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梦想而奋斗的事例

发布时间:2020-04-04 11:27:4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为梦想而奋斗的事例10个

学习啦【成功案例】编辑:小兰发布时间:2016-06-03

  为梦想而奋斗的人最漂亮,他们的坚定和勇敢让他们散发出非常引人注目的光芒,给人一种正能量,似乎看着他们自己也能拥有追求梦想的力量。你有过梦想吗?你的梦想实现了吗?你有为梦想奋斗过吗?

  为梦想而奋斗的事例1:

  兔年春节前夕,中国体坛“一姐”李娜轰动了世界网坛。2011年1月29日,在阳光明媚的澳大利亚墨尔本,这位来自湖北的个性女子一路过关斩将,历史性地获得澳网女单亚军,成为首次闯入四大国际网球赛事决赛的亚洲人,书写了中国网球新的传奇 ……

  中国网坛“国际娜”少年成名却突然退役

  29年前,李娜出生在武汉一个普通市民家庭。因为父亲早年的“羽毛球运动员情结”,李娜5岁时开始参加羽毛球训练,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结缘网球。凭借过人的天赋和超乎常人的付出,李娜15岁就跨进了国家队大门。

  2000年,年仅18岁的李娜获得了WTA(国际女子职业网球联赛)第134位的年终排名,成为国家网球队的新星。2001年的九运会上,她一举拿到女单、女双和女团3个冠军,以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女单、女双和混双3枚金牌。然而,就在外界坚信李娜将有一个美好前程、将为中国网球赢得国际地位的时候,她却在2002年底韩国釜山亚运会前,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震惊的决定——宣布退役,去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和同为网球运动员的男友姜山一起读书。

  当时,在韩国釜山,曾有教练说:“这个湖北丫头是不是疯了,说退就退,也太不负责任了!” 然而,了解李娜的朋友则感慨地说:“李娜就是这样的人,太有个性了。敢想敢做,说得出做得到!”至于那次退役的原因,有人猜测是因为“刺头”李娜当时与国家队有矛盾;也有人猜测是因为与姜山“早恋”遭到国家队反对,李娜为了坚持爱情才退役。无论何种原因,以李娜的个性,她宁愿不打球,也不能唯唯诺诺、委曲求全。

  在离开球场整整两年后,2004年3月,湖北队邀请李娜出山。在老公姜山的鼓励下,李娜重返网坛。同年10月的广州公开赛,李娜连胜8场,成为第一个赢得WTA巡回赛单打冠军的中国球员。2006年,李娜打入了温网八强,又一次创造了中国网坛的“第一”。

  “单飞”成就“国际娜”

  复出之后的李娜,虽然已经晋升至国内网坛“一姐”的行列,但她一直对国家队训练比赛僵化的体制感到不满。另外,国内网球比赛的现状也让她感到失望,网球这种国际化和职业化的比赛项目,在中国却变成了“国内死磕,国外练兵”。所以尽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和排名,李娜却越来越向往自由地、职业化地参加国际比赛,尤其是以大满贯为尊的四大网球赛事。

  终于,随着国家队的改革计划,李娜在2008年底得以“单飞”,自己聘请教练、组织团队,“自负盈亏”闯荡国际赛场,由此开启了自己的国际之路。李娜此后的成绩证明,这条路走对了。

  单飞之后,对李娜来说,最重要的是团队组织和建设。瑞典著名教练托马斯作为外教加入了李娜的团队。李娜原来的弱项发球技术,在托马斯的重点训练下,突飞猛进,足以傲视众多世界巨星。托马斯还积极“教唆”李娜要走上职业化的道路,成为她在“单飞”后的引路人。

  为避免在比赛中无谓的受伤,李娜还请来了德国人阿莱克斯作为体能教练。自从有了他,李娜之前的腿伤也很少在比赛中出问题。

  不过,在幕后团队中,最最重要的还是李娜的丈夫兼教练姜山。由于长时间在生活和球场上的合作,了解与默契让他们配合得格外顺利。李娜说:“很多人觉得我的想法与众不同,但姜山总能明白我在想什么。我们心灵相通,这是最大的优势。”

