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2023-11-23 15:54:1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6.警删2017. — 面 论唐代文人人幕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以高适入河西幕府为例 马海龙 要 文人入幕对文人的人文气韵及文学创作都将产生重要影响。高适是唐代诗人 中位至通显者,入幕河西成了他文学创作的重要转折点。高适入河西幕府的时间,两唐书本 传均未记载。从高适入幕河西的诗歌创作及其特质,可以判定其时间当在天宝十一载(752 年)秋冬之际。高适入河西幕府使其诗歌风格和审美情趣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诗歌创 作风格上,高适诗歌由原有的“悲壮”气韵转向“豪迈”风格;在审美情趣上,高适诗歌也由之 前的“映像社会”转向“书写自然”。反观高适的河西边塞诗可见,入幕河西对高适诗歌创作 的影响充分证明了清初诗论家叶燮《原诗》所谓“高七古为胜,时见沉雄,时见)中淡,不一色” 之观点的正确性。 关键词 高适文学;唐宋文学研究;边塞诗 中图分类号1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492(2017)09一Ol18一l2 关于唐代文人人幕与文学创作之关系,戴伟华曾在《唐代幕府与文学》中指出:“幕府之幕就是 帐幕,古代将军出征时,以随地驻屯的营幕为办公之所,这个军事指挥部就叫幕府。幕府有武将,也 有文官,故幕府一开,文士们便纷纷涌人。他们有的是为了实现自己救世济民的理想;有的是为了以 此为仕进的阶梯;还有的是为了生计而奔走。尽管目的不同,想法不一,幕府的生活都给他们带来很 大的影响。” 情况确实如其所言。科举之外,唐代士人人仕的途径很多,入幕为其中一重要途径。 不少士子,都有过任职幕府的体验,李白、杜甫、王维、王翰、高适、岑参、元结等都曾在幕府生活过。 作者简介:马海龙,文学博士,青海民族大学讲师。 戴伟华:《唐代幕府与文学》,北京:现代出版社,1990年,第22页。 118 
中唐以后,人幕更是许多士人的主要仕途经历。幕府的生活不但影响了文士们的前途,改变了他们 的命运,而且影响了他们的思想性格,生活态度,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其文学观念和文学创作。本文仅 以盛唐诗人高适为例,浅谈入河西哥舒翰幕府对其诗歌创作产生的重要影响。 高适人河西幕府之时间与因由 “河西”之名,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卷五十一《卫将军骠骑列传》载:“骠骑将军去病,凡六出 击匈奴,其四出以将军,斩捕首虏十一万级,及浑邪王以众降数万,遂开河西酒泉之地,西方益少胡 寇。”①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击破匈奴右地,汉武帝在其领地设酒泉郡,后又分 置敦煌郡、武威郡和张掖郡,自此河西正式归人了中央王朝的版图。其辖地范围为黄河以西一带,主 要包括今甘肃的河西走廊和青海的湟中地区。河西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自古便成为连接中原与西 域的重要通道和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在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促进东西文化交流中,占有 极其重要的位置。当时,游牧于河西一带的匈奴人因失去河西还唱出了一曲十分动人的悲歌,日: “亡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②焉支山,亦名燕支山、胭脂山。又 名大黄山,青松山。在今甘肃省永昌县西、山丹县东南。水草丰美,宜于畜牧。唐玄宗时置河西节度 使管辖河西之地,并进行大规模经营。高适人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府,《旧唐书》《新唐书》本传都有 记载。《旧唐书・高适传》云,高适辞去封丘尉,西游河西、陇右,为河西节度使哥舒翰所赏识,留任幕 府掌书记③《新唐书・高适传》略同。但关于人幕时间,两书均未说明。学者对此说法不一。孙钦善 先生在《高适集校注》中言,公元752年(天宝十一载)秋冬之际,高适在友人田良丘的推荐下,远赴 河西投奔哥舒翰幕府。