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李时珍夜宿山寺

发布时间:2013-07-26 12:14:5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6李时珍夜宿山寺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晓行夜宿飞鸟归林断垣残壁等词语的意思,积累描述夜晚景色的成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熟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复述课文,并学习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提高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3.结合课后第五题,体会文章通过景物描写衬托人物形象的写法。

4.结合本单元主题“走向成功”,借助具体语言文字,体会李时珍不怕吃苦、舍身试药、为万民造福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习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教学难点:结合课后第五题,体会文章通过景物描写衬托人物形象的写法。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整体感知环节,借助前置性学习单,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以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边读边想画面、默读、圈画、合作交流、感情朗读、复述课文等方式推进学生体会课文内容从而感受李时珍不怕吃苦、为万民造福的精神。

3.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情,以学定教,倡导自主学习,及时评价。

4.借助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复述课文,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5.结合课后第五题以及相关小练笔,体会文章通过景物描写衬托人物形象的写法。

四、教与学的准备

教师准备

1.《李时珍夜宿山寺》教学多媒体课件。

2.教师了解李时珍以及《本草纲目》相关知识,以便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生准备

1.完成预习单(见后附件),按照学过的预习方法提前预习好课文。

2.相互交流李时珍以及《本草纲目》的相关知识。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谈话交流 导入课文

 1在前一课《说勤奋》学习中,我们认识两位可敬的人(生答)。从他们身上,我们认识到: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学生接应背:他们用汗水与心血浇灌出来的)。今天,我们学习17课,又将认识一个人,他是——板书:李时珍。课前预习,对他有什么了解呢?用简洁的语言来介绍。

出示介绍李时珍

2.从同学们的介绍中,我们知道了李时珍同样是一个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他手中的鲜花是——板书:《本草纲目》。这是一部怎样的医学巨著?在《李时珍与<本草纲目>》一文中,我看到了这样一组数据:

   

1)自由读,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2是的,这要付出多少汗水,这又要耗去李时珍多少心血。今天我们学习的李时珍夜宿古寺就是其中的一个镜头。补充板书:夜宿古寺。我们来读读吧

(二)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自由读温馨提示

遇到不认识的字对照生字表注音读准

遇到读不顺的句子想想意思练习读顺

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画上问号,看看文章读完后这样的问题能否明白,如果还不明白就问同学问老师。对于文中出现的几个药草,教师结合图片进行介绍。

(设计意图:读书中,相机指导学生真正把书读正确,读流利。只有读通了,读熟了,才能进行阅读理解。因为会读书对学生来说是要培养的一项重要的语文能力。)

   金银花 胭脂草 刀豆子

2.考验一下同学们课文读得怎么样。

1)把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送到课文中组词。例:宪,庞宪;徽,安徽。

设计意图:既检查生字的正确认读,又检查对课文的熟悉情况。一个个生字词在课文中找到位置,生字词会学得更牢,读着词语还会勾起课文内容的回忆。)

2)出示:

 A、上面的四字词语读课文时注意了吗?读一读。

 B结合课后第3题,在课文中将这些词语圈出来,读一读句子,试着想一想词语的意思选用其中的一些词语说一段话,描述夜晚的景色。

3再读课文,根据学生现场表现用适当的话语去激发、引导。

(三)初步感知 体验文本

1.听同学朗读,真是一种享受。下面再请同学读课文,不过这一次提高要求:

(设计意图:继续学习默读课文,是四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阅读要求。同时培养学生交流与分享的能力、合作与提高的能力

第一段( 自然段)

第二段( 自然段)

段( 自然段)

2.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摘要板书:太阳渐渐下山了——夜幕降临了——月亮升起来了——月亮移到了中天

3.下面请同学闭上眼睛,跟着老师的提示,在脑中放电影:太阳渐渐下山了,李时珍和他的徒弟庞宪正在……夜幕降临了,师徒俩……皎洁的月亮升起来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不觉月亮已移到了当空,李时珍……

4.怎么样,头脑中有画面吗?是的,一定有的。看着黑板上的时间提示,把脑中的情景用自己的话清楚说出来。同桌合作练说。

5.推荐三名同学分别复述:傍晚寻宿——“生火谈话——“月下记录,师生评点补充。

 6.总结复述的方法:读课文,理出时间线——根据时间,脑中放电影——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脑中的画面。

(设计意图:强调复述不是背诵,复述时想的应当是情节画面,说出的是自己的话,不要总是想着课文里是怎么说的。因为是第一课时,所以复述是会有难度,通过和时间有关的词语的提示以及学生分三部分复述,减低难度以达到教学目标

(四)作业

1.出示学生预习单,评价生字书写得是否正确、规范,集体评改。重点指导“徒、煮、扯、尘”的易错笔顺和笔画,学生再次练写。

2.完成《新课堂》基础练习部分。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五)精读感悟 辨析人物

学习课文第1——4小节

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朗读、复述课文抓住了课文的主要信息,课文主要讲——(生述:傍晚寻宿——师徒谈话——“月下记录)。这叫将课文读薄。今天我们要反过来,通过边读边思,走进课文,体验情境,感受人物的内心情感,将课文读厚。同学们一定感兴趣。

1.读课文1--4小节,边读边想: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李时珍不怕吃苦的精神的。

2.交流,同时出示:

1)为什么从这里可以看出李时珍不怕吃苦的精神呢?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这座古寺非常破败,但李时珍一点都没有放在心上。

(师相应板书:破败)就是--,那为什么不说破的古寺,而说是破败的古寺,究竟破败在哪儿呢?

