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精选大全经典版

发布时间:2020-07-29 16:16:3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散文精选大全经典版

  生命__沈从文

  

  本书提炼的散文不但是被公认的上乘之作,更分门别类,意蕴宽阔。另外,每篇散文更是加入了编者的心路花语,与读者分享。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登堂入室,管中窥豹,领略中外散文的真貌,同时启发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人生品位,为自己的人生添上光彩亮丽的1笔。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代表作品有《边城》、《中国丝绸图案》等。

  我好像为何事情很悲痛,我想起“生命”。

  ……

  有甚么人能用绿竹作弓矢,射入云空,永不落下?我之想象,犹如长箭,向云空射去,去即不返。长箭所注,在碧蓝而明静之广大虚空。

  明智者若善用其明智,便可从此云空中,读示1小文,文中有微叹与沉默,色与香,爱和怨。无著者姓名。无年月。无故事。无……但是内容极柔美。虚空寂静,读者灵魂中如有音乐。虚空明蓝,读者灵魂上却光明净洁。

  大门前石板路有1个斜坡,坡上有绿树成行,长干弱枝,翠叶积叠,如翠等,如羽葆,如旗帜。常有山灵,秀腰白齿,来往其间。遇之者即喑哑。爱能令人喑哑——1种语言歌呼之死亡。“爱与死为邻”。

  然抽象的爱,亦可以使人超生。爱国也需要生命,生命力充满者方能爱国。至如阉寺性的人,实无所爱,对国家,貌作真诚,对事,马马虎虎,对人,毫无情感,对理想,异常吓怕。也娶妻生子,治学问教书,做官开会,但是精神状态上始终是个阉人。与阉人说此,固然无从了解。

  夜梦极可怪。见1淡绿百合花,颈弱而花柔,花身略有斑点青渍,倚立门边微微动摇。在不可知的地方好像有极熟习的声音在招呼:

  “你看看好,应当有1粒星子在花中。仔细看看。”

  因而伸手触之。花微抖,如有所怯。亦复微笑,如有所恃。因轻轻摇触那个花柄,花蒂,花瓣。近花处几片叶子全落了。

  如闻叹息,低而分明。

  雷雨刚过。醒来后闻远处有狗吠,吠声如豹。半迷糊中卧床上默想,觉得惆怅之至。因百合花在门边动摇,被触时微抖或微笑,事实上均不可能!

  起身时因将经过记下,用半浮雕手法,如玉工处理1片玉石,琢刻割磨。完成时犹如1壁炉上小装潢。精美如磁器,素朴如竹器。

  1般人喜用教育身份来丈量1个人性德程度。特别是有关乎性的道德。事实上这方面的事情,正复难言。有些人我们应当嘲笑的,社会却常常赐与尊重,如阉寺。有些人我们应当赞美的,社会却认为罪行,如诚实。多数人所表现的观念,照例是与真谛相反的。多数人都乐于在1种虚伪中保持安全或自足心情。因此我焚了那个稿件。我其实不畏惧社会,我讨厌社会,讨厌伪君子,不想将这个完善诗篇,被伪君子眼目所污渎。

  百合花极静。在乎象中尤静。

  山谷中应当有白中微带浅蓝色的百合花,弱颈长蒂,无语如语,香清而淡,躯干秀拔。花粉作黄色,小叶如翠珰。

  法朗士曾写1《红百合》故事,述爱欲在生命中所占地位,所有情势,和其细微变化。我想写1《绿百合》,用情势表现意象。

  

  很多人步履匆匆,忙繁忙碌,他们或沉迷于功名利禄,或不惜1切代价寻求物资财富,在追逐功名财富的时候烦恼丛生,却惟独忘了生命中那些最使人温暖,最使人感动的瞬间!

  其实生活中本没有那末多烦恼,1切只不过是庸人自扰。只要我们略微停下脚步,就能够更好地珍惜生命本原的美丽,不为爱欲所夺目,不为污秽所恶心,永久正确看待生命,永久那末透明地看。那时候,你将发现,在人生的幽僻处、细小处,都闪耀着光芒。

  沈从文先生用优美的笔触展现了他对生命深深的思索。该文写于20世纪40年代,今天看来仍鲜活而不失色泽,精辟而不加粉饰。

  散文精选大全经典版话说忍让__梁实秋

  忍让恍如是1种美德,若想在眼前的实际生活里寻1个具体的例证,却也不容易。类似忍让的事情近来仿佛很难得产生1次。就我个人的经验说,在1般宴会里,客人入席之际,我们最容易看见类似忍让的事情。