④周勋初先生在《高适年谱》中则认为,公元753年(天宝十二载)秋,高适由 时任哥舒翰幕府判官的田良丘举荐,赴河西人哥舒翰幕府。⑤对于诗人入幕时间的确定,直接关系 到对其在幕府期间诗歌创作的统计,是高适河西之行及其诗作研究的基础。那么,高适究竟何时赴 河西,入哥舒翰幕府的呢?不妨以诗为证。高适有《奉寄平原颜太守》诗日: 皇皇平原守,驷马出关东。银印垂腰下,天书在箧中。 自承到官后,高枕扬清风。豪富已低首,逋逃还力农。 始余梁宋间,甘与麋鹿同。散发对浮云,浩歌追钓翁。 如何顾疵贱,遂肯偕穷通。耿介出宪司,慨然见群公。 司马迁:《史记》第九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第2945页。 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186页。 刘昀:《旧唐书》第十册,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328页。 孙钦善:《高适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386页。 周勋初:《高适年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3页。 119 
赋诗感知己,独立争愚蒙。金石谁不仰,波澜殊未穷。 微躯枉多价,朽木惭良工。上将拓边西,薄才忝从戎。 岂论济代心,愿效匹夫雄。骅骝满长皂,弱翮依肜笼。 行军动若飞,旋旆信严终。屡陪投醪醉,窃贺铭山功。 虽无汗马劳,且熟沙塞空。去去勿复道,所思积深衷。 为天涯客,三见南飞鸿。应念萧关外,飘飘随转蓬。 诗中平原守指颜真卿。天宝十二载,颜真卿出任平原(今山东德州)太守。天宝十三载(754年) 秋,高适于河西幕府作此诗遥寄颜真卿,表达敬佩与思念之情。 且看诗末四句,说自己从戎河西,客居天涯,已三次目睹鸿雁南飞。言外之意,诗人在河西已经 三年了。诗人深感时光飞逝,身随营转,犹如飞蓬。以此逆推,诗人人河西幕府的时间当在天宝十一 载。另,诗人有《自武威赴临洮谒大夫不及因书即事寄河西陇右幕下诸公》一诗有句云: 立马眺洪河,惊风吹白蒿。 云屯寒色苦,雪合群山高。 远戍际天末,边烽连贼壕。 我本江海游,逝将心利逃。 朝感推荐,万里从英髦。① 诗乃赴河西幕府途中所作。诗人先至河西节度使治所武威,可哥舒翰去了陇右节度使管辖的临 洮,他匆忙赶到临洮又碰上哥舒翰外出,未能及时谒见,于是把当时在临洮的所见所感写成此诗寄给 河西陇右的同僚。诗中“洪河”,是泾河主要支流之一,源于宁夏固原六盘山东丽,由西向东经泾川县 洪河乡人甘肃境内。诗人当时眺望洪河及其周围,视线由近及远,从低到高,看到乍起的秋风吹动着 白蒿,密布的乌云增添了边地苦寒,连绵的积雪使群山愈显高峻。所云种种正是秋冬之时序,而如此 风光也惟在西北边塞方能领略。据此可以判定,高适入河西幕府的时间是天宝十一载秋冬之际。 盛唐广设边防重镇,要者有河东、河西、范阳、剑南、平卢、北庭、安西、朔方、陇右及岭南五府经略 使。以地域而言,除北庭、安西和河西三镇外,其余边镇与中原地区相连或接近。高适何以舍近求远 赴河西人哥舒翰幕府呢?笔者认为,原因有二:一则和天宝后期河西的战略地位有关。唐朝于开元 年间实力极速加强,出现所谓开元之治的空前盛况。“及开元中,天子有吞四夷之志。”②当时的边患 主要来自西北的吐蕃,他们“蚕食邻国,鹰扬汉疆。乍叛乍服,或弛或张。”③其中对河陇地区的抢夺 余正松:《高适诗文注评》,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57页。 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6889页。 刘昀:《旧唐书》第十六册,第5267页。 120 
成为唐与吐蕃问军事斗争的焦点,唐朝把精兵强将驻扎于河陇一带,来防御、抵抗吐蕃统治者的寇 掠。故而河西成为当时文人人幕之所,那里有着更多仕进与报国的机会等待他们。二则与河西节度 使哥舒翰对文士的倚重有关。开元、天宝中,吐蕃的强大使河陇地区出现一批戍边猛将,他们浴血沙 场,因功封赏。河西节度使哥舒翰成为杰出代表。哥舒翰本是原陇右节度使王忠嗣的一员猛将,因 骁勇善战,数次立功,得到器重和提拔。后取代王忠嗣充陇右、河西节度使,率领唐军浴血奋战,屡次 大破吐蕃于河湟,扭转了唐朝在河陇地区的军事地位。哥舒翰成就一番丰功伟业,与其疏财仗义,倚 重文人密不可分。据史料记载,哥舒翰能读《左氏春秋》《汉书》,通正义之道,行仗义,“多施予,故士 归心。”①高适入幕之因,与哥舒翰对人才的渴求和重用有关,这在《旧唐书》《新唐书》及《册府元龟》 中均有记载。当时推荐高适入哥舒翰幕府的田梁丘,也是因哥舒翰赏识而人幕河西的。