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专辑--绥芬河抗疫阻击战

发布时间:2020-04-29 16:01:0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高考作文素材专辑--绥芬河抗疫阻击战

来源:新华社     2020-04-15 08:00      记者:李凤双 王建 董宝森 齐泓鑫

  这是一组令人揪心的数字——327日至413日,经黑龙江绥芬河口岸入境2497人,其中322人确诊新冠肺炎,还有无症状感染者38人。境外疫情输入压力剧增,人口只有7万的边境小城绥芬河成为战“疫”要地。

  实施严格的入境人员闭环管理,减少不必要的人员跨境流动,八方驰援救治患者……在绥芬河市,一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正在打响。

 

 守好国门闭环管控

  329日,孙丹凤从绥芬河口岸入境,之前她在俄罗斯弗拉基米尔州一家华人鞋厂打工。量体温、填健康申明卡……核酸检测为阴性,孙丹凤被送往绥芬河市的一家宾馆进行集中隔离。13日,孙丹凤结束隔离,被相关部门接回家乡。

  孙丹凤是较早入境人员,当时绥芬河海关核酸日检测能力只有96人。41日,黑龙江省卫健委紧急派7名检验专家,调拨实验室检测全套设备增援绥芬河。13日晚,一间移动实验室开始投入使用。核酸检测能力有所提高。

  每一个入境人员都要做流行病学调查。回国前接触情况、回国路线、身体状况……面对大量入境人员,绥芬河市迅速调集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补强流调工作。

  绥芬河口岸旅检通道临时关闭,口岸公路货运正常通行。对经绥芬河口岸所有入境人员,严格实行闭环管控措施。所有与入境人员有密切接触的一线工作人员也实行闭环管控。

  集中收治分层救治

  随着境外人员及确诊病例增多,绥芬河市内宾馆饱和、医疗设备不足,承载能力达到极限。

  46日,绥芬河市方舱医院开始建设。该方舱医院由一栋办公楼改建。411日晚,建设方将方舱医院交给院方。

  集中收治,分层救治。为做好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救治工作,绥芬河市人民医院只接收无症状感染者,牡丹江康安医院接收轻型、普通型患者,牡丹江红旗医院负责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目前确诊病例中,重症患者占3%左右,危重症占1.5%1.8%左右。

  内防反弹全城防控

  8日起,绥芬河所有小区实行封闭管理,并对全域实行“九严一保”管控办法,即严把国门、严把城门、严守边境、严管社区、严格隔离、严控交通、严防聚集、严肃执法、严抓督战、保障民生。

  绥芬河市大部分宾馆被选为隔离点,24小时全封闭管理,每天监测隔离人员体温和身体状况。为强化防控措施,入境人员在解除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后,接受2次核酸检测和1次血清抗体检测,符合要求后,仍需进行居家隔离医学观察14天。

  在绥芬河市、牡丹江市公路和铁路出城口均设置了检查站。目前,绥芬河4个出城卡点共检查出城人员3万余人次,未发现隔离点漏控人员。

  在这座比大多数中国城市都早迎来阳光的东疆边城,太阳每天照常升起,而24小时不间断的战斗仍在继续……

【光明网评】绥芬河告急,要尽快完善边境小城的防控部署

作者:柯锐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13日发布的通报,4月12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08例,其中98例为境外输入病例,10例为本土病例(黑龙江7例,广东3例)。这是本土新增病例一个月以来首次达到两位数。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据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4月12日0-24时,黑龙江全省新增境外输入疑似病例4例(均从俄罗斯输入),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49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27例),均为中国籍,从俄罗斯输入。12日新增的7例确诊本土病例,均与此前哈尔滨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有关。

