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发布时间:2018-04-09 09:02:4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1课时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理解公民要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知道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道理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所采取的措施

能力目标

提高自学、合作、表达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形成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能够运用宪法原则维护自己的人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宪法对公民切身利益的重要性;提高宪法意识,认识到宪法是维护每个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书,与每个公民生活息息相关;用自己的行动来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教学难点: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17717日上午228名身着检服、胸戴检徽的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批入额检察官在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的率领下进行了庄严的宪法宣誓。这标志着最高人民检察院机关首批员额制检察官选任工作完成。

思考:检察官为什么要向宪法宣誓?(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教师总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宣誓仪式本身就是一次活生生的宪法教育,有助于公民更好地认识宪法,从而尊重和维护宪法权威。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宪法确认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活动一:阅读周记

阅读教材第2—3运用你的经验中小眉的周记,思考解决她提出的问题。

1.思考:(1)除了这三个国家机关外,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和场所悬挂国徽?(2)为什么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要悬挂国徽?(3)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

提示:(1)填在书上的图表内。如检察院、驻外领事馆、出入境口岸等。(2)国徽是国家的宪法规定的代表国家的标志它代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尊严。我们必须尊重、爱护国徽。(3)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活动二:宪法规定知多少

2.思考: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宪法是如何确认的?

提示: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教师归纳:(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2)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目标导学二: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制度保障

()经济制度

活动三:生活剧场

山东邹城某村年终农民人均分红人民币4000年满60周岁长者另有500元贺金;每年三八妇女节组织年满18周岁的女性旅游。

1.思考:(1)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2)我国经济制度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1)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2)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这一制度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2.教师归纳:宪法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人民当家作主必须有经济基础做保障。

()政治制度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报告 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表决方案

     

3.思考:公民在通过哪些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学生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表本组的看法。

提示: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4.教师归纳: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这就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及保障措施

5.思考:(1)什么是公民权利?(2)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广泛性体现在哪里?

提示:(1)公民权利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2)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非常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大致可以分为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监督权、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等。

6.教师归纳: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并规定其担负捍卫国家主权、防止国内外敌对势力颠覆的使命,从而保障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得以实现。

()我们该怎么做?

7.讨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8.思考:我们青少年该怎么做呢?

9.总结:我们也是国家的主人,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活动四:实例再现

发展义务教育    提供营养午餐

开办农家书屋    开展再就业培训

1.思考:(1)以上四幅图的共同点是什么?(2)请列举自己感受到的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实例。

提示:(1)国家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命质量。(2)空气质量、食品安全、教育改革、高铁发展等。

2.教师强调: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1.找一找:阅读教材找出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

2.总结:(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2)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完善立法

1.思考:我国是怎样通过完善立法来保障公民权利的?

提示: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立法过程中应当依据宪法规范立法权的行使丰富公众参与立法的形式保证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依法行政

2.思考:保障公民权利,行政机关应该怎么做?

3.总结: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图一      图二

4.读图思考: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怎样保障公民权利?

5.教师归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加强宣传教育

活动五:走进法治宣传

6.讨论:请为法治宣传教育设计几个宣传口号。

提示:依法治国执政为民!”“用法律武装人提高人!”“遵守法纪从我做起!”“法以民为本民以法为天!等。

7.教师归纳: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活动六:减贫在行动

(结合教材第10页漫画)

8.思考:(1)国家为什么大力开展扶贫工作?(2)你希望国家如何帮助贫困人群?

9.教师总结:(1)可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性质、共同富裕、社会公平等方面总结。(2)①政府要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政府要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和扶贫济困工作的支持力度。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科学文化水平,利用科技脱贫致富等。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个知识点。一个是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学习:宪法确认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制度保障、我们该怎么做。一个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也是从三个方面进行学习: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人权的主体和内容、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措施。

3 板书设计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4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宪法确认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等知识。由新的材料引入新课能够使学生更快地进入课堂。课本中的知识概括性强,学生不太理解,需要教师详细讲解。结合大量例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白宪法和每个公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个公民都应当积极学习、宣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

2课时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明白宪法在组织国家机构和规范权力运行方面的重要作用;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清楚人民代表大会与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关系并明确权力如何规范运行

能力目标

充分认识权力的运行过程,能够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说明权力规范运行的原因和意义并会发挥自己监督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以国家主人翁的意识参与学习,提高对宪法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宪法意识,自觉热爱宪法、拥护宪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与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关系;宪法规范权力运行。

教学难点: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报告等。315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决议指出:会议充分肯定国务院过去一年的工作同意报告提出的2017年工作总体部署、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政策措施决定批准这个报告。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决定批准这两个报告。

思考:一府两院为什么要向全国人大报告工作?

教师总结: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一府两院由全国人大产生,要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活动一:国家机关知多少

1.列举你所知道的国家机关并说出是什么性质的国家机关。

提示:如市政府是行政机关。

2.看下面图表并思考问题:

(1)国家机关是怎样形成的?

提示: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这给你什么启示?

提示:宪法组织国家机构。

3.教师归纳: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目标导学二: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活动二:案例回放

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锡场镇锡西村党总支书记林某未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擅自将村集体所有的厝地分配给4名村民使用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因违反民主议事规则林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思考:(1)林某为什么受到了党内严重警告处分?(2)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1)他没有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2)学生看课本以表格形式列出:

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

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

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

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在国家机关内部

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

活动三:探究权力与制度的关系

1.问题:跟同学交流一下你对下面漫画寓意的理解。

(1)公章表示什么?

(2)笼子表示什么?

(3)阳光表示:公开透明和接受监督。

(4)漫画的整体寓意是什么?

提示:(1)公章表示权力。(2)笼子表示制度。(4)漫画的整体寓意是规范权力运行。

学习主席语录:

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的讲话

2.思考:为什么要把权力关进笼子里?

3.总结:

在宪法面前,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

权力是把双刃剑,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活动四:材料链接

近日米脂县委对精准扶贫工作不力的县扶贫办主任马某副主任刘某、霍某等给予集体免职,并对该县石沟镇、龙镇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集体约谈。截至2017615该县贫困人口中健康扶贫人口数据尚未清洗完成;安置房建设开工慢搬迁入住率低个别贫困户安全住房安置方式尚未明确等。

4.思考:(1)米脂县委对精准扶贫工作不力的县扶贫办给予集体免职说明了什么?(2)如何规范权力运行?

提示:(1)落实依法治国规范权力运行。(2)教师引导学生谈做法。

5.总结:

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组织国家机构,明确了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国家机构中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知道了宪法规范权力运行的原因和做法,从而提高了对宪法的认识,进一步懂得了宪法是治国安邦总章程的道理。

3 板书设计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探讨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在学习组织国家机构中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时,要注意理清思路,按照人民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这一顺序,明确在我国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这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机构中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有一定的难度,可多选择典型案例加强学生理解。学习规范权力运行时应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结合案例弄明白规范权力运行的原因和做法。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

1课时 坚持依宪治国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现行宪法的构成,理解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懂得中国共产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的道理

能力目标

运用比较的学习方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培养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感受宪法权威,提高守法、护法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崇尚宪法的思想,树立宪法意识,自觉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深刻认识依宪治国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作用,自觉树立宪法观念,增强守法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根本的活动准则、最高的法律效力。

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已有137名省部级及以上官员被调查。据统计落马的137名省部级及以上官员中徐才厚是首名原中央政治局委员孙政才是首名落马的在职中央政治局委员苏荣是十八大后落马的首名副国级官员周本顺是十八大后首名落马的在职省委书记杨栋梁是十八大以来落马的首个国务院直属机构现任一把手苏树林是十八大后首名落马的在职省长。年龄最大的是194212月生的周永康也是由中纪委查办的最高级别正国级官员;年龄最小的是19687月出生的安徽省副省长周春雨。

思考:这份打虎成绩单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教师总结:我国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二、新课讲授

活动一:宪法知识知多少

(看宪法目录明确宪法构成)

总结:

宪法的构成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活动二:探究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

(阅读教材第20探究与分享”)

1.思考:我国为什么要对宪法草案进行全民讨论?

