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鹅》解析

发布时间:2011-10-04 11:18:4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黑天鹅》——恶魔与天使的思

《黑天鹅》白天鹅之殇

几年前看了《这个杀手不太冷》,开始注意到这个外貌俊俏的不羁女孩——娜塔莉·波特曼,当时是真的深深的被剧中的不惑之年的莱昂和这个十四岁女孩之间的爱情故事所打动。那个利落的短发“小杀手”的直率、勇敢、单纯、敢爱敢恨着实让我喜欢极了!  当年的《这个杀手不太冷》中天真而略显沧桑小玛蒂尔德如今已经将近而立,恍然间娜塔莉波特曼已经开始驾驭起了这么复杂的角色,这个不卖肉不卖性感的女孩眉眼之间还有当年那个小杀手的无助无辜,听说了她出演的这个《黑天鹅》便开始期待,实际上我个人认为看过后还是感触很多的,也算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黑天鹅》这是一部几乎完全由娜塔莉·波特曼的个人表演支撑起来的电影。电影虽然算不上完美,但是娜塔莉的演绎近乎完美。虽然该电影被归为是惊悚片,但是个人认为其中还是包含了很多的值得深思的地方,从而也引发了很多的联想思考

片中,娜塔莉扮演的Nina是个凡事喜欢追求完美的乖巧女孩儿,是芭蕾舞团中毫无争议的白天鹅公主的候选者。然而,在她那追求完美到几近病态的妈妈的“精心呵护”下,Nina的精神世界其实早已十分脆弱,充满了挣扎。终于,在舞团导演Thomas以及竞争对手Lily的刺激下,Nina心中的黑天鹅羽翼渐丰,并最终杀死了原来的Nina,那只美丽的白天鹅。当Nina在舞台上燃烧自己的灵魂,演绎出最完美的黑天鹅的同时,她也在舞着自己的白天鹅之殇

电影对Nina心中的黑天鹅一点点苏醒的全过程进行了非常细致入微的描绘。首先电影开场的那段梦境说明了Nina此刻还是一只渴望完美的白天鹅,但是却很不自信。之后Nina无意间发现自己背后的抓痕,是打破她的完美的第一步,这也预示着其实长期以来Nina的内心一直有着挣扎,黑天鹅一直存在。随着影片中各种矛盾激化和舞团导演的刻意诱导,Nina开始出现幻觉,比如撕开自己的皮肤,或者血滴入浴缸。这可以被看作为她意识层面的撕裂,她心中的黑天鹅试图撕破Nina看似完美的表面挣脱而出。这种意识层面的撕裂也会带来真实的痛觉,但是却不会看到真正表象的伤口。在各种后来的矛盾中,羡慕,嫉妒,猜疑和憎恨一点点腐蚀着Nina内心的防护墙。在Nina用门狂夹她母亲手指的那晚,矛盾激化接近高潮,她心中的另一个自己逐渐突破的Nina心中的牢笼,黑天鹅的种种特征开始在Nina的表层意识中显现出来,Nina 的意识几乎被另一个自己所吞噬,甚至乎她在镜中看到的自己也已经不再是一个人的形象,而是长着红色眼睛黑色羽毛和鸟类的腿的黑天鹅。然而此时黑天鹅对Nina意识的占领还没有达到顶峰。表演的当天,Nina在化妆间与她假想的Lily发生冲突,并用破碎的镜片插入“Lily”身体的时候,她其实真正杀死的是原来的那个自己。此时的Nina终于做到了lose control,让黑天鹅完全占领了自己的灵魂,然而,原来的那只白天鹅却也已经被杀死了,再也回不来了。最后的那场演出,黑天鹅充满邪气和杀气的眼神摄人心魄,而Nina周身弥漫的骄傲和狂妄的气质也已经让我们完全找不到当年那个fragile的小女孩的影子。

Lily的出场,以及她每次突兀的出现,都会与Nina内心另一个自己的出现有些许重合。从某种层面上说,我觉得Lily可以说是一个引子,不断地诱惑Nina,引得Nina看到了自己灵魂深处一直蜷缩着的那只黑天鹅,也可以说Lily就是Nina心中另一个自己在生活中的表象。Nina看到Lily,就像看到了自己的相反面,自己的镜像。所以NinaLily之间的斗争其实一直以来就是Nina与另一个自己的斗争。就像演出前导演对Nina所说的:“The onlyperson standing in your way is you”。Lily虽然应该是真实存在,Lily的很多狂放的行为也应该确实发生过,但是,LilyNina的威胁很多时候更可能是Nina的假想,夸张和放大。

电影中Nina的母亲始终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Nina对完美近乎疯狂的追求也似乎源于她母亲对她严苛的教育和要求。她把Nina的房间装饰成粉红色,并且放满各种毛绒玩具,说明她不愿意看到Nina长大,离开她的掌控。她把Nina看做是自己的生命的延续,希望Nina能帮助自己完成未完成的梦想。然而她又是极度神经质的,她在房间里挂满了女儿和自己的画像,喜欢严密的监视着Nina的生活。她的关心和爱护,造就的Nina表象的完美,也造成了她精神世界的极度脆弱和挣扎。她越像牢牢把Nina缩在自己的掌控范围内,Nina心中反抗的声音就越强烈,力量也越强大。对于Nina的分裂,究竟是Lily的错,还是Nina母亲的错?抑或根本就没有人错呢?

