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发布时间:2018-11-24 09:36:1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二十四节气”考点专辑

(发表于2017年第1 期《高考金刊》)

黄助昌

2017年高考语文考什么?习近平说:“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教育部考试中心已经组织专家修订、审定了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重大的变化有二点:(1)大纲及说明》在强调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对选考模块重新设置,比如,语文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均设为必考内容,适应高校对新生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呼应中学教学的意见;(2)增加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比如,在语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识、传统节日、民俗等的内容。

“二十四节气”这一个知识点,极可能借着“申遗”成功之东风登陆2017年高考。中国古诗之中有大量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诗歌,“诗歌鉴赏”题极有可能直接从这方面命题;“现代文阅读(一)”也极可能直接以“二十四节气”的文章为考试材料;作文也极可能以“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的有关事件为材料,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方面的问题。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明确说到,要考查学生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思考、体悟的能力。

如果我们高三学生能够未雨绸缪,不打无准备之仗,就理当把“二十四节气”当作是一个重要的新考点,认真复习,并借助一些考题来进行训练,真正做到“胸有成竹”,一旦考到这方面的内容,就完全可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高考的材料可能不尽相同,但“二十四节气”知识点必定相同。因此,只要高三学生熟稔此知识点,无论高考从哪些角度出题,都出“如来佛的掌心”。

现代文阅读(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第五大发明

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二十四节气起源并形成于黄河流域,也反映了北方典型气候特点。在国际气象界,它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已经对节气有所记述,西汉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了。

我国古代用农历(月亮历)记时,用阳历(太阳历)划分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我们祖先把5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为7224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订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与中国古代哲学体系有密切关系,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它们是: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它们是: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反映了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二十四节气为中国大众所普遍接受,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二十四节气的影响,一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相结合,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最著名的清明、立春、立夏、冬至都融入了节日的氛围,夏至、暑伏也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以致民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说法。在这些节令中,往往伴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谚语。二十四节气内涵十分丰富,其中既包括相关的谚语、歇谣、传说等,又有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工艺品、书画等艺术作品,还包括与节令关系密切的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因而成为中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1611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下列对“二十四节气”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北方典型气候特点。《尚书》对节气有所记述,但不甚完备。据目前所知早在《淮南子》中就有这种用阳历划分的二十四节气的完整记载。

B公元前104年邓平等制订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我国古代把5天叫一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7224节气。

C.二十四节气由我国劳动人民独创,不仅反映了季节的变化,还具有指导农事活动的功能,对人民生活有广泛的影响,是重要的文化遗产,也一直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D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知,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反映了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

2.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节气”指的是每月第一个节气,比如九月的“寒露”;“中气”指的是每月第二个节气,比如四月的“小满”。

B民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说法。这些节令常常伴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与民间文化相结合,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

C谚语:“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讲述的是一年的二十四个节气的顺序二十四节气内涵十分丰富,其中既包括相关的谚语、歇谣、传说等,又有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工艺品、书画等艺术作品,还包括与节令关系密切的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

D“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分析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也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

B “惊蛰”用天上初现惊雷和地下蛰伏的虫子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而在我国南方虫子根本不蛰伏,所以无法有“惊蛰”一说。

C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体现为以下五大领域:(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二十四节气”从整体上归为第三类遗产领域

D“二十四节气”起源并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该遗产项目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答案:

1C(“一直”错,公元前104年就已经完备,不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在公元前104年之前是“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2B其中的某节令如“三九”“三伏”等并没有成为固定的节日

3DA因果倒置。因为二十四节气内涵丰富,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价值,所以才成为中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B.主观臆断。虽然节气反映的是典型北方气候特点,但说南方没有“惊蛰”是错误的(原文无据)。C应当是从整体上归为第四类遗产领域

古代诗歌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小寒食舟中作

杜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注]①隐几,即席地而坐,靠着小桌几。②鹖(hé)冠:传为楚隐者鹖冠子所戴的鹖羽所制之冠。

1.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诗风沉郁顿挫。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B. “小寒食”中的“小寒”点明了时间,即二十四节气中的“小寒”。首句说“佳辰强饮食犹寒”,在这样节日佳辰,诗人勉强振作起精神来饮酒,只是觉得食物都透着寒气。第二句借“鹖冠”的典故来刻画舟中诗人的孤寂形象。

