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家教故事八篇

发布时间:2020-09-01 07:35:3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家风家教故事八篇

【内容摘要】

【篇一】

,“陈大妈,儿子又带您出来晒太阳啦,陈大妈的儿子——老藏是个远近闻名的大孝子,家庭和睦,他对父母尽心侍奉,xx年老藏的父亲去世了,老藏更加明白了“尽孝要及时”的道理,只要是母亲想要的,老藏都尽量满足,生怕哪一点做的不好惹老人不高兴,孝心传承,他为子女做好榜样,老藏的几年如一日的坚持,大家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邻居们都夸老藏是个“好儿子”,妻子说他是“好丈夫”,女儿说他是“好父亲”,老藏的孝行带动了妻女,一家人和和气气,妻贤女孝,邻里亲善,及人之老,他是大家的“好儿子”,对于邻居李奶奶来说,她又多了个好儿子,“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大家住在一起,搭把手,帮帮忙,那都不是事,当问到老张的孝字经时,他说,“没有什么高深的道理,也没明确立过什么家训,【篇二】

,是啊,做人不能忘本。

【篇一】

“陈大妈,儿子又带您出来晒太阳啦!您真有福气啊!下辈对您这么好。我们看着都羡慕呢!”每每和邻里街坊们一起闲谈的时候,陈大妈都是大家羡慕的对象。不为别的,只因为陈大妈有个和睦的好家庭。

陈大妈的儿子——老藏是个远近闻名的大孝子。老藏全名藏模俊,霍山县衡山镇古城社区居民。说起老藏敬老孝老,可谓有口皆碑,可他常说:“没什么好夸赞的,孝敬父母是子女的本分。只要工作不忙,就陪在老人身边。这也是给下辈做表率,言传身教嘛。” 家庭和睦,他对父母尽心侍奉 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是老藏却用实际行动反驳了这句话。老藏的父亲有腿疾,不能走远路,终年只能在家里来回走动,吃饭也要家人搀扶,母亲也患有多种疾病常年需要照顾。为了让老人们度过一个安乐、祥和的晚年,他和妻子一直陪在父母身边,事无巨细尽心侍奉。20多年来,一家人没有红过一次眼,没吵过一次架,老藏一家也成了街坊邻居羡慕的对象。

xx年老藏的父亲去世了,老藏更加明白了“尽孝要及时”的道理,只要是母亲想要的,老藏都尽量满足,生怕哪一点做的不好惹老人不高兴。老藏说,如今只有母亲一个,他更要好好孝顺,不留遗憾。做饭、洗脚、剪指甲、聊天、带母亲出去玩……早已成了老藏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孝心传承,他为子女做好榜样 老藏的几年如一日的坚持,大家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邻居们都夸老藏是个“好儿子”,妻子说他是“好丈夫”,女儿说他是“好父亲”。他妻子常说:“每当看到我家老藏忙前忙后伺候婆婆,我就知道自己嫁对了人。他的细心、耐心、孝心,都感动着我,作为妻子,我必须和他并肩站在一起,好好侍奉婆婆,教育女儿,不能给我们家老藏丢脸”。他女儿告诉我们:“每次回家听到别人夸赞爸爸和妈妈,我都感到无比光荣。作为他们唯一的女儿,我一定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好品质、好行为,做个他们的孝顺女儿”。

老藏的孝行带动了妻女,一家人和和气气,妻贤女孝,邻里亲善。

及人之老,他是大家的“好儿子” 对于邻居李奶奶来说,她又多了个好儿子。“有次家里来小偷,就我一个在家,吓得我不敢在家里待了。那几天,都是模俊天天来陪着我,还给我做饭,真的不容易。做了这么多年邻居,他对我们就跟对自己父母一样,是我们大家的好儿子。”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大家住在一起,搭把手,帮帮忙,那都不是事。”老藏憨憨地对我们说。

当问到老张的孝字经时,他说,“没有什么高深的道理,也没明确立过什么家训。父母年轻时,为生活和子女奔波,如今老了,没有什么比陪伴在他们身边更让他们高兴的了。父母用青春换我们的健康成长,我们就用孝心换父母的幸福晚年。我们的父母以前也是这样对待上辈的。现在自己也为人父母,这样做也是给女儿当个榜样。言传身教、代代相传嘛!” 【篇二】