大家不难发现影片从头到尾几乎处处都能看到各种镜子,而镜子其实也是我们屡见不鲜的用来刻画人格分裂的一把利器。杜琪峰的《神探》中用无数镜子布置出来的那个迷宫更是相当经典的一个场景。很简单,当我们看到镜中出现的影像与镜前人物动作出现不一致的时候,我们就几乎可能明白无误的说:“哦,这人八成是人格分裂了”。这个伎俩虽然不新鲜了,但是却仍然很好用,具有很好的惊悚和暗示效果。

这个影片整体是算不上完美的。很多镜头的剪辑和切换显得非常突兀,似乎一个故事还没有叙述完就被强制切入了另一个场景。而且故事本身只由一个演员的心理分裂过程撑起来似乎也略显得有些单薄。但是,波特曼对这个角色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诠释的相当精彩,相信这个影片能给她的事业带来一次新的突破。其实不光是她自己,相信每个看完影片的观众也都会有种想要突破现在受各种束缚的自己的冲动。



我们不得不佩服阿洛夫司机的才华横溢,摔角王之后又奉上极优秀作品《黑天鹅》。黑天鹅这部电影讲述的梦想的血泪其实和摔跤王不一样。摔跤王更多的是生活,而黑天鹅更多的是人性。人性的黑白两面之间切换与反复是如此的无常。天使与鬼魅都流动于人的心间,从不曾清净过。

片中还讨论了类似教育的问题--上一代对下一代寄托的希望以及这些下一代所承受的压力。这种压力总是会把人逼到变态。它会变成人心中的一只鬼魅,无时无刻,盘旋不去。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被寄托了上一代的遗憾和梦想,从小就被要去做一个上一代想要做却没有做成的人。但是就我见过的而言,他们都痛苦,却都无可奈何,无力摆脱。这有些像是宿命,却比宿命更残酷。因为宿命也许可以依靠齿轮的转动而发生改变,但是这种传承血脉却不能。所以这些人仍旧无奈地痛苦地继续那些不属于他们的梦想

娜塔莉波曼在此片中的表演早前就有诸多赞誉,今次看之,果然不同凡响。也许算是她演艺生涯最出色的角色之一。这是一次奥斯卡级别的演出。她把一个人自恋自负与自信的三位一体的个性表演的入木三分,没有丝毫的做作和夸张,彻底地全情投入,无我忘我。实在是值得欣赏的完美表演。

  

我们背负着自己的梦想与上一代的遗憾走上自己人生的第一步。

  我们背负着苦汗与鲜血踏出自己的每一个舞步

  我们希望在人生的舞台上跳出最完美的步调

  殊不知,我们正如那黑与白之间的天鹅一样

  若要四周掌声雷动

  必先杀身成仁

  这,就是那宿命一般的人生。

  

   

    

《黑天鹅》 :母权下的自我觉醒

阿伦诺夫斯基和这个时代的所有才子一样,先在早期作品中以独特的叙事风格秀出他们的才华,然后又不约而同的开始对主流题材的挑战。《摔跤手》的阿氏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歌颂者,那部电影也因此赢得了世人有些过度的歌颂。这次《黑天鹅》关于“母女相争”、“出戏入戏”的命题也有太多玉珠在前,只是阿氏独特的解析角度和其对《天鹅湖》诡异的诠释,仍让本片不失精彩。

