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0-01-02 10:42:2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初中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

一、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以下练习。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朱阁,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简析朱阁,绮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着横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2)说说你对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理解。

【答案】 1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放眠的情景。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意思是: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这句话常用于表达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分析】本小题考查学生对词句表达效果的赏析能力。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放眠的情景。

本题考查学生诗歌关键词句的把握,注意要首先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理解词句。结合全词理解,可知婵娟即明月,末句极富美感,希望人们能够永远健康平安,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在中秋之夜共同欣赏天上的明月。这里是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也是一种祝福。

故答案为:⑴“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放眠的情景;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意思是: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这句话常用于表达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如何鉴赏诗歌:一要知人论世。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二要把握形象。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三要理解情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

该题考查诗歌鉴赏之诗句鉴赏的能力。对于重要诗句鉴赏的题目,需要考生理解诗句的含义、把握诗句运用的修辞、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答题步骤一般分三点:理解诗句,用简洁、流畅的语言翻译诗句;分析修辞、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和强调、突出的意思;分析情感。

2阅读名著《艾青诗选》,完成下面的题目。

1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________________。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的歌手。

2)文段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岸

这首《礁石》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和对偶的修辞手法,用礁石象征了________,热情歌颂了面对厄运,仍然坚强不屈的乐观精神与豁达的胸襟。

【答案】 1)土地;光明;太阳;火把

2)拟人;比喻;敢于面对一切厄运而又顽强不屈的人。

【解析】【分析】(1)艾青,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出生于浙江金华,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等。他在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而且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烈的的情思,形式上倾向朴素、自然,不拘泥外形的束缚,把新诗推向一个新阶段。这一时期,艾青的诗歌中主要意象是土地光明。其代表作品是长诗《向太阳》《火把》,借助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火把的歌手。

2)《礁石》是艾青于19547月创作的一首新诗。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这种坚韧顽强的生命存在的由衷赞美,亦对正处在种种困扰和挤压中的祖国人民以深切的鼓舞。此诗所描绘的礁石的形象,正像一个久经斗争考验的人,无论东西南北风,无论多少的伤害打击,都不能让它移动一步,都不会让它失生活的信念和信心。诗歌采用了比拟的手法,如第一、二句: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用扑过来描写浪花,是把浪花比喻成的写法,本来没有生命的浪花,好像也有主观意志,能主动对礁石发起攻击。而接下来的是写礁石打碎浪花,同样把礁石拟人化了,客观事物的相磨相荡,仿佛是人与人的斗争。据此,结合诗句分析概括填写作答。

故答案为:土地;光明;太阳;火把;

拟人;比喻;敢于面对一切厄运而又顽强不屈的人。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现代诗歌的鉴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诗歌的语言由于体裁的特点,诗歌的语言要求能用最简洁的词句来传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这就形成诗歌语言凝练、含蓄、跳跃性强的特点。(二)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必须准确把握诗歌中的艺术形象。要把握诗歌的形象,就要抓住诗歌形象。(三)根据诗歌内容,正确理解诗歌的主旨。

3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A. 这首诗既抒写诗人辞官南归时的离愁,也表达立志报国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立意高远,感情充沛。

B. 诗的前两句议论、抒情。浩荡离愁之大,白日斜指离别的时间,也渲染出惨淡哀伤的气氛。

C. “浩荡离愁的黯然神伤与吟鞭东指流露出的暂时的放松相互映衬,是诗人复杂心情的真实写照。

D. 诗的后两句展开联想,用落红比喻朝廷,借此表达自己虽然不被重用却依旧甘愿奉献的爱国热忱。

E. 这首诗寓理于景,借物抒情。受生活中落红”“春泥”“护花等现象的启迪,写出打动人心的名句。

【答案】 B,D

【解析】【分析】B项有误,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

D项有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比喻自己,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

故答案为:BD

【点评】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各个选项的说法,再和诗词相关诗词句内容和手法比照,字斟句酌归纳辨析正误。

4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行路难(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约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中的画线句。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人们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

