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

发布时间:2018-07-02 17:01:2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

2、理解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难点】

品味《念奴娇赤壁怀古》以豪壮的情调抒写胸中块垒的特点。

【教学方法】 诵读法 比较法 朗读法 讨论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一、课前提问:

二、导入

古之文人雅士,每当登高望远,必有所触动;每临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湖而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由此而形成了中国古代诗词王国里的一道风景--怀古诗词。宋代文人苏东坡来到黄州的赤壁,不禁触景生情,情难自已,醉书一曲《念奴娇赤壁怀古》。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苏轼笔下的这首词。

古诗词鉴赏一般方法

1、从题目入手

2、从作者入手---“知人论世”

3、从内容入手,明字意,明典故

4、从表现手法入手

1、从题目入手

《念奴娇》是词牌名,《赤壁怀古》是标题。赤壁,即黄州,今湖北黄冈。 赤壁、赤鼻矶,并非真正的三国赤壁古战场。怀古:追怀古昔,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件。怀古诗: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这类诗多写古人、古事、古迹,多用典故、对比等手法,以达到感慨兴衰、寄

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三、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画家……这里之所以用省略号,是因为苏轼实在是个牛人,在军事、医药、建筑、水利、音乐、禅学甚至是美食方面都有极深造诣,今天,我们通过几个关键词来对苏轼作进一步的了解。

唐宋八大家:

苏黄:苏轼、黄庭坚

苏辛:苏轼、辛弃疾

宋书画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感慨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苏轼,真是上帝的宠儿,按说如此优秀的一个人,官场生活更应该是一帆风顺的,但事实并非如此,事实上,苏轼还因为做官期间的一桩大案差点丢了性命,一起看短片了解一下。

四、背景介绍 

  北宋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的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这首词就是此时的作品,是其代表作。

刚刚经历了“乌台诗案”,心情复杂低落可想而知,但他毕竟是个乐观旷达之人,即使经历生死,他依旧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苏轼来到黄州,登临赤壁矶,面对大江大河,他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

5、指导朗读、正音

(整体基调:大气磅礴、豪迈。“三国周郎赤壁”深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理应重读,读出气势。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读出轻松之感;人生如梦,又借酒浇愁,应读出沉郁顿挫之感。

 自由朗读;集体朗读;个别朗读。

小结:感情饱满的诵读,更能把我们带入作品当中,课下同学们要多读读这首名作。

六、课文讲析

1、这首词可以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上阕写赤壁景色,(“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第二部分:写了周瑜的风采业绩(遥想公瑾当年)

第三部分:写了对人生的感慨 (故国神游)

二、上阕写景,下阕咏史抒情,诗词中景一直都是作者情感迸发的触点,那这首词上阕都写了哪些景呢?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呢?由这些景作者想到了什么?

大江 故垒 乱石 惊涛——(雄浑 开阔 波澜壮阔 充满力量)

千古风流人物 一时多少豪杰

三、赏析写景的字词句:

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起笔颇有气势,从长江着笔,巨大的空间;千古风流人物,广阔的历史时空,无数的英雄豪杰,二者联系起来。

明确:开篇即景抒情,营造了一个极为广阔的时空背景,将读者带入到了对历史的沉思中。

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明确: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水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

“穿空”——夸张手法,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气势。

“拍”——夸张手法,写出江水与岸拍击的力度强;

“卷”——写出雪浪汹涌,波涛的巨大力量;

“雪”——比喻手法,浪花千层,水色纯白如雪。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寥寥数笔便勾画出一幅雄奇壮丽的雪浪图。令人想到当年赤壁战场的壮阔场面,为下片追怀英雄渲染气氛。

1、大家考虑,这三个短语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

——“乱石穿空”是从形的角度写的,写出了石头那种奇形怪状,那种参差交错。只有这样来写石头,才能写出战场的景观特点。

——“惊涛拍岸”是从声的角度写的。“惊”的繁体字怎么写?只有知道繁体字才知道这个“驚”的意义,这里是“驚馬”的意思,如惊马一样的波涛,拍击着岸边,非常凶猛,非常暴烈,翻江倒海,这是一江怒涛。 

——“卷起千堆雪”则是从视的角度来写的,写出了“赤壁”的雄伟壮丽和波澜壮阔。

小结:我们看到赤壁矶的大江大水,其实作者眼中之景实是心中之景,乌台诗案的惊心动魄,历史风云的错综复杂,无不在作者眼前一一展现,心中有丘壑,自然眼中之景波澜壮阔。

水是古人在诗歌中经常吟咏的物象,水以其缠绵多情而被人寄托无限情思。比如: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李清照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作者面对滚滚江水,思想也一下子飘远了,这可视性极强、变化宏大的场面,不正和脚下八百多年前的赤壁古战场遥相呼应么?由此眼前这条大江不再是一条有形的长河,而是幻化为了波涛浩淼的历史长河,作者心目中的英雄豪杰周瑜就出现了。

上阙末句有何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承上:“江山如画”是对眼前之景的概括,如画江山,非多情之人,眼中岂有如此之江山。启下:“一时多少豪杰”“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如画的江山,正是英雄建功立业,驰骋征伐之处。

美景如画——英雄如烟

小结上阕:上阕写赤壁雄奇壮丽之景,引起对古代英雄的缅怀,为英雄人物出场作铺垫,江山之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

三、通读下阙,分析作者是从那几个方面刻画了周瑜的什么形象?

