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审美教育

发布时间:2011-10-13 15:38:3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高校舞蹈教学与审美教育

内容摘要 在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综合素质越来越被强调,我们也已清楚地认识到美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而舞蹈作为美育的手段之一,又有着其特殊的功用与意义。笔者立足于我国高校舞蹈教育之现状,从舞蹈教育的愉悦性、和谐性、创新性三方面,深刻地分析了开展舞蹈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意义,并提出相关建议与改进措施以期其日后更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词 高校舞蹈教学;审美教育;愉悦性;和谐性;创造性;舞蹈功用。

审美教育,即美育,是指培养人感受美、鉴赏美、展示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就是培养人审美的观点和美感情操的教育。这是一个古老而又常讲常新的课题。世界文明史向我们生动地表明:真、善、美是人类文明的三大支柱,它们犹如鼎之三足,其中有一足不济,文明之鼎便会倾斜乃至坍塌。人类对自然美、社会美、工艺美、艺术美乃至人体美、人性美、人格美等等不断探索的历史证明,人在孜孜不息地追求着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努力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自己。毫无疑问,缺少美的文明是畸形的文明,缺少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乃至畸形的教育。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国民,其审美意识的强调和审美水平的高低,不仅决定着其精神文明的水准,而且决定着其物质文明建设的水平;而国民审美的强调水平的高低,又决定于美育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与实施水平。所以我们需要重视审美教育,加强审美教育。

我们说审美教育以“美”为最高境界,其基本精神是:愉悦性、和谐性、创造性。这也是其他如德育,智育所不能替代的功用。

1、愉悦性。愉悦性是指教育影响的美及教育活动的美引起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我们无私地爱美,我们欣赏它、喜欢它,如同喜欢我们亲爱的人一样。 由此可知美包含着一种可爱的、为我们的心所宝贵的东西。”车尔尼雪夫斯基为我们形象地揭示了美的愉悦性,审美教育同样具有愉悦性。这种在审美教育模式的运行中,要求致力于创造这种愉悦性,使学生主观精神在感知、想象、思维、体验等心理因素共同运动中获得快乐感和满足感。愉悦性来自于教育活动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中,是审美教育本质力量的体现。因此,愉悦性也成了判断教育是否具有审美特质的一个标志。

2、和谐性。和谐性既体现为教育影响的和谐搭配,教育活动中教与学的和谐互动,又表现为学生在审美化的教育境界中自主地选择发展方向,多方面地接受教育影响,使他们的知、情、意、技、能和谐生成、同步发展,在全面发展中体现个性特征,在个性发展中获得全面提高。审美教育不仅着眼于完整的人的培养,而且着眼于完美的人的塑造。通过教育帮助和促成人寻求一种个性发展的最佳结构,即知、情、意、技、能的和谐构成。在认知领域表现为求真的进取性;在情感领域表现为感受美、理解美的升华和超越;在意志领域表现为关心、合作、主动的倾向;在技能领域表现为创新、创美的发展态势。

3、创造性。美是创造,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审美教育既是教育的一种审美规范,又是一种审美活动。因此,创造性一面体现在教育者充分利用自身的精神面貌、文化修养、对教育的独特感受、认识和情感,创造新颖、多样、丰富的教育活动操作样式,另一方面体现为学生在这种审美教育境界中发展创造思维,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创造才能。在这里,创造性不再是普遍意义上的单方面的创造活动,而是教育活动中特有的教与学互动发展式的创造,是教师和学生双方主体意识、主体感情、主体精神的撞击与闪光。

古往今来,已有不少学者探讨审美与其教育问题,也试图寻找合理的手段以期达到理想中的结果。席勒在他的《审美教育书简》中有说,艺术应当能够代替宗教,发挥出统一的力 量,因为艺术被看作是一种深入到人的主体间性关系当中的“中介形式”(Form der Mittei lung)。席勒把艺术理解成了一种交往理性,将在未来的“审美王国”里付诸实现。席勒是用康德哲学的概念来分析自身内部已经发生分裂的现代性,并设计了一套审美乌托邦,赋予艺术一种全面的社会——革命作用。较之于那个时代他已经领先了一步。

