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征文金奖作品

发布时间:2018-03-15 19:44:2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我和我的祖国征文金奖作品

我和我的祖国征文金奖作品

生活四章

日子,总是要过的。人总是要在不断迁徙的生活中有些变化,生活,像一张网,如心之千千结,其中蕴含了春播、秋收、夏放、冬藏。一些也许不应该发生某些的事物,也会凑在一起享受生活,过日子,有春的姹紫嫣红、夏的激情奔放、秋的恬淡冷静、冬的思考与探索,这其中,就包含着共和国60年的脚印……

第一章 春书

因春挥笔书胸臆。我把春和书连在一起。70年代初期,第一眼看到的书,是上世纪爸妈用枕巾包裹的语文和算术。

孩子,你明天就要上学了。爸妈只一句教诲就忙别的了。临春时节开学,我5岁,学的第一节课是语文:毛主席万岁;学的第二节课是算术:11等于2。每天上完一页书,我就用手从书角卷起,慢慢的两本书就不成形了,到放假,连书毛也没有影儿了。

1985年,考到省城读书,一下子发了19本书。不过,再也没有用过书包。搂着书放到床头,上啥课拿啥书。那时,我特别爱看书,也特别爱惜书。沐春陶冶情操,读书洗心清脑,呼吸新鲜的春光,非常惬意。

现在,有了书房,靠墙的书架排满了书。虽然儿子经常向我推荐电子书,但我还是愿意到书店去,淘几本自己喜欢的带回来。

第二章 夏车

中学时代,骑着单车,永久牌的,到杉木林读书,不用下车,一片腿,坐后座,俩脚一支,伏座读书。一垫脚,就可打道回府。

我们家和车有缘。1973年以前,爸爸拉板车,据说,东家借西家凑,买了辆板车,有时一趟活,来回需要好多天,用双脚踩出300多华里。后来,爸爸开上了小江淮,成了当时县城里第一批驾驶员。再后来,爸爸不停换车:小江淮、罗马布切奇、大江淮、大黄河,到当时他所在单位唯一的一辆小车,飞虎牌小货车。

1992年,我想要部好一点的车子接新娘子,排队将近一个月才有机会,当时全县才两部桑塔纳。

今夏,我拿出了积蓄买了辆斯柯达,停在机关大院,望着它,我想起了当年的伏尔加,想起了开了一辈子车的爸爸。

第三章 秋桥

只要在秋,就能想起疼我爱我的外婆。幼年,我和外婆就在涡河的一个小叉叉上,一个被称为渡口的地方摆渡,其实渡口旁边有座木桥。

只要下雨,那座千疮百孔的木桥,肯定遭受灭顶之灾。即便天朗气清,好多老人和孩子也是坐船。

1976年,我上初中了,木桥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带有栏杆的水泥桥,连架车、拖拉机、甚至大汽车都能过了。

好多年后,旧地重游,我发现那水泥桥旁边多了个伙伴,当时人们称之为双桥,一条东去,一个西来,桥上车水马龙。见到儿时玩伴,他现在高速公路的收费员,伙伴告诉我,再也看不到当年的风景了,中央财政拨付了14个亿的资金专门治理涡河。是啊,秋风和煦,恬淡平静。桥上车多了,人少了,我心里也在祝福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第四章 冬房

当年,爸妈用几个藤编的煤筐,在板车棚里把我和全部家当圈起来,成了小屋。小屋的旁边是个很大的花园,爸妈出门拉车,我每天就和邻居在一起,听故事,学象棋,采草药,捉迷藏……

一段日子过后,爸妈每天下班拉一车土,慢慢的我们在坑边有了一间土房,慢慢的我们又有了一间砖房,旁边还多了一小间我的小屋,那时被叫做防震庵子。直到改革开放,那三间屋才重新翻盖成了一体。

有儿子那年,我们家盖了个两层小楼。去冬,在市里又买了一套房子……

闲时,我总是有一种冲动,喜欢用文字来表达一种成就,一种个体在社会大发展中的成就,我想,千千万万个人应感同身受吧。

女孩和她的故事

女孩一出生,就注定和她结下了不解之缘。首先,她出生在她的国度;其次,她和她的生日,是同一天。

女孩的一声啼哭,沙哑而洪亮,像个男孩子。

很多叔叔阿姨前来祝贺,他们为这个小生命喝彩的同时,还会夸赞女孩的母亲,为她选择了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降临人间。

正因为这样,女孩那像极了男孩子的名字,和她有关。

正因为这样,女孩在每一次自我介绍时候,习惯地说上自己名字的来源。

正因为这样,女孩在上思想品德课的时候会挺直胸膛,比任何小朋友都有激情,特别是当老师指着黑板上她的旗帜和徽章的时候,女孩想,自己和它们的关系,比其他小朋友都会接近!