娜塔莉·波曼饰演的妮娜长期和其母亲生活在一起,事实上也在根本上一直受到其母的支配。通过二人的对话,我们能知道妮娜的母亲是个并不成功的芭蕾演员,于是她将女儿视为自己的延伸、自己理想的寄托,自幼便将妮娜打造为她意志的代言人。可以这么说,妮娜的母亲在妮娜身体里种下了一个自己,并逐渐将其训练成妮娜的主体人格。而从妮娜手机中不断闪耀的大号“MOM”等细节,以及其母帮助妮娜剪指甲、脱衣服等情节可以看出:妮娜的母亲是有意不完善、不健全妮娜的主体人格,因为这样才能使女儿永久依附于自己,而逐渐妮娜自己也养成了剪秃指甲的怪癖,也会在芭蕾舞上要求自己必须完美更是可以管窥到妮娜母亲对其人格的影响。应该说,妮娜未经世故而且天真单纯的“主体人格”便是白天鹅,而“母权”则成为时刻缠绕着白天鹅的诅咒。另一方面,由于妮娜年龄的增长,其“自我认知”必然逐渐形成,这和“母权”的支配便会产生矛盾。而其“主体人格”又不得不依附于母权,这样妮娜逐渐强烈的“自我意志”便被长期抑制且越积越深,最终导致了其象征独立的“后继人格”分裂出来,这便是“黑天鹅”。后继人格一般带有很强的攻击性和叛逆性,这在后期的妮娜身上得到了验证。但如果没有任何外部干扰,没有任何唤醒妮娜独立人格的事件,其母在妮娜体内强大的控制力是很难被撼动的。

    

(此图二人的位置可以反映出妮娜母亲的地位;而二人的镜像交叉换位是在暗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电影看到这里,其人物的形象、背景都仍是相当传统老套的。《黑天鹅》的出色之处是在于这件诱发妮娜“后继人格”觉醒的事件:《天鹅湖》的选角和演出。在表现手法上,将《天鹅湖》本身的故事与电影情节嵌套大大增强了戏剧渲染力。将妮娜带有憎恨、愤怒的“后继人格”对应为剧中“外露张扬”的“黑天鹅”等角色设计,也让整部电影更为写意。而《天鹅湖》的结尾“以自杀得自由”更是与本片的主题殊途同归,最后白天鹅在母权注视下的纵身一跃(与《摔跤手》异曲同工),有了更甚于《莎翁情史》的“戏中戏”升华。而在其命题表述上,妮娜在《天鹅湖》排练上对自己的苛求,正是母权在妮娜身上打下的烙印;而让妮娜通过《天鹅湖》展开对母权反抗,本身又是对拥有“不成功演艺生涯的母亲”最致命的打击:妮娜在受母权支配时二人合一,她有荣誉母亲会高兴(比如送、扔蛋糕);而一旦妮娜摆脱其母支配显露独立人格时,女儿的成功便使其母萌生了强烈的嫉妒心理,她在片尾阻止女儿登台的行为就是例证。整部影片与《天鹅湖》最大的区别是弱化了“王子”等男角色的作用。在本片中,真正的男性角色只有汤马斯(文森特·卡索 饰演),而他也仅仅是妮娜独立的诱因而已。可见,阿氏更愿强调妮娜完成蜕变的主因:两重人格对妮娜的控制。

如第二段所述,妮娜的“两重人格”在《天鹅湖》选角开始后便开始争夺对个体的控制权。影片对这一过程的描述可谓惊心动魄:其一便是“镜子”的使用。众所周知,精神分析家拉康提出的“镜像阶段”所指的就是“自我人格觉醒和确立的过程”。妮娜真正属于自己的“独立人格”其实在《天鹅湖》选角时才刚刚形成,此时的这层人格尚处于襁褓阶段。开始时,处在母权“主体人格”控制下的妮娜在镜中看到自己的“不对称”镜像,就是她自我的“后继人格”体现。最后,后继人格杀死主体人格时用的同样是破碎的镜子,即象征妮娜自我人格的彻底觉醒、“镜像阶段”的结束。同时“镜子”这一道具也很好的加重了惊悚氛围的营造,几次镜中撕裂伤口的桥段将角色的心理斗争十分惨烈的外化出来。其二是对客体的幻想,这里最主要的便是莉莉(米拉·库妮丝 饰演)。由于她们几个演员间对“天鹅皇后”这一主角的争夺恰巧暗合了妮娜体内两重人格对个体控制权的争夺,使得妮娜很快便形成了对几个客体的幻想。而像贝丝(薇诺娜·赖德 饰演)疯狂戳脸前说的那句“你抢走了我的角色”这种双关语更是说明了妮娜的人格争斗在后期已延伸至她生活的每个角落。

     

本片除上述亮点之外,演员的表演当然不得不提。娜塔莉·波曼在哈佛大学主修的便是心理学,按说这对于她塑造这类“双重人格”的角色应该有很大帮助。平心而论,波曼在更多时间内都在饰演一个唯唯诺诺的小女生(即妮娜的主体人格),真正“黑天鹅”的戏份并没有太多,仅有的一些桥段也被特效和化妆抢去不少风头。其实波曼真正的亮点是她的舞蹈。虽然其中有少部分用了替身,但毕竟大部分的舞蹈动作都由她一人完成,而且有些舞蹈动作更需要传达角色的心理状态。波曼可以出色的完成,代表她有出色的表演能力同时,还说明她有很深的舞蹈功底。米拉·库妮丝的表演个人倒不觉有多出色,此类外露而带点嫉妒心理的女性角色遍布于很多好莱坞的电影之中,她能受到如此多的肯定是沾了整部影片的光。相比之下,我觉得芭芭拉·赫希的表演更为出彩。她将这个控制欲极强的母亲角色诠释的霸气十足,那总是笼罩在妮娜身边的“一袭黑衣”甚至有让人不寒而栗之感。

