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优美的文言散文

发布时间:2019-06-14 01:38:2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古代优美的文言散文



  篇一:最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
  一、单元整体分析
  (一)单元内容在教材中的定位分析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全书体例:
  诗歌之部:
  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散文之部:
  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
  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
  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
  从全书编排可以看出,本册教材诗歌部分旨在引导学生掌握几种基本的诗歌鉴赏的方法,而散文部分旨在引导学生掌握古代散文的几个基本特点。三个单元分别从“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文无定格,贵在鲜活”三方面入手,有助于初学者掌握运用。“创造形象,诗文有别”处在诗歌之部与散文之部的衔接点上,还肩负着从诗歌学习向散文学习的过渡和区分诗歌、散文特点的重任。
  1.了解单元内容在教材中的定位,有助于从宏观上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标准来衡量这几篇文章,从而认识他们的教学价值,找到最佳教学切入点。
  “创造形象,诗文有别”,顾名思义,这单元的学习目标是比较体味诗歌与散文在“形象”创设上的不同。所以,“艺术形象”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既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不同类型散文作品中艺术形象的特性,又要引导学生了解塑造艺术形象的多样化手段,还要关注形象创设方面散文与诗歌的区别。
  在中国文学艺术中,“形象”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否具有形象性是评价作品艺术性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古代的诗歌散文都很重视形象,但是二者的形象性又有差别。中国古代诗歌是一种高度凝练的艺术,诗歌形象非常发达,象外之象、味外之旨需要仔细品味。中国古代散文相对于诗歌来说是一种比较舒展的艺术,句式散体化,篇幅可长可短,表情达意不受格律的限制,可以兴之所至,自由挥洒,因而散文中的“意”表达得更为明白显豁。
  而不同的散文类别,艺术形象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山水游记类散文的形象主要表现为具有独特风貌韵味的山水风物,人物传记类散文的形象主要表现为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说理类散文的形象主要表现为主观准确的事实论据,叙事类散文的形象主要表现为细致生动的事件,抒情类散文的形象主要表现为真挚感人的情感。不管散文中有没有具体的审美物象,都可以有好的艺术形象。
  2.了解本单元几篇课文的文体和内容,有助于制定科学可行的教学设计。
  (1)文体对象方面
  本单元所选作品,文体可谓多种多样。既有山水游记类散文,如赏析示例《过小孤山大孤山》;又有寓言式的哲理型散文,如自主赏析文章《庖丁解牛》;既有气势磅礴的赋体史论散文,如自主赏析文章《阿房宫赋》;也有人物传记类散文,如自主赏析文章《项羽之死》和推荐作品《西门豹治邺》与《大铁椎传》。
  (2)文体内容方面
  本单元所选六篇文章,内容可谓丰富多彩。既有对饶有韵味的山川景物形象的描写,又有对历史人物形象的典型塑造和精湛鲜活的故事场面的精彩叙述。既有对宫廷建筑和奢华生活的形象描绘,也不乏对生活中普通道理的生动阐述。
  (二)课程目标在单元教学中的落实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于选修课“诗歌与散文”模块的学习,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3.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4.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5.尝试诗歌、散文的创作,组织文学社团,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从中可以看出,具体到古代散文的教学,应该包含这样几个层面。
  1.积累、整合层面。
  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散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散文名篇。学习古代散文体裁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2.思考、领悟和感受、鉴赏层面。
  阅读古代优秀的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掌握鉴赏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古代散文的艺术特性。
  3.发现、创新层面。
  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散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根据课程目标对于选修散文教学的几个层面的要求,我们将本单元教学目标设定为:1.强化梳理归纳与积累整合,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学习文言文的良好习惯,积累相应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知识。
  2.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和思想认识,品味文中精彩优美的语句,使学生体会到古代散文在创设形象方面的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古人的观点看法,发展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三)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1.学习内容有一定难度。
