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阅读

发布时间:2019-03-01 10:33:1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1)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 (2)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注】望君:即战国时燕国名将乐毅。他忠心耿耿,战功卓著,后被人离间,受到燕王怀疑,被迫离燕至赵,赵封他为望君。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董生进士(   ) 2)怀抱利器(     )

3燕赵之士(    ) 4)聊以吾子之行之也(   )

5)为我曰(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的句子:

1

2

3、回答以下问题

1)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希望董邵南能够回到朝廷?

2)根据文意,联系""的注释,谈谈你对韩愈委托董邵南"吊望君之墓"的认识。

答:(1

2

(二)哀溺文序

永之氓成善游。一日,水基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 不应,摇其首。有项,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尽之甚,蔽之甚,里卫匹迎竺堂尘”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词。

甚(   )② 乘小船湘水(  )③ 今何为?(   )④   
2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身且死,何以货为。

25题目中的“哀溺”是什么意思?“哀”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三)

孝公①既用卫鞅②,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徒。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个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③黥④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注释:①孝公:秦孝公。②卫鞅:人名,即商鞅。③虔;人名。④黥:古代的一种肉刑。

1与文中“将法太子”的“将”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C.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D.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3从本文看,卫鞅变法成功的原因之一是

(四)桑怿①传(节选)    欧阳修

(怿)又闻襄城②有盗十许人,独提一剑以往,杀数人,其余。汝旁县为之无盗,京西转运使③奏其事,授郏城尉……怿虽举进士,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多此类。姑居雍丘,遭大水,有粟二廪④,将以舟载之。见民避溺者,遂弃其粟,以舟载民。见民荒岁,聚其里人⑤饲之⑥。粟尽乃止。怿剑及铁简⑦,力过数人而有谋略。

【注释】①桑怿(yì):人名。②襄城:地名。下文的“汝旁县”“郏城”“雍丘”均指地名。③京西转运使:官职名。下文的“尉”也是官职名。④廪:粮仓。⑤里人:同乡人。⑥饲:供养。⑦铁简:狭长的铁片。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其余(           2)见民避溺者(        3)怿剑及铁简(        

2说说文中画线句“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的意思。

3用自己的话概括桑怿“授郏城尉”的原因。

4面对受灾的民众,桑怿是如何救助的?请用原文回答。

5结合选文,请你对桑怿这个人物作简要评价。

)钟

魏钟繇,字元常。少随刘胜入抱犊山,学书三年,遂与魏太祖、邯郸淳、韦诞等议用笔。繇乃问蔡伯喈笔法于韦诞,诞惜不与。乃自捶胸呕血。太祖以五灵丹救之,得活。及诞死,繇令人盗掘其墓,遂得之。由是繇笔更妙。繇精思学书,卧画被穿过表,如厕终日忘归。每见万类,皆书象之。繇善三色书,最妙者八分

              (选自羊欣《笔阵图》)

【注释】①钟繇(yóo):三国魏大臣,书法家。书法与晋王羲之齐名,并称“钟王”。②刘胜:行书首创者。抱犊山:山名,在河南境内。③魏太祖:曹操。邯郸淳:魏文学家,对文字书法很有研究。韦诞:魏书法家。④蔡伯喈(jiē):东汉人,工书画。⑤被穿过表:被子被手画穿了。⑥如厕:到厕所去。⑦三色书:楷书、行书、草书。⑧八分:汉字书体名。

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诞惜不         (2诞死(

3得之(          4象之(

2理列各项中“以”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太祖五灵丹救之

A、或钱币乞之 B、皆美于徐公

C、卷石底 D、扶苏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3文章写了钟繇痴迷学书的哪些表现?请作简要概括。

答:

(六)楚人养狙① 刘基

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②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或不给,则加鞭棰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③

其夕,相与俟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

郁离子曰:世有以术④使民而无道揆⑤者,其如狙公乎?帷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选自《诚意伯文集》卷二,有删节

注:①狙(jū):猕猴。②部分:此处指分派。③寤:同悟。④术:权术。⑤道揆:法度,准则。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山之果,公所 (2)其夕,相与狙公之寝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楚有养狙为生者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为不如

B使老狙率以山中   又间令吴广次所旁丛祠中

C不给,则加鞭棰焉  余尝求古仁人之心,异二者之为

D言未,众狙皆寤 克,公问其故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

 

2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

 

4本文通过楚人养狙的故事,揭示了怎样的道理?