另外,本片相当出色的配乐被奥斯卡取消资格令人不解。配乐师只要有对名作的改编就算抄袭吗?当年丹尼·艾夫曼在《米尔克》中的配乐也能听出“柴可夫斯基”的曲调,却拿了奥斯卡提名。今年换做一个影响力稍小的乐师便直接取消资格,奥斯卡也有明星哨?

最后说一句,关于《黑天鹅》究竟是学《魔女嘉莉》还是更学《红菱艳》的争论估计会无解。对于“XX新片其实学了XX电影”的话题真是老生常谈了。我只知道,如果过些年再有一部舞蹈题材或是心理惊悚电影出来后,人们争相说它其实学了《黑天鹅》,那就足以证明《黑》是部好电影了。

《黑天鹅》:手淫文化与双重人格

    美国著名的青春偶像剧《美国派》有这么一个情节,亚当·桑德勒扮演的小男生问一哥们,干那事儿是什么感觉?对方说,感觉就像苹果派。正好桑德勒的母亲在家中作了苹果派,于是悲剧发生了,桑德勒将那活儿插到了苹果派里,以此自慰。在电影《黑天鹅》中亦有类似情节,舞蹈演员尼娜舞技娴熟性格内向,无法演绎张扬媚惑的黑天鹅,导演于是给她布置了家庭作业:回家手淫。这种事一旦在艺术作品中表现便一发不可收拾,因为它的隐秘和私瘾很难在大庭广众中叙说,电影尤是。

在中外众多的小说和影视作品中我们见惯了太多的男欢女爱和不正常的男女关系,但涉足最少的就是手淫。美国人托马斯·拉科尔作了开创性的研究,他的《孤独的性:手淫文化史》即使在西方也争议颇多,当然大多是道德上的。美国书评人讨论说,人们在对待粪淫、鸡奸、乱伦、强奸都见多不怪,但唯独对手淫大加责罚。自然这也是有传统的,在天主教文化中,这种非正常的个人性行为一直备受谴责,在《创世记》中,俄南没有将他的种子播到他的寡嫂体内,而是将它们撒在了地上,至使嫂子无后,因此被处死。这是手淫行为的最早记录,而俄南被处死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手淫,而是因为他浪费了种子。吉列姆的《人生七部曲》对这一可笑的教条作了有力的讽刺,一个男人为了不浪费精子,生了几屋子的孩子,孩子们排着队唱着“不要浪费……”。对于此种行为最早引起人们注意的是18世纪一个叫约翰·马尔顿的人写的一本小册子,这本书有着那个时代特有的冗长书名——《手淫,或者可憎的自渎之罪以及在两性中产生的严重后果对那些用此种可耻手段伤害自已的人们提出精神及肉体的忠告并郑重劝诫全国的年轻人无论男女》,最后证实此书作者是个江湖庸医,写此书的目的就在于推销他的戒除手淫的假药。还有一件事,华格纳病重去看医生,他的好友大哲学家尼采写信给医生,说华格纳有手淫的恶习,这是他的病医,因为他知道有一个很有才华的诗人也是因为手淫而双目失明。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贵族学校里,为了制止众多学生的手淫行为,学校公然给学生召妓,因为在他们看来,召妓是正常性行为,而手淫则是罪恶的必须戒除的疾病。由此可知,在过去的西方是不单单把手淫看成不良习惯,而是将它看成一种疾病。中国更是如此,有一本号称是《金瓶梅》续集的明清小说有这样的记叙,在一个艺妓训练班里,晚上睡觉要将两手用红绳捆住,还要将那个扎住,严禁晚上小水。此做法的目的是禁止年轻女子自慰,以此导致处女膜破裂和让主顾感觉阴道过松。

不管怎么说,手淫是违背理性的,康德在写了《什么是启蒙》后写了关于手淫的文章,在他看来一个人手淫的对象并非真实存在的,而是对对象挑起的幻想所激发,此种行为是对理性的放弃和对欲望的放纵,跟启蒙所宣扬的理性背道而驰。