每年年三,吃过年夜饭,父亲都会带着我们一家人来到烈士陵园,给长眠在那里的一位革命烈士“送灯”,烈士名叫黎本益,论辈份我称呼他爷爷,对于他的了解我们只能通过一些文史资料得到——家境贫寒,年仅16岁就怀着一颗报国的赤子之心背井离乡,义无反顾地投身到革命事业中,牺牲时年仅28岁。按老家习俗,年三这一天,要给已故长辈送盏长明灯,父亲便一直坚持这样做,几年来,风雨无阻,从未间断。后来,父亲老了,我们劝他“上灯也不是非得亲自去,您年纪大了,把自己照顾好最要紧,现在生活这样好,万一有个闪失,可划不来。”父亲听了,坚决不同意,还为此跟我们置了气,他说:“现在日子是越过越好了,人也越来越舒坦,可做人呐,不能忘了本,不要忘了现在的好日子是怎么来的。只要我还能走得动,就一定要亲自去。” 是啊,做人不能忘本。从小,父亲就教育我,我们是农民的孩子,勤劳朴素、不畏艰险是我们身上的特质。我的父母均出身农村,特别是父亲,爷爷奶奶走得早,父亲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一个家,苦难的经历让他深知“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重要,而这也成了我们最常听的“唠叨”,他总是说,“人啊,要知足,不能因为现在条件好了就追求享受,能吃饱穿暖就行了,与你们的本益爷爷相比,你们的生活……”回想起这些,儿时父亲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日夜操劳、母亲在灯下缝缝补补的画面又浮现在我眼前,无比清晰,无比温暖。

我突然明白了,父亲是想用这种最虔诚的方式来守住心中的那个“本”。今天的幸福生活,正是由无数像黎本益那样的革命先烈在艰苦的条件下,抛舍个人一切所换来的,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是无论何时都不能忘却的“本”。作为我们这一代人,不仅要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这个“本”常记于心,更要把这个接力棒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以良好的家风筑起民族的希望。

【篇三】

叮铃铃…刚进家门,来不及放下手中物品,掏出手机一看,是单位领导打来电话,已经下班了,这时候来电话定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带着疑惑摁下了接听键,电话那头是领导略显急促的话语“刚接到上级纪委通知,借调你去省纪委参与相关案件查办工作,你晚上准备一下,明天一早出发……”“什么案件?需要多长时间?”一连串的疑问换来一连串的“不清楚”…… 晚饭时,妻子和孩子一边吃饭一边聊天,互相分享着一天中各自的所见所闻,我则在一旁默默地夹菜吃饭,想着如何跟家人道出这次的分别。自从到纪委工作以来,参与大大小小的案件调查不在少数,一办案就要出差,少则半年,长则一年,这期间,家里的大小事情全靠妻子一个人操持,除了上班,还要照顾孩子的生活学习,定期还得探望两边的父母,妻子默默地承受,从无怨言。这次出门不知又要呆多长时间……想到这里,愧疚之情油然而生。妻子察觉到我的反常,问道:“怎么啦?”“额…晚上你帮我收拾几件衣服”“怎么,又要出差?”“嗯,明天一早走,我不在家的时候,辛苦你啦……”“嗨,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婆婆妈妈啦?”妻子笑着打断我说,“放心吧,这么多年,又不是第一次了,正因为组织上相信你,才会把重担交给你,家里的事你不用操心……”看着妻子鼓励的眼神,我的内心充满感激与愧疚。作为党员,妻子深知“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腐败不除,则四维不张,四维不张,则国将不国,国衰则家败”的道理。这么多年来,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让她能够克服种种困难,给予我莫大的支持。

是啊,广大奋战在一线的纪检人,正是因为有了家人们的理解与支持,正是因为有了家人们的默默奉献,才使得我们能够放下包袱,轻装前进,在与腐败作斗争的漫长道路上,永远以最高昂的斗志、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篇四】

我出生于安徽一个极普通的农村家庭,既非官宦世家,也非书香门第,薛姓在历史上也不曾是什么名门望族。所以家风是什么,对于出生于90年代后的我来说,并没有分明确的概念。“家风”,词典上的解释是“指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词语外延是——“传承”。看到这些,我似乎慢慢在时光碎片中捕捉到一些记忆中的家风。