【答案】 1)示例一:用疑问句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迷惘。

示例二:用问号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迷惘。

示例三: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迷惘。

示例四:连用四个三字句,节奏短促,表达诗人内心的焦灼与苦闷。

2)示例一:在处于困境或遭遇挫折时。因为这句话可以用来激励自己或别人,战胜困难,坚定信心,鼓起前行的勇气。

示例二:在想要奋起前行、追逐梦想时。因为这句话可以用来鼓舞自己或别人,坚定信心,扬帆起航。

【解析】【分析】(1)、对诗句的赏析关键在于要选准赏析的角度,本句可从句式、修辞、词语结构等角度结合诗人的情感进行赏析。示例一:用疑问句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迷惘。示例二:用问号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迷惘。示例三: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迷惘。示例四:连用四个三字句,节奏短促,表达诗人内心的焦灼与苦闷。

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进行阐述。示例一:在处于困境或遭遇挫折时。因为这句话可以用来激励自己或别人,战胜困难,坚定信心,鼓起前行的勇气。 示例二:在想要奋起前行、追逐梦想时。因为这句话可以用来鼓舞自己或别人,坚定信心,扬帆起航。

故答案为:示例一:用疑问句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迷惘。示例二:用问号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迷惘。示例三: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迷惘。示例四:连用四个三字句,节奏短促,表达诗人内心的焦灼与苦闷。

示例一:在处于困境或遭遇挫折时。因为这句话可以用来激励自己或别人,战胜困难,坚定信心,鼓起前行的勇气。 示例二:在想要奋起前行、追逐梦想时。因为这句话可以用来鼓舞自己或别人,坚定信心,扬帆起航。

【点评】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能力。考生要读懂诗歌,理解诗人的情感,对诗句要选好角度结合情感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名句的理解,考生一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注意其常常蕴含的道理,要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分析阐述。

5阅读诗歌,完成问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梅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写出了诗人仕途的艰难,蕴含着无限的感慨。

B.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表明诗人渴望遇到明君,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

C.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直抒胸臆,抒发诗人坚定探寻出路的自信与旷达。

D. 这首诗歌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一种豪放飘逸的风格,充分体现了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案】 1C

2)乐观自信,积极进取。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ABD.正确;C.错误,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直抒胸臆, 表达了作者内心彷徨与苦闷之情。

2)本题考查诗句所表达的感情。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象刘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运用典故,表现了李白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故答案为:(1C;

2 乐观自信,积极进取。。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煤的对话

你住在哪里?

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

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

你的年纪

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

比岩石的更大

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

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

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

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么?

死?不,不,我还活着——

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

九三七年春

1)这首诗选自《________》。

2)下列语句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有些是押韵的,押韵使诗歌具有音韵美,诗句在形式上和谐呼应,抑扬顿挫,便于诵读和记忆,如艾青的《煤的对话》。

B. 诗人总会选择富有表现力的意象,传达出独特的情感。艾青的诗歌中有着丰富的意象,有的已经形成系列,带上了诗人独有的气质,如手推车”“鱼化石”“礁石等。

C. 抒发情感是诗歌与其他文学样式的主要区别。如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诗中的情感至真至醇,酣畅淋漓。

D. 诗歌在情感美的背后,往往蕴藏着理性美。如艾青的名句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歌颂西风,表现出对社会变革的呼唤与期待。

3)以本诗为例,谈谈为什么艾青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答案】 1)艾青诗选

2C

3)这首诗借的意象,歌颂遇火就燃烧,会发光发热的品格,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因而艾青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解析】【分析】(1)根据对文学常识的积累答题即可。

2 A《艾青诗歌》不注重韵脚的限制和字数的整齐,《煤的对话》并不押韵。B 艾青的诗歌中有着丰富的意象,有的已经形成系列,带上了诗人独有的气质,如太阳土地手推车”“鱼化石”“礁石等出现的并不多。C表述正确。D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不是艾青的诗句,而是英国诗人雪莱的诗句。

3)艾青的诗集 《火把》(1941)、《向太阳》(1947)表达了对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结合这首诗歌的意象和表达的感情分析,这首诗借的意象,歌颂遇火就燃烧,会发光发热的品格,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因而艾青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故答案为:艾青诗选;⑵ C

这首诗借的意象,歌颂遇火就燃烧,会发光发热的品格,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因而艾青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课文所涉及到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作品内容、作品人物的识记情况和相关文体知识、文化常识的了解情况。平时要以课文为依托,作相应的知识积累。同时还要与名著阅读配合起来进行。因为文学、文化、文体常识是与名著分不开的。

