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清明》的三种英译文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20-06-30 10:25:3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杜牧《清明》的三种英译文对比分析

摘要:翻译的两个基本步骤是理解与表达。同一原文却有众多不同译文,首先是因为不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不同,所以经过语言转换产生不同译文;其次,即使对原文的理解相同,不同译者的译语表达也可能不同,产生译文不同。本文从译者的理解与表达的角度,对比分析《清明》三个译本的不同之处。

关键词: 理解; 表达; 对比分析;清明

An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re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Dumu's Qingming

Abstract: The two basic steps of translation are understanding and expression.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versions of translation for the same original text. First of all, because different translators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al text. Secondly, though different translators have the same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al text, they may use different target language expressions to translat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ranslator's understanding and expression, this paper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of the three versions of Qingming.

.

Key Words: Understanding; Expression; Comparative AnalysisQingming

引言

一提起与清明有关的古诗,人们首先会想到唐朝诗人杜牧的《清明》。这首诗以其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流传千年而经久不衰。此诗不但是中国孩童必学古诗之一,而且还被译成了英文,传播至欧美各国。截止目前为止,其英文有吴钧陶,蔡廷干,孙大雨,吴伟雄,杨宪益等多位译者的不同版本。本文选取吴钧陶,许渊冲,杨宪益的三个不同版本进行对比分析。

一.理解与表达

所谓翻译,简单的说,就是将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一般来讲,翻译过程可概括为: 理解和表达二个基本步骤。理解是翻译的基础,是翻译过程的第一步,是进行语言转换与表达的前提。刘宓庆先生在《当代翻译理论》一书中也曾指出:“翻译的实质,是双语间意义的对应转换。”[1]因此,翻译的首要任务就是理解原作语言所表达的意义。不能准确透彻地理解原文意义则无法谈及表达问题。 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阅读同一部作品,受自身既定知识结构、人生阅历等个人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译者首先是读者,必须得认真阅读原作、理解原作。作为读者的不同译者对同一原文的理解也会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译文。再者,译者读原文所理解的意义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相对应目的语进行表达, 目的语中可能会存在语言空白甚至文化空白。美国翻译家奈达曾说:“原文和译文之间存在语言和文化转码之间的差异”。[2] 由于语言差异、文化差异,译者用貌似对应译语表达的意义不一定是译者所理解的打算传达给译语读者的原文意义,因为看似语言上的对等但可能文化内涵不同,即奈达所说的“假朋友”现象。可见,翻译绝不是简单的寻找语言对应,否则只要有一本词典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翻译家了。原文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绝不仅仅是换种语言表达那么简单,中间需要跨越的是原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间的语言文化差异和障碍,译者还需考虑原语读者与目的语读者接受能力、接受环境的不同等因素。再者,即使不同译者对原文的意义理解相同,但其译语表达也可能不同,因为不同译者选词喜好、语言风格不同。可见,翻译是从一种语言和文化到另一种语言和文化的文本旅行,这旅行路途坎坷,需跨越千山万水。因为无论是理解还是表达方面都陷阱重重,歧路处处。也正因为如此,才同一个原本可能不同译本百花齐放或互相争鸣。

二. 《清明》原诗与三种译文

本文尝试从原文理解与译文表达两方面,分析吴钧陶,许渊冲及杨宪益的 《清明》译本的异同。原诗如下: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以下是这首诗的三篇译文:

吴钧陶英译[3]

The Pure Brightness Day

It drizzles thick and fast on the Pure Brightness Day

I travel with my heart lost in dismay

"Is there a public house somewherecowboy?"

He points at Apricot Village faraway

许渊冲英译[4]

The Mourning Day

A drizzling rain falls like tears on the Mourning Day

The mourner's heart is going to break on his way

Where can a wineshop be found to drown his sad hours?

