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季开学第一课(修定版)

发布时间:2020-07-25 17:39:3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青州市西书院初中2020年春季开学第一课

【学习目标】:

1、熟知疫情防控基本常识,掌握自我防护措施。

2、了解疫情防控中的典型人物及事件,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3、掌握基本安全知识,形成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4、增强全体学生的文明意识,自觉养成“讲文明讲卫生,改陋习树新风”行为习惯,树立良好社会风尚。

5、正确看待疫情带来的影响,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培养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应对能力。

【学习重难点】:

1.重点:掌握基本安全知识,形成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自觉养成“讲文明讲卫生,改陋习树新风”行为习惯,树立良好社会风尚。

2.难点:熟知疫情防控基本常识,掌握自我防护措施;了解疫情防控中的典型人物及事件,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特殊时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

【学习过程】:

导入语: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2020年将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跨入新年,一场罕见的凶猛疫情向我们扑来,打乱了我们正常的学习生活。   面对疫情考验,老师和大家一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线上课程、疫情防护,我们都在用自己的努力为遏制疫病做出自己的贡献。今天我们开学了,万千学子追梦不止步,奋斗正当时!前所未有的学习形式,我们能做的并非仅有绝望与无奈,我们身上聚集着超出预想的潜能,可以用行动来为自己、学校、家庭、社会承担更多的责任,坚持真理、修补缺憾,那么我们应做些什么来维护这来之不易的安全?

【疫情防控普及篇】

任务一:熟知疫情防控基本常识,掌握自我防护措施。

【设计意图】:初中生正处在对漫画、趣事等极感兴趣的时候,通过漫画提醒学生开学以后的防护措施,更易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技艺。此任务有两种引导方案,方案一为趣味版漫画,适用于低年级;方案二为写实版漫画,适用于高年级。

方案一:

一、病毒常识篇

这次引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真凶是一种新型病毒,世界卫生组织于1月12日将其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二、卫生预防篇

三、卫生防护篇

这次引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真凶是一种新型病毒,世界卫生组织于1月12日将其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一旦感染,我们会出现哪些症状

1. 学会洗手

2.学会戴口罩

【爱国励志教育篇】

任务二:了解疫情防控中的典型人物及事件,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同学们,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无数人选择站出来,奋战在疫情抗击的一线。你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学生自由发挥)

【设计意图】:在疫情防控中涌现了大量为国家牺牲的烈士,同学在家中了解不少,先由他们讲述事迹,可看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提取核心思想的能力水平

二、疫情防控中的典型人物事迹介绍

【设计意图】:树立民族自信心、自尊心,首先需要学生为国家感到自豪。通过介绍国内的平凡抗疫者,介绍国际对中国抗击疫情的赞赏,有利于树立中国在学生心中的正面形象,达成学习目标。

1.本国志愿者:

这5位总年龄456岁的老人,是如何抗击疫情的

后勤的工作总是身处幕后的默默奉献和付出,“为了你”和“为了他”是每一位后勤工作者的信标,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都无法阻挡他们想要奉献的激情和力量。日前,5位已是耄耋之年的后勤退休职工,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诠释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无私的奉献。

“我捐,我马上联系女儿帮我操作。”

“我捐,让我的儿媳马上把钱转给你。”

“我捐,你有我孩子的微信,马上联系她。”

“我可以多捐吗?”

王希祜、崔殿祥、何健、冯序鹏、洪贵喜,这5位可爱的耄耋老人在收到学校组织党员自愿捐款支持疫情防控通知的那一刻,没有犹豫,也不需要更多的话语,仅仅一句“捐款”,就足以在这些老人的心中再掀起波涛。无论身处何处,即使天南海北;无论身处何时,即使已是耄耋。那些年轻时属于他们对奉献和责任的激情,超越了时间,最终汇聚成一句“我捐”。

在这场抗疫战斗中,这些离退休人员虽不能做奔赴一线的逆行者,却默默无闻地坚守在自己的生活区域里,坚守在他们的街道中,坚守在他们的社区里,坚守在他们的家中,守好一方的安全,不给社会添麻烦,做好看似平凡却弥足珍贵的抗疫人。

2020年3月3日疫情隔离了时间和空间,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羁绊却能超过时间和空间。致敬所有在前线与死神搏斗的他们,致敬所有在后方默默支持和奉献的你们。疫情即将过去,春天不会太远!

