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陶渊明的隐居及其田园诗

发布时间:2017-10-09 09:06:0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浅谈陶渊明的隐居及其田园诗

汉语言文学 1134001262489 吴卫华

一、 陶渊明为何而隐居、

1、 家庭因素的影响

2、 文化教育因素的影响

3、 经济因素的影响

4、 性格与思想因素的影响

5、 社会因素的影响

二、 陶渊明的隐居以及对他作品的影响

三、 浅析陶渊明的田园诗

四、 简评陶渊明

浅谈陶渊明的隐居及其田园诗

【摘要】: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战争连绵不断,人民游离失所,朝不保夕。统治阶级赋税徭役十分沉重。百姓为了逃避战乱和剥削,逃往山林,以此保身。部分读书人,他们厌恶官场生活,不愿与庸俗官僚为伍,也过起了归隐自耕的生活,享受着田园生活的宁静自然。当然最具典型性的人物是陶渊明,他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隐了。他在归隐后写了很多杰出的诗歌和散文,赞美了田园生活的宁静和自然的优美。他安贫乐道,不追求荣华富贵,过着恬静闲适的隐居生活,充分表现了他不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的愿望。他在当时追名逐利的时风下,能够洁身自好,不慕荣利的这种品质的确难能可贵,陶渊明就是这些文人土大夫的杰出代表。

关键词:陶渊明 弃官归隐 不慕荣利 隐居 田园诗

浅谈陶渊明的隐居及其田园诗

东晋时期涌现了许多诗人,他们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借写诗或抒情,或言志,而最具有特色,最吸引人的就是我国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隐士之一。他的人格操守,修养品质,历来受到许多文人士子们追捧、倾心仰慕。在古代高贤雅士的眼里,隐逸是一种最高尚、最自然、最值得推崇的人生。陶渊明算得上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隐了。从这里可以看出陶渊明的重要性,陶渊明为何有这样大的影响?本文试从陶渊明的隐居背景、陶渊明的隐居以及他作品的影响、陶渊明的田园诗、简要评价陶渊明这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从而揭示陶渊明为何有这样大的人格魅力。

一、陶渊明为何而隐居

1.家庭因素的影响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名潜,渊明是他的字,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大约生活在晋宋之际,浔阳柴桑人。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凤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但到了陶渊明时,霉运早已降临。家道中落,导致了他的生活很早就潦倒艰苦,贫困不堪。他八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度日。孤独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溫之容。好酗酒,逾多不乱;置于忘怀得意,旁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租辈者。”(逮钦立语)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在这样的家庭中生活造就了他的个性。

2、文化教育因素的影响

他在他外祖父家生活期间看了很多书,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当时,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3、经济因素的影响

命运的不幸一直延续了他的一生(就是所谓的“老至更长饥”)。但同时他又是一个乐观的人,贫困饥寒似乎更能磨炼他的意志。面对“饥者欢初饱”、“悲风爱夜静”的长年缺衣少食,饥寒交迫的生活能够逆来顺受,坦然固穷,展现出性格里豁达而寡欲的一面。以至于我们后来还可以再《五柳先生传》里,看到他自己来调侃自己说:“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宴如也!”“忘怀得失,以此自终。”最后还用黔娄之妻的话来勉励,来表达一下自己的志趣(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性格与思想因素的影响

陶渊明的命运就是受着他的性格左右,而他这种性格的形成,又跟他的人生哲学密切相关。在他的一生,他受到了“儒道互补”价值观的影响。到了生命的后期,对人生的归宿,更是演变成了听任命运的安排,讲究随遇而安。人生的所有不如意,既找不到真实的原因,又不能得到满意的解释,无奈之下,只好将一切都统统归结于“命运”二字。陶渊明的宿命观就从之而来。但后来就慢慢想透了,由听天由命到乐天知命,去除了思想上的苦恼和负担,不再执着于名利及功业上——就弄明白即使是退隐不仕,也再没什么大不了,无需过分强求。这样,终于将自己从观念上扭转了过去,思想上也总算为了遁世归隐作好了思想准备。得以尽可能的解除名缰利锁的束缚。只有领悟到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大道理,才能够以轻松的姿态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并能在真正的意义上、最大程度上、变得淡泊恬静,甘愿的离开烦器俗世,抛弃繁华竞逐,摆脱官场周旋,将自己的余生寄情于山水,怡性于田园里去。所以说他的隐居与他的性格和命运是分不开的。

