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范人物先进事迹(共15篇)

发布时间:2021-02-25 17:42:1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模范人物先进事迹(共15篇)

模范人物先进事迹(共15篇)

第1篇模范人物先进事迹宫绍云身体力行 彰显党员本色宫绍云,男,1969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现为喀什市供排水公司抄表员。他时刻把保障用户用水作为自己的职责,无论何时,只要有用户报修,他就立即赶到现场排除故障,保证用户用水。年春节期间,新陆公司家属院电话诉求断水,宫绍云急速赶到现场查看,他不畏天寒地冻,毫不犹豫跳进阀门井,检查水表阀门,发现井中水表等部件全部锈蚀冻死,必须尽快解决。他急忙找来了疏通管道的工具,开始疏通管道,清除积沙,抢修中,水冒上来将宫绍云全身湿透了,他通知维修队关闭主管道阀门,快速将水表井积水抽干,将阀门.水表快速组装就续及时恢复供水,群众分高兴,大家对宫绍云同志急群众所急.帮群众所需的服务精神分称赞。宫绍云同志经常到地区社会福利院.盲聋哑学校等老人居多的社会弱势群体和残疾人群体单位帮助维修用水设施,以质朴感情表达了供排水总公司职工对社会关爱的谢意。他真情为老人.残疾人排难解困,办实事.办好事的行为得到公司领导表扬和各族职工的一致好评,喀什地区社会福利院赠送的锦旗上镌绣着“百忙送水显真情,为老服务暖人心”,喀什聋哑学校赠送的锦旗上写着“热情服务,为民解忧”。溢美之词言真意切,表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品德和仁爱情怀。姑丽尼沙伊力亚为孩子们插上腾飞的翅膀姑丽尼沙伊力亚斯,女,维,中共党员,大专,1964年8月出生,现任喀什地区第六中学教务科科长。多年来,她不争名利,不计得失,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自己全部的精神,为培养新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党的事业,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热情.才智和汗水。她崇高的职业理想,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得到了群众的好评和组织的认可,年被评为喀什地区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年被评为喀什市精神文明先进个人,年以来连续三年考核为优秀,年先后被自治区.地区评为“创先争优”先进个人,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党员.优秀教师.优秀工作者。1994年,喀什地区开始推行双语教学,姑丽尼沙成为双语教学的拓荒者和领路人。当时,在民语系学校实行双语教学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作为实验班的班主任.汉语课教师.汉语教研组组长,姑丽尼沙大胆打破翻译法的教学模式,尝试用汉语直接授课,不仅为学生创设了语言环境,也避免了把汉语课上成翻译课。为提高授课效果,她把汉语文教学法引入教学中,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问答式”教学法。通过一句多练.模仿句型.情景教学等手段,巧妙地把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引导学生进入一种美妙的境界,使教师.学生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姑丽尼沙还促成了民汉学校的学生结成“友好学_对子”,积极推广汉语图书角活动,鼓励学生把家里的汉文资料拿来交流,并安排专门的时间组织学生阅读;在她的提议下,学校把每周三的早读固定为全校读汉语时间,使校园里学汉语.读汉语的氛围日渐浓厚。__年高考,姑丽尼沙所带的首届高中双语实验班33名学生全部上了本科线,首创喀什地区班级本科上线率100的记录。年,喀什六中被命名为“自治区双语实验中学”。年,喀什六中招收了第一届双语宏志班,刚刚做完癌症手术的姑丽尼沙,主动请缨,担任了学校首届双语宏志班的生活班主任。她多年如一日在双休日为学生洗衣,在新年伊始为学生做饭,给孩子们带去了慈母般的关怀和家庭的温馨,把宏志班打造成了学校双语教学的品牌。年,由姑丽尼沙牵头,在喀什六中校园成立了“爱心妈妈”组织。当时,大病初愈的她,得知高三(3)班一名失去父母的学生买不起高考辅导材料,她立即为这名学生购买了全套的资料。年11月,学生古丽皮热的父亲患重病卧床,家中失去经济来源,她得知此事后当即拿出500元钱交给古丽皮热,鼓励她安心学_。姑丽尼沙把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双语教学事业融入生命,坚持着,探索者,努力着,收获着,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事业付出了全部心血。第2篇省先进模范人物先进事迹先进模范人物马绍椿是广东省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他1987年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山医科大学毕业,放弃了留附属医院工作的机会,回到粤北山区,一直在粤北人民医院临床一线从事医疗工作。他秉承救死扶伤的天职,爱岗敬业,始终以病人为中心,以对病人的满腔热情,对工作的极端负责,对事业的不懈追求,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成千上万的病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赢得了广大患者及医院同仁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