于邵《田司 马传》说:“司马姓田氏,名某字某。其先盖自齐诸田之裔,远代仕汉。徒家于秦,世为京兆茂陵人 也。”( 其中司马即指田梁丘,哥舒翰雅好其才,任其为行军司马、幕府判官,所以又称田司马、田判 官。“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哥舒翰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热爱文学,倚重文人,清醒的文士愿 意人其幕府。 高适执意人幕河西,除上述客观原因外,还与其家庭环境和个人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高适成 长于官宦家庭,查《旧唐书・高固传》可知,其高祖儡在高宗永徽时任北庭安抚使,后出击突厥并生擒 车鼻可汗而立功,迁安东都护,再拜陇右持节大总管,封平原郡开国公。高适的两位伯父崇德与崇 礼,亦皆以军功入仕,分任并州司马和左卫中郎将。受家庭环境的影响,高适的性格不似大多文人那 般柔弱谨慎,而是落拓不羁,不拘小节,“喜言霸王大略,务功名,尚节义。”可以说,高适身上兼具文气 和豪气,从文化修养而言,他是一位饱读诗书的知识分子,而从性格气质来看,他又与儒家传统知识 分子不同,骨子里带着一种豪迈英气,恰如明徐献忠所言“朔气纵横,壮心落落。”(《唐诗品》)这一点 读其诗便可知,“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塞上》)“我惭经济策,久欲 甘弃置。君负纵横才,如何尚憔悴。”(《效古赠崔二》)“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拂衣去燕赵,驱马 怅不乐。”(《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等等,这既是时代所赋予的,又是家庭所影响的。只不过 前两次出塞均未能实现诗人的理想和抱负,人幕河西成为诗人最后且唯一的机会。高适入幕河西, 也为稻粱而谋。唐代实行科举制,以才学选拔人才,故达官身亡以后,其子孙便失去荫覆,其家庭多 至贫寒。高适一族亦逐渐衰败,至诗人时已完全破落了。《旧唐书・高适传》说高适家境贫寒,沦落 失意,客游于梁、宋等地,以乞为生。虽然有点夸大其辞,但至少反映出高适处境悲惨,生活困难。所 以诗人当时迫切希望找到一份工作,以解决生存问题。公元749年(天宝八载),高适人京应试,举有 道科,虽仅授从九品上的封丘尉一职,与诗人的鸿鹄之志相去甚远,但为了生计诗人还是接受了这一 卑位。只是诗人发现官场的拜迎虚伪,鞭挞百姓与其性格完全相悖,低微的职务亦无法实现自己的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第十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569页。 董诰编:《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374页。 121 
远大理想,到任后不久便愤然解印而去,其生活再次陷入困境。所以,对诗人来说,入幕河西不仅是 完成人生夙愿的绝好时机,还是摆脱生活境遇的一条途径。 高适入幕河西期间的诗歌创作一览表 序号  2 3 诗歌 登陇 金城北楼 入昌松东界山行 创作时间 天宝十一栽秋 同上 同上 创作地点 陕西陇县西北 甘肃兰州 甘肃古浪西 题材 抒情 写景 写景 自武威赴临洮谒大夫不及因书即事 4 
同上 
甘肃武威 
叙事 
寄河西陇右幕下诸公 5 6 7 武威作二首 无题 别从甥万盈 同上 天宝十二载 天宝十二载春 同上 哥舒翰幕府 同上 咏史 写景 送别 8 9 10 
李云南蛮诗并序 同李员外贺哥舒大夫破九曲之作 同吕判官从哥舒大夫破洪济城迥 天宝十二栽四月 天宝十二载夏 
天宝十二载六月 同上 同上 
同上 叙事 抒情 
写景 
登积石军多福七级浮图 11 l2 13 军西宿盘山秋夜作 塞下曲 九曲词三首 天宝十二栽 天宝十二栽八月 天宝十二载秋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抒情 叙事 抒情 送别 写景 送别 同吕员外酬田著作幕门 14 15 16 河西送李十七 部落曲 送浑将军出塞 天宝十二栽 同上 天宝十三载 17 18 19 20 送萧判官赋得黄花戍 奉寄平原颜太守并序 和窦侍御登凉州七级浮图之作 陪窦侍御泛灵云池 天宝十三载秋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送别 叙事 写景 写景 21 22 陪窦侍御灵云南亭宴诗 武威同诸公过杨七山人 同上 同上 同上 甘肃武威 写景 抒情 l22 