  同在湖北网球队的李娜和姜山早在1995年就相识,当时李娜才13岁,姜山已是网球国青队的主力。那时,李娜将谈吐不凡的姜山视为偶像,并展开了追求,之后他们就顺利地“早恋”了。2008年单飞后,姜山成为李娜的私人教练。

  李娜从不掩饰对丈夫的依赖,“有姜山在,我容易得多”,“他就像我的父亲和兄长,不时为我梳理情绪上的变化。只有他在我身边,我才能发挥出全部水平”。李娜表示,姜山给自己最大的帮助就是让自己心里踏实。如今,李娜在国内外打比赛,姜山几乎“全程陪同”。赛场上,李娜一有不顺,就会习惯性地将目光投向姜山。

  虽然在比赛现场,经常会看到脾气急躁的李娜对姜山不加掩饰的怒吼,但在李娜内心深处,她对姜山是心存感激的。“不管你是胖还是瘦,是帅还是丑,我都会永远跟随你,永远爱你。”这是李娜在今年澳网决赛后的一段真情告白,通过电视转播,感动了无数人。

  有了三大金刚护法,“单飞”后的李娜成绩插翅高飞。2010年年初,李娜闯入了澳网4强,又在伯明翰草地赛中折桂,WTA排名也逐渐稳定在TOP15以内。

  2011年1月29日,李娜获得了澳网亚军,成为首次闯入四大网球赛事决赛的亚洲人,成功地帮助中国军团率先达到了亚洲网坛的制高点。李娜也因此有了一个新的外号——“国际娜”,成为中国体育界继姚明和刘翔之后又一个“国家形象”。

  一个“非典型”的中国明星

  “她不是个典型的中国女人。”有媒体曾这样评价李娜。李娜显然不是西方媒体心目中的中国明星的样子,不仅因为她胸前的刺青玫瑰,还有她的直率脾气,以及不常见的幽默感。

  在中国体坛普遍缺乏个性的时代,李娜早早就以特立独行作为自己的标签。甚至在李娜小时候,这种“个性”就已初现端倪。因为李娜的父母都姓李,就有邻居故意逗她:“你是跟爸爸姓还是跟妈妈姓?”不想,年少的李娜却回答道:“他们都随我姓。”

  熟悉李娜的人,也或多或少知道李娜的几个叛逆故事。在中国网球界,李娜是第一个公开批评举国体制的队员。在2005年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李娜将矛头直指国家队,“我在国家队没有任何进步,国家队的教练对我也没有任何帮助。”此言一出,舆论哗然。

  李娜还曾在比赛时,戴着看上去有些沉重的耳饰,让教练感到愤怒。对于自己叛逆张扬的性格,李娜感到骄傲,她觉得这是自己的真性情,没必要去掩饰。

  在球场上,李娜是第一个甚至是唯一一个刺了文身的国内球员。“我十几岁那年就文了这个玫瑰文身。”李娜谈起自己胸口的那朵玫瑰,很是得意。那一年李娜刚刚开始和大她4岁的姜山配对打混双,就毫不避讳地用刺青的方式向姜山示爱。一开始,文身还被藏着,后来不在乎那么多了,因为“它见证着我的爱情”。

  李娜干过的出格的事远不止于此。在比赛中,她会对姜山大叫大嚷,会对着卖力为自己加油的中国球迷怒吼“闭嘴”;在采访中,会让媒体记者尴尬——问:“2011年你想要什么?”答:“我想要钱。”问:“这能写进文章里吗?”李娜瞪大了眼睛答:“谁不想要钱啊,这是事实啊!”