(七)芳容至孝

周孝子名芳容,华亭人。其父文荣,游楚客死归州官舍矣。芳容十四岁,祖父母相继死,临终抚芳容叹曰:“安得汝为寻亲孝子,使我瞑目九泉乎!”芳容泣而志之,由是始有负骨归葬之念。芳容自顾年已及壮,可跋涉险阻,乃自奋曰:“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乃焚香告家庙曰:“此去不父骨,誓不归矣。”

自出都后,芳容日行风霜雨露中,寒燠(燠:读yù,热)失度,饥饱无时。投止旅店,头晕目眩,遍身焦灼如火。次日,病不能起。主人见芳容病状,惧不敢留,欲徙置邻庙。芳容乃曰:“吾病虽剧,心实了然,药之可以即愈。且吾有大事未了,为吾招里正(里正:古代地方官吏名),当告以故。”未几里正至,闻言色动,邀医至。直至六月初始能步履。麻鞋短服,日行三四十里。或风雨骤至,往往淋漓达旦。或赤脚行山蹊中,踵决肤裂,流血不已。终至归州,赖老役指迷,获父骸。

芳容负骨登舟,半月余竟达里门。葬父于祖墓旁,得报祖父母遗命于地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芳容泣而之(    2之可以即愈(     

3)且吾有大事了(   4)闻言动(      

2下列句中的“于”与“葬父于祖墓旁”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告之于帝                B、贤于材人远矣

C、仓鹰击于殿上            D、万钟于我何加焉

3翻译下列句子。

1)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

2)为吾招里正,当告以故。

4全文表现了芳容哪些美好的品格?

(八)刘宣苦读成才

景泰①间,吉安刘公宣②代戍于京师龙骧卫,为卫使畜马,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公偶与塾师论《春秋》,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未几,发解及第③……。取解时,刘文恭公铉④主试,讶其文,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及启封,乃公也,人始识公,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                                               (焦竤《玉堂丛语》)

【注释】①景泰:明代宗朱祁钰年号。②刘公宣:即刘宣。③发解及第:(刘宣参加科举考试)发榜考中了解元。④刘文恭公铉:即刘铉,下文中的“文恭”也同。

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

A. 以语使(告诉)                   B.讶其文(感到惊奇)

C. 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做法)         D.  使乃优遇之(他,指刘宣)

2翻译下面句子,补上省略的成分。

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

3用一个短语或一句话分别评价文中刘宣、卫使、刘铉三个人物。

(九)郑龙谏勿伤百姓

赵简子出畋,命郑龙射野人,“使毋惊吾鸟。”

龙曰:“吾先君晋文公伐卫,不戮一人;今君一畋,而欲杀良民,是虎狼也。”

简子曰:“人畋得兽,我畋得士。故缘木愈高者愈惧,人爵愈贵者愈危,可不慎乎!”

(选自《金楼子》)

【注】赵简子:即赵鞅。春秋末年晋国正卿。 ②野人:农夫。 ③晋文公:即重耳。春秋时晋国国君。卫:春秋时的卫国。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赵简子出 2)故木愈高者愈惧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人爵愈贵者愈危。

3同样是“谏”,郑龙采用的方法和邹忌有什么不同

(十)东坡食汤饼①   陆游

    吕周辅言:东坡先生与黄门公②南迁③相遇于梧、藤间④。道旁有鬻⑤汤饼者,共买食之。恶⑥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⑦,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⑧而已。”

    【注释】①汤饼:面条。②黄门公:即苏轼弟苏辙。③南迁:贬谪到南方。④相遇于梧、藤间:绍圣四年苏轼贬海南,苏辙贬雷州,南行途中两人相遇于梧州、藤州之间。⑤鬻:卖。⑥恶(cū):通“粗”。⑦九三郎:苏轼对弟弟的称呼。⑧饮酒但饮湿:只管饮酒,莫管它的味道。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恶不可食( (2)徐谓黄门曰 ( (3)秦少游闻之 ( )  

2找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道旁有鬻汤饼者,共买食

A.录毕,走送             B.缘溪行,忘路远近

C.吾妻美我者,私我也     D.辍耕垄上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4从苏东坡的言行中你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十一)

