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春晚舞台多媒体之嬗变

发布时间:2023-01-23 00:06:2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传媒广角Media Perspective■ l 央视春晚舞台多媒体之嬗变 文/刘博雅 摘要:本文分析了央视春晚舞台多媒体的发展变迁,认为其在影像内容和影像栽 体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春晚舞台多媒体也开始摆脱了单一的、附属的地位,在某种程 度上成为春晚的主导,完成了与节目、舞台之间的深度融合,实现了春晚舞美效果的 极大提升。 关键词:央视春晚舞美多媒体观众 从1993年至2017年,25年间央视春晚舞台设计发生了 主台、侧方和顶部的分区组合,这使舞台产生了立体化的 巨大的变化,不难发现其独特的阶段性表征与规律。春晚 视觉空间感。2012年的央视春晚舞美设计得到了许多媒 舞台多媒体在创作思路、视听互动、类型题材方面的提炼 体和观众的首肯,被誉为历届舞美之最,并获得了金鹰奖 与更新都有着显著特点,如影像内容、类别与呈现方式的 和舞台的融合互动等。 “最佳文艺节目”美术奖,而舞台多媒体影像发挥着举足 更新和提升,LED屏载体转换与开拓,多媒体功能上进步 轻重的作用。2014年,央视春晚LED显示屏“光影”打造 空中舞台的视觉盛宴。设计五个LED屏幕方块构成的空 中移动舞台,与主舞台表演内容遥相呼应。延伸了视听 空间,也让舞美整体气势颇为壮观。2017年,央视春晚 历年央视春晚舞台多媒体概述 1983年央视首度举办春晚,作为我国主流的文艺呈现 首次大规模应用全息LED显示屏,在舞美上的花费约为 平台,每年的央视春晚都接受着观众的集体检阅。伴随着 1.5亿人民币。纵观其发展历程,有阶段性的改善,也有 观众审美水平的提升以及对春晚期许的不断增强,晚会制 瓶颈期的停滞,但整体上朝着丰富、精美、大气的方向 作方亟需提升自身的创作水平,以适应观众的需求,而舞 发展。 台创意、实施手法、技术设备等就成为春晚创作探索与前 进的突破口。在科技发展与资金投入的合力下,多媒体艺 二、央视春晚舞台影像内容嬗变 术与传统舞台的“联姻”应运而生,历年央视春晚的舞美 设计也成为科技发展的集中体现。 1.类别从单一乏味到多元共生。艺术设计多元化和 共生性已经成为全球设计界的趋势,在艺术设计中对创作 1993年的央视春晚首次使用了LED电子屏幕,但最初 思想的转译、汇集和呈现是常态。但在春晚舞台多媒体应 只是被作为素材展示和同步现场视频影像的工具,几乎游 用的初期并非如此。1993年,制作方首次将LED屏幕引入 离于舞台表演之外。2005年,LED电子屏幕的应用迎来了 到舞台美术时,并没有发挥其基础功能,主办方搭建的 历史性转折,多媒体影像正式成为春晚舞美元素的一部 LED屏幕位于春晚主舞台左侧的第二舞台,仅仅作为切换 分。经历数年磨砺后,视频投影等多媒体元素作为春晚舞 晚会现场时展示画面的工具,几乎没有发挥舞美效果。在 台创作的必备部分频繁亮相。2010年,春晚舞台多媒体设 这次晚会中,歌手梁雁翎独唱歌曲《像雾像雨又像风》, 计朝着打造立体视觉空间的方向发展,LED电子屏形成了 LED屏幕的影像内容还是不加设计地对原专辑MV的重 传媒::MEDIA 2018 3(上) 79 
_ P v 播。这不仅不能为该节目的舞美效果加分,其LED屏幕的 起舞的时候,节目呈现给观众的意境是“莲,出淤泥而 影像与现场表演各司其职、各不相让,还导致观众视听接 不染”的花之君子形象,由此带动了观众的情感升华。 收模糊。 而由陈伟霆和鹿晗演唱的《爱你一万年》中,主要通过 在此后近l0年的时间里,多媒体影像设计在内容上有 采用地屏和空中LED屏的方式,为观众呈现出异彩纷呈 所突破,开始有意识地利用电脑制作数码图形图像并与舞 的节目效果。 台表演相结合。丰富后的多媒体视频内容有实拍、二维动 画图形、三维动画图形、实拍与后期合成等。例如,2013 三、央视春晚影像载体的转变 年央视蛇年春晚节目《琴筝和鸣》,提炼中国古典乐器与 1.LED屏幕使用数量、面积和时长的递增趋势。 现代乐器的符号精髓,将两者用光影、图线、色彩巧妙的 1993年,多媒体LED屏幕首次被使用于央视春晚,1 6块 结合与共生。节目内容设计本身就是以中、西方乐器的组 合呜奏,现场舞台的概念设计也以融合的方式表达了出 来。