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在中华斗蟀的翅底的暗金光以及头壳形状、头皮厚度中找一条认识蟋蟀的新路子

发布时间:2020-04-25 01:15:4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不记得哪位先辈的蟋蟀书中曾提及:看色者,(出将率)十之六七;看骨者,十之八九;看神者,无出其右了。。。

  那原著的意思大概是说:会看蛐蛐的色相,虫主懂点蛐蛐了。会看蛐蛐的骨相,那么虫主的出将率是很高的。要是达到会看蛐蛐虫神态的这样一种境界,那么虫之道上,已经没有什么障碍啦。

  可以肯定地说,我们论坛上大部分都是蛐蛐迷,都喜欢蛐蛐。所不同处在于痴迷的程度不一样。多数的朋友是想在交流和探讨中,学到一定的识虫知识,然后运用到实际中,提高自己所推之虫的胜率。

  在论坛的诸多朋友里,刚起步、想靠认识点表象将蛐蛐卖个好价格者有之;勤钻研,投入蛐蛐暗门之牛角尖不可自拔者有之;夜郎自大,跑到论坛大肆吹嘘者(我本人)有之;最多的,便是真心喜欢虫,因种种原因而不能深刻投入,但有时刻怀念那份童真、通趣,对儿时欢乐难以割舍的网友了。

  面对这么多需求不同的朋友,谈太专业的论题,其吸引力自然是不够的。还是老样子,以神、骨为中心,边拉边聊。将枯燥的理论融合在拉讲的范畴中,能叫大多数人认可,也就知足了。

  说蛐蛐的骨相,指的就是皮。会看色者,不如会看皮者。玩蛐蛐看懂了虫色,这才是个基础。如此好有一比,比作刚脱贫、有了一亩三分自留地、吃上了红烧肉、喝到了二锅头这才!

  哗啦啦啦。。。一片香蕉皮、橘子皮、臭鸡蛋朝我扔过来。。。

  场景:五痴狼狈的站在台前,忙着拣扔上台没来得及拨皮的香蕉、未开裂的橘子、拿着鸡蛋一个个的闻,看有没有不臭的,回家炒蛋炒饭。。。


  吃完了蛋炒饭,我重新整理了衣衫,继续坐那和诸位聊。

  为什么说,看会了蛐蛐的色相,这才是刚刚懂蛐蛐呢?这原因实在是简单。

  且看,网友们电脑都在面前,请照我说的步骤做:

  1)退出本帖,回到蟋蟀论坛。

  2)点击进入以前你看过的任何一条(有虫主介绍战绩的、斗过3-4路以上的蛐蛐)。

  3)放大那蛐蛐的翅面,仔细寻找翅底的金光。

  没看明白的,请回来,我告诉您结论诶:不管青、紫、黄、白、黑诸虫,只要是整翅一色,翅底金属光浓郁者,均成将。

  所谓色浓,含金量高者,色自浓。

  对不对呢?朋友们,仔细看看?十条里有九条是这样的。

  我们的先者、前辈没有骗人。看看古谱对成将蟋蟀的描述焦金翅、紫金翅、箔金翅、青金翅、乌金翅。。。

  是后来者混水摸鱼,一知半解将蛐蛐一说搞迷糊了。

  (出门有点事情,回来再聊)

  搓了一晚环保麻将,点点钞票赢了二十大洋。赢钱了,睡不着,咱继续聊。

  话由整翅金底说起。细纹金底之虫,哪管五色,尽皆出将!此色相之精要。什么青、紫、黄、白、黑诸门的区分,先放一放。咱就知道拿出来的蛐蛐凶,咱要斗的都是凶头。

  所以说,讲穿了,虫道其实不难。难就难在,大部分高级的蛐蛐,在早秋里,翅底看不出蕴涵金光。其色光的展现大体是在每年的白露到寒露之间。那早秋收蛐蛐如何提高出将概率呢?

  嗨,停。。。停,那边有个叫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网友提问了:你五痴以前不是说了吗,分清青、紫、黄是入门的关键么?

  对,我是这么说的。

  但分不清也能玩啊,咱不可能要求每个蟋蟀爱好者都对蛐蛐痴迷到忘我的份上,痴迷到可以为此放弃一切的份上。再说,青、紫、黄诸门之分,到现在尚莫衷一是,无有定论。我们何不绕开迷径,另寻他法?

  有欲深层研究蟋蟀打斗胜率的朋友,咱们今后可再行探讨蛐蛐的暗门、细小部位的要求、皮张的搭配等等,而爱好者仅知道含金量高的蛐蛐是凶头就够了。至于色从肉起底色有三啦那都是多玩,多观察自然就明白的,无须多作篇幅。

  穿插一段--

  总算盼来了橘子皮。。。

  老兄,我们手捧着古谱几百年看下来了。在汲取前辈经验的同时,咱来点新意好不好。。。

  这不是背书、或者翻译,看谁的理解能力强,谁写的更接近原文的意思。

  咱在摸索一条简化的途径,让现代社会里忙碌的人们通过简单的认知,重新回到这项娱乐项目上来(君不见玩虫者的队伍正在日趋萎缩、日趋老龄化?)

