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最好的回答
唐榕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百年前仁人志士为割弃宝岛的痛呼还言犹在耳,今日的游子却还迟迟未回到母亲的怀抱,随着“台独”言论的甚嚣尘上,台湾年青一代归属感的日益淡薄,让我们不禁忧心如焚,这百年来的夙愿,是否会有实现的那一天?
于右任给了我最好的回答,“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这位国民党元老临死前的痛呼,是乡音未改的情深,更是归期不待的鸣泣。落叶若无法归根那它下落的姿态诉说着怎样的彷徨与苍凉,灵魂若无法安眠于生养你的厚土,临走前的目光将诉说着怎样的不甘与绝望。天涯岂是无归意,怎奈归期未可期。
这一份对乡土的执念,给回归奠定了最有力的注脚。
余光中给了我最好的回答,“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后来呀,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是啊!这缠缠绵绵的乡愁,是剪不断,铰不尽的红线,让两岸近一点,再近一点。钟理曾说,“原乡人的血必定要返回原乡。才会停止沸腾。”那么,台湾海峡里涌动的岂止是冰冷的海水,更是两岸同胞一脉同源的热血,它翻滚着,沸腾着,诉说着那个百年的祈盼。
这一段缠绵的乡愁,给回归搭建了永不坍塌的桥梁。
温总理给了我最好的回答。“虽有小忿,不废懿亲”。惟愿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我们的祖先在同一片黄土上劳作,我们的文明从同一条大河发源。这厢扬起渭雨轻尘,那厢便落下剑门细雨,这厢牧童遥指,那厢便是杏花春雨江南。在蒹葭萋萋,白露未晞的梦里,在太白的酒,东坡的韵里,每个灵魂都能找到共舞的曲和声的泪。只要炎黄的血脉尚存,仓颉的灵魂不灭,这羁绊便是上古的磐石,永无转移。
这不断的羁绊,给回归描绘了值得期待的明天。
纵是前尘隔海,前路艰难又如何?我想,我已经得到了一个肯定的回答:------情天再补虽无术,缺月重圆会有时。



最好的回答
张琼斯
当人祸突发,全国人民情系一线之时,坦承事故原因,让事实大白于天下是最好的回答;当天灾突降,炎黄子孙焦躁不安时,公布情况危急程度与工作进展是最好的回答,国家的透明,无疑是对我们最好的回答!
当我们质疑国家权力时,“相互推脱”将人民当成筹码,在各利益集团间来回“交易”,这个回答我们不满意!当我们质疑政府工作时,“借由临时工”掩住人民之耳,盗走人民信任之铃,这回答令我们很生气!当我们要求公信度时,“含糊其辞”无疑将我们带入一片浑沌,更难从复杂的谎言中脱身而出,这回答令我们感到悲哀!
“临时工”逐渐成为政府部门“最重要”的一员,他们很辛苦,需要在政府人员各种丑闻所引发的口诛笔伐中为政府挡“枪眼”。他们很无奈,但凡是掴卖菜老大爷巴掌,亦或是当众殴打群众的脏水都泼向他们,他们很伤心,莫名其妙地被人们指责与谩骂,使他们被推到风口浪尖,我替他们感到不忍,为他们感到愤懑!公开政府的错误,承认自己的失误,提高行政的素质,方能为一个个无辜的“临时工”正名!若让一个个无罪的人民来为一个有罪的政府埋骨,这个回答定不可抚民之哀,抚民之伤。
“真话不讲,流言登场,大道不畅,小道必猖!”武和平用这句话点出为政者施政的当务之急!一个国家政治的透明度是关系到人民信任的最直接因素,个真是及时的答复往往可以获得强大的凝聚力、集合力和民族自信心与责任感!正如回击SARS和抗震救灾之时,国家及时、准确地发布出灾情,使我们华夏儿女有忙必帮,有险必抢,有灾必赈,有难同当!如果政府不主动抢来说出最好的回答的麦克风,各路媒体定会为其制造出各种回答,如此一来,政府被置于风口浪尖,说也不是,掩也不是,而人民则在下观望,怒之!哀之!这样,往往上演恶性循环,使人民对政府的信任不断下挫!这一切都不是我们所希望见到的,这问题最好的回答便正是“打开天窗说亮话!”唯此得以抚民之哀,抚民之伤!
这最好的回答只是一个真相,一个承诺,一次道歉或一次抚慰,可人民总是等到一个个谎言,一次次推脱,一次次隐瞒,一次次伤害,由此,唯政府清澈见底,人民方坦诚相待。
所以,谨此盼望透明之风吹遍大地荡涤尘埃,来为我们道出心中最好的回答。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唐榕
题目摘自约翰.邓恩的诗篇: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
数年如蓬草一般随风飘转在暮秋冷雨的夜里,孑然一身的孤苦伶仃,却在收到千里修来的家书时,听见故乡的婉转莺啼。
独钓一江寒雪,留给天地一个孤寂的背影,踽踽独行的落郁寡欢,却在红泥小火炉间友人持杯相问“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后,煨暖了冰冷的时光。
所以,生命从不是单飞的候鸟,寂寞的迁徙。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因那共同的心情和追求。
千里马遇伯乐,共展锦绣前程;俞伯牙遇钟子期,奏一曲高山流水。幸得相遇,此后与君同担,与君共勉。
嵇康的放荡不羁,疏狂落拓不为世所容,却被山涛读破一片赤子情怀,纵是修书断交,亦能在临死前将幼子嵇绍相托。
元稹辗转飘零于贬谪途中,亦有白居易在如豆灯光下为他相守。庙堂之高,相知相携;江湖之远,亦是相念相惜。
弱水三千,总有一瓢是为你而留,上天不会薄待每一个人。纵不能在此时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也必能在漫漫岁月的某个拐角,响起琴瑟和鸣之音。
虽说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但总有一种心情,能穿越千载,在时光中蔓延得如此深远。昨夜,你独上高楼,今朝也会有人同你一样望断天涯路;今夜,你月下独酌,明朝也会有人同你一样对影成三人。所以,诗人高贵的食指,在他的紫葡萄藤化作深秋的雾水,当他的鲜花依偎别人的情怀时,他依然用凝霜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所以,刘禹锡即使际遇不堪,也能谈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于是,这一时的孤寂,也足以在漫漫长河中,得到慰藉和补偿。
你的心情,总有人能读懂,你的追求,也总有人能实现,不在今时,必在他日。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因那无私的爱喝奉献。
深山里,有一双双明亮而求的眼睛,却怎么也望不出头顶的天空,迈不出大山的禁锢。知识可以为他们插上飞翔的翅膀,但他们却只能留守在深山中,翻着早已磨边儿的小人书,孤独的凝望田里的耕牛。然而,春风也会吹进这与世隔绝的地方,越来越多申请下乡的教师,越来越多捐献的书籍,重新擦亮了孩子们的未来和希望。爱让他们的生命不再孤独地凋谢,而是绚烂地开放。
大爱无疆,肩肩相并,心心相连,世界不再有被遗忘的角落,我们一路同行,至今,靠的便是休戚与同的情怀。
日本震后,我国派遣国际救援队,是因为我们从日本地震中看到了汶川,到了云南盈江,就像日本人在汶川地震时看到阪神一样,推己及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体会到对方的苦难,扶危济困,便没有人会在绝望中孤独地挣扎。



我们匆匆行走在每一个日子里,驻留在每一个漫长寂静的夜,就算人海茫茫,总能找到一个知己,携手一份爱。
最终,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bfa143718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75.html

《作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