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与地图知识点

发布时间:2022-10-13 08:53:4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高二地理地球地图知识(一)
地球
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 表面积:5.1亿Km2, 其中海洋占71%陆地占29%赤道周长:4Km平均半径:6371Km (2 状:两极部位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仪
(1 地轴: 地球自转所绕转的假想轴,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赤道:在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的大圆。
3)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北极是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南极是地轴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3. 经纬线的特点和经纬度的划分 (1 经线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 所有经线都相等,端点都是两极;
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可组成一个经线圈,经度之和为180,东西经相反,且任一经线圈均可平分地球;④ 赤道上经度1的间隔长度最大,约为111Km,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纬60纬线上的长度为赤道上的一半;⑤ 所有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绝对方向),北极是地球上最北点,四面八方都是南;南极是地球上最南点,四面八方都是北。 2经度
某地经线所在的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二面角; 东经度为0向东至180用字母E表示;西经度为0向西至180,用字母W表示,180经线无东西经之分;③ 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向东增大为东经度,递减为西经度;④ 20W向东至160E为东半球,自20W西至160E为西半球;⑤ 本初子午线(0)是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 3纬线
与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 所有纬线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处纬线缩短成点;③ 纬度相同,纬线不同,但长度相等,如30S=30N;④ 全球各地纬度1的间隔长度都相等,大约是111Km/1;⑤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相对方向),同一纬线上的两点,若经度差小于180则东西方向不变;若经度差大于180,则东变西,西变东;若经度差等于180,则互为东西。 4纬度
某地和地心连线与赤道平面构成的线面角;② 赤道为0纬线,自赤道开始向南、北各划分90,向南为南纬度,向北为北纬度;北纬度的度数越往北越大,北极点为90N,南纬度的度数越往南越大,南极点为90S 赤道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0---30为低纬,30---60为中纬,60---90为高纬;⑤
南、北回归线及南、半极圈:

2326N2326S6634N6634S (5.地球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 ①同一经线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
L=111千米×纬度差(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1°,其距离相差约111110千米) ②同一纬线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 A.赤道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
赤道上,经度相差1°,其距离大约相差111千米,故赤道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约为111米×相隔经度数。
B.其他纬线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
S=111千米×相隔经度数×COSα(α表示该点的纬度) 6两地间最近航线方向的判断
球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通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部分长度。 ①.若两地经度相差等于180°
则过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过两极点为最短航程,具体又可分为三种情况: A同位于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北,过极点后再向南(如图中I点到J点) B同位于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南,过极点后再向北(如图中的K点到H点) C两地位于不同半球,这时需要讨论,要看过北极点为劣弧,还是过南极点的为劣弧,确定后选择劣弧路线部分即可(如I点到H点——先往南,后往北) ②.若两地经度相差不等于180°(此时往往讨论同纬度的两地) 则过两点的大圆不是经线圈,而与经线圈斜交,最短航程不过两极点,而是过两极地区(或上空),具体可分为两种情况:
A、甲地位于乙地的东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
a.若同在北半球,则先西北再向西,最后向西南(CD b.若同在南半球,则先西南再向西,最后向西北(GF c.若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方法同第1条中的第3点(HC
B、甲地位于乙地的西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
a.若同在北半球,则先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DC b.若同在南半球,则先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FG
c.若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方法同第1条中的第3 CH
7.移动后,出发点与终点的位置问题
解题关键点——纬度越高,相邻的两根经线之间的纬线距离越短。 A地的位置不同就有不同的结果:
1A地位于北半球,且距离赤道超过100千米;(出发点以西) 2A地位于北半球,且距离赤道小于100千米;(出发点以东) 3A地位于北半球,且距离赤道刚好等于100千米;(出发点)
4A地位于南半球,除南极点以外的任何位置结果均相同。(出发点以东)

附:两地间最近航线问题

1若两地间的经度差等于180则经过这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这两点间的最短航程须经过两极点,具体又分为三种情况:
①同位于北半球,最短航程一定是先向北,经过北极点后再向南; ②同位于南半球,最短航程一定是先向南,经过南极点后再向北;
③两地位于不同半球,这时要讨论经过北极点的为劣弧还是经过南极点的为劣弧,确定后,再根据劣弧确定最短航程的走向。如果过北极点为劣弧,则先向正北,后向正南;反之则先向正南,后向正北。
2)若两地经度差不等于180,则过这两点的大圆不是经线圈,而是与经线圈斜交。最短航线不过两极点,而是向两极方向靠拢 地图
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
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2)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反之比例尺越小,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如图幅相同的中国地图和江西地图相比较,江西地图比例尺较大)。实地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反之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单。因此,在比例尺的选用上,大范围地区多选用小比例尺地图,小范围地区多选用大比例尺地图。 2. 比例尺的缩放
①比例尺的放大:若将原比例放大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1。若将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比如将比例尺1/500 000放大1倍,其真正含义是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1/250 000,与原来的比例尺相比较,比例尺变大了。
②比例尺的缩放:若将原比例尺缩小到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 若将原比例尺缩小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1/N。比如将比例尺1/500 000缩小1/6倍,即比例尺缩小到5/6,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5/6)×(1/500 000=1/600 000 ③比例尺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将原图的比例尺扩大(或缩小)N倍,则图幅面积就是原图的N(或1/ N)倍。
2
2
3、等高线地形图

1.地面高度计算方法
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计算地面高度必须用垂直距离,相对高度随比较对象而变化,因此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的高度,也叫绝对高度。 2.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就是等高线
3.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
地面坡向的识别:示坡线、等高线间垂直于两条等高线的最短线段的方向,即斜坡方向(指向低处如图所示:
4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 几条特殊的等高线:
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
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
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地形; 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为山地地形; 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b6f5cf2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f1.html

《地球与地图知识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