正因为这样,女孩在每次升旗的时候都会把那首代表她的歌唱到最大声,虽然她的嗓音不怎么动听。

……

女孩的成长路上,和她有关的记忆,总会深深地印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11岁的春天,女孩第一次来到北京,在清晨的天安门广场,用她小小的身躯冲破一道道人墙,站在了看升旗队伍的最前方,当国旗冉冉升起的时候,她又激动起来了,甚至有些发抖。感觉离她好近,仿佛能触摸到她的呼吸。

那时候,彩绘在公交车上的新北京新奥运标志,穿梭在北京大街小巷,也深深吸引着女孩的眼睛,她开始,爱上了这座城市。

11岁的夏天,女孩和爸爸妈妈一起熬夜看申奥,家里突然停电,爸爸又扭开了收音机,终于等到了萨马兰奇的那声北京。在黑暗中,女孩欢呼雀跃,竟从床上跃下,幸好那床不高……从那时起,考上北京的大学,做一名奥运会志愿者成为了她的梦想。

11岁的夏末,女孩升入市里最好的初中,那年冬天,她写信给校长,要求做一名每周一早晨都出现在操场升旗仪式上的护旗手。却很不幸的得到校长的安慰——升旗手和护旗手都是男生,而且是初二,你要好好学习。

好吧,那就好好学习,女孩一直接受着这样的教育——好好学习是爱她的最好表达。女孩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考上了市里最好的初中,然后是市里最好的高中。为了她,也为了那个梦。

女孩是个乖孩子,一直很谦逊,但也曾经在高中的政治课上跟同学争得面红耳赤,为了力挺她的前途,她的制度……

别人都说女孩是个很红的孩子,女孩想了想,说,是因为自己出生的日子吧,她认为,那应该是让她与众不同的原因。

17岁的夏天,女孩来到了北京,在一所团中央直属的高校读大学。但是,圆梦不太完美。由于太重视奥运场馆志愿者的选拔而在面试官前紧张的发抖,18岁的夏天,女孩只能作为一名奥运城市志愿者,地铁站的客流量很大,工作很忙,每次回学校,她都嗓子沙哑、腰酸背痛。因为她有一个习惯——站起来微笑着回答问路和咨询,这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于自己工作的负责。为了盖过地铁的轰鸣,她必须很大声;为了应付不断涌现的乘客,她没有时间坐着。

但是,即使如此,女孩也很快乐,她对生活,有着打不死的热情。

成绩不再是生活的中心,女孩参加活动,参加社团,读书看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她逐渐变得成熟,学会了思考,学会了面对人生,学会了看事物的两面性,学会了挖掘背后的为什么。

19岁的夏天,经过层层推选,女孩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大学前两年,她上党课、自学党的理论、时事和社会、民生,有一些疑惑,也有一些感慨,她试着去感受和体验外面的世界,去探索自我人生的价值和她的关系。特别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党员的谈话和帮助,使女孩对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她坚信自己更爱她,只不过,是更理智的爱,更深沉的爱。

一切都只是因为女孩和她的生日都是101日,女孩是八零后的尾巴,比她小整整四十岁。

女孩就是我,而她,就是我的祖国。

依然习惯于在每一次自我介绍时说我叫张庆华,庆祝的庆,中华的华,爸爸给我起这个名字是因为我是国庆节出生的。

我很爱她,一直都爱她,虽然我只是她13亿个儿女中的一员,和她同一天过生日的人还有很多人,我微小到她丝毫都不会知道我的存在。

不,她一定知道的,因为,我一直认为跟她同一天生日很重要很重要,我很用心很用心的去爱,去付出,去为她做事情,她肯定会感受得到!