而此种特殊行为,以影像的方式表现出来,也正是孤独、无助和颓废的最有力表达。在《堕落天使》中的李嘉欣,躺在喜欢人的床上忘情的自慰,这个片断也成为此片最有表现力的镜头。李嘉欣的大胆演绎也并不妨碍她最近生了个双胞胎。在电影《黑天鹅》中的手淫跟其他电影稍有不同,此种行为已不单单作为欲望的宣泄出口,更多的表现为双重人格的体现和精神分裂的表征。

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中的黑、白天鹅一般都由一位演员出演,一人分饰两角就注定了这个演员的双重性,阿罗诺夫斯基为了加强这种双重人格的体现,又让演员的真实生活产生分裂。为了演好黑白天鹅而挖掘出了自己恶的一面,这这种被动的双重人格又更完美的演绎了《天鹅湖》的双重性,两个镜面人生相互补充,相互影响。正如多棱镜一样,幻化出模棱两可,不可捉摸的复杂性格。

在《天鹅湖》中,小女孩儿被天鹅之躯束缚,在剧幕本身就带有强烈的人格双重性,一人分饰黑白天鹅就更为演员增加了表演难度,这已不仅仅双重这么简单了,虚幻和真实的多重性格纠结撕扯着人生,而为了更好的演出,这种性格的双重性对于演员又极其重要。为了挖掘出潜藏于懦弱表面下的桀骜正如《天鹅湖》导演所指导的,手淫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而尼娜对母权的反叛也正是导演条教及尼娜反叛的结果。这种层层相扣互相影响的戏梦人生,复杂性不压于《改编剧本》,戏里戏外的疯魔成活更增加了影片的情感张力。

尼娜成功演绎的背后有一个伟大的导演,导演去强吻尼娜却被尼娜咬伤,于是他看到了她内心的反叛,“给我更多的展示,就像你咬我的那口”。他去引诱尼娜也是为了激发尼娜内心更多的欲望,“这次是我引诱你,我要的是你引诱我”。在导演的引诱和条教下,尼娜一步步走向了性格的另一面,扔掉家中的玩偶是对过去的告别,对母亲的反叛和自我手淫更是对以往压仰情感的释放。

最终她感受到了完美,而完美是有代价的。

 

从技巧向艺术的蜕变,是如此的痛苦

如果能安于现状,技巧者也许会满足于自己那点所谓成就,然而一旦他或她决定向艺术的圣山迈进时,一路便是荆棘密布,虎狼成群。外部的阻力已经难以抵挡,心魔更会随时将人吞噬。这条路千千万万的人走不过去,走过去的人站在艺术之巅的同时,也失去了太多太多。

电影中Nina单一而缺乏色彩,使这个技巧者几乎不能去把握黑天鹅这个放荡不羁的角色,这就好比是让公主去冒充荡妇。但她对艺术坚定不移的追求使自己蜕变成功,留下的是母亲被夹断的手指,同事Beth被毁的面容(可能是幻想),自己小腹上的刀孔。

从技巧向艺术的蜕变是如此的痛苦,但却美的震慑人心!

《黑天鹅》:自卑的疯魔

自卑来自比较,没有比较当然就没有心理上的优劣,我们习惯于从比较中定位自己。而我们的很多人的父母也总津津乐道得比较着自己的孩子们,把孩子当作自己另一项生活资本。电影《黑天鹅》中,女主角的Nina 就是个从小生活在竞争和比较中的人,母亲一遍一遍得告诉她因为当年有了她才结束了自己的芭蕾舞生涯,要不她会成为领舞,闪耀全世界。Nina 就这样背负着母亲的梦想前行,她知道她是母亲的罪人对母亲怀有一份愧疚感。因此她的生活是在母亲的教导下压抑着自己,他生活在自己粉红色的世界里保护着她那颗稚嫩脆弱而又焦虑的内心,压抑着自己的需求和欲望。

Nina的压抑性格来自特定生活的塑造,生活却有时是这样的,夜郎自大有时可以很快乐。不论那是盲目还是无知,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娱自乐也是件难得的事。就像《充气娃娃之恋》中的男主角一样,虽然自闭,但当他把感情寄托于自己的臆想时,他的世界是充满色彩的。所以当我们面对未被启迪的人时,还是让他保留在封闭的世界里更好。有时候被启迪并不是幸福的事,Nina的被启迪径直导向了悲剧。

