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2019-10-24 13:48:5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论语十则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过程与方法

诵读理解、合作探究、体验反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经典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正确的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学会立身处世、讲求个人修养,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识经典,知概貌

1.导入:有一本书能穿越千年历史给人以温暖和光亮,给人以心灵的指引,人们常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天不生仲尼,万古终长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论语》。

2.单元提示解读

儒道互补:儒、道两家的思想差别很大,却相互补充,构成了中国文化积极入世与顺应自然的矛盾统一。中国的思想家往往兼有这两种思想。

时代背景:春秋时期——西周控制力日渐减弱,诸侯国群雄并起,战乱纷争,礼崩乐坏。见于史书的诸侯国128个,36名君主被弑杀,480多起战事,450余次诸侯盟会。诸侯国内部的矛盾凸显出来,不少诸侯国的国政被国内公族、卿大夫掌握,公族、卿大夫和国君之间矛盾尖锐,甚至出现了国君被逼出逃、臣子弑君篡国的事情。到了战国时期,周天子更是名存实亡。几个实力强大的诸侯国都想通过战争吞并其他国家,统一天下,它们之间爆发战争规模更大,杀人更多。

3.文化常识:孔子(公元前552或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建者,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追记孔子言行思想的著作,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论语》共二十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

“仁”(道德规范,对个人而言) ;“礼”(政治秩序,对国家而言) 。

二、读经典,明要义

1.范读、齐读课文(配乐)。

2.解读儒家核心思想“仁”,教师示范解读 “学而”篇、“为政”篇。

⑴“学而”篇.

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读解:此则讲的是好学的态度、表现与要求。君子可以不求食饱、不求食好,居住环境不追求舒适,居住环境较好的话会有一种依赖性,会对个人修养道德没有帮助,反而使自己变得很懒惰;做事和工作都要勤劳、敏捷、认真,而且要小心说话,俗话说得好“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能让自己像那些有道德的人一样。

⑵“为政”篇。

原文:子曰:“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专心求学;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到事情没有疑惑;五十岁知道了天命;六十岁听别人的意见能够包容;七十岁时一切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子曰:“由(子路)!我教诲你的知道了吗?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啊!”

读解:前一则讲的是人的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分为了几个阶段,真可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是自学成才的典范,勤奋不倦地学习是贯穿孔子一生的主题。正是通过刻苦的学习,孔子才掌握了渊博的知识,并授徒讲学,成为一位大教育家、大思想家。正是通过学习的积累,在不断的学习中,孔子一步步得到提高,从而达到了“从心所欲”的境界。孔子学习如饥似渴,不断的寻找机会充实自己,“入太庙,每事问”。孔子认为学习要有正确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政》)。孔子以学习为乐,并对学习有很深的体会。 后一则强调了要正确的估量自己,不夸耀,不虚伪,人要有自知之明。

3. 学生分为五组,小组合作探究,解读剩下的篇目,按照老师的示范解读,每组选派3名代表展示(1人朗诵原文,1人翻译并解释关键字词,1人解读分析),并谈谈对“仁”的理解。

五个小组:“公冶长”篇组;

“雍也”篇组;

“述而”篇组;

“颜渊”篇组;

“季氏”篇组。

⑴“公冶长”篇。

原文: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孔子说:“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说:“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想的不是夸耀自己的好处,不夸大自己的功劳。”子路说:“愿意听听您老人家的志向。”孔子说:“老年人,使他们安逸;平辈的人(朋友),使他们信任我;年轻人,使他们归依我。”

解读:本章写的是孔子和他的两个学生以言“志”为题,讨论怎样做人和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为具体内容简短的一段对话。提出对处理“老、中、轻”三代人的人际关系的原则,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新时期,尊老敬老、真诚守信、关心青少年成长,已成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⑵“雍也”篇。