侯①本以中州隽②人,抱忠仗义,章显闻于南邦③。齐虏巧负国④,赤手领五十骑缚取于五万众中,如挟毚兔⑤,束马衔枚,间关西奏淮⑥,至通昼夜不粒食: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用是简深知⑦,入登九卿,出节使二道,四立连率幕府⑧。赖士祸作,自潭⑨于江西,两地震惊,谈笑扫空之。

(节选自洪迈《稼轩记》)  

【注释】①侯:指辛弃疾。 ②隽:才智出众。③南邦:指南宋。 ④齐虏巧负国:指张安国降金。后文“赖士祸作”指赖文政发动武装暴动。⑤毚(chán)兔:狡兔。⑥间(jiàn)关:崎岖展转。奏:通“走”。⑦用是简深知:因此被皇帝察知。⑧“入登九卿”三句:指辛弃疾曾担任的职务。⑨潭:指潭州。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谓: 2)顷: 3)薄:

2选出对画线句子“赤手领五十骑缚取于五万众中”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

A.辛弃疾亲自从五万金兵中捆缚了五十个骑兵出来。

B.辛弃疾赤手空拳带领五十骑兵冲入五万金兵中,擒获叛徒张安国。

C.辛弃疾带领五十骑兵从五万金兵中逃脱。

D.辛弃疾仅率五十骑兵就从五万金兵中擒获叛徒张安国。

3选文围绕辛弃疾的军事才能写了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

4选文刻画了一个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英雄豪侠形象,其中描写辛弃疾率领部下日夜兼程急行军的句子是 ;表现辛弃疾面对暴乱的严峻形势却能指挥若定,尽显大将风采的句子是

5阅读全文并结合你学过的课文,谈谈你对辛弃疾的认识。

(十二)杜畿传

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也。少孤,继母苦之,以孝闻。举孝廉,除汉中府丞。荀彧进之太祖,太祖以畿为司空司直。追拜畿为河东太守。

是时天下郡县皆残破,河东最先定。畿治之,崇宽惠,与民无为。民尝辞讼,有相告者,畿亲见为陈大义,遣令归谛思之,若意有所不尽,更来诣府。乡邑父老自相责怒曰:“有君如此,奈何不从其教?”自是少有辞讼。班下属县,举孝子、贞妇、顺孙,复其徭役,随时慰勉之。渐课民畜牸牛、草马,下逮鸡豚犬豕,皆有章程。百姓勤农,家家丰实。畿乃曰:“民富矣,不可不教也。”于是冬月修戎讲武,又开学官,亲自执经教授,郡中化之。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少孤,继母之(   ②荀彧之太祖         

③若意有所不尽,更来     ④亲自执经教授,郡中之(        

2与文中“畿亲见为陈大义”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B.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C.行拂乱其所为 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

3翻译下面这个句子。

有君如此,奈何不从其教?

4下列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杜畿幼年时死了父亲,因为孝顺继母被推举为官员,后来又被太祖加封为太守。

B.在河东执政的时候,杜畿对老百姓实行宽松优惠的政策,对他们之间的诉讼晓以大义,让他们尽量自己解决。

C.为了鼓励百姓都勤于农业生产,杜畿命令增加属县里所有孝子、贞妇、顺孙的徭役。

D.杜畿认为社会安定、物质富足之后,就要让老百姓习武修文,提高文化素质。

十三)燕昭王招贤

    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谓郭隗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①,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曰:“王必欲致士②,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改筑宫而师事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③燕。燕王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苦。

    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轶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湣王出亡于外。燕兵独追北④,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

[注释]①共国:共同治理国家。②致:招致,引来。③趋:奔赴。④追北:追击败北的敌人。

1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1)身厚币以招贤者(     )    (2)孤之(     )

(3)燕国殷富(    )    (4)燕王死问孤(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意思。

郭隗曰:“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

3从文中看,燕昭王最终能击败强齐的原因是什么?

4你觉得阅读本文在当今有什么现实意义?

