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三首(精)

发布时间:2018-09-18 18:27:5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现代诗三首

《再别康桥》(徐志摩)

教学目标

1.分析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2、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3、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都看过电影《人间四月天》,对主人公徐志摩都有自己的欣赏观点,对他的爱情、生活和才华,也都或欣赏或同情或羡慕,但电影毕竟是文学作品,有虚构的成分,那么徐志摩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华到底怎样呢?我们从他的名作《再别康桥》来分析。

二、徐志摩简介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3月与元配夫人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在此期间,徐志摩为了生计,往返于北平与上海之间疲于奔命,然而仍旧难以满足早已移情别恋的陆小曼,只是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他已陷于深深的痛苦中。19311119,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这首诗当写于1928116诗人第三次旅游归国途中,中国海上。“康桥”即“剑桥”,诗人关于它的作品较多,1922年,从剑桥进修归国后,有诗《康桥,再会吧》,1926年,二次旅游该国后,又有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可看出诗人对康桥的感情是十分深切的。究其原因,一方面康桥充满了这位浪漫诗人所需的古老、宁静,充盈梦幻色彩的氛围,另一方面是康桥是诗人一生真愉快时光的所在。

三、诵读欣赏

1.播放朗读录音《再别康桥》注意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

2.老师指导朗读。

3.学生尝试朗读。

四、赏析诗歌

()分析意象

1.这首诗歌有哪些意象?

明确:有“云彩”“金柳”“青荇”“柔波”“青草”“星辉”“夏虫”等意象。

2.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

明确:这些意象都是远高了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自然景物,避开了人间烟火,给人一种清新感。

3.这些意象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在这些意象中寄托了对康桥深深的依恋和惜别之情。

4.具体分析这些意象是怎样传达感情的。

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动,温润可人。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

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而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诗人的快乐通过恰当的意象选择达到了顶点。这正是本诗意象选择的独具特色之处。

()分析新诗“三美”

1.建筑美

《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首句连用三个"轻轻的",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句回环对应。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之美。

2.音乐美

诗歌的音节,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3. 绘画美

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

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挥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迁移练习

试和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比较赏析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场娜拉!

提示:这是诗人随泰戈尔访日后的感怀之作。诗人捕捉到的是女郎道别时一刹那的姿态,“温柔”、“娇羞”、“蜜甜的忧愁”准确地传达出少女楚楚动人的韵致以及依依惜别的情怀,“不胜凉风”的水莲花的比喻也恰如其分,最终使诗人对日本之行的观感定格在“水莲花”

般的少女“一低头”的温柔之中。

《死水》 (闻一多)

教学目标

1.了解时代背景,体会作者愤激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感。

2.理解“死水”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3.理解作者的反讽手法和音律美。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著名学者、诗人、民主战士。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曾参加新月社,与徐志摩创办《新月》杂志。1946715遭国民党特务暗杀。他的诗风沉郁凝重,语言绚丽精炼,对仗工整,为开创富有民族特色的新格律诗作出了有益的贡献。同时还提出“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歌主张,曾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作品有诗集《死水》、《红烛》。

二、分析诗歌

1.诗人是怎么描写“死水”的?

“死水”的外表一池的“绿酒”上面有绿的“翡翠”、红的“桃花”、闪光的“罗绮”和灿烂的“云霞”,还“飘满了珍珠”,又有“歌声”。

“死水”的内里里面有的是“破铜烂铁”和“剩菜残羹”,这些污秽的东西在这里霉烂、发酵;那翡翠便是破铜之绿,桃花是烂铁之锈,罗绮是油腻的光,云霞是霉菌,绿酒是一沟臭水,珍珠是臭水上的泡沫。可见“死水”的外表华美,只是污秽和垃圾的霉变。华美的外表下面是污秽的罪恶。

2.诗人为什么把“死水”描写得如此美丽?