201 7年,已经形成了多元共生的状态,观众可以从央 视春晚的舞美大屏幕中看到不同类别、风格迥异、丰富多 变的画面内容。 2.视觉元素从杂乱无章到甄别凝炼。在春晚舞台经 历了对舞美新元素介入带来的适应磨合期后,多媒体影像 内容从最初的简单、凌乱转向如今的多元、精炼。根据 不同主题和类别的剧目,多媒体影像设计能够实现对节 目元素的提取和主题的视觉表达,具体体现在舞台多媒 体画面“虚实留白”的应用和节目主题标签元素的提取 强化上。 首先,起初创作者无法较好地处理多媒体影像这一舞 台新兴视觉元素。在最初前10年的历届央视春晚舞台上, 多媒体影像内容似乎都有“用力过猛”之嫌,高饱和度、 高亮度、大面积铺展把整个舞台空间填充得密不透气、冗 杂不堪,配合着响亮活泼的现场音乐,观众似乎无时不刻 不感受到舞台多媒体和演员表演、舞台灯光、舞台实景的 博弈,这难以在整体上提升舞美效果。 此后,随着不断总结提升,创作者对画面色调、光 影、主导元素,以及视觉引导都有了更加精炼的呈现方 式。例如,2(12年的春晚中,舞蹈家杨丽萍的舞蹈作品 《雀之恋》,整体舞美叙述与写意兼具,舞台多媒体仅 仅在深黑色LED底板上点睛般寥寥几笔,把舞台空间最 大限度地留给了演员,也将极尽简约却充满想象的舞台 时空留给了观众。另一方面,在25年时间里,春晚舞台 多媒体影像创作过程的元素提取和符号化转变是显而易 见的。2()l6年的央视春晚已经能够明显感受出舞台视觉 符号化的气味。例如,林心如、刘涛等演员的器乐弹唱 《山水中国美》,提取中国画中的山水作为视觉标签, 不断复制于画面中,通过前后位置、深浅虚实、多少大 小、疏密间隔的摆放创造空间维度。在2017年央视春晚 的节目中,《清风》这一舞蹈节目中,不仅有唯美的灯 光,也有唯美的多媒体影像,当舞蹈演员们在台上翩翩 8O 传媒MEDIA 2018.3(上 LED屏幕被拼接成一块约9平方米的正方形屏幕。此后 10年,LED在使用数量和面积上都呈现出明显的递增趋 势,但与其他舞台硬景和装饰等舞美元素相比,依然没 有数量和面积优势.作为舞美辅助装饰元素,其舞台功 能尚没能完全发挥。2010年,央视春晚舞台布置了壮观 的LED高清背景墙,在LED屏的使用上,其总面积接近 l500平方米。这次春晚总共使用了30多块巨型的LED屏 幕,并通过LED屏将整个春晚舞台划分成不同的视觉区 域。2012年的春晚在LED屏的实用上,达到了8000平方 米的规模。2017的春晚主舞台由132块可以升降的LED屏 构成。 同时,晚会多媒体在播放时长上也有转变,使用总 长度呈明显的递增趋势,动态图像和静态图像的占比关系 转变为压倒性优势。1993年,多媒体动态视频时长约9o分 钟,静态图像是常态,静态图片是主要呈现方式。直到 2014年,影像长度和舞台表演同行,静、动态时长与舞 台表演时长一致,此后其中动态影像部分比例不断增加。 2017年央视春晚共动用高清图片145张,视觉动画24"时2( 分钟。 2。多媒体在舞美融合上的突破。央视春晚舞台多 媒体影像应用初期,其优势并没有得以发挥,更爹隋况 是以一个“侵入者”的身份拼凑在诸多舞美元素当中, 没有提升舞美效果。如1993年春晚会场仅使用了一块主 屏,且出现在位于主舞台台口左侧的第二舞台上,其内 容没有任何没计构思,也没有任何修饰,更没有任何冲 击力。而在此之后稍有改善,在建构更大屏幕的同时, 分别增加两块约824平方米的侧屏横卧于观众席背后,但 三块屏幕之间的内容连接不足,主次关系不明确,舞台 融合度不够。 1999年春晚中林依伦、王璐瑶等演员的《时髦新话》 歌舞开始改变了这一局面。视觉元素在舞台的三块屏幕中 互动和游走,媒体内容和舞台演员表演之间也形成了互动 和融合,LED屏幕不再是可有可无的舞美元素,固定舞台 实景、LED屏幕和舞台表演三者之间实现了高度融合,整 
