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课全课教案教学设计(1.1;1.2;1.3)

发布时间:2020-05-18 16:27:1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

课文简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中篇幅最长的一章,也是最具文学色彩的一章。本章以“志”主线,体现了孔子及四位弟子的人生志向。《论语中师生志”“志”记录一章,但本文的“志”涵盖了社会理想、自我判断、为政之道等多方面内容,内容丰富,给人以极大的思考空间,故长期以来为人所重。同时,文章对人物的语气、表情、动作的描写简洁传神,也颇具文学价值。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学会从语言入手读通读懂文言文

2、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会梳理文章段落大意,划分内容层次整体把握文意

3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文章对孔子师徒语气、表情、动作的精彩描写,想象品味沂水春风图所传达和谐美好理想社会图景

4、文化传承与理解:比较分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性格和志向,从与点”出发探讨孔子的志向,加深对儒家思想的理解;联系社会现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疏通文意提升文言阅读素养;分析人物性格和志向,探讨孔子之志儒家思想思考其现代意义。

教学难点

从“吾与点”出发探讨孔子的志向,加深对儒家思想的理解。

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本节课开始,我们正式开启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的学习。请同学们看教第一单元目录和单元导引。可以发现本单元所选文章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史书重要选段,可以引领我们去探寻中华文明光。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观点的一部经典,古人言“部《论语治天下,初中时我们曾学习了《论语则,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中篇幅最长的一章,也是最具文学色彩的一章。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读这篇文章,进一步了解探寻儒家思想。

、题解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先进》篇,标题为后人所加。

1、“侍坐”意即尊长旁边陪坐”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都是孔子的学生,他们年龄不同,性格也各有差异。

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即文中的“由”,当时约51岁。子路很勇敢,63岁时是卫国大夫孔悝的家臣。鲁哀公十五年,卫国发生内乱,孔悝被劫持,子路知道消息,马上赶往京城救难。到了城外,遇到卫国大夫高柴由城内逃出,高柴劝子路不要进去,子路说:“我拿孔悝的俸禄,就应该救孔悝的难。”进城后被杀。

曾晳,名点,字皙,即文中的“点”当时约39岁。他的儿子曾参也是孔子的著名弟子,后人尊称为“曾子”。平时所说的“四书五经”中的《大学》就是曾参所著。

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即文中的“求”当时约31岁。冉有有治国才能。鲁国的大夫季康子问孔子:“冉有可以从政吗?”孔子说:“冉有多才多艺,从政有什么不可以的?” 季康子就请冉有辅佐自己。鲁哀公十一年,齐国军队攻打鲁国,冉有力排众议,率领鲁国军队抵抗强敌,获得了胜利。

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即文中的“赤”,当时约18岁。据《论语》记载,他衣冠整齐,生活从来不马虎,仪表堂堂,风度翩翩,擅长辞令,应对得体。孔子说他“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他可做一个很好的外交官。

听读正音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先听老师通读一遍课文,听的过程中用红笔将生僻字读音标注课本上

特别要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

曾晳(xī) 哂(shěn) 舞雩(yú) 铿(kēng)尔

小相(xiàng) 比(bǐ)及 冠(guàn)者 喟(kuì)然

2、听读完一遍之后,你认为这篇文章大概在讲什么?

明确孔子四名弟子畅谈人生志向。

逐段细读,把握文意

接下来,我们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一起疏通文意。在此过程中也要训练文言文阅读的“推断意识”(学会借助字形、语法、成语、句式等推断词义)和整体意识(联系上下文语境读懂词义、句义、段落主旨)。