A cowherd points to a cot 'mid apricot flowers

杨宪益、戴乃迭英译[5]

In the Rainy Season of Spring

It drizzles endless during the rainy season in spring

Travelers along the road look gloomy and miserable

When I ask a shepherd boy where I can find a tavern

He points at a distant hamlet nestling amidst apricot blossoms

三.译文对比分析

(一) 标题 《清明》的英译

无论是一部书、一篇文章还是一首诗,标题都极其重要。标题是文眼,好的标题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标题不仅仅要醒目,能吸引人的注意力而且还可能会概括全文内容或点出全文主旨或奠定全文感情色彩。所以标题的翻译也至关重要。原诗标题《清明》及文中第一句也出现了“清明”一词,其英译当然要保持一致,三位译者都是如此处理的。但不同的是三位译者的译语表达各不相同。

吴钧陶译为(下文简称吴译)the Pure Brightness Day,是从清明时的气候特点而理解的。众所周知,清明节,一般在公历45日前后,春分后第15日。清明一到,气温逐渐升高,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春风送来阵阵暖意,万物吐故纳新,天气清澈明朗。因此,才有the Pure Brightness Day的英译。许渊冲译为(下文简称许译)the Mourning Day,是从清明的扫墓祭祖习俗的角度理解的,抓住的是清明节作为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从人文意义而言,清明节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具有浓烈的中国特色。清明节扫墓祭祖的习俗,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郊外踏青时举行“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扫墓祭祖,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同时也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杨宪益、戴乃迭译为(下文简称杨译)In the Rainy Season of Spring与吴译相同,也是从气候特点而理解,侧重的是大自然特征。但不同的是,从 Season一词的使用可见,杨译并不是指的清明这一天,而是清明前后的多雨时期或梅雨季节;而吴译用的是day这个单数名词,可见特指的是清明节这一天。我们知道,清明节期很长,一般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有清明节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期内。这一时期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时期,甚至中国江南一带会是阴雨连绵的梅雨时节。从这个角度思考,好像杨译也可以接受。因为原文没有明确指出是清明这一天,字面意义模糊,从而不同译者有了不同理解,产生不同译文。

(二) 清明时节雨纷纷

第一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写景。交代了时间及特定时间下的特定环境,即清明,碰巧又有绵绵春雨。给我们展现是一副连绵不断的春雨图, 同时也是抒情,为下句渲染了凭吊者们悲哀的情绪

“雨纷纷”三位译者都使用了drizzle 一词,drizzle剑桥英语词典中的解释drizzle noun (RAIN) rain in very small, light dropsdrizzle verb (RAIN)to rain in small light drops 可见,drizzle无论作为名词还是动词,或是其同根词形容词drizzling,与之相关的是小雨,即毛毛细雨或连绵不断的小雨。但就“雨纷纷”的英译而言,三位译者却各不相同。吴译使用了thick and fast这一短语来修饰动词drizzle thick and fast在剑桥英语词典中的解释quickly and in large numbersfast and rapid。那么,thick and fast传达的雨的急和快是不是与drizzle这一词所代表的小雨矛盾呢?笔者认为thick and fast程度过重,表达不出原诗中绵绵春雨的状态。而许译为A drizzling rain falls like tears,用了比喻句,形容雨滴落下如人掉眼泪,表面在写景,其实暗写情,指在清明这一祭奠先人的节日人们的悲伤之情,即雨如泪下,但也泪如雨下,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为全诗奠定了悲伤的感情基调。吴译使用了endless修饰动词drizzle “endless”在英语词典中的解释及翻译never finishing, or seeming never to finish,那么在诗中表达的是雨下个不停。Endless这一平淡的词,不能充分表达出原文的“雨纷纷”之意境,可谓意境上有损原文,也缺少了情的表达,与吴译相同,只是一种客观写景。

(三) 路上行人欲断魂

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写人。描述了在第一句中特定时间及环境下的特定人物及人物状态。直接抒发人们祭扫亡灵的万般悲苦、哀切之情愫。