一.为了患者,奉献自己赤诚的爱 马绍椿从医以来,时时刻刻以白求恩同志为榜样,牢固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他常对手下的医生说做一名好医生必须有三个基本要求一是高度的责任心;二是无私奉献的精神;三是博大的爱心,这也正是他二多年从医生涯的真实写照。工作对他而言,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乐趣。有多少次下夜班医院里还能见到他忙碌的身影,有多少次为了抢救危重病人,彻夜不眠,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他只知道病人的需要就是自己的唯一选择。前几年的一个元霄节晚上六点多钟,科室收了一位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的患者,马绍椿同志顾不上吃一口饭,立即赶到科里抢救病人,当时病人血压只有80/55毫米汞柱,呈休克状态,且有呼吸困难,心功能衰竭,病情分危重,如不施行紧急手术,病人几乎无活下来的可能。第3篇全国先进劳动模范人物先进事迹该同志从事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将近二__年。这些年来,陈松南同志热爱本职岗位,坚持党的文物工作方针.政策.刻苦钻研业务,埋头苦干,兢兢业业,在本职工作中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和领导的好评。

一.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全市文博队伍素质。该同志能认真学_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自觉改造世界观,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勤于钻研业务,勇于开拓进取,业务水平.工作能力不断提高。平时,能自觉严于律己,遵纪守法,廉洁勤政。始终坚持执行文物保护法。我除了注重强化自身的业务学_外,还把提高全市文博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作为己任,分注意抓好文博干部的业务培训工作,在省文化厅的大力支持.关心下,力争一切学_机会,积极参加由国家文物局和省文化厅举办的考古.通史.鉴定.字画.摄影.清仓造册.展览设计.古建测量.古建修复.少数民族文物等培训班学_。从整体上提高了业务素质。

二.想方设法,努力完成文物四有工作。

根据省文化厅的部署,要求全省在5年内按时完成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工作。积极组织了数名业务骨干参加国家文物局和省文化厅举办的古建筑测绘培训班。第4篇全国或省先进模范人物先进事迹材料先进事迹材料张文彬同志于1992年12月由部队退伍后,分配到广东省韶关市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工作至今,在景区工作长达16年。其间先后担任了景区票务部班长.票务部部长助理.保安队长及监察大队大队长等职务,一直工作在一线岗位。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他始终保持着军人作风严谨.严格服从命令的优良传统,能够干一行爱一行,安心本职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其事迹突出表现在

一.出谋划策,协助搞好票务管理工作自93年担任票务部部长助理以来,协助部长制定相关的岗位责任制,加强了票务的规范管理,这一年门票收入首次超过百万元,创造了丹霞山旅游开放以来门票收入的新纪录。同时在旅游接待服务中,注重培养文明礼貌,热情对待每位游客,解决投诉不愠不火.不急不燥.学会用微笑和话语做好解释工作,也多次受到游客的好评。

二.急人所急,紧急救援抢险解救游客__年3月8日,一男游客为取景照相而违反景区规定,擅自跨防护栏,在阳元山景区失足从山顶摔落到山脚。接到报警后,他就亲自率领队员在15分钟内赶到出事地点进行援救,同队员一道轮流背着伤者下山并护送至医院。尽管伤者不幸死亡,但家属对我们及时.快速救援深表感谢。最感人的是年12月27号下午2点多,观日亭报警又有一男人跳崖自杀(先期在12月24日就有一位男人自杀死亡,刚把死者遗体搬运出来处理完后事),立即带队前往救助。第5篇模范人物精神与事迹(优秀)工作安排与要求召开党员干部座谈会以“____”为标尺,以焦裕禄.孔繁森.王伯祥.朱彦夫等先模人物为榜样,找自身差距与原因。在深入学_的基础上,围绕中央要求和遵守党规党纪进行深入的思想互动,谈认识.谈感受.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明确努力方向。指定一名同志做好座谈记录,书面报党委组织部。模范人物一 焦裕禄永恒的“焦裕禄精神”县委书记焦裕禄兰考故事_____3月17日来到他在第二批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中的联系点河南兰考县。兰考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工作过的地方。_____说,虽然焦裕禄离开我们50年了,但焦裕禄精神是永恒的。焦裕禄精神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一样,体现了共产党人精神和党的宗旨,要大力弘扬。只要我们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要我们还是共产党,这种精神就要传递下去。党中央号召全党继续学_焦裕禄精神。焦裕禄同志是党的优秀干部,生前担任中共河南省兰考县委书记,带领群众同严重的自然灾害作斗争,一直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45年来,焦裕禄为人民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感人事迹,一直铭记在人民群众心里。他那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始终是鼓舞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执政为民.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强大思想动力。焦裕禄同志用自己短暂的一生.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铸造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焦裕禄同志虽然已经离开我们45年了,但他的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民心中的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关心群众1963年2月20日焦裕禄收到县检察院副检察长张增勇的来信。信中反映,他于16日路过崔园子公社,发现当地群众生活很困难。出现了人口外流.逃荒要饭,拆墙.扒房.送童养媳.卖子女等问题严重。焦裕禄对这封信很重视,立即签发给县委常委,并决定将信中反映的10个生产队作为特重灾队,派人去宣传政策,安定民心。对断炊户先借销一些粮食,然后在摸底的基础上,按政策迅速发放统销粮。