奶奶今年89岁了,却极为端庄守礼,全无农村老阿嬷的世俗气,她是旧社会的淑女,老家芜湖繁昌。

在那个车马很远,书信很慢的年代,从芜湖繁昌嫁到合肥肥东,已是远嫁了。彼时的爷爷家只是寒门,爷爷跟所有农民一样整天在黄土地里刨生活,吃的是粗米饭,住的是土坯瓦顶。可是当年奶奶就依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带着几匹红布,乘船渡过长江,过来嫁了一个结婚前连一面都不曾亲见的爷爷。

婚后奶奶不怨家远,不叹家贫,和爷爷岁月静好,蓬门陋室中倒也把生活的清苦过成了甘甜。后来,农村土改,家里有了土地,爷爷又因为早年读了些书,认识字,在村里做了个会计。日子渐渐好起来了,几个儿女也陆续出生,奶奶有四个女儿,两个儿子,最小的儿子便是我的父亲。

奶奶的大女儿最是聪明漂亮,乖巧懂事,却在不到五岁的时候夭折了。据说某一天奶奶在后院的水井旁洗衣,大女儿在一旁陪伴,顷刻间老院的土墙倒下了,从此奶奶的长女没了,奶奶也留下了终身的腿疾,一遇阴雨天就痛。我年少时奶奶就跟我说过无数遍这段往事,每每说完,她眼里都有莹莹点点的泪光闪动,我想,爱女在眼前死去,是奶奶终身的痛了。

不料,父亲九岁时,爷爷竟因为骨瘤去世了。家中的顶梁柱瞬间崩塌,面对五个弱子,一对高堂,奶奶是真正无助了。有人劝她回乡改嫁,但她牙关紧咬,默默地做了一个孀妻寡母。她穿破衣,咽糠饭,却从不委屈孩子,一块较好的补丁也要补到孩子的衣服上去,家中一贫如洗,却让她的五个孩子都读了书。她像村里的男人一样,挽起袖子、裤腿,起早摸黑地带着孩子下田劳作,撑起了全家的生活。族亲中曾有人欺她失去丈夫,孩子又小,多次打家里田亩的主意,奶奶拉着孩子去控诉,甚至誓死保卫一家人赖以生存的田亩,她倔强地挺立,不退让,不屈从,悲壮又决绝。

几年红尘岁月已过,时光淘洗,美人老去。如今奶奶的五个儿女都各自成了家,子孙如藤蔓伸展,瓜瓞绵绵,都在各自的命运里浮沉挣扎。听人说,奶奶年轻时是美丽的,一头青丝总梳得一丝不乱,发髻光滑,簪着雪白的银篦银簪。现在年近九的她头发脱落稀疏,长发已剪了三多年了,却还是每天梳得服服帖帖,衣衫也干净清爽。她不喜欢跟我们住在城里,晕车,又嫌吵,多年前就坚持要一个人回乡下住,父亲拗不过,只好在老家为她盖了新居。初夏时节,秧苗青绿,栀子吐芬,奶奶喜欢穿一身家织布的连襟盘扣的褂子,或蓝衫或白衫,坐在檐下看守门前场地翻晒的粮食,眉目从容安然。簌簌的枣花落在她的衣巾上,斑驳的叶影跳跃在她的发上,脸上,细细碎碎地追逐嬉闹。

奶奶这一生忙碌艰辛,她是农村的一枚平凡至极的小人物,却一生活得光明磊落,坦坦荡荡。她用几年岁月的言传身教,教育了她的五个儿女,教会他们坚韧,务实,勤俭和仁德。也让我们这些孙辈,时刻谨记她做人的道理,不敢忘却。如今我也成了家,我想,如果我要从这个家里传承什么,如果这个家有什么东西是能让我终生受益的,那一定是奶奶用她一生的时光酿造的这一杯醇厚的家风美酒——酒中满溢着坚韧,务实,勤俭和仁德。

【篇五】

“包容、诚信、勤学、进取、自省”,这是霍山县公安局上土市派出所所长**的微信签名,也是他为家人立下的家规。**自小受到家族浓厚家风的影响,牢记“奉先祖,孝双亲;守王法、重师尊;爱兄弟、信友朋;睦宗族、和相邻;别夫妇、教子孙”,谨遵恪守,不敢相忘。后来成立了自己的小家庭,他把这种严谨的家风带给了爱人和孩子,并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家规。