  首先,相比刚刚结束的诗歌之部,本单元每篇作品的容量都有较大程度的增加;其次,本单元七篇文章,内容涉及面广,文体多种多样,不易把握;另有,高二的学生虽然已经学习了一定量的文言文,但由于文言毕竟不是现代人常态的语言形式,他们的文言语感并不强,文言词语和句式的积累并不多,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很不够。
  2.学习兴趣可能不够浓厚。
  文章所写的内容毕竟与现代生活相距较远,而作者的身世和作品的时代背景,学生都很不熟悉,再加上语言文字的障碍,很可能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而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设计科学的教学过程,才不至使整个教学流于简单枯燥的语言文字的简单梳理。
  基于上述学情分析,结合教材特点,我们确定教材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学课文、疏通文句、梳理文言文语法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欣赏、分析、把握各类文章中创设的鲜活的形象,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欣赏、分析、把握各类文章中创设的鲜活的形象,提高鉴赏能力。通过对比阅读,把握诗歌、散文在创设形象方面的不同。
  (四)课时安排建议
  本单元拟用7课时:《过小孤山大孤山》2课时,《庖丁解牛》1课时,《项羽之死》2课时,《阿房宫赋》2课时。
  二、课文分析与教学指导
  《过小孤山大孤山》
  一、整体把握
  《过小孤山大孤山》选自《入蜀记》,是作者在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八月一日和八月二日的两则日记。是时,陆游被起用为夔州(今四川奉节)通判,由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赴任。一路沿长江逆流而上,历尽两岸奇山异景,因作《入蜀记》以记其胜。《过小孤山大孤山》是作者路过小孤山和大孤山时所写的两则日记,也是一篇游记散文,写山川景物形象,并在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情趣和韵味。作者船行于长江小孤山至大孤山一段,所见所游,非止一处,为避免重复单调,需要用精彩的变化的笔墨,抓住各处景物特征进行描绘。文中写烽火矶“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写峭石“杰然特起”,“丹藤翠蔓,罗洛其上,如宝装屏风”,写小孤山“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写澎浪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写大孤山“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只寥寥几笔就描绘出鲜明独特的形象。
  作者在记述山川景物、名胜古迹过程中,随时融合抒情和议论,并将有关的传闻轶事、前人诗句都信手拈来,还随笔写出郡县沿革、地形防戍等情况,丰富了作品的内容,使写景记游具有思想深度,同时亦为景物添彩生色,使一景一物似乎都带有诗的灵气,文的雅致,神话的氛围,历史的沉淀,诗文传说与胜景相互映发,更为引人入胜。
  全文共3个自然段,主要写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①记过烽火矶的所见,突出山之“怪奇”。
  ②写过澎浪矶、小孤山所见之景,突出“峭拔秀丽”。
  ③记八月二日所见之景,突出大孤山之奇——望之如浮水面,江水清浊分明。④结尾处交代六日行程,显现日记体之特色。
  手法上,由于景点多,仅是孤立地写出特征,也可能会失之分散。所以,作者注意了景点之间的联系:一是各处景物虽千姿百态,但又均有山与江水相互生发辉映的描写,构成整体背景,使景物形成了多样性的统一之美;二是注意各景点地理位置上的联系,文章屡次写江流和船行,即在分散的景点中贯以线索。至于写澎浪矶和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写大孤山时又与小孤山作比,更见出其间联系,从而由各景点共同组成一幅完整的长江山水图。
  另一方面,在写景的过程中,作者善于改变观察角度和观察点来进行描绘,将一幅幅立体可感的长江山水图展现在读者面前。如写烽火矶时,有舟中的远望;有抛江过其下的近观,又有一石“杰然特起”的特定镜头。写小孤山亦有“自数十里望之”的远望;“愈近愈秀”的近观;“冬晴夏雨”不同季节的变化;特别是对小孤山的描写,观察角度和观察点的灵活多变,充分地展现了山水景物的千姿百态。
  文章主旨:通过描写所见的景物特色,表达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也流露出作者的爱国忠君之情。
  二、教学指导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疏通文意。
  1.预习:对照课下注释,查阅相关资料,自主疏通文意。标记有疑问的地方,等待课上交流。
  2.课堂学习。
  ⑴先请学生提出预习时存在的语言困难(翻译不一致或不懂的地方)讨论解决。预设:
  ①杰然特起特:特别起:突起突出。
  ②如宝装屏风宝: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宝石。
  ③但祠宇极于荒残于:语助词,不译。
  ④若稍饰以楼观亭榭状语后置,若稍以楼观亭榭饰
  ⑤不与江水相乱乱:混杂、混淆
  ⑥岸土赤而壁立壁:名词作状语,像墙壁一样
  ⑵疏通文意。梳理文章的写作顺序,概括文章内容。
  明确:游记,移步换景,时间顺序;内容:记游小孤山和大孤山的所见所想。
  (二)突破重点难点——游记散文形象性的体现
  (一)学生自由朗读文章第二段并概括小孤山的形象特征。(要求:概括的特征要说明依据,找出原文语句并直译,落实实词、虚词和句式的准确翻译)
  预设:
  1.峭拔秀丽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2.巉然孤起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
  3.祠宇荒残但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
  总结:游记散文的形象性体现在具有独特风貌韵味的山水风物上。
  (三)思考探究——在形象的创造方面,诗文之别体现在何处?
