朱东润作品选。两种作品选在体例、数量(包括作者和作品)、具体篇目等方面都有相当明显的差异,内在的倾向性也存在很大的差别。几轮授课后,笔者积攒若干使用心得,略陈如下,或许有俾于以后作品选的编纂工作。出于论述的方便,以下讨论仅涉及高教版作品选第四卷(宋辽金部分),相应地,作为对照的朱东润作品选,只涉及中编第二册(宋金部分)。一、作品选的文体编排次序高教版作品选第四卷依文体分成四个部分,依次是诗、词、文和小说;朱东润作品选依次是词、诗、文、话本和诸宫调,其中话本即小说。二者的差异,一是诸宫调的有无,二是前三种文体的次序。高教版作品选不收诸宫调,可以简单理解成编者对这种文体的低估,而诗、词、文的编排次序,看似平常,实际上别有深意。朱东润作品选将词放在最前面而将诗放在其次,隐含有推尊词体的观念。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观念,经过清代焦循、民国王国维等学者的阐扬后,深刻影响民国以后的文学史书写。在这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种带着进化论色彩的文学观念中,宋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代表,得到比宋诗更多的关注和更高的评价。陆侃如、冯沅君的《中国诗史》甚至只讲宋词而无视宋诗。朱东润作品选仍然接受这种观念,不仅将词置于诗前,而且所收词人数量略高于诗人。宋词代表宋代文学的观念,随着朱东润作品选在高校教学中的广泛使用,成为很多学生的常识。高教版作品选将诗放在词前,实际上反映出近年宋学研究的变化,宋诗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往贬抑宋诗的倾向受到批判,更多的学者相信宋诗的成就未必不如宋词,宋词不再理所当然地享有代表宋代文学的资格。因此,高教版作品选先诗后词的编排,具有纠正以前学术偏见的意义。二、作品选的作品文献来源和异文朱东润作品选在所收每一首作品之后,都注明文献来源,所用文献都是古籍善本(包括其影印本),而高教版作品选的文献来源似乎没有统一的体例,宋诗大多出自《全宋诗》,偶有例外,如释惠崇《访杨云卿淮上别墅》出自上海古籍出版社版《瀛奎律髓汇评》,例外的原因不详;宋词全都出自古籍善本(包括其影印本);宋文则有的出自古籍,有的出自别集整理本,还有的出自《全宋文》,没有定准。文献来源缺乏统一体例,当然未必是坏事,不过仅就宋诗部分说,用今人标校的宋诗总集《全宋诗》作底本,大概不是最好的选择。与文献来源相关并且更加重要的问题是异文的处理方式。朱东润作品选采取的是定本式校勘,底本有误,则据别本改正,并在注释中出校记说明。高教版作品选的处理方式不同,明知底本文字有误,并不改动,只在注释中指出别本的正确文字。如周邦彦《西河》(佳丽地)赏心东望淮水句,赏心一作伤心,目前尚未有定论,罗忼烈《清真集笺注》作赏心孙虹《清真集校注》作伤心,高教版作品选的处理方式是正文依从所用《彊村丛书》本的文字,作赏心,而在注释中说明编者的意见:赏心:别本作伤心,是。这是校勘作业中不改底本、只在校记中表明取舍意见的方式。这样的方式对于学术整理本而言,当然是合适的,显示校者谨慎、客观的态度,但对于教材而言,恐怕只会徒增学生的困惑。对于普及本(包括教材)而言,定本式的校勘显然更加合适。因为文献来源不同,高教版作品选所收作品,有时出现流传不广的异文,与广为传诵的文本存在差异,却只是注出异文,不作说明和判断。如王安石的《泊船瓜州》春风又绿江南岸句,古来备受称道,高教版作品选依《全宋诗》,只在注释中说明《容斋随笔》作,不作解释。此处异文虽是虚词,却使紧连的绿字含义迥别。读者熟习的又绿一语,绿字是颜色词的使动用法,意即春风使江南岸变绿,这种用法本于唐人丘为《题农父庐舍》春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而自绿一语是读者不太熟悉的异文,意即江南岸的春风变绿了,绿的是春风本身而非江南岸,此句的妙处就不在于绿字的使动用法,而在于春风绿样的感受和遣词。如果此句作春风自绿江南岸,修辞手法就与王安石另外一句除却春风沙际绿(《送和甫至龙安微雨因寄吴氏女子》)相同。这种异文的解释,难道是要留给使用教材的任课教师吗?