艺术具有如此之力量,固然是件好事。但她的涵盖面很广,难以逐个深究。如今作为一个即将从事舞蹈教学推广工作的我来说,深刻认识舞蹈这一艺术门类在审美教育中的作用,并努力使其得以最好地发挥其作用是关键。一代舞蹈大师邓肯在她的文章《未来的舞蹈》中说:未来的舞蹈家将登上辉煌的艺术高峰,而且伸手提携其他所有的艺术。……艺术就是要表现最道德、最健康、最美好的事物,这就是舞蹈家的使命。在此足可见舞蹈在大师的眼里是何等地位。

舞蹈作为一种肢体语言的艺术,它既有非凡的审美价值,又不失为是一种贴近青少年生活的活动,被人们所喜闻乐见,特别在教育功能方面以其生动直观的形象,富有创造力的想象,陶冶着广大青少年情操。如果让学生广泛地参于其中,相信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特别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在改革开放与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在不断提高,文化艺术是人们实现素质与人格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形势下,许多家长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下一代,为了园他们儿时的梦,也越来越注重艺术教育。在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中,舞蹈随同着音乐,已渐融入孩子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进了一些专门的舞蹈课堂。而在高校,在成人中,这现象并不乐观,舞蹈的功用显得较为单一。我们说,舞蹈教育不该仅停留于孩子中,这可以是全民的,终身的。有生命就会有舞蹈。

首先,舞蹈能给生命注入活力,给人以美的享受。舞蹈是一种生命形式的跃动,有生命的地方就有生命形式的跃动,就有欢悦的舞蹈。她伴随着人的一生,无论是婴儿﹑幼儿﹑青年﹑中年或老年,人的一生都离不开舞蹈,特别是当人们处在欢乐的时刻,舞蹈就是表达这种欢乐心情的最佳手段。

用舞蹈来表达内心的欢悦之情是人类共同的生理心理现象,这种共同的人性不受地域﹑民族﹑阶级﹑阶层的限制,可谓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每逢节庆假日,在公园、在湖边、在广场、在空地,舞潮涌动;时值大典,北京天安门前,宛如歌舞的海洋。放眼全球:巴西的狂欢节是《桑巴舞》的世界,坦桑尼亚的群众集会时必跳《塞洛舞》,而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农民收割小麦时则要跳《芦迪舞》。

“舞以达欢”,这是我们的先人对舞蹈功能所作的十分精辟的概括。古人还说:“盖乐心内发,感物而动,不觉手足自运,欢之至也。此舞之所由起也。”对于舞蹈的起源,学者们众说纷纭:劳动说、游戏说、宗教巫术说、性爱说······等等,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但我们以为自娱自乐、抒发情怀,至少也应该 是舞蹈产生的原因之一,闻一多先生说:舞蹈是当今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人类的这种自娱意识从古到今,延续了千万年,至今仍然十分强烈的存在着,发展着,所以当前社会生活中自娱性的舞蹈,仍然是舞蹈中最为普遍存在的一种。舞蹈参与者在自身形体有节奏的律动中,充分感受到自我的存在,感受到生命的活力,感受到自我显示的形体之美、气质神韵之美、节律之美和力量之美;在内情外化的过程中,同时获得了精神和肉体的美感和快感,进入身心合一,内外交融的美妙境界。这大概就是那些秧歌舞、新嘎光、交谊舞、迪斯科等自娱性舞蹈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古希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琉善(Loukianos125-约192)曾说过:“有的消遣可以给人愉悦,有的则可以给人益处,而只有舞蹈可以二者兼得;·······舞蹈通过一个危险少得多,同时又优美、悦目得多得途径来表现年轻人的活力”。

青年人喜爱用舞蹈来抒发他们如火如荼的青春热情。所以在许多高校,我们就可以看到有各种“舞协”的成立。这些有许多是学生自发的,而非老师安排组建,对于一个老师来说,这是件好事。因为学生由衷而发地对舞蹈的喜爱,是学习的最大动力。于是就有了台上的演员和台下的观众,舞蹈的愉悦性能让许多青年人聚拢。我认为在这一基础上,作为老师就可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让他们在于乐的同时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对良莠进行分析。这时老师的指导就有了必要,因为这是一种审美态度的建立,而学生可能并未意识到。

再深入一步我们可以发现,目前高校的学生多热衷于“时尚性”舞蹈,如街舞﹑劲舞﹑踢踏﹑爵士舞之类,而对民族舞,芭蕾等则消退热情。这可能有诸多种原因,但我们说单纯娱乐之外,人要有自己的“思想”,即审美观的建立,这也是现舞蹈教育中该担负起的责任。舞蹈的娱乐性是一种外在的形式,只有通过表层的“娱乐”之后,有了美的感受于审美观的建立,使人身心感受到“愉悦”。精神的有内而外才是最关键的。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它的方向是指向舞所带来的和谐与人类的创新。

