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朱自清写景散文的艺术特点

发布时间:2016-06-21 08:26:0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浅析朱自清写景散文的艺术特点

——就《荷塘月色》《绿》《春》《白水》等文

谈朱自清写景散文的结构、抒情手法、语言艺术风格

一、总论

朱自清,原籍浙江绍兴,18981122日出生于江苏东海(今连云港市海州区),1948年因贫病死于北平。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腹有诗书气自华,”他的一生,给人们树立了“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的榜样,更给人们留下了一道道精美的诗歌、散文、文艺理论等文学艺术的大餐。朱自清于1923年发表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显示出他的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纪实性散文《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如《背影》《你我》《荷塘月色》《匆匆》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散文;二是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的散文;三是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借景抒情的小品,伴随一代又一代人喜怒哀乐。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同一切形式的文学作品一样,散文也是一定的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一个成熟的作家,其艺术风格会从他对客观社会生活的描述中体现出来,会从作品的结构、语言、情感以及写作技巧上体现出来。朱自清的散文不论是写景、状物、叙事、议论等基本手法,还是作品的结构、情感、语言都具有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那就是构思、结构漂亮精美、严整缜密,情感真挚委婉,语言优美清新而又风格多样。

本文拟从朱自清写景散文的角度,谈一谈朱自清散文结构、抒情、语言风格等方面的特点。下面,请随我走进朱自清下景抒情类散文的精美画廊,去领略其精美的结构、赤子的情感、朴素清新而不失典雅的语言艺术。

二、 朱自清写景散文的结构艺术

散文,朱自清先生把它称之为“随笔”,是一种侧重于抒发内心感情和表达内心体验的文学样式。散文的特点,历来被概括为“形散神聚”,即在主旨集中明确的基础上,形式上可以散些,在内容上表现可以更自由。散文的结构也应该是“散”与“不散”辩证统一,即“形散神聚”。朱自清在《背影》这个集子的自序中,说他喜欢写散文的原因,就在于它的“自由”与“随便”。的确,朱自清的散文,表面看来东一语,西一笔,时而叙事写景,时而议论抒情,随笔点染,信笔勾勒,“自由”与“随便”得很。但实质上,他的散文能放能收,放收有序,作品紧凑集中,主题明确。即便是作品的部分与整体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也安排得十分自然,衔接得十分巧妙。亚里斯多德说过,“美与不美,艺术作品与现实事物的分别在于,在美的东西和艺术作品里,原来零散的因素结合成为一体。”朱自清写景散文的结构可谓天衣无缝,严谨缜密到了极点。

朱自清的写景散文结构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构思的缜密完整而又灵活多变,思路纵横开阖如天马行空,而又构思缜密收放自如、法度严谨上,而这一点,又与其文章“文眼”的设置、线索的安排等方面的手法密不可分。

郁达夫说朱自清的散文充满了“诗意”,其实是和他精研构思分不开的。结构艺术,是构成散文美感的因素之一。所以,“结构永远是测度一个艺术家构思才能的重要标志。”一篇好的散文,可以做到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让读者思接千古、神飞九天。也正因此,古往今来许多艺术家均十分重视结构艺术,左思的《三都赋》就是精心构思,十年而成;《红楼梦》批阅五载、增删十次;《浮士德》穷诗人六十年光阴才大功告成。文学史上无数的实例说明了艺术家对构思的重视。

朱自清的写景散文,虽不是“长篇之极轨”,但仍然是思路纵横开阖,如天马行空,而又严谨缜密,收放自如,充分体现了多元性的结构特点,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这是朱自清先生写景散文的根本特点。

以《荷塘月色》为例。本文是朱自清先生笔下脍炙人口的名篇,全篇不足一千五百字,但作者的思绪,由眼前的月下荷塘,飞到遥远的六朝,由身处的北平,翱翔到千里外的江南;由眼前的亭亭荷花想到婷婷的舞女,由闻到的缕缕清香,联想到飘渺的歌声,可谓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从视觉到听觉到嗅觉,可谓天马行空,无拘无束。但读者却绝不觉得文章散乱,反而觉得优美至极。原因即在于作者收得好——其一,是作者安排了一个圆和的结构,作者从家里出来去寻找宁静,围着清华池转了一圈,读者自然而然随着作者的踪迹饱尝了荷塘的美景;其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即作者是围绕中心展开的充分的想象和联想,这使得文章的开合做到了与中心的完美一致。作者出门是为了寻找宁静,所以,为找到心灵的宁静当然可以思接千古了。《荷塘月色》之所以能够为大家所喜爱,与其构思的开合不无关系。