  1群客人挤在客厅里,谁也不肯先坐,谁也不肯坐首坐,好像“常常登上座,渐渐入祠堂”的道理是人人所不能忘的。因而你推我让,人声鼎沸。辈份小的、官职低的,垂着手远远地立在屋角,听候调遣。自以为有占首坐或次座资历的人,无不攘臂而前,拉拉扯扯,不肯放过他们表现忍让的美德的机会。有的说:“我们叙齿,你年长!”有的说:“我常来,你是稀客!”有的说:“今天非你上座不可!”事实固然是为让座,但是当时的声浪和唾沫星子却都表示像在争座。主人摆1张笑脸,偶然插1两句嘴,作鹭鸶笑。这场纷扰,要直到大家的兴趣均已低落,该说的话差不多都已说完,然后急转直下,突然停息,本就该坐上座的人便去就了上座,并没有苦恼之相,而常常是显得踌蹰满志、顾盼自雄。

  每次遇到这样忍让的场合,我便首先想起《聊斋》上的1个故事:1伙人在热烈地让座,有1位扯着另外一位的袖子,硬往上拉,被拉的人硬往后躲,双方势均力敌,突然间拉着袖子的手1松,被拉的那只胳臂猛然向后1缩,胳臂肘尖正撞在后面站着的1位驼背朋友的两只特别凸出的大门牙上,咔嚓1声,双牙落地!我每忆起这个兴尽悲来的故事,为明哲保身起见,在让座时我总躲得远远的。等风波过后,剩下的位置是我的,首坐也能够,坐上去其实不头晕;末座亦无妨,我也其实不因此少吃1口。我不忍让。

  考让座之风之所以如此盛行,其故有2。第1,让来让去,每人总有1个位置,所以1面忍让,1面稳有掌控。假设主人宣布,位置只有102个,客人却有104位,那便没有让座之事了。第2,所让者是个虚荣,本来无关弘旨,凡是半径都是1般长,所以坐在任何位置(假设是圆桌)都可以享受一样的利益。假设明文规定,凡坐过首席若干次者,在铨叙上特别有益,我想让座的事情也就少了。我从不曾看见,在长途汽车车站售票的地方,如果没有木制的长栅栏,而还能够保存1点忍让之风!因此我发现了1般人处世的1条道理,那便是:无需让的时候,则无妨忍让1番,于人无利,于己无损;在该让的时候,则不忍让,以避免损己;在应当不让的时候,则一定忍让,于己有益,于人无损。

  小时候读到孔融让梨的故事,觉得实在难能宝贵,自愧弗如。1只梨的大小,虽然是微不足道,但对1个45岁的孩子,其重要也许其实不下于1个公务员之盘算简、荐、委。有人料想,孔融那几天或许肚皮不好,怕吃生冷,乐得忍让1番。我不敢这样妄加揣测,不过我们要承认,利之所在,可使人忘形,忍让不是1件容易的事。

  忍让作为1种仪式,其实不是坏事,像天主教会选任主教时所举行的仪式就蛮有趣。就职的主教照例地当众谦逊3回,口说“nolocpiscopari”,意即“我不要当主教”,然后照例地敦促3回,终究勉为其难了。我觉得这样的仪式比宣誓就职以后再买通电声明固辞不获要好很多。忍让的仪式行久了以后,或许对人心有潜移默化之功,令人在争权夺利、奋不顾身之际,不知不觉地也举行起忍让的仪式。惋惜我们人类的文明史尚短,潜移默化还没有能奏大效,露出原始人的狰狞面目的时候要比雍雍穆穆地举行忍让仪式的时候多些。我每次从长途汽车的售票处杀进杀出时,心里就想先王以礼治天下,实在有理。

  

  从小我们就熟知“孔融4岁能让梨”的故事,忍让1直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的美德之1,我们都应当尊重尊长,爱惜幼小,不争功,不抢利。忍让,从小处说能帮助我们塑造良好的性情与形象,从大处讲能让我们的社会更和谐。所以,我们要谢绝争抢,相互忍让。但是忍让要有控制,切不可由于忍让耽误时间,浪费资源,这就歪曲了忍让的意义了。

  “忍让是1种美德。”这句话仿佛是不变的真谛。梁实秋先生的文章告知我们,忍让应当在适合的场所、适合的时间,否则忍让只是1种虚伪的客套。

  

  梁实秋(1903—1987),号均默,原名梁治华、梁秋实,字实秋,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祖籍邢台市沙河县,诞生于北京。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1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代表作品有《雅舍小品》、《英国文学史》、《莎士比亚全集》。

  散文精选大全经典版把时间花在心灵上__林清玄

  朋友带我去看1位收藏家的收藏,听说他收藏的都是顶级的东西,随意拿1件来都是价逾千万。

  我们穿过1条条的巷子,来到1家不起眼的公寓前面,我心中正自疑惑,顶级的古董怎样会收藏在这类地方呢?