C. 第二联紧接首联,十分传神地写出了诗人舟中的所见所感,笔触细腻含蓄,表现了诗人忧思之深以及观察力与表现力的精湛。

D. 有人评价第三联:“蝶鸥自在,而云山空望,所以对景生愁。” 指出了第三联与尾联在景与情上的联系。诗人想像“娟娟戏蝶”“片片轻鸥”的美好画面,表达了对悠闲、轻松生活的向往,以乐景衬哀愁

E. 这首七律在自然流转中显出深沉凝炼,很能表现杜甫晚年诗风苍茫而沉郁的特色,并根据本诗中的有关叙述,因此大致可以推断,这首诗是杜甫暮年流落江舟时的作品

2. 《杜诗镜铨》认为最后一有远神”,“结”了哪些具体情感?“远神”具体指的是哪种情怀?6分)

参考答案

1.B小寒食是指寒食节的次日,即清明节的前一天。D第三联写的是实景,“娟娟戏蝶”是舟中近景,“片片轻鸥”是舟外远景。

2. 最后一将诗人年老体衰穷困潦倒的愁苦、身不在官壮志难酬的忧愁之情、暗自伤老之情、诗人在舟中漂泊困苦的忧思等“结”于其中,再将深沉的“远神”凝聚在“长安”上,表现诗人心系国运安危,担忧时局多难的情怀。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著名小学在新教学楼楼梯间设置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简单介绍及相关图片,本想是为了方便学生注目了解、学习但事与愿违,不少学生熟视无睹。

201611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喜讯传来,小学立即设立了“二十四节气”宣讲员。自由活动时间,楼梯口三五成群的小朋友围着一位大哥哥或大姐姐听取有关“二十四节气”的宣讲。

对以上的新闻,你有认识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

【写作指导

全国新课标一定仍将沿袭“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模式,其命题材料应当是“时事类”,而自主命题的省市或仍然会沿袭自己的命题模式,或倾向于全国新课标模式作一定的改变。总之,“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模式将是主流模式,采用这个模式命题的机率很大。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概念一出,打破了宿构、套作、文艺腔的美梦,写法也开始由阐述高蹈的哲理走向务实而理性的思辨,由崇尚华丽修辞走向言从字顺的逻辑推理、论证。高考语文命题特别顾问、语文教材主要策划人、著名语文教学专家温儒敏先生在《人民日报》等媒体多次呼吁,语文高考特别是作文,要往理性靠拢。——这就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和导向。就这一作文题而言,具体应当做到以下三点:

一、有点赞,又有批评:点赞该小学有超前意识,在“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之前,就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就意识到要对学生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虽然做得不够完美,还没有夯实,但还是能够抓住申遗成功这一契机大张旗鼓地宣讲“二十四节气”。

二、有批评,又反思为什么总要等到外国人或国际认同中国传统文化之后,中国才意识到其重要性呢?小学生稚嫩的肩膀担负不了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每个中国人尤其是学者、知识精英应当成为中国文明的守夜人、守藏使、传播者、弘扬者、向导,向中国乃至世界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硕果。

既要有反思又要有倡言:不要等到中国传统文化被东亚某国抢注之后才痛心疾首。可以倡议中国人应当树立“文化自信”,应当珍视传统,不能让中国传统文化的水土流失。可以引入“软实力”概念进行阐述。希冀在未来的日子里,制定、实施好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计划,使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展现新的活力,尤其是吸引更多的年轻一代参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让其所承载的智慧底蕴和创造力薪火相传。

总之,要根据事实扎实而评,选取考试材料的关键信息进行评析,逻辑缜密,确定鲜明独到的观点;要凭理而断,对新闻事件要有清晰的理性判断,运用典型有力的论据来论证“我”的观点。

【学生佳作】

文化于心 传扬于行

叶佳宁

置身于文化中,人便会显得渺小,如雨入湖,如枝在林。文化占据着历史的时间与空间,深邃而浩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二十四节气”,是由古代农耕人民根据经验创造出来的一套农耕日历,对耕种来说,意义重大,时至今日,仍发挥着它的作用。

近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前,在某著名小学的的新教学楼梯间悬挂着24个框,陈设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简单介绍及相关图片。虽然如此,却并没有引起太多学生的关注。尽管学校此举反响不大,但是在得知“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之后,该校还专门设立“二十四节气”宣讲员讲解有关知识。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小朋友们在课余时间围绕着学长听取“二十四节气”有关讲解,这所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超前意识,以及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堪称楷模。但是,文化的传承,仅靠他们的力量足够吗?