《绿》可称为《荷塘月色》的姊妹篇。文章要写的是梅雨潭的绿,但在文章的开篇,作者却巧妙地宕开一笔,用极其美妙的文笔去写梅雨瀑的美景,简直描绘到了美的极致,作者这样安排,不仅交代了潭水的来历,还自然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但作者仍未收手,又去写杭州的绿壁、什刹海的绿杨、西湖的波、秦淮河的水,用这些名闻天下的名胜来旁衬梅雨潭的绿,这样,简直给读者打开了无数美妙绝伦的美好画卷。但这样写不仅不让人觉得繁琐,反而显得美不胜收。原因即在于,作者开合有度,结构很好地为中心服务。

朱自清的散文很注意开头结尾的严谨照应。《荷塘月色》由出家门到回家门,《绿》开篇是“惊诧于梅雨潭的绿”,结尾是“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春》以盼春开篇,以颂春结尾——这些文章的首尾或直接反复,或变换加强,但都能从结构上给读者以完美的感受。这是朱自清先生写景散文结构上的另一特点,读者只要细心品味,就不难领会,笔者不再赘述。

朱自清的散文结构构思之所以给人以完美的欣赏效果,除以上所讲的善于想象和联想、善于讲究首尾照应外,与下面两点也是密不可分的。

其一、朱自清的散文作品,都有一条将许多生活片断串通起来并为主题服务的线索,从而使结构谨严整一,完美和谐。没有这样一条线索的贯穿,“生活的珍珠就会散弃一地”,这些材料只能成为互不相关而堆砌起来的片断,不会有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春》一文中,“春”是全文的主旨,是全文的线索,也是全文的结构。开篇以“盼春”开启全文,中间的“绘春”再现春的生机蓬勃图景,结尾的“颂春”回应开头,同时盛赞了春意盎然的青春活力。《春》一文的情感表达层层递进,结构谨严有致,很好地体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荷塘月色》以寻找宁静为线索,把读者带入清华池畔优美的月下荷塘。正是这一条条明晰的线索把来自生活中犹如一颗颗闪亮的珍珠的鲜活的材料,穿成了璀璨夺目的项链。朱自清先生用他精彩的妙笔,展示给了读者一幅幅美妙的画卷。

其二、朱自清散文的艺术构思,十分注重“文眼”的安设。

清人刘熙载云:“揭全文之指,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顾之,在篇末则前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惟有有了“文眼”,主旨才会鲜明突出,意境才会虚实相生;惟有有了“文眼”,剪裁才会详略得当,结构才会疏密有致。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不论篇幅长短,都极擅长文眼的设置,因而作品凝练集中而又收放自如。而文眼的设置,又机动灵活,不拘一格。

有的文眼在开头,如《荷塘月色》,文章一开篇就“揭全文之旨”——“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全文围绕着这一句话谋篇布局,显得凝练集中。因内心“不宁静”,而去寻找宁静,接着,作品写小路的“静”,写月色朦胧的“静”,反衬自己的“心里颇不宁静”,再接着以荷塘四周蝉声和蛙鸣的“闹”突出荷塘月色的“静”,又以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旧俗,梁元帝的《采莲赋》和《西洲曲》关于采莲的热闹、嬉戏的情景,进一步反衬此时此地“荷塘月色”的“静”,最后画龙点睛“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含蓄地揭示出“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最后回到家中,从梦幻般的优美回归现实的不静——全文似乎天马行空,塞北江南、古往今来无拘无束,但全围绕一“静”字展开,可谓老练至极。

有的文眼在文中,有的则卒章显志,安排在文尾。如《春》这篇短小的精美的散文,从各个方面表现了春天的美丽,无限的生机和创造力。作品先写对春天的盼望,其次勾画出春天的轮廓,然后具体地写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四幅春光图,最后,从春天的自然景物的描绘转到春天中人们的活动的描写:“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是的希望。”《春》,好一幅迎春图,作者写出了人们对春天的希望,对春天的赞颂。一句朴实而似寻常的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正是作品的“文眼”,也是作品诗意的核心。这一“画龙点睛”之句,没有雕琢、也没有粉饰却又有最神奇的功力,有一种不露痕迹的自然美感,自然、朴实而不带雕琢。