本题考察对艾青诗歌的熟悉程度。答这样的题,要认真阅读名著《艾青诗选》里的每一首诗,要对每一首诗都非常熟悉,并要对诗的内容、主旨、及写法等进行分析、整理、记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意象和思想感情的能力。答题时要在理解艾青诗歌特定的基础上再结合这首诗的意象和思想感情进行分析。

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词的上下片内容。

2)宋代胡仔《若溪渔隐丛话》评价本词: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请从本词蕴含的人生哲理或作者表现的情怀作出分析。

【答案】 1)上片:望月;下片:怀人。

2)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矛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乐观和美好的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的流露。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

【解析】【分析】本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

要求从本词蕴含的人生哲理或作者表现的情怀作出分析,故必须从这两个角度分析。这首词最大的优点是本首词的情感和哲理。诗人能从思亲的情绪中走来,转而写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名句,表现出诗人豁达的胸襟。

故答案为:上片:望月;下片:怀人。

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矛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乐观和美好的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的流露。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答题时应注意,需要在把握全诗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再做具体分析,根据上下片主要内容归纳。

本题考查诗歌赏析能力。答题时应注意,可从多方面、多角度考虑作答。赏析本词可从多角度考虑,如主题、语言、情感、写作手法。

8阅读下面古诗词,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下面对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白居易的回赠之作,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的心情。

B. 一,二句回首往事,抒发感慨并点明酬答题意。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写出诗人贬谪请地之偏,贬谪时间之久。

C. 三,四句运用两个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闻笛赋表达怀念友人之情:烂柯人抒发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D. “长精神即振作精神,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2)白居易极其欣赏这首诗的颈联,称赞它神妙。这一联景、情、理结合,将思想性和艺术性巧妙融为一体。请你任选角度赏析此联。

【答案】 1B

2)哲理:这两句诗包含着一种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常用来说明;没落的事物或由它没落吧;新生的事物依然要按着自己的规律发展下去。(个人的得失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也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总是有希望的,前景将无限美好)

情感:诗人通过写沉舟侧畔仍有千帆竞发和病树前头依旧万木皆春的情景,表达了自己身处逆境仍能自信乐观、豁达洒脱的情感。

修辞: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浮沉表现出旷达的襟怀。

景:沉舟的旁边千帆过往,病树前面万木向荣,描绘出一幅境界开阔、生机勃勃的画面,给人以鼓舞。

【解析】【分析】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B项有误;结合内容可知,点明酬答题意应在尾联。而非一、二句。故选B

对诗句的赏析,注意可以从比喻修辞的角度分析含义,也可以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诗句富含的哲理去分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意思是: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他从诗中翻出这二句,反而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所蕴含的深刻道理,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诗意为: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作者以沉舟”“病树自比,并与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有生机的景象形成反衬,蕴含深刻的哲理:新陈代谢,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胸襟,以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故答案为:⑴B

哲理:这两句诗包含着一种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常用来说明;没落的事物或由它没落吧;新生的事物依然要按着自己的规律发展下去。(个人的得失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也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总是有希望的,前景将无限美好)

情感:诗人通过写沉舟侧畔仍有千帆竞发和病树前头依旧万木皆春的情景,表达了自己身处逆境仍能自信乐观、豁达洒脱的情感。

修辞: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浮沉表现出旷达的襟怀。

景:沉舟的旁边千帆过往,病树前面万木向荣,描绘出一幅境界开阔、生机勃勃的画面,给人以鼓舞。

【点评】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各个选项的说法,再和诗词相关词句比照,字斟句酌归纳辨析正误。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遣词炼句。答题时应注意,从炼意、炼境、炼结构和炼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一般都有炼意的内容,如是写景的诗句往往有炼意的成分,炼结构主要是统领全诗或在诗歌的结构中起关键的作用,如转折、过渡等,炼手法主要是修辞和表现手法。

9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五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诗中哪些诗句照应诗歌题目行路难

2)请从用典的角度赏析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

【答案】 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多歧路,今安在?

2)闲时就学太公在清溪上钓鱼消遣,忽然又梦见自己像伊尹般乘船经过太阳旁边。运用典故,自比姜尚垂钓,自比伊尹梦日,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希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或表明诗人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解析】【分析】(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表达了作者人生路上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而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则直接感叹自己前行之路的艰难。

2闲来垂钓碧溪上指的是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忽复乘舟梦日边指的是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作者在这里借用典故,自比姜尚垂钓,自比伊尹梦日,表达了诗人对从未来仍有所期待。

故答案为:⑴①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多歧路,今安在?