高适在河西幕府期间,亲眼目睹甚至亲自参与了唐与吐蕃间的数次战争,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从 戎边塞,立功扬名的政治理想。然而作为文人,高适的收获仍在文学创作上。三年时间内,诗人以亲 身体验和感受为内容,写下二十五首作品,再一次获得了边塞诗创作的丰收。这一时期既是高适文 学创作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其边塞诗创作的结束。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诗人随之离开河西,从此再 未涉足边塞,亦无边塞诗问世。为了说明问题,兹将高适写在河西的边塞诗统计如上表。 由上表可以清楚地了解高适在河西诗歌创作的基本情况。我们按题材将其大致分为叙事(6 首)、抒情(5首)、写景(8首)、咏史(2首)及送别(4首)五类。但实际上,叙事、抒情、议论而多伴有 景物描写,事、情、景、理总是交融一体,是高适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事实证明,人幕河西不但使高 适诗歌的题材愈加广阔,艺术更趋成熟,写下如《九曲词》《塞下曲》《部落曲》等脍炙人口的边塞名 篇,而且幕府的特殊经历和诗人境遇、情绪之不同使其创作风格与审美情趣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二、高适诗歌创作风格的转换:由“悲壮”气韵转向“豪迈”风格 高适诗歌创作的风格,学者惯以“慷慨悲壮”加以概括形容。宋代严羽、明代高榇以及胡应麟都 曾分别在其著作《沧浪诗话》《唐诗品类》和《诗薮》中说过高适诗风“悲壮”之语。与高适同代的诗 人,即使没有直言,但也含有这个意思。如唐代诗人杜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 参三十韵》诗云:“高岑殊缓步,沈鲍得同行。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①辛文房在《唐才子传・岑 参传》中亦云:“(岑参)诗调尤高,唐兴罕见此作。放情山水,故常怀逸念,奇造幽致,所得往往超拔 孤秀,度越常情,与高适风骨颇同,读之令人慷慨怀感。每篇绝笔,人辄传咏。”②这里所谓“风骨”,即 指高适诗歌承继建安文学之特点,反映现实,意境宏阔,笔调明朗,形成雄健深沉、慷慨悲壮风格。诚 然,作为盛唐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高适在反映社会现实的深刻方面,远超同一时代的诸多诗人,应 际而生的建立不朽功业的昂扬意志,和直面惨淡现实的悲慨相融合,令高适的诗歌呈现出一种慷慨 而悲壮的美。但我认为,这有些窥一斑而未见全豹之嫌,未免有点以偏概全。实际上,高适的诗风正 如清代学者叶燮在其《原诗》所言,或沉雄,或冲淡,并非是一色的。③仔细考察高适入幕河西后创作 的诗歌,就会明显地体会出这些诗作大多散发出一股昂扬明朗的气息,洋溢着一种欢快轻松的情调, 由原来的“悲壮”气韵转向“豪迈”风格。其中一些写景诗更表现出一种“冲淡”之气,同以往边塞诗 所呈现出的悲壮苍凉,苦闷沉重产生一种明显对比。诗歌创作风格的转换,寻其根源,在于诗人前后 出塞之情绪、境遇不同。高适一生曾三次出塞,前两次是东北,最后一次是河西,我们称之为前后期。 高适初次以布衣身份出塞,再次以县尉职务出塞,基本上有着相同境遇,即身份卑微,地位低下。故 抒写怀才不遇和壮志难酬的悲苦,成为前两次边塞诗歌所表现的主题与目的。例子很多,笔者只举 彭定求编:《全唐诗》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2429页。 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422页。 叶燮:《原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65页。 123 