传媒广角Media Perspective一 - 体上呈现出生动、极具视觉吸引力的舞台效果。将此推向 景,没有增强舞美视觉效果。2010年,随着多媒体屏幕 顶峰的是2012年春晚舞台中萨顶顶演唱的《万物生》,以 在舞台中使用数量的增加,这一情况有所转变。201  及杂技表演《空山竹影》和杨丽萍的舞蹈《雀之恋》等 年,LED屏幕以绝对大的数量承担着舞美元素,使打造 节目。这一年春晚舞台结构由传统圆形变成T台延伸进观 舞台视觉美感、烘托表演氛围、升华演出内容的功能得 众席,使用8000平方米LED显示单元,并安装了304个升 以实现。 降台,升降台侧面也全部铺贴彩幕,LED灯可任意上升下 另一方面,从舞台辅助陪衬转向舞美传递主导功能。 降。从上至下,从左往右无缝衔接相互呼应呈现图案,这 最初多媒体仅作为春晚舞台的附属和辅助陪衬存在。随着 是历年春晚绝无仅有的,也正是这铺天盖地的全息LED屏 人们对于舞台LED屏的熟悉和认可,设计意识和没汁构思 的运用,才为观众带来极富变化和浑然一体的背景画面。 2015羊年春晚,李宇春演唱歌曲,在舞台上分身出5个影 像,使幻象与演员现场互动一起构成演出。与现场表演互 动的LED屏幕上,她还可以随意分身与变换服饰造型,绚 丽惊艳。 3.多媒体载体从平面、静止到立体、动态的转换。 春晚舞台多媒体从“一个可播动态的平面景片”发展到 360度全息舞台空间,经历了三个阶段性改善。第一阶 段,从1993 ̄12005年是平面载体绝对化时期。这段时期里 影像载体在舞台中基本上都是作为单薄的景片出现的,主 屏位于舞台背景最深处,与前方圆拱形实景脱节,并没产 生三维空间的即视感,距离打造空灵全息的立体舞美效果 相差甚远;第二阶段,从2006年到20l 1年是空间构建时 期。在这6年里,LED ̄,屏的大量应用极大程度地延伸了 舞台面积,增加了舞台动态视觉空间,主、侧屏虽然在衔 接度上还有待提升,但已能将半立体的视觉感受断断续续 传递出来。201 1年的晚会舞台上,主屏两边依然有数根舞 台实景框架存在,在某种维度上对无限空间和舞台想象力 有所限制,但从整体舞美视觉看,已经明显感受到从二维 平面往三维立体的转变;第三阶段,2012年至2017年是立 体空间成型初期。舞美实景增加了舞台可变性和动态感, 地面、顶棚、侧面和舞台背景墙和装饰柱都安装了LED彩 幕,根据表演节目内容,能够实现多媒体影像设计的定制 和统一。 2017年春晚的美术创意来自于“渊源共生,和谐共 融”的传统祥云图案。央视一号厅主会场舞台上空设置了 “祥云”机械传动装置,可上下移动,机械屏幕的上下运 动如云朵变化般造型多变,可进行立体、动态的转换。 4.多媒体在舞台功能上的转变。一方面,实现了 从叙述信息到烘托升华演出的转变。在央视春晚拜年 点、主持人与观众现场互动、对话场外影像、播放前期 录 ̄JVCR等晚会环节中,舞台多媒体承担影像信息的传 递功能无可厚非。但在早期的央视春晚舞台上,多媒体 只作为这个单一功能存在,现场歌舞、杂技表演等环节 几乎不使用多媒体影像,或直接用已有的MV当表演背 力度加强,其在舞美中也开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 2012年的央视春晚开始,全面进入“多媒体舞美”时代, 舞美景片全部被LED屏幕构建的立体圆柱、方块、盒子等 造型替代。由此,舞台多媒体作为打造舞台视觉美感的主 力军承担着重要任务。2015年,《自古英雄出少年》将现 代街舞与中华传统武术结合,将岳母刺字、煮酒论英雄等 多个历史文化融入歌词当中,LED屏幕上气势如虹的山河 风景将舞美诉求完美传递,带给观众浓郁的中华文化视觉 体马佥 四、结语 作为二度创作的舞美元素存在,舞台多媒体因其独特 的影视影像特性,还有极大的潜力可以挖掘,它能够改变 传统综艺舞台单一简朴的样貌,为大众打造美轮美奂的现 代科幻视觉观感,没计者对多媒体的应用态度,也从最开 始的磨合、徘徊变为大胆推进与创作,多媒体也为春晚舞 台带来了改变,为视觉效果的呈现提供帮助。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本文系重庆师范大学校级科研基金项目“国内多媒体设计在舞 台美术中的表达与创新”(项目编号:12XWQO4)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杨建蓉.从传统到全息:央视春晚舞美的奇观演绎 影视制 作.2010(05) 2]g4、晟伟.试论春晚舞美演变与我国电视表达思路的发展【_Il _新闻传播,2014(09). 传媒:MEDIA 2018.3(上1 81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b5507bc67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e9.html

《央视春晚舞台多媒体之嬗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