包容 **无论在哪里工作,总能与同志融洽相处,互帮互助。“每个人都有毛病,每个人都有缺点,不能只看他人不足,更要看到他人优点”,这是**常挂在嘴边的话。在上土市派出所任所长这几年,在他的影响下,大家从没红过脸,争过嘴。但“包容”不是“和稀泥”,**的包容不是无原则的,他只要发现了不良现象,就坚决予以批评指正。为纠正同志们身上发现的不良思想和苗头倾向,他经常与同事开展谈心谈话,该所也因此连续三年获得市局“零违纪所队”光荣称号。

**是**镇司法所的一名人民调解员,多年来从事群众纠纷调解工作,工作态度好、能力强、方法多、效率高,为人正直、品德高尚、仗义执言。服役时曾在部队获得过团级嘉奖两次,在**镇曾获得过“优秀党员”5次,“优秀村民组长”1次,工作上取得的这些成绩,都源自于他的人生格言“做人要堂堂正正,做事要踏踏实实,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句话**不仅用来时刻警醒自己,更将之立为家规家训教育子女。

**之子**,就职于上海某设计公司,是一名部门负责人,因工作需要,**与公司各网点负责人交流较多,经常会收到一些小礼物。一次回家过年,**将别人赠送的一袋东北大米带回了家中,**了解了事情始末后,对**提出了深刻的批评:“在工作岗位上要忠于职守、认真负责、公私分明,绝对不能因为个人私利而损害公司利益。不要接受别人馈赠的礼品,扯这些不清不楚的关系,要记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今天觉得收受别人的礼品无所谓,明天就会觉得收受别人的钱财也无所谓,学好三年、学坏三天,如果你把持不住自己的欲望,今后绝对会出大问题!做人就要堂堂正正,挣钱就要挣正当钱,不要忽视一些所谓‘小事’,往往正是这些‘小事’让很多人走上不归路。”**被父亲的话语深深地震撼到了,他本以为在工作中这些只是正常的人际交往,收受别人送的礼物也无伤大雅,但是父亲的话语为自己敲响了一记警钟,及时把自己从歪路上拉了回来,自此以后,**洁身自好,再也没收受过公司同事、下属赠送的礼品。由于在工作和品德上表现都很优秀,xx年,**被评选为公司“先进工作者”。

俗话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是现如今有些人却无视这句话,他们欠债不还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对这种欠债不还的行为可谓是深恶痛绝,**的亲家公生前与不少人合伙做生意,去世后欠下了一些外债,欠条被送至**女婿手上,**知晓情况后,督促女婿要尽快把所有的欠款都还清,他对女婿说:“父债子还、天经地义,做人要讲信用,要有担当,不讲信用的人是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的,别看有些老赖一时风光,其实他们早已注定是悲惨收场。”**女婿深受教诲,把每一笔欠款都尽数还清。

优秀的家规家训不仅在家庭中起到了教育子女的作用,更是为整个社会培养了无数贤良方正的人才,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国家的发展需要智慧的头脑,更需要有素质的人身体力行,只有高素质的人参与国家建设和发展,我们的祖国才能更加繁荣昌盛。

【篇六】

我的故事是不足为说的,也很不好意思被这样书写下来,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乡村干部,文化水平不高,很多事情的做法都是出于本能的思考,并没有站在家风家规的高度去考量。时光匆匆,光阴流转,看着我的孩子同我们西溪社区的孩子们一天天长大,我渐渐发现了家风所特有的教育作用,我也会在跟家人相处中,有意识地进行一些道德品质、立身成人方面的交流,在互相的支持和理解中逐步树立良好的家风。

