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越人歌》美之灵性

发布时间:2011-12-11 10:47:4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飘扬于楚越河畔,你就是那美的化身

——浅谈《越人歌》美之灵性

越人歌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知得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最初接触到《越人歌》是在电影《夜宴》中。太子无鸾隐于山中,推出宫廷之争,身着白衣与众人起舞吟唱,舞步轻柔,歌声沉婉。透着那么一种悲凉的情调,让人无法琢磨其内心的情境。“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真的无法体会和理解这几句诗词从太子无鸾口中唱出到底蕴含了什么意义,但在一直恋着他的青女心中,却蕴含了无限情怀和沧桑。无鸾无视青女的爱,青女却一直固守着内心那份痴情,“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直到命运的终途,还洒泪为心爱的人儿深情凝唱,将内心的柔情涓涓道出,无法让人彻底明懂,却使人深感同情、惜悯。

暑假的时候,无意间看了几集清穿越剧《宫锁心玉》,其中一集有这样的一个情节:良妃娘娘(八阿哥胤禩之母)让凝香格格展示琴艺以博得胤禩欢心,一曲《赛马曲》毕,良妃拍手叫好。胤禩并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而是说,晴川也颇懂琴艺。当时晴川就唱了一曲《越人歌》。古琴深沉的弦音,加之奏者舒缓深情的乐调,百般柔情流入听者心中……良妃的不予理睬不足为奇,因为她不了解晴川也还没开始喜欢晴川。但在我们以观众的身份观之、听之,不难知晓,虽然晴川当时并没有无法自拔的爱上八阿哥,但从琴调音韵的娓娓音中,已经流露出弹奏吟唱之人细腻的情怀,也许她无意中已经对胤禩有了淡的纯情。

两次对《越人歌》的接触,使我对《越人歌》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无论是幽怨的曲调还是哀伤的曲词,那些凡而不俗的韵味、平缓又略带激进的节奏,无不彰显出来。直到听了李函曦完整版的演绎,让人明白了,什么是深沉的天籁。当然,无论是作为《夜宴》中的插曲、《宫锁心玉》中晴川的弹唱,还是李函曦超越性的升级完美版,曲调的走向都是一致的,只是歌者对曲调把握的轻重急缓各有适度。《越人歌》始终保持了《夜宴》版《越人歌》的调子,由谭盾这位擅长古曲创作的作曲家深情创作。李函曦版的《越人歌》无论在前奏间奏及乐器编排上,还是主旋律演唱,更是独具一格。歌者略带磁性的嗓音,配上舒缓的旋律和抒情的词句,让人听了砰然心动,词曲中那种不可名状的伤痛,依然成为一种深沉的天籁。

经后人谱曲后的《越人歌》总是百听不烦,当然,对于《越人歌》诗词本身,更是百吟不厌。它总会给人一种独特的审美感受。

《越人歌》是中国文学史较早的明确歌颂恋情的诗歌,也是我国最早的译诗。相传楚君子皙乘舟经鄂时,打浆的越女目睹王子的风采,心生暗恋,唱了这首歌。彼时楚越语言不同,子皙情人译出后,就是这篇美丽动人的情诗。

从诗歌主旨及词句内容来看,从西方的基本审美形态出发,《越人歌》体现出了悲剧美。“今天到底是什么日子,她划船中流?今天到底是什么天数,她能与王子同舟。含着羞愧的深情,不顾他人去辱骂羞耻。心里多少痴迷不止,盼望见到王子。山上有树,树又生枝。心里爱慕着王子,王子却不知!”这首情诗透过平凡的生活,展现小人物即越女的辛酸与苦涩,面对这份暗生的喜悦,她感觉不安又害羞。而得知他是王子时,无边的烦恼就此产生。这份喜欢不能放下;这份情感也不能有结局。今夕同舟将成为永远的记忆,是他和她从此将成陌路,不再相见。这怎能不是黯然神伤的情爱之悲!