5、社会因素的影响

他的隐居除了与他的性格和命运有关,更重要的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从建安到永嘉,这一百年中,是中国政治动摇最厉害的时代,也是汉民族单独发展的最后时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统治阶段内部矛盾尖锐,腐朽的门阀制度控制着整个社会上层,寒门读书人在仕途上极难得到发展。于是一般士大夫都探讨人生真理,保性全真,以求安神立命之道。他们看破了人间的种种丑恶,对现实的制度的不满,而幻想回到原始的无争无欲的自然状态中去。他们的思想意识积极地反抗现实、批判现实,但在具体行动上,却是消极避世的。他们的学说在于解救一个的精神,反对一切文物制度,于是在个性心灵上或行动上,都可以得到自由。在玄学思潮的影响下,魏晋人的人生观发生了变化。他们反对极端人生伦理化,而要求过着那种自然化的生活。他们都认为生活极端伦理的结果,只是用那些人为的制度法则,把人性压的不正常化,日趋虚伪。人的自然本性刚好与这种极端的伦理生活相反。他们认为要使人生有真趣味、真价值,必须从这种虚伪束缚的生活中解救出来,返回到真实自由的生活中去。

他们认为万物皆以无为体,一切变动都应顺乎自然,所以他们主张“因而不为,顺而不施”的无为论。又主张无私的大爱,善恶无须赏罚,恩惠无所施用。以达到精神上的自由和人格上的自由的人生观,使魏晋人都喜欢离开那污浊的社会,而隐居到深山里去,因为当时的政治社会,伤情损性的刺事件太多不容易是一个人心灵平静。你纵是闭关自守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在这种情况下,不如到高山深谷里去,比较容易得到逍遥自适的生活趣味,所以魏晋时隐逸的风气很盛。魏晋人的隐逸,已把传统的道德思想抛到身后,他们隐逸的目的或游览山水,经营田园,或献身宗教,修心养性,或洁身自好,净化自我。并以此来实现人格的独立和身心的真正的自由,这一思想也正是陶渊明思想中“真”的体现。正因为当时的现实社会现实和社会风气的影响,陶渊明于四十一岁毅然辞去了仅上任80余日的彭泽县令,回柴桑归隐。此后直至他逝世的二十三年间,以耕读自娱,未再入仕。他弃官归隐田园实属必然之路,自在情理之中。在他看来隐居是保存“真”的唯一途径。

二、陶渊明的隐居以及对他作品的影响

陶渊明历来都被称为“田园诗人”,因为他很多杰出的诗歌都是归隐田园以后的作品。他赞美劳动的生活和大自然的优美恬静,幻想出现一个没有贫困与压迫的理想社会,语言朴素、自然优美,一反六朝时期追求华丽辞藻堆砌的文风。无论是思想性、艺术性都对后代文学有很大的影响。例如他的《桃花源记》中就幻想出一个没压迫,丰衣足食,与世隔绝的美好世界。

他的散文也有很高的成就,最有名的要数《五柳先生传》,这是一篇自传,五柳先生形象正是陶渊明的自画像。

在他写的《五柳先生传》中,五柳先生是一个安贫乐道、抱朴守真,不追求荣华富贵的隐士形象。在这篇文章里,表达了作者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取得富贵,安贫乐道,独善其身的情感。这篇小传全文不到两百字,去以精辟的笔墨和略带谐谑自嘲的笔调,刻画出诗人的性格形象。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取正史纪传体的形式,但不重在叙述生平事迹,而重在表现生活情趣,带有自叙情怀的特点,这种写法是陶渊明的首创。此文以极其简洁的笔墨表达了不同流合污的性格,清楚地划出一条与世俗的界限,从而塑造了一个清高洒脱、怡然自得、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五柳先生就成为寄托中国古代士大夫理想的人物形象。散文在写作上多用否定句,正是因为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还突出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这些风格都与作者隐居有关。因而在他隐居后,他的所有作品或多或少的有思想里“真”的体现。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如文中开头第一句“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即把这位先生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不仅不知他的出身和籍贯,“亦不详其姓字”,他是一位隐姓埋名的人。晋代是很讲究门第的,而他竟与这种风气背道而驰,这就暗示他是一位隐士。他不仅隐姓埋名,而且根本就不重视姓什么叫什么,用庄子的话说,“名者,实之宾也”