21963年5月18日当天深夜,焦裕禄刚看完文件,准备睡觉。这时忽然狂风呼啸,大雨倾盆,他披上雨衣就出去了。爱人和孩子在火车站找到了他,问“你一个人出来,怎么不吱一声”焦裕禄说“我出来看一下县城里的水能不能排出去,城关镇有些群众的住房不牢固,我去转了一圈看看。”

第二天天不亮,焦裕禄马上开县委常委会,安排全县干部群众排水。会后,焦裕禄脱去鞋袜,卷起裤腿,打着雨伞,带领3位同志赶往水灾最严重的社.队。1963年12月11日焦裕禄来到社员张传德家,看到张的爱人抱着一岁的男孩,不停地流泪,忙上前询问,问明孩子得了好几种病,在当地看了一个多月不见好转。他赶紧到大队给县医院院长高芳轩打了电话,要他们好好给孩子治疗。他还不放心,又写了一封信,让张传德带上到县医院去。孩子住院期间,焦裕禄曾3次电话询问病情。经过25天的治疗,小孩吃得白胖,病全好了。这个原名叫张徐州的小孩,在焦裕禄逝世后,为表示继承焦裕禄遗志,改名叫张继焦。1963年12月13日晚上,北风刮得呼呼叫,小雨下个不停。焦裕禄身披雨衣,提了2斤羊肉.2斤红糖.3斤大红枣.5斤黄豆,到土山寨村农民郭汪民家。他敲了敲门说“大娘,我来看您老人家啦”郭大爷开了门,一看是焦裕禄,感激地说“老焦,天这么晚你怎么又来了”焦裕禄坐在大娘床头说“大娘的病好点了吧我今天去红庙,听医生说,羊肉.红枣.红糖.黄豆放在一起熬汤喝,可以治浮肿病,我特意给您带来点试试。”艰苦奋斗1963年8月,焦裕禄的小孩找爸爸要钱买新铅笔,焦裕禄看看铅笔头说还能用。过了几天,孩子又要新铅笔。焦裕禄看着笔头说,还能用。最后,铅笔用到像一粒花生米那样长了,孩子又要换新的。焦裕禄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笔帽往铅笔头上一套说“这不是还可以用吗”然后,焦裕禄又给孩子讲,生产一支铅笔多么不容易,孩子要爱护工人叔叔的劳动成果。1964年2月7日国家给兰考拨来一批救济棉花。救灾办公室的同志看到焦裕禄的棉袄很破,决定照顾他3斤棉花,让他换件新棉袄。同志们怕焦裕禄不要,就把3斤棉花票送到他家里。焦裕禄知道这件事后,又让家属把棉花票退了回去。他对救灾办公室的同志说“救灾物资是给群众的,我们不能要。虽说我的棉衣3 破点,但还能穿,比起没有棉衣穿的群众强多了。作为领导要时刻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生活上向低标准看齐。”求真务实1963年3月,在一次县委会上研究造林问题时发生了争论,有人主张把树种到沙丘上.风口上,防风固沙;有人主张种到大路旁,绿化环境。焦裕禄总结时说“两种意见都有道理,都应当实现,但有个步骤问题。我的意见是先顾吃饭,后顾好看。”大家觉得这个总结全面周到,主次分明,扼要生动,争论双方都愉快地接受了焦裕禄的意见。1963年3月13日从河南桐柏县调了一批花生种子运到兰考,焦裕禄提议分配时先保证适合种花生的重点地区。县委决定给老韩陵5000斤花生果,焦裕禄和城关区长亲自组织群众剥皮。播种时,焦裕禄又和社员一起点播。之后,焦裕禄经常到花生地里除草.治虫.查看花生的生长情况。知难而进1962年12月初,地委组织部同志在和焦裕禄谈话时,明确地告诉他,兰考是个最困难的县,要他在思想上有个充分准备。当时焦裕禄态度分坚决地说“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越能锻炼人。请组织放心,不改变兰考面貌,我决不离开那里。”组织上要焦裕禄回去安置好家再去兰考报到,而焦裕禄却立即到兰考报到去了。他说“兰考正在严重困难的时候,那里的群众正盼望党组织派来的人组织他们向困难作斗争。”有关文献也记述了焦裕禄干工业的事迹。1953年7月,焦裕禄到洛阳矿山机器厂工作。虽然只有4年小学文化程度,但焦裕禄硬是通过刻苦学_弄懂了相关专业知识。1956年,焦裕禄被任命为车间主任。上任不久,厂党委决定试制重达108吨的大型卷扬机,当时国内尚属首次,攻关难度很大。身为车间主任的焦裕禄没有退缩,为解决生产中的一个个难题,他索性把铺盖搬进了车间,连吃饭也蹲在机器旁。工人们在焦裕禄拼搏精神的感召下,也纷纷夜以继日赶任务。经过合力奋战,直径4米的卷扬机终于试制成功。敬业奉献41963年2月的一天,焦裕禄与张钦礼在同一个饭桌上吃饭,吃着吃着,焦裕禄手中的筷子伸到盘子里夹了个空。张钦礼问“焦书记,吃着饭你还在想啥”焦裕禄说“我怎能不想呢改变兰考面貌的重担在咱们身上,全县三六万人民眼巴巴地望着咱们呢”1941年,焦裕禄的父亲因家贫又愁闷而上吊自杀,当时焦裕禄只有七八岁。1955年,焦裕禄在他的干部档案自传中是这样叙述他的母亲的“母亲李氏六三岁,住山东家种一亩地生活,完全依靠我并爱人工资640分。我除经常向家寄钱供母亲生活外,母亲农闲时有时也到我处住三两个月。”1964年2月11日至28日经上级党组织批准,焦裕禄到山东省淄博市北崮山村探望老母亲,这是他参加革命后离家17年的第一次探亲。模范人物二