几个大家熟知的。第一次出塞所作如《酬司空燧》:“飘飘未得意,感激与谁论。”第二次出塞所作如 《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登顿驱征骑,椟迟愧宝刀。远行今若此,微禄果徒劳。”再如《蓟中作》:“岂 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因怀才不遇,报国无门而滋生的深沉的失落的 悲慨,使这一时期的诗歌呈现出一种苍凉与悲壮的艺术风格,读之使人心情沉重、不悦。人河西幕 府,高适的处境和心绪则大有不同。诗人年过半百,达成了从军边塞的夙愿,深得幕主哥舒翰的赏 识,其心情自然是爽朗欢乐的。诗人以其笔抒其情,故创作出的作品高昂豪迈,有别于昔。殷瑶在 《河岳英灵集》中称赞高适,说他“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高适写在河西的诗,确是诗人当时胸臆 真情的自然流露,为情而造文。如《登陇》写诗人途经陇山,看到陇水东流而引起的思乡之情:“陇头 远行客,陇上分流水。流水无尽期,行人未云已。”再如《金城北楼》抒发诗人经过金城(今兰州),登 楼西望而产生的前途未卜的心情:“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 势如弓。垂杆已羡硒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诗人“扬鞭发武 威,落日至临洮。”快马加鞭奔赴临洮却未见到哥舒翰,内心满是惆怅:“主人未相识,客子心忉忉。” 这种前途未卜的忧虑,始终贯穿于诗人前两次出塞所作诗中,但在河西边塞诗中并不是主旋律。随 着幕主的器重,仕途的得意,诗人对前途的担忧很快烟消云散,更多的是意气奋发,充满自信。典型 如《塞下曲》:“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故 人昧此道,往往称老翁。”①诗人在未人幕河西前尚以落魄书生自喻,同长安权贵作比,表现其人仕无 门的可怜之态:“安知憔悴读书者,暮宿灵台私自怜。”(《行路难》)如今却又反嘲文士,言其读书无 益,当如自己一般投笔从戎,以功扬名。诗直抒胸臆,爽朗奔放,就格调和内容而言,在河西边塞诗中 很有代表性。再以高适写在河西的送别诗来说。因种种原因,你来我往在幕府中相当普遍,正所谓 “枝迎南北鸟,风送往来客。”故送别成为幕府文人笔下吟咏的重要主题之一。高适河西送别诗的特 点,在于淡化甚至摒弃了传统送别诗凄凉黯然的情调,呈现出一种乐观豪迈,意气昂扬的气韵。像 《送浑将军出塞》:“传有沙场千万骑,昨日边庭羽书至。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宝刀昼夜鸣。意气能 甘万里去,辛勤动作一年行。”再如《河西送十七》:“边城多远别,此去莫突然。问礼知才子,登科及 少年。出门看落日,驱马向秋天。高价人争重,行当早着鞭”。读之,不但不使人因离别而伤感垂泪, 反而给予你一种勇往直前的动力,充满了现代社会所谓的正能量。 高适后期诗风之变,还突出表现在反映唐蕃战争的诗作中。高适人河西幕府时期,恰为唐蕃之 间战争最为激烈的时候。诗人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流畅优美的语言,记录了其中的一些重大历史事 件,反映了唐蕃间的战和关系。较为突出的,是反映唐蕃争夺黄河九曲之地的一系列佳作。九曲,唐 为廓州(治今青海化隆),是黄河流经青海省化隆和贵德两县一带的沿岸地区。九曲不但和唐朝接 近,而且地肥草茂,亦农亦牧。公元710年(睿宗景云元年),金城公主人蕃和亲,随之归为吐蕃。其 中因由,据《旧唐书・吐蕃传》,吐蕃派遣使者贿赂鄯州(址所在今青海乐都)都督杨矩,请朝廷将九 彭定求编:《全唐诗》,第2189页。 124 
曲作为金城公主沐浴之所相赠。①孰料,唐朝统治者为保暂时之安竟答应了这一荒谬之请。骗取九 曲之地后,吐蕃便渡河筑城,置独山(址在今青海同德南)与九曲(址在今青海贵南西)两大军事基 地,并于今青海共和县曲沟附近架桥沟通黄河,形成入侵临洮、渭源、兰州等东部地区的跳板和后盾。 公元714年(开元二年)秋,也就是诈取九曲三年后,吐蕃将领坌达延与乞力徐领兵约十余万人侵临 洮,随之又进军兰州、渭源等州,掳掠大量牲畜而遁。九曲的失去,给唐朝政府和周边百姓带来了重 大威胁和财产损失,然苦于无力收复。直至公元753年(天宝十二载),河西节度使哥舒翰领军攻打 吐蕃,相继占领大漠门、洪济等城,尽收九曲诸部,终于使其重归唐朝。九曲的收复,使吐蕃失去了入 寇中原的屏障和基地,在一定时期内给河陇地区的百姓创造了稳定生产与发展的环境。高适得知哥 舒翰大败吐蕃,取得九曲之地后,激动又兴奋,以其生花妙笔创作出反映这一战事的《同吕判官从哥 舒大夫破洪济城迥登积石军多福七级浮图》《同李员外贺哥舒大夫破九曲之作》《九曲词三首》等数 首“即事”名篇,它们因客观真实而足以补史。兹以《九曲词三首》作例,其诗日: 许国从来彻庙堂,连年不为在疆场。 将军天上封侯印,御史台中异姓王。 万骑争歌杨柳春,千场对舞绣骐瞵。 到处尽逢欢洽事,相看总是太平人。 铁骑横行铁岭头,西看逻逆取封侯。 青海只今将饮马,黄河不用更防秋。② 对于此组诗作于何时,观点不一。