他“好读书,不求甚解”,为什么不求甚解?这就与他的“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所以“霉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并不想“学成文武世,货与帝王家”,他既不追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有什么“会意”呢?没写。我们从陶渊明所写的《读山海经》、《咏荆轲》等诗中可以看到。他从书中得到哲理,得到启示,对当时的混乱,丑恶的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人生有了更透彻的了解。但只能“会意”,不能言传,因而“娴静少言”,只是不说,不是不知,这使人们隐隐约约感到五柳先生是一位有知识的人,也隐隐约约的感到那个社会对他的限制和迫害,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读书不是为了追名逐利的,以及他的率真、自然的性格特征。

虽然陶渊明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与东晋人有共同之处,但他清逸脱俗,率真自然的人格美,并不仅仅体现在他是否隐逸,这体现在他超越时人隐逸态度和生活方式。他时有悲哀,但更多的是对人生的乐观豁达,对田园生活的真心向往。他安贫乐道,但也游赏田园之美,喝酒吃肉交友,他自由自在的生活,无拘无束的做人,自由随性的耕读,思考,不为世俗而左右,不为社会规范约束,更不为世人公认的隐士的拘限。他生活的天地完全是一种和谐自由的境界。苏东坡曾说过“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食,饱则鸡黎以宴客。古之贤者,贵其真也”(《书李简夫诗集后》)。所谓“真”便是隐逸态度反映出的独立自由的人格精神,随其本性,返归自然。因而他的作品或多或少的都体现他的这些本性。

三、浅析陶渊明的田园诗

陶渊明归隐后,写了大量的田园诗。这些诗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他对“真”的追求,对自由人格的追求,返归人性自由。陶渊明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陶渊明的诗可分为抒怀、哲理和田园诗三部分,共约六十首左右,二田园诗三十首左右,约占一半。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中国诗史上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中国田园诗的奠基之作。他继承了古代农事诗的优良传统,扩大了诗歌题材,并在思想艺术上有新的突破,在玄言诗弥漫的东晋诗坛上,独树一帜,为诗歌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隋唐以后大批以田园诗创作著称的诗人和诗作陆续涌现,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陶渊明的影响。

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东晋末年产生,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他个人生活经历相关。少年生活在农村环境,家乡故园的风光,这些都是对他的思想和创作提供了充足的养料。仕宦归来,他“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晋书-隐逸传》)他的后半生更是长期活动在百里之内的农村,杰出的多是田野村夫,议论的多是稻麦桑麻,过着粗衣淡食的品论生活。长期的农村实践,为他的田园诗提高了取之不尽的生活源泉。另外个人的人生志向对他的田园诗创作有重要的影响。“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之一),道出了他从小就喜爱“丘山”的志向。“望云间高鸟,临水愧游鱼”(《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表达了他渴慕自由的性格。

陶渊明三十岁左右进入仕途,或出或入,终因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辞官归隐田园,开始了真正的隐士生活,写下了大量的田园诗。这些田园诗反映的生活内容多彩。初归田园后,陶渊明用他的笔墨描绘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喜悦。这在他的《归去来兮辞》中已有充分表现,而在《归园田居》诗第一首中更表达的淋漓尽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如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首诗充满了逃离樊笼、获得自由的欣喜之情。他终于从“尘网”中解脱,就像鸟归山林,鱼回深池一样快活的长吁了一口气。在他眼中,故园附近的景物都倍感亲切,就像阔别多年的老友再次相逢,不由得脱口而出的一一数其名字,以发泄无法遏制的激情。方宅、草屋、榆柳、桃李似乎都张开双臂欢迎他,有了生命,而狗吠、鸡鸣都充满了诗意。这与官场的令人窒息、仕途的坎坷陷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的田园诗有的着重写躬耕的生活体验,这是其田园诗最有特点的部分,也是最为可贵的部分。《诗经》中有农事诗,那是农夫们一边劳动一边唱的歌。至于士大夫亲身参加农耕,并用诗写出农耕体验的,陶渊明是第一位。陶渊明之后的田园诗真正写自己劳动生活的也不多见。《归园田居》其三是这方面的代表作: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是一个从仕归隐田园从事躬耕者的切实感受,带月荷锄、夕露沾衣,实景实情生动逼真。而在农耕生活的描写背后,隐然含有农耕与为官两种生活的对比,以及对理想人生的追求。