孔繁森孔繁森的权力观。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对如何对待和使用权力,孔繁森始终有着清醒的.正确的认识。孔繁森认为,权力是人民给的,不论职务高低,都是人民的公仆.勤务员,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自己负责,绝不把职务当成捞取个人私利的工具。孔繁森始终坚持个人服从组织,在组织安排面前,首先考虑的是工作大局需要,不计较个人得失。1975年,聊城地委任命他为宣传部副部长。他找到组织说,他当不了,不合格,要辞掉去做团的工作。他想的是事业。连续12 年的副县级,两次援藏,期满后又服从组织分配,到条件更差的阿里地区工作。无论到哪里,他完全服从组织分配;无论到哪里,他都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为官要有高尚的人格。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影响力有两种一是任命职务赋予权力的影响,二是非权力性人格力量的影响。孔繁森的权力观,实质就是既有权力,又有人格,是这两种因素的综合。他殉职后,阿里地委秘书长柴腾虎构思了一副对联,就是代表广大干部群众对他人格的总结上联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下联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事业重如冈底斯山。

5 这是对他10年工作的精准概括,也是对他人生价值观恰如其分的高度评价。“上能与达官贵人同饮,下能与平民百姓共眠。”“他像一团火,对工作.对人民.对同志有一颗火热的心,他像一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些都是广大干部群众在他殉职后给他的评价。盛名之下,名副其实。人民称他是活佛,好“大本布拉”。这是孔繁森同志高尚的人格力量的集中体现。孔繁森同志的金钱观。关于孔繁森如何看待钱.得到钱.使用钱,在他殉职后,聊城的老干部概括了两句话孔繁森是把自己兜里的钱往外掏,掏给有苦有难的藏族人民,一掏就光,没有了和家里要,甚至去卖血;而有的人,把公家的钱.受贿的钱往自己兜里装,还总装不满,对人民群众是吸血。这句话体现了孔繁森金钱观的实质。孔繁森的经济来源,只有工资。他对金钱的看法.使用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为了帮助别人,把钱看得很轻,慷慨解囊,有时倾囊而尽。他殉职后,清理家产时,只有

8.6元和几件旧衣.几床旧棉被。

二是他对自己花钱处处节约,甚至是吝啬,不舍得买件像样的衣服,却给上学的通讯员买了身西服,

1.收养孤儿1992年,拉萨市黑竹.工卡等县发生地震,任拉萨市副市长的孔繁森赶赴灾区。在那里,他收养了12岁.7岁和5岁的三个孤儿曲尼.曲印和贡桑。孔繁森将他们带回拉萨,照管他们的生活,教他们读书识字,夜里孔繁森就同孩子们挤在一张大床上睡觉。年幼的孩子常在夜里尿床,他就不厌其烦地洗换床单。节假日只要有空,他说带上他们逛公园,逛商店,给他们买衣物。孔繁森虽然是副市长,但他每次下乡去,总要带些自已的钱给生活困难的乡亲,往往一月刚过半,工资就花光了,有时连伙食费也不够交。他自己经常吃榨菜拌饭,却不愿让孩子和他一样受罪,钱不够怎么办孔繁森就献血换钱来给孩子添补营养。市长格桑顿珠见孔繁森负担太重,领走了曲尼。