不懈努力下她的光芒终于被总监觉察到,他是天鹅公主的缔造者。但是他明白Nina是个敏感,软弱的女孩。在新剧目中同时扮演白天鹅和黑天鹅,她并不能完全胜任。她是美丽的白天鹅,温柔又那么容易受伤,让人怜惜。但是她不能诠释出黑天鹅的狂野与魅惑,因为她的生活中这些形容词是被屏蔽的。他看得到她总是在压抑情感,他明白她有潜力在释放中完美黑天鹅的特性。总监是Nina欲望启迪者之一,他强吻了她,他希望用最原始的性,解放这个压抑许久的女孩。他劝说Nina从自我抚慰中寻找快感,然后释放。只是释放的自我一旦冲出束缚就会很可怕。斯宾诺莎曾经说过最大的骄傲和最大的自卑都是心灵最软弱无力的表现。Nina有着骄傲的自尊同时也有着自卑的内心。对手Lily是另一位激发她欲望的人,她欣羡Lily拥有她缺失的热情,狂野,魅惑。在Lily脊背上纹身黑色翅膀的浮现下,她开始嫉妒这个女孩,发狂得嫉妒。她性格里的那个被束缚的人格在这种病态心理下逐渐凸显,她不再是那个曾经让母亲欣慰的纯洁女孩,她开始分裂。她厌恶但同时又喜欢着Lily,他俩的关系正是他两个人格矛盾的写照。看到她与Lily之间的情节时不禁让人深思:也许在生活中那些我们讨厌的人才是我们真的自己,因为那些讨厌的特质正是我们的缺陷或者缺失。我们包裹着自己不想被别人了解,但当那些讨厌的人出现时我们会看到那些自己的缺点,像被人在阳光下强暴一般的羞辱,继而厌恶。中学时班里AB两个女生就是如此。她们是好朋友,因为她俩总是很相似。相似的发型,相似的性格,相似的成绩,就是这对我们眼中的姐妹其实内心不合,A说她讨厌B的高调,其实是抱怨B抢了她的风头。B说她讨厌A的强势与刻薄,其实是B自己的表达能力总不如A。就这样毕业后她们相互成了最讨厌的人,从此不再往来。其实这也印证了这个道理,越发相似的两个人往往更可能相互厌恶,只是因为嫉妒,还有看到别人就像看见自己再现的恐惧。

《黑天鹅》的结局,Nina完美了自己的演出生涯,她完成了黑白天鹅不同的秉性,但是她的代价是牺牲了自我,她黑天鹅的人格杀死了白天鹅,同样杀死的还有那个曾经软弱,娇柔的公主。当天鹅湖剧目完成时,Nina死了,只是死得唯美,没有一丝血迹的斑驳,没有伤痛,只有白天鹅的羽毛从空中慢慢散落,因为那是对被黑天鹅撕碎的躯体和灵魂的祭奠。

欲望总是在牵动着每个人,有时就像犯毒瘾一般。医学研究发现吸毒者之所以对毒品有强烈的欲望是因为大脑中的神经在主导这种强烈的欲望,找到这根神经把它摧毁,毒瘾也就消失。那么生活中那根欲望的神经是不是时时都在牵动着人们,等到哪天它开始汹涌,荡漾,咆哮,发作,人生也随之毁灭。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变态,是变态也是灭亡。也许这也会在某天成为我们某人的最终归宿。

《黑天鹅》:疾病的艺术

一这种恐惧既有对于外界的,片中的女芭蕾舞演员妮娜,害怕被别人取代,于是她低调地竖起她浑身的刺,不动声色地将所有的同事视为敌人。而她更大的恐惧来自于自身,这个纯情、素雅,却又寡淡干瘪的白天鹅,痛恨自己的顺从与怯懦,特别是她面对那位丰满野性而又多汁的莉莉时,自卑如洪水淹没了她的心灵。

双重恐惧带来的是幻象和分裂。当恐惧超过某个阀值时,幻像越过现实的边界,侵入她的生活,连她的母亲在她疯颠的眼晴里成了厉鬼。最终所有的压抑榨出的是,她灵魂里那团最黑的浓雾。出于本能的对于这种黑暗的抵抗,她生生将自己分裂成了两半,一半是那个魅惑邪恶的黑天鹅,她为妮娜内心暗自滋生的暴戾找到了肉身,而原本的另一半则是一个孤独无助的纯真女孩,在瑟瑟发抖中完成了道德上的自卫与漂白。

达伦阿罗诺夫斯基是一位对表现痛苦上瘾的导演,他的特殊本领在于,他能将精神上的苦痛具象化,他热爱将这种痛苦作用到肉体上,《摔角王》里,摔角手们对自己肉体的凌虐既是他们的生存方式,也是他们获得尊严的方式,这种痛苦所带来的荣光补偿了他们在现实中的失意。在这部《黑天鹅》中,一个人内心黑暗与光明,理智与邪狂的争斗被表现为肉体不停的渗血,皮肉无缘由地裂开。这些影像比所谓的正宗恐怖片更加恐怖,因为它们点出了恐怖的最高形式——对自己身体的不确定。作为意识的寄居地,肉体的失控变异表现出的是安全感的最后丧失,它能轻易地击穿一个人的心理防线,点燃人对自身最深的不安。