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三、作品选的选录数量朱东润作品选的中编第二册是宋金部分,高教版作品选的第四卷是宋辽金部分,相比之下,增加了辽代文学的部分,而辽代文学实际上只收萧瑟瑟诗一首,可以忽略不计。这里比较两种作品选所收宋金(主要是宋代)诗、词、文的数量。先列如简表:1.诗的部分。高教版作品选所收诗篇和诗人的数量,分别是朱东润作品选的1.57倍和2.2倍,增幅都很明显。朱东润作品选中,平均每位诗人选入4首,而高教版作品选中,平均每位诗人选入约3首。以上两方面数据形成的原因是高教版作品选增收很多小家,同时删减大家的收诗数量,例如苏轼诗,朱东润作品选11首,高教版作品选9首。朱东润作品选的诗人21家,全部见于高教版作品选,可见这部分诗人的地位比较稳固。两种作品选所收诗只有44首相同,即朱东润作品选中的40首诗,高教版作品选摒弃,而高教版作品选的92首诗,朱东润作品选不收。这些数据表明两种作品选之间存在明显不同的倾向,高教版作品选不仅增收很多以前不受重视的诗人,而且大幅调整传统名家的具体篇目。高教版作品选扩充诗人名单,大概用意在于更好地体现文学史的面貌,例如金代诗歌,朱东润作品选只收元好问,高教版增收宇文虚中和蔡珪,三家正好是金代前、中、末三个时期的代表诗人,这样稍能反映金诗的面貌。2.词的部分。两种作品选所收词人和词作的数量基本相当,朱东润作品选的30家,除陈亮外的29家全部见于高教版作品选。两种作品选所收词作,有44首相同,可见高教版作品选虽然对朱东润作品选的词人名单未作大的调整或增删,却对其选目做出接近半数的调换,这也表明选录标准的明显差异。高教版作品选的次序略有调整,最明显的是将柳永挪到张先前面,将晏几道挪到王安石后面,改变朱东润作品选中将晏几道放在柳永前面的不合理次序。3.文的部分。朱东润作品选的17家,除林景熙外的16家都见于高教版作品选,数量上,高教版作品选所收文人多出5家而篇数反而减少一篇,选目上相同的则有22篇。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朱东润作品选只收宋文,而高教版作品选增收金人元好问文一篇。总的说来,两种作品选的差异不算明显。如果比较诗、词、文三种文体,我们就会发现高教版作品选的词和文的部分,无论在作者名单和作品数量上,都没有明显的调整,而诗的部分则大幅扩充诗人名单和增加诗篇数量。这种鲜明的对比说明高教版作品选在三种文体中更加看重诗歌,在选录数量上明显偏重于诗歌。这就与朱东润作品选偏重词的倾向形成鲜明的对比。高教版作品选关注重心由词向诗转移,实际上反映出近年宋代文学研究的趋势。四、作品选的选目任何选本都有某种倾向,以上讨论的数量问题(包括作者和作品两方面)已经表明两种作品选各有不同的倾向,而具体选目的差异更能说明不同倾向究竟在哪里。在具体选目上,高教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版作品选所收诗、词、文凡248篇,其中只有110篇见于朱东润作品选,可见选录标准很不一样。总体而言,朱东润作品选更加偏重那些关注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的作品,而高教版作品选在兼顾思想内涵的同时,更愿意回到文学本身上,那些体现作家典型风格和事关文体演进的作品受到更多关注。例如苏轼诗,朱东润作品选中苏诗11首,其中关注社会民生的名篇《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吴中田妇叹》、《荔支叹》,高教版作品选皆不收;又如黄庭坚诗,朱东润作品选有意选其明畅之作,而高教版作品选则选其有缀合典故之妙的《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有句法创格、章法开合之妙的《送王郎》等诗,都能体现黄庭坚诗求新求变的风格;再如苏舜钦诗,朱东润作品选看重其感激时事的内容,选其抨击北宋军队腐败的《庆州败》,而高教版作品选看重其豪隽超迈的风格,选其《中秋夜吴江亭上对月怀前宰张子野及寄君谟蔡大》。高教版作品选有意纠正以前的一些偏见,例如柳永词,朱东润作品选只收其羁旅行役之作(所谓的雅词),排斥其艳词,而高教版作品选增收其艳词《定风波》(自春来惨绿愁红),让读者可以看到更加完整的柳永;又如西昆体诗,朱东润作品选虽然选录杨亿一首,却有意选其堆砌典故的《泪》,并明确将他们贬为诗坛的逆流,高教版作品选则选录杨亿一首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汉武》,并给予公允的评价。