眼是心灵之窗,“文眼”如人之双眸,是一篇文章之精神所在,朱自清文章在这一点上表现了高超的艺术水平。一个“宁静”可带你去清华池畔(《荷塘月色》),同样,一个“绿”、一个“惊诧”可带你到梅雨潭边(《绿》),一个“诱惑”又可引你来白水旁(《白水》)。细心品读,自会发现其散文文眼之妙。

三、朱自清写景散文的抒情艺术

散文本身是长于抒情的文体,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尤其应当抒写“作者心灵的歌声”。朱自清的散文,从纵的时期和横的题材来看,都是以抒情见长。朱自清散文的抒情,具有其鲜明特色。无论是抒写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如《绿》《威尼斯》),抑或皆自然景物排遣抑郁孤愤(如《荷塘月色》);还是叙写父子之情、夫妇之爱;甚至对黑暗社会的揭露讽刺批判,无不充满了作者特有的细腻、真诚,流露着一个拳拳赤子的真挚,表达着作者对生活的浓浓的热爱,把一颗赤诚的心灵捧现在世人的面前。本文拟就作者写景抒情类文章的抒情技巧做一简单赏析。

朱自清写景抒情的文章,无论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无论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还是寓情于事,抑或寓情于理,都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其情感或深沉顿挫,或委婉细腻,或热情奔放,均能引发读者的强烈共鸣。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不错的,向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哪里是一个成熟作家的抒情,简直是一个纯情少年的欢呼!面对新生活展现在面前的大好前景,作者描绘了春天的风、春天的雨、春天的花草树木,满怀热情的讴歌春如新生的娃娃、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健壮的青年(《春》),景物鲜活生动,情感热烈奔放,面对这样的大好春天,谁又能不随着作者欢欣鼓舞呢?在第一次大革命高潮到来的时候,作者游览梅雨潭,在他的笔下,又为我们描绘出了怎样一幅生机盎然的动人画面,抒发了怎样浓郁的无法化解的美好情怀啊!作者描写了水潭的绿,如荷叶,如美玉,如美酒,作者完全陶醉在这一片美好中,他欢呼雀跃,他忘怀所以,(《绿》)我们又怎能不随着作者的畅快心情而律动呢?以上是朱自清散文里直接抒情的两个普普通通的例子,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是怎样为了祖国的命运而欢欣鼓舞,而明快的画面,鲜明的情感,又为我们展示了怎样的一腔赤子情怀。

再举一个情景交融的例子。情景交融、以情驭景的典范,《荷塘月色》当之无愧。该文作于大革命低潮时期,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面对反动势力对国家前途的破坏,作者一片忧伤。因此,在一段时间里,作者心潮起伏,难以入眠,一个人在静静的夜里到阒无人迹的荷塘边散步,以排遣内心的寂寞惆怅。在作者的笔下,亭亭玉立的荷叶,袅娜开放的荷花,平日明朗的月亮,漫天璀璨的星斗,全笼罩在一片淡淡的哀怨中,一片朦胧,一片惆怅。作者本想“偷得浮生半日闲”,但最终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之中。文中,作者无一字说道为什么“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热闹”只属于“树上的蝉”和“水里的蛙”,但这种笼罩在“淡淡的哀愁之中”的“淡淡的喜悦”,又有谁分不出个中滋味呢?《荷塘月色》一文,达到了情景交融、以情驭景的极致。

说到景与情与理的完美结合,还要说一下作者的另一篇文章,那就是《匆匆》。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把一个十分重大的哲理,化作了一个常见的形象,用孩童般童稚纯真的语言,为我们传达了一个重要的哲理——要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作者以一天里太阳光线的移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把人生一去不复返的残酷事实与可以周而复始的桃花燕子做形象的对比,把对时光的流逝的感慨、对人生苦短的叹惋、对他人的真诚忠告,与一天中日光流转的形象完美的交融在一起,达到情景交融、情理不分的地步,因此,文章虽然短小,却同样是家喻户晓、人人熟知的名篇。

在写景的文章里,朱自清先生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精美的自然景物画卷,为我们剖析了一个个深刻的哲理,也为我们敞开了一颗赤子之心。朱自清的抒情艺术是与叙事、写景、议论完美融合起来的。侧重于叙事的“抒情小品”,真挚委婉,偏重于写景的篇章奇丽隐秀,偏重于议论的杂文、杂感机智深沉。总之,朱自清散文的抒情艺术是真挚的,是赤子的欢呼雀跃;朱自清散文的抒情艺术是含蓄的,是歌者的脉脉深情;朱自清散文的抒情艺术是深沉的,是长者的睿智沉思。