注意以下文言知识点

通假字

(1)鼓瑟希,铿尔 希,通“稀”,稀疏

(2)莫春者,春服既成 莫,通“暮”,暮春,阴历三月

(3)唯求则非邦也与 与,通“欤”,语气词

一词多义

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如果

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至于

3.宗庙之事,如会同。 或者

4.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或者

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方形

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合乎礼仪的行事准则

1.以吾一日长乎尔 因为

2.毋吾以也 认为

3.则何以哉

4.加之以师旅

1.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赞同

2.唯求则非邦也与? 相当于“

1.以吾一日长乎尔

2.摄乎大国之间

3.异乎三子者之撰、跟

4.浴乎沂,风乎舞雩、在

1.以吾一日长乎尔 你们

2.子路率尔而对曰 ...的样子

3.鼓瑟希,铿尔 ...的样子

4.尔何如

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会同,端章甫 穿礼服,戴礼帽

瑟希,铿尔 弹奏

三子者出,曾皙 最后走出

者五六人 戴帽子

浴乎沂,乎舞雩 吹风;乘凉

2)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可使有勇,且知 符合礼仪的行为准则

赤也为之 的国家

孰能为之 大的国家

特殊句式

1)宾语前置

不吾知也

毋吾以也

则何以哉

(2)状语后置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异乎三子者之撰。

以吾一日长乎尔

第二课时

、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名同学分角色共同完成课文的朗读,其中一人旁白,五人角色朗读。读过程中注意尽可能贴近人物的身份、语气动作通过朗读,一方面进一步熟悉文本,也为进一步思考探究做铺垫。

、问题探究

上节课我们读懂了文意,在此基础上本节课我们将针对文本中的几个问题深入研讨(以下问题已呈现在学案上

思考1:全文围绕着哪个展开?文章的逻辑层次是什么样的

明确:围绕“展开。大致逻辑层次是:——述志——评志

思考2:四位弟子的人生志向和孔子对他们表现出的态度各是什么你更认同谁的志向?(完成下表)

人物

回答问题时的动作、神态性格特点

志向

孔子的态度

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华

人物

动作、神态性格特点

志向

孔子态度

子路

“率尔而对”

有抱负,自信,却失之鲁莽、轻率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侧重强兵

哂之

曾皙

谨慎小心,谦虚退让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侧重富国

冉有

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侧重礼仪

公西华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洒脱高雅 从容淡定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描绘了“沂水春风图”

与之

思考3:孔子为什么子路?如何理解“其言不让”?

可参考以下内容: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侍于君子(长者),不顾而对,非礼也。”——《礼记·曲礼》

“四子以子路为年长,自当先对,但亦当顾望,不得急遽先三人也。”

——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

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论语·季氏》

明确:“其言不让更多说子路回答问题时表现不够谦让,而不是说他志向

思考4:用现代汉语描绘曾点的所说的“沂水春风图”并结合下列文段说说孔子为什么点”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第五》

总结

孔子赞赏曾皙之志,并不意味着完全否定子路等人的说法。事实上就治理国家而言,子路讲的不挨打,即强兵冉有讲的是“不挨饿即“富国公西华讲的是“知礼节,即“文明”,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曾皙讲的是“幸福是终极目标,富强、文明的终极目标是人民的幸福。目标重要,过程同样重要;既应敢于承担,又要谦逊礼让——这就是孔子的态度。孔子主张以礼治国,想要重整春秋末期混乱的社会秩序,而曾皙说的正是礼治下的太平盛世的图景,是治国的最高境界。因此孔子说“吾与点也”。

课下任务

5人一组,将本文改写成一个课本剧。要求用现代汉语,且原文尽量保持一致。下节课抽选一到两个小组在课堂上表演。

第三课时

、课本剧表演

抽选1-2小组表演课前编写和排练的课本剧,表演完之后其余学生要做点评。

(设计意图表演过程中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学生完成全文背诵任务也有帮助

二、各言己志

通过学习本文我们了解了孔子及其四位弟子的志向。纵观古今,很多仁人志士都曾在年轻时候立下过志向,比如杜甫心存“致君尧舜上”的志向,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袁隆平立志让全球无冻馁之人......那么你的志向是什么?今天我们课堂上一起分享一下同学们畅所欲言,各言己志

、完成同步练习题(见《同步练习检测》)



1.1.2《齐桓晋文之事》教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疏通文意,积累掌握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

2.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3. 领会孟子耐心细致的说理态度和巧妙灵活的论辩方法。

【知识链接】

1.孟子与《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 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2.背景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国诸侯国君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过着苦难的生活。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扩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于是,孟子便 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了,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

3.“王道”和“霸道”

“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4. 孟子名言(背诵)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活动一】

书声琅琅——自由朗读文本,要求读准字音,读准断句。

【活动二】知识梳理

【活动三】整体感知

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活动四】咬文嚼字

1.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孟子提出齐宣王“以羊易牛”这件小事目的何在?

2.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这一段文字孟子是如何说理的?

【活动五】合作探究

1.孟子在本文所阐述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 有哪些方面的具体措施?

2. 梳理文章思路,简要概括孟子如何一步一步地说服齐宣王采纳“保民而王” 的主张?

