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诗十九首》的地位及艺术成就

发布时间:2019-08-21 11:10:2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浅析《古诗十九首》的地位及艺术成就
作者:黄莹琳
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09

        在文学史上,《古诗十九首》所代表的东汉后期无名氏五言诗,标志着五言诗歌从以叙事为主的乐府民歌发展到以抒情为主的文人创作已经成熟,同时也为魏晋南北朝以五言诗型为主体的文人诗歌的高度繁荣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学习、摹拟、继承古诗手法、风格的诗歌创作不绝如缕,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古诗概念的界定

        “古诗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魏晋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诗,既无题目,也不知作者,其中大多数是抒情诗,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被统称为古诗

        晋宋时,这批古诗被奉为五言诗的一种典范。西晋陆机曾逐句地摹仿了其中几首。东晋陶渊明、宋代鲍照等,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到了梁代,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更从理论上总结评论了古诗的艺术特点和价值,探索了它们的作者,时代及源流,并大体确定了它们是汉代的作品。同时,萧统《文选》以及陈代徐陵《玉台新咏》又从诗歌分类上确定了古诗的范围:凡无明确题目的作品,有作者称杂诗,无名氏为古诗。因此,梁陈以后,古诗已形成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专类名词,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并且发展为泛指具有古诗艺术特点的一种诗体。《古诗十九首》是古诗中的代表作。

        二、《古诗十九首》在艺术方面的创新

        (一)在意境方面的继承和发展

        《古诗十九首》中所塑造的意境,大致具备了情景交融的表现特征,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和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集中体现了华夏民族的审美理想,也为意境理论的成熟与完善提供了必要的根据。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行行重行行》)一句写分别时的情景,直抒哀怨之起因,抚今而追昔,故能笼罩全篇。这一句明用《九歌·少司命》中悲莫悲兮生别离句意。生离与死别都是很悲痛的,强调悲痛莫过于生离,是由于重逢无期,情同死别,故这里说生别离犹如说永别离,同样是这一句,欧阳修《踏莎行》所写的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的名句,所创造的这种引人惆怅的意境,正是受了行行重行行这句诗的启发;道路阻且长用《诗经·秦风·蒹葭》的道阻且长成语,而含意有别。《蒹葭》诗里的道阻且长是刻画相思者的心境,非实写道路之遥远。今用此成语加一字而变为写实,字即含有相隔千山万水之意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93d864c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33.html

《浅析《古诗十九首》的地位及艺术成就.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