歌颂大自然的美好,倾吐诗人对黑暗现实的厌恶,这是陶渊明创作的主旋律。在一些诗作中,诗人通过归田后真切的生活感受,写了清净美好的大自然,写了田园美,如《归园田居》五首、《饮酒》组诗第五首“结庐在人境”,就是其代表作。诗中那淳朴美的境界的创构,乃是和尘世中那种“车马喧嚣”的污浊相对立而存在的;表现了诗人不被名位所利诱,对门阀士族统治不屑一顾的鲜明态度。当然,只说陶诗全身“静穆”,只是歌咏田园,也是不恰当的。

陶渊明大量歌咏田园的诗篇,在自然图景与诗人情感的水乳交融中,为读者创构出天然浑成,自然隽永的艺术境界。但是,其特点都是以写意为主,以意写境。陶诗与唐代田园山水诗的区别就在于:陶诗侧重写田园生活的意趣,唐诗则着重写山水的情景。请看《杂诗》第二首:“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欲言无予永,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念此独悲凄,终晓不能静。”全诗十四句,头四句,大笔落处,白描情景,因时起叹。中间四句,诗人通过自然之变易,夜眠清冷的感受引起对冷酷、黑暗现实的联想。而这四句又为下面诗人热衷追求事业“有志不获聘”的情感抒发打下基础,形成内心冷与热搏击的鲜明对照。后数句用“预”、“劝”、“掷”,人格化的形象手法,明白点题“有志不获聘”。正因为如此,使诗人终夜不得平静,无法入睡。可见此诗“情真、景真。事真、意真。”其意境,既不是单纯的写景,也不是单纯的比兴象征,而是以写意为主,以意写境,着重写诗人对自然景物的主观感受,情景高度融合,形成陶诗的风格特征。

陶渊明所开创的“自然”“平淡”的田园诗,可说自为一体,为中国传统诗歌开辟了一条新路,这是他的重要功绩。陶渊明的诗歌创作,在中国诗史上,熏陶和影响了一大批诗人。陶渊明不愧为我国文学史上把五言诗的创作推向高峰的一位大诗人。

四、简评陶渊明

陶渊明的行为和创作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因而世人评价陶渊明也有多种说法。有人说陶渊明是在逃避,是消极遁世,秉承了老庄哲学。我则不然。其实,看一个人生活的是否积极,关键看他有没有理想。陶渊明归隐,是与官场决裂的行动体现。他无法忍受官场对人的本性的扭曲,追求“本我”,以求保存他的社会政治理想和人格价值。陶渊明一生的伟大之处在于一个“真”字。可以说陶渊明安贫乐道,辞官隐退,是他执著追求人格价值的表现。

是的,他用一生,诠释了“执著”。“沧海可填山可移,男儿志气当如斯。”陶渊明所体现出来的坚强精神和男子气概,后人应当学习。正是在意向性和意志中,他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易卜生说:世界上最坚强的人是独自承受一切的人。在不解和嘲笑面前,在贫穷和屈辱面前,陶渊明凭着心中坚定的信念,战胜了一切,使自己的生命之花永远开在了十三月。他不顾一起,追求着人们心灵深处的那一点真、一点朴实。有人说,《红楼梦》中有一句话最经典:“一天卖出三百个假,三年也买不到一个真。”这似乎已成为一个真理。然而陶渊明却仍在不懈的追求着大同社会,那个令人向往但已成为镜中花、水中月的美好社会。他的执著是多么可贵!在理想面前,他是伟大的,是赢家,虽然他的理想并没实现。在这个金钱为主利益至上的现实社会中,不懈的追求似乎更加重要。巴金说过: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我们会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中。比尔·盖茨上大学时,对刚接触不久的某一软件产生兴趣,便退学经商,开始不懈的追求,经过二十年,他终于成为世界首富。世界创新史表明:不少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是直接对准目标,在创造过程中,坚持信念,执著追求。所有坚忍不拔的努力都会得到报酬的。

因而陶渊明的这种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学习的。

【参考文献】

1)李锦全,陶潜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3)《中国古代文学读本》,教育科学出版社。

4)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5)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山水田园诗欣赏》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5月版

7)曹治邦《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6

8)《中学教材全解》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6月第一次印刷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77efe9c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9a.html

《浅谈陶渊明的隐居及其田园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