四、朱自清散文的语言艺术

文章的思想和情感的意蕴美向来是文学创作的最高追求,这种内在美是通过怎样的外在形式体现出来的呢?语言的运用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苏轼在《答谢民师》一文中说:“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说的就是语言运用之难。而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把祖国语言运用的极为纯净,极为凝练,具有了非常独特的语言艺术魅力。研究朱先生的散文创作,我们不难发现,在语言艺术的运用上,其散文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

他的散文之所以有着超乎寻常的艺术感染力,同他善于熔化中国古典诗文的词汇,吸取西方语言及句式,提炼群众口头语言的精华,创造出新鲜活泼、自然朴实的散文语言是分不开的。朱自清散文的语言优美流畅,朴素简洁,清新隽永。具体而言,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心锤炼句式,自然而凝练,清新且厚重。能熟练运用口语语汇,又能引用或锤炼精彩的文言句式,因而显得朴素自然,清新流畅,而又凝练含蓄,典雅庄重,既具有生活的新鲜,又具有文化的厚重。有的文章一朴素为主,平淡之中见真纯。如《背影》,作者用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表现浓浓的父子之情;有的以炼句取胜,如《匆匆》,作者采精警之语,展人生真谛;有的兼而有之,如《欧游杂记》中的《威尼斯》,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这样介绍圣马克堂圣——“马克堂是方场的主人,建筑在十一世纪,原是卑赞廷式,以直线为主。十四世纪加上戈昔式的装饰,如尖拱门等;十七世纪又参入文艺复兴期的装饰,如栏干等。所以庄严华妙,兼而有之;这正是威尼斯人的漂亮劲儿。”“庄严华妙,兼而有之;这正是威尼斯人的漂亮劲儿”,前面一句,简洁明快,后边一句,纯用儿化,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将古典诗词信手拈来为我所用也是朱自清散文的一大特点。看下面一段:“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首徐回,兼传羽杯;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州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 (《荷塘月色》)

作者不满于眼前的黑暗恐怖,希望得到自由与民主。在文中,作者将《采莲赋》《西州曲》信手拈来,把江南生活的自由美好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读者面前,与现实的黑暗恐怖形成鲜明对比,典型,充分,又具有浓郁的诗情画意,充分表现了作者高超的语言技巧和雄厚的文化积累。这样的例子在他的文章中举不胜举。

二、巧用叠词、双声叠韵词语、儿化词、整散句,构成其散文语言独具的音韵美。

朱自清的文章,灵活自如的发挥了汉语语言的各种优势,将汉语特有的音韵美发挥到了极致。

()叠字叠词的巧妙运用,形成独有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叠字叠词,在我国古典诗词歌赋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它造成一种走月流云的音韵美或反复回环的抒情气氛。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中,叠字叠词随处可见。下面仅举一例作为说明。请看下面一段文字: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荷塘月色?》

这短短几百字,连续使用了“曲曲折折”“田田”“亭亭”“袅娜”“粒粒”“缕缕”“仿佛”“渺茫”“密密”“脉脉”“静静”“薄薄”“淡淡”“参差”“斑驳”“峭楞楞”“弯弯”“隐隐约约”“重重”“阴阴”“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等二十几个叠字或连绵词,读起来简直就是朗朗上口的诗篇。

细读朱先生的散文,你会发现,其散文如诗歌般,充满了音乐的美感。

三、运用缤纷修辞,铺展装饰美

 朱自清的散文里,不论是朴素美的“淡妆”,还是装饰性的‘浓抹’,都使语言生动形象至极,尤其是缤纷的修辞,仿佛优美的旋律萦于耳际,久久绕梁。

朱自清先生不愧是语言艺术的大师。在他的散文里,比喻、拟人、反问、对比、夸张、排比、反复等常见修辞手段,琳琅满目,比比皆是,把语言装饰起来,如同语言艺术的长廊,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举几个例子:里,“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荷塘月色》),把月光比作流水,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梅雨亭“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翅浮在天宇中一般”(《绿》),把亭子比作雄鹰,写出亭子凌空欲飞的气贯长虹之美感。这样的语言,状物写景,形象生动,又把静态的食物写的具有了动态的美感,一箭双雕。