提示: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材料链接:20174月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四个宪法法律宣传月为营造全社会学法、知法、守法、遵法、信法、用法的良好氛围。424乌苏市林业局在局机关四楼会议室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开展“宪法法律宣传月”主题教育活动。此次“宪法法律宣传月”主题活动以宪法宣传为引领,重点宣传依法维稳以及安全生产、改善民生、扶贫开发有关的法律法规。做到忠于宪法、遵守宪法,执法必须公正、准确和依法维护公民权益为内容,以强化全局机关干部依法行政意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为目的。

2.思考:为什么要举办宪法法律宣传月主题教育活动?

提示: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增强人们的宪法意识保障宪法实施。

活动三:探究中国共产党和宪法的关系

作为领导人民制定宪法的中国共产党,和宪法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请看下面两种不同的观点。

正方:中国共产党应该和其他政党、团体、组织一样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反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中国共产党可以不受宪法的约束。

师指导生分组讨论,整理课前准备的材料,鼓励生积极展开辩论。

师在生辩论后,引导生进行知识点总结。

3.教师归纳: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执政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宪法既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又体现了党的方针、政策和主张。中国共产党更应该模范地遵守宪法,如果不遵守宪法,就会降低党的威信,削弱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拥护。因此,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4.归纳总结:

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活动四:探究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1)结合教材第20—21探究与分享,表演对话

(2)猜谜游戏,进入学习。

师:首先进行一个猜谜游戏,谜语是:排行我老大,国法之根本;子由母产生,冲突我有效。请问谜底是什么?

生齐答:宪法。

如果把所有的法律比作乐队,宪法就是乐队的指挥;如果把所有的法律比作一支军队,宪法就是这支军队的最高统帅。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提示:宪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分组讨论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

总结:

内容

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效力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制定和修改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保障了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教师总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宪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白了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懂得中国共产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的道理。

3 板书设计

坚持依宪治国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为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学好本课要用好比较法,对宪法和普通法律进行比较,从而明确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同时要借用典型案例加深理解,做到用所学的知识理解、分析具体案例,从而提高对宪法的认识,增强宪法观念,自觉去维护宪法。

2课时 加强宪法监督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监督不仅需要国家机关履行职权,而且需要完备的宪法监督制度,能够自觉增强宪法意识

能力目标

正确认识监督的重要性,初步具有监督宪法实施的能力和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主人翁意识,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监督权力行使,领会宪法原则和精神,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让宪法走入群众,深入人心,为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贡献自己的力量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增强宪法意识的原因。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17710—14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平率全国人大常委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执法检查组到江苏省进行检查。这次执法检查的重点是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贮存、运输、处理处置……特别是法规及配套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以此支持和督促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贯彻实施好固废法,通过政府依法有效履责,推动各类污染者对其产生的固体废物承担法定污染防治责任。

想一想: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到江苏省进行检查体现了什么道理?(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

二、新课讲授

活动一:探究权力机关如何监督权力行使

(阅读教材第24运用你的经验”)

1.思考:市政府的报告未通过,表明市人大常委会与市政府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这说明了什么?

提示: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人大常委会代表人民拥有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权。政府必须依法对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人大常委会的监督。

材料链接: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对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预决算进行了重点监督督促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法定期限内向社会公开了169个单位的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对于审计查出问题及整改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随即又开展专题询问。常委会组成人员针对社会关注的财政代编规模偏大、涉农资金违规发放、违规享受保障性住房及补贴等问题对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公开、面对面的询问督促问题整改的长效机制这种联组专题询问预算执行和财政收支审计的问题,在市人大常委会还是首次。

2.思考:重庆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什么形式行使监督权?

提示:询问。

3.教师总结: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对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行使监督权。

4.教师补充:我国宪法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合宪性审查和监督,即审查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宪性,使其与宪法不抵触;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等的违宪行为,追究其违宪责任,维护宪法权威。

目标导学二: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活动二:报告解读

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

——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1.思考:习近平总书记的话给你带来哪些启示?

提示:要健全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权威。

2教师总结: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机制,不断加强宪法监督工作。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活动三:国家宪法日与宪法宣誓制度

124是中国的宪法日。之所以确定这一天为宪法日是因为中国现行的宪法1982124日正式实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所以将宪法实施日定为宪法日意义十分重大。

201571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誓词共70字: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

1.思考: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有什么意义?

提示:为了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授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2.总结:

增强宪法意识的原因

加强宪法监督的需要

加强宪法监督,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也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

对国家公职人员提出的要求

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等,都是为了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呵护。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

活动四:探讨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阅读教材第27探究与分享”)

1.问题:请试着创作表达学习宪法心得的作品。

提示:自己试着创作。

活动五:事例再现

山西省介休市人民检察院积极开展宪法宣传日活动。通过面对面的法律咨询、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积极宣传包括宪法在内的各种法律知识和检察业务知识,进一步增强了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对弘扬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的社会氛围具有积极的作用,为“法治介休、平安介休”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2.思考:山西省介休市人民检察院积极开展宪法宣传活动给我们什么启示?

提示:要积极学习宪法。

(阅读教材第28页的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

——习近平

3.问题:你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

提示:要认同宪法。

(阅读教材第28页的第二个探究与分享”)

4.问题:结合小华同学的上述行为,说说你在生活中遵守和维护宪法的具体做法。

提示:根据自己的实际回答。

5.总结:

增强宪法意识的做法

学习宪法

认同宪法

践行宪法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权力的行使离不开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也离不开公民的监督;明白了增强宪法意识的原因和做法,提高了对宪法的认识,懂得了加强宪法监督的道理,知道要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

3 板书设计

加强宪法监督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不多,和现实联系较大,如国家宪法日、宪法宣誓制度等,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浓厚。结合大量的典型事例和教材上情境材料对所学知识能够当堂掌握;但学生在增强宪法意识方面还存在不足,特别是在践行宪法方面还需努力。

第三课 公民权利

1课时 公民基本权利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了解这些基本权利的含义

能力目标

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逐步增强权利意识,进一步感受宪法与每个人的关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教学难点:人身自由。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生互动: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刘斐,一个很可爱的小姑娘,大家想不想和她做朋友?别急,我们先看看刘斐的介绍。

一个女婴降临人间父母给她起名叫刘斐。小斐在父母的呵护下健康成长。她6岁上小学12岁步入中学校园。刘斐喜欢绘画升入初中后她的两幅作品被一家出版社采用。刘斐品学兼优获得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高中毕业的暑假参加勤工俭学获得1000元收入。在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中年满18周岁的刘斐给自己满意的代表候选人投下庄严的赞成票。

问题:请说说刘斐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提示:姓名权、被抚养权、受教育权、著作权、荣誉权、获得劳动收入权、选举权。

二、新课讲授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活动一:投上宝贵的一票

“我这次回家主要是来参加村委班子的换届选举。选好村委班子是搞好村建设的关键。我要珍惜这神圣的一票选好村里当家人!从外地打工回家的某村民杨某真诚地说。为了这宝贵神圣的一票在外打工人员有的按规定写委托书委托他人代投有的则借机回乡参加选举。

1.思考:(1)公民享有选举权应同时具备什么条件?(2)公民行使选举权有什么意义?