其次,舞蹈是一门和谐的艺术,它的和谐性体现为内在动作的和谐与外在教育过程、各组成要素的整体和谐。我们说,舞蹈动作是和谐的,符合人的运动解剖机理与审美标准,学习舞蹈的人往往都要学习运动生理学。因为,只有了解了人自身的骨骼、肌肉的构成、运动规律之后,才能更深入地发展肢体语言,这一语言永远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舞蹈中的各种技巧都是建立于对自身的了解的基础上:旋转是基于把持人平衡力量的运用,弹跳则是对肌肉、韧带力度最大限度的锻炼和发挥。

和谐即成一种美,舞蹈动作达到和谐,也必有其一定的审美标准。试以古典芭蕾为例。古典芭蕾强调动作姿势符合几何构图,强调“黄金比”,“黄金比”是存在于数学意义上的一种平衡,而我们能够在人身上处处找到其痕迹,如头顶至脐与脐至脚底之比;臀宽与躯干长度之比;下肢长度与上肢长度之比;下肢长与全身长之比;眼高与脸长之比;前额到鼻孔的距离与脸长之比等等。“黄金比”甚至影响到人体的内在方面,如水分在人体中的重量和人体重量之比;一次深呼吸的吸气量和肺部总气量之比;人体最适合的气温与人体正常体温之比;甚至结婚最佳的季节也应该是一年十二个月的0.618――即七月底八月初,此时是人的性欲与免疫力最佳季节。所以,在舞蹈形式的纯粹抽象中而追求的“黄金比”,是符合“人的自然”的。也正因为符合了这一“自然”,才使我们看着芭蕾经久不衰。

对于普通大学生来说,提芭蕾教育似乎扯远了点,但以初级芭蕾基训为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形体训练却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塑造优美体型,培养气质,最重要的是建立健康的人体审美观,锻炼动作协调性,使举手投足之间都渗透着和谐美感。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学女生是比较喜欢形体课的,因为她们也爱美,希望自己的外在美感在训练后有所提高。全国各高校,由舞蹈教师组建开设的最多的恐怕也就是形体课,因为这较为实用。但效果如何呢?我去过一些开设了形体课的高校,也看过那些接受过形体训练的礼仪队学生的表演,我觉得并不乐观。考虑其原因,除了训练不够外我想最重要的是她们光有了肢体的锻炼而缺少美感的培养,就是说她们还没在美于不美中真正区别并记住它。这可能需要一些理论,但理论又过于枯燥,所以我认为高校还该开设舞剧欣赏课,将舞蹈的外在和谐联系起来。

前面说到过,舞蹈具有和谐美,而这种和谐美不单是内在动作,它还是外在教育过程﹑各组成要素的整体和谐。舞蹈本身就使一门综合艺术,涉及美术、音乐、文学等。所以在教育学生舞蹈的过程中还该让他们注意到视觉、听觉和思想上的整体统一。一个舞蹈离不开音乐、服饰、灯光之类的结合,脱离开来就不成舞蹈。优秀作品是整体的完整与和谐。所以在关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要注意各方同步进行。如此一来,学生感受到、学习到就不仅仅是舞蹈本身的动作了······

试想普通高校的学生,未经专业的舞蹈训练,见来也多部从事这一专业的工作,舞蹈对于他们来说只是娱乐,是审美教育手段,只为培养人的和谐美感与开拓思维。只是他们对音乐美术等艺术的热爱天生都存在,我们何不将这些因素都组合起来来达和谐审美教育的效果呢?所以就有了舞剧欣赏课,比如一个《吉赛尔》的芭蕾舞剧,我们可以让学生注意演员的体态造型﹑舞蹈技巧,注意用肢体表达出的情节含义,注意灯光﹑服饰﹑布景等等诸多方面,这便可成和谐的教育,也解决了上面提到的形体审美等问题。所以舞蹈教育也是是对审美教育的一种提升、归纳。

再次,我们不容忽视舞蹈可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艺术本就不同于一些自然学科,她更重于“创新”而不是“发现”。自然学科的许多知识、规律是人们通过仔细观察思考之后探索发现的,而艺术则是建筑于这些被发现的客观规律之上再作创造。