  收藏家来开门了,连续打开3扇不锈钢门,才走进屋内。室内的灯光非常阴暗,等了几秒钟,我才适应了室内的光线,这时候,才赫然看到全部房子堆满古董,多到连走路都要谨慎,侧身才能前进。

  到处都是陶磁器、铜器、锡器,还有好多字画卷轴拥堵地插在大缸里,主人好不容易带我们找到沙发,沙发也是埋在古物堆中,经过1番整理,我们才得以落座。

  我不知道怎样才能形容那种感觉,古董过度堵塞,令人恍如置身在垃圾堆中。我想到,任何事物都不能太多,1到“太”的程度,便可怕了。

  我们都喜欢胡蝶,可是如果屋子里飞满胡蝶,就不美了,再想到胡蝶就会生满屋的毛毛虫,那多可怕。我们都喜欢鸟,但鸟太多,也是会伤人的,希区柯克的名作《鸟》,那恐怖的情形想起来汗毛都要竖起。

  正在出神的时候,主人端出来1个盘子,但盘子里装的不是茶水或咖啡,而是1盘玉。由于我的朋友向主人吹嘘我是个行家,虽然我据实地极力否认,主人只当我是谦虚,迫不及待地拿他的收藏要给我“鉴赏”了。

  既是如此,我也只好1件1件地鉴赏,并极力地称赞,在说1块茶色玉时,我心里还想:为何端出来的不是茶水呢?

  看完玉石,我们转到主人的卧房看陶器和青铜,我才发现主人的卧室中只有1张床可以容身,其余的从地面到屋顶,都堆得密不透风。

  虽然说这些古铜都是价逾千万,堆在1起却感觉不出它的价值。后来又看了几个房间,仍然如此,最令我吃惊的是,连厨房和厕所都堆着古董,主人家已很久没有开伙了。

  古董的主人告知我,他为何选择居住在陋巷,是怕引发歹徒的觊觎。

  而他设了那末多的铁门,有各种安全功能,1般人从门外窥测他的古董,连1眼也不可得。

  朋友补充说:“他爱古物成痴,太太、孩子都不能忍耐,移民到国外去了。”

  古董的主人说:“女人和小孩子懂甚么?”

  我对他说:“你的古物这么值钱,又这么多,何不卖几件,买1个大的展现空间,让更多人欣赏呢?这样,房子也不会连坐的地方都没有呀!”

  他说:“好的古董1件也不舍得卖。”

  他说:“而且那些俗人晓得甚么叫古董?”

  告辞出来的时候,我感到有1些悲痛,再怎样了不起的古董,都只是“物件”,怎样比得上有情的人?再说,为了占有古董,活着的时候担惊受怕,像囚犯困居于数道铁门的囚室,像乞丐住在垃圾堆中,又何必?

  何况,人都会离开世界,就像他手中的古董从前的主人1样,总有1刻,会两手1放,1件也不能带走。真实的具有,不1定要占有,真实的古董鉴赏家,不1定要做收藏家;偶尔要欣赏古董,到故宫博物院走走,花几10元门票,就可以看到真实的希世古物。累了,花几10元在3希堂喝故宫特选的乌龙茶,生活不是非常的惬意吗?回到家,窗明几净,也不需要3道铁门来保卫,也不需要和无情的东西争位置,役物而不役于物,不亦快哉!

  我们的生命如此短暂,有所营谋,必有所烦恼;有所执著,必有所束缚;有所得,必有所失。

  我们如果把时间花在财货,就没有时间花在心灵。

  我们如果昼夜为愿望奔走,就会耗失自己的健康。

  我们如果成为壶痴、石痴、玉痴、古物痴,就会忘却有情世界的珍贵。

  好好吃1顿饭、欢乐喝1杯茶,1日喜乐无恼、1夜安息无梦,又是价值多少?

  “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那样的生活才是我们向往的生活,百花丛里是“有情”,片叶不沾身是“觉悟”。

  误解与赞美、批评与歌颂,都像庐山的烟雨和浙江的潮汐,原来1物也无。

  去年春季最好的春茶,放到今年也要失味,所以,今年要喝今年的春茶。

  年年的春茶都好,我眼前的这个粗陶茶杯也很好,古董、古物、钻石、珍珠,乃至1切的背负,留给那些愿意背负的人吧。

  

  心灵被世俗的杂念填满,每一个人都有太多舍不得放下的东西,所以很多人迷失了自己,找不到生活的真意。其实我们越是不忍心看着自己喜欢的东西从手中溜过,我们越没法真正得到。有时即便想方设法得到了,也仅仅是个情势而已。

  林清玄的散文不刻意去应用某种修辞方法,而是以通俗易懂的口头化语言来进行中国式的浅吟低唱,语言优美、清新而富有哲理,从而构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林清玄,1953年生于中国台湾省高雄旗山。毕业于中国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1973年开始创作散文。1979年起连续7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报告文学优等奖、台湾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淳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气力。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1壶月光下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桃花心木》(入选人教版6年级下册第3课)、《在梦的远方》、《在云上》、《心田上的百合花》等。并且他的散文集1年中重印超过20次。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6c56b6d94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af.html

《散文精选大全经典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