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先生说:“知道它不如喜欢它,喜欢它不如以之为乐。” 先生说:“智者喜欢水,仁者喜欢山;智者活跃,仁者沉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读解:这里,孔子强调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有了浓厚的兴趣,我们才会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去努力。孔子正是这一点的身体力行者,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即为明证。 后一段话,充满了辩证法,也是孔子对人的个性的深刻体悟,很能给人启迪。“山的沉稳,水的灵动”,也许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缺少,也许,并非每个人都能成为智者或者仁者,但是作为目标来追求,人生就会更加有意义。

⑶“述而”篇。

原文: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乐在其中。用不正当的手段使自己富有、尊贵,这对我如同浮云一般(指根本看不上眼)。”

读解:追求吃穿享受的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很容易导致不义的行为。自己私欲的极度膨胀,必然要想方设法的为了满足自己私欲而大行不义之事。但是通过不义的行为而获得的富贵是很不稳定的。你怎么得到的,最终也会怎么失去。

原文: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坦荡,小人经常心绪不宁。”

读解:君子光明磊落,不忧不惧,所以心胸宽广坦荡;小人患得患失,忙于算计,又每每庸人自扰,疑心他人算计自己,所以经常陷于忧惧之中,心绪不宁。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件,不计个人利害得失。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就不可能成为君子。

⑷“颜渊”篇。

原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视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颜渊问仁。孔子说:“抑制自己,履行礼,就是仁。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的人都会归向仁。实行仁,全凭自己,难道凭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的条目。”孔子说:“不合礼的现象不看,不合礼的声音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颜渊说:“我颜回虽然迟钝,也要求实行这些话。”

读解:这一则,孔子论述“仁”,强调克制私欲,用礼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侧重强调了个人的修身。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从这则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对老师所学的信服,也可以看出师生关系的和谐。应该说,讲究自我表现约束,用一定的社会规范来调适自己的行为与语言,提高个人修养,使人与人的关系和谐,这种思想是值得提倡的。

⑸“季氏”篇。

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依衰,戒之在得。”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件需要戒除的事情:少年时候,血气还没有固定,要戒除的是女色;等到壮年时,血气正旺盛,要戒除的是争斗;等到老了的时候,血气已经衰落了,要戒除的是贪欲。”

读解:这一则,孔子从人生的三个阶段,强调了要规范自己的言行,少年戒女色,壮年要成熟稳重,做事情要凭借理智,要三思而后行;老年要淡泊,不可以贪婪。应该说,孔子说这些的出发点,还是“礼”的规范。这则对我们今天加强个人修养,很有启迪意义。

4. 总结:孔子的“仁”包括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参考内容:谨言慎行、居安思危、终身学习、乐学善思、重义轻利、胸襟宽广、见贤思齐、克制私欲、心怀天下、知足常乐,坚守本心、好学乐学、安贫乐道、博爱仁慈、坦荡胸怀等。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

三、品经典,启智慧

1.论语里多次提到“君子”品性,如“君子坦荡荡”“君子成人之美”“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等等,请将有关语录整理出来,并说说孔子所说的“君子”人格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意义。

明确:论语里的“君子”一般是指道德修养达到完善境界的人,即具备了“仁”的人。“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强调说话要慎重,做事须勤勉;“君子坦荡荡”,指君子因为依循于道,内心无私,所以精神上很放松自在,小人则相反,内心充满杂虑,所以总是忧愁不安;“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要帮助人成就好的品德,而不是去助长别人的恶,这其实也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意思;“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强调个人应该以修身求学为重,而不应在意能否出名。

小结:孔子心中的理想人格——君子。

2. 用经典解读《新中小学生守则》。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第四条“明理守法讲美德”。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第二条”好学多问肯钻研”。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第六条“诚实守信有担当”。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守则中第9条的勤俭节约;第4条的讲美德;推而广之“爱党爱国爱人民”是为义,“诚信美德”也为义,“自强自律”也是义。

四、用经典,绘生活

联系《论语十则》请就此事谈谈我们生活中应注意什么。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880b58d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cb.html

《论语十则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