提示:(1)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年满18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政治自由

知识识记: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监督权

活动二:探究监督权的行使

(阅读教材第33页的第二个探究与分享及图片)

2.思考:罗先生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提示:罗先生是在行使监督权。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要对举报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负责,不得捏造事实、制造假证、诬告陷害他人;等等。

3.归纳总结: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政治自由

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监督权

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活动三:案例回放——于某故意伤害案

相比一审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某无期徒刑二审虽然同样定为故意伤害罪却依法按照各种情节判处有期徒刑5年。于某是在人身安全面临现实威胁的情况下才持刀捅刺且其捅刺对象都是在其警告后仍向前围逼的人可以认定其行为是为了制止不法侵害;于某行为属于防卫过当构成故意伤害罪。判决书中有一句说得好:于某及其母亲苏某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应当受到法律保护但于某的防卫行为超出法律所容许的限度依法也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1.思考:(1)于某及其母亲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犯?(2)该案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提示:(1)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到了侵犯。(2)人身自由受法律保护不要侵犯他人的人身自由要学会依法维权等。

活动四:权利辨析——私拆、毁弃他人信件

某校八年级学生张某为了集邮竟然大量私拆、毁弃他人信件。

2.思考:张某侵犯了他人什么权利?

提示: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3.总结:

人身自由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住宅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4.教师归纳:对公民的人身权利,我国宪法都有明确规定,我们要明确自己的权利,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目标导学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活动五:情景再现——抓小偷

(阅读教材第37页的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1.思考:警察征用摩托车的行为涉及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

提示:财产权。

活动六:材料链接——教育公平

第一个是保基本。保基本主要是保证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全覆盖重点是义务教育。

第二个是补短板。补短板包括几个方面:一是补区域不平衡的短板。二是补齐农村地区的教育短板。三是补教育体系当中的短板。

第三个是精准扶助困难群体。一是保障贫困、困难群体的孩子们有受教育的权利。二是面向残疾儿童办好特殊教育。三是要解决好社会关心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2.思考:国家采取以上措施促进教育公平有什么意义?

提示: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

3.总结:

我国

公民

的社

会经

济与

文化

教育

权利

财产权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劳动权

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物质帮

助权

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受教

育权

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文化

权利

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及宪法是怎样保护的,知道了这些基本权利的重要性,提高了认识,增强了权利意识,能够在社会中依法维护自己的各项权利。

3 板书设计

公民基本权利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较为单一,从三个方面学习公民的基本权利。对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掌握起来并不难,但理解起来有难度,很多权利名词较为抽象,不利于学生理解;但结合教材中的例子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能够当堂掌握。另外关于公民的权利,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大,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强,给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好的条件。

2课时 依法行使权利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依法行使权利的道理,明确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原因和方式

能力目标

结合案例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会依法行使权利和维护权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明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是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增进热爱宪法的情感,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尊严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依法行使权利。

教学难点: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海市静安区公布对巨鹿路888号优秀历史建筑(如图)被业主违法拆除事件的调查结果决定对违法行为人王某罚款人民币3050万元责令其在10个月内恢复建筑原状。同时对相关政府责任部门及10名责任人员严肃问责。的确老洋房是业主花8000万元买下来的公民的财产权应该得到保护。但是公民行使财产权也是受到法律约束的不能够无法无天

思考:王某是在依法行使财产权吗?(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

教师总结:不是。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二、新课讲授

活动一:角色扮演

江苏徐州的一位大妈火了。因为她闯红灯和横穿马路被交警拦下被告知需要站岗多次爆出雷语:我有心脏病如果犯病你要赔我钱;不差钱明天继续闯;我就教育孙子去偷,去闯红灯;我5060多了。一时间网友热议不断。闯红灯大妈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诸多层面的问题。闯了红灯拒不接受处罚态度还如此蛮横……

学生分角色扮演,模拟这一情景。

1.思考:(1)对徐州大妈的言行,你是怎么看的?(2)如果你是现场的交警,会对她讲哪些道理?

提示:(1)这是法治观念淡薄的表现不懂法律不依法行使权利。(2)闯红灯是违法行为要受到相应的处罚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等。

活动二:情景再现——足球比赛

(阅读教材第41探究与分享”)

2.思考:甲队球迷的行为可能造成哪些危害?

提示:他们的行为损害了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也损害了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知识拓展:我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

(1)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2)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3)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

(4)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3.总结:

行使权利

有界限

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

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为代价

活动三:探讨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好处

2017716日上午,在北京飞往上海的上海吉祥航空公司HO1252次航班上因一名四岁儿童在未购票的情况下登机致该航班的全体乘客不得不重新安检原计划655分起飞的飞机延误至1159分起飞。吉祥航空公司对于此次航班长时间延误而耽误旅客的行程深表歉意并表示针对当日航班旅客的补偿工作已经启动。

1.思考:(1)假如你是这次航班的乘客你会主动维权吗?(2)维护权利时需要遵守程序吗?为什么?

提示:(1)(或不会)(2)需要。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活动四:探讨公民权利如果受到损害怎么办

(阅读教材第42页的第二个探究与分享”)

2.思考:(1)张某与村民、厂家的纠纷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解决?(2)你认为哪种解决方式较为合适?

提示:(1)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2)协商。协商是一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

学生阅读教材第42—43页的内容,了解相关的解决纠纷的方式、方法以及下列图片:

3.归纳总结:

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

协商是一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

调解也是解决纠纷的有效方式

仲裁是解决纠纷的又一方式

公民可以通过诉讼向人民法院起诉,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依法行使权利。了解了行使权利有界限,知道了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及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为代价的道理,知道了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原因和方式,明白了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采取正确的途径和方式来维权。

3 板书设计

依法行使权利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不多,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探讨如何依法行使权利。第一个问题比较抽象,学生不易于理解。行使权利的界限可让学生结合具体的例子来认识,特别是结合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来认识,这些限制性的要求就是权利的界限;第二个问题比较容易理解,结合例子容易当堂掌握。

第四课 公民义务

1课时 公民基本义务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公民的基本义务

能力目标

体会基本义务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义务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了解基本义务的基础上增进对宪法的认识,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维护国家利益。

教学难点:遵守宪法和法律。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阅读教材第45运用你的经验的图片)

思考:图片中公民的行为体现了哪些公民义务?

教师总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

二、新课讲授

活动一:案例再现

河南省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了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王某受贿、贪污、玩忽职守案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1.思考:王某事件给我们带来什么警示?

提示:每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法律否则就是违法行为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2.归纳总结:

遵守宪法法律

遵守宪法就是要忠于宪法,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

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

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同时,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

活动二:情景再现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内蒙古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举行。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以庆祝建军节为主题而进行的盛大阅兵阅兵地点由广场变为实战化沙场。此次阅兵在香港和澳门引发强烈反响。香港、澳门媒体为之配发的社评、社论也随之而来。港、澳媒体认为,强大的人民军队不仅是对中华民族发展利益和国家安全的强大保障,是世界和平的重要捍卫力量,也是“一国两制”伟大事业的坚强后盾。

1.思考:(1)材料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2)你准备怎样做?