2.救护老人孔繁森早年在部队医院工作,精通医术。每次下乡前,他都要买上几百元钱药,为农牧民治病。一次,有位70多岁的藏族老人肺病发作,浓浓的痰堵住了6 咽喉,生命垂危。在没有医疗器械的情况下,孔繁森就用听诊器的胶管亲口将老人的痰一点一点地吸出来,救了老人的命。有一次,孔繁森到拉萨市林周县阿朗乡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走进一个房间,他看到一位藏族老阿爸的脚因烫伤溃烂发炎了,便打开随身携带的药包,为老人擦洗涂药,又轻轻地用纱布包扎好,还把自己穿的灰色风衣脱下来送给老人,临走时,他又掏出身上仅有的30多块钱塞到老人手里。老人感动得直掉眼泪,口中不停地重复着三个字“活菩萨,活菩萨”

3.帮助孤老有一次,孔繁森来到村里一户牧民家。那是一栋低矮的土坯房,屋里住着一位年近80岁的孤寡老人。孔繁森双手握住老人枯瘦的手说“波啦(大娘),地委派我来看您老人家啦”听说是地委书记来了,老人抱住孔繁森的胳膊哭起来了。孔繁森意识到了什么,就随手拿起身旁一酥油壶,一摇,空的。再一细问,老人已经有8天没喝酥油茶了。孔繁森又来到一户人家,这里住着一个名叫单增卓玛的老人,老人偏瘫,脸色苍白地侧卧在一张没有褥垫的破床上。老人见有人来,挣扎着爬起来,头磕着床沿哭着说“求求你们了,我病了好些天,没有人来看我”孔繁森连忙握住老人的手,流着泪说“大娘,我来晚了,让你老人家受苦了”孔繁森当着老人的面,厉声质问当地的干部“你们还像共产党的干部吗我们共产党人把自己比做人民的儿子,可是,哪有自己吃得肥肥胖胖不管人民的儿子”他责成当地干部立即办好三件事一是速派医生来给大娘看病;二是三天内给老人做两床床垫,毛毡要加厚的;三是赶快解决两位老人的生活问题。从此,两位孤寡老人的事,一直挂在孔繁森的心上,他经常托路过那里的人给两位老人带去面粉.水果和钱。他还专门给卓玛老人送去从内地买来的治疗偏瘫的药。后来,孔繁森再次去看望两个老人时,卓玛老人已能站起来了

4.孝敬母亲孔繁森一心牵挂着阿里地区的人民,却无法顾上远在万里之外的他自己的家庭。谁没有爹娘和妻子儿女啊他的老母亲已经90岁了,他又是个孝子。孔繁7 森第二次去之前,心想,此去山高路远,一走就是三五载,万一老母哪天离开人世,临别母子不能见最后一面,该有多伤心他真不忍心抛下年事已高的老母啊但自己是国家干部,是公家人呀。临行前他双膝跪在老母面前,抱住娘的双腿失声哭了起来。娘慌了,问道“这是咋了”孔繁森哽咽着说“娘,儿要出一趟远门。”娘问“去哪儿几天能回来”孔繁森擦干眼泪说“时间不长,是去__学_”孔繁森就是这样瞒着老母,踏上了赴任职的征程。模范人物三

王伯祥王伯祥,男,汉族,寿光市化龙镇北柴西村人,1943年2月出生,196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7年9月参加工作,1986年6月至1991年8月任寿光市委书记;1991年8月后,先后任潍坊市副市长,市委常委.副市长,市委副书记.市长;年12月因病辞去时任职务,年1月退休。

一.让政绩刻在老百姓的心坎上1986年6月伯祥同志接任县委书记时,寿光是个潍坊市拖后腿的穷县。我记得他上任之后,关在办公室里三个晚上,一直琢磨如何撑起寿光这个百万人的“家”。寿光农民有种菜传统,“一亩园亩田”,解决温饱后,他们便把致富的希望寄托在菜上,而且北邻胜利油田有30万石油职工要吃菜,有潜在的市场。所以王伯祥决定把蔬菜产业化作为寿光打翻身仗的首场战役。寿光种菜也有过教训,1983年曾一股脑地种白菜,卖不出去,5000万斤烂在地里。伯祥书记由此看到抓蔬菜关键是搞好流通,培育了市场就等于牵住了“牛鼻子”。而当时对市场姓“资”姓“社”还有争论,看到人们有顾虑,他在县领导班子论证会上说“怕什么共产党的干部首先考虑的应该是群众的利益,只要对群众有好处,就要勇往直前地去干。如果真有什么责任,由我一人承担”1986年寿光在九巷村建起了蔬菜批发市场,拉开了发展市场经济的序幕。