闲时就学太公在清溪上钓鱼消遣,忽然又梦见自己像伊尹般乘船经过太阳旁边。运用典故,自比姜尚垂钓,自比伊尹梦日,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希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或表明诗人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那个完成此题。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句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感悟诗人的情感,结合诗句的内容、运用的手法等进行分析,理解诗句。

10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甲】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乙】山行

(唐)项斯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注】栎:同,一种乔木;茗:茶的稚称.

1)下列对【甲】【乙】两首诗有关内容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甲】诗首联中足鸡豚与颈联中箫鼓追随均表现出村民热情好客的特点。

B. 【甲】诗尾联写诗人如有时,哪怕拄着拐杖,也愿意乘月而来,再访此地.

C. 【乙】诗颈联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具体描写了村民焙茶和抽丝的劳动场景。

D. 【乙】诗尾联写诗人相约当地采药人,与之一道进入深山密林采药。

2)【甲】【乙】两诗均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所写之景有何共同特点?请概括分析。

【答案】 1C

2都写了山村风光的美丽;都写了农事丰收的盛景;都借景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解析】【分析】⑴A项有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描写丰收年景,农民热情好客的淳厚品行。箫鼓追随春社近写出春社欢快。

B项有误。【甲】诗尾联写诗人此时是月夜游玩,不是以后会乘月而来。题干中乘月而来,再访此地明显有误。

D项有误,字写出了恰巧遇见了买药归来的山客,不是相约

C项正确,故选C

《游山西村》描写的诗人出游到农家,写到了村外的景物,村中的趣事,有机会一定要频来夜游。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山行》描写了一片枥林,一条溪水,几户人家,一幅恬美的山村图都从十四字绘出。那一渠流水,奇峰倒影,婆娑荡漾的美姿,立刻呈现目前,那群鹿竞奔、蹄落草掩的喜人景象。诗人走着走着,邂逅卖药材回来的老者,便随同这位年老的药农一道进入那烟霭茫茫的深山岛云中去。分析两首诗都写出了清新优美的自然风光。

故答案为:⑴B

⑵ ①都写了山村风光的美丽;都写了农事丰收的盛景;都借景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点评】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答题时应注意,要理解诗句的大意,要注意诗句中写作手法的运用,情感的表达。

本题考查诗歌对比阅读。答题时应注意,首先要明确诗句的意思,正确理解诗句内容,分析诗人的所见所闻,分析描绘景物的共同点。

11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过叶威仲不值

(宋)叶适

菊苗新擢马兰丛,柳老吹花拂掠空。

闻说先生过山去,钓丝无主系东风。

访沈逸人不遇

(明)吴兆

闲寻芳草到门迟,云水无心本不期。

枕畔残书犹自在,主人出户未多时。

1)访友不值”“不遇,两诗都流露出诗人些许________的心情。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侧面描写来衬托主人形象,请作分析。

【答案】 1)失望(惆怅、遗憾)

2)叶适看到友人叶威仲鱼杆已下,鱼线任由东风吹拂,人却已过山去了,侧面描写了友人的闲适自在;吴兆看到沈逸人不在家,枕畔的书还摊开在那里,侧面描写了友人的闲适自在,情趣高雅。

【解析】【分析】(1不值不遇都是指诗人去拜访朋友,但是朋友都没有在家,都没有遇上,这样的情况下,诗人的心情肯定是失落的。

2)本题考查对侧面描写的分析。首先要找到侧面描写的句子,然后分析对刻画主人形象的作用。这两首诗都没有直接描写主人,但是我们却可以从诗中感受到主人的洒脱、飘逸,而主人的形象是通过诗人的描述刻画出来的,诗人眼中看到的优美的自然环境来,这是主人的居住环境,通过这样的环境描写,可以衬托主人的高雅情操。

故答案为:(1 失望(惆怅、遗憾)

2 叶适看到友人叶威仲鱼杆已下,鱼线任由东风吹拂,人却已过山去了,侧面描写了友人的闲适自在;吴兆看到沈逸人不在家,枕畔的书还摊开在那里,侧面描写了友人的闲适自在,情趣高雅。