提示:(1)维护国家利益离不开强大的人民军队。(2)自觉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的统一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活动三:事例学习

(阅读教材第47页的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2.问题:举出你所了解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事例。(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提示:郑成功收复台湾昭君出塞等。

3.归纳总结:

维护国

家利益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4.教师讲解:(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每个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的统一,维护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

(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国家安全包括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维护国家荣誉包括维护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国家的荣誉不受玷污。维护国家利益包括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各方面的利益。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活动四:一人参军 全家光荣

1.思考:(1)热血青年积极应征入伍的行为带给我们哪些启示?(2)公民为什么要依法服兵役?

提示:(1)要热爱祖国积极报效祖国。(2)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为了保卫祖国我们要自觉履行这项义务。

活动五:探究逃避服兵役的危害

(阅读教材第49探究与分享”)

2.思考:你认为兵役机关和当地政府的做法是否合理?说明你的理由。

提示:合理。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不履行义务是违法行为,应该受到相应的处罚。

3.教师讲解:我国兵役法规定,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兵役分为现役和预备役。现役军人必须遵守军队的条令和条例,忠于职守,随时为保卫祖国而战斗。预备役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参加军事训练,随时准备参军参战,保卫祖国。

4.归纳总结:

依法服兵役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为了保卫祖国,我们要自觉履行这项义务

现役军人必须遵守军队的条令和条例,忠于职守,随时为保卫祖国而战斗。预备役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参加军事训练,随时准备参军参战,保卫祖国

活动六:材料再现

随着扶贫攻坚战的不断推进一车车仔猪仔羊、雏鸡牛犊被送到了贫困户家门口。在大家喜摘帽、住新楼的同时也有不少人产生了疑惑:扶贫资金是怎么来的?2017227日海南省财政厅厅长刘平治为大家解疑释惑。他说扶贫资金主要来源是税收也包括公检法机关办案、惩治贪官污吏缴获的赃款等罚没收入。

1.思考:扶贫资金主要来源是税收,这说明了什么?

提示:税收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活动七:探究不纳税的危害

(阅读教材第50页的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2.思考:李某不申报纳税的行为有什么危害?

提示:不申报纳税的行为会使国家财政收入受到损失构成违法行为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活动八:观点辨析

(阅读教材第50页的第二个探究与分享”)

3.问题:你赞同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提示:赞同女孩的观点。税收用于发展科教文卫事业为提高人民的素质和生活水平服务;用于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西部地区摆脱贫困、改善人民的生活服务;税收还用于社会救济、社会保险保障人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税收还用于公安、司法和国防保证国家有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有安定的生活环境;等等。

4.教师补充:我国宪法还规定了公民应履行的其他义务,包括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公民的基本义务有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等,明白了基本义务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提高了对义务的认识,在社会生活中要自觉履行义务。

3 板书设计

公民基本义务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较为单一,知识并不复杂,但法律概念较为抽象,不太容易理解。结合宪法的规定和具体的事例认真领会这些义务,把对履行义务的认识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义务必须履行,不履行义务是违法行为,要受到相应的处罚。通过学习提高对基本义务重要性的认识,树立起正确的义务观。

2课时 依法履行义务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正确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明白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能力目标

通过搜集有关材料,培养学习的主动性。通过案例分析,增强自己的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自觉地履行义务,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作为一个公民,必须依法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必须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积极实施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决不能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我们要时时处处心中有法,认真学习法律,严格依法办事,以法作为自己行为选择的首要标准,努力做有高度法治观念的好公民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教学难点:法定义务须履行。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思考:他们的做法对吗?(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

教师总结:不对。他们没有正确认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对应而存在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二、新课讲授

活动一:情景再现——不赡养父母,睡梦中被拘传

“带走!随着执行员的一声令下拒不履行法院判决赡养父母的鲁某被依法拘传。自鲁某结婚后经常对两位老人非打即骂。其父母年事已高无其他生活来源。法院判决鲁某每月支付父母500元赡养费。由于鲁某拒不支付今年其父母向法院申请执行。执行员4次奔波都未找到鲁某终于在一天凌晨将还在睡梦中的鲁某拘传。

1.思考:(1)鲁某的做法对吗?为什么?(2)鲁某被拘传说明了什么道理?

提示:(1)不对。他没有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2)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活动二:辨析权利与义务

男生:权利与义务如影随形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女生:权利与义务是完全对等的我享受了多少权利就应履行多少义务。

2.问题:如何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就以上两种观点说明你的看法。

教师讲述:观点一是正确的。这是因为:首先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对应而存在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其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公民权利的实现依赖于义务的履行。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再次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观点二是错误的。这是因为: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割但是,我们不能把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绝对化。认为权利与义务是完全对等的,会导致把履行义务作为行使权利的筹码,割裂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关系。

活动三:探究应如何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

(阅读教材第53页的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3.问题:结合两幅图片,联系生活实际,与同学一起交流应如何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

提示: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4.归纳总结: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时事链接:2017328日至30沈阳、鞍山、抚顺15个基层法院分别对辽宁41名涉拉票贿选人员作出一审宣判。审理法院综合考虑各案被告人的犯罪事实、犯罪情节以及悔罪表现等因素对营口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高某等41名被告人分别以破坏选举罪、贪污罪、受贿罪、行贿罪判处有期徒刑等刑罚。

活动四:材料再现

201762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的若干问题的意见》(简称《意见》)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人民法院作出裁决:支持申请人蚌埠市救助管理站的申请撤销湖南省道县村民何某、李某夫妇对女儿妞妞的监护权这也是全国首例异地撤销监护权的案例。为何异地撤销亲生父母的监护权?原来被发现时年仅8岁的未成年人妞妞被亲生父母以每年5万元的租金出租给某盗窃团伙被犯罪嫌疑人何某带往全国各地行窃。

1.思考:湖南省道县村民何某、李某夫妇对女儿妞妞的监护权为什么被撤销?

提示:他们没有履行法定义务。

活动五:请客

(阅读教材第53—54探究与分享”)

2.思考:你对上述观点有什么感受?与大家分享。

提示:上述观点不全面。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高尚道德情操的体现,也是良好社会风气的一个方面;从小我们受到的教育都是捡到失物要归还,否则丢失东西的人该多么着急呀!捡到失物,及时归还原主是一种法律义务,不归还有可能构成违法犯罪。

知识链接:我国法律要求公民必须做出的行为还有:爱护公共财产;已被确诊为恶性传染病患者的应接受隔离、及时就医;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公民必须保守国家秘密;公民必须遵守劳动纪律;公民必须遵守社会公德……

活动六:履行义务须合法

(阅读教材第55探究与分享”)

3.思考:小斌等人因触犯刑法身陷牢狱,我们从中可以得到怎样的警示?

提示: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禁止公民实施某些行为。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事坚决不做。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

4.归纳总结:

法定义务须履行

原因

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做法

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活动七:案例回放

20148月至20164月期间被告人费某利用担任戴楼镇三资办报账员职务之便单独或与被告人鲁某、招某结伙先后7次将三资办账户上的资金挪给招某、鲁某等人使用用于偿还经营性贷款或者生产经营周转合计人民币194万元。法院判决被告人费某犯挪用公款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九个月缓刑二年;鲁某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零六个月;招某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

1.思考:费某等人为什么会被判刑?

