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调查方法

发布时间:2018-07-01 06:45:3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标准地调查方法

(一)标准地选取原则

1、 标准地必须具有充分的代表性,能够代表林分的总体平均状况

2、 标准地不能跨越林分;

3、 标准地应避开林缘、林班线、防火线、路旁、河边及容易遭受人为破坏的地段;

4、 标准地内树种、密度应分布均匀。

(二)标准地设置方法

1、 标准地规格1矩形20×30m600m22圆形半径12.62m500m2

2、 标准地测量

1矩形标准地用罗盘仪测角测绳量距,坡度≥50改平,闭合差不大于1/100;(2圆形标准地用罗盘仪从圆心向八个方向量测距离,坡度≥50改平

3、 每木检尺:对标准地内胸径5.0cm所有林木进行每木检尺。边界木选取:

1矩形标准地取西、南两边;

2圆形标准地取方位角0~180°半圆。

4、 数据计算: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各树种的年龄(式1;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各树种的平均胸径(式2;用元材积公式计算各树种单位面积蓄积量。

(式1

(式2

式中:为某树种的平均年龄,Ai为某树种第i株样木的年龄,Dg为某树种的平均胸径,di为某树种第i株样木的胸径,n为某树种的株数。

角规控制检尺法

(一)角规点选取原则

标准地选取原则

(二)角规控制检尺调查方法

在角规点,采用对应的角规常数Fg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绕测一周。当遇到符合计数要求的林木(缺口与目标胸高处的树干相割或相切)时,量测其胸径并确定径阶,分树种记录各径阶内的相割木和相切木株数(坡度≥50时在角规上进行杆长改正)。

(三)数据计算方法

(式3

,(i为第i径阶,n为径阶数量)(式4

,(i为第i径阶,n为径阶数量 (式5

径阶株数,(gi为径阶单株木断面积, (式6

(式7

,(FHi为径阶形高) (式8

径阶形高,(Mi为第i径阶单株木材积,查一元材积表得) (式9

角规控制检尺核查记录表

县(市、区) 乡(镇、场) 林班 小班

树种、物种: 平均胸径 cm 每公顷株数 /hm2

每公顷断面积 m2/hm2 每公顷蓄积 m3/hm2中心经纬度:

林分状况: 坡度: 坡向: 坡位:

土种: 土层: cm 现时林龄(龄组、年龄):

树种

径阶

(Di)

计数木

单株断面积(gi)

单株材积(Mi)

径阶形高(FHi)

径阶株数

(Nj)

径阶

材积

(Vi)

相割木(xi)

相切木(yi)

合计(Gi)

合计

核查人员签字 委托者签字: 调查日期:

样地实测调查法

在小班范围内,用随机、机械或其它的抽样方法,布设圆形、方形、带状或角规样地,在样地内实测各项测树因子,由此推算小班调查因子。

A.1圆形、方形样地实测法

A.1.1圆形、方形样地面积一般为0.08hm2,以中幼林为主的地区,样地面积可缩至不小于0.04hm2。小班内样地面积总和不少于小班面积的3%。样地应随机或机械布设在小班内。

A.1.2圆形样地用罗盘仪从圆心向八个方向量测距离,坡度≥50开始改平;正方形样地用罗盘仪测角,测绳量距,坡度≥50开始改平,闭合差不得大于1/100

A.1.3样地内分树种进行每木检尺,对用材林近、成、过熟林小班要分别出材等级检尺。在每个样地上分树种分径阶实测13株平均木树高并调查年龄。

A.1.4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各样地各树种的平均年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用形高公式计算各样地各树种蓄积量;各样地汇总后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小班各树种的平均年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蓄积量。

A.2带状样地实测法

A.2.1根据小班形状、林分特点和地形条件,由调查员在工作手图上设计有代表性的样带,样带与等高线斜交,贯穿全小班,每个小班样带不少于2条,带间平行。

A.2.2样带面积不小于小班面积的3%

A.2.3样带用罗盘仪定向,测绳量距,坡度≥50开始改平。采用边线法或中线法测量,带宽以10 m为宜。

A.2.4样带内分树种按径阶进行每木检尺,在边线上的林木按测线方向左取右舍。

A.2.5分树种每个径级测3株径级平均木的树高,算术平均得到该树种的径级平均高。

A.2.6用样带内各树种的平均胸径(用样木平均断面积反算)、平均高代入形高公式计算形高值,形高值与每公顷断面积的积为各树种每公顷蓄积。

A.3 机械角规样地实测法

A.3.1在小班内按机械、等距、定向的原则布设角规样地,工作线应与等高线斜交。

A.3.2样点数量及点间距计算

样点数量计算公式:

n=4s1/210 hm2以下的小班)

n=3s1/210 hm2以上的小班)

式中:n为样点数,s为小班面积。

点间距计算公式:L=(s/n)1/2

式中:L为点间距,s为小班面积,n为样点数。

A.3.3根据小班形状和地形设置工作线,在工作线上根据计算的点间距布设调查点,调查点必须布满小班。对不规则的小班,工作线无法通过的局部地段可以补点,使实际布点数不少于计算的布点数。

A.3.4起点可目视定位,手持罗盘定向,测绳量距,坡度≥50开始改平,起点和终点钉直径6cm、长60 cm的圆木桩。

A.3.5落在小班边缘的样点,记数样木落在小班外时,应移动样点位置,保证样木落在小班内。

A.3.6角规控制检尺

预估小班平均直径,选择适宜的角规切口,在样点上对胸径≥5cm的林木的胸高位置进行角规绕测和控制检尺,计数相切和相割的样木株数推算断面积。角规参数按下表:

平均直径

杆长与切口宽度之比

K值

角规定角β

相切时 G/ hm2

相割时

G/ hm2

16cm

50:1

1.0

1°8ˊ45"

0.5

1.0

>16cm

50:1.41

2.0

1°37ˊ13"

1.0

2.0

模糊样木必须用皮尺量测样点与林木的距离和林木胸径Di,按下式确定相切、相割、相离的情况:

D=200L cosαsin(β/2

D—林木的临界直径,L—斜距,α—倾斜角,β—角规定角。

Di=D时为相切,DiD时相割,DiD时相离。

A.3.7在每个点上优势树种实测35株平均木树高并调查年龄,次要树种实测12株平均木的树高并调查年龄。

A.3.8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各点各树种的平均年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用形高公式计算各点各树种每公顷蓄积量;各点汇总后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小班各树种的平均年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蓄积量。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01ca777844769eae109ed4e.html

《几种调查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