  这些数字,发出了危险的信号。来自国外的输入性病例给相关省份带来了新的压力,而这些省份的边境城市首当其冲。

  例如,不断增加的确诊病例,给中俄边境小城绥芬河市带来了巨大压力。近日,绥芬河向社会公开发出求助,宣布接受社会物资捐赠及捐款。目前绥芬河口岸旅检通道处于临时关闭状态,口岸公路货运通道正常通行,俄罗斯入境的车辆和人员要进行严格的闭环管控。仅有7万人口的黑龙江小城绥芬河,如今已经成为防疫第一线。

  从输入性病例数量和公开求助的情况看,绥芬河短时间内突然承担巨大的压力,情况令人担忧。像绥芬河、满洲里这类边境口岸城市,相对大城市而言医疗资源不足,人力物力紧张,防控能力较弱,在骤然升级的疫情防控形势下,很容易出现缺漏。

  因此,鉴于当前境外疫情形势严峻,在国内各大城市疫情防控有序进行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加大边境地区管控力度,实时监测货运情况,加强对这些边境小城医疗资源的支援,严格规范日常防控。

  这两天,刚刚结束援鄂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管向东、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康焰均再次出发,驰援绥芬河。同时,来自中国疾控中心的15人检测支援队也已经抵达绥芬河。另外,绥芬河已开建方舱医院,医院改造工程已完工,可以随时启用,将主要收治无症状感染者。

  这些举措令人欣慰,不过仍然不能掉以轻心。当前我国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进一步巩固,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但随着国际疫情持续蔓延,防范疫情输入压力不断加大。绥芬河等边境城市,体量小但防控职责不小。它们的防控成效事关疫情防控全局,不可等闲视之。在内防反弹的同时,尤其要做好外防输入工作的常态化,合理调配防控力量,坚决守牢国门防线。

  严防境外输入疫情,既要对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把好关,也要加强像绥芬河、满洲里等口岸地区的疫情防控,加快补齐外防输入的薄弱环节,加大对这些边境城市的疫情防控人员和物资保障力度,避免其成为疫情防控短板。(柯锐)

中国精神在抗疫斗争中坚守传承

2020-04-14 09:56:49光明网

作者: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王锁明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中国精神扎根中国大地,形成于中华民族披荆斩棘、战胜风险的实践探索中,并不断引领中国人民继续奋勇拼搏、自强不息。今年年初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抗击这种重大突发疫情,不仅要消耗大量的物质资源,而且考验人的精神意志,所以也是一场精神战。在抗疫斗争中,中国精神熔铸战疫之魂,为打赢这场人民战、总体战、阻击战注入强大的精神驱动力。

  (一)临危不惧的胆略

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社会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备受屈辱。面对侵犯和奴役,中华民族涌现出无数仁人志士,勇往直前、甘洒热血与强敌血战到底。新中国成立以来,面对国际帝国主义的疯狂围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不信邪”“不怕鬼”,砥砺奋进,进行了一场场艰苦卓绝的斗争,卓有成效地“保家卫国”,其间展现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也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临危不惧这一中华民族精神传统的坚守和弘扬。可以说,这种临危不惧的大无畏精神,越是在危难时刻、越是在紧要关头,就越是被激发出来,从而焕发出强大凝聚力,成为支撑我们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和惊涛骇浪的强大精神力量。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场突如其来、来势凶猛的危机,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紧急动员,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广大医务人员、科研工作者、人民解放军官兵等挺身而出,表现得十分勇敢无畏,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有他们忙碌的身影,特别是共产党员更是牢记“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义无反顾,勇挑重担、迎难而上,涌现出一大批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生动践行了入党誓言和初心使命,形象诠释了中国人民的勇气和胆量,再次彰显着中华民族临危不惧的精神底蕴。