提示:他们的行为触犯了刑法理应受到处罚。

2.教师强调:在社会生活中,公民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或者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都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活动八:违反法律要担责

(阅读教材第56探究与分享”)

3.思考:(1)小成的爸爸承担的是什么性质的法律责任?(2)金某应依法承担什么性质的法律责任?

提示:(1)行政责任。(2)刑事责任。

4.归纳总结:

违反义务须担责

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或者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

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公民违反民事法律

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公民违反行政法律

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

公民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

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为什么要依法履行义务。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学习,权利义务一致、法定义务须履行和违反义务须担责。其中以权利义务一致为重点,要真正弄明白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树立起正确的权利观和正确的义务观,真正做到依法履行义务。

3 板书设计

依法履行义务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探讨依法履行义务。大多数问题都较为抽象,不易于理解。权利义务的关系内容较多、头绪不少,要结合经典例子弄明白这一道理;法定义务须履行和违反义务须担责侧重点不同,不要混淆,主要意思就是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第五课 我国基本制度

1课时 基本经济制度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经济制度

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经济现象,培养运用科学的观点正确认识和看待经济生活中各种现象的能力,提高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拥护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热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教学难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北京市国资委国有经济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出2020年底80%以上的北京市属国有资本将集中到公共服务、基建、民生、战略性产业等领域并新增了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提高到30%等指标更加注重社会责任。

思考:(1)国有经济处于什么地位?(2)我国的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组成部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

教师总结:(1)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2)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二、新课讲授

活动一:辨析归类

(阅读教材第60运用你的经验”)

1.思考:这些同学父母的工作单位哪些属于公有制经济?哪些属于非公有制经济?

提示:国有企业、在家乡务农是公有制经济;外企、伯父的建筑公司和小餐馆是非公有制经济。

活动二:情景再现

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近60固定资产总值升值16人均收入增长近3……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澄江街道花园村自2013年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以来因地制宜推进农村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交出了上述成绩单

2.思考: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澄江街道花园村的巨变体现了什么?

提示:体现了集体经济的重要作用。

活动三:探究国有经济的重要作用

(阅读教材第61探究与分享”)

3.思考:我国为什么要由国家投资研制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提示: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发射表明中国正从经典信息技术的跟随者转变成未来信息技术的并跑者乃至领跑者。中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并结合地面已有的光纤量子通信网络,初步构建一个广域量子通信体系。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对于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具有关键作用。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研制工程浩大,需要国家出资。

4.归纳总结:

公有制为主体

国有

经济

国有经济的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共同所有,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集体

经济

集体经济的生产资料属于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

国家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

5.教师讲解:(1)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和保障国家安全等,具有关键作用。(2)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对于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实现共同富裕等具有重要作用。

目标导学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活动四:时事再现

李克强总理会见2017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企业家代表时说:大企业就业容量实际在下降中国政府力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通过放宽市场准入每天新增1.5万户以上小微企业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现在小微企业已占中国就业岗位的80%这是包容性增长的基础。

1.思考:我国对小微企业采取的政策是什么?

提示: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活动五:探究私营经济的重要作用

(阅读教材第62页的第二个探究与分享”)

2.问题:请你结合案例,分析私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提示: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撑经济增长、

增加税收、扩大就业、促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归纳总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除公有制经济外,还存在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

在支撑经济增长、增加税收、扩大就业、促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最后,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节课的内容,我们来读一首诗,也作为今天这节课的结束。

火车跑得快

全凭车头带。

国有经济起主导

致富路上带头跑。

公有制经济是主体

非公有制经济也不可少。

初级阶段大家齐心又协力

共同富裕的生活来到了。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了解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懂得了坚持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 板书设计

基本经济制度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总的来说难度不大,学生理解、掌握的效果较好。理解好本课知识要结合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发挥着应有的作用。结合典型的事例深入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增进热爱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情感。

2课时 根本政治制度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和作用,懂得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意义和做法

能力目标

学会分析案例,拓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热爱、拥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增强主人翁意识,为社会主义民主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做法。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我们要毫不动摇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想一想:(1)你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什么认识?(2)你知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有哪些?(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

教师总结:(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大代表民主选举产生,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等。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活动一:情景再现

2017315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闭幕表决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关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等6个决议草案;表决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等。

1.问题:从上述材料中,你能总结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哪些内容?

2.师生共同总结:(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3)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这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4)实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经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等等。

()走近人大代表 认识人大代表

活动二:情景再现

2017511日上午湖北省咸丰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培训班在该县县委党校开班。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欧阳开平讲话要求代表了解和掌握社情民意把人民群众的需要、意愿转变为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更好地促进民主法治建设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思考:(1)湖北省咸丰县为什么进行人大代表培训?(2)如何走近人大代表?

提示:(1)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有权依法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表决各项决定、提出议案和质询案。②人大代表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2)走近人大代表可通过以下方式:手机。微博。人大代表联络处。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述职。

目标导学二: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活动三: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

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是无所不在的监督力量。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会懈怠;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原则和制度设计的基本要求就是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都要受到制约和监督。

——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思考:上述讲话精神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哪些优越性?

2.教师总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做法

活动四: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

3.思考:如何正确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这句话?

4.师生共同总结:(1)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3)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4)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道了其内容、优越性和重要性,从而更加热爱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 板书设计

根本政治制度

4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学习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内容比较抽象,不易于理解,同时难以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应结合典型案例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认识。选取案例要选有针对性、学生较为熟悉的,避免简单地讲解、灌输,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3课时 基本政治制度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了解基本政治制度的具体情况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能够弄明白基本政治制度的运行情况,真正理解基本政治制度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够认识到基本政治制度是为了确保人民更好地当家作主,自觉提升热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问题:(1)说说你对上图体现的制度的认识。(2)我国还有哪些基本政治制度?

教师总结:(1)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认识。(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活动一:走近食品安全

(阅读教材第68运用你的经验”)

1.问题:中共中央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的建议,民主党派围绕中共中央的建议积极建言献策,这说明了什么?

提示:这说明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坚持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共商国是。

2.教师归纳:(1)这是我国长期存在和发展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国家性质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4)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参政党。(5)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活动二:时事链接

(阅读教材第70探究与分享”)

3.问题:结合两个镜头,谈谈民主党派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提示:民主党派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活动三:情景再现

201733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作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4.问题:谈谈你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认识。

提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5.教师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它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活动四:图片展示

1.问题:(1)你对民族区域自治是怎么认识的?(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什么重要意义?

提示:(1)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有力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教师强调: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民族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

活动五:走进生活中的小镜头

(阅读教材第74页的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1.问题:结合三个镜头,谈谈你对居民自治的认识。

提示: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居民委员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监督。

活动六:了解会议通知

(阅读教材第74页的第二个探究与分享”)

2.问题:阅读这则会议通知,说说该村村民是如何管理村务的。

提示: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村民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村民制定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规范村委会和村民的行为。

3教师总结:实行城市居民自治和农村村民自治,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学习,提高了认识,懂得了通过这些政治制度确保了人民当家作主。

3 板书设计

基本政治制度

4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学习基本政治制度,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要结合典型案例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认识。选取案例要选有新颖性、针对性和学生较为熟悉的,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提高认识,增强热爱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情感。

第六课 我国国家机构

1课时 国家权力机关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明确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

能力目标

能够结合案例分析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性及四个职权,明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自觉拥护人民代表大会,增强主人翁意识,自觉维护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威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教学难点: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习近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选举张德江为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选举李源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会议经过表决,批准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

思考:(1)哪些国家领导人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什么性质的国家机关?(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教师总结:(1)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等。(2)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活动一:情景再现

在全国9亿多选民投下自己神圣的一票。根据宪法关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5年的规定2016年开始全国县乡两级人大将陆续换届。全国有9亿多选民参加这次县乡人大换届选举直接选举产生250多万名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并在此基础上依法产生新一届县乡两级国家机关领导人员。选举工作涉及全国2850多个县(市、区)32000多个乡镇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1.思考:(1)人民代表大会是怎样产生的?(2)是什么性质的国家机关?