  赛场外的李娜却有着柔软的另一面,她会默默进行慈善工作。去年一年,她给青海玉树和武汉孤儿院送去善款共计近百万元。

  真正让世界媒体注意到的,是李娜直率幽默的性格,尤其在她讲英语的时候。在澳网第三轮,她当着数万观众直率承认,自己打球的动力是老公兜里的信用卡。在半决赛取胜后,当被问及“面对这样的局面是否紧张”时,李娜又拿自己的老公开起了玩笑:“我昨晚并没睡好,我丈夫睡觉时总是打呼噜,我大概每个小时都会醒一次。”用老公的呼噜将激动的泪水轻轻带过,相信所有人在这一刻都会被娜姐的举重若轻“秒杀”。

  从当年初涉巡回赛时不敢和对手打招呼的青涩,到现在一口流利的英语、时不时吐露的幽默,李娜面对国际媒体开始驾轻就熟,有了偶像的范儿。这样的李娜处处迥异于举国体制下培养出来的“金牌杀手”,改写了中国人不自信的“典型形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体育界的新形象。

  为梦想而奋斗的事例2:

  他出生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的一个普通的农户家,6岁那年,父亲不幸去逝,留下母亲和他们兄妹三人。为了维持生计,母亲早出晚归,四处揽活,基本上没有时间照顾他们。作为长子,他十分懂事,主动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

  12岁那年,母亲不堪生活的重负,带着他们改嫁了,然而他和继父的关系却处得不是很融洽,他时常有一种身在别人屋檐下的感觉。为了不看继父的脸色生活,他决心自立,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去改变命运,让弟弟妹妹过上幸福的生活。于是,小学还未毕业他就辍学了,在一家农场找了一份零工做。尽管农场的工作十分辛苦,但自食其力的感觉还是让他无比欣慰。

  怀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他孜孜不倦地努力着,在农场一干就是好几年。其间,他也从一个小孩长成了一个大人。长大后,他渐渐意识到,农场的工作没有什么前途可言,不见天日的劳作仅能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根本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为了找一份更适合自己的工作,他果断地放弃了农场的工作,做了一名粉刷工。干了几年后,他发现粉刷工也不适合自己。接着,他又做了一名消防员,可依旧感到前途渺茫。此后,他又换了很多种工作,卖过保险,当过兵,做过治安官……可以说能够做的工作,他都一一尝试了一番,但他仍然没有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转眼间,他已步入不惑之年。回眸这四十年,他惶恐地发现,自己一事无成。那段时间,他彷徨到了极点,不断地追问自己,我到底适合做什么?如何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然而,生活的磨难并没有让他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短暂的痛苦后,他又继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不久,他在肯德基州开了一个加油站,加油站的生意还不错,每天都有很多的客人,他由衷地高兴,眼里又看到了希望。

  在开加油站期间,每每看到那些历经长途跋涉,饿得饥肠辘辘的司机时,他就动了恻隐之心,常常邀请他们一同进餐。那些司机对他做的美食赞不绝口,尤其是他做的炸鸡,味道十分鲜美。这突然让他有了一种想法,为何不准备一些方便食品,来满足这些司机的需求呢?况且自己的烹饪技术还不错。

  说干就干,他在自己的加油站旁卖起了炸鸡。起初,人们只是来加油时买上一两只,但随后他们发现这儿的炸鸡口味非常独特,就介绍自己的亲戚朋友来买。没过多久,他的炸鸡就火爆起来,生意出乎意料地好,收入竟超过了加油站。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他的炸鸡很快传遍了整个肯德基州,于是人们纷纷来到他的加油站,有的甚至不是为了加油,而专程来品尝他的炸鸡。

  由于顾客剧增,加油站的地盘更本完容纳不下,他只好在马路对面买了一块地,专门投资修建了一个可容纳一百五十多人的快餐店,当然其中的主打食品还是炸鸡。然而,他的生意做得并不顺利,先是政府为了修路,拆掉了他的快餐店;接着,他被生活所迫,将炸鸡的专利卖给了别人;随后又因商标侵权,与人打了一场官司;直到88岁,他才真正拥有自己的事业。这个命运多舛的人叫做哈兰·山德士,就是肯德基的创始人。如今,他的炸鸡风靡全球,在世界上拥有一万五千多家连锁店。

  原来,上帝的延迟并非拒绝,只要你认定一个目标,勇敢地走下去,早晚会迈进成功的殿堂。

  为梦想而奋斗的事例3:

  毫无疑问,曾经的“跨栏王”刘翔一路跑来可谓顺风顺水,意气风发。

  13岁时他获得上海市少年田径锦标赛乙组冠军,19岁打破男子110米栏亚洲纪录,并打破和刷新了保持长达24年之久的110米栏世界青年纪录。2004年雅典奥运会他以12秒91平了世界纪录,夺得了金牌,成为中国田径项目上的第一个男子奥运冠军;2006年7月12日,他以12秒88的成绩获得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金牌,并打破沉睡13年之久的世界纪录;2007年8月31日,在日本大阪举行的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10米栏决赛上,他又以12秒95获得冠军,从而成为首个集奥运会冠军、世锦赛冠军和世界纪录保持者于一身的男子110米栏大满贯得主。

  然而,当古巴田径运动员戴伦·罗伯斯2008年6月13日在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跑出了12秒87,打破了刘翔创造的12秒88原世界纪录,人们满怀期望刘翔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罗伯斯一决雌雄卫冕冠军时,刘翔却因伤退出了比赛,冠军由罗伯斯夺得。

  雄鹰折翅,刘翔一下子从“神坛”跌落下来。懦夫!骗子!装病!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虽然大部分人满是宽容、同情和理解,但谩骂、质疑和轻视仍长期弥漫。

  其实,刘翔的脚伤已积重难返,北京奥运会前的一些比赛他是咬牙硬挺着的。在北京奥运会候场时他狠狠地用右脚踹墙壁,以痛止痛。在休息室里,师傅、指导和队医,三个人摁住他的脚,在他右脚跟腱处不停敲打,让疼痛处麻掉。当时他鬼哭狼嚎地叫,整个身体都在发抖,浑身直冒冷汗。

  这些情况外人怎能知道?期望愈高,失望愈大。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谁让你是英雄。

  接下来是治疗脚伤,远赴美国。

  他躺在手术台上,主刀医生克兰顿惊呼:“你是怎么坚持的?翔,你知道吗,跟腱处的伤势,就等于你的鞋底里藏着很多小沙子,你天天踩着他们训练、比赛,你,太不可思议了,你太幸运了,否则早就可能倒下了……”

  其实,刘翔本来早就要“倒下”,“刘翔加油”“刘翔哥哥加油”,及至“刘翔叔叔加油”,让他很感动,他不想让大家失望,所以他一直在勉强坚持。

  经过治疗和康复,2009年9月20日,黄金联赛上海站,刘翔以13秒15拿到亚军,但他心中的那口气还是顺不过来。他认为自己再也无法进一步突破了:“我脚不行了,我不想比赛了,我只想混到退役算了……”   “我们也不要求你太多,你还年轻,要学会珍惜。你现在退役我们也没意见,但是这个结,只有你自己去解开。你要记住,人的一生要跨过无数的栏,你现在所经历的只是其中的一个……”

  那一夜,父子俩泪眼相对。父亲的这些话,刘翔牢牢地铭记在心间。

  2010年5月23日晚,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刘翔只跑出了13秒40,名列第三,甚至还排在史冬鹏之后。

  对此,刘翔并不沮丧。他深知,他最大的对手是自己,他现在不是在和别人比,是在和自己跑。于是,他与师傅孙海平开始了一段从零开始的真正复兴。他们又两次赴美进行康复治疗。20多天的美国训练,刘翔瘦了8斤。之后是科学的、系统的、大剂量的训练,刘翔也跑到过13秒以内。师傅说,“重夺世界冠军,这不是白日做梦”。

  2010年11月24日,经过27个月的沉寂和洗礼,在第16届亚运会上,刘翔有保留地以13秒09打破110米栏亚运会纪录实现三连冠,外界齐声高呼“王者归来”。刘翔说,这枚金牌,这个成绩,意义非凡,不亚于雅典奥运会的那枚金牌。刘翔豪气十足地向罗伯斯下战书,要把世界纪录抢回来。

  人生是在跨栏,只有鼓足勇气、豪情满怀地跨越挫折、失败和心灵障碍的栏架,才能跃上辉煌之巅。

为梦想而奋斗的事例4:

  他刚上初中的时候,父亲因劳累过度不幸染上肺病,他一边照顾父亲,一边拼命温习功课,然而父亲还是没能熬过去。作为长子,他不得不无奈地结束学业,挑起赡养母亲、抚育弟妹的重担。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舅舅的中南钟表公司当泡茶扫地的学徒。他每天总是第一个到达公司、最后一个离开公司。他坚信,建立更好的自己,才能建立更好的未来。后来,他的名字被世人熟知,他是全球华人首富李嘉诚。

  他小时候家里很穷,很长一段时间家里一天只能吃两顿,即使是两顿,还都是汤汤水水,根本填不饱肚子。他九岁才上学,念到十四岁,因为家境实在太艰难,不得不辍学回家。母亲向生产队申请领养了一头牛,于是他开始了他的第一份工作——当放牛娃,他一天能挣两个工分。他知道唯有知识能改变命运,于是他一边放牛,一边如饥似渴地读他能借到的所有的书。后来,他创办了福耀玻璃集团,成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制造商,他叫曹德旺。

  他初中毕业以后,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在舟山马目农场当起了挖盐工,每天的工作就是在海滩上挖盐、晒盐、挑盐。单调的生活让他很失落,他总想着要出人头地,可是现实却给了他狠狠一击,为了排解心中的苦闷,他就四处找些书来看,希望能从书里找到出路。一起挖盐的工友瞧不起他,工作累得要死,还装什么清高看书。工友的挖苦激起了他对成功的强烈渴望。后来,他成为了娃哈哈集团公司的董事长,他叫宗庆后。

  为梦想而奋斗的事例5:

  20岁左右的时候,初出茅庐的他指着一幅最美丽的画作呼喊:“哦,上帝啊,如果我也能像这样在画布上实现自己的梦想该多好!”画的主人大声说:“画布上的梦想!你一定要知道,必须经过成千上万次的练习,才有可能将你的梦想展现在画布上。要想达到卓越,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不懈地努力。”

  弗朗西斯·培根记下了这句话,后来,他成为上世纪英国唯一的一位享誉国际且具影响力的画家。

  许多年前,一个小男孩儿进入了着名的哈罗公校,被插进了一个高于他年龄的班级。那里所有其他的孩子都比他多上了几年学,他的老师常常责备他的迟钝,但他所有的努力都没能使他在班级最后一名的位置上有所提升。最后,这个男孩儿开始学习其他孩子曾学过的初级课本。他把所有玩耍的时间和许多睡觉的时间都用来掌握这些书上的基本原理:他很快就在班级里名列前茅,并最终成为哈罗学校的骄傲。

  那个男孩儿就是后来的英国着名语言学家威廉·琼斯爵士,他的雕像直至今天还立于圣保罗大教堂,因为他是欧洲最伟大的东方学学者。

  “生意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有一次,美国着名航运公司威力斯的老板科尼利厄斯·范德比尔特被一个朋友追问。“秘诀?根本就没有什么秘诀!”这位航运公司老板回答说,“你所要做的就是专注于你的生意,并且勇往直前。”

  后来,那位朋友领悟,如果你想采取范德比尔特的方法,那就了解你的生意,专心致志,缩减开支,直到你的财富可以使你免于遭受商业危机。

  伟人的座右铭常常能使我们稍稍了解一些他们的性格和成功的秘密。“工作!工作!工作!”是画家乔舒亚·雷诺兹爵士和戴卫·威尔基爵士以及许多其他留名青史之人的座右铭。伏尔泰的座右铭是“永远工作”.意大利雕刻家迈克尔·安吉洛是一个令人惊奇的工作狂,他甚至穿着衣服睡觉,以便一醒来就能跃起身去工作。他把一块大理石放在自己的卧室里,以便在夜里醒来或失眠的时候可以工作。他最喜欢的一件作品是一个坐在推车里的老人,老人的头上有一个沙漏,雕像上刻的字是“活到老,学到老。”即使在双目失明之后,他仍然让人用轮椅推着他去贝尔威德,亲手检查那些雕像。英国政治家科布登常说的一句话是:“我工作起来就像一匹一刻也不停歇的马一样。”据说,音乐家韩德尔的工作量是普通人的十二倍。