我的母亲与妻子身体都很不好,几年前母亲不慎跌伤,导致致腿脚不便,瘫痪在床,我的工作琐碎繁杂,无法照料,妻子便扛起了服侍母亲的担子,妻子自己也患病在身,是肾炎糖尿病,她拖着带病的身体尽心照顾母亲直至去世。过度劳累加上治疗不及时,拖垮了本就虚弱的身体,妻子的病情更加严重了,一次次我带她去省城医院救病救治,长路往返,不惧怕辛苦,只是愧疚年过半百的妻子一直跟着我过苦日子。我本人也有严重的心脏病,很多时候,面对这些病痛也是无能为力的,正因为自己有过这样举步维艰的体验,让我更加能体会到世事的不易和每一个普通家庭对祥和安康的生活的向往,也更加清晰了作为西溪村书记,自己身上的担子。我应该为这个西溪“大家庭”做更多的事,我心里也清楚,我们社区还有好多贫困家庭,他们比我更苦更艰难,我唯有尽心尽力,事事亲为,用上最大的心力,在乡镇党委的领导和帮扶下,把大家都“带“出来,都过上好日子,才算尽了一名社区书记的责任。

这些年的风雨坎坷,我们都一步步走过来了,即便还是病榻长卧,家徒四壁,但我始终告诫我的孩子,你无法选择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是贫是富不足为叹,但良好的家风才真正是你一生的财富,身正名洁,脚踏实地,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曾在报纸上看到这样的话:家风,于家庭,勿忘祖先、饮水思源;于社会,弘扬道德,树立新风。我希望我的信仰能在我的孩子那里得到传承,这将会是一个家庭文明的开始,也是我作为一名乡村干部,一个老党员应该做的事情。

【篇七】

印象中,父亲是个不苟言笑之人,令我有些害怕,所以但凡有任何事情我都是和我的母亲交流。父亲并没有念过很多书,却写的一手漂亮的字,为此我总是很羞愧。父亲很勤劳,总是有做不完的事情。父亲不喝酒不抽烟不打牌,是个地地道道的老实人。

从小父亲对我们三姐弟很严厉,姐姐和弟弟都挨过不少打,而我比较爱哭,因此也躲过不少,但是有一次,却没有躲过,那是我上小学时候的事了,现在想起来,我仍为当时的自己感到惭愧。寒假里,学校里发了两本作业。寒假一开始,我便玩疯了,不愿写作业,家里大人都在忙年,也没有时间管我们这群小孩子。过完年又要走亲访友,和大人一起去拜年。等到快要开学了,才发现作业没有写多少,我开始犯急了,动起了歪脑筋。我偷偷把作业本撕掉几页,剩下的也都不经思考的乱写一气。父亲很生气,恨恨地揍了我,那是我有记忆以来第一次挨打。我不服气,说老师根本没有时间批寒假作业,也并不会知道我没认真写,父亲一字一句地说,就算别人不知道,难道你自己不知道你是在应付了事,错了就是错了,做人做事要无愧于心。之后,每年开学,父亲都会在我的课本上写上一句话“勤勤恳恳做事,堂堂正正做人”,那字工工整整,让我想起父亲说话时认真的表情。

后来我参加工作了,工作的顺风顺水让我颇感得意。又是一个春节,一家人围在圆桌上吃年饭,我在饭桌上侃侃而谈,得意地告诉母亲和弟弟明年我要买辆车,家里那张车灯都坏了的旧摩托早就该退休了,我要开车带着全家旅游去,还要把我们家搬到城市里去,之后不用回这小山沟里过年了。嬉笑中,父亲却一句话不说,只是沉着脸,若有所思的样子。我给父亲敬上一杯酒,我干了,父亲不急不慢地说:“老二,我要给你的只有两句话,这第一句就是勤勤恳恳做事,堂堂正正做人,你应该还记得吧;这第二句就是穷莫倒志,富莫癫狂。我望你好好记得这两句话。”说完,平日里很少喝酒的父亲接过酒一饮而尽。那一刻,我发现年逾半百父亲的两鬓已生了些白发,他的话,也让我久久沉浸其中,总觉得像在半空中的石头,再提不起,也再也放不下。匆匆和家人相聚,又匆匆要离开。年初六,凌晨五点半的天还完全没有一丝光亮,父亲把手电筒绑在车灯的位置就骑着家里的小破车送我去街上乘车,手电筒的光很弱,父亲骑得很仔细。我看着路两边若有若无的白线,心就跟着这白线一路向前。父亲没有说话,我也没有说。到了街上,乘上车,我去付车费,父亲一把夺过,抢着替我付了钱,然后把钱塞在我手里,就下了车站在车窗外看着我。车子发动了,看着父亲推着摩托车准备离开的背影,从小到大的场景都浮现眼前,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眼泪刷刷流下。我的父亲,他虽然没有带给我很富裕的生活,也没有像我的母亲一样给我特别多我能感受到的疼爱,但我知道他一直在用自己的言行教会我们成长。