舅家的厨房革命

头几天,我携妻带子回家去看望娘舅,正赶上舅和舅妈老两口子在栽树,我们也加入到栽树的行列,帮着提水培土。一个中午我们栽下了三十多棵杨树。

回到家,洗漱完毕,舅给我们沏好茶,舅妈忙张罗着炒菜做饭。妻子要去帮忙择菜,舅拦住说:你们歇着吧,菜很快就做好了。真如舅所言,才半个小时的功夫,舅妈就把六个香味扑鼻的菜端上了桌,我给舅斟满酒,随口问:舅,以往上您家来,做饭烟熏火燎,等个菜慢的黄瓜也会变凉,今天咋没见冒烟就做好了,还这么快。听到这里舅哈哈地笑起来:你这孩子,你舅家可不比从前了,俺家的厨房经过恁多年的革命,也是鸟枪换炮了,来咱爷俩喝了这杯,我领你看看俺的厨房。

干了杯中酒,我随舅到了厨房,呀,这是舅的厨房吗,雪白的地板砖,雪白的墙壁和灶台能照出人的影子,两个灶口,有一个正哧哧地冒着蓝色的火苗,钢精锅里热气袅袅,馒头的香味已经漾满了屋子。

看着舅家厨房天翻地覆的变化我思绪如潮,牵出我脑海深处的记忆。舅家最早的锅灶是用土坯垒成,用风箱吹风助燃。那时候柴禾少,舅妈用竹筢到路边沟里镂柴禾背回家储存起来。即使舅妈起早贪黑的拾柴禾也是常常烧了上顿没下顿。做饭时,引着火呼嗒呼嗒拉起风箱,一顿饭要烧掉好多柴禾,还要一边拉风箱一边添柴,又脏又麻烦。有一次,舅下地没回来,舅妈忙里忙外的,就让表姐拉风箱烧锅,我也在一旁看着,那会表姐才八九岁,还不大知道锅开是啥样子,光使劲拉风箱了,一锅玉米粥溢出半锅。气得舅妈拿起笤帚抽了表姐好几下。

后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舅家种了十多地,生活稍微富裕了一些,舅在买了一台红灯牌收音机后,请来村里的泥瓦匠砌了一个带烟囱的节柴灶,灶面还抹上了水泥,光溜溜的。引着柴禾就呼呼的着,再也不用拉风箱了,让舅妈着实高兴了许多日子。可是那年的春节,节柴灶差点给舅家酿了大祸。过年家家都要蒸馍馍炸菜,舅家也忙的热火朝天的。二十八晚上舅家蒸馍馍,蒸第二锅时,忙了一天的舅妈烧锅时打了一个盹,就这一两分钟,差点酿成灾难。节柴灶的优点是灶堂小,省柴禾,缺点是烧剩的柴禾容易掉下来。舅妈打盹的时候,锅底没烧净的柴禾掉出来引着了旁边的柴禾堆,剧烈的疼痛疼醒了舅妈,睁开眼,火苗子有半米高,好在舅妈临危不乱,更好在锅旁有一大缸水,才及时扑灭了火,一锅馍馍蒸了个半熟,更不幸的是舅妈的右小腿被烧伤一片,到现在伤疤还触目惊心,那个年舅一家人过的疙疙瘩瘩。

后来,舅家还用过煤球炉,煤气罐都不是多满意,煤球炉火势小还容易毁锅底,煤气价格高用起来心疼。新农村带来了舅家的厨房革命,舅家建造了沼气池,除上级给补贴,村里又给买来地板砖、沙子、水泥、涂料等材料,几乎没花钱就用上了干净卫生的沼气灶。

舅喜滋滋地说:春节前就用上了沼气,蒸馍、炸菜、煮包子都用它。不仅火势旺盛,还可以用两个灶台同时开火,一边蒸着馒头,一边炒上几碟小菜、煮上几锅热腾腾的饺子。忙活完了,简单清理一下灶台就可以了,既方便,又干净,心里舒坦着呢。

