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必备21篇文言文中心思想归纳整理(初中必备)

发布时间:2019-09-25 10:37:4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考必备21篇文言文中心思想归纳整理(初中必备)

部编版七年级(上)

《论语》十二章

关于道德修养与学习态度及方法的内容。

部编版七年级(下)

《陋室铭》)唐·刘禹锡

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爱莲说》北宋·周敦颐

以莲的形象比拟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和追慕,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也表达了作者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河中石兽》清·纪昀

通过寻找掉在河里的石兽的故事,说明任何事物都不能根据主观臆断,实践出真知。

《伯牙善鼓琴》战国·列御寇

知音难觅。

部编版八年级(上)

《三峡》南北朝(北魏)·郦道元

通过三峡形势和四季景色的描绘,显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表现了作者深爱祖国河山之情,同时抒发了对渔民艰险、痛苦生活的悲悯。

《答谢中书书》南朝·陶弘景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记承天寺夜游》北宋·苏轼

表达了作者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自我派遣的豁达乐观的感情。

《富贵不能淫》

真正的大丈夫,要有坚定的信念,不为荣华富贵所诱惑,不为贫贱困苦所改变,不为威胁暴力所屈服。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揭示了“逆境造就人才”的道理。

部编版八年级(下)

《桃花源记》东晋·淘渊明

通过写渔人探访桃源的故事,描绘了一个和平、安乐、平等、自食其力、自给自足、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人民大众的社会理想,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小石潭记》唐·柳宗元

记叙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小石潭的概貌、潭水的清澈、游鱼的静动情态、探索溪水的源头等,由此引出作者寂寞凄凉的心境。

《北冥有鱼》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

《虽有嘉肴》

作者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马说》唐·韩愈

本文借千里马被埋灭、摧残的故事,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表现了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才能。

部编版九年级(上)

《岳阳楼记》北宋·范仲淹

通过迁客骚人登楼时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及忧国忧民的政治情怀。

《醉翁亭记》北宋·欧阳修

描绘了醉翁亭的景色,表达了寄情山水,借山水之景排解抑郁的感情,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湖心亭看雪》明·张岱

通过写湖心亭赏雪遇到知己的事,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同时也寄托人生渺茫的慨叹。

部编版九年级(下)

《鱼我所欲也》

本文提出在“生”与“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本心”。而那些不 “义”的人,不过是丧失了他们“本心”罢了。

《送东阳马生序》明·宋濂

作者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曹刿论战》

本文记叙了曹刿向鲁庄公献策,并在长勺之战中帮助鲁庄公采取正确的战略,终于战胜了齐的史实。高度赞扬了曹刿的远见卓识和军事才能,说明了政治上取信与民是战争中取胜的关键这一深刻道理。

《邹忌讽齐王纳谏》

文中记述了邹忌讽谏,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生动地说明了国君只有广泛听取并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除利弊,才能兴国的深刻道理,同时赞扬了邹忌的政治才能和论辩才能。

《出师表》三国·诸葛亮

本文写出师北伐之前,诸葛亮劝说后主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表达了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汗室”的决心。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d7b5966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a9.html

《中考必备21篇文言文中心思想归纳整理(初中必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