  陆游笔下的小孤山孤立峭拔、秀丽却荒残,这孤立峭拔会不会就是孤山得名的原因之一呢?无独有偶,苏轼也有一首写小孤山大孤山的诗(教材p70)——题画诗《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可以就同一内容的诗、文进行比较阅读。
  1.齐读《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山苍苍,江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
  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2.画中的长江绝岛恰好就是小孤山和大孤山。题画诗中的大小孤山的形象特征是怎样的?请概括诗中小孤山的形象特点,并说明依据。
  预设:
  特点①孤立峭拔依据:处于江中央(孤立),崖崩路绝、乔木搀天(峭拔)特点②秀丽依据: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像新妆的女子一般秀丽)
  3.这两篇诗文不约而同都表现了小孤山大孤山的孤立峭拔和秀丽的形象特征,创造形象的手法和艺术效果有何不同?可以请同桌同学交换意见,谈谈看法。
  预设:
  ⑴创造形象的手法
  散文:
  ①对比烘托
  /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
  ②具体描绘
  /碧峰巉然孤起,??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
  诗歌:
  ①夸张/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②比喻拟人/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⑵艺术效果
  散文:形象丰富除孤立峭拔、秀丽外还有荒残,描绘真实客观。
  诗歌:形象突出,运用比喻拟人,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
  (四)总结
  诗文同写小孤山大孤山,创造形象的不同表现为:
  文诗
  语言形式舒展自由凝练工整
  形象特点丰富形象逼真精炼传神
  创造手段对比烘托比喻拟人
  艺术效果贴近实际境外之境
  《庖丁解牛》
  一、整体把握
  《庖丁解牛》节选自《庄子?养生主》,题目是后来加的。养生主,就是养生的主旨,也就是养生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庖丁解牛”是一个寓言故事,庄子通过这个故事来说明养生的道理。庄周认为,人类社会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要回避矛盾,寻求解脱,就须像庖丁解牛那样,找出规律,游刃有余,不受损伤,以求保身、全生、养亲、尽年。文章思路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描写庖丁解牛的场面。作者从绘形和摹声两个方面运用大胆的夸张(人触、倚、履、踦,牛体、牛的骨头就分离)和生动的比喻(把庖丁解牛比喻成“《桑林》之舞”“《经首》之会”),把庖丁解牛的技术写得超凡入圣。这一段句式整齐,对解牛场面作了诗意化处理,写成了一支劳动交响曲,一曲劳动赞歌。
  第二部分(第2段~第4段):记叙文惠君和庖丁的对话。这部分又可分为两层。第一层(第2段)从文惠君的称赞引出庖丁的话,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二层(第3段)记叙了庖丁的经验之谈。
  第三部分(第4段):写文惠君“得养生焉”,点出本文主题,即庄子的一切顺应规律的思想。
  文章主旨把握:
  课文节选自《养生主》,主旨在于阐明保护、蓄养生命的主旨。那庄子所讲的养生的道理是什么呢?庄子在《养生主》中说:“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庄子认为,人类社会充满错综复杂的矛盾,人们只有像庖丁那样把握了社会的肌理,才能够成功地避开各种难解的矛盾,使自己免于遭
  篇二:古代文言文
  专题讲座
  初中古代散文解读与教学策略
  付华(北京市第十二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古代散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新教材中古代散文的比例由原来的20%增加到40%,教学难度也相应提高。因此,如何进行古代散文的教学,进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师迫切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长期以来,面对文质兼美的文化大餐——古代散文,教学中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文言文,对现代中学生来说,似乎是“天书”,许多学生不喜欢文言文,读不懂文言文,对文言文望而生畏,甚至在学生中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语文课、有两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教师苦口婆心,耗神耗力;学生愁眉苦脸,怨声载道:教学结果可概括为“高耗低效”、“少慢差费”。
  如何改变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现状,提高文言文教学的实际效果呢?这将是我们这一讲所要探讨的问题。
  一、古代散文的概念及教学意义
  我国古代,为区别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一律称之为散文。
  古代散文传承了丰厚博大的中华传统文化,展现着民族的精神与智慧。阅读古代散文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批判继承文化遗产,为社会文化提供可借鉴的东西,同时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道德情操教育。
  二、全面准确理解《课程标准》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有三处三句话)
  1.“总目标”中,“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2.“阶段目标之第四学段(79年级)”,“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3.“实施建议之评价建议”,“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以上三句,看似简约(注意我没有用简单这个词)、浅易,实则精确精要,它是我们制订文言文教学策略的依据,需要全面、准确、深入地理解。
  下面就几处表述,谈谈我的理解:
  1.“浅易文言文”
  “浅易”本身就属于经验性的模糊判断。一般地说指思想不太深奥、凭借学生的人生经验和思维水平能够理解;表达方法合乎常规、语言文字不生僻;阅读难度不大的文章。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现行教材中所选文言文几乎涉及由先秦至明清各个时期之优秀散文这些优秀作品,全面地反映着汉语言规律的发展与承传(通假字、古今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这种浅易要辩证地看。
  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何为文章的基本内容?