到处是灰尘

说明已经-- (很长时间没有人来居住了),这是一座荒凉的古寺。还在哪儿?

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

墙壁已经倒塌,说不定地上还有残砖剩瓦,仅剩的墙壁也摇摇欲坠,而这残留的墙壁上竟然长满了青苔!青苔一般长在哪里?(背阴潮湿的地方)这是一座阴暗潮湿的古寺!还在哪里?

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不是一点点,而是厚厚的蜘蛛网!古寺的环境是多么恶劣!

(设计意图:学习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内涵的方法。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指导最重要。

出示:填一填。

2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要重视形象性。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浮想相关画面,感受到李时珍师徒夜宿的古寺是破败的。在这里陪伴他们的是灰尘,是断垣残壁,是青苔,是厚厚的蜘蛛网,在这里没有完好的桌椅,没有平整的床铺,没有口渴的饭菜,没有……所出示的填空题,有助于学生理解投宿环境的艰苦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就能收到好的效果。

3面对这样破败的古寺,李时珍迟疑了么?读-----再读得坚定些。

4.到这儿,老师不禁有个疑问:李时珍干嘛非要住在这样的破寺里?他在当时是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凭他的名望借助在当地居民家里完全不成问题呀!

5.生交流: 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

李时珍 “一心赶路是为了--?(察访药材)

小结:李时珍为了一心赶路而错过了客店,他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察访药材,一门心思扑在修好《本草纲目》上,而对衣食住行这些基本的生活标准降到了最低。

6.我们再次捧起书跟随李时珍到湖北西部山区那座破寺里去瞧一瞧,去感受李时珍那种一心为民,甘于吃苦的精神,读出李时珍甘于奉献的精神。(生齐读234小节)

学习课文第5——13小节

李时珍一心为民,甘于吃苦的精神还表现在哪儿?请同学们默读课文513自然段,不动笔墨不读书,同学们可以把有关语句在书上划出来。

1.生默读课文,思考你最受感动的句子。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2读后交流:

根据生答,师相应出示:恩,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了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1)学生先谈谈自己的体会。老师进一步引导:

李时珍说的吃点苦那是怎样的苦?

出示练习填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上文或前面的内容来谈——住破庙、啃干粮、以砖为桌椅,借着月光记载草药,饥餐渴饮,晓行夜宿等等,体会李时珍为万民造福,不怕辛苦,甘愿吃苦的精神。同时也能四年级学生的说话进行训练

2)这样的生活仅仅是一天吗?一月吗?一年吗?不!是长年累月过这样的生活!

补充:

再读:,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了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3)而且他是怎么说这句话的,找一找描写神态的词(笑着说)

再次想象李时珍说这句话的情景,带着表情有感情朗读。

小结:没有修好《本草》,让万民得福这崇高的理想没有为万民得福,自己吃苦也值这不屈的信念李时珍何以能够如此风餐露宿,如此别家离子,在荒山野岭间奔波。

(设计意图:此处练习重点对李时珍的心理进行感悟,感受李时珍为修好《本草纲目》所付出的努力。)

出示:

讨论填上理想和信念,读这句话。分角色读课文对话。

4)指读并相应点评

4.角色朗读5-7自然段

李时珍为了修好《本草纲目》,让万民得福,而自己甘愿吃苦的胸襟让我们感佩!

(设计意图:通过读读圈圈、联系上下文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语把握句子内涵的能力。通过联系生活实践,通过教师语言的激励,通过即兴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融入文章情境,想文中人物之所想,说文中人物之所说,对人物的感悟自然是水到渠成。说得入情入境,“乐”也自在其中,读得也自然声情并茂,有滋有味。)

5有什么地方让你感动?

重点引导学生探究第12小节的细节描写。(如果学生说到,就直接切入,如果没有答到,就让学生一起来学习第12小节)

1)自由轻声读第12小节,李时珍在无法识别鸡肠草鹅肠草的时候他怎么做的?(放在嘴里嚼嚼)

同学们,品尝草药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很多植物是有毒的,李时珍作为医生不懂吗?那他为什么还要亲自去品尝草药?(说明他做事非常的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我们也可以把这种作风严谨)

出示:

看完这些资料,你对李时珍又有哪些新的认识?(这就是李时珍,为了万民得福,吃苦受罪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险品尝草药,他的心中只装着天下百姓,惟独没有他自己!)