《匆匆》里“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匆匆》),太阳有“脚”,能“挪移”。这是拟人;“于是一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匆匆》),一组排比句,用具体的事件,细腻独到的笔触写出了时光匆匆流转的现实,提醒人们把握好时间,形象生动,细腻感人。

更需要指出的是,朱自清先生还善于运用通感、博喻等修辞手法,可谓把语言技艺运用的炉火纯青。  

通感常出现在朱自清的散文中。《荷塘月色》里,“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前一句用渺茫的歌声描绘出“清香”飘渺,似有似无的荷之清香,动静相宜,虚实相生。后一句则用“名曲”的旋律来形容表明光与影的和谐,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充分调动读者的各种感官,给读者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使人如浴荷塘月色之中,进入诗境一般。

博喻也是朱自清先生极擅长的艺术手段。

《绿》里,“这里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地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地摆弄着,像跳动着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象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冷人想着所曾触到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这段话,作者综合运用博喻、通感、移用的修辞手段,多角度、多侧面地从视觉、触觉等方面形象地表现出梅雨潭水绿的波状、情致、柔润、清亮,令人叹为观止!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荷塘月色》)一段话把花朵比作温润的明珠、闪烁的星星、出浴的美人,把月下荷花的温润、纯洁、柔美脱俗写的活灵活现。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春》),牛毛般细密、花针般明亮、细丝般柔软——又有哪一个能不被作者神话般的春雨陶醉呢?

“移就”也是朱自清散文中极其常见的手段。在他的笔下,水上城市威尼斯的海水“那么浓,那么酽,会带你到梦里去”,看海水如品浓茶,色香俱佳;威尼斯的建筑“简洁不罗嗦,痛快之至”,看建筑如读妙文,酣畅淋漓;威尼斯的歌女“颤着酽酽的歌喉”,听歌声如饮美酒,醇厚天香。这些语言,充分调动了读者的各种感官,把语言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

结束语

“读好文章,如因醇酒,久而弥笃.”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现代散文的艺术画廊,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学习朱先生的散文,在欣赏品味其情景交融的散文意境、生动绝妙的语言艺术的同时,在取材方面、立意方面、结构方面等对于创新文章无疑都是很有借鉴意义。真正的好文章是不朽的,先生的著作对于今天的我们,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审美价值。

附记

毋庸置疑,作为特定时期的特定人物,其文章必定会打上特定时代的烙印,且一定会有作者的个性特征表现出来。就朱自清而言,新旧文化的冲突,文言文向白话文的转变,在他的文章里无疑会留下鲜明的印记;作者的多愁善感,也显得小资情调颇浓,而缺乏爽朗和大气;在今天看来,部分地方甚至存在媚俗的嫌疑,或者有拼凑文采之嫌。但这都不足以全盘否定朱自清散文的魅力——吃惯了大鱼大肉,看惯了刀光剑影,不妨品一品红酒清茶,听一听苏州小调。这并不妨碍我们的审美。

余光中先生在一篇名为《朱自清是现代散文大师吗》的文章中,分析了朱自清散文的缺点,其中有很多独到而深刻的见解,读后受益匪浅。于先生对其喜欢用女人来作比喻(文章列举了《荷塘月色》《绿》等文章中的比喻)颇有微词,指责其缺乏新意,虽不无道理,但未免偏颇。说《荷塘月色》中以“出浴美人”比喻荷花显得牵强,确有道理;但《绿》中几个比喻应该是很出色的。如果因用女人作比喻就全盘否定,那第一个该批倒批臭的就该是屈原了——他可敢把国君都比作美人的——屈原正是这种手法的“始作俑者”。不知于先生以为然否?至于说朱自清写《荷塘月色》的时候只是一个年轻人,写出来的文章却老气横秋,让人觉得像是一个中年人写的作品,也是该指责的,这种看人观事的标准就已经是有失厚道了。

写完前面的分析,想起余光中先生的评论,有些感慨,一并写在此处。对朱自清的分析,实是代人捉刀,因此,很多地方引用了他人论述,在此表示谢意;也因为篇幅所限,未能进行全面分析,因此很粗糙,故在此赘述一笔。然而仍然发到网上,抛砖引玉,兼以就教方家。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ecf39cc52d380eb63946d86.html

《浅析朱自清写景散文的艺术特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