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钟惺《浣花溪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0-06-25 19:55:3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浣花溪记

钟惺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稍断则复见溪。如是者数处,缚柴编竹,颇有次第。桥尽,一亭树道左,署曰“缘江路”。

过此则武侯祠。祠前跨溪为板桥一,覆以水槛,乃睹“浣花溪”题榜。过桥,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溪周之,非桥不通。置亭其上,题曰“百花潭水”。由此亭还,度桥过梵安寺,始为杜工部祠。像颇清古,不必求肖,想当尔尔。石刻像一,附以本传,何仁仲别驾署华阳时所为也。

钟子曰:杜老二居,浣花清远,东屯险奥,各不相袭。严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千朋友大矣哉!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穷愁奔走,犹能择胜,胸中暇整,可以应世,如孔子徽服主司城贞子。时也。

出城欲雨,顷之霁。使客游者,多由监司郡邑招饮,冠盖稠浊,磬折喧溢,迫暮趣归。

(注)①玦(jué):似环而有缺口的玉佩。②潆(yíng)回:水流回旋的样子。③舁()夫:抬轿子的人。舁,抬。④别驾:明代州府副长官通判的别称。⑤严公:指严武。杜甫漂泊四川,依靠镇守成都的严武。⑥暇整:即好整以暇,形容遇事从容不迫。⑦司城贞子:春秋时陈国的大夫,死后尊为司城贞子。

1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_____

A皆浣花溪也 委:水流所聚之处,下游。

B一亭道左 树:树木。

C犹能择 胜:美好。

D迫暮归 趣:同“促”,急速。

17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过桥,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溪周之。

(2)亚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

18本文远承柳宗元《小石潭记》的移步换景,在抒情上却不相同,试加以分析。

【答案】

16B

171)过了桥,是一片小小的陆地,像梭子那样横斜着插在水中,溪水四面环绕着它。(2)假如严武不死,杜甫就可以在浣花溪畔安然度过晚年,患难时是太需要朋友了!

18①《小石潭记》借景物写感受,含蓄地反映了柳宗元寂寞的处境,凄怆、衰怨的心情。②本文直接抒发患难见知己的可贵并高度赞扬杜甫在穷愁奔走中择胜而居的浩荡豁达胸怀。(意对即可)

【解析】

16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B.“一亭树道左”的意思是:道路的左边立着一座亭子。“树”是“立着,树立”的意思,不是“树木”。故选B

17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洲(水中的陆地)、如(好像)、周(围绕)”几个词是赋分点;

2)句中的“可老(可以安度晚年)、于(对)、哉(语气助词,相当于‘了’)”几个词是赋分点。

18《浣花溪记》是明代文学家钟惺游览成都浣花溪杜工部祠后写的一篇游记。文章以简洁清秀的笔调写出了浣花溪所经的自然风景、名胜古迹,之后又大发感想,对诗人杜甫在穷愁中犹能“择胜境而居”的安详胸怀表示赞赏。可结合“穷愁奔走,犹能择胜,胸中暇整,可以应世,如孔子徽服主司城贞子”来分析作答。《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散文,文章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采用了情景交融的写法,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可结合写作背景和“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来理解分析。

【点睛】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参考译文:

出成都城南门,左边是万里桥。向西折行的细而美、长而弯,所见像套连的圈儿、像开口的玉环、像带子、像圆规、像弯钩、水色像明镜、像碧玉、像浓绿色的瓜,深幽幽的呈现一派青碧色、在城下回旋着的,都是浣花溪水流聚的地方。然而一定要到草堂一带,然后才有“浣花溪”这一专门名称,这是因为杜甫的浣花故居在那儿罢了。

行走三、四里就到了青羊宫。溪流一会儿远,一会儿近。青竹翠柏郁郁葱葱,显得对岸浓荫森森,一直延伸到溪的尽头,平望像一片荠菜。从青羊宫往西,因溪水汇流而架设了三座桥,彼此相隔都不到半里路,轿夫说通向灌县,或者这就是所谓“江从灌口来”的说法吧。溪东面住有人家,这时溪身便被屋舍遮住,不能常常看见;稍有空缺,溪水重又展现在眼前。像这样的情形有好几处。溪岸人家用树枝、竹条编扎成门户和篱墙,很是齐整。走尽了桥,路旁边立着一座亭子,题写着“缘江路”几个字。

过了这里就到了武侯祠。祠前有一座木板桥跨越溪身,桥上有临水的栏杆覆围着,到此才看见题着“浣花溪”字样的匾额。过桥,是一片小小的陆地,像梭子那样横斜着插在水中,溪水四面环绕着它,没有桥便无法通行。小洲上面建造了一座亭子,题字为“百花潭水”。从这座亭子折回原路,走过桥经过梵安寺,这才到了杜工部祠。杜甫的像画得十分清朗古朴,不见得一定强求惟妙惟肖,但想来杜甫应当是这个模样。还有一块刻在碑石上的肖像,附着杜甫的传记,是通判何仁仲在代理华阳县令时所制作的。

钟惺说:杜甫的两处居所,在成都浣花溪的,环境幽远,在夔州东屯的,地方险僻,两者互不相同。假如严武不死,杜甫就可以在浣花溪畔安然度过晚年,患难时是太需要朋友了!然而是天意要派定这位老诗人添加出夔州的一段非凡表现罢了:在艰难潦倒中流离奔波,却仍能选择胜地处身;胸襟安闲从容,可以应付世事,这同孔子变换服装、客居在司城贞子家里避难时的情形是一样的啊。其时为万历三十九年十月十七日。

出城时像是要下雨,不一会儿便云开天晴了。朝廷使臣出来游玩的,大多由按察使或州县长官邀请参加饮宴,官场中人稠杂而浑浊,像石磬那般弯曲着身子打躬作揖,喧闹声充满四方。将近黄昏时分连忙回家。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185da0aba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a6.html

《文言文钟惺《浣花溪记》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