孙钦善先生认为当写于公元752年(天宝十二年)秋哥舒翰加 封西平郡(址今青海西宁)王后。⑧刘开扬先生也认为作于天宝十二载秋,他说这首组诗中虽写到杨 柳春,舞骐膦,貌似为春天,但前者不是指季节而是歌曲名,后者不一定非在新春,为庆祝胜利而设。 哥舒翰进封西平郡王是在天宝十二载八月,所以这首祖诗当为这一时期所作。④赵宗福《历代咏青 诗选》所持则有所不同,认为写于天宝十三年春天,地点是在西平郡即陇右节度使所在地。⑤依我所 见,这首组诗无疑作于天宝十二年,因为根据史载,哥舒翰于天宝十二年进封凉国公,加河西节度使, 不久再封西平郡王。所以诗人才会在第一首诗的颈尾两联说“将军天上封侯印,御史台中异姓王。” 关于杨柳春和舞骐麟,我十分赞同刘开扬先生的观点。《九曲词三首》是高适河西边塞诗中的杰作, 它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不像以往反映边塞战争的诗那样暗淡伤感,悲壮苍凉,而表现得比较欢快 刘昀:《旧唐书》第十六册,第5228页。 彭定求编:《全唐诗》,第2241页。 孙钦善:《高适集校注》,第232页。 刘开扬:《高适诗集编年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271—272页。 赵宗福:《历代咏青诗选》,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9页。 125 
明朗,高昂豪迈。浅层而言,诗是对幕主哥舒翰的赞赏和对战后百姓生活的描绘。实际上,通过对骁 勇猛将与太平盛世的热烈歌颂,反映诗人厌恶战争,渴望和平的强烈愿望。高适对于吐蕃统治者的 狼子野心,看得十分透彻明白,认为其欲壑难填,永无止境。所以他反对一味妥协退让,反对和亲,在 《塞上》诗中直言“边尘满北溟,虏骑正南驱。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主张坚决抵抗,指出和亲 仅是一种迂回矛盾的手段,而不是争取太平的明智之举。盛唐诗人王维也曾在《送刘司直赴安西》诗 中说“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可见,两人的政治嗅觉比较敏锐,有着真知灼见。高适力主战争,是 想以武力彻底击溃吐蕃,解除边患,使百姓过上安定富庶的日子,而不是为立功扬名的个人私利。高 适主张任人唯贤,以体察人民疾苦和安定社会为己任,他渴望“庶物随交泰,苍生解倒悬。四郊增气 象,万里绝风尘。”的太平盛世,而不是永无休止的争战。因此诗人在庆贺战争胜利的同时,不忘告诫 哥舒翰偃旗息鼓,报答朝廷。诗人以最优美的文字和意象描绘战后社会安定,边地太平的美好画面: “青海只今将饮马,黄河不用更防秋。”时时都是欢乐融洽之事,处处皆为太平祥和之气,歌颂和平才 是高适边塞诗歌的主旨所在。这些诗读之不再有“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君不见沙 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燕歌行》)的义愤填膺和苍凉悲慨,而表现出一种平和冲淡的气韵。 三、高适诗歌创作审美情趣的转换:从“映像社会”转向“书写自然” 众所周知,高适的诗多反映社会,很少书写自然,也就是说高适的审美情趣在社会生活而不在自 然山水。笔者认为,作为诗人,高适并非不钟爱大自然,也不是不能领略和书写自然山水之美。而是 切的景语都是情语的外在表现。以诗为例,纯粹写景之作是难以见到的,诗内美景,往往融合着诗 人的情志,表现着诗人的思想,即所谓情与景在诗歌中互相交融,浑然一体。如前所述,入幕河西前, 高适官途不顺,生活窘迫,虽两次北上出塞,但皆为稻粱而谋,负担沉重,情绪低落,根本没有心思欣 赏塞外风光,书写吟咏。故人河西幕府前,高适很少创作描写边塞风光的写景诗。入幕河西后,诗人 的仕途生涯发生了重要转变,得到幕主哥舒翰的赏识,并委以掌书记的重任。加之,唐朝在与吐蕃的 斗争中屡屡告捷,洗雪前耻,诗人的情绪一下子变得豁然开朗起来。闲暇之际,诗人或独自,或约友, 前往周边登山游湖,聚会欢乐,写下了颇多书写边塞自然风光的写景记游佳品。其诗歌创作的审美 情趣开始从“映像社会”转向“书写自然”。我们举例说明,如《陪窦侍御灵云南亭宴诗,得雷字》 诗序: 凉州近胡,高下其池亭,盖以耀蕃落也。幕府董帅雄勇,径践戎庭,自阳关而西,犹枕席 矣。军中无事,君子饮食宴乐,宜哉。白简在边,清秋多兴,况水具舟楫,山兼亭台,始临泛 而写烦,俄登陟以寄傲,丝桐徐奏,林木更爽,殇蒲萄以欢,指兰芷而可掇。胡天一望,云物 苍然,雨萧萧而牧马声断,风袅袅而边歌几处,又足悲矣。员外李公日:七日者何?牛女之 126 