【点评】本题考查对诗人心情的分析。要结合具体的诗歌内容和关键词来理解。

本题是根据具体词句分析人物形象。先要理解具体字词的含义及在文中的作用,再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并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进行概括,找出人物的共同点。

1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野步

(宋)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步

(清)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两诗都运用了拟人手法来写景,周密用“________”形象表现蝴蝶流连花从的情态,赵翼则认为秋风“________”,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

2)两诗都以《野步》为题,但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 1)烂醉;管闲事

2)周诗通过描绘郊外麦陇翠绿、花草盎然、生机勃勃的动人画面,表达出诗人悠然自得、惬意喜悦之情;赵诗通过勾勒诗人拄着拐杖顶着峭寒,在郊外闲游的情景,表达出诗人对岁月无情、年华已逝的无限怅惘(悲苦、愁苦)之情。

【解析】【分析】(1)周密在诗中,三四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和煦的春风让纷飞的蝴蝶陶醉了,烂醉二字形象地表现出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如醉情态,也把作者目睹此景时的陶然之情和盘托出。赵翼将秋风拟人化,认为它是个管闲事的家伙,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一年年秋风吹走了一年年时光,它撩起人的种种愁绪。

2)周诗通过描绘郊外麦陇翠绿、花草盎然、生机勃勃的动人画面,表达出诗人悠然自得、惬意喜悦之情,诗人寓情于景,字里行间洋溢着盎然生机和春天的活力。表达了沉醉在美好春光里的悠然自得的心态,以及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赵诗通过勾勒诗人拄着拐杖顶着峭寒,在郊外闲游的情景,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老之将至的感慨形象地表达出来了,枫叶红头发白本是自然地规律,作者却将其原因归结为秋风的管闲事,以悖于常理的方式来实现抒情上的曲折效果,无理而妙。

故答案为:烂醉;管闲事;

周诗通过描绘郊外麦陇翠绿、花草盎然、生机勃勃的动人画面,表达出诗人悠然自得、惬意喜悦之情;赵诗通过勾勒诗人拄着拐杖顶着峭寒,在郊外闲游的情景,表达出诗人对岁月无情、年华已逝的无限怅惘(悲苦、愁苦)之情。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做好本题要根据注释了解诗作的写作背景,阅读全诗理解诗歌内容,从诗人所描写的景物特点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读懂诗歌。答题时应注意,分析作者选取了那些意象,有什么特征,渲染了何种气氛或传达了何种情感,情境之间的关系如何等。

13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小题。

重登云台山

(清)陶澍

又踏金牛顶上行,海风飞舄上蓬瀛。

蛟龙瀑外晴犹挂,鸡犬云中夜有声。

为访仙人寻旧榻,喜偕词客证初盟。

长松迓路三年别,却笑公髯雪已盈。

【注】陶澍,清朝道光年间官至两江总督,兼管盐政。数次亲临海州督办海运,整理淮北盐务。金牛顶在云台山前顶(清风顶)之后,俗称后顶。顶有金牛洞,又名二仙洞,相传有金、牛二师修道于此。飞舄():会飞的仙鞋。仙人:指三元宫山僧。迓():迎接。

1)这首七言律诗的颔联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2)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 1)描写云台山景色的优美。白日,晴天飞瀑,水花外溅,如同蛟龙飞挂;夜晚,云中传声,鸡鸣犬吠,打破夜的寂静。

2对云台山的喜爱、赞美之情:诗人再登云台山,所见之景,景色优美,宛如仙境;初盟得以践行(友人重逢)的欣喜之情:诗人来到三元宫寻访山僧,以践前约;时光易逝催人老的感慨:别后三年,云台山上长松依旧,自己却已胡须一片雪白。

【解析】【分析】(1 抓住颌联蛟龙瀑外晴犹挂,鸡犬云中夜有声中的”“鸡犬”“等意象,来描绘云台山优美的景色作答即可。

2)从蛟龙瀑外晴犹挂,鸡犬云中夜有声描绘的云台山优美的景色看,表达了诗人对云台山美好景色的喜爱、赞美之情;从为访仙人寻旧榻,喜偕词客证初盟叙写了朋友重逢的欣喜之情;从长松迓路三年别,却笑公髯雪已盈写别后三年,云台山上长松依旧,自己却已胡须一片雪白,表达了作者的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据此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描写云台山景色的优美。白日,晴天飞瀑,水花外溅,如同蛟龙飞挂;夜晚,云中传声,鸡鸣犬吠,打破夜的寂静。

