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艺术赏析一

发布时间:2019-11-2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一章 摄影概述
第一节 绪论
如果说摄影在传统胶片时代还是少部分人涉足的领域的话,那么在今天的数码时代摄影已是寻常百姓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
今天摄影技术的迅猛发展是借助于现代计算机技术和数字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推力,以至于摄影已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甚至当手中没有相机时,我们仍可通过普通手机完成拍照过程,体验摄影的乐趣。
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说:“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因此,今天的社会是需要对影像具有综合把握能力、能够灵活运用以摄影和图像为语言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170多年前,达盖尔发明了银版法摄影术,由此开创了摄影纪元。但达盖尔绝对没有想到,他的伟大发明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已能胜任万分之一秒的曝光速度了!
在摄影术发明之前,人们记录某一个场景或人物时,使用的都是绘画方法。这一方法即使是在物质生活发达的今天依然在延用。
摄影术从发明之初迅速被人们所接受的主要原因便是它所表现出来的客观性与真实性。也正因如此,借着物理学、化学、光电学及机械制造领域发展的春风,以及人们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影像信息记录和传播的需求,使得百多年来摄影术有着极强的生命力,从最初笨拙粗糙的银版法到运用现代计算机威力的数码相机,从曝光长达12时的影像不清晰的照片到今天曝光已实现1/12000s的高清晰、高品1 / 18
质影像,这其中凝聚着无数前辈们及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
如果说摄影术是以照相机、感光材料、暗房设备等的一般技术应用的话,那么摄影艺术就是在这些硬件基础之上将要表现的对象辅以思想情感元素使之得以提炼、升华的视觉艺术。
第二节 摄影术的诞生和发展 一、摄影术的诞生
应该说,摄影术的发明是人类近代文明史上的奇迹。 让我们记住历史上三位功勋人物:
约瑟夫·尼埃普斯,法国人,创造了日光蚀刻法摄影术。
这是约瑟夫·尼埃普斯1826年拍摄的《窗外》也是世界上第一张真实影像记录图片。
路易斯·达盖尔,法国人,在尼埃普斯的基础上于1839发明了达盖尔银版法,从而为将摄影术推向实用性迈出了第一步。

2 / 18

这是路易斯·达盖尔公布的用银版法拍摄巴黎寺院街的照片。
威廉·塔尔博特,英国人,1841年发明了卡罗式摄影法,其影像品质虽不能与银版法相比,但卡罗式摄影能将所产生的负像反复印制为正像,由此奠定了现代摄影工艺的基础。
摄影术的发展起步于“达盖尔银版法”,是因为这种方法原理结构简单并被率先在正式场合公布,且原材料一般光学仪器商店都能很方便买到,从而奠定了达盖尔发明者的地位。
图为达盖尔照相机
3 / 18