有如世界上的七个音符可以奏出永不重复的乐曲一样,构造相同的人体可以跳出永不重复的舞蹈。且对于教育来说,舞蹈教育对创新性的培养可以更方便直接。客观上这所需的物质基础可以很简单:人的肢体。每个人都有,可以作无尽的发挥和运用。主观上,人可以从不同角度上凭各人喜好来永自己的肢体表达自己的东西,没有对与错之分,只有新颖与陈旧、老套与创新。

人类总会不满足于现状而去寻找一些新的东西。这便可以理解为何许多人喜欢上现代舞更甚于发展成熟技艺精湛的古典芭蕾。因为现代舞自由、开放,且风格繁多,作品新形式新题材层出不穷,过后还耐人寻味。而古典芭蕾的几个典型性动作让人太觉得熟悉,且让人觉得永远逃不出那圈子,只有技巧上的超越,人们也只能在此略寻刺激。

我们说一个人的智力是由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模仿力、创造力以及注意力等方面构成。舞蹈训练从身体的各个部位着手,对以上诸要素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从训练中可有效提高对时间、节律、节拍的感知和对空间、形象、动静状态等时空的判断,观察及想象能力,还能训练和提高不同部位在同一时间做不同动作的注意力分配与身体平衡协调能力。一个或一组动作,从模仿阶段经过学生内部自身消化在老师引导下让学生产生新的动作形象,从而有效地达到"二度创造"的目的。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对于高校的学生,可以从模仿创编开始。一开始,未接触舞蹈的学生可能觉着创编有些困难。但经过老师有意识的引导该不会有大碍。先可以给他们一些动作素材,之后再让他们独立开来,可以编一些简短的舞段。想台湾的云门舞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云门舞团的演员原先多不是从事舞蹈专业的,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创编与表演,反而他们可以少受原来已有舞蹈动作的束缚。所以对学生进行舞蹈教育,特别是一些编导作业,可以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培养创新思维。当然不仅仅是动作上的,情节设置、舞台布置、背景音乐搭配都是,都可以让人耳目一新。而将在此激活创新灵感还可运用于其它学科领域,推进人类文明。

从审美教育来说,舞蹈教育即有如此众多的功效,所以推广普及舞蹈教育应广受重视和关注。在我国现阶段,中小学的舞蹈教学已慢慢普及且已受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而普通高校则不甚普及。在我国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点不能被忽视。

大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但鉴于舞蹈这门课程的特殊性,加上他们并未受过专业的系统训练的话,还是需要老师加以引导纠正。因为舞蹈的涵盖面很广,教育、学习手段又可有多种,所以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选择。

舞蹈既是表达一种对美的追求,这自然与一定的训练十分不开的。邓肯曾在论舞蹈艺术中就有提到:我相信,只有唤醒她们心中对美的强烈要求,她们才有可能得到美。要使动作具有内在的和谐感,学生们必须日复一日地为此进行特殊的训练。不过,这样的训练必须符合他们自己的意愿,唯有这样,她们才能心情愉快而又孜孜不倦地去完成它。每一种训练不仅是一种为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且就是目的的本身,这目的就是:使每天的生活变得欢乐而完善。当然我们在普通高校开设的舞蹈教学中所进行的训练毕竟不同于专业院校的训练,但从某一程度来说我们的目的没变,追求美的心依然。

根据高校教育对象的不同,因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已有一定的分析鉴赏能力,能够建立起自有的理性思维体系,所以对他们来说,舞蹈教学已不必单停留于口传身授的练习阶段。我们更需在教学中融入对审美倾向的引导,以使其建立良好健康的审美观。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素质教育不能脱离美育,美育离不开舞蹈。日后如何在高校进一步推广舞蹈教育尚需我们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因为我们期望着有更多的人了解舞蹈,喜爱舞蹈,使其真正能伸手提携其他艺术而推进整个人类文明。

注释

参考文献 席勒 《审美教育书简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邓肯 邓肯轮舞蹈艺术》 上海文艺术版社 198512月第1

隆荫培 徐尔充 《舞蹈概论》 上海青年出版社 198512月第一版

于平 《风姿流韵》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11月第1

杨忠泽 高等职业审美教育试探》

欧建平 《舞蹈美学》东方出版社 19974月第1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1e70a82e53a580216fcfefb.html

《艺术审美教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