  我想基本内容应该包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整体思路、作者的思想情感、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所持论据、事物的基本特征或基本原理。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是初中三年教学学习最终预期的能力目标既最终的学业水平,但在三年学习过程中,还需要教师予以许多指导和训练。如,有时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未必能做到真正理解。
  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齐策》
  吾妻之美我者
  美
  美měi,会意。金文字形,从羊,从大,古人以羊为主要副食品,肥壮的羊吃起来味很美。本义:味美。
  形貌好看,漂亮: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认为?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认为?美”,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是_____
  吾妾美我者
  客美我者
  就很难说是“认为?美”,因为“认为”是对人或事物确定某种看法﹐做出某种判断。妾的畏,客的有求导致的“美我”,很可能是口不应心,用工具书恰恰难以得出正确的理解,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从而形成能力。
  3.“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两个“考察”并举,不能只关注“记诵”的落实,而忽略“理解”的训练。
  “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不等于在阅读教学中回避必要的特殊语言现象的分析。(简而言之,“不考”不等于“不教”)尽量回避语法理论、术语的讲解,不等于一味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文言语句的翻译。如“一狼犬坐于前”,我们不必大讲特讲名词状语,但还是应该让学生明白这里的“犬”的特殊用法,从而正确理解文章内容。再如:作为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互文。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有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在语文教材古诗文中,有数十处,这类句子句法关系特殊,文字上只交代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我们理解它时,要瞻前顾后,不能偏执任何一端,把它割裂开来理解。只有如此,才能正确地、完整地、不片面地掌握这类句子的真正意思。如果不知道互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无法正确理解,虽然对这句话大多数教材有整句的翻译,但是,这一类的现象如果不讲,学生就不能举一反三,真正掌握,也很难形成课标要求的理解文章内容的教学目标.
  讲到这里有的老师可以能会问:古汉语知识要不要讲?看过刘德水写过的一篇文章,针对这个问题他是这样表述的“当然是可以讲。知识这个东西决不是坏东西。关键是什么时候讲,讲多少,讲到什么程度。我的私见,知识应该在学生阅读理解出现障碍时,作为解决问题、跨越障碍的工具,这个时候可以介绍。或者在多次遇到同一种情况,学生已经熟知一种语言现象时,可以做一点简单介绍。也只不过是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其视野,使只了解一点古汉语研究的成果(其实这些所谓成果,大多在学术界还有争议)而已。决不要把这知识的理解当作学习的目的。”
  三、文言文教学策略之我见
  古代的语言文字是我们继承以至发扬光大古文明的一个通道,文言文扮演着传承文明的重要角色。作为一种传承文明的重要工具,必然与教育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古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经书,如《孝经》“四书”“五经”,古文则以散文诗赋为主,如《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等,主张熟读、精思、博览,教学方法有自学及教师传授式的,三千多年的文言文教学逐渐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形成了一种文言文教学的习惯,积累了丰富而又宝贵的经验。对此,我认为既要继承,但又不能盲目效法、不加甄别。
  (一)引发兴趣,确立信心。
  据0631日中国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海峡两岸》节目报道,台湾本土诗人余光中先生针对当时台湾部分青少年语文水平渐趋低下、作文交白卷的状况,提出要增加文言文的教学的建议,而台湾教育部长则不以为然。就是这位部长,在给已故沈谦教授的挽联中,竟有两大笑话:将“音容宛在”写
  成“音容苑在”;将“沈公千古”写成“沈府谦千古”。台湾众多语文教师在对教育部长失望的同时,发起了抢救国文运动。
  这则消息应该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深思。文字是语言的载体,能使一发即逝的语言“传于异地,留于异时”。文言文作为古代书面语言,记载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古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技巧。当代青少年,只有既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又拥有现代科技知识,才能担当振兴中华、富国强民的重任。但是,文言文毕竟是一种历史的语言,与现代生活距离甚远,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是中学语文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为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学生才会认真去学。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乐,且乐此不疲。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教法的灵活多变上下功夫。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的思维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就告诉我们要想吸引学生,必须有一个精彩的课堂导入语,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语的设计多种多样,可以是故事式,也可以是悬念式,还可以是背景式、诗歌式等。导语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气氛和学生学习的兴趣。尤其是文言文,更要重视导语的设计。