蔬菜市场就像他一手抱大的孩子。那时伯祥书记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看蔬菜市场的价格表,价格升了,他的脸晴;价格降了,他的脸阴。他说“这政治那政治,当干部的想办法把群众的菜卖出去,是当前寿光最大的政治。”为了增加市场客流量,全县集中完成了“纵横”道路建设,保证村村连市场,8 晴雨都通车;针对市场出现的欺行霸市.聚众斗殴等现象,组织公安.工商执法人员坚决打击不法行为,整顿市场秩序;他费尽周折,投资1000多万元,从当时全省仅有的6部程控电话指标中争取了一部,安装到菜市场,为运销商配上“顺风耳”。他提出了“五渠通天下,四海集一市”的口号,举全县之力,发展运销专业户.联合体,把全国大中城市几千个单位引进寿光建蔬菜基地,吸引全国的商贩来寿光蔬菜交易。1991年,九龙批发市场从20亩扩大到650亩,交易额增加到240亿,正像王伯祥设想的那样,这里没有卖不出的菜,也没有买不到的菜,寿光成了全国最大的蔬菜集散地。

二.为干部树起当官做人的金质标杆王伯祥任寿光县委书记时,我是道口乡党委书记。当年我亲自跟着伯祥书记推广蔬菜大棚.参加寿北开发,创造了寿光一段辉煌的历史。现在回忆起那段豪气冲天.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依然心潮澎湃.激动难已。我从心里庆幸,在我年富力强.干事创业的大好年华,遇到了这样一位好书记,他那为民.务实.苦干.清廉的优良作风和高尚品德为我树起了当官做人.做事的标杆,至今还铭记着他常说的那掷地有声的四句话。1983年秋后,老百姓种的白菜卖不掉成了灾。一天傍晚,伯祥书记走出县委门口,看到一位老大爷守着一地排车白菜,在寒风中,蜷缩着身子,蹲在墙根下,他心里一酸,掏出20元钱,塞给老人说“这车菜我买了。”白菜搬到了家,老伴说你已经买了好几车白菜了,咋又拉回一车来王伯祥说挣工资的比种地的强啊,菜烂在咱家里比烂在农民手里,我心里好受些。“白菜悲剧”让王伯祥痛定思痛,他担任县委书记后,抓的头一件事就是建蔬菜批发市场。

伯祥书记就是这样,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着老百姓的利益。菜市场的咽喉纪台大桥突然倒塌,他连夜从外地赶回调度架桥,为的是防止老百姓的菜积压霉烂;修沿河大坝时他发现治理的大坝太高,老百姓过来过去不方便,他立即决定把一百四个路口,全部修上路脚子,大大方便了群众。有人主张,一个大棚一年收200元钱农业特产税,可增加财政收入4000万元;还有人提出全县一个人集资10元钱,一年能集1000万元,3年就能把全县骨干道压上柏油。这两件事,伯祥书记毫不犹豫地顶了回去,他说“在农民身上打主意,坚决不干”。

这就是我们的伯祥书记,他像敬天地一样敬百姓,像孝顺父母一样爱护百姓,在他心里,老百姓就是天.就是爹娘。

三.伯祥书记是群众的贴心人我是寿光市洛城街道冯家尧河村村民。1974年到年担任过22年村党支部书记。按说,村官和县官肩膀不一般齐,对不上话。可是伯祥书记却最爱跟我们这些村官“拉呱”.交朋友,寿光有935个村,他能叫上一多半村支书的名字。20多年来,在跟伯祥书记的交往中,最让我难忘的有四次,一次比一次更深地感到,伯祥书记不像个官,倒像个“觅汉”,“觅汉”是俺这里的方言,指旧社会扛长工的。伯祥书记就是给老百姓扛长工的。让我难忘的有四件事。第一件事北大洼里一起滚泥巴。1987年深秋,县里组织寿北开发,方圆一千二百公里的北大洼开进了20万人,满坡里是一个个用玉米秸和塑料薄膜搭起的一半在地下的小窝棚。我们村的任务是建一个晒盐的结晶池,一个池子就有40亩地的面积,动用土方30多万个。当时大家一看就愁住了,偏偏来了连阴雨,军心有些动摇,有人想溜号。我当时真犯了难这时,一个浑身湿淋淋的人进来了一把旧雨伞,一张黝黑的脸,一双赤着的脚,伯祥书记站在了面前大家都愣了。原来,伯祥书记下午6点从潍坊开完会,饭都没吃就冒雨往回赶,车在离工地5里远的地方陷在泥里出不来,他硬是冒雨步行赶到工地。饿着肚子,伯祥书记查看完一个个窝棚,接着分片召开支部书记会,他双手抱拳对我们这些支书说“拜托你们了。”看着伯祥书记挽着裤腿,穿着糊满了泥水的解放鞋,瘦得皮贴着骨头,满脸憔悴的样子,我眼里一阵发酸。