2.外国故事:(例)

“把中国抗疫的感人故事带到我的国家”

  “中国加油!武汉加油!我们一起努力!”最近,一段讲述中国抗击疫情故事的乌尔都语视频在巴基斯坦很受关注。视频的制作者是来自巴基斯坦的中华女子学院国际硕士研究生爱莎·伊克巴尔。“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风貌令我感动。我想把中国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带到我的国家。”

  不只是视频,伊克巴尔还写了一篇近两千字的文章讲述中国抗击疫情的故事。伊克巴尔回忆起去年5月,习近平主席夫人彭丽媛会见中华女子学院国际硕士研究生的场景。“她鼓励我们为促进全球妇女事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现在正是需要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的时刻。”伊克巴尔在文章中写道,“面对疫情,中国政府采取了切实有效的防控措施。这充分说明,中国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

  像伊克巴尔一样,中华女子学院的30多名外国留学生都非常关注中国抗击疫情的行动,对中国战胜疫情充满信心,并以各种方式向世界讲述着中国的抗击疫情故事。“我相信中国有能力战胜疫情。”来自阿富汗的留学生拉齐亚·萨拉马德说,在疫情面前,中国人民齐心协力,“大家一起努力,为同一个目标而奋斗”。据她介绍,中华女子学院院长刘利群给大家写信,介绍中国抗击疫情情况,院方为留学生提供了周到的照顾和防护措施,让大家信心倍增。

  “我向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表示深深的敬意。他们一直坚守岗位,努力帮助患者重获健康。”看到许多有关中国医务工作者的新闻报道后,来自毛里求斯的留学生扬蒂·纳雷多非常感动,“中国必将向世界证明,疫情过后中国会更加强大。”还有的留学生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即将到来之际,设计录制一分钟视频,为正在勇敢抗击疫情的中国姐妹加油鼓劲。

来自塞拉利昂的卡迪·巴卡尔说:“我和中国人民是一家人,我要和家人一起战胜疫情。”来自坦桑尼亚的马里亚姆·哈姆杜·哈凡说:“我们与中国人民同在,我们将不畏艰难险阻团结在一起,相信中国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祝福中国变得更加强大。”

读了这两段文字,你有怎样的感想?请将你的感受写成文字,注意不少于100字。(现场完成)

【安全常识规划篇】

任务三:掌握基本安全知识,形成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识。

【设计意图】:开学以后,相比于在家的生活,学生面对的风险大大增加,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使学生明确上下学途中应了解的基本安全知识以及出现意外情况时的处理措施。

1、上学途中的必知信息:

(一)行走的安全

1、外出行走,走人行道不横穿马路自觉遵守交通信号灯

2、路上行走时,不嬉戏打闹忌一心二用

(二)骑车的安全

【设计意图】:对于初中生而言,骑电动车的现象屡禁不止,应重点强调,让学生知道禁止原因,做到安全出行。

1、骑行交通规定

未满十二岁,不骑自行车,不坐副驾驶;未满十六岁,不骑电动车;未满十八岁,不骑摩托车。

2、安全骑行

不打伞骑车、不脱手骑车、不骑车带人、不骑车(有故障的车)、不骑快车、不与机动车抢道、不平行骑车。

3、注意天气变化

在恶劣的天气如雷雨、台风、下雪、或积雪未化、道路结冰等情况下,不要骑车。

(三)乘车的安全

1、上车前先看清公共汽车是哪一路,切忌慌忙上车而乘错车。

2、 不在机动车道上等候车辆或者招呼营运汽车;在机动车道上不得从机动车左侧上下车。

3、待车子停稳后再上下车,上车时将书包置于胸前,以免书包被挤掉或被车门轧住。

4、上车后往里边走不要挤在车门边,见空处站稳,并抓住扶手,头、手、身体不能伸向窗外,否则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5、乘车过程中,保管好自己的财物,重要物品贴身放置。