1路上行人

“行人”汉语原文中看不出是单数还是复数。吴译为“I”即作者,是不是有点突兀之感呢?这个行人确实指的是作者“I”吗?单从原诗字面看,并没有提供这方面的信息。“路上行人”,原文中“路上”做行人的修饰语,吴译将其变成了谓语动词“travel”。许译“行人”为the mourner。“mourner”剑桥英语词典中的解释 a person who is feeling or expressing sadness, or who is at a funeral 可见,许译中mourner泛指因思念逝去的亲人而心怀悲伤之情的人。许译将原文的“路上”译作了状语on his way,而且许译把“行人”与the mourner划上了等号。在清明这一天,路上的行人大都是前去祭奠先人或祭奠先人而回,所以他们都是面带悲伤之情。如果从这一层面来理解,即the mourner就是“行人”,行人就是mourners

杨译“行人”为traveller traveller”在英语词典中的解释a person who travels often, or who is travelling即行人或游客,杨译文中应该指的是身在异乡或旅途中未能归家之人。本就有的思乡之情适逢清明时期又加上了不能回家祭奠先人的遗憾及思念逝去亲人的悲情,可谓愁上加愁,只想借酒消愁,为下句做了铺垫。traveller很好的表达了“欲断魂”的原因,如实的翻译出了原文的字面意义“行人”。和许译相同,杨译也将中文的“路上”译作了状语,但用的是along the road。可见,虽然不同译者对原文意义理解相同,但译语选词不同。

2.欲断魂

“欲断魂”汉语意思不难理解,描写的是路上行人的极其悲伤之状态。但三位译者也用词各不相同。吴译with my heart lost in dismay;许译用的是 break one’s heart 这一词组;杨译look gloomy and miserable。虽然三位译者对原文意义理解一致,但译语措辞不同,三种译文都可表示悲伤之态,但相比许译更简洁。

() 借问酒家何处有

第三句“借问酒家何处有”,写人物语言,即问路。

1. 汉语为意合语言,结构较松散,只要根据上下文意思明确,主语宾语皆可省,但英语是形合语言,结构较严谨,句子基本成分必须完整。所以译者汉译英表达时,必须进行句子结构的转换。

原文缺少主语,吴译使用的是there be 句型并直接使用引号,即用直接引语的方式交代了所问内容,避免了问话者即主语的出现。但根据上文翻译中所用“I, 这里的问话主语应该是“I”。 译文给人的感觉是“I”在描述自己的经历。

许译与吴译不同,用的是被动语态,没有用直接引语,而且使用了“his”,结合上文中的“the mourner”,这里的问话主语也应该是“the mourner”,译文给人的感觉是作者作为一个旁观者在进行描述。三位译者中只有杨的译文明确补充出了主语“I,但是如何理解这里的“I”与其前一句中所用的复数的traveller的关系? I”是“travellers”中的一个吗?还是只是“travellers”的旁观者?不同的译文读者或许理解不同。

此句原文也缺少宾语,但从下文明显得知是牧童,中文的“牧童”译成英语,三位译者各不相同。 根据下文,吴译和杨译在此句中都采取了增词法,分别译为cowboy shepherd,,从而下文中出现此词时都用了代词he。但许译,此句中避免了宾语“牧童”的出现,而是下文中译为cowherd 可见,不同译者对原文处理方式不同。cowboyshepherdcowherd三个不同的词都是指中文中的“牧童”,到底哪个更合适呢?cowboy在英语词典中的解释a person, especially in the western US, whose job is to take care of cattle, and who usually rides a horse, or a similar character in a film。可见,cowboy主要指常骑在马背上放牛的美国的西部牛仔或电影中类似的人物。美国的西部牛仔给人的印象是一种威猛洒脱狂野豪放的形象,他们代表的是美国的个人主义和自由精神。而历代中国诗作中的牧童形象一般是憨态可掬天真无邪,他们代表的是质朴而自然的悠闲田园生活。可见,原文中“牧童”与cowboy语义并不完全对等,文化内涵不同。英语读者一看到这个词,其脑内的文化预设随即启动,形成不同于原文作者塑的图画意象。shepherd 在英语词典中的解释 a person whose job is to take care of sheep and move them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shepherd” 在英语中主要指的是牧羊者, 而中国文化语境中的牧童一般指的是牧牛。cowherd在英语词典中的解释a person employed to take care of cattle。“cowherd”即照看牛的人。 那么,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觉得用“cowherd”翻译诗句中的“牧童”较合适,至少不会产生文化错位引起读者误解。