这是一种“反讽”手法。诗人借鉴西方现代派始祖之一的波德莱尔“以丑为美”的主张和技巧,营造一种反讽的氛围,揭露、批判丑恶和肮脏。

诗人选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华丽词语描写这沟死水,将丑恶写得很美。美与丑交织反差,造成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丑越写得美,越引起反感,使读者去反思诗人要表达的真实感情,增加了引人思考的魅力。

3.《死水》一诗中的“死水”究竟象征着什么?

一般研究认为,这首诗从创作、发表到结集出版,因时地不同,至少有三重象征意义:

1)从其创作时间看,“死水”是美国社会的象征。此诗后面所署创作时间是19254月。正是在美国芝加哥留学的闻一多准备回国的前夕。

留美期间的闻一多有两个突出的情绪,一是对美国社会那种在繁华掩盖下的腐朽与罪恶感到愤怒与厌恶;一是对自己的祖国的无限热爱与思念。因此,他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反帝激情的诗篇,《死水》正是这种情绪的反映。“死水”正是繁华掩盖下的腐朽与罪恶的美国社会的真实写照。

2)从《死水》的发表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北洋政府。《死水》虽创作于19254月的芝加哥,但到了1926年月月已身在北京的闻一多先生,才特意拿它出来发表,是有其新的做含意的。1926318北洋政府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闻一多先生怀着满腔义愤,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他选择此时发表《死水》,正是用以表达自己对北洋政府的满腔痛恨。也就是说,这个北洋政府已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那就让它见鬼去吧;“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态度是这样的决绝、激烈!

3)从《死水》诗集出版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现实。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闻一多先生对于祖国的美好希望破灭了,他结束了诗人的生涯走进了学者的书屋。1928年,他编成了他的第二部诗集,取名《死水》出版,作为向诗坛的告别。他把封面设计成通盘的黑纸,人们看到这以“死水”命名的黑色诗集,心中就会浮起“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的诗句,也就自然而然地想到“死水”正是黑暗的中国现实的象征,这样,从《死水》一诗到《死水》一书,又有了另外一层寓意了。

《赞美》穆旦(自读)

一、作者简介

穆旦(1918——1977),原籍浙江海宁,生于天津。本名查良铮,笔名梁真。在南开中学读书时开始习诗。1935年考入北平清华大学外文系。抗战爆发后,随校迁长沙又转昆明。1940年西南联大毕业、留校。1949年赴美国,入芝加哥大学英国文学系。195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53年回国,任南开大学副教授。著有诗集《探险者》(1945)、《穆旦诗集》(1947)、《旗》(1948)等。他是40年代我国“九叶诗派”(这是活跃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国民党统治区的诗坛的一个流派)诗人中最具有现代诗风的一位。写有《赞美》、《诗八首》等有影响的诗篇。

二、思考题。反复诵读,体会感情

1.诗中的“我”可以指代什么?农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他象征了什么?

“我”是抒情主人公,可以借代为中华民族历史的一个代言人。农夫象征着已经觉醒正在浴血奋战的广大中国人民。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此诗虽以“赞美”为题,但描写的重点却是祖国的苦难现实和悲怆历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和民族的忧虑之情。

3.诗题为《赞美》,作者究竟要赞美什么?

全诗尽管流露了低沉悲怆的情调,但贯穿全诗的是一种强烈的爱。作者从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从佝偻的人民的身上,看到了时代的闪光,民族的转机。诗人把希望寄托在舍家保国、义无反顾的农夫身上,他是单个人,又是一群人的代表,甚至象征着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全诗表达了作者对“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的坚定信念。是对民族生存力的讴歌和赞美。

4.诗中每一节都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有怎样的意味?

从修辞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反复。尽管诗人为祖国人民的苦难生活而而悲伤,但诗人没有因此而沉沦,也不希望人民因此而沉沦,他用“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反复作结,就是让读者从诗中看到希望,在这带血的呼喊里,昭示了中华民族振兴的力量,表达了对时代的闪光、民族的转机的坚定信念,是对民族生存力的讴歌和赞美。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2faf188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18.html

《现代诗三首(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