提示:(1)人民代表大会是由人民选举产生的。(2)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2.教师强调:我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活动二:讨论——我国国家机构的组成

(阅读教材第77探究与分享”)

3.思考:以上同学的说法正确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以上同学的说法不全面。我国根据宪法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国家机关体系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军事机关和国家安全委员会等。

4.归纳总结:

活动三:图片学法

   

  图一 慈善法表决通过  图二 慈善法宣传活动

图三 慈善法正式实施

1.思考:(1)慈善法出台后,镇政府强制要求公职人员捐款的行为是否合法?(2)慈善法的出台,反映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行使哪一方面的职权?

提示:(1)不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一百零一条的规定禁止开展下列募捐活动:()向单位或者个人摊派或者变相摊派的。(2)立法权。

活动四:材料回顾

2017315日上午9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表决关于政府工作报告、年度计划、年度预算、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六个决议草案。

2.思考:这是全国人大在行使什么权力?

提示:决定权。

3.教师强调: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

活动五:大家来探讨

(阅读教材第79探究与分享”)

4.思考:他们的说法是否正确?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不全面。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享有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决定、罢免的权力。

5.图片展示:

6.思考: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怎样行使监督权的?

提示: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监督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7.知识归纳: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包括: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国家权力机关。一方面先了解了人民代表大会的由来和性质,知道了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另一方面学习了人民代表大会的四个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3 板书设计

国家权力机关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两个方面学习了国家权力机关,难度不是太大,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有点抽象,不太好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这一块较为容易,可结合具体实例来掌握。关于人民代表大会与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关系最好结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来分析、理解。

2课时 国家行政机关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国家行政机关的含义、组成和职权,知道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能力目标

正确认识国家行政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懂得依法行政、依法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国家行政机关的重要性,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自觉支持依法行政,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教学难点: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图一     图二       图三

思考:图一至图三中的工作人员分别是哪些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

提示:图一是交管部门图二是税务部门图三是工商部门。

教师总结:行政机关是依据宪法设立的,依法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国家机关。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活动一:时事再现

受国务院委托环保部部长2017424日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作《国务院关于2016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与研究处理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报告及审议意见情况的报告》。报告提到:过去一年,环境质量在全国范围和平均水平上总体向好,但某些特征污染物和部分时段部分地区出现恶化。

1.思考:环保部部长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报告,这说明了什么?

提示:我国的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我国行政机关由国务院及其领导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环保部门的年度工作完成情况受到全国人大的监督等。

活动二:案例分析

(阅读教材第82页的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2.思考:从上述内容看,市政府与市人大之间是什么关系?

提示:市政府由市人大选举产生市政府对市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市人大的监督。

3.教师总结: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有关法律、决议和决定。

4.漫画展示:

5.思考:行政机关为什么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6.教师强调: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行政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的授予。行政机关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活动三:七嘴八舌说职权

(阅读教材第83页的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1.问题:你还知道哪些行政机关?它们有哪些职权?请举例说明。

提示:我国的外交部门通过贯彻执行国家外交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代表国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代表国家和政府办理外交事务承办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外国领导人的外交往来事务。

2.教师归纳:行政机关职权范围包括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检察、计划生育等方面。

活动四:小成回老家

(阅读教材第83页的第二个探究与分享”)

3.思考: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国务院和县政府的职权有何不同?

提示:国务院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接受和服从国务院的统一领导。

4.教师强调:行政机关层级不同,职权也不同。

活动五:大家来讨论

(阅读教材第84探究与分享”)

5.思考:以上同学的说法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说法都是正确的。行政机关享有哪些职权具体如何行使职权都必须严格遵照宪法和法律。

6.教师强调: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

活动六:漫画赏析

7.思考:上面漫画说明了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为了防止工作人员出现履职不力、监管缺失、失职渎职、徇私枉法等问题必须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权责要对等失责要追究侵权要赔偿。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行政机关的含义、组成、与权力机关的关系及要求,也知道了行政机关的职权包括职权范围、层级不同职权不同,以及依法行政、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等内容。

3 板书设计

国家行政机关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对国家行政机关的认识。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这一知识点有一定的难度,学习中要选取典型的事例来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特别是市人大和市政府的关系这个材料要用好,引导学生讨论探究,提高认识;行政机关的职权这一块较为容易,选取恰当材料帮助理解即可。

3课时 国家司法机关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分类、职权和要求

能力目标

具体了解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职权,学会依靠司法机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正确认识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重要意义,自觉尊重国家司法机关,从而在社会生活中敬畏法律、信仰法律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和职权。

教学难点: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都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关键之举。两高(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报告显示各级法院、检察院2017年将继续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诉制度改革深化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统一证据标准提高证人出庭率和律师辩护率更好地发挥庭审作用。通过改革相信司法机关将有效转变过去‘以侦查为中心’的诉讼格局。”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集宁一中校长李一飞说,“同时,也要加强一线司法人员的能力培训,妥善处理好法、理、情之间的关系,让当事人信服,让人民群众支持。”

思考:(1)我国的司法机关有哪些?(2)这些机关的职权有哪些?

提示:(1)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2)对于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职权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述。

二、新课讲授

活动一:维权在行动

(阅读教材第86运用你的经验”)

1.思考:小方的爸爸可否以厂家为被告到人民法院起诉?为什么?

提示:可以。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通过审判活动维护受害人的权益。

活动二:探究人民法院的职权

(阅读教材第86探究与分享”)

2.思考:在上述案例中,人民法院行使了什么职权?

提示:审判权。

3.教师讲解:人民法院的基本职权是审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通过行使国家审判权,惩办犯罪分子,解决民事和行政争议,维护社会秩序,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活动三:案例反思

2017420最高人民法院、中央电视台联合公布2016年推动法治进程十大案件评选结果,聂某被宣判无罪案等十大案件入选。19953石家庄中院一审判处聂某死刑同时判处赔偿受害人家属丧葬费等计2000元。1995427聂某被执行死刑。2016122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宣告撤销原审判决改判聂某无罪。20173聂某家属获268.13991万元国家赔偿。

4.思考:如何才能避免这种错案的发生?

提示:学生可从执法机关严格执法、司法机关公正司法方面作答。

5.教师讲述:人民法院在司法活动中,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人民法院对公民权利提供有效救济和保障,捍卫社会公平正义。

6.思考:我们身边有民告官的事件发生吗?这说明了什么?

提示:有(或没有)。可从我国的司法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方面说明。

7.归纳总结:

人民法院

性质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职权

人民法院的基本职权是审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通过行使国家审判权,惩办犯罪分子,解决民事和行政争议,维护社会秩序,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活动四:案例通报

2017524日北京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北京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成员单位召开关注儿童保护净化成长环境新闻发布会。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甄贞介绍近三年全市检察机关共办理故意伤害、强奸、猥亵儿童等成年人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1081255依法从严从快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加大指控犯罪力度。

1.思考:(1)人民检察院是什么性质的国家机关?(2)人民检察院的分类是怎样的?