高教版作品选还有意选入一些文学史教材不曾提及的小家名篇,如王观《卜算子》,但有时选录的标准让人难以理解,如释惠崇那首涉嫌剽窃的《访杨云卿淮上别墅》,并不能代表宋初九僧的风格,邵雍那首油腔滑调的《插花吟》,虽然为邵康节体聊备一格,却是一首地道的恶诗。这些扩编的小家选目固然能够满足读者多样化的趣味,却未免让人想要为那些遭受裁减的大家提出抗议。与朱东润作品选偏重大家的倾向相比,高教版作品选尽量为小家提供若干席位,显然基于不同的文学史观。高教版作品选的一些选目似乎并不能体现作者的主要风格,而只能表达编者自己的趣味。例如王禹偁《畬田词》(五首选三)、苏轼《浣溪沙五首》(全选)、贺铸《古捣练子》五首(六首选五)等,都是乡土风格的作品,从动辄三五首的选录数量看,大概是编者的爱好。至少就贺铸而言,不选帮作者赢得贺梅子雅称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也不选那首与苏轼《江城子》前后辉映的悼亡词《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却选了五首向早期民间词致敬的《古捣练子》,大概并不能让读者满意。五、有关作品选编纂与使用的思考以上两种作品选的对比,表明作品选都有某种倾向性,都与特定时代的学术趋势和文学趣味存在密切的联系,作品选与文学史教材一样,都不是文学的历史本身,而只是一种选择、诠释和书写。这就涉及一个重要问题,作为教材使用者的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认识作品选与文学史教材的倾向性,破除教材即文学史本身的幻觉。作品选告诉学生哪些作品是文学经典,却没有透露这些经典形成背后的价值判断。帮助学生认识作品选的倾向性,实际上有助于培养学生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独立的文学趣味和文学史观,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材的权威知识。例如在南宋词的选录上,高教版作品选收录辛弃疾11首、姜夔2首、史达祖1首、吴文英2首,而作为传统词学代表的朱祖谋《宋词三百首》,收录辛弃疾12首、姜夔16首、史达祖9首、吴文英25首,相比之下可以看出,从清人浙西词派以降的传统词学看重姜夔、吴文英一派,而现代词学对这一词派的评价并不算高,只有辛弃疾是古往今来一致认可的经典。在课堂讲授中,教师有责任提醒学生传统词学与现代学术的差异。高教版作品选的倾向性,实际上与高教版文学史(即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是大体一致的,都体现出近二十年来的学术进展和文学趣味。与游国恩文学史和朱东润作品选相比,高教版的文学史和作品选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教材。高教版作品选与文学史虽然出自不同学者之手,却因其大体一致的倾向,二者之间隐然存在一种亲如手足的关系。例如苏轼诗,作品选收录的9首中,文学史全篇引录的4首,摘句或提及篇名的4首,仅有1首完全没有提及。然而二者之间经常形同陌路,例如文学史只讲秦观词而不及其诗,作品选则诗词都选,文学史既介绍黄庭坚诗,又兼及其词,而作品选不录其词,文学史对贺铸的介绍重在伤时的《六州歌头》和悼亡的《鹧鸪天》,而作品选只收其仿效民间词的《古捣练子》。这就引生了一个作品选与文学史如何配套的问题,保持一致或者形成互补,还是在一致和互补之间寻求平衡,都是在编纂和使用教材时需要思考的问题。参考文献:[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郁贤皓,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3007fbd67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b5.html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