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2023-11-21 15:38:4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诗境禅意融山水——论王维山水诗中的意境与禅趣
王维一生学佛,以禅入诗,被赞誉为当代诗匠,又精禅理。作为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淡远,流动空灵的风格在诗坛独树一帜,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善于借助山水自然表达深奥晦涩的禅意,营造清远、静谧和物我相融的意境,并与禅趣的相融相偕。
一、禅宗思想形成原因
佛教自传人中国以来,就对中国人的生活、思想观念产生了极大影响。到了唐代,佛教内部各宗派相继成熟,尤其是禅宗备受推崇。禅宗是在中国本土文化基础上,经过融合吸收所创造的成果。它不仅作为一种独立的教派传授宗法,与美学相结合,形成禅宗美学,对士大夫知识阶层的文艺创作、审美情趣和人生态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王维所生活的盛唐时期,禅宗思想成熟,是学而优则仕的时代,更是个隐逸的时代。一方面,科举制度的实行,使入朝为官几乎成了当时所有知识分子最终追寻的目标;另一方面,官场中的腐败污浊致使一些知识分子被迫放弃了政治理想,转而隐逸求生,于吟诗作画中寻求心灵的寄托与庇护。
王维也不例外。《旧唐书·王维传》中记载,王维出仕后半官半隐,曾历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晚年却因安史之乱被意外卷入政治波澜之中。面对变幻无常的政局,王维在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的感叹下开始吃斋念佛。
但王维禅宗思想的形成不仅仅是由于政治受挫,也与他的生活经历有极大关系。王维出生于奉佛之家,他的《请施庄为寺表》中记载,其母崔氏信奉佛教,褐衣蔬食,持斋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自幼受到的来自家庭佛心佛性的熏陶,加之盛唐时期,佛教得到空前的兴盛和发展,尤其是禅宗的形成,更成为中国本土化的佛教,受到帝王卿相、饱学鸿儒的弘扬提倡,学佛佞佛俨然成为风气。王维与许多佛教徒都有交往,并时常客居寺中,山中多法侣,禅颂自为群。城郭遥相望,为应见白云。《山中寄诸弟妹》)开元二十八年,王维与南宗禅大师神会相遇,从此倾心服膺于南宗禅法。安史之乱后,王维趋佛倾向更加强烈,维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
二、恬淡意境的营造《新唐书·本传》中记载:维工草隶,善画……绘工以为天机所到,学者不及也。王维精通绘画,并将绘画技法成功运用到诗歌创作中,使其诗歌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恬淡明秀的意境跃然纸上。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善于捕捉山水风物中的光线、色彩和形态,最大限度地发挥语言的表现力,通过对光、色、态的描写和相衬相生,组成一幅幅宛在目前的生动图画。如《田园乐》其六: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诗人成功捕捉到富于春天特征的景物:桃花、柳丝、莺啼,在勾勒景物的基

础上,进而着色,绿两个字的运用,使景物鲜亮怡目,富有生机。着色之后再渲染:花瓣还带着宿雨,柳丝还笼在朝烟中;虽处处闻啼鸟,但山客还春眠不觉晓;花落不知多少,但家童因春眠还未扫。这样细致的捕捉描绘,自成一幅红情绿意雨后春景图。短短二十四个字,表现了诗人对语言的收放自如,可谓丹青妙笔。
(二)苏轼称赞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突出表现在王维对自然景物的艺术布局。他借鉴绘画技法,并十分重视意象的布局和层次,使诗歌具有鲜明和谐的色彩美、线条美、层次美、构图美。如他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首联写山中秋景。时值寒秋,泉水日日潺潺;天色向晚,山色渐转苍翠。寥寥十字,勾勒出一幅有色彩,有音响,动静相偕的秋暮景。
颈联写原野暮色。夕阳和炊烟是田野黄昏的典型景象。渡头余落日,精确地抓住夕阳贴近水面的一瞬间;墟里上孤烟白描手法表现出黄昏一缕炊烟袅袅升空的景象。
颔联和尾联的意象刻画,是对景物的渲染和填充。纵观全诗,辞无所假,远处寒山渐转色,近处秋水盈盈,渡头落日贴水面,墟里孤烟渐升,加之人物形象与自然景致的相融相偕,远近相衬,色彩渐进,层次分明,构成了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村雨后风景画。
(三)王维还善于捕捉大自然的声音来描摹景物,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来创造意境。如《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山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人善于在静态中写动态,在动态里渲染静态,静动结合间成就了一幅美不胜收的山水画。《鸟鸣涧》中以桂花的坠地有声来表现春山月夜的静谧,用鸟呜来打破这寂静的春夜,明写动景,实写幽静,在对比与反衬中生动地烘托出春夜山谷的万籁无声,勾勒出了一幅风清月朗的水墨画。
王维以诗人的情怀、画家的慧眼和乐者的听觉进行创作,他的诗歌,不仅是诗中有画,而且是绘声绘色的有声画,被人赞誉其为传天籁清音,绘有声图
三、空灵禅趣的寄寓
《诗叟》中说:太白五言绝自是天仙口语,右丞却人禅宗。王维以禅入定,由定生慧的心灵状态,渗透到诗歌创作中,使其诗歌折射出空灵清幽的禅趣。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得以反映:
(一)直接用禅语禅典人诗,表达禅境禅趣。如《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在作者平静直接的叙述中,让人感受到他对般若空观深入内心的认识。说理明晰,禅悟深刻,体现了诗人作诗和禅修的深厚功力。
王维曾在《哭殷遥》中说:忆昔君在日,问我学无生。直至晚年,他仍在《秋夜独坐》中感叹: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所谓无生,也是他禅趣的直接表现。
(二)通过坐禅感悟世事,探究万物生死,将禅的凝神观照、息心静虑与山水情趣融而为一,借此表现静寂禅趣。如王维的《秋夜独坐》,展示了诗人艰辛

的禅悟历程:孤垂老,鬓发白,夜愁难捱;山果落,草虫呜,踽踽凄怆;要想从生老病死的忧患中解脱,只有学习无生之法。由悲秋而叹老,到肯定佛教,由景入情,从情人理,以情证理,于世事人生的感悟中营造了一种宁静安详的美和空灵的境界。这种空灵境界,正是禅的最高境界,表现出诗人静观寂照时的幽独情怀与禅趣。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f487470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f0.html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