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申论-“借钱上大学”,这个可以有

发布时间:2020-06-12 17:02:3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热点概况

9月9日,环球网报道00后复旦新生曾健宇向父母“借钱”上大学一事,连日引发舆论热议。据曾健宇介绍,他在暑期通过做家教挣了3000元,其中一部分用来交了学杂费,剩下的是找父母“借”的。目前,他每月的生活费为1700元。此前,父亲跟他说过,“你18岁以后的钱都是向我借的,以后都要还的。”曾健宇表示,以后会逐步将钱还给父母。他对自己的开支有清晰规划除了日常开销还计划每月存两三百元做创业基金打算在大学做程序开发赚生活费。

与此对比,前不久一位女大学生发帖抱怨自己的母亲。这位大学生说,自己要求每个月4500元生活费,却遭到拒绝,母亲还生了好大的气。公众近乎一边倒地指责批评,原因除了她“要价”过高之外,更在于其“理所当然”的态度。相比之下,曾健宇就是一股“清流”,令人眼前为之一亮。不少网友对这种方式表示强烈支持,认为可以培养自主能力。

各方观点

人民日报:父母向孩子借钱的这个“借”,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关系,而是基于亲情之上的一种教育观念。

燕赵都市报所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突然富裕起来的社会和家庭不得不面对那么多“啃老”“妈宝”等中国式教养问题。既然如此,在“爱子女”这一永恒情感坐标系上,就真的需要一种“计深远”的参照设定了。

中国教育报通过父母与子女订立“借还”契约,及时“断奶”,可以说是父母在孩子走向社会、过渡到成年时的有力一推,以避免孩子早早成为“巨婴”。

广州日报:要让这份“借钱协议”发挥好作用,关键还得把握好度。相较西方近代强调个人本位的社会观念,传统中国社会还是更强调亲子血缘的联系。所以很难说所有子女都能理解父母用意,可能有人只会觉得父母“绝情”,反而产生抵触情绪。避免适得其反,父母还需因材施教,以真诚的沟通和有理有据的说明引导子女,如此双方才能真正实现相互理解。

深度分析

(一)“借钱”上大学引发热议,背后折射的问题:

1.部分大学生认为父母掏钱供自己上大学天经地义,是一种凝聚骨肉之情的应尽之责,理所当然,不知感恩。

2.很多大学生之间相互攀比,跟风消费,成年后仍把自己不节制的消费观强加给父母,要他们没完没了地负担“子女债”

3.不少大学生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惰性,不会直面活生生的现实,沦为过于依附父母,以致拖累社会的“巨婴”“啃老族”。

(二)“借钱”上大学的意义:

1.意识到自己身份的转变,学会感恩有助于形成独立自主的观念,培养青年人的自强精神,给大学生群体注入了自立而不失尊严的生气与活力。

2.是有意义的财商教育,培养青年人形成对金钱有规划、对家人有担当的财富观,在消费观上也会更加理性,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3.有自我加压的“契约”精神,“有借有还”,“欠债”大学生才有压力才有快速成长的责任感,从而有更多的担当。

4.能多与社会接触,积累实践经历,进入社会后的适应能力必然要强得多。

参考文章

有一种独立叫向父母“借钱”上大学

近日,00后复旦新生曾健宇向父母“借钱”上大学,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曾健宇同学透露,他暑期已挣得部分学杂费,其余是找父母“借”的,以后会尽量还给他们。曾健宇的父亲还对他说:“你18岁以后的钱都是向我借的,以后都要还的。”曾健宇借钱上大学这一小小事件反映出大学生具备的优良品质,值得当代学子和家长学习借鉴。

能丰富人生的体验,进而获得真正的成长。有网友认为,上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好好学习,不应该急着挣钱。这样做可能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其实,这样的担忧完全没必要。简而言之,会不会好好学习,关键不在于拥有多少学习时间,而在于有没有积极主动的态度。通过“借钱”的方式上大学,适当的时候干点兼职的工作,表面上虽然减少了看书学习的时间,但通过这样的社会实践一旦认识到父母的不易和人生的艰辛,就能极大地激发起内心的奋斗精神,其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恐怕是难以想象的。

尽可能学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疑是治疗“巨婴症”的有效方式。时间都是挤出来的。懂事的孩子一般更会学习,尤其对于优秀的人来说,可以做到赚钱学习两不误。相反很多视父母供养为天经地义的大学生,坐拥大把时间,不仅没有好好学习,反而沉迷在网络游戏之中,虚度青春。现实中,这样的“巨婴”并不鲜见,有的甚至最后连毕业都成了问题,令人有揪心之痛。“借钱”上大学可以有效治疗“巨婴症”。

能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和自主能力,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事实上,“借钱”上大学之类的事情,在有些国家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有的通过课余到餐馆端盘子,有的向银行申请相关贷款,甚至有些出身于精英阶层的孩子,也要毕业多年后才能还清助学贷款。由于国情的不同,我们不可能照搬国外家长的“狠心”做法,更没必要指责那些主动“供养”孩子的家长,但其精神无疑值得借鉴。换言之,肯定和鼓励“借钱”上大学,并不在于孩子以后真的能还多少,也不在于孩子能通过课余兼职赚多少钱,关键在于孩子学会独立自主。孩子总归是要迈入社会的,该放手时应该尽早放手。

龙生九子,各不相同。每一个孩子的情况都有不同,对于已经懂事的孩子而言,或许没必要搞什么“借钱”上大学,但对于那些过于依附父母、甚至视作“理所当然”的孩子,有必要趁上大学的时机好好“教育”一下。否则,一旦“天之骄子”沦落为“啃老一族”乃至拖累社会的“巨婴”,悔之晚矣。

(来源:钱江晚报,有修改)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29a719b0a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fb.html

《公考申论-“借钱上大学”,这个可以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