(十四)

汉,郭伋字细侯。茂陵人,为并州守。素结恩德。后行部①至西河。童儿数百。各骑竹马②,迎拜于道。问使君③何日当还伋,计日告之。既还。先一日,伋恐违信,遂止野亭,候期乃入。以太守之尊,与竹马童儿道旁偶语,乃以不肯失信于儿童。先归一日。宁止野亭以候期,可谓信之至矣。

注释:①行部:巡视州郡。 ②竹马:儿童放在胯下当马骑的竹竿。③使君:汉代称刺史为使君,汉代以后尊称州郡长官为使君。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结恩德( ②后行部西河(

2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郭伋“遂止野亭,候期乃入”的原因是什么?

3郭伋在汉代以贤良著称,数百儿童道旁迎之的雅事更被传为美谈。阅读本文,说一说郭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十五)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远近之( 2)孤卿父(

2袁公两次问陈元方。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说出来。

3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

(十六)

(宋濂(①))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②)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③),郡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④)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⑤)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选自《 明史· 宋滚传))

【注释】 宋濂:字景海,明初文学家。② 馔:饭莱。③ 间召问:秘密地召见(宋濂)询问。④ 茄太素:人名,时任主事之职。⑤ 恶:同“勿”

1翻译下面的句子。

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2简述短文所记述的宋濂做的几件小

3从短文中你看出宋濂具有怎样的品格。

答:

(十七)

景清倜傥,领乡荐①,游国学。时同舍生有秘书,清求而不与。固请,约明旦即还书。生旦往索。曰:吾不知何书,亦未假书于汝。生忿,讼于祭酒②。清即持所假书,往见,曰:此清灯窗所业书③。即诵辄卷④。祭酒问生,生不能诵一词。祭酒叱生退。清出,即以书还生,曰:吾以子珍秘太甚,特此相戏耳

注:①领乡荐:古代称乡试中试为领乡荐。②祭酒:又称国子监祭酒,封建时代县里管理教育的官员。③业书:学习、自修的书。④辄卷:全书。

1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吾以子珍秘太甚,特此相戏耳。

2从文中你能看出景清是一个怎样的人?

(十八)误认

卓茂尝出门,有人认其马。茂问之曰:“子亡马几何时矣?”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而自挽车去。将去,顾而谓曰:“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我。”他日,马主别得亡马,乃丞相府归马。

[] ①卓茂:人名。 ②公:对人的尊称。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幸至丞相府我( 2)乃丞相府归马(

2对画线句“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心里知道这马不是那人的,就连忙跟他解释。

B.心里明白这个人不辨是非,就连忙跟他解释。

C.心里明白这个人不辨是非,但还是解下马给他。

D.心里知道这马不是那人的,但还是解下马给他。

3卓茂问“子亡马几何时矣”的用意是

4这件小事表现了卓茂 的品质,表现了“马主” 的品质。

(十九)景公出游

景公出游,问于晏子曰 :“吾欲观于转附、朝舞(地名),遵(1)海而南,至于琅琊。寡人何为能效先王之游?”

“善哉!君之问也!”晏子再拜,曰 :“闻天子之诸侯为巡狩(2),诸侯之天子为述职。故春省(3)耕而补不足者谓之游,秋省实而助不给者谓之豫(4 。夏(朝)谚曰:吾君不游,我何以休?吾君不豫,我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5 。今君之游不然,师行而筹于民,贫苦不补,劳者不息。夫从山而不反谓之流,从水而不反谓之连,从兽而不归谓之荒(6),纵乐而不归谓之亡。古者圣王无流连之游,荒亡之行 。”

公曰 :“善 。”命吏计粮仓之粟,计长幼贫民之数。吏依数出粟,已与贫民者三百钟,公身见老、病者七十人,赈赡之,然后归也。

【注释】:(1)遵:循 2)巡狩:视察 3)省:考察 4)豫:指帝王秋天出游。

5)度:法度、准则 6)荒:与下句的“亡”都指沉迷逸乐。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遵海而 南:南面 B、从水而不谓之连 反:通“返”,返回

C见老、病者七十人 身:亲自 D、赈赡之,然后归也 赡:供给、供养。

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1)诸侯天子为述职 2)小大

B、(1贫民者三百钟 2)吾徐公孰美

C、(1)景公出游,问晏子 2)欲报之陛下也

D、(1)吾君不游,我何休? 2)不物喜,不以己悲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善哉!君之问也!”晏子再拜。

2)贫苦不补,劳者不息。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599a9f9ddccda38366baf51.html

《课外文言文阅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