1、遥想公瑾当年:公瑾是周瑜的字,我们要知道,古人称呼字而不是直呼名讳,则表示的是一种亲切和尊敬的态度。而这里正是体现苏轼对周瑜的尊敬。

2、第二句“小乔初嫁了”(婚姻方面)。但小乔嫁给周瑜是在赤壁之战发生十年前的事情了,小乔已变成了老乔,不能说是初嫁了,但为了突显周瑜年轻有为,美女衬英雄,作者虚构了“小乔刚出嫁”来衬托周瑜,所以,文学作品有时为了表达需要,也是可以虚构的。

3、“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外貌方面),这是当时时髦的儒将打扮,显示出他的风度翩翩、潇洒自如、英姿勃发。

4、“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作战能力方面)。打仗却还在谈笑,对于作战有着必胜的把握。赤壁之战对于东吴来说,是一场以弱胜强的战争。然而作为统帅的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惧,反而越发地从容与沉着,不动声色中就立了一番功业,真是现代社会中的好青年呀!

四、我们知道三国时期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猛张飞一声断喝长板陂,吕布方天画戟无人能敌,诸葛亮运筹帷幄世所难当。在诸多英雄中,作者却选择了周瑜作为咏诵的对象,为什么?我们做一下对比分析。

周瑜

年龄:年轻有为、风度翩翩 早生华发

仕途:委以重任 被贬黄州

功绩:建功立业 千古留名 壮志难酬

周瑜得到了孙权的充分信任,志得意满;而自己虽然身怀报国之志,却得不到统治者的信任和重用。真是造化弄人,当年的赤壁是周瑜建立赫赫战功的战场,眼前的赤壁却是苏轼被贬谪后流连的去处,作者穿越幽幽的岁月,对周瑜无限仰慕,其实是在借周瑜的英雄风采来哀叹自己年华虚度、壮志未酬、英雄末路的苦闷心情。因此,他发出一声浩叹:“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周瑜是“情场、官场、战场,场场得意”,苏轼是“黄州、惠州、儋[dān]州,州州潦倒”。 但是苏轼宠辱不惊,就在那儿,他仍然很平静地生活。

探讨十:有人说,苏轼此词最后一句带有浓重的悲情色彩和消极色彩,你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小组交流,展示)

明确:人生如梦,自己一生算得了什么,在千古人物都被淘尽的大江之畔,想到的不应该仅仅是自己,而应该是千古不变的江月,就把这杯酒敬给了千古不变的江月。应该说他能迅速从惆怅失意中解脱出来,表达了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这真叫做人生短暂,江月永恒,壮志难酬,豪情长存。在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中人只是沧海一粟,人生如此短暂,又何苦让种种“闲愁”萦回我心呢?一位襟怀超旷、识度明达的诗人浮现在我们眼前,在他的自解自慰中仍有一腔豪迈之情。

苏轼在另一名篇《赤壁赋》中也把无限的豪情寄托于自然之上,从而获得了心灵的解脱。正如他在此文中所说:“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水与月是多情的诗人吟咏不尽的话题,全词,以水起,以月结,给人无限遐思。

  明确:“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是苏轼对人生的无限感慨,有大彻大悟、超脱尘俗的味道。苏轼在《前赤壁赋》里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也许苏轼在想:人生真的犹如一场空梦,辉煌像周瑜那样是一生,郁闷像我苏轼一样也是一生,在滚滚不息的长江面前,在圆缺循环的月亮面前,一切的失意潦倒,迫害挫折,郁闷愁苦又算得了什么呢?“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放得下,才能拿得起,看得开,才能出得来,因此,苏轼才会情不自禁倒一杯酒祭奠江水和月亮。这就是苏轼的生存智慧,这就是苏轼的达观态度,这也就是苏轼的诗意人生。

  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心情,这难道算是消极吗?这其实告诉我们一个朴实的生活道理,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当你遇到人生苦难时,抱怨无济于事,伤感徒增烦恼,所以要学会自我解脱和心灵释放,想想人生也就犹如一场梦,“古今将相今何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天大的困难放到短暂而宝贵的人生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又何必苦苦去计较什么呢?这就是人生的豁达境界。苏轼年轻时也是意气风发,拼搏进取,有“澄清天下之志”,而“乌台诗案”让他站到了死亡的边沿线上,也许鬼神在向他敲门的时候,苏轼才能真正的体会和领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如果说这就是“消极”,那么,我想说,人生需要这样的消极,建立自己的弹性人生,或许正是一个人积极进取的另一种表现。

【作业】课堂练习

      1、背诵全词。 2、以“苏轼,我对您说”为开头,写一段话,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5ed7d0b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84.html

《《念奴娇·赤壁怀古》.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