第二件事,座谈会上听民声。1988年县里试行生猪定点屠宰,农民养的猪都要求卖给乡镇食品站。食品站低价收猪,高价卖肉,群众意见很大。一次伯祥书记主持召开村支部书记座谈会,我反映了这个问题。伯祥书记的脸马上铁青了,大声说,“割老百姓的肉,坚决不允许”他对身边工作人员说“马上把情况调查清楚,严肃处理。” 模范人物四

朱彦夫朱彦夫,1933年7月出生,男,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原山东省沂源县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被誉为中国当代的保尔 柯察金,时代楷模。主要经历与事迹947年入伍,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等上百次战斗。

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7年至1982年任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党支部书记。主动放弃荣军休养所的特护待遇,回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长达25年,带领村里群众治理荒山.兴修水利.发展,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建成远近闻名的先进村。

1957年,全村8名共产党员,一致选举朱彦夫当了村党支部书记。从此,他肩负重任,又捧出了一篇篇描山写地的绝世文章他拄着双拐,爬山头,到田间,访贫问苦到家院;他用残臂.用假肢支撑着大干苦干,开山劈岭,治山改水,打机井;他躺在地里,跪在沟里,育苗.拔草.浇水;他带领村民,千方百计,历经艰难,把光秃秃的荒山,变成了绿山果园;向瘠薄的土地,要出了高产;修道路.搞副业,全村用上了电 昔日的枪炮轰鸣,化作了醉人的丰收谣.欢乐曲;沂蒙百姓,以勤劳的天性,将战火烧焦的土地,装点得秀美而丰腴。朱彦夫在村支部书记岗位上,经过二五个春秋,终于把一个穷山村,变成了全乡的先进村,使村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黑格尔说过“生命是最真实的东西,它比星星更高级,比太阳更高级。”星星是灿烂的,太阳是辉煌的,比星星太阳更灿烂辉煌的是人的生命力。要创造辉煌的人生,就应当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朱彦夫以对“____”的执着.对命运坚韧的抗争,以悲壮的形式,超越自我的人生极限,又谱写了一曲共产党人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精神文明建设的凯歌1982年至今,从村党支部书记岗位退下来后,他用嘴衔笔.残肢抱笔,历时7年,七易其稿,创作完成了两部震撼人心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亲笔题写书名并题词“铁骨扬正气,热血书春秋”。

很多人对朱彦夫的了解,始于他33万字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一位没有四肢,没有左眼,右眼的视力只有0.3,没上过学,但参加过上百次战斗,三次立功,次负伤,动过47次手术的特等伤残军人,用超人的毅力,向自己挑战,向人生挑战,他就是被誉为当代中国的保尔柯察金的朱彦夫。学_了这四位山东的老前辈的模范人物的事迹,有两点感受