提示:(1)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2)我国设立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

活动五:回顾身边的犯罪事件

(阅读教材第87探究与分享”)

2.思考:本案说明人民检察院具有何种职权?

提示: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权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实行监督,对刑事犯罪行为代表国家提起公诉,保护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的公正,保障法律统一正确实施。

3.教师归纳: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各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人员,必须忠实于事实真相,忠实于法律,忠实于社会主义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活动六:探究司法公正

 

4.思考:图片说明了什么?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提示:学生从本课时所学知识中总结。启示也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总结。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民法院的性质、分类、职权和要求,也知道了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分类、职权和要求。内容较为简单,重点要放在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职权上。

3 板书设计

国家司法机关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国家司法机关。主要学习了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有关内容。内容比较简单也比较有条理,难度不大。结合精选的例子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能够当堂掌握,要提高对国家司法机关的认识,更好地理解国家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意义。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1课时 自由平等的真谛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自由和平等的含义,懂得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道理

能力目标

结合具体案例理解法治与自由的关系,在生活中能做到平等处事、待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正确的自由观和平等观,做一个富有法治精神的人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自由的意义、平等的含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教学难点: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阅读教材第90运用你的经验”)

问题:结合三名同学的观点,说说你对自由的认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

教师总结:小蕊的观点是错误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大海的观点也是错误的。自由是有限制的,无限制的自由只会产生混乱。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阿梅的观点是正确的。自由就是做法律不禁止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二、新课讲授

活动一:小故事——断线的风筝

(阅读教材第91页的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1.思考:(1)挣脱了束缚的风筝为什么无力回天(2)如何理解自由应受到必要的限制?

提示:(1)风筝挣脱了线的束缚失去了线的保护自然无力回天(2)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

2.教师讲解:拥有自由,不仅能增强个人的幸福感,而且能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但是,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

活动二:探究网络自由

(阅读教材第91页的第二个探究与分享”)

3.查一查:请查阅我国对网络言论的相关法律规定,说一说网络世界自由的边界。

提示:《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下列信息:()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网络世界自由的边界是遵守道德和法律。

4.教师讲解: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自由主要指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

活动三:案例回放

福建省漳平市一俞姓男子与前妻因感情纠纷发生争吵后迁怒于无辜市民驾驶车辆高速冲进一处人行道在人行道上横冲直撞撞击多名行人及数辆摩托车后逃离现场。这起恶性事故最终造成一人重伤、三人轻微伤11辆摩托车损毁。近日漳平市人民法院最终认定该男子的行为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五年。

5.思考:结合这一案例谈谈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提示: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能享自由。

活动四:探究平等事例

    

1.问题:结合上图,请用身边的实例与同学分享自己对平等的认识。

提示:如整合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项制度让农民和城市居民享受一样的待遇。

2.教师讲解:平等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其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3.教师补充: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活动五:查资料——男女平等

4.问题:请你列举我国法律保障男女平等的事例。

提示:在宪法第二章权利与义务的第四十八条第1款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在继承法的第九条中明确规定:“继承权

男女平等。”在劳动法的第十三条中明确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活动六:知识补充

修订后的《残疾人教育条例》提出,“学前教育机构、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依照本条例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残疾人教育;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残疾人申请入学,不得拒绝招收。”“残疾人家庭应当帮助残疾人接受教育。”“残疾人参加国家教育考试,需要提供必要支持条件和合理便利的,可以提出申请。教育考试机构、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提供。”

5.思考:《残疾人教育条例》的修订反映了什么道理?

提示: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6.归纳总结: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

所有公民的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自由和平等的含义、意义,明白了法治和自由的关系,全面掌握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知识。知道了在日常生活中要正确认识自由,行使自由,努力做到法眼看平等。

3 板书设计

自由平等的真谛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有一定高度和难度,理论性较强。通过学习要弄明白自由是珍贵的,也是有限制的,无限制的自由只会产生混乱。当人类依据法治自觉止步于自由的边界,彰显的是理性的力量。同样,平等是珍贵的,但绝对的平等是不可能的。当人类通过法治把“同等对待”“差别对待”统一起来,将一份深挚的关爱给予社会中的特殊群体,闪耀的是文明的光辉。要搜集有针对性的事例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2课时 自由平等的追求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如何珍视自由和如何践行平等

能力目标

理解依法行使权利的意义,能够自觉在社会生活中践行平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正确认识自由和平等,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平等观,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构建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

教学难点: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八年级学生田某经常上学迟到不按时完成作业老师督促他他却说:什么时间上学、做不做作业是我的自由。田某有时抽烟喝酒强行向同学索要财物老师批评教育他他振振有词:“这是我在校外的活动,是我的自由。”

问题:结合田某的言行,说说自由与法律的关系。

提示:田某的言行是错误的是对自由的错误认识。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法治也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行使自由权利不得超越法定范围和界限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

二、新课讲授

活动一:活动讲法

    

1.思考:开展法律知识讲座有什么意义?

提示:让人们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更加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

活动二:探究守法与违法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2.思考:上述图片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提示: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

活动三:材料分析

日前德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接到市民举报在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很多骑行爱好者不但频繁闯红灯更是成群结队的在机动车道上快速骑行俨然把公路当成了赛车场。交警随机调取了2017712日到17日多个路口卡口监控这群骑行者都是从早上530分集体出发一路旁若无人的狂野骑行,见灯就闯,路过的机动车只能纷纷避让。

3.思考:骑行爱好者的做法为什么不对?

4.教师讲述:作为公民,应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权利,不得超越法定范围和界限,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

5.归纳总结:

珍视自由

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必须依法行使权利

活动四:故事展现

(阅读教材第97页的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1.思考:陈云的言行对于我们践行平等有什么教育意义?

提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

2.教师讲解:所谓特权,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特权是平等的大敌。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或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或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或利用社会关系追逐一己之利,并想方设法逃避法律制裁。然而,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侵犯,任何践踏法律的行为必将受到制裁和惩罚。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

活动五:支教活动显平等

2017527日上午中国平安在其位于北京市房山的希望小学启动2017支教活动之时宣布向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赠1000万元用于2017年平安支教行动升级为平安希望小学搭建远程支教平台输送优质课程。而爱不孤读系平安2017年支教主题旨在号召公众一起陪伴乡村孩子读书。

3.思考:爱不孤读平安2017年支教主题体现了什么道理?