  有一次,一个女士向画家透纳询问他成功的秘密。

  “我没有秘密,女士,只是努力工作而已。”

  “这是一个许多人从来都学不会的秘密,他们之所以不能成功,因为他们无法领悟这个秘密。勤劳就是将世界由丑变美、将诅咒变为祝福的精灵。”

  看看巴尔扎克的经历吧。在孤独的顶楼上,他一直在贫穷和饥饿中努力并等待着,但无论是饥饿、债务、贫穷,还是挫折,都不能促使他对自己的目标有一丝一毫的动摇。即使全世界都嘲笑他,他依然能够等待。

  “人们通常都希望自己能够心灵手巧,但其实更应该对勤劳心怀感激,”爱迪生说,“诸神将各种幸福定下了高昂的代价,而只有勤劳的人才能买得起。”

  努力地把梦想展现在画布上,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成功有时仿如一座隐形的宫殿,你看不到它的瑰丽宏伟,也不知道它座落何方。只有当你走完了所有必经之路后,它才会真实地呈现在你的眼前。

  为梦想而奋斗的事例6:

  他很不幸,出生刚刚8个月,就因一场疾病失去了光明,使自己彻底陷入了黑暗的世界,以至于长大后,在他的脑海里竟没有一丝影像和颜色的记忆。除了无边的黑暗,他什么也看不见,不知道世界是什么样子,不知道花儿有多美丽,甚至连看一眼自己的妈妈都成了平生最大的奢望。

  他的童年是苦涩的,没有人能体会他的内心有多么自卑,有多么脆弱,有多么痛苦。他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怜、最不幸的人,别人一生下来,就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就可以看见世上的一切,而自己连爸爸妈妈长什么模样都不知道。因为看不见,他常常被碰得鼻青脸肿,常常被摔得头破血流,常常被别人嘲笑和欺负……他不知道自己将来还要面临多大的痛苦和磨难,未来对他来说实在太可怕了,他的眼里一点儿希望也没有。

  每每看到他孤独、绝望、无助的样子,母亲的心就碎了。从内心讲,哪个做父母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呢?可是,既然已经这样了,那就只能接受现实,扬长避短,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能够独立生活的人。母亲忍着眼里的泪水,鼓舞他说:“孩子,虽然你看不见阳光,但你可以让自己的心里充满阳光;虽然你不幸失去了光明,但你还有双脚、双手、鼻子、耳朵和嘴巴,更重要的是你还有一颗聪慧的脑袋,你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养活自己,甚至取得事业的成功。”

  妈妈的话让他幡然醒悟,尽管他看不见任何东西,但他的触觉和听觉非常好,记忆力也相当不错,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长处,过跟正常人一样的生活。于是,他开始主动配合妈妈,跟着她学穿衣服,学走路,学煮饭,学做家务,学读书,学写字等。虽然他付出了常人数倍的努力,承受了常人不能承受的痛苦,但他最终学会了行走和照顾自己,他非常开心,也渐渐找到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在母亲的教育和引导下,他的性格变得乐观而坚强。有一次,他跟着奶奶到外地去玩,一群不懂事的小孩追着他喊:“小瞎子,看不见!小瞎子,没出息!”奶奶听后心里十分难受,想找那些小孩的家长算账,但他微笑着对奶奶说:“奶奶,算了吧,我本来就是瞎子,他们没有说错,就让他们这样叫好了!”

  8岁那年,父亲给他买了一台电子琴,他欢喜异常,爱不释手,每天都要弹上好几个小时。他的音乐天份极高,一首曲子练习几遍,就能准确地弹奏出来,并且还能弹出从收音机里听来的歌,音符和节奏都很到位。母亲十分高兴,还专门给他请了一个音乐老师。但是,随着课程的繁复,学习的深入,难度的增加,他开始懈怠了。毕竟练琴是辛苦的,枯燥的,泛味的,更何况他还只是一个几岁大的孩子。

  见此,母亲问他:“你喜欢练琴吗?”