6、文明乘车乘车要尊老爱幼,见老弱病残及孕妇要主动让座。不带违禁危险品上车。

7、遇到突然的交通事故,不要慌张,听从司售人员指挥。

二、交通事故紧急处理措施

1、发生交通事故自己被困在所乘车辆中时,可击碎车窗玻璃逃生。

2、 从所乘车辆中逃出后,要远离事故发生地点,防止因车辆着火、爆炸而造成的伤害。

3、逃生后要迅速报警或拦截车辆救助其他未逃生人员(量力而行)。

4、所乘车辆着火时,应先防止吸入烟气窒息,再设法逃生。

5、看到交通事故,要尽量快一点撤离现场,不要围观,以免发生更加严重的危险。

医疗急救电话120 交通事故报警电话122

【学校秩序管理篇】

任务四:回顾课堂纪律要求,形成遵守学校秩序的自觉意识。

一、请学生列举一些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略)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回答,可以发现学生在安全隐患认知上的不足,以便后续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二、教师具体说明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讲解重点】:学生对于安全隐患的后果并不能够了解的很清楚,在讲解后果时注意不要泛泛而谈,而应结合具体事件。

校园中的伤害事故主要表现在拥挤踩踏伤害、追逐打闹伤害、危险游戏伤害三个方面。

1. 拥挤踩踏伤害。这种伤害主要发生于教室门口、楼道。上下课时,学生大量聚集到教室门口、楼道,一旦有一名学生不小心跌倒,就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2. 追逐打闹伤害。学生精力旺盛,好运动,特别是男同学常会为了芝麻大的事,满教学楼地追逐打闹。在追逐过程中,跑在前面的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回头看。这样的边跑边看最危险,倘若学生手中再拿有竹棒等小物件,危险程度就更高了。奔跑时,在转角处最容易与人相撞而发生意外伤害。

3. 危险游戏伤害。这是课间活动学生伤害事故的多发因素。究其原因,一是游戏本身隐含了危险因素,尤其是持械游戏,器械容易造成人身伤害;二是游戏的地点常常不是在宽阔的操场,而是在教学楼的走廊上、教室前,尤其是有障碍物的场所,容易伤人。

三、在校活动应注意什么?

1.上下课通过过道和楼梯间时,不要拥挤、打闹和做恐吓同学的恶作剧,防止拥挤踩踏事故发生。

2.不要玩耍小刀、仿真枪等会伤及自己和他人的利物或玩具,更不能把管制刀具带入校内。

3.正确使用体育设施,在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不要在健身器材、滑梯等设施上做危险动作,避免摔伤。

4.课间休息时,严禁私自外出。如果有看病、打针等特殊情况,必须经班主任同意,大人来接方可出校。如有校外陌生人邀请外出,千万不要轻信,以防被人拐骗。

5.课间同学之间发生纠纷,要及时报告班主任或任课教师,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防止矛盾激化发生打架斗殴事件,造成不良后果。

6.教室空间比较狭小,又置放了许多桌椅等,所以不应在教室中追逐、打闹,做剧烈的运动和游戏,防止磕碰受伤。切不可猛然关门,以防伤及他人。

7.教室在楼上的,不要将身体探出阳台或者窗外,谨防不慎发生坠楼的危险。 教室的门、窗户在开关时容易夹手,也应当处处小心。 

8.严禁将打火机、火柴等火源带进校园,不准在教室内使用明火。

【文明新风养成篇】

中学生基础礼仪常识

文明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文明礼仪,对一个社会来说,是一种文化,是一个国家社会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集中反映;对一个人来说,是一个人的个性气质、道德水平、文化修养、审美情趣和交际能力等的外在表现,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也是一个人的最基本素质之一。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遵守那些基本礼仪规范呢?

(一)仪表文明    

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一个人的卫生习惯、服饰与形成和保持端庄、大方的仪表有着密切的关系 

  1、卫生: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不管长相多好,服饰多华贵,若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美感。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声音不要太大,不要对人口沫四溅。  

2、服饰:服饰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质之高低,审美情趣之雅俗。具体说来,它既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着装打扮要优先考虑时间、地点和目的三大要素,并努力在穿着打扮的各方面与时间、地点、目的保持协调一致。

 ()言谈文明     

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礼貌: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尊重他人。   

 2.用语: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初次见面为"久仰";很久不见为"久违";请人批评为"指教'';麻烦别人称"打扰";求给方便为"借光";托人办事为"拜托"等等。要努力养成使用敬语的习惯。现在,我国提倡的礼貌用语是十个字:"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这十个字体现了说话文明的基本的语言形式。 

()仪态举止文明  

1、谈话姿势:谈话的姿势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修养和文明素质。所以,交谈时,首先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面带倦容、哈欠连天。否则,会给人心不在焉、傲慢无理等不礼貌的印象。 