3.学完本文,你在阅读和鉴赏文章方面有什么收获?在素材积累和写作技法方面有什么收获?

【参考译文】

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讲给我听听吗?”

孟子回答说:“孔子这些人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后世没有流传。我没有听说过这事。(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

(齐宣王)说:“要有什么样的德行,才可以称王于天下呢?”

(孟子)说:“使人民安定才能称王,没有人可以抵御他。”

(齐宣王)说:“像我这样的人,能够保全百姓吗?”

(孟子)说:“可以。”

(齐宣王)说:“从哪知道我可以呢?”

(孟子)说:“我听胡龁说(我从胡龁那听说):‘您坐在大殿上,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您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用它(的血)来涂在钟上行祭。’您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到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没有罪过却走向死地。’(那人问)道:‘那么既然这样,(需要)废弃祭钟的仪式吗?’你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来换它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

(齐宣王)说:“有这事。”

(孟子)说:“这样的心就足以称王于天下了。百姓都认为大王吝啬(一头牛)。(但是)诚然我知道您是出于于心不忍(的缘故)。”

齐宣王说:“是的。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啬一头牛?就是因为不忍看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就这样没有罪过却要走向死亡的地方,因此用羊去换它。”

(孟子)说:“您不要对百姓认为您是吝啬的感到奇怪。以小(的动物)换下大(的动物),他们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您如果痛惜它没有罪过却要走向死亡的地方,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齐宣王笑着说:“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想法呢?(我也说不清楚),我(的确)不是(因为)吝啬钱财才以羊换掉牛的,(这么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

(孟子)说:“没有关系,这是体现了仁爱之道,(原因在于您)看到了牛而没看到羊。有道德的人对于飞禽走兽:看见它活着,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哀鸣)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因此君子不接近厨房。”

齐宣王高兴了,说:“《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到。’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不知道自己是出于什么想法。先生您说的这些,对于我的心真是有所触动啊!这种心之所以符合王道的原因,是什么呢?”

(孟子)说:“(假如)有人报告大王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却不能够举起一根羽毛;(我的)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梢,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那么,大王您相信吗?”

(齐宣王)说:“不相信。”

(孟子说:)“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及禽兽,而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功德,却是为什么呢?这样看来,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看不见整车的柴草,是不用目力的缘故;老百姓没有受到爱护,是不肯布施恩德的缘故。所以,大王您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是不肯干,而不是不能干。”

(齐宣王)说:“不肯干与不能干在表现上怎样区别?”

(孟子)说:“(用胳膊)挟着泰山去跳过渤海,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确实是做不到。为年长者按摩肢体,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肯做,而不是不能做。大王所以不能统一天下,不属于(用胳膊)挟泰山去跳过渤海这一类的事;大王不能统一天下,属于为年长者按摩肢体一类的事。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照此理去做)要统一天下如同在手掌上转动东西(那么容易)。《诗经》说:‘(做国君的)给自己的妻子和子女做好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说的就是把这样的心推广到他人身上罢了。所以,推广恩德足以安抚四海百姓,不推广恩德连妻子儿女都安抚不了。古代圣人大大超过别人的原因,没别的,善于推广他们的好行为罢了。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广到禽兽身上,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好处,又是什么原因呢?用秤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才能知道长短,任何事物都是如此,人心更是这样。大王,您请思量一下吧!还是说(大王)您使动用兵甲(发动战争),使大臣们陷于危险,与各诸侯国结怨,这样心里才痛快么?”

齐宣王说:“不是的,我怎么会这样做才痛快呢?我是打算用这办法求得我最想要的东西罢了。”

(孟子)说:“您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我)可以听听吗?”

齐宣王只是笑却不说话。

(孟子)说:“是因为肥美甘甜的食物不够吃呢?又轻又暖的衣服不够穿呢?还是因为美女不够看呢?美妙的音乐不够听呢?左右受宠爱的大臣不够用呢?(这些)您的大臣们都能充分地提供给大王,难道大王真是为了这些吗?”

(齐宣王)说:“不是,我不是为了这些。”

(孟子)说:“那么,大王所最想得到的东西便可知道了:是想开拓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见,统治整个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但是)以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就像爬到树上却要抓鱼一样。”

齐宣王说:“真的像(你说的)这么严重吗?”