  他点点头说:“喜欢。”

  母亲说:“既然你喜欢,就应该坚持到底,做到有始有终,不要一遇到点困难就想到退缩放弃。如果你不能坚持,怕苦怕累,那你做别的事情也会如此。这样下去,你就会一无所长,那将来能干什么呢?”

  他听后,惭愧地拉着母亲的手说:“妈妈,对不起!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从那以后,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始终如一地做一件事情。十几年后,他终于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成了一个举世瞩目的明星。

  他就是集作词、作曲、演唱、乐器、模仿、主持等众多才艺于一身,被誉为艺界奇才的盲人歌手杨光,2007年他获得了《星光大道》的年度总冠军,2008年他受邀参加了北京残奥会开幕式演出,同年还参加了春节联欢晚会演出,2010年他又参加了广州亚残会开幕式演出。一路走来,杨光用歌声告诉大家,虽然他看不见阳光,但他的心里充满了阳光,只要自己不抛弃、不放弃,没有什么能阻挡你成功。

为梦想而奋斗的事例7:

  1993年,14岁的我因为身材比例不错被福建歌舞剧院看中,选拔为舞蹈演员,并公费送到北京舞蹈学院进修。

  初到学校,因为浓重的方言我常常受人欺负。每天去食堂打饭,大师傅都会故意为难我,说他们卖的是肉包,不是“漏包”。有次学校举行文艺演出,老师让我做主持,于是就出现了下面的报幕声:“下面请听女生‘额’重唱×××。”台下立刻哄堂大笑,我对此却感到莫名其妙,不知哪里出了问题。

  学习舞蹈之余,为了拓宽自己,我又去学习唱歌。大概是我的方言实在让音乐老师都无法忍受,便推荐我跟一个艺术学院的台词老师牛娜订正语言。

  初次见面,牛老师很快就喜欢上了风风火火大大咧咧的我。她告诉我:“孩子,我不收你的学费,但是你一定要好好学,学好了我推荐你去考我们的军艺(解放军艺术学院)。”这句话顿时让我受到了莫大的鼓舞,随后的日子只要有空闲我就往牛老师家里跑。数年之后她反复地说,姚晨是她见到学习最用功的孩子。尽管如此,我的方言订正起来依然困难重重,牛老师为此不得不发狠,让我跪在地上读。长期如此的训练,渐渐地,我的普通话变得娴熟自如了。

  1997年春季,我顺理成章地参加了艺术院校招考考试,几家艺术院校都是一考上榜。我甚至成为各个艺术院校的争夺对象。

  我在紧锣密鼓按部就班复习文化课的同时,还在为另一件事情揪心。这一年,也是我作为舞蹈演员在北京舞蹈学院毕业的期限。按照规定,舞蹈学院毕业后,我要回福建歌舞剧院工作,他们是不会轻易放我离开的。

  就在高考报名结束的前两天,歌舞剧院终于答应放行,前提是姚家必须支付10万元的违约金。得到这个消息之后,爸爸便开始四处借钱,跑遍了整个福州。第二天早上是最后的交款期限,爸爸带着一大包的钞票神情疲惫地回来。经过清点,所有的钱凑在一起才6万多块。歌舞剧院此时态度依然强硬,没有钱就不能放行。为此,我与这一年的高考失之交臂,不得已,我只能重新回到歌舞剧院当了一个不起眼的舞蹈演员。爸爸也在极度焦虑中一夜白头……

  剧院的生活对于18岁的我来说完全可以用安逸来形容。静下来的时候,我仍然觉得这不是自己最终想要的生活。远在北京的牛娜老师也时常给我写信,女孩子不可能跳一辈子的舞,与其在小地方没出息地安稳下去,不如破釜沉舟来北京开拓一片属于自己的全新空间……我下定决心再赴北京重新备战艺考。经过两年的缓冲,我已经有能力偿还歌舞剧院的巨额违约金了。而且我决定,假若考试失利的话,我就脱离文艺这一行,跟着爸爸去做一名列车乘务员。