  我边写边想,怎么没人砸?没人砸就不对了。。。

  以上算是我对悬命释者网友的解释,也是给众多朋友们的解释。

  当然,能不能将之简单化,现在还是一个探索过程,最需要的就是几乎没什么基础的蟋蟀朋友在以后操作中的反馈信息。

  要是朋友们在翅底色光上还有什么疑问的话,我想在交流会的时候再具体细述。


  好,我们回到主题。

  南方相虫法,以细腻、搭配为主;北派老一辈相虫法,以整皮、虫骨为主。因此,十数年前我们大量饲玩山东(淮河以北)的蛐蛐起,此两种相法,便由北派相法占得了先机。我个人以为,北相法入门简单、便于操作;南相法烦琐,但对于某些细部的把握更准确。


  何为骨相法?说白了--看皮。

  比如,我们经常提到的腿斑、草鞋底、蜡光。。。均属骨相法范畴。相骨法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并时常运用,并不神奇。

  一条蛐蛐成虫,早秋便能看皮。

  看皮最直接的要数看蛐蛐的头形了。那位叫专收大头网友说了,头的要求不就是既圆又大,最好往前冲一冲!这再简单不过。。。请容我一问谱云,头大圆结绽说的是什么意思?圆在哪处最佳?怎么个结绽法?

  我们要求的圆,要圆在蛐蛐的顶门。

  结绽,便是暴突。看头形暴突的着眼点在哪?最基本的、最能体现蟋蟀凶象的便是蛐蛐的眼角

  谱上说的头上出角者,泛指眼角。

  常听朋友们谈起,说蛐蛐头上六面出角。我请他们指给我看,这六面的角出在哪。。。结果没一个能指出来的--因为本来那地方就没有角!六面只可以用鼓突去形容。

  早在十年前,眼角一说,还是比较保守的。如今流传比较广了,知道眼角的朋友也不少。但是,我不认为能说上眼角两字的朋友,都能真正找到眼角的正确位置。

  不信各位去看照片。凡是蛐蛐,大部分都有眼角。

  这里,我又要负责任的说了。凡是上大局、走长路的蛐蛐,不外呼那几个头形。我收虫的时候,看虫快啊,一秒一条。。。凭什么快?快在哪?快就快在先看头。那虫长得是不是斗虫的头形!对路了,再接下去看其余部位,否则一概放弃。这就是概率。

  头子对路了,回住地再慢慢筛选,挑起角者留之,平庸者弃之。此头骨之一说。

  待到11月8号的交流会上,我特意向此去经年网友借来了投影仪,到时候,头形、高级眼角我尽可能的展示给诸位看,以期达到直观的效果。

  当真的搞明白翅底暗金(涌动)和蛐蛐的眼角凶度,要是您出的虫当龄、路骨也正,仅符合此两点,那么在友谊赛(或小场)来年您要是总成绩输的话,拿虫找我买单。

  原文接上。

  一直有这事、那事的,打断行文,真希望今后能专职投入到蟋蟀产业的推广、普及中,而不被琐事打搅。

  我们论坛上有位叫纸上谈兵(纸下谈兵)的网友。其人我重来未曾谋面。早在几年前,我们还因为一条虫的定色问题,意见相左。为什么要谈到他呢?请朋友们留意一下他发的蛐蛐照片。首先,虫色浓度到标。其次,也是很关键的--几乎全是皮客老厚的蛐蛐!

  敢在毛口阶段直接拍照发网上,然后一条条证明战绩,其君子之风让人敬仰。这又说明了一个问题--高级的斗虫,在早秋里就能看出个大概。

  又说红黄网友。论坛的老家伙们一定知道,原先我和他之间的矛盾闹到几乎要拳脚相加。。。如今呢?咱们俩冰释前嫌。别看他老说种马、种马的,可他说的种马倒也大部分说在点子上。

  红黄能在差不多两年时间里突飞猛进,又愿意听听他心得的么?我代他本人罗嗦几句。

  1)放弃以前瞎胡斗时积累的所谓经验,重头找到了正确的入门道路。

  2)比常人要投入更大的精力和心思去仔细观察、体会。他在两年多时间里所付出的,要比一般人翻十倍都不止!