黑天鹅:斯氏表演体系下的弗洛伊德效应

 从《黑天鹅》官方公布第一张剧照开始,就一直在关注,虽然那时候一看,基本就知道这片子的悬念到底是什么,但还是非常期待达伦的新片,不仅仅是因为娜塔丽·波特曼的加盟,更希望当时剧照的美感,波曼的身段,真的是彻底的被吸引住了。从没有想到过自己会有一天觉得芭蕾是这样的美,这样的让人着迷,简直就像是许久未见的天使突然给了自己一个温暖的拥抱一样。

  对于这部电影,好多时光朋友的解读非常完美,波曼扮演的Nina为了角色而精神分裂,不断地看到自己编织起的幻觉,因而也不断的滑向黑天鹅,Nina为了完美付出生命的代价,有时候完美就是见诸于不完美之上。

 

   Nina从白天鹅变成黑天鹅,完成从善良到邪恶的蜕变,这其中男导演可以说是一个催化剂,他把性诱惑率先抛给了Nina,而性也成为Nina蜕变为黑天鹅的触发机制,影片里男导演觉得Nina越来越像黑天鹅的时候,是在Nina那次夜生活之后,她出现幻觉,先是嗑药,在夜总会和男人鬼混,而后在家里和自己的对手玩了把女同。是这次不成熟的性经历让Nina对于黑天鹅角色的诠释出现了变化,达伦把这变化的根源归结为性,即性是一切诱惑的根源。这里就牵扯进一个20世纪最大的学术骗子”——弗洛伊德,他将本能视为人类的基本心理动力。本能来自身体的内部刺激,认为性本能是诸本能中最重要也是最活跃因素,性的冲动,广义的和狭义的,都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性本能成了精神分析心理学理解人类活动的一把钥匙。而Nina要想演出黑天鹅的邪恶就必须释放压抑在心中的性本能,完全生存在本我的意识状态,按照快乐原则突破道德和时空的限制,无所顾忌地寻求本能需要的最大限度的满足和心理刺激的彻底消除。正是Nina身上这些作为基础的原始生命本能的力比多得以释放,才会有一个完美黑天鹅的演绎。

 

   对人性的理解上,弗洛伊德认为人并非是自我同一、自我觉知、自我控制的,而是分裂的、非自觉、非自为的存在。人不仅不是世界的主人而且也不是自己的主人。这一思想与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理性主义传统对人性的理解完全是针锋相对的,它暗示人们,驱使人生存、劳作和创造的动机并不是理性、意识、意志,而是来自生命底层的无声的本能躁动,来自于心灵深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意识积淀。所以说Nina一直在压制内心对于获得角色的冲动,这里从她咬男导演的嘴唇、不断地挠后背的伤痕,对于前女芭蕾演员的恐惧心理都看得出,但是理性始终没有敌过内心的渴望,先前那个主演黑天鹅的梦,就是对于她本能欲望的满足。

 而达伦叙事表现的重点除了这个夜生活来作为转折点之外,还有就是把着力点放在白天鹅和黑天鹅之争,即善良与邪恶之争。

 

看到好多时光的朋友解读了Nina身边几个重要的角色(参见i house),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细节是Nina皮肤的溃烂,我的理解是皮肤的溃烂其实就是Nina善良灵魂的不断变质,她一直在掩饰自己的身体皮肤变化,同时后背的伤痕不断地挠,如果伤痕真的是Nina善良灵魂的变质,她的挠,则代表了她本身并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变化,她依旧希望自己还是那个小女孩,没有走向恶的路口,看到最后Nina身体长出翅膀完全变成黑天鹅的时候,她就已经这种变化。这是善良与邪恶之争。

 Nina的入戏,尤其是Nina不断演绎黑天鹅的成功,因为之前看的《窃听风暴》,里面一直在提布莱希特,看到Nina融入那个角色的时候,就自然会想到另一个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斯氏的表演体系主张,演员和角色合二为一,主张体验,对于Nina来说,导演对于黑天鹅的要求其实需要的就是体验派,而不是间离效果。斯氏的体验艺术的特征是演员通过有意识的心理技术达到下意识的创作。他要求演员在舞台上,在角色的生活环境中,和角色完全一样正确地、合乎逻辑地、有顺序地、像活生生的人那样地去思想、希望、企求和动作。《黑天鹅》里面Nina的最后表演完全是自己下意识的创作,去揣摩、去思考角色的道德处境和环境。也是《天鹅湖》里黑天鹅这个角色吞噬了Nina,使她走向了硬币的反面,就像长出了黑色的翅膀,贵为美丽,不失邪恶。

 