回到堂屋,舅端起酒杯来,咱爷俩再干两杯。舅一脸的幸福。

苏北嫂的后幸福生活

前几天听侄子说,街口新开了一家苏北面食馆,里面的馄饨特别好吃。这两天开车路过,等红灯时注意看了一眼,里面生意还蛮红火,总是人头攒动,有时还排着蛇形的长队。

昨晚从医院回来,大约已经是9点多的光景了,路过这家店时,看见里面仍然灯火通明,有不少食客,估计离打烊还有一段时间,索性靠边停车,进去买点面食作明天的早餐。走进店堂,迎面便看见一尊财神爷,我知道一般生意人都愿意供着他盼望生意兴隆;服务员们都穿着扎染的蓝布中式小褂,挺有乡土味,店堂里回响着桃花谣的背景音乐,看看收银台上方两块图文并茂的卖品列表,呵,种类还真不少,我有些目不暇接了。买什么好呢?正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背后传来低低的男声:不好意思,打扰一下,请问您是军姨吗?军姨?这个既亲切又遥远的称呼,让我迅速地过身,看见一个敦敦实实,个头不高的年轻人。

是军姨,没错,我是小勇,苏北嫂的儿子。他一口气的解释,让我几乎叫了起来:

真的啊?你真是小勇?你妈呢?她好吗?她在哪?你怎么会在这里?我一连串的发问,逗得收银小姐都笑了。

来来来,军姨,里面请,坐下来慢慢说。小勇把我引进大厅边的小包间里,落座后,小勇说:

军姨,您稍等片刻,我去去就来。我独自欣赏着包间的装潢,二十多年前的往事一幕幕地在眼前闪过。

那是一个冬天的晚上,我从部队出差回来,偶然发现公共汽车站附近,多了一付卖馄饨的挑子。好奇地走过去,随风飘来一阵小磨麻油拌着葱花的香味,勾起了我的食欲,那就来一碗尝尝吧。来到挑子前,有三两个人围在挑子边的小方桌吃馄饨。挑子边站着一个30岁左右的妇女,一边麻利地包着馄饨、一边和食客们答着腔,听口音是苏北人,食客们结完帐,都招呼她苏北嫂。等我站在挑子前,才发现苏北嫂脚边的,小凳子上还坐着一个小男孩,昏暗的路灯下,看不出他有多大。苏北嫂热情地招呼我:解放军大姐,吃碗馄饨吧?(大姐,是苏北人对所有年轻女性地尊称)好啊!说话间,水开了,馄饨下锅后,她又往炉子里添了一根柴,噼噼啪啪地响声,旺旺的炉火,我都看呆了。

啊要辣油啊?她问。

什么我没听懂。

旁边的食客帮着解释说:她问你要不要放辣油。

噢,谢谢,不要辣油。我答道。只见她飞快地往大海碗里放着葱花、紫菜、小虾皮等配料,再用一个竹子的笊篱捞出馄饨,又加了些麻油和汤水,我吃了一个馄饨,发现馅挺大,味也好,汤更是鲜,比正规饭馆里的馄饨要好吃很多。回家的路上,我想明天一定带一个保温瓶来,多买几碗,让家里人也尝尝。从这天后,我隔三差五就来买馄饨,一来二去地和苏北嫂熟了,知道她是泗洪人,独自带着五岁的儿子小勇,到城里来摆馄饨摊,生活地很艰难,看着他五岁的儿子,身高和我三岁的儿子差不多。当年正是冬天,我就送了几件小毛衣和一件小大衣给孩子,没想到,苏北嫂竟拉着我的手哭了,不断地让孩子给我鞠躬致谢,弄得我真有些不知所措。从那天起,小勇就管我叫军姨了(解放军阿姨的简称)。后来,我知道苏北嫂喜欢军装,正好那年换新式军装,我又送了她几件新的旧式军装。她也是千恩万谢地,让我很不好意思。几个月下来,我和苏北嫂熟得就像老朋友了,可她从不打听我家里的事,也不说自己的事,我想她一定有难言之隐,也就不便多问了。当时,老公的奶奶还健在,和我们一起生活,特别爱吃苏北嫂的馄饨,老太太总说:柴火煮的馄饨,味道比煤气煮得好。所以,有一阵子,我不出差,天天都去给奶奶买一碗,当夜宵。苏北嫂知道后,总是买梅条肉专门包给老人吃,她的善举让我十分感动。