从诗歌的节奏、韵律、对称以及给人的印象感受等方面来看,《越人歌》也符合西方基本审美形态的优美论。无论审美对象是事物、景物还是文学作品,优美与节奏、和谐、对称等是分不开的。《越人歌》节奏清晰,舒缓又不失明快,整个诗歌的调式是以轻柔为主,但后四句又体现出了情感的渐进。得知王子身份时,那丝哀怨,那点忧痛,在稍作激昂的节律中展现开来。这一点在李函曦的演唱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尤其后两句的演唱,达到了整首歌曲的高潮,情感的全部展露,忧伤情怀的完全释放,看似与诗歌的前半部分不相协调,但实际上,整首歌的感情表达都是十分和谐的。

康德主要从对象给人的快感、内在情感、想象等角度分析优美。这是一首抒发暗恋之情的诗歌,诗歌的每一个优美的角落无不透着作者爱的情怀。爱是美丽的神圣的,尽管是不由言说的爱,尽管是只有自己知晓的爱,经过作者淡雅的吟诵,轻而易举的便叩响了人们内心深处的琴弦,唤起那些最深处的寂寞爱恋。这样忧伤的歌谣,字字句句里弥漫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寂寞,不过是一场飞蛾扑火的执着,结果却早已与现实无关,这是一种忧伤的美,寂寞的美,凄凉的美。

从美学的视角来分析《越人歌》,中国古代的基本审美形态似乎更加适合。《越人歌》本身就是我国古代一首抒情歌谣,更符合我们的审美观点,无论从中和说、气韵说、意境说等,都有其独特之美。

中和的审美特征中适度原则的情感适中,是说,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艺术创作和审美活动中,都要对情感加以一定的节制。从根本上自觉把握艺术创作和审美活动,使得它们既能起到表达和宣泄情感的作用,又不为情感所驱使,甚至造成情感的失控、泛滥,从而使人达到一种宁静、舒畅的愉悦。《越人歌》中,越女在抒发内心暗恋之情时,张弛有度,深浅适中。使人在感受寂寞爱恋的同时,体会到了一股寻常的心境,稍作起伏,却不是波澜不惊。越女表达爱意是委婉含蓄的,淡淡的却至浓至纯,而非天荒地老誓言般的博大爱恋。而这种表达情感的方式,又是中和“多样性的统一”的体现,整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是平和的、宁静的、渐进的。简言之,《越人歌》不是狂放爱恋的表达,而是将情感宁静平和的托出。

《越人歌》呈现出中国古典诗歌独特的气韵美。它洋溢着一股不可抑制的悦人的气息,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形成美的形象和美的感受。它以简约的文字道出寂恋,以委婉的歌声诉说坦然,使越女的爱自然而动人,使人在自然与简洁中感受到清新别致。结尾两句“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又给人留下很多联想和回味的余地。越女与鄂王子皙的故事还会继续演绎吗,或者之后会发生什么,王子到底会不会知道越女心“心悦之”呢。相传王子得到译诗后心有感动遂召越女入宫。事实上,如果这种相传不是真的,这个故事没有结局的话,《越人歌》气韵美便会更加完美。

《越人歌》的最后一句用了起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表达了越女的爱恋。山上生长着成片的林木,林木枝叶纷披深绿浅绿,它们就这样自然地生长于阳光下,我对你的喜欢也就这样坦然的产生了,从心底缓慢而不可抑制的生长起来了,尽管我知道这份喜欢不可能有结局,尽管也许我都不会让你知道它的存在,但它真实生长起来了,正如那满山翠绿的林木。《越人歌》意境之美油然而生,再加之以否定语气的诗句结尾,让人产生无限想象。意境最为精彩之处便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一首娓娓动听的歌谣唱完了,留给人们的是无法用语言来清楚表达的心境。也许是对寂寞凄冷的暗恋的感伤,对越女的怜惜,对有情之人的祝愿……

王子泛舟楚江畔,越女悲歌寄寂恋。

魂觉梦醒空悲叹,独留相思越河滩。

一曲《越人歌》,简单,寂寞,凄美,婉转……也许,无论后人如何去理解它去感受它。都不能完全体会整首诗歌的情境。可是,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静静地品读这一浪漫的抒情诗歌的独特之美,以自己喜爱的方式,去享受这首远古诗歌为我们带来的优美的韵味。

2011/12/11 夏山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e1e9246a8956bec0975e3e9.html

《浅谈《越人歌》美之灵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