(孟子)说:“恐怕比这还严重。爬到树上去抓鱼,虽然抓不到鱼,却没有什么后祸;假使用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又尽心尽力地去干,结果必然有灾祸。”

(齐宣王)说:“(这是什么道理)可以让我听听吗?”

(孟子)说:“(如果)邹国和楚国打仗,那您认为谁胜呢?”

(齐宣王)说:“楚国会胜。”

(孟子)说:“那么,小国本来不可以与大国为敌,人少的国家本来不可以与人多的国家为敌,弱国本来不可以与强国为敌。天下的土地,纵横各一千多里的(国家)有九个,齐国的土地总算起来也只有其中的一份。以一份力量去降服八份,这与邹国和楚国打仗有什么不同呢?还是回到根本上来吧。(如果)您现在发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得天下当官的都想到您的朝廷来做官,种田的都想到您的田野来耕作,做生意的都要(把货物)存放在大王的集市上,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各国那些憎恨他们君主的人都想跑来向您申诉。如果像这样,谁还能抵挡您呢?”

齐宣王说:“我糊涂,不能做到这种地步。希望先生您帮助我(实现)我的愿望。明白的(把王政之道)指教我,我虽然不聪慧,请(让我)试一试。”

(孟子)说:“没有长久可以维持生活的产业却有长久不变的心,只有有志之士才能做到,至于老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因而就没有长久不变的心。如果没有长久不变的善心,一切不守社会秩序的行为,没有不做的了。等到(他们)犯了罪,随后用刑罚去处罚他们,这样做是陷害人民。哪有仁爱的君主掌权,却可以做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假使一辈子都遇丰年,就一辈子都可以吃饱,年成不好也不至于饿死。这样之后督促他们做好事。所以老百姓跟随国君走就容易了。如今,规定人民的产业,上不能赡养父母,下不能养活妻子儿女,好年景也总是生活在困苦之中,坏年景免不了要饿死。这样,只把自己从死亡中救出来,恐怕还不够,哪里还顾得上从事礼义呢?大王真想施行仁政,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给每家)五亩地的住宅,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的衣服了;鸡、小猪、狗、大猪这些家畜,不要失去(喂养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因劳役)耽误了农时,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重视学校的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叮咛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再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走了。老年人穿丝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如果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那是没有的(事情)。”

【文本基础整合】

知识要点

一、通假字

1、无以,则王乎:以,通“已”,停止

2、然则废衅钟与(本文有多处):与,通“欤”,语气词,表疑问

3、王说:说,通“悦”,高兴

4、为长者折枝:枝,通“肢”,肢体(一说,折枝,就是折树枝)

5、刑于寡妻:刑,通“型”,作榜样

6、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已,通“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齐桓晋文之事知识检测

7、盖亦反其本矣:盖,通“盍”,何不;反,通“返”,回、归

8、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通“途”, 道路

9、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愬,通“诉”, 控诉、控告

10、是罔民也:罔,通“网”,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1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头发花白,常比喻老人

12、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已。通“矣”,表确定语气

二、古今异义

1、吾何爱一牛:爱,吝啬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及,用来推及到

3、至于兄弟:至于,推广到

4、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妻子,妻子和儿女

5、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中国,指中原一带

6、然后从而刑之:从而,接着就

三、词类活用

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闻,使动,使……听到

2、无以,则王乎(本文有多处):王,名词作动词,行王道,成就王业,取得天下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异,意动,对……感到奇怪

4、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明,形容词作名词,视力

6、老①吾老②,以及人之老②:老①,形容词作动词,尊敬,爱护;老②,形容词作名词,老人

7、幼①吾幼②,以及人之幼②:幼①,形容词作动词,爱护;幼②,形容词作名词,幼儿,孩童

8、刑于寡妻:刑(通“型”),名词作动词,作榜样

9、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肥甘,形容词作名词,肥美的食物

10、轻暖不足于体与:轻暖,形容词作名词,轻暖的衣服

11、危士臣:危:使动,使……受到危害

12、朝秦楚:朝,使动,使……来朝见

13、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国家;大,形容词作名词大的国家

14、寡固不可以敌众:寡,形容词作名词,人口稀少的国家;众,形容词作名词,人口众多的国家

15、弱固不可以敌强:弱,形容词作名词,弱小的国家;强,形容词作名词,强大的国家

16、然后从而刑之:刑,名词作动词,处罚

17、是罔民也:罔(通“网”),名词作动词,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18、树之以桑:树,名词作动词,种