提示: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活动六:探究就业不平等行为

(阅读教材第97—98探究与分享”)

4.问题:结合三幅图片,与同学交流生活中存在的就业歧视的事例。

提示:某劳务公司在某同城网站上发布招聘信息标题为招快递员3千加计件任职资格:男。邓某某在线投递简历申请该职位2014925日到某快递公司面试试干两天后双方达成于108日签约意向但最终双方并未签约。1019日邓某某给对方负责人李某打电话询问不能签合同的原因李某确认因为邓某某是女性所以某快递公司不批准签合同。邓某某称其应聘的快递员一职并不属于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岗位但某快递公司、某劳务公司仅因为邓某某是女性就表示不予考虑导致邓某某受到了就业性别歧视。法院支持了邓某某的诉讼请求。

5.归纳总结:

践行平等

就要反对特权

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如何珍视自由,一是要了解自己的权利的价值,二是要依法行使权利;知道了如何践行平等,一是要反对特权,二是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三是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3 板书设计

自由平等的追求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不多也不难理解,主要探讨了两个方面的问题。关于珍视自由,就是要了解自己的权利,学会依法行使权利,结合具体例子较容易理解;关于践行平等,知识的理解较为容易,难的是如何做到。关于反对特权,对于学生来说,还不太好理解,正确认识社会中不平等现象也需要下功夫。

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

1课时 公平正义的价值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公平正义的含义和意义

能力目标

提高对社会稳定、个人发展需要公平的理解能力,对公平与不公平现象的独立判断能力,以及与别人公平合作的能力;提高正确对待正义、非正义行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责任意识,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平感、正义感,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公平和正义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17年已经过半全国多个省市已经上调了今年的最低工资标准。中新经纬客户端统计发现截至715上海、天津、江苏、山东等11个省市及深圳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其中北京在今年9月调整到位。数据显示地方政府上调最低工资的步伐有所放慢涨幅已经出现回落。

思考:全国多个省市为什么要上调今年的最低工资标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

教师总结:我国最低工资制度实施以来,其受益面不断扩大。实行最低工资制度,对于保障职工的劳动权益和合法利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利于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维护社会稳定。

二、新课讲授

活动一:小故事

(阅读教材第101页的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1.思考:(1)假如你是这位父亲,你会怎样分配这四锭黄金?(2)结合分黄金的故事,谈谈你对公平的看法。

提示:(1)平分。(或大儿子精明二儿子有孝心一人一锭三儿子生计困难自然理应多分这也符合中华传统。)(2)公平通常指人们基于一定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公平就是每个人都能在良好的合作中得到应得的利益;公平要帮助和扶持弱势群体。

活动二:探究公平内涵

(阅读教材第101页的第二个探究与分享”)

2.问题:依据你对公平的理解,请对上图中的行为和政策进行评价。

提示:违反了交通规则接受处罚是公平的找朋友摆平就违背了公平原则也是违法行为。国家的两免一补政策让我们孩子都能上学是国家保障公平的措施。

3.教师讲述:公平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等。权利公平,要求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规则公平,要求每个人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机会公平,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活动三:探究公平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

(阅读教材第102探究与分享”)

4.问题:结合以上图片,谈谈公平的价值。

提示: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不仅能保证个人应得的利益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而且能让人感受到尊严从而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工作效率。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公平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公平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活动四:热点再现

20174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牵头创作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正式在湖南卫视黄金档开播。该剧真实震撼地演绎了荧屏打虎开播以来引起强烈反响不但收视告捷在社交媒体上也引发广泛热议。

1.思考: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为什么能引起广泛关注?

提示:《人民的名义》源于反腐败斗争的伟大实践源于创作者敏锐地捕捉到时代的脉搏和人民心声尤为重要的是,“人民的名义彰显了正义的力量必将助力清明政治生态建设为社会传播更多的正能量。

活动五:小讨论——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

(阅读教材第103探究与分享”)

2.问题:根据所列举的行为,说说你对正义的认识。

提示: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正义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一般而言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

活动六:事例学习

(阅读教材第104页的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3.思考:上述事例对你理解正义有什么启示?

提示: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它要求人们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

4.归纳总结:

正义

要求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

要求人们分辨是非,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要求人们对弱者给予必要的帮助,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

活动七:探究制度

(阅读教材第104页的第二个探究与分享”)

5.思考:国家建立和完善上述制度有什么意义?

提示: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和建立国家助学金制度都是正义制度。国家建立和完善这些制度有利于实现公平即使是社会弱势群体,也能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

6.教师讲解: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正义,有利于恰当地调整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活动八:体验公平

 

    体育公平     考试公平

 

    入学公平     教育公平

7.思考: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体现公平的事例?

提示:活动规则的制定必须遵循科学、公平原则等。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公平的含义和意义及正义的含义和意义。公平的含义和内涵比较容易理解,公平的意义要结合具体的例子理解;通过事例比较,分清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并结合例子体会正义的力量。

3 板书设计

公平正义的价值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探究公平正义的价值。关于公平的价值结合一系列事例探究,逐渐认清公平的含义、公平的内涵和公平的意义;关于正义的力量,先从写出与正义有关的词语开始,接着探究事例,逐渐认识正义的含义和正义的意义。通过学习懂得公平正义是一个美好社会应有的价值;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和共同的理想。

2课时 公平正义的守护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如何坚守公平,如何守护正义

能力目标

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面对非正义行为,敢于斗争,能够做到见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自觉树立起公平意识,具备公平素养,富有正义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坚守公平,守护正义。

教学难点:制度保障公平,司法维护正义。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近日湖南省衡阳市雁峰区人民法院对一起公务员考试集体作弊案做出一审判决以组织考试作弊罪判处被告人莫某等15人有期徒刑一年一个月十日至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五千元至一万元不等的刑罚。据了解这是组织考试作弊入刑后湖南法院审理的首起组织考试作弊案。

思考:国家为什么严厉打击考试作弊行为?(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列举一些自己知道的作弊行为)

教师总结:维护社会公平。人们总是渴望公平的阳光普照,但公平的社会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公平从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需要我们在生活中追求公平,捍卫公平。

二、新课讲授

活动一:小讨论——中学生在学校如何坚守公平

(阅读教材第107探究与分享”)

1.问题:请你也参与进来并发表意见。

提示:如考试时诚信完成试卷不弄虚作假这是公平的。

2.教师讲解: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赖与尊重,形成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活动二:公平秤

(阅读教材第108页的第一个阅读感悟”)

3.思考:江家姐弟的行为启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怎样做到公平?

提示:江家姐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坚决维护公平启示我们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遵守规则、维护秩序做公平的践行者。

活动三:时事链接——租售同权

住建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立法明确租赁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建立稳定租期和租金等方面的制度逐步使租房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与买房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4.思考:使租房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与买房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体现了什么道理?

提示:体现了制度保障公平。

5.教师讲解: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6.归纳总结:

坚守公平

个人维护公平

制度保障公平

活动四:行为探究

(阅读教材第109探究与分享”)

1.问题:你从三名司机的行为中学到了什么?

提示:这三名司机富有正义感做到了见义勇为。面对非正义行为我们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同时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为。

2.教师讲解:追求正义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正义感是公民的基本德性。期盼正义、实现正义、维护正义,是我们的共同心声。我们要做有正义感的人,以实际行动建构正义的大厦。

活动五:探究庭审规则

(阅读教材第110探究与分享”)

3.思考:图中的审判员是否需要回避?为什么?

提示:需要。因为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有亲属关系的审判员回避可以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有利于维护司法公正。

活动六:史料了解

(阅读教材第111探究与分享”)

4.问题:查阅资料,了解反映人类追求公平正义的类似审判。

提示:如纽伦堡审判:19451121日至1946101日期间由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对欧洲轴心国的军事、政治和经济领袖进行数十次的军事审判。

5.教师讲解: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让我们从点滴事情做起,携手共进,共建共享公平正义的美好社会。

6.归纳总结:

守护正义

个人守护正义

司法维护正义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如何坚守公平和如何守护正义。坚守公平需要个人维护公平,也需要制度保障公平;守护正义需要个人守护正义,也需要司法维护正义。

3 板书设计

公平正义的守护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了公平正义的守护。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究:在坚守公平方面,个人维护公平容易理解,制度保障公平,对学生来说有点抽象,要多结合实例、多讨论来解决;在守护正义方面,难度也是司法维护正义,需要选取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分析,提高认识,加深理解。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f87ec6a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d6.html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案(全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