  例如,讲《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我的导语是这样的:
  在宋代,有这么一个人:他太出色、太响亮,能把四周的笔墨比得十分寒伧,能把同代的文人比得有点狼狈;他很疲倦,很无辜,出汴梁、进湖北、抵黄州,萧条的黄州、势利的官员没有给他预备任何住所,他只得在一所寺庙中住下,可是人生的坎坷不但没有压垮他,却使他写出了千古美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记承天寺夜游》。
  当时的课堂效果我还记得,学生的表情中有对苏东坡的敬佩,又有急于了解课文的期待,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自然转移到教学内容上来。“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故而,每一节课的导语设计显得尤为重要。言简意赅、涵义隽永的导语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还有就是要给学生树立信心。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应该让学生想清楚一个问题:“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现代汉语的词汇、句法和修辞手段都不可割裂地和古代文学语言有着血缘关系。??学生阅读文言文虽然有一定的语言障碍,但绝不像学习外语那样毫无根基。”(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
  (二)文言文教学的基本方略
  1.朗读——“自读通大意—诵读理文脉—悟读重积累”
  朗读是我国的语文传统教法。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些流传千古的名言,总结了古人宝贵的治学经验,包含着我国古代语文教法的精髓。朗读是教好文言文最重要的教学形式之一,是提高语感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想象能力等诸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朗读,指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渐渐进入诗文所创造的意境,加深对句意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受到审美的教育,陶冶情操,同
  时也有利于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
  2.翻译——明内容
  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关键的一环。在初中阶段,翻译文言文一般都以直译为主。第一步是用现代汉语词汇来替代文言词语,这就形成了一一对应的形式。如“以虫蚁为兽”可初步译作“把虫子蚂蚁当作野兽”。再如“见二虫斗草间”,对译后为“看见两个小虫争斗草间”。很显然,这个句子不仅意思不明确,而且还缺少成份,不通顺,读着也拗口。这时,就要采用第二步了,该补充成分的要补充,该补足音节的要补齐,该调整语序的要调整,上面列的初译“看见二个小虫争斗草间”,整理之后应为“(我)看见两个小虫(在)草间争斗”。此外,还应注意,要把译句放到原文中去,看看它与上下文是否连贯顺畅,如不连贯顺畅,就在与其相连的句首或句末,添加一个词或者一句话,使其全篇通畅连贯。如“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译作“让它们冲着烟雾飞鸣(我把这个景象)比作‘青云白鹤的景观。”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要以学生活动为主,不能由教师一人唱独角戏。那样,既不符合新的《语文标准》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探究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准确理解文章主旨
  古希腊的普罗塔戈说:“头脑不是容器,而是需要点燃的火把。”学习文言文,不仅仅是会翻译,重要的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了解文章所叙之事、所绘之景、所抒之情。例如,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我就从标题入手,告诉学生:“记”表明本文是“记叙文”;“承天寺”表明地点;“夜”表明时间;“游”就是“游玩”。学生就会说,“这个标题就是‘记叙夜晚到承天寺游玩的意思”;有的同学又会问:“作者为什么夜晚去承天寺游玩呢”,“他看到了什么景物”,“他的心情怎样”??此时,学生只要一联想课堂导语和书下注释的时代背景就明白了:“本文写于苏轼被贬官,谪居湖北黄州之时”,被贬官意味着政治生活上遭受了很大挫折,但作者并不悲观,看到窗外美丽的月色,便起身去寻张怀民一同赏月。他看到“(月光)照在庭院里好象积水清澈透明,水中仿佛有藻、荇交错”,给人一种清新、空灵的感觉。最后作者由衷地发出了“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也”的感慨。其中,有被贬谪的悲凉落寞,也有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悠闲赏月的欣喜。作者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和达观处世的态度,无不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讨论到这里,对于本文奇特的想象,新颖奇妙的比喻,学生便心领神会了。
  必须强调的是,文言文教学,千教万教,归根结底是要让学生在文化上、思想上有所获益。我们课本中所选的文言文,大多是承载着一定思想含量的作品,是要告诉后人很多道理的。初中生尽管还是十四五岁的孩子,也能在其中读出自己的结论,从中获取对自己有益的东西。读文言文,要读出历史经验、人生智慧,这才是最高境界!