爱默生说过,有如语言之于批评家,望远镜之于天文学家,文化就是指一切给精神以力量的东西。作为一个国家存身立足之本,文化在国家兴盛面前显得尤为重要。想要彻底征服一个民族,首先要摧毁其文化,而一个大国的崛起,必然也伴随着文化的崛起。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中国的传统文化自然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也使其他国家对中国文化怀有觊觎之心,但我们的国人却远未意识到这一点。莫非我们中华文化已经到能够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可以弃掷逦迤的地步了吗?不,当然不是。我们国家虽有着世上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漫长历史,先人的智慧、劳动成果为我们后人提供了巨大的文化遗产。但事实上,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时刻保持警惕,持有危机感。

目前,包括“二十四节气”在内,我国已经共有31个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7个项目列入急需保护名录,1个项目入选优秀实践名册,总数名列世界第一。中国的传统文化正作为中国的名片符号走向世界,但这还远远不够,除了这些已经申遗成功的文化项目,还有更多优秀的传统亟待我们去守护,去传承。此前,中医、端午节、拔河等已被东亚某国抢注,一度引起哄动,中国人的抗议声,批评声持续不断,从这一点看,国人内心深处对中华传统文化还是充满了热爱,拥有着主人公意识。但是热潮过后,又是风平浪静。再没有人站出来为守护文化而大声抗议。如果我们再不行动起来,那么将会有更多优秀传统文化的流失。

让我们唤起内心深处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别等到不可挽回时才痛心疾首。近代文学家许思园说过,中国传统文化之根本精神为融合与自由。作为文化传承者的我们,且守护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且看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熠熠生辉。

点评

首先精要地点“二十四节气”的重要性,然后顺接作文原题材料,如此才不会游离于原题,有针对性。点赞了这所学校之后,话题一转,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作者并没立即回答这个问题,而是以爱默生的话作为大前提,再以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二十四节气”作为小前提,再以东亚某国抢注中国传统文化等事件作为事实例证,强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中国未来的重大作用,并发出警示:“如果我们再不行动起来,那么将会有更多优秀传统文化的流失。”这是一种出于热爱的强烈危机。最后,发出呼吁:“作为文化传承者的我们,且守护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且看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熠熠生辉。”文章整体上逻辑性较强,具有思辨色彩,起承转合,章法缜密,有较强的说服力。

【延伸悦读】

二十四节气申遗是一次文化传播

1130日下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下称“委员会”)经过评审,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这是一件鼓舞人心的事。因为,这回终于“是我们自己申遗成功”而不是韩国。这并非开玩笑,而是铁的事实——很多中国文化遗产被韩国“申遗”早已成了刻骨铭心的事。比如“端午节”“暖炕”“泡菜”等等,韩国搜肠刮肚申遗,把中国文化遗产名录“抢注”成韩国的,引起了国人的焦虑,只要韩国有动作,国人的神经就敏感了,舆论争议不断,炮火连天,大有恨铁不成钢的意气。

在这种的语境下,我们终于主动一回,把被称为“第五大发明”的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满足了国人的愿望,更保护了中华文化遗产的“版权”,以铁的事实宣示了中华文明的历史悠久、厚重,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提振了文化自信、民族自信,鼓舞国人的士气,有利于激励国人发掘中华文化的内涵,并激励国人的创新精神,努力发明创造出更多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推动文化发展,助推经济腾飞,岂不美哉。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再一次把申遗问题摆到了公众面前,成为公众讨论的公共话题。因为,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贝很多,需要我们继续申遗的文化遗产很多,如果我们不主动些,一些文化遗产又被韩国“抱走”,韩国人开心,国人却不干了,也愧对祖先和子孙后代,并成为国际笑话、历史笑话,让现在的人着急,让后代指责,这口锅背不起,也不能背。因此,申遗的脚步不能停。

事实上,把文化遗产在国际“注册”,明确“版权”,也是一次重要的文化传播。首先,在国内得到了一次深度传播,使许多人知道我们有哪些“家珍”,增强国人的自豪感。其次,也使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一次广泛传播,使外国人知道中国先人创造了什么,留下了哪些文化遗产,并让外国人了解中国及中国人,有利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有利于中国被外国人所认识,或者吸引更多外国人研究“中国现象”,消除一些外国人对中国的认识误区,从而树立新的国际形象。

申遗或许需要人力、物力、财力,有人或许认为这是一件“破费”的事,不重视,甚至反对,然而,这恰恰是一种错误的观点,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自大,甚至是文化自闭,尤其有的文化遗产长期不挖掘、不擦亮,文化名片暗淡无光,影响文化自信,又怎能砥砺前行?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0f1909f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2e.html

《二十四节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