  (二)坚韧不屈的品格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和挫折,但从来就有不屈的优良传统,在应对一次次灾难的伟大斗争中奋起,今天终于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是从苦难中走出来的民族,如果要问是什么力量使之从苦难走向辉煌,那答案就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孕育出来的坚韧不屈、自强不息的奋斗进取精神。美国作家赛珍珠说道:“没有任何事任何人可以摧毁中国人,他们是善于从苦难中生存的坚韧之人。他们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人,他们的文明经历过不同时期,但其本质是相同的。他们知道屈服,他们在大风来临之时躬身,但他们永不毁灭。他们作为一个实体继续存在著,不会破碎,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族裔都要来的长久。”正是依靠这种强大的精神支柱,我们熬过了建国初期的饥荒,应对了上世纪末的长江特大洪灾、本世纪初的“非典”以及2008年汶川大地震等重大灾害灾难。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经受的一次次苦难中坚持下来,恰恰是因为中国人品格中的坚韧。在这次抗疫斗争中,为了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搏斗,白衣天使“连轴转”,施工人员“三班倒”,车间工人“白加黑”,这些都定格为震撼心灵的生动画面,折射出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永远砥砺我们奋力前行。“宝剑锋从磨砺出,腊梅香自苦寒来”,“阳光总在风雨后”。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打赢疫情防控这场阻击战。在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面临的挑战考验将会越来越复杂,但中国人民在任何困难面前都压不倒摧不垮,任何风险和挑战都不可能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三)守望相助的美德

守望相助是我们在千百年的历史变迁中形成的一种优良传统。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蕴含着同舟共济、心手相连方面的要求,如“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心齐,泰山移”“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这些文化基因扎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中,让人感受到“我们在一起”的温情,更展现出整体的勃勃生机,从而有力地支撑着我们去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和风险挑战。一个民族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守望相助是我们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的精神支柱。

在重大传染性疾病面前,任何个体都是渺小而微弱的,单凭个体力量难以与之抗衡。只有团结起来才有力量。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社会“拧成一股绳”,凝聚各方优势。各个省份坚持全国一盘棋,全力对口支援湖北各地市的救治工作,体现出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舆论媒体反复刷屏着“武汉加油”“中国必胜”,及时报道我国人民在这次抗疫斗争中所涌现出的感人事迹,让全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与向心力、凝聚力极大焕发,为打赢“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呐喊助威,营造起中国战疫必胜的坚定信心和舆论氛围。社会各界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纷纷捐款捐物,体现了同舟共济、“中华一家亲”的人文情怀。疫病无情,人间有爱。在这次抗疫斗争中,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风雨同舟”“和衷共济”等民族文化心理,不断汇聚起守望相助的精神力量,展现出强大的抗疫合力。

  (四)顾全大局的自觉

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待个人与社会上,历来尊崇顾全大局、胸怀天下的责任意识和全局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不肯忘忧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先贤圣人均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家国情怀,他们的这些诗句随着历史长河的冲刷而越磨越亮,因为它们都在宣扬着朴素的爱国情怀,折射出伟大的爱国主义思想,所以时至今日对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依然具有强烈的指导意义。这就是在个人利益与国家、社会利益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我们不要只想着自己的权利,也要为集体着想,要顾全大局。

在重大的危机时刻,共度时艰是全社会每一个成员的责任,因而特别需要全民的参与和合作。事实上,在这次疫情防控斗争中,我们每个人在一定意义上都是冲锋在前的战士。除了医务人员奋不顾身地抢救病人之外,社区工作人员临危不惧、冲锋在前,市民志愿者积极提供各种服务,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采访报道,广大普通群众顾全大局,坚决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人人都从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门、不聚集之类的细节做起,积极参与、大力支持、主动配合疫情防控措施,保持理性、消除恐慌,用实际行动维护社会稳定,人民群众过硬的文明素养和配合意识大大提高了防控效能,牢牢构筑起了一道抗击疫情的人民防线。这是我国战胜疫情的雄厚群众基础。在新时代,我们要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机活力,关键还在于必须始终坚持和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伟大斗争呼唤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支撑伟大斗争。抗疫斗争需要物质技术力量这一基础,也需要精神力量作支撑。中华民族在经受抗疫大考而迸发出来的巨大正能量,必将成为新时代继续奋进的强大精神支柱。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8bdec4714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9c.html

《高考作文素材专辑--绥芬河抗疫阻击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