后来,我去基层部队搞调研两个多月,正好此间,市政部门对小马路进行拓宽。回来后,就再也没看见苏北嫂的馄饨挑子和小勇。尽管二十多年过去了,每每吃馄饨时,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苏北嫂娘俩儿。

哎呀,真是解放军大姐啊,二十多年了,你一点也没得变啊!一声叫喊,把我从回忆中拉了回来。我看见,站在我面前是一身时装打扮,身材丰韵的中年妇女,完全找不到当年苏北嫂的一点痕迹了,只有从她那双漂亮的大眼睛中,依稀能辨认出她就是苏北嫂,如果走在街上,我是无论如何也认不出的。

苏北嫂告诉我:那年因为修路,她的生意做不下去了,也不知道我的真实姓名和家庭详细住址,曾去部队大院门岗打听过,可因为大院里家属太多,也没找到,就无法与我告别了。

之后,她回到家乡,赶上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的好时代,享受了党的惠农政策,日子越过越好。靠着一双勤劳的双手和灵活的头脑,先是养猪后是办养鸡场,发家致富了。她还想干一番再大一点的事业,就是用自己特色馄饨的手艺,来南京开店。到了南京后,看了好几处地点,最后选在了这个街口。

真不骗你哟,大姐,我把店开在这块,就是想说不定真能见到你哟,小勇啊,妈没得说瞎话波哦。我笑了,相信苏北嫂说的是都是真话。

苏北嫂变了,不仅仅是外表的穿戴,听着她爽朗的笑声,和记忆中不一样的多言多语,我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她的快乐和幸福;不用再多说什么了,仅从这300多平方米的面食馆,就不难体察到苏北嫂的后幸福生活该有多么甜美。

苏北嫂的后幸福生活,是60年来广大农民生活发展变迁的一个缩影。我真心地祝福苏北嫂的生意兴隆,也祝愿所有的农民朋友们日子越过越红火。

我的残疾人大学梦

人都是有梦想的,我也一样,尽管肢体残疾,架拐走路,可也有大学梦想,我实现了我的残疾人大学梦想。

我珍藏着一张北京市1985年高等学校招生准考证,报名号200557,那是我参加1985年高考的见证,也是我实现残疾人大学梦想的一份佐证。我还珍藏着一本北京农学院的成绩册,编号8560128,那也是我实现了残疾人大学梦想的一份佐证。

我出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不足周岁时患病脊髓灰质炎双下肢落下了残疾,双腿畸形,不能走路。父母是农民,家住深山区,大人们去劳动,兄长姐姐们去上学、去玩耍,我白天在家,脚脖和窗户棂用带子拴在了一起。我有时就自己解开带子,爬到外边去玩。从周岁左右开始会爬,爬到外边看世界,一天到晚灰头土脸,满身脏兮兮的,有时身体被树枝、玻璃划破,满是血痂,就更是让人看不下去。母亲无奈,只好将厚厚的口袋片缝在我的裤子膝盖上,任由我去爬去玩耍。七岁那年,五叔为我做好了一副拐杖,经过艰难的摔打练习,我终于学会了架双拐走路。架着双拐,我在本村读完了小学,后来又去离村三里路的中学读书。也许是出于残疾人的一种天然的求生和自我保护本能,我从小就生性倔强,对于学习一直很认真,见到书本就想读想看,读后想评论想讲给人听,是一个爱说的人。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喜欢与同学们探讨,热心给人讲解,赢得了同学们的尊敬,大家也热心帮助我。

记得是1978年冬季恢复高考,我在19797月初三毕业。1979年的北京市中考时间是7456三天,高考时间是7789三天,被当时的老师和同学们称为攻克456高地、攻克789高地。我们的初中在校读书时间是三年半,此后就统一由过了春节新学年开始改为了每年的91日新学年开学。我们的中学读书时代流行着两句话,一句是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老爸,另一句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是坚信后一句话的。自从恢复高考以后,我的心中就开始孕育了大学的梦想,越来越浓烈,激励着我更加发奋苦读,为实现大学的梦想积蓄力量,奠定基础。

记得教授我们语文的老师叫乔仲田,他同时也教授高二语文。他曾将高二的语文试卷也让我们初三的学生做,高二与初三同场进行模拟考试,结果我得了第一名。真的,那时说到学习知识,还真是有一股不含糊的劲头。