1.在不同的岗位上都爱岗敬业.艰苦奋斗.求真务实;11

2.都特别关心群众,对群众体贴入微,舍大家顾小家,将自己的生死安危置之度外。

在思想上,在行动上,自己有很大很大的差距,结合自己工作实际,今后自己要继续认真工作,净化思想,抛开一些私心杂念,工作的过程中要更好地为广大的师生着想,不辜负师生对我们工作的期望。第6篇英雄模范人物事迹15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事迹001八女投江1938年10月,以冷云为代表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战士,在顽强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弹尽援绝,毅然投入滚滚江水,为国捐躯。她们是东北抗日联军第2路军第5军妇女团的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冷云,1915年生,黑龙江省桦川县人,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佳木斯从事秘密抗日活动。1936年冷云参加东北抗联第5军。1938年夏,与冷云同在第5军的丈夫英勇牺牲,她强忍巨大悲痛,告别刚刚出生两个月的婴儿,随第5军第1师部队西征,任妇女团政治指导员。西征中妇女团的战士们和男战士一样跋山涉水,英勇作战。7月12日参加攻打楼山镇战斗。10月上旬,该部在牡丹江地区乌斯浑河渡口与日伪军千余人遭遇,已行至河边准备渡河的妇女团8名女战士,为掩护大部队突围,毅然放弃渡河,在冷云的率领下,分为3个战斗小组,主动吸引日伪军火力,与敌人展开激战。在背水作战至弹尽援绝.被敌人困死在河边的情况下,面对日伪军逼降,誓死不屈。她们毁掉****,挽臂投入滚滚的乌斯浑河,壮烈殉国,表现了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002于化虎(1914-)男,汉族,山东省海阳市人,中共党员。于化虎1942年组织基干民兵队伍,投身抗日行列。他带领民兵制造出踏雷.绊雷.连环雷.夹子雷.钉子雷.梅花雷等20多种地雷,有力地打击了日寇,威震胶东。1943年5月,他率领爆破组在村边埋下70多枚土制石头拉雷和石头绊雷,炸死炸伤前来袭击的日军17人。1945年夏的一天,日军聚集约400多人,对周围村庄进行“扫荡”。于化虎组织民兵,混入敌人内部,活捉敌人14个哨兵,穿上哨兵的衣服进村布雷,然后撤出村,放枪诱敌上钩。敌人慌乱互相射击,地雷遍地开花,死伤47人。他积极传授布雷技术,1944年10月,于化虎等5人受胶东军区委派,到烟潍线开展地雷战,历时4个多月。他教给1000多名民兵埋雷技术,在蓬莱附近一次就炸死炸伤日伪军28人。一直到抗战胜利为止,他亲手培养起来的爆炸模范仅3个地区就有20多名,会使用5种以上地雷的爆炸手达1400多人,他曾创造一枚地雷杀伤7名敌人的纪录。1945年被胶东军区授予“爆炸大王”称号,评为“胶东民兵英雄”。1950年出席在__召开的全国英模代表会议,被评为“全国民兵英雄”。003小叶丹(果基约达,1894-1942)男,彝族,四川省冕宁县(今彝海乡)人。小叶丹因熟悉本民族典故和_俗,成为本家支和当地有声望.有影响的彝族首领。1935年5月,红军渡过金沙江进入四川凉山彝族地区,受到不明真相的彝族群众和彝族部族武装的阻挡。由于红军严格执行党的民族纪律,绝不向受苦受难的彝族同胞开枪,彝族首领小叶丹深受感动。他在亲自见到红军北上先遣队司令员刘伯承后,对红军更是深怀敬意,提出要与刘伯承司令员按照彝族_俗歃血为盟,刘伯承欣然应允。5月22日,在山清水秀的彝海边,刘伯承与小叶丹举行了著名的彝海结盟仪式。红军授予他“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的旗帜,他派向导为红军带路。红军在他派出的向导带领下,顺利走出凉山彝族地区,直达安顺场,为红军大部队顺利过境创造了条件。彝海结盟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段佳话,是彝族人民对中国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具体体现。红军过后,彝族人民受到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疯狂报复和迫害。1942年6月18日(农历五月初五),小叶丹遭到被国民党军队收买的部族武装伏击身亡。1950年春,小叶丹夫人等亲属把保存下来的“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队旗,献给人民政府。004.马骏(1895-1928)男,回族,吉林省宁安县(今属黑龙江省)人,中共党员。1915年8月,马骏考入天津南开学校。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参与领导天津学生总罢课,担任天津学生联合会副会长,积极声援__学生的爱国运动。9月,与周恩来.邓颖超.郭隆真等发起组织“觉悟社”。同年11月,作为京津学生代表,赴上海参加全国各界联合会成立大会,被选为常务委员。1920年冬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不久,受党派遣回东北开展革命斗争,创建党的组织。1925年上海发生“********”,他积极组织领导了声援上海工人的爱国运动。后被派往苏联学_。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北方区党的组织被军阀张作霖严重破坏。正在莫斯科学_的马骏奉党组织调遣回国,担任中共__市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面对严重的白色,他不惧艰险,艰苦细致地开展党的秘密工作,恢复党的组织,宣传党的主张,坚定群众信心,继续坚持革命斗争。同年12月被捕。敌人许以高官厚禄,他说“叫我不宣传马列主义,不搞革命,这比太阳从西边出来还难”在狱中,他威武不屈,受尽酷刑。1928年2月15日英勇就义。005马本斋(1902-1944)男,回族,河北省献县人,中共党员。马本斋早年投身奉军当兵,逐级升至团长。“九一八事变”后,因不满国民党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毅然弃官返乡。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后,在家乡组织回民抗日义勇队,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1938年4月率队参加八路军,所部改编为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任总队长。1939年,回民教导总队改编为八路军第3纵队回民支队,任司令员。1942年8月,回民支队奉命到达冀鲁豫抗日

根据地,被任命为冀鲁豫军区第3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他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在回民支队和广大群众中享有很高威望。回民支队在他率领下,战斗力不断提高,队伍发展到__多人,成为一支能征善战的抗日劲旅。从1937年至1944年,他率回民支队奋勇杀敌,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

3.6万余人,屡建战功。1943年底,在率部参加冀鲁豫抗日

根据地反蚕食战斗中,颈后长了毒疮。由于战事繁忙,加之缺医少药,不久病情加重。1944年1月底,回民支队奉命开赴延安。出发前,他抱病为部队作了最后一次动员,叮嘱指战员“要跟着党,跟着毛主席,抗战到底”同年2月7日,在山东莘县不幸病逝。006马立训(1920-1945)男,汉族,山东省淄川县人,中共党员。马立训是八路军著名爆破英雄。1940年4月参加八路军。194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排长。抗战中总共参加40余次战斗,完成爆破任务20余次。他苦练杀敌本领,采用飞爆.空爆.连环爆等爆破方式,炸死日伪军500余人,被誉为“爆破大王”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86ea8e033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ac.html

《模范人物先进事迹(共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