夕也。夫贤者何得谨其时,请赋南亭诗,列之于后。① 凉州,唐属陇右道,治所在姑臧县即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客观地说,这里既有着边塞共有的 偏远苦寒之象,又有着黄河之水孕育出的独特自然风光。可惜在那“车辚辚,马萧萧”的古代绝大多 数诗人没有来过凉州,他们往往根据想象和传闻,误认为凉州是一片春风不度,荒凉寂寞的黄沙野 地。只有那些身临其境的诗人,方能真实地描绘凉州,也只有他们最具有历史的发言权。高适便是 其中为数不多的诗人之一。此序写清秋军中无事,诗人与幕僚饮食宴乐,观山赏水。秋高气爽,依山 傍亭,一边听着美妙音乐,一边喝着葡萄美酒,遍地是散发着芳香的兰草和白芷。抬眼望去,风轻云 淡,天高地阔。夕阳西下,清风微雨,牧马声嘶,展现出别样的边地风情。苏轼评价王维诗说诗中有 画,高适的写景诗同样如诗如画,意境清幽,美不胜收。这怎能让人相信诗人当时是在边地要塞凉 州,其与同代诗人柳中庸《凉州曲》所说“青海城头空有月,黄沙碛里本无春。”之凉州实有天上人间 之别!接下来我们再看其诗是如何描绘景物,书写自然的。诗云: 人幽宜眺听,目极喜亭台。 风景知愁在,关山忆梦回。 只言殊语默,何意忝游陪。 连唱波澜动,冥搜物象开。 新秋归远树,残雨拥轻雷。 檐外长天尽,尊前独鸟来。 常吟塞下曲,多谢幕中才。 河汉徒相望,嘉期安在哉。 幕府宴饮,唱和送别,戎幕闲谈,本是寻常之事,但诗人多情善感,即使一场觥筹交错也能引起其 浓厚的情思。诗人的情绪是忧伤且平和的,而在冲淡平和的心态下,往往最能发现自然之美,感受自 己之心。如陶渊明“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李白“独坐敬亭山,相看两不厌。”王维“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等等,皆是诗人以冲淡平和之心境感受自然,书写自然。高适的此诗亦是如此,“新秋 归远树,残雨拥轻雷。檐外长天尽,尊前独鸟来。”几句写景,寥寥数语,却有一种清新静谧之美,新 秋、残雨、长天、独鸟,四个意象构成一幅秋雨图,让人感受到一片完全摆脱尘世之累的宁静心境,似 乎一切情绪的波动和思虑都被净化掉了,只有眼前难以言说的自然之美。再如《陪窦侍御泛灵云池》 诗: 彭定求编:《全唐诗》,第2239页。 l27 
白露时先降,清)l1思不穷。 江湖仍塞上,舟楫在军中。 舞换临津树,歌饶向迥风。 夕阳连积水,边色满秋空。 乘兴宜投辖,邀欢莫避骢。 谁怜持弱羽,犹欲伴鹤鸿。① 这首五律亦写边塞秋季之景。白露降临,天气转凉,诗人伫立于江边,思绪如眼前之江水流向无 尽的远方。泛舟塞上,风起树舞,歌声飘扬。夕阳落日,湖水连天,秋色宜人。诗人采用拟人手法,勾 画风歌树舞之态,摹声绘色,生动逼真,寓动于静。同时抓住夕阳、积水、边色意象极力表现边塞黄昏 景色的壮美与独特。的确达到了情必极貌以写物的艺术境地。 入幕河西后,高适写景诗的艺术技巧也发生了变化,愈加成熟与高妙。如《人昌松东界山行》一 诗“石激水流处,天寒松色问。”以流水之动,反衬山林的清幽寂静。其表现手法和艺术效果与王维 《过香积寺》颈联“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颇为相似。清赵殿成曾对王维这两句诗作过评论,认 为其“咽”和“冷”两字用得相当好,前者绘出幽静之状,后者画出深僻之景,是全诗的诗眼。②给予此 诗很高评价,但未论及高适之诗。清陈铁民在《高适岑参诗选评》一书中则对王维和高适之诗作了一 番比较,认为从诗眼的提炼上而言,高适诗的确不如王维诗,但就经过打磨锤炼后又回归自然平淡 上,高适诗比起王维诗来,有过之而无不及。③可谓一针见血,十分客观。这一时期,高适叙述事件、 记载出行及抒发情感大都会有景色描绘。《武威作二首》其一写诗人登高远眺之所见,高峰人云,晴 空万里,辽阔无边。《同吕判官从哥舒大夫破洪济桥迪登积石军多福七级浮图》:“塞口连浊河,辕门 对山寺。”“七级凌太清,千崖列苍翠。”等旬以白描手法,写登高远眺,见七级宝塔深入云霄,周围群 山草木茂盛。《和窦侍御登凉州七级浮图之作》一诗写从佛塔窗中看到天高地阔,听闻战鼓声声。放 眼望去,地处西陲,万里天寒。这些诗写景真实,情感充沛,若非亲眼所见和亲身所感是不能达到这 样的艺术效果的。它们恰好证明了叶燮《原诗》所谓高适诗“时见沉雄,时见冲淡,不一色。”观点之 正确性。 总之,人幕河西不但使高适再一次获得了边塞诗创作的丰收,而且使其诗歌风格与审美趣味都 发生了显著的转换。这些作品充分证明,高适诗并不是一味的“悲壮”,也有“豪迈”和“冲淡”的一 面。高适不是不热爱自然,而是国事和己事使其心系边地和仕途,当战事平息,仕途转顺后,诗人开 始将目光和情趣转向了自然山水。可我们不能就此认为,人幕河西使诗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斗志变 得麻木、颓废了。我们应该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剥开那层如同薄纱一般的“冲淡平和”的外衣,就可以 128 彭定求编:《全唐诗》,第2238页。 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32页。 陈铁民:《高适岑参诗选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9页。 