波德莱尔在《恶之花》中,有一段关于天鹅的诗句,我看见一只天鹅逃出樊笼/有蹼的足磨擦着干燥的街石/不平的地上拖着雪白的羽毛/把嘴伸向一条没有水的小溪//它在尘埃中焦躁地梳理翅膀/心中怀念着故乡那美丽的湖/水啊,你何时流?雷啊,你何时响?/可怜啊。奇特不幸的荒诞之物//几次像奥维德笔下的人一般/伸长抽搐的颈/抬起渴望的头/望着那片嘲弄的,残酷的蓝天/仿佛像上帝吐出诅咒。当时是献给雨果的,现在拿出来,献给康复后的Nina,尽管一切都不会再重来。

波曼黑色舞衣下自然流露出的长腿,仿佛一只绝美的天鹅,在冰上跳起圆舞曲!

《黑天鹅》:实录堕落,成就疯魔,诠释邪恶,重回自我

  不堕落不成活的巧妙之处是她的堕落正是蜕变的必要途径。纯洁在这里反而是一种脆弱的平庸,邪恶才是诠释、挖掘、超越自我的正途。而最终她还是那个心地纯良的白天鹅,腹上涌血的刀伤只是重新发轫的开始。

  可以说这部电影既窥视了人性的复杂性又见证了一个女孩的成长。所以尽管这是一个阴影重重、异像频出的心里惊悚故事,但当我们看到了女孩对黑白天鹅的成功诠释后还是为此而欣慰的。在这里娜塔丽波特曼瘦的棱角分名,从蛾眉颦锁的神态上看这的确是一个楚楚可怜弱女孩儿。那么黑天鹅这个的形象若想附体在她身上就会形成一种很有可看性的反差。一方面是排斥恶的一方面又不得不恶(变向的向往恶)。这种恶是有出路的,不同于《钢琴教师》的病态,后者内心的痛楚是无法排解的,必须挥刀自戕自我毁灭。《黑天鹅》的恶是反常规的,恶到极至是一种解脱。

  说的简单点就是一个演员太过入戏了,达伦阿罗诺夫斯基对此进行了放大化的处理。相比于前部《摔角王》的执着这里对芭蕾舞艺术的笃定坚持更多的是从心里精神层面被表现出来,最终的艺术成果已经不是重点,我看到的是自我在一番天人交战后的超越。至于说丧失自我,为求成功丧心病狂的说法我觉得太过浅显了。达伦让这个角色堕落就如把萝莉饲育成斯德哥尔摩症患者的上瘾:娜塔丽波特曼大胆尝试了自慰的情节,女同交欢的情节,不断疯魔的过程又像程蝶衣混淆戏梦人生的执迷不悟。最后天鹅湖的三段式表演隐喻了整个过程:扮演白天鹅时的焦虑--黑天鹅的成功诠释--红日下谢幕的白天鹅,正符合了:自我的迷失--对恶的挖掘--以及最后归。                                                              

   导演阿伦一方面类似录影带实录剧情一方面又以超现实风格在编织梦魇。 这正是《摔角王》和《梦之安魂曲》两风格的混血。《梦之安魂曲》惊艳在影像,用戏法般的蒙太奇形象的展示表像下瘾君子的堕落,相比下《黑天鹅》的心魔要更成熟些:

   用镜像的倒影时刻来影射黑白两面。可以看到开始的Nina总是戴着一条白围巾这像征着他本身的自我,象征,同时镜头又多次给了地铁玻璃上的暗影,象征萌芽的,还无法完全成像。随着剧情的发展,玻璃中的转像镜子中,此时的曝露出来扮演分裂心里的另一个角色。最后的一面干脆物化成人。肩膀生出的黑色双翅,黏着的脚趾似乎要连成鹅蹼,嗜血的双目这个幻想出的形象时而是自己时而是敌人。

    配角的推波助澜也增加了剧情的迭宕。天鹅湖艺术总监最初的形象貌似一个小人,让观者慨叹:潜规则上位怎么无处不再?但后来这个角色完全是引导Nina领悟黑天鹅内涵的导师。可看之处在于这表面一场诱惑,实则是传授教导。整个下来这故事中的诱惑是合理化的,堕落也是合理化的。另外被替换的领舞Beth和替补领舞Lily也不同程度的优化了剧情,为Nina逐渐走向窘境突破窘境火上浇油,类似舞团中的宫心计。

身为这舞团中的佼佼者,娜塔莉·波特曼饰演的Nina最终用自己所有的热情和生命的全部来诠释了恶魔与天使、善良与魅惑,完成了生命与艺术的最终的蜕变和完结!让我们为之敬礼!为之感叹!为之深思!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83413126c175f0e7cd137b9.html

《《黑天鹅》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