二、摄影的发展
摄影术发明之初是由器材操控决定的,因此,摄影的发展史离不开器材的发展。
现代摄影器材的基本构成是:照相机、镜头以及感光材料。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摄影器材也获得了长足进步。所以说,一部现代化的照相机已集合了先进的光学、电子学、机械学和化学,是反映人类智慧高度集中的融合体。
1. 照相机的发展
人们一般将照相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初级阶段 即从摄影术诞生的1839年到20世纪初,这个阶段发展之路相对“漫长”,主要原因是受人们对摄影的研究和认知程度,以及限于当时机械、材料领域的发展。不过已形成了照相机操控的三个要素:快门、速度、光圈。并且逐步淘汰了木质暗箱,换以金属机身,相机镜头也开始随着实际需求而渐渐复杂起来。
中级阶段 即从20世纪初到50年代末。其间实现了照相机光学化、机械化的逐步完善,各种规格和满足不同需求的照相机层出不穷,外设也丰富起来。
高级阶段 20世纪60年代起,照相机始终伴随科技进步的飞速发展而实现了自身的跨越式飞跃,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也令照相机进入了电子化和数字化时代。照相机已不再为少数人所有,而是脱掉了“阳春白雪”的高贵外衣进入常人的日4 / 18
常生活之中。
现代化的照相机其本身就是高科技的象征,它植入了太多的电脑技术和仿生学元素,使得人们往往不需要接受专门的训练即可通过完成简单操控拍摄出符合基本要求的照片。
摄影数字化技术第一次被大量实际运用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海湾战争,当时美军随军记者通过通信卫星将战场照片转换为数字信号第一时间传回国内,由此数码技术在摄影领域取得实质进展。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互联网技术及信息数字传输技术的迅猛发展,数码相机实际上已扮演着逐步取代传统照相机的角色。
感光材料的发展
感光材料是摄影器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感光材料是仅仅伴随摄影术发展起来的。一百多年来,人们一刻也没有放松过对感光材料的研究与探索。从感光材料的发展演变我们可以深深体会到:摄影技术发展的基础实际上就是感光材料的研发与进步,现代照相机的配置大多都是为感光材料还原真实而支撑和服务的。
⒊彩色摄影的出现
虽然黑白照片一直以来就是摄影技术发展中最普通并最难以把握的影像表达,但彩色摄影的出现无疑是使这一技术获得突飞猛进的升华,是对现实生活表现力的努力还原。在这一点上,美国的柯达公司功不可没。
三、摄影的未来
5 / 18
这个话题实际上是要求我们要继往开来展望摄影的器材与方式。 传统的照相机随着上世纪90年代后期数码相机的出现,前者已经逐步退让主角于后者了。但传统相机并没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许多专业人士及喜爱传统摄影的人们依然没有放弃传统摄影那无法比拟的表现力所带来的欢愉体验。
数码相机的蓬勃发展得益于计算机技术及图像处理系统的逐渐完备。它可以随心所欲拍摄而往往不需更多的专业知识;数码摄影突破了百多年来“暗房”操作显影成像的概念,仅凭一台电脑、一只鼠标就能完成照片的制作并可直接洗印或打印出来;感光材料以过去的银盐类材料的物理化学方式脱胎换骨为集成电子CMOS数字化影像感应装置,极大提升了感光速度及成像效率。
我们正处在一个新旧交替的飞速发展时期,借助计算机技术的翅膀,摄影技术的革命性腾飞只会越飞越高。
第三节 艺术摄影演变与风格流派 艺术摄影
人是有思想的。摄影就是人们透过一种直观的表现方式来集中表达不同的情绪观念和思潮。
作为一种形象语言的表现形式,摄影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注定了各 种风格和流派的形成、演变。艺术摄影在摄影门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艺术摄影是摄影师力图通过相机镜头对现实的超越和重构来表达自己对社会、自然和宇宙的解释及对情感的宣泄,使读者(观众)
6 / 18
获得理解和共鸣。
绘画主义摄影
摄影术产生的初衷,实际上是达盖尔想提出一种新的“绘画表现形式”,结果没想到发明了一种新的记录影像的方法。自然而然,摄影与绘画就有了不解之缘,直至今天,二者默契相通依然不衰。
艺术摄影形成与发展最初是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的画意摄影运动,直至20世纪20年代才渐渐消退。其中的主要流派有:高艺术摄影、自然主义摄影、印象派摄影。
人们力图以摄影术的表现形式来表达画意美感。期间,随着人们对摄影术不断加深了解以及对摄影的研究、运用,逐渐认识到摄影可与其他艺术门类比肩鼎立,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奥斯卡·雷兰德的《两种人生》并由此奠定了艺术摄影的发展基础。故人们称雷兰德为“艺术摄影之父”

艺术摄影各风格流派
随着艺术摄影的发展,由最初绘画主义摄影之后萌生的各个分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观点与方法,人们以团体、风格流派为依托,在完7 / 18
善认知理论的同时又推动了艺术摄影向前发展。
按年代顺序排列,这里简单介绍各主要流派。
连环会这是画意摄影的组织机构,促成了艺术摄影的融合。 摄影分离派。其中的代表人物是艾尔弗雷德 ·斯蒂格利茨。 纯粹派摄影。讲究摄影的真实、客观体现,推崇摄影过程的 完成技巧,反对人工摆布和感光材料后期加工。
未来派摄影起于20世纪初,主张摄影应追随现代机械文明所产生的运动、速度、力量来表现。这种表现手法至今仍被广泛运用。代表作品有《下楼梯的裸体》

还有好多流派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第四节 摄影的分类
8 / 18
纵观摄影的发展历程,我们知道摄影的分类有很多,且受摄影观点及所运用的领域而有所不同,其分类相互间存在关联与叠加。
学习摄影或鉴赏摄影,应该对摄影的分类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分类属性 按色彩 按光
按摄影工艺 按摄影题材 按应用领域 按表现方法 按社会功能