19、谨庠序之教:形容词作动词,谨慎从事,重视

四、特殊句式

判断句

1、是乃仁术也

2、夫子之谓也

3、是诚不能也

4、是折枝之类也

5、是罔民也

被动句

百姓之不见保:见,表示被动

省略句

1、有牵牛而过(于)堂下者

2、将以(之)衅钟

3、将以(之)求吾所大欲也

4、及(其)陷于罪

5、必使(之)仰足以事父母

宾语前置句

1、臣未之闻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臣未闻之也”,之,代词

2、莫之能御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莫能御之也”,之,代词

3、何由知吾可也: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由何知吾可也”

4、牛何之: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牛之何”,此处之是动词,去、往

5、然则一羽之不举: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不举一羽”,之,起提宾作用

6、夫子之谓也:即“谓夫子也”,之,起提宾作用

7、舆薪之不见: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不见舆薪”,之,起提宾作用

8、何以异: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以何异”

9、未之有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未有也”,之,起提宾作用

状语后置句

1、王坐于堂上:即“王于堂上坐”

2、构怨于诸侯:即“于诸侯构怨”

3、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即“皆欲于王之朝立”

4、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即“而以羊易之”

5、树之以桑:即“以桑树之”

主谓倒置句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即“百姓之谓我爱也,宜乎”

五、一词多义

1、道

(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谈论)

(2)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致负诚托,又乖恳愿(道路)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4)道芷阳间行(取道)

(5)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道理)

2、之

(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的)

(2)牛何之(去、往)

(3)臣闻之胡龁曰(助词,无意义)

3、舍

(1)shè舍南舍北皆春水(房屋)

(2)shě舍之!吾不忍其觳觫(释放)

(3)shě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停止)

(4)shè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居住)

(5)shě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舍弃,放弃)

4、诚

(1)诚有百姓者(的确)

(2)是诚何心也(真的)

(3)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真诚)

(4)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果真,如果)



1.1.3 《 庖丁解牛》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积累常见文言字词,掌握文言句式;体会人物形象。

2、培养质疑探究合作精神,分析人物形象及作品主旨.

3、理解“庄子之道”的内涵;培养学生敢于实践、运用规律的精神。

重点难点:1、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要点,分析人物形象。(重)

2、对本文“庄子之道”以及所具有启示意的理解。(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庖:厨师 丁:人名 解牛:分解、分割

庖丁解牛:一个叫丁的厨师分解牛的肢体。

二、字词正音:

踦yǐ(支撑,接触)   騞huō(象声词)  砉huā(象声词) 謋huò(象声词)

卻xì(同隙,空隙) 軱gū(大骨)   硎xíng(磨刀石)   窾kuǎn(空)      

 怵chù(害怕,恐惧) 间jiàn(间隙) 向 xiǎng 通“响” 盖 hé 通“盍”

三、课文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明确:一个解牛技艺娴熟高超的庖丁形象。

四、梳理课文结构

本文共4段,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首段):描写庖丁解牛的一个场面,突出庖丁的技术高超。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庖丁技术之所以高超的原因。

第三部分(末段):从故事引出养生之道。

第二课时

六、但凡是名人,成名之前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心路历程,一段曲折离奇的成长历史……

庖丁是经过哪些阶段才达到这个境界的?

七、联系第三节,思考讨论:

1、庖丁解牛追求的是什么?

解牛之道

2、课文是怎样突出庖丁解牛技艺之高的?目的何在?

对比 突出“道”之重要

对比:良庖岁更刀-----割也 族庖月更刀-----折也

臣之刀十九年---以无厚入有间

通过良庖、族庖反衬庖丁。对比三者不同的用刀方法割、折、解,突出庖丁技艺高超。

八、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是什么?

其一,对“道”的追求超过了对技术的追求。他不停留在掌握具体的“技”上,而是探寻“道”——解牛的规律——作为实践的目标。

其二,遵循”道“ 。“依乎天理”,“因其固 然”,尊重事物的规律。

其三,谨慎的态度。“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动刀甚微”,从来不骄傲大意。

九、这则寓言故事给了我们什么有益的启示?