  (2)整体把握下的局部细研
  整体把握,局部精研,文言文教学应该进入到领悟文意、品味细节的层面。
  篇三: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言文翻译【精品】
  《过大孤山小孤山》
  八月一日,(船)经过烽火矶。南朝以来,从武昌(今鄂城)到京口,都设置了很多(报警的)烽火台,这座山应该是其中之一。从船上看山,只是见到高耸的山峰罢了。等到抛锚停船后,(我)走过山下,(看到)岩石镶嵌在洞穴里,奇形怪状,色彩光亮润泽,也和别的石头不大一样。又有一块巨石,与烽火矶不相连。高峻雄伟地拔地而起,高约一百多尺,有红藤绿蔓蒙络在它上面,象宝石镶嵌的屏风。这一天,风平浪静,船走得很慢,又因为深秋,江水较浅,所以能看到这里的一切美景,(正象)杜甫所说的“幸有舟楫迟,得迟所历妙”。
  经过澎浪矶、小孤山,这两座山东西相望。小孤山属于舒州宿松县,山上有兵戍守着。所有江中的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山之类,都是名闻天下的,但从峭拔秀丽上看,都不能和小孤山相比。从几十里外看去,小孤山碧绿的山峰高高耸立着,直插云霄,已经不是别的山可以相比的了。越近(看)越秀丽,冬天,夏天,晴天,雨天,姿态变化万千,确实是自然界风景最优美的地方。只是(山上的)庙宇太荒凉残破了,如果再用楼台亭榭稍加装饰,与山光水色互相辉映,自然会比金山更漂亮了。庙在西边山脚下,匾额上写着“惠济”二字,(里面供奉的)神叫“安济夫人”。绍兴初年,魏国公张浚从湖南回来,曾经修缮过,有座碑记载了这件事。又有另一座庙在澎浪矶,在江州彭泽县境内,三面临着长江,山的倒影映在水中,也是一处名山胜景。船过澎浪矶,即使无风,浪也很大,澎浪矶大概因此而得名吧。古人有诗:“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传说的人说小孤山的庙里有彭郎像,澎浪矶庙里有小姑像,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这天晚上,(我的船)就停在沙夹,距小孤山大约一里远。天下着雨,(我)又乘小艇到小孤山的庙中浏览。向南远望,彭泽、都昌一带山峦,烟雨迷茫,沙鸥和白鹭时隐时现。登山临水浏览名胜可算登峰造极了,徘徊了很长时间才回去。刚到庙门口站着,有一只健美的老鹰正在抓水鸟,掠过江面东南方向飞去,非常壮观。守庙的人说,山上栖息着很多老鹰。
  第二天早晨,(船)行不到二十里,忽然风起云涌,(于是)急忙系上揽绳。不一会儿,天又转晴,(船又)继续前行。泛舟到彭蠡口,四面望去,没有边际,这时我才领会李白“开帆入天镜”这句诗的妙处。这时才看到庐山和大孤山。大孤山的样子象西梁山,虽然比不上小孤山那样秀丽,但是小孤山的旁边,很有几块沙洲和初生的芦苇;大孤山的四周却是茫茫无际的江水,远望它象浮在水面上一样,也是一种奇观呀!长江从湖口分出一支成为南江,是江西路一带水域。(这一段)长江的水很浑浊,每逢要汲用江水时,都需用杏仁来澄清,过一个晚上才能喝。南江的水却很清,两江的水合流处象用绳尺划分过一样,不相混淆。晚上到达江州,州府设在德化县,就是唐代的浔阳县。柴桑、栗里,都属于江州地面;南唐时由奉化军管辖,现在是定江军。岸上的土是红色的,象墙一样起直立着,东坡先生所说的“舟人指点岸如赪”,说的就是这个。(船)停泊在湓浦口,水也是很清的,不和江水相混。从七月二十六日到今天,前后才六天,其中有一天因为风阻(船)不能行,实际用了四天半的时间,逆水而上,航行了七百里。
  《庖丁解牛》
  有一个姓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进刀时发出(读?huo?)地响声,这些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它合乎《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的技术怎么会高明到这种程度呢?”
  厨师放下刀子回答说:“臣下所喜好的是自然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当初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对于牛体的结构还不了解),(看到的)没有不是全牛的,(和一般人所见一样)。三年之后,(见到的是牛的内部肌理筋骨),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现在宰牛的时候,臣下只是用精神去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就像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顺着牛体的肌理结构,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宰牛的刀从来没有碰过经络相连的地方、紧附在骨头上的肌肉和肌肉聚结的地方,更何况股部的大骨呢?技术高明的厨工每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技术一般的厨工每月换一把刀,因为他们用刀子去砍骨头。现在臣下的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数千头,而刀口却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但是刀刃没有厚度,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转刀刃时一定宽绰而有余地(游刃有余)了,因此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即使如此,可是每当碰上筋骨交错的地方,我一见那里难以下刀,就十分警惕而小心翼翼,目光集中,动作放慢。刀子轻轻地动一下,哗啦一声骨肉就已经分离,像一堆泥土散落在地上了。我提起刀站着,为这一成
  功而得意地四下环顾,为这一成功而悠然自得、心满意足。拭好了刀把它收起来。”
  梁惠王说:“(:古代优美的文言散文)啊!我听了你的话,学到了养生之道啊。”
  《方山子传》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朱家郭解的为人,乡里的游侠之士都宗:尊奉,尊崇。折节:改变以往的志向、行为。驰骋当世:在当代施展怀抱。不遇:不得志,不被赏识。遇,得志,见赏。
  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尊奉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向,发奋读书,想要以此在当世有所作为,却始终无人赏识。
  遁:隐居。遁,隐去。岐亭:镇名,位于今湖北麻城县西南。庵居蔬食:住草屋,吃素食。庵,小草屋。