黑白摄影,彩色摄影
可见光摄影,全息摄影,红外线摄影,X光摄影 常规摄影,特技摄影等
人文景观摄影,自然景观摄影,表意摄影等
科技摄影,商业摄影,新闻摄影,军事摄影,建筑摄影等 纪实摄影,创意摄影等
实用摄影,新闻摄影,社会纪实摄影,艺术摄影等
由上表可以看出,摄影的诸多属性决定了其表现方法的多样性,且类别之间没有完全隔离的界限。
我们开展摄影艺术赏析活动,主要以摄影艺术的社会功能角度出发,通过摄影艺术理论与实例来研究和探讨摄影艺术的赏析方法,示出摄影运用中的一般规律。
第五节 摄影的社会价值与功能 一、 社会价值 当今世界最著名的未来学思想家、那位曾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中国依据一本新书《第三次浪潮》而引起轰动的阿尔温·托夫勒Alvin Toffler)就在自己的这本书里有所预言:人类将产生三种文盲即“文字文化文盲、计算机文化文盲和影像文化文盲”
如今环顾我们身边的实际生活,何不如此?
随着多媒体文化传播的日益发展,影像文化已成为现代文化文明的重要特征与鲜明标志。
9 / 18
一百多年前,人们对图像文化的需求主要是通过绘画来实现的,而伴随摄影术的诞生及文化发展,摄影技术以其直观真实、方便快捷以及可无限复制等特性根植于大众影像文化需求的土壤之中。
进入当代以后,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传媒及互联网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旧有的、已固化的图形、影像视觉文化正逐渐被新的图形语言所取代,进而也标志着新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来临。
在这样的变革时期,人们对日常生活以及事业追求已不再仅仅满足于单纯接纳和欣赏专业人士创作的影像作品,大家已能充分享受贴近民生的科技文明成果,拿起摄影器材去自行完成所需的影像记录,并从中体验到过程中付出的艰辛与获得的快乐。这种“静悄悄地”改变生活方式并未使得人们觉得因“专业”“神秘”而难以跨越——这已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也正因为摄影的这种大众化普及性的特点,人们往往忽视了对摄影的软技术把握以及对其艺术价值的审视,从而影响了社会生活中对自然界和社会美、艺术美的辨别、鉴赏能力。我们今天的学习正是要努力解决这样的问题。
二、功能
摄影和音乐一样,是最能体现无国界的国际化语言。 审美功能
我们在观看、阅读一幅照片时,要努力从中发现其汇聚的审美价值,摄影师(作者)对事物的表达以及获得的文化熏陶。
由于我们个人的社会阅历、文化背景及对自然界的认知和社会需
10 / 18
求不同,所具备的欣赏水平和鉴赏力也不尽相同,从而也决定了辨别摄影艺术的能力。因此,应该积极利用摄影的审美功能培养自己的艺术气质,陶冶审美情操,不断提升文化修养。
认识功能
摄影能够存在并经久不衰的基础,就是其能帮助人类客观记录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使人们能够轻易地跨越时空樊篱来认识客观世界。
由此,摄影帮助人们完善了视觉功能的开展,实现了往往用肉眼完成不了的观察,比如微距摄影、高空摄影等等。
⒊教育功能
大家知道,事物总是在人们对它有了认识之后才能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的。
我们在阅读(欣赏)摄影作品时,要力图通过作品所选取的视线角度、按下快门的瞬间,以及画面结构(即构图)和对光的运用,来理解作者对于自然现象和其人生观、价值观的评价及思想境界,加深对事物的鉴别和认识,从中获得知识的营养。
这种教育过程是常常于潜移默化中完成,因此注意知识的积累显得十分重要。
第六节 摄影基础知识
我们学习摄影以及摄影艺术赏析的前提是必须对照相机及相关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一、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11 / 18
当来自物体的光线通过照相机的凸透镜后将影像投射在感光材(胶卷)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实像。与人眼看东西的成像机理类似。

实物 凸透镜 成像

最早的照相机结构十分简单,仅由暗箱、针孔(相当于镜头)和感光板组成。
世界上第一台照相机是利用银化合物见光后会慢慢变色的原理所激发出的灵感设计而成的。就是将碘化银的铜板放入一个暗箱中试着照相曝光,然后用水银蒸汽显影,用食盐溶液定影后从而获得永久性影像照片。
现代照相机就比较复杂了,具有镜头、光圈、快门、测距、取景、测光、输片、计数、自拍等系统,是一种结合物理学、光学、精密机械、电子技术和化学等技术的复杂产品。一般按外形说较常见的分为袖珍照相机(俗称傻瓜相机或卡片相机)和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简称单反相机)。前者摄影用旁轴取景模式,后者摄影是用一只镜头并通过此镜头反光完成取景的模式(也即曝光光路和取景光路共用一个镜头)。如下图
12 / 18

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工作原理是用反光镜把镜头传输过来的光影图像反射到聚集屏然后再经过五棱镜将对焦屏上左右颠倒的图像矫正过来并传输到目镜,人眼通过目镜取景,看到的实际景像与成像后的景像是基本一致的。在按下快门按钮让快门开启时,反光镜向上翻起让出光路,光线照射到胶片上实现了曝光。
而近十多年迅猛发展的数码照相机(Digital Still Camera简称DC又给摄影技术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传统光学照相机与数码相机最大的不同在于感光材料,数码相机用CMOSCCD取代了胶卷。
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CDCharge-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它们都是一种半导体图像传感器,能够把光学影像准确转化为数字信号,从而实现准确、快捷和高效。
13 / 18