身体的残疾,肢体的缺欠,似乎注定了生活当中要有更多的磨难。1979年中考以后,我是当时我们全公社中学生中唯一一个达到县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的人,可是,因为身体残疾,没有被县重点高中录取,我只好又在原来的中学读高中。两年以后的1981年我参加高考,又成为了全公社唯一一个超过大学录取分数线的考生,还是因为身体原因,我的大学梦似乎夭折了。高中毕业后,我开始通过找老师请教、看电视节目、听录音磁带等方式自学英语。后来,我被一家中学聘请为英语代课教师,那家中学的校长和书记都曾经是我初中高中时的校领导。教和学相比翼的进程中,我的英语水平大有长进,其他文化知识也得到了更多地积累。

我在1981年大学梦搁浅的苦闷日子里,曾经给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写过一封信,信中向他倾诉了自己的遭遇,反映了渴望求学的心情,表达了要求对残疾人一视同仁的心声。虽然,我没有收到给我个人的回信,却迎来了残疾人上大学体验标准有所改变的新政策。伴随着1984年春节后学唱歌曲《我的中国心》的喜庆,欣喜地听闻高考录取体检放宽的消息。我在短时间内一边教学一边复习备考,虽然体检还是不合格,但是毕竟见到了希望的曙光。磨砺中的积聚,坚韧中的等待,终究会迎来了梦想变现实的机。难忘的1985年新春,改革开放的鼓点,终于在我的生活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春节晚会后开始传唱《万水千山总是情》、《万里长城永不倒》和《龙的传人》等歌曲,真的是让人心胸开阔呀,我的大学梦在这一年实现了。

实现残疾人大学梦的这一年,发生的许多事情是终生难忘的。记得是528日体检合格,从那一天算起,到77日参加考试,屈指可数整整40天,那是终生难忘的40天。40天中,我除了去学校澡堂洗澡时脱衣服外,根本没有脱过衣服睡觉。每天三个初中一年级和一个高中一年级共四个班的四节英语课,我必须给上好课,早读每天去两个班进行领读或指导,课下还要对作业进行批改。正常的教学和批改作业外,其他时间一律用于高考复习。困了,不知不觉趴在书本上就睡着了;实在累了,用自来水的凉水冲头洗脸,用毛巾蘸凉水罩在头上提神。40天中我的体重减了将近10斤,528日高考体检时称体重不足45公斤,参加高考后称体重不足40公斤,人就剩下了肉皮包着的骨头,瘦得脱了相,而读透的教材和参考书、做题后的本、油印的复习篇子、模拟考试的卷子等等,码起来是一大堆,超过了我的身高。

功夫不负有心人,有耕耘才有收获。参加高考后,我经过反复多次对记忆中的题目和答案进行核对,做出了我的高考成绩最低分数的预告。后来,高考的实际得分比我的预告还多出了10分。经过面试和口试,我如愿以偿的成为了一名残疾人大学生。据听说,那一年北京市录取的残疾人大学生不足20人。

有人做出过一个人才的成才公式。成才等于先天素质乘以后天努力乘以机遇,对此我深信不疑,因为我本身的经历就是很好地说明。先天素质、后天努力、机遇这三者之间真的是相乘的关系,任何一个条件为零,相乘的结果必定为零。

参加中考和高考快接近30年了,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整整30年了。30年来,我随着祖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学有所专,用有所长,业有所精,成为了一名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我们的专题工作成果曾经被评为北京市星火科技奖,企业产品被评审为部级优质产品,我自己也多次被评选为优秀共产党员、文明职工、和谐员工。

有时走在街上,曾有人问过我,现在每月能领到多少残疾人扶助金补助金等。我也对问话者解释过,正常工作正常领工资,不领残疾人扶助金补助金等。静下心来,我常常想,有了改革开放,才有了残疾人上大学的政策,才有了我的今天,有了改革开放,才有了残疾人领取扶助金补助金,这些都是30年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但我还更想说残疾人每月正常工作正常领工资,就更应该是30年改革开放成就中最辉煌的一章。我有幸融入了这辉煌一章之中,我要珍藏这难忘的记忆,我要讴歌这30年改革开放成就中最辉煌的一章。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d46f838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7e.html

《我和我的祖国征文金奖作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