作者用牛体的复杂结构来比喻社会,用刀来比喻人。在错综复杂的现实社会中,要像庖丁避开肯綮一样,来避开矛盾,游刃有余地在各种矛盾的缝隙中生存,像保护刀刃一样来保护自己。

十、这则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1、反复实践,不断积累,就能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

2、面对困难,不应逃避,应勇于面对。

3、要热爱本职工作。

4、反复练习,就熟能生巧。

5、做事要循序渐进。

【参考译文】

有一个名叫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刀子刺进去时响声更大,这些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它竟然同《桑林》、《经首》两首乐曲伴奏的舞蹈节奏合拍。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的技术怎么会高明到这种程度呢?”

庖丁放下刀子回答说:“臣下所探究的是事物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当初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对于牛体的结构还不了解),无非看见的只是整头的牛。三年之后,(见到的是牛的内部肌理筋骨),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宰牛的时候,臣下只是用精神去接触牛的身体就可以了,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就像视觉停止活动了而全凭精神意愿在活动。顺着牛体的肌理结构,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宰牛的刀从来没有碰过经络相连的地方、紧附在骨头上的肌肉和肌肉聚结的地方,更何况股部的大骨呢?技术高明的厨工每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技术一般的厨工每月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砍骨头。臣下的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数千头,而刀口却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可是刀刃却并不厚,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转刀刃时一定宽绰而有余地了,因此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虽然如此,可是每当碰上筋骨交错的地方,我一见那里难以下刀,就十分警惧而小心翼翼,目光集中,动作放慢。刀子轻轻地动一下,哗啦一声骨肉就已经分离,像一堆泥土散落在地上了。我提起刀站着,为这一成功而得意地四下环顾,一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样子。拭好了刀把它收藏起来。”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话,学到了养生之道啊。”

【文本基础整合】

知识要点

虚词:

“为”字的用法和意义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介词:替、给)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都是动词。前一个:解;后一个:作为)

•视为止,行为迟(两个“为”同义,都是介词:因为)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两个“为”同义,都是介词:因为)

“乎”字的用法和意义

•技盍至此乎?(疑问语气词:呢)

•进乎技矣(相当于 “于”,介词,可不译)

•依乎天理(相当于 “于”,介词,可不译)

•而况大軱乎(疑问语气词:呢)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形容词词尾,加强语气,表示强调)

“然”字的用法和意义

•砉然向然(都是助词,前一个是象声词词尾,后一个是形容词词尾)

•奏刀騞然(助词,象声词词尾)

•因其固然(名词词尾,……的样子)

•虽然,每至于族(代词:这样)

•怵然为戒(助词,形容词词尾,相当于“……地”)

“于”字的用法和意义

•合于《桑林》之舞(介词,引出对象)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介词,从)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介词,对于)

•虽然,每至于族(介词,引出对象)

   通假字  

砉然向然     通“响”  

技盖至此乎    通“盍”,何 

技经肯綮之未尝  技 通“枝”指支脉

 善刀而藏之    通“缮”,修治  

古今异义  

奏刀騞然   奏:古—进      今—演奏 奏乐  

乃中《经首》之会   会:古—节奏      今—表示能力,会议  

进乎技矣   进:古—超过      今—动词,从外面到里面  

所见无非牛者   无非:古—没有不是     今—只,不外乎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遇:古—会合,接触     今—碰见 遇见 

 依乎天理   天理:古—指牛生理上的天然结构      今—天道  

视为止,行为迟  

行为:古—行,动作;为,因此    今—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  

因其固然  固然:古——本来的样子      今——连词,表转折  

虽然,每至于族 虽然:古——虽然这样,但是     今——连词,表转折 

吾见其难为  难为:古—很难下刀       今—使人为难

 特殊句式  

技盍至此乎  省略句  技盍至(于)此乎

  臣之所好者,道也  判断句  

技经肯綮之未尝  宾语前置 未尝技经肯綮

  视为止,行为迟  省略句 视为(之)止,  行为(之)迟 

精彩成语

游刃有余:现在使用他来比喻技术熟练高超,做事轻而易举。

目无全牛:现在用一般指技艺达到极其纯熟的程度,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踌躇满志:文中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意思。踌躇,现在用于形容犹豫不决的样子。踌躇满志,现在指对自己取得的成就洋洋得意的样子。

切中肯綮:正好切中事情的关键。肯綮:肯,骨间肉。綮,结合处。肯綮,筋骨结合的地方。现在指关键。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f769b8b89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53.html

《新教材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课全课教案教学设计(1.1;1.2;1.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