2. 此句中“酒家”一词,三位译者也各不相同。

原文中“酒家”,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只卖酒的地方或具有豪华设施的大酒店,而是古代卖酒且客人可以在此喝酒、聚友谈心或借酒消愁的地方,有简陋桌椅及下酒小菜提供给客人,而且店旁常有一个布做的招牌迎风摆动显示着酒家的名号。在现代中国,这种酒家已消失,但是从古装电影、电视中这种场景我们还是经常看到的。而许译中的wine shop一词在英语中专指卖酒的地方,不能完整表达原文意义。吴译为a public house 其在字典中解释为,A "public house," in the term's broadest sense, could be any site where alcohol is legally consumed on the premises. 此词可以表达出原文基本意思,但是从语体而言少了一份古雅,没有原文中的那种古韵。 而杨译tavern,其英文释义为tavern a place where alcohol is sold and drunk,可以翻译为客栈、酒店、酒馆,是一个古英语里的词,所以用tavern不仅可以表达出原文基本意义,而且语体上恰到好处,为译文增添了古雅的韵味,能够准确传达原文意境。

(五)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写人物动作。针对第三句的问话,以动作来代替语言进行回答。此处无声胜有声,产生一种画面美、动态美。

1)“遥指”

“遥指”这里字面表达的是牧童指着远处的杏花村。那么到底有多远呢?笔者的理解是既然能够用手指示,那么应该虽然没在近前,但也不是太远,至少是可以望得见的地方。

吴译用了 point at faraway 杨译point at distantfarawaydistant意思同,都是指遥远,很长的一段距离,是不是译文读者容易误解为很远的地方?许译只用了points to,进行了模糊化处理。可见,要很好的表达出原诗句中的微妙距离及其意境确实不易。

2 杏花村

吴译Apricot Village,直接照字面意思翻译,给人感觉只是个作为专有名词的名字而已,可能与杏花无关。 许译a cot 'mid apricot flowers和杨译hamlet nestling amidst apricot blossoms都把中文的“杏花村” 理解为坐落在杏花丛中的村落。不同的是“村”,许译cottage并简化为cot,词典中cottage的解释是small simple houseespecially in the country,也就是说cottage常见的意思是小村舍,坐落在农场或乡间的小房子,似乎难以表达原文中村落的概念。杨译把村庄译成较为少见的hamlet

再者,许译直接用了介词短语mid apricot flowers,语言简洁明了;而杨译增加了nestling相比之下更富有动感、美感,把杏花环绕的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杏花的“花”许译flowersflower是花的统称,是个概指的一般词汇。而杨译为blossomsblossom可专指果树开的花,是个具体词汇。笔者认为blossom更好,更能使读者有美的联想。

四.结语

本文从译者的理解与表达的角度,对比分析了《清明》三个译本的不同之处。原作虽是唯一的,但译本可千差万别,尤其是在语言表达上,包括措辞、句式选择、文体风格等方面。虽说译作基于原作,但译本从某种程度上说带有深深地译者的个人烙印,正如克罗齐(Benedetto Croce)所言:“翻译即创作”。因此我们应该正确的看待不同译本,理解不同译本的存在是种正常现象,试图追寻“唯一定本”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参考文献

[1] 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2] Nida, E. A. and C. R. Taber (1969)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Leiden: E.J. Brill.

[3] 张保红.汉诗英译中意象的处理[J].外语与翻译,1996(30).

[4]许渊冲译.唐诗三百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37

[5]杨宪益,戴乃迭译.唐诗[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266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1703ea907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7f.html

《杜牧《清明》的三种英译文对比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