⑵ ①对云台山的喜爱、赞美之情:诗人再登云台山,所见之景,景色优美,宛如仙境;初盟得以践行(友人重逢)的欣喜之情:诗人来到三元宫寻访山僧,以践前约;时光易逝催人老的感慨:别后三年,云台山上长松依旧,自己却已胡须一片雪白。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诗歌意境的能力。 意境是指文艺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特点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因此理解诗歌意境首先要分析诗歌描绘的景,通过分析景来体会诗歌描绘的意境。

本题考查把握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把握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分析作者的感情基调,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

14参照示例,根据提示,赏析《村晚》。

示例: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字词赏析】”“极富情致,颇见主人候客的急切之状和焦急难耐的心情。

【情感表达】借蛙声喧闹,映衬夜晚的寂静,表达诗人落寞失望的情怀。

村晚

(宋)雷震

草滿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注】陂:池塘的岸。清:水波纹。腔:曲调。

【答案】 【字词赏析】字表明牧童随意地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

【情感表达】借牧童在牛背上随意坐着及吹着笛子,写出了乡村环境的幽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解析】【分析】 1)此题属于字词赏析题,要在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和感情的基础上从诗中挑选出富有表现力的字进行赏析。如"",写山和落日倒映在水中的形象,生动形象。""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这里是随意的意思,表明牧童是随意地吹奏曲子,表现牧童的悠闲自得。

2)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在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中的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吃掉一样(是落山后),倒映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他拿着短笛随意的吹奏。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据此可知,诗人借牧童在牛背上随意坐着及吹着笛子,写出了乡村环境的幽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故答案为:(1字表明牧童随意地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

2)借牧童在牛背上随意坐着及吹着笛子,写出了乡村环境的幽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点评】(1)本题考查赏析古诗炼字的能力。品析炼字类题目,一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该字的字义+语境义;该字使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效果;该字所传递的作者的情感、态度。解答时,需要反复诵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揣摩字词在诗中的意思,体会该字词在诗中创设的意境,联系整首诗歌,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该字词所传达的情感。

2)此题考查学生对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一是间接的从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揣摩,理解诗人心境和情绪,二是抓住诗中诗人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理解,三是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

15古诗词阅读

采桑子(其四)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拢,双燕归来细雨中。

[注释]①本词作于熙宁四年(1071年),欧阳修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来到额州西湖游玩,心生喜悦而作《采桑子》十首。

下面是小文与小涵对此诗的讨论。请根据你的理解将对话补充完整。

小文:从残红”“春空等可以看出这是一首伤春之诗,表达作者对春光易逝的伤感。

小涵:未必是这样的。赏析诗歌要注意方法。________

【答案】 可用知人论世(结合注释)的方法,从注释中可看出欧阳修辞职后游玩是喜悦的,诗歌尽管写暮春时节狼籍(藉)残红,但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双燕归来都含蓄地透露出轻灵欢娱之情;其次还可抓关键词字,写出诗人游玩之乐以及对春天的眷恋和赞美之情。

【解析】【分析】小文的意见是表达作者对春光易逝的伤感,是通过对残红”“春空等词分析出来的。小涵对他的这种分析方法及分析出来的情感给予否定。所以小涵肯定使用另一种方法分析,并得出与之不同的情感。如小涵可回答:可用知人论世并结合诗歌内容的分析方法。知人论世是了解诗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从注释中可看出欧阳修辞职后游玩是喜悦的,诗歌用词含蓄,透露的是轻灵欢娱之情。还可分析诗眼,表达的是同样的情感。

故答案为:可用知人论世(结合注释)的方法,从注释中可看出欧阳修辞职后游玩是喜悦的,诗歌尽管写暮春时节狼籍(藉)残红,但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双燕归来都含蓄地透露出轻灵欢娱之情;其次还可抓关键词字,写出诗人游玩之乐以及对春天的眷恋和赞美之情。

【点评】此题考查赏析诗歌的方法。赏析诗歌可以从诗歌意境、炼字、修辞等角度入手。无论从哪个角度赏析,都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联系起来。同时也不能忽视写作背景。