  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晚年就隐居于光州黄州一带,一个叫岐亭的地方。住草屋,吃素食,不与世人来往;抛弃
  毁:撤除,废除。
  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
  车马,扔掉读书人的穿戴,徒步往来于山中,没有谁认识他。(人们)看他所戴的帽子
  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方顶而且突起,就说:“这难道是古代方山冠遗留下来的式样吗?”于是就称他为方山子。
  谪zhé:贬官。元丰三年(1079)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适:恰好,正好。焉:兼词,相当于“于是”“在那里”。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我被贬住在黄州时,(有一次)路过岐亭,正好在那里遇见他。我说:“哎呀,这是矍jué然:吃惊地注视的样子。
  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
  我的老朋友陈慥啊,为什么在这里呢?”方山子也吃惊地看着我,问我到此地的原
  环堵萧然:住所简陋,屋内空荡荡的。堵,墙。萧然:空寂的样子。
  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
  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语,又仰天大笑,招呼我到他家过夜。他家里空荡荡的,
  既:已经。耸然:吃惊的样子。
  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但他的妻儿奴仆都有一种怡然自得的神情。我感到非常吃惊。
  使酒好剑:喜欢喝酒,喜欢舞剑。有:通“又”。嘉佑七年(1060),苏轼任凤翔府签判时,陈慥其父陈希亮为凤
  翔府知州,因而与陈慥相识歧下。岐下,岐山下。岐山在今陕西凤翔县。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见我独自回想起方山子年轻时嗜酒弄剑,挥金如土的情形。十九年前,我在岐山下见从两骑:带着两个骑马的随从。骑,一人一马为一骑,这里指骑马的随从。挟二矢:携带这两副弓箭。矢,箭,这里泛指弓箭。
  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
  到方山子带着两个骑马的随从,两副弓箭,在西山一带游猎。前方飞起一鹊,他就令随从
  怒马:犹策马,激马使其怒而奔跑。
  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
  追逐射鹊,没有射中。方山子独自跃马而出,一箭射中飞鹊。于是就在马背上和我谈论
  起
  精悍:精明强干。
  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
  用兵之道以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诩为一代豪杰。如今才过了多少日子,那股英气勃勃的神
  见:通“现”,显现。山中之人:指隐士。
  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态,依然在眉宇间显现,怎么会是山中的隐士呢!
  世有勋阀:世代有功勋。勋阀,功臣门第。阀,古代仕宦人家大门外立左右两柱,常用来标志功勋,左柱叫“阀”,
  右柱叫“阅”。陈希亮是进士出身。“使从事于其间”两句:他如果做官的话,现在已经名声显赫了。使,假使。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然而方山子出身于世代有功勋的家族,应当有官做,假使他做了官,至于今,也应该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是声名显赫了。他的家在洛阳,园林住宅雄伟富丽,其规模与公侯人家不相上下。黄河以
  河北:指黄河以北。
  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
  北还有田产,每年的收入有上千匹丝帛,也足以过上富裕享乐的生活了,但他都放弃不要,
  独:偏偏。此岂无得而然哉:这难道是一无所得才这样的吗?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偏偏来到穷山之中,这难道是一无所得才这样的吗?
  阳狂垢污:假装疯狂,故意涂抹污垢,(表示不愿为人所知)。阳,通“佯”,假装。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与众不同的人,往往蓬首垢面假装疯狂,但不太容易见到傥见:偶然相见。傥tàng,侥幸,偶然。
  方山子傥见之欤?
  他们,方山子是偶然见到的吧?
  《大铁椎传》
  庚戌年十一月,我从扬州回家,与陈子灿同船。子灿时年二十八岁,爱好弄枪使棒,我给他讲授《左传》中的兵谋兵法时,趁机问:“你走南闯北,碰到过奇异之人吗?”子灿向我讲述了大铁椎的事,于是我写了《大铁椎传》。
  大铁椎,不知何许人,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与遇宋将军家。大铁椎,不知是什么地方人。北平陈子灿到河南去看望他的哥哥,在宋将军家里遇宋,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者皆来学。人
  见了大铁椎。宋是怀庆青华镇人,擅长搏击,七省爱好技击的人都来向他学习武艺,人
  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
  们因他长得雄伟健壮,所以叫他宋将军。宋将军的徒弟高信之,也是怀庆人,力气大,
  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善射箭,比陈子灿大七岁,小时候同学,因此陈子灿曾经与他一同访问过宋将军。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当时座上有个饭量很大的客人,容貌很丑陋,右腋下夹着个大铁椎,有四五十斤重,饮食拱揖不暂去。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
  吃饭以及拱手行礼时,一刻也不放下它。大铁椎柄上的铁链折迭围绕着,象锁上的链子,
  引之长丈许。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扣其乡及姓
  把它拉开有一丈多长。他很少跟人们交谈,说话象湖北一带的口音。问他家乡在哪,姓
  字,皆不答。
  甚名何,都不作回答。