3这一切的研究与揣摩,这一切的危险与担心,写在纸上就变成14个字。(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指导朗读。

4指名请学生扮演“李时珍”。与扮演者交流:李时珍,你为何要将那两片叶子上下左右反复看?你分辨出来了吗?嚼?你怎么敢嚼,不恶心?过去嚼过吗?你就不怕野草有毒?

小结:这一端详,我们端详出了李时珍工作的严谨,这一,我们嚼出了他为民得福,吃苦、甚至献出生命也值的伟大情怀。深情引背:看来,成功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更是他们……”

(设计意图:采用表演的方式,既有利于学生表达、思维能力的提升,又使学生更轻松地理解李时珍的想法,还为感情朗读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六)回归整体 拓展运用

1投示:

 读一读,还记得刚才我们的讨论吗?你能不能根据这些词语,发挥自己的想象,将李时珍师徒夜宿古寺的情景进一步说详细呢?比如关于,他们师徒间肯定有一番对话的,是不是?注意用上上面的两组词语,注意情节的丰富与创新。(学生个人准备,相信前面填空所描述的情景会对学生有启发)

1)和同桌共同来创造。(相互提醒、补充)

2)推荐同学上讲台创造性讲述故事。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评议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注意对于存在问题不要去简单否定,关键是讲清理由,提出自己具体的修改意见。)

3)教师小结:抓住关键情节,联前想后,以细节去表现,这就是复述的创造。

2.指导表达

1)出示最后一段,齐读。

往常我们读到一些写人的文章,最后总要总结这个人的某种精神品质。可这篇课文,最后没有再次赞颂李时珍,而是写了这样一段景物。为什么呢?

2)小结:景物衬托写人物也是这篇文章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今后在咱们写文章的时候,也可以通过环境描写来突出人物形象。

3拓展小练笔。根据提供的人物场景中的人物的情绪或情感的不同,使用课内外积累的描写景色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景色的话。

(七)课后作业:

1.教师推荐学生阅读一些成功人物的文章,以激励学生志向。

2. 收集资料,并选择其中的一个讲一讲,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张衡与地动仪

    居里夫人与镭的发现

    爱迪生与电灯

    _____________

(八)板书设计

17、李时珍夜宿古寺

夜宿古寺       不怕吃苦

师徒谈话       以苦为乐(或:造福万民)

月下记录       严谨踏实

附件1《李时珍夜宿山寺》前置性学习单

一、认真写字。

自学生字并描红仿写。先在课后本上描红,再在下面的田字格里仿写一个,做到正确、规范。书写后自我检查并订正。

纠正写错的字: 把不满意的字再写一个:

二、多读多练。

自由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读不好的地方可要多练几遍哟。

三、划去不正确的读音或字。

涎(xián yán )滑   胭(yīn yān )脂     (长 常)年累月

嚼(jiáo jué )   长年累(lěi lèi)月   (察 查)访民情  

四、课文填空。

1李时珍( )代( )学家,著有( )。是一个( )、工作( )的人。

2“鸡肠草……庞宪,你把药包拿来。”李时珍拿过药包,从里面翻出两种草。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怎样区分它们呢?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

(1)文中“两种草”指( )和( ),它们的( )相似,( )不同。

(2)“若有所悟”指( ),文中指李时珍悟到( )。

(3)文中有两处省略号,前一个表示( ),后一个表示( )。

(4)面对不确切的草药,李时珍不仅要细看,更要品尝,体现他( )的工作态度。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李时珍夜宿古寺》是一篇人物故事,为了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人物,体会文章的中心,我反复地研究教材,发现文章的第七节,也就是李时珍夜宿古时所说的一段话,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因此,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紧扣字,对课文进行有效地整合。

通读课文,我们不难发现,文章写李时珍夜宿古寺的原因——白天一直在察访药材,错过了客店;写古寺非常破败;写李时珍在古寺里吃得差;写李时珍在月光下认真地记录,亲自尝试药性,都突出了一个,体现了李时珍为编好《本草纲目》而不怕吃苦这个中心。因此,我在教学课文的第七节,让学生朗读体会李时珍所说的苦,再引导他们到课文中去找找描写的段落或句子,反复朗读感悟,使学生体会到李时珍吃这么多苦是为了万民得福。这种教学,把重点的、有语文价值的归纳出来讲,其余的不多讲,有效地节省了时间,学生学起来主动性很高,实现了有效教学。

二、在拓展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过程中的故事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关于《本草纲目》一书的介绍,如:《本草纲目》是李时珍花30多年的时间写成的,全书记载了1892种药物,其中374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药物等。以此让学生感受《本草纲目》的辉煌,从而感受李时珍的非凡,这样学生对李时珍的敬佩之情、赞美之情就得以升华。

不足之处:由于在感悟李时珍不怕吃苦时的教学环节中所费时间太多,所以在体会通过景物衬托写人物时有些苍促,体会也有些浮于表面。

教学建议:教学时,老师一定要统酬安排时间,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情感的同时,一定要关注语言文字的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朗读、表达等语文素养。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65096c4d15abe23482f4de9.html

《16李时珍夜宿山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