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九年级上册《怀疑与学问》《谈创造性思维》课文字词+批注

发布时间:2020-08-19 16:22:1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九年级上册《怀疑与学问》《谈创造性思维》课文字词+批注

九年级上

17 怀疑与学问

文 | 顾颉刚

[批注]题目是并列短语。但根据课文旨意,“怀疑”与“学问”并不是可以互换位置的并列关系,而是隐含着条件关系。即:怀疑是学问的基础;只有具备了怀疑精神,才有可能做出真正的学问。不少议论文的题目都用了并列短语,但仔细分析,并列的两个词语或短语,有着复杂的关系。如《想和做》《最苦与最乐》《敬业与乐业》。

“学者先要会疑。”——程颐[批注]作者引用的是宋代两位理学大家的话(有必要让学生记住这两位大儒的名字、了解他们的重要地位)。中国学术史上明显出现“怀疑”精神,或许始于宋代。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批注]教学中可以设问:作者接连引用两位宋儒的话,是否重复或雷同? 参考答案:文章开篇连用两位大儒的话,可谓先声夺人,给人印象深刻。同时表明:重视怀疑精神,不是某一个人的思想,而是学术界的共识和强调。 我们还可以精细地分辨:程颐的话强调“会疑”,张载的话强调“须疑”,从逻辑上看,是否应该先说“须疑”(态度)再说“会疑”(方法)呢?另外,张载早于程颐,为何不按照时间顺序引言?也许,作者引用这两句话,纯属信手拈来,没有那么多细致的考虑,只是根据两句引言的长短排序。

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事实和根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批注]注意作者此文写作的时间,正是四十年代战乱时期,所举例子自然贴近时人的生活感受。 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自去观察。做学问也是一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批注]作者的运思何其严谨!开头先说“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接着说事实根据的两种来源,再说“不能亲眼看见、亲自观察”的无奈条件下,只好“靠传说”,于是引出下文“对于传说的话”需要“怀疑的精神”。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批注]这句话点明了中心论点。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批注]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的传说,从历史和自然两方面举例,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批注]这段话,从上文的“对于传说的话”递进到“对于一本书、一种学问”。提问学生:传说和学说有什么不同?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批注]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由分论点1转到分论点2。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做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批注]戴震和笛卡儿的例子,一中一西,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他的哲学就建立在对于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辨上。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批注]“流俗传说”与“过去学者的学说”,构成递进关系,也就是分论点1到分论点2的递进。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批注]四个“常常”,又是递进关系。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批注]三个“新”字短语,从科学、哲学、艺术三个方面论述。连同上句和下句,看看作者不避重复地写了几个“新”?朗读这三句话,注意读出“新”的重音,读出递进的层次感。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一.字音字形(抄写5遍,拼音也是5遍)

1.颉(jié)

2.颐(yí)

3.譬如(pì)

4.凶险

5.视察

6.轻信

7.腐草为萤(yíng)

8.虚妄(wàng)

9.不攻自破

10.辨别是非

11.盲从

12.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13.辨伪去妄(wěi)

14.折扣(zhé)

15.懒惰

16.塾师(shú)

17.流俗

18.墨守

19.停滞(zhì)

20.伏羲(xī)

21.颛顼(zhuān xū)

22.帝喾(kù)

二.词语释义(抄写1遍)

1.譬如:比如。

2.腐草为萤:语出《礼记·月令》,意思是腐草能化为萤火虫。

3.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指一些不着边际的,不可捉摸的事物。

4.不攻自破:无须攻击,自己就会破灭。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

5.辨别是非:不要因为大多数人都疑惑就放弃个人的独特见解,也不要因个人好恶固执已见忽视别人的忠实良言。

6.盲从:不问是非地附和别人;盲目随从。

7.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出自《孟子·尽心下》。

8.辨伪去妄:要善于辨别,分清真假。

9.流俗:社会上流行的风气、习惯(多含贬义)。

10.墨守:固执保守,不思进取。

九年级上——

19 谈创造性思维

文 | 罗迦·费·因格

[批注]此文原题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通读全文后:哪个题目更好? 罗迦·费·因格,1948年生,美国实业家。

对上面这个问题,你是怎么回答的呢?你若选择的是B,那就恭喜你答对了。因为图形B是唯一一个仅由直线构成的图形。

不过,也许有人会选择图形C。因为非对称性图形只有C一个,所以C会被认为与其他图形不同。确实如此,这也是正确答案。答A也是可以的。因为A是唯一没有角的图形,所以A也是正确答案。那么,D又怎样呢?这是唯一一个由直线与曲线构成的图形,因此D也是正确答案。换句话说,由于看图形的角度不同,四种答案全都正确。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批注]模式: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做的标准样式。 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批注]比喻根基身后牢固,不可动摇。事实上,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麻烦的是,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可以说,[批注]“可以说”曾经被译为“然而”,可以吗?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批注]这句话,有的译文是“创造性的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让学生们开动脑筋想一想,哪个更好?

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6分钟之后,也可能在6个月之后,或者6年之后。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批注]这里的“有人”,是什么人呢?为什么不直接用自己的话说?

我对此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批注]素材,指还没有经过提炼加工的原始材料。 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力。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谷登堡。[批注]谷登堡和布歇内尔的两个事例材料,用来证明观点:创造性思维,需要活用知识,并坚持各种尝试。 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了一种新机械。因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而硬币打制器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小平面上打出印花来。有一天,谷登堡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可以给几个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它在纸上打印出印花来呢?”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批注]美国实业家,生于1942年。1971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批注]“不过”表示转折关系。此处是由什么转折到什么?

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批注]调查,也是一种材料。调查得出的结论,就是观点。并得出如下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这些人是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批注]然而,即使……也,相反,这几个词语构成了本段复杂的逻辑关系。提问学生:这段话要表达的观点,是否与上段重复?参考答案:上一段的观点是:创造力的条件之一,是自信;本段的观点是:创造力的又一个条件,是关注细小的想法,并锲而不舍。

由此看来,[批注]“由此看来”,提示下文将总结一个观点。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批注]“这些”是哪些?有几个要点或条件?再与前文对照,看看前面的哪些段落照应着这几个要点?

一.字音字形(抄写5遍,拼音也是5遍)

1.根深蒂固(dì)

2.行之有效

3.探求

4.孜孜不倦(zī)

5.汲取(jí)

6.渊博

7.一事无成

8.创意

9.持之以恒

10.压榨机(zhà)

11.不言而喻

12.轻而易举

13.推敲

14.锲而不舍(qiè)

二.词语释义(抄写1遍)

1.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2.行之有效:之:代词,它,指办法、措施等;效:成效,效果。实行起来有成效

3.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4.汲取:吸收:摄取。

5.不言而喻:用不着解释就可以明白。

6.锲而不舍:锲: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95747b033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b0.html

《(全)九年级上册《怀疑与学问》《谈创造性思维》课文字词+批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