感受到诗人身体里仍然充满着一股积极进取和乐观向上的力量,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与阅历的丰 富,诗人将其蕴藏在了体内,形成了一种气骨。同时,对于诗歌风格和审美情趣的转换,我们还应当 联系前面所论高适复杂而坎坷的经历观照,只有这样,才能理解得到位与深刻。 责任编辑:贺永泉 On the Infuence of Serving in Shogunante upon the Poetry Creation of the Literati in Tang Dynasty Case Study of Gao Shi in Hexi Geshuhan Shogunate Ma Hailong Abstract:It had an important effect on literary spirt and creation of the literati if they began to serve n the shogunate.Gao Shi enjoyed the mos prominent polcal posion among the poet in Tang Dynasty. It became an important turning point to enter the Hexi Shogunate.No information about his entr time is written in the Biography of Gao Shi in the Old Book of Tang and the New Book of Tang.From Gao Shi’S poet creaton and charactercs in Hexi,we can judge that the me must be the late autumn n the elev— enth year of Tianbao(752 AD).Gao Shi’S new identy in the Hexi Shogunate fuly changed hi poet style and aesthetic taste.In style,Gao Shi’s poems shifted from the orginal solemnity and stirring to a he— roic style;in aesthetic taste,Gao Shi’s poetr changed fom“society expression’’to“nature wrting”. Gao Shi’S frontier poems show that the influence of shogunate serice upon Gao Shi’s poetry fully proves the correctness of the viewpoint of the poetic crtic, Ye Xie in early Qing Dynasty,who stated in Orginaly ofPoetry “Gao Shi’S seven—character poet is wonderful with different styles,sometimes profound, sometimes modest.’ Key words:Gao Shi’S peotr;literar study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frontier poems l29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8631c69fe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2e.html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