上图是一架传统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切面示意图。图中反映了现代照相机的精密结构以及光学控制的重要环节,揭示了人们对摄影器材的主导把握。
下面简介几个常见的摄影参数: •快门
快门就是相机里控制曝光时间的装置。有机械快门,电子快门,以及电子机械联合快门等很多种类。我们现在常见的是电子快门。
•光圈
光圈就是镜头里调节进光孔大小的装置。常见的光圈值如下: F1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F44 F64

14 / 18
光圈示意图

光圈的作用:
1. 控制进光量,这直接影响到图片是否能正确曝光,是拍摄成功与否的关键;
2. 控制景深,光圈越小,景深越大。虽然焦距和拍摄远近都影响景深,但焦距和被摄物远近的改变同时也会影响构图,如果构图确定,我们能控制景深的武器就只剩下光圈了;
3. 光圈影响图片的清晰度,任何一个镜头都是在中等光圈的时候成像最好(图片最清晰)在最大光圈和最小光圈的时候解像度差。
4.如上图,光圈F后面的数值越小,就代表光圈越大,反之,则代表光圈越小。例如光圈值F2所代表的光圈是比光圈值F16所代表的光圈要大(初学者往往容易记错)
•曝光
曝光简单的来说就是感光材料胶卷或感光元件CMOS/CCD接受从镜头射进来的光而形成影像的一个过程。在我们拍摄照片时如果将被15 / 18
摄物体拍的过亮,那么画面较亮的部分就会因为过亮而失去细节的表现,我们就说这样的照片过曝了;同理,当你把被摄物体拍的过暗时,画面暗处的细节也会有所缺失,这样的照片就欠曝了。
•焦距
相机的焦距,就是指相机镜头从镜片中心到胶片或CMOS/CCD成像感光平面的距离。
二、摄影的构图与用光
初学者心中最容易犯嘀咕的就是:“为什么同样的场景、同样的环境条件下自己拍出来的照片就是不如摄影师的好?”
一幅照片拍得好与不好,关键因素要把握好构图与用光,这两点运用好了,就一定能拍出好照片来。摄影是一个创作过程,有时摄影师受地理、季节、时间等条件的限制往往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克服许多困难后才能完成,就如同写文章一样。一般提笔写文章首先要明确“为什么写”“写什么”“怎样写”这样几步立意环节。一张好的照片所反映给读者的应该是“为什么拍”“拍什么”“怎样拍”以充分体现创作者的思想表达从而引起共鸣。所以,摄影就如同写文章是需要勤学苦练的。
符合“好照片”的基本原则归纳起来有三项:
有一个明确表达寓意的主题。
建立一个趣味中心以吸引读者(观众)的注意力。 画面一定要简洁,排除掉任何可能分散注意力的内容。 构图
16 / 18
传统的构图规则是设想用垂直线把画面等分为三,而被摄主体则尽量处于画面的某个分割线上。也可以“九宫格法”,将被摄主体尽


量放在九宫格交叉点上,还要注意突出被摄主体在画面中的比例。然,后期剪切也是常常用来弥补构图缺憾的方法。
用光
著名摄影家李元曾经这样说过:“摄影实际上就是如何用光。”由此可见,光对于摄影的运用把握是何等重要!
光的基本特征:
·明暗度表示光的强弱,随光源能量及光线距离的变化而变化。 ·方向:光是有方向的,当只有一个光源方向很容易确定,而当处于多云天气的漫射光下,方向就很难确定。
·色彩:光随不同的光的来源,并随它穿越的物质不同而变化出多种色彩(一个西瓜没有切开来之前它应当是无色的)
光的基本方向有:
顺光 45°侧光 90°侧光 侧逆光 逆光 通常情况下选择45°侧光(自然光)能比较好地实现被摄主体的表现力,因为此时被摄主体被赋予了丰富的影调和细腻的灰度,使17 / 18






影像产生良好的光影相互作用。
还有一种用光选择就是摄影师普遍喜爱的“漫射光”。阴雨天、多云时或阴影下都是形成漫射光的条件。漫射光很柔和,投射在被摄主体上不易产生生硬的阴影,不过所形成的反差也会偏小。
在摄影的实际运用中,对千变万化的光的选择没有定式,全在于创作者的经验积累与现场把握,在于自己对表达寓意的深刻理解。

18 / 18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a44c24d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ad.html

《摄影艺术赏析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