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注】谢朓楼又名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校书:官名,即校书郎。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

1)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判断正误。

这首诗的一,二两句直接抒写了诗人郁积的烦忧和苦闷,表现了诗人长期以来政治上遭受挫折,理想和现实的矛盾长期纠缠在诗人心头,使他难以解脱。

第三、四句是个转折,从极度苦闷突然进入辽阔开朗的境界,点出在楼上饯别的主题,展示出诗人豪迈宽广的襟怀。

③“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一句,语言豪放自然,音律和谐统一,是诗中最精彩的一句,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理想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矛盾的心情,也是千百年来描绘愁绪的名言。

④“惧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进一步渲染了长空万里的秋雁激发起来的壮思逸兴,用现实主义手法,把诗人的性格和昂扬豪迈之气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四句诗人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回到现实,豁达乐观,意境高远。

2)简要赏析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答案】 1正确;正确;正确;错误;错误。

2)人生在世是如此的不如意,倒不如明天就散披着头发,驾着扁舟到海上遨游去吧!这两句反映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不能伸,宦途不得意,心情抑郁,思欲远离这愁人的环境,摆脱烦忧,到一个逍遥的新世界去。

【解析】【分析】(1句,惧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运用的是浪漫主义手法,不是现实主义手法。理解错误。句,从诗歌最后的四句诗来看,抽刀二句,也在抒写强烈苦闷的同时表现出倔强的性格。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写出了李白的进步理想与黑暗现实的矛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无法解决的,因此,他总是陷于不称意的苦闷中,而且只能找到散发弄扁舟这样一条摆脱苦闷的出路。这结论当然不免有些消极,甚至包含着逃避现实的成分。所以句中的诗人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显然不准确。④⑤两项是错误的,其它三项正确。按要求填写作答。

2)诗句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叙写了李白总是陷于不称意的苦闷中,而且只能找到散发弄扁舟这样一条摆脱苦闷的出路。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伸抑郁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执著追求。据此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⑴①正确;正确;正确;错误;错误。

人生在世是如此的不如意,倒不如明天就散披着头发,驾着扁舟到海上遨游去吧!这两句反映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不能伸,宦途不得意,心情抑郁,思欲远离这愁人的环境,摆脱烦忧,到一个逍遥的新世界去。

【点评】本题考查诗歌的理解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时结合诗句及注释进行理解分析即可。大多都是关于诗歌内容、情感、主题和手法的分析。

本题考查关键诗句的赏析能力。解答时从内容+手法+情感进行全面分析即可。

1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崔涂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注释】除夜:除夕。迢(tiáo)递:遥远的样子。三巴:巴郡、巴东、巴西的合称。后亦多泛指四川。羁危:指漂泊于三巴的艰险之地。羁,寄寓异乡;危,艰危困苦。残雪:残余的积雪。孤烛:一支烛。这里并非实指,而是说在这除夕之夜,孤烛独照,自己更感到成了离家万里的异乡人了。僮仆:未成年的仆人。亲:亲近。岁华:年华。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写离乡的遥远和旅途的艰辛,三巴路言路途遥远,万里身表地域艰险。

B. 颔联中,点明了时间为除夕,乱山”“残雪点明了所处的环境,表现了羁旅之苦。

C. 颈联表现了诗人由于长期客居,与亲人骨肉远离,情感渐疏,而与僮仆朝夕相处则越发亲近的无奈现实。

D. 尾联中明日二字紧扣题中的除夜,强烈地表达了诗人不堪忍受异乡的漂泊之苦,希望早日结束羁旅生涯的愿望。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全诗核心是一个字,表达了诗人叹羁旅、思故乡念骨肉、感孤独等诸多纷杂的心绪。

B. 颔联写山用一字,写雪用一字,既点明了时令,也写出了诗人纷杂的心态和凄冷的心境。

C. 颈联用笔巧妙,明写僮仆之亲,暗指骨肉疏远,陈述诗人当时处境的寂寞孤独和生活的拮据困窘。

D. 全诗语言朴素,抒情细腻,于平实之处涌动真情,感人至深。

【答案】 1A

2C

【解析】【分析】(1A错误,应是:三巴路表地域艰险;万里身言路途遥远。

2C错误,明写情亲之乐,暗道羁旅之苦,于无字之处发出一片浩叹。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94f4dd8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7f.html

《初中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