  既同寝,夜半,客曰:“吾去矣。”言讫不见。子灿我们同住一个寝室,到半夜,客人说:“我走了。”话音刚落,人就不见了。陈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信之曰:“客初至,不冠不袜,见窗门都关着,就吃惊地问高信之。高信之说:“客人刚来时,不戴帽子,不穿袜子,
  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用蓝手巾包着头,脚上缠着白布,除了大铁椎外,什么东西都没有携带,而腰带中裹着
  多白金。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
  很多银子。我和宋将军都不敢问他。”陈子灿一觉醒来,客人却已打着呼噜睡在床上了。
  一日,辞宋将军曰:“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有一天,客人向宋将军告辞说:“我当初听到你的大名时,把你当作英雄豪杰,然皆不足用。吾去矣!”将军强留之,乃曰:“吾数击杀
  而你的武艺全不顶用,我走了。”宋将军竭力挽留他,他就说:“我曾屡次打杀拦路抢劫
  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久居,祸且及汝。的强盗,夺取他们的财物,因此他们很恨我。我若久留此地,灾祸将会牵连到你。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宋将军欣然曰:“吾骑马挟矢以助战。”
  今晚半夜,强盗们正约我到某处决斗。”宋将军高兴地说:“我骑着马带着弓箭来助战。”
  客曰:“止!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宋将军故
  客人说:“不要去,强盗本领强且人又多,我想要保护你,就不能杀个痛快。”宋将军向
  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客不得已,来自以为了不起,并且也很想看看客人的本领,就竭力请求客人同往。客人没办法,与偕行。将至斗处,送将军登空堡上,曰:就带他一起走。将要到达决斗的地方,客人送宋将军登上一座荒废无人的堡垒,说:“但观之,慎弗声,令贼知汝也。”
  “你只许观看,千万别作声,(以免)让强盗们发觉你。”
  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客驰下,这时,鸡叫月落,星光照着空旷的原野,百步之内能够看见人。客人骑马飞驰而下,吹觱篥数声。顷之,贼二十馀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
  吹了几声觱篥。一会儿,二十多个骑马的强盗从四面拥集过来,徒步行走背着弓箭跟在
  从者百许人。一贼提刀突奔客。客大呼挥椎,贼应声
  后面的有一百多人。一个强盗提着刀纵马冲向客人,客人大喊着挥舞起铁椎,强盗应声
  落马,马首裂。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
  坠落马下,马头也被砸得碎裂。那伙强盗向前包围上来,客人奋力挥舞铁椎左右猛击,
  人马仆地,杀三十许人。宋将军屏息观之,股强盗们连人带马栽倒在地,三十多人被杀死。宋将军屏住呼吸观看这场恶战,吓得两
  栗欲堕。忽闻客大呼曰:“吾去矣。”尘滚滚东
  发抖,几乎从堡垒上掉下来。忽然听到客人大声呼喊道:“我走啦!”尘灰滚滚,朝着东
  向驰去。后遂不复至。
  方飞奔而去。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六国论》
  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第二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厉害。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一直发展到灭亡,按道理讲本来也应该是这样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打算,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出高低来)呢。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也不能咽下咽喉去。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如果凭借偌大的天下,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又在六国之后。
  《伶官传序》
  啊!盛衰变化的规律,虽说是由天命决定,难道不也是与人事有关的吗?探究唐庄宗取得天下及其之所以失去的原因,就可以明白这个道理了。
  世间传说晋王将要去世的时候,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且嘱咐他说:“梁朝是我的仇家。而燕王是我扶植起来的,契丹也曾和我相约拜为兄弟,却都背叛了我们而归顺了梁朝。这三者,是我遗留下来的恨事!现在给你三枝箭,你千万不要忘记你父亲未了的心愿!”庄宗接受了这三枝箭并把它们供奉在宗庙里。以后出兵作战,就派部下用一副少牢去宗庙向晋王祷告,并请出那些箭,放在锦囊里,让人肩背着它,走在队伍的前面。等到凯旋归来后,再把它放还宗庙。
  当他用绳子捆绑起燕王父子,用匣子盛着梁朝君臣的头颅,送进宗庙,把箭还给先王,并把成功的消息报告亡灵的时候,那强盛的意气,可谓壮观了。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然而一个人在夜间一声呼喊,叛乱者就四下响应,只好苍皇向东逃出,还没碰见乱贼,军队却已离散了。君臣们互相呆看着,不知该向何处去,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发誓,眼泪沾湿了衣裳,又是多么的衰败啊!难道是因为取得天下艰难而失去容易吗?还是探究他的成败过程都出自人为的原因呢?
  《尚书》上说:“满足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补益。”警惕与勤劳可以振兴国家,安逸和舒适可以丧失性命,这是自然的道理啊。因此当他强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一个能与他争雄,到他衰败时,几十个优伶来困扰他,却使他丧命亡国而被天下所讥笑。
  可见,祸患常常是在细微的小事上积聚起来的,而聪明勇敢又往往在沉湎嗜好中受到困厄,难道仅是优伶就能造成祸患吗?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1b669cd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2d.html

《古代优美的文言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