父亲虽然没有读很多书,但是他却和母亲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培育出我们家三个大学生。这在我们那个封闭落后的村子里还是很了不起的。姐姐和我现在都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弟弟也收到了考研复试通知。一切都在越来越好。

下次吧,下次回家我要请父亲再为我把这两句话写一遍,我要好好保存、一生践行,等以后我有了孩子,我也会把这两句话送给他。

【篇八】

家风是刻在内心深处的座右铭,有了它,我们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才能让自己走得更远。铭记家风,为自己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踏出坚定的步伐,为社会建设贡献所能!“百善孝为先”,我的家风是“孝”,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关爱他人。

小时候,饭前父亲必定先给爷爷奶奶盛饭,过年过节也必定带我们一起回老家陪伴他们,他们生病了也会亲力亲为服侍在床前。因为父亲工作忙,所以母亲就代为照顾家中老小。后来父亲病重,那时我正在上大学,母亲一人挑起了家中重担,从无怨言,对我也只报喜不报忧。父亲临终前让我照顾好母亲,我强忍着内心悲痛含泪点头,这是我和父亲最后一次对话,我永生难忘。

母亲向来身体不好,再加上父亲离世的打击,身体每况愈下,孤零零的一个人在家终日以泪洗面。大学毕业后我没有考研也没有留在外面发展,而是回到了霍山,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三支一扶”,每天下班回到家都会陪在母亲身边。渐渐地她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我也乐在其中。

后来,我又如母所愿考上了公务员并娶妻生子,家也越来越有家的味道了。每天下班回家我都会陪母亲谈谈心,经常帮妻子洗碗,周末也会带着妻儿和母亲一起出去玩。我觉得孝就应该体现在行动上,多陪伴家人,多关爱他们。有一次母亲在家搬床板,不小心把脚趾砸开了,流了许多血。接到妻子打来电话,她背不动母亲,于是我匆匆请假回到家中,背起母亲就往医院送。妻子带着孩子焦急地跟在我身后,等到了医院我已累得衣衫尽湿。待医生帮母亲包扎好受伤的脚,我又帮母亲背回了家,在家中背母亲上楼时,母亲偷偷地擦眼泪。母亲说:“孩子,你辛苦了,是我拖累你了。”我安慰母亲说:“小时候你不也经常照顾爷爷奶奶吗,这是我当儿子的应该做的,再说这就是我们家的家风啊!”儿子在一旁听到后,悄悄地下楼给奶奶端了一杯水,也学着我的样子说:“我长大后也会好好对你们的”。我听到后感动地说:“不错,像我儿子!” 去年,母亲脑梗住院,而我正在甘肃出差,接到家中电话后我心急如焚,却不能马上回到家,妻子安慰我说:“我会照顾好妈的,会好好尽孝道的,你安心工作。”她是一名小学教师,不仅要照顾儿子还要照顾病中的婆婆,白天照常上班教书,晚上还要陪床。那段时间是她用瘦弱的肩膀挑起了这个家。正是因为她的坚持和照顾,母亲渐渐好转。在我出差回来后,母亲见到我含着泪让我以后要加倍对自己的妻子好。

当然,作为党员干部,我觉得要自觉把好作风贯穿于家庭生活之中,经常向家人宣传政策法规,帮助他们划清是非、美丑、荣辱的界限,对枕边风善而从,不善而改之;对子女的不正当要求,也坚决予以拒绝。同时,“身教重于言教”,要求子女家庭和睦,自己首先要感情专一;要求家人洁身自好,自己首先要远离低级趣味。只有这样,才能把家庭打造成一个追求进步的家庭,一个经得起风浪考验的家庭,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希望家家户户都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家风,让家风帮助我们学会做人的道理,在社会中形成良好的风气! 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和为贵、孝为先、勤为宝、俭为德。作为平凡而普通的个体,我要将优良的家风传承下去,让它成为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引领我们和下一代健康成长。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25351e1f7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52.html

《家风家教故事八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