  所以用心,认真是入此门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正是由于我本人走到今天这一步,实在感觉太艰难,所失去的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和理解的。。。论坛上有许多朋友在欣赏我的同时,不由疑惑--你虫五今年40不到,为何了解的那么深?这没什么奇怪的。我14岁的时候就立志甘愿为虫放弃了一切了。要么不玩,玩就要玩到塔尖上去。

  正是由于历经了无数的徘徊和曲折,如今才想凭这么点基础,为朋友们找一条简洁的道路,简单入门。

  数年前,曾有个在金融系统工作的网友问我蛐蛐能不能参照我们股指那样,定个指标,有个参数,以便比照?当时我回答说不能。如今想来,由于我的狭隘心作祟,失去了个比较诚恳的朋友,每每有所悔意。

  假如按照北派相虫之法,先由皮张入手,相虫之道,入门其实不难。

  这里着重说一说蛐蛐的项皮。

  看--一位资深的北派蛐蛐玩家,他拿出的虫很少有明显显项眼的。

  这里面有两个因素

  1 由于淮河以北秋凉来的早,除了白门里(或是和白门搭边)的,晚路蛐蛐显项眼尚可用之外,其余什么半截蓝项啦、桃皮项啦一概不选。这是因为,显项眼的蛐蛐易受冷而早衰。

  这也告诉我们,为什么最近几年玩的河南淡色面蛐蛐,打着打着,昨天还好好的,今天一吹冷风,走时招呼也不打的一个重要原因。玩过河南蛐蛐的朋友,请回忆,你的蛐蛐是不是大都显项眼。

  2 通常项眼不显的深色面蛐蛐,其皮壳硬度要超过项眼明显的,但晚熟的多数。

  这就是北方玩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花皮。花皮所指,不是衣翅花,就是项眼花。

  那么,花项(显项眼)的蛐蛐一概无用么?倒也不是。有花项淡紫,要求正配就是荠菜花项;有早路黄蛐蛐,半截蓝项就是凶头;有淡青配的是微青项。。。总得说来,大多是早秋凶一时,斗间为主,而非打重组的虫。

  说到这里,插一句,有半截蓝项、荠菜花项、微青项、白腐项朋友们都知道吧?别这里我说了半天,把您说糊涂了。要真不知道,交流会那天还得多准备几张照片。。。

  再看,当初老天津的行家带到上海来斗的蛐蛐,我们南方简直看不懂。那么浑浊的色、那么脏的皮!和南虫斗的结果呢?不是拉一拉,就是插一插。。。无怪当初火光汉前辈70高龄了,还要去宫村。张兆林家里的条件那是一塌糊涂,老爷子非要住那,可见当时宫村走边的蛐蛐质量有多高了!

  如今,宁阳蟋蟀研究会的副会长、宫村的小孔,跑河南延津收蛐蛐去了。怎不叫人感叹。。。

  实践证明,众多插一插、夹瘫对方、摇一摇对手就跑的蛐蛐,有很多是出在整项一色的蛐蛐里的。知道了这点,咱挑蛐蛐的时候,提高要求就是了。最少也要收整项顺色的虫,而那些花皮的如何呀?放弃呗。

  说老项,毛、砂、小疙瘩均是厚度的体现。

  脏在哪?脏在毛上,脏在疙瘩上,脏在腿斑上!浑浊在那蛐蛐表面一层油光,原色藏到里面去了。

  通过蛐蛐的外骨骼,去相虫的这么一种方法(骨相法),无法表述、只能意会吗?我认为不是。

  再说说翅骨。

;jié生物体表面或内部组织中圆形的小突起。耻骨、坐骨、丘脑、颏部等都有结节
:zhan(形声。本义:衣服裂开)
应该是:象肉体开裂后伤口长出的小包
现在给你数,你听清楚了呵呵
咬肌2 + 眼睛2 + 星门1 + 头顶1大块 =6
臭鸡蛋撇你

咬肌2块出角口力大 , 眼睛2块虫猛 ,星门1块虫凶 ,头顶1大块内力饱满,吃痛耐盘

悬命释者兄弟哎,

  咬肌2块突出口力大(不是口力大,仅说明牙面宽,打斗时牙不易被打飘)

  眼睛2块突出虫猛,星门突出1块虫凶(两点一个概念,凶猛、凶猛咱不玩文字游戏了好不)

  头顶1大块(出角?)

  我原文说的意思是--蟋蟀头上六面只有鼓突,而真正起角的是起眼角。

我没说错。。。

咱说的完全的两个概念。包括前文我已经解释了,想在色相和骨相中找一条全新的道路。题目中那个字摆在那。

也就是说,我根本没照古谱的思路在走,所做的只是借下标题。

如今我把命题改一下,变成尝试在中华斗蟀的翅底的暗金光以及头壳形状、厚度中找一条认识蟋蟀的新路子您该不会有异议了吧

你所说的收虫先从头型看我很支持,但是从看色上我就不支持了!!!早秋收虫一直到后秋变色没有一条虫弄保持色一点不变!!早秋收虫我主张只看形不看色

我说大四平项老兄,原文写在那

所以说,讲穿了,虫道其实不难。难就难在,大部分高级的蛐蛐,在早秋里,翅底看不出蕴涵金光。其色光的展现大体是在每年的白露到寒露之间。那早秋收蛐蛐如何提高出将概率呢?

早秋收虫我主张只看形不看色这完全没问题。但是再过几年的话,估计您收蛐蛐,在早秋就既看形也看色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0e7f37509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6a.html

《尝试在中华斗蟀的翅底的暗金光以及头壳形状、头皮厚度中找一条认识蟋蟀的新路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