  1999年,20岁的我重新来到北京,开始了人生追梦之路。在参加北京电影学院的考试时,考题是全体考生共同完成一个名为《舞会》的小品,当时几乎所有考生在听到考题后,一齐涌上舞台翩翩起舞,只有我在大家都上舞台之后才疾步走向舞台的中央,用标准的普通话念出:女士们,先生们,欢迎你们来参加这个舞会……我扮演的主持人一下子成为舞台的中心,舞台上所有的演员不得不在我的调度下进行排演。当时台上台下无不为我的聪明与机智喝彩。最后,我如愿地被北京电影学院录取。这时没有人会关注我刚入学时浓重的家乡口音,没有人会想起我的“女生‘额’重唱”,大家都在回味那精彩的主持词,并进行不断地传说演绎,奉为经典。只有我自己明白,为了这一天,自己的内心经历了几许幽暗才有今天的大放光明……

  为梦想而奋斗的事例8:

  他是一个木匠的儿子,但他狂热地喜爱诗歌。

  他的第一本诗集印了l000册,但很可惜,一本都没卖掉。他只好把这些诗集全都送了人。当时已功成名就的美国着名诗人郎费罗、洛威尔和霍姆斯等人,对这本小册子根本不屑一顾,而大诗人惠蒂埃甚至把它丢进了火炉里。因为在他们眼中,一个木匠的儿子,根本就不配写诗。

  方方面面的冷落和骂声,像寒冬的北风一样袭来,他的心顿时冻成了冰块。就在他几近绝望时,意外地收到了一位诗人的回信,那人对他的诗集大加赞扬,并说:“我认为它是美国至今所能贡献的最了不起的聪明才智的精华。”

  这真诚的夸奖和赞誉,使他犹如在濒死的边缘,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他从此坚定了自己写诗的信念。多年后,他成为美国甚至全世界公认的伟大诗人,他唯一的诗集也成了美国乃至人类诗歌史上的经典。

  他就是华尔特·惠特曼,那部诗集的名字叫《草叶集》。而当年那位写信对他予以赞美和鼓励的诗人,乃是当时美国文坛的名宿爱默生。

  凡俗的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行走,受到别人的非议和冷落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千万不能被批评的唾沫淹没向上的渴望,被冷漠的眼神封锁萌动的激情。因为我们有理由相信,即使黑暗无边无际,但总有一盏灯火能为你点燃,为你驱散心灵上的阴霾,给你温暖,给你慰藉,给你信心和勇气,哪怕,那仅仅是一点微光。

  为梦想而奋斗的事例9:

  张海迪,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即将问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

  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随后,使张海迪成为道德力量。

  张海迪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供职在山东作家协会,从事创作和翻译。

  为梦想而奋斗的事例10:

  公元一八○九年,在一个荒凉的肯德基州农场里,诞生了一位叫 亚伯拉罕.林肯 的小婴儿,他就是末来第十六任的美国总统。

  林肯十五岁的时候才开始认字母,每天早晚都要走四哩的森林小路到校求学。他买不起算术书,特地向别人借,再用信纸大小的纸片抄下来,然后用麻线缝合,做成一本自制的算术书。他以不定期上课的方式在校求学,知识都是"一点一点学的"。他所受的正规教育,总计起来上学的日子不过十二个月左右。林肯能在很艰难的情况下发奋读书,是林肯不向命运屈服的表现,也是我们应该向林肯学习的地方。

  林肯下田工作的时候,也将书本带在身边,一有空闲就看书。中午吃饭时,也是一手拿著玉米饼,一手捧书。他在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以后,曾说:「我能够达到这一点小成果,完全是日后应各种需要,时时自修取得的知识。」林肯由一个贫穷的孩子成长为统率美国的政治家的历程,深深地打动著我,他成功的关键在於奋发向上,努力不懈,迎接生活的挑战。林肯做到了,成功了。

  「没有暗礁,激不起美丽的浪花」,林肯不屈服命运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一同向困难挑战,创造出佳绩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2daabec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f1.html

《为梦想而奋斗的事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