2、站姿: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势,是一种静态的美。站立时,身体应与地面垂直,重心放在两个前脚掌上,挺胸、收腹、收颁、抬头、双肩放松。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眼睛平视,面带笑容。站立时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场合不宜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识地做些小动作,那样不但显得拘谨,给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也有失仪态的庄重。

 3、坐姿:坐,也是一种静态造型。端庄优美的坐,会给人以文雅、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正确的坐姿应该:腰背挺直,肩放松。女性应两膝并拢;男性膝部可分开一些,但不要过大,一般不超过肩宽。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或椅子扶手上。在正式场合,入座时要轻柔和缓,起座要端庄稳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乱响,造成尴尬气氛。不论何种坐姿,上身都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钟"。若坚持这一点,那么不管怎样变换身体的姿态,都会优美、自然。 

 4、走姿:行走是人生活中的主要动作,走姿是一种动态的美。"行如风"就是用风行水上来形容轻快自然的步态。正确的走姿是:轻而稳,胸要挺,头要抬,肩放松,两眼平视,面带微笑,自然摆臂。 

(四)礼仪文明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专门场所,礼仪教育是德育、美育的重要内容。学生是学校工作的主体,因此,学生应具有的礼仪常识是学校礼仪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在活动中,在与教师和同学相处过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礼仪。     

1.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   

(1) 上课: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2) 听讲: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应当使用普通话。   

  (3)下课:听到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2.服饰仪表:穿着的基本要求是:合体;适时;整洁;大方;讲究场合。 

3.尊师礼仪:学生在校园内进出或上下楼梯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时,应先打报告,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   

4.同学间礼仪:同学之间的深厚友谊是生活中的一种团结友爱的力量。注意同学之间的礼仪礼貌,是你获得良好同学关系的基本要求。同学间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等不礼貌用语称呼同学。在有求于同学时,须用"""谢谢""麻烦你"等礼貌用语。借用学习和生活用品时,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应及时归还,并要致谢。对于同学遭遇的不幸,偶尔的失败,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不应嘲笑、冷笑、歧视,而应该给予热情的帮助。对同学的相貌、体态、衣着不能评头论足,也不能给同学起带侮辱性的绰号,绝对不能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在这些事关自尊的问题上一定要细心加尊重,同学忌讳的话题不要去谈,不要随便议论同学的不是。    

5.集会礼仪:集会在学校是经常举行的活动。一般在操场或礼堂举行,由于参加者人数众多,又是正规场合,因此要格外注意集会中的礼仪。升国旗仪式: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升降国旗是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方式。无论中小学还是大学,都要定期举行升国旗的仪式。升旗时,全体学生应列队整齐排列,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当升国旗、奏国歌时,要立正,脱帽,行注目礼,直至升旗完毕。升旗是一种严肃、庄重的活动,一定要保持安静,切忌自由活动,嘻嘻哈哈或东张西望。神态要庄严,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应抬头注视。      

6.校内公共场所礼仪:应该自觉保持校园整洁,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不在黑板、墙壁和课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爱护学校公共财物、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用电。自觉将自行车存放在指定的车棚或地点,不乱停乱放,不在校内堵车。在食堂用餐时要排队礼让,不乱拥挤,要爱惜粮食,不乱倒剩菜剩饭。

 7.就餐礼仪

1)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就餐时不要浪费饭菜。

(2)变相插队惹人烦。生活中,排队不是硬性规定,而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矩。食堂用餐、购物付款、乘车等,都需要自觉排队等候。排队最忌讳插队。如果有特殊紧急情况,应征得排在前面的人同意,才能越队先行。面对插队行为,排队者应该及时而坚决地加以劝阻。但劝阻时,要用语恰当,好言相劝,避免不必要的争吵。

同学们,创建和谐文明的校园,争做遵规守纪、诚实守信、思想健康、道德高尚、举止文明、行为端正、勤奋向上的中学生!撒下文明之种,栽下礼仪之花,从现在做起,从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做文雅、和气、谦逊、有礼的书院娇子。让校园因我们更青春,让春天因我们更温暖!

战疫心理调适篇】

冠疫肆虐的当下,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和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给普通民众带来了恐慌情绪,尤其是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的中小学生。疫情当前,中小学生的积极心态对自身健康和疫情防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积极平和的心态可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增强在疫情爆发期间的疾病抵抗力;另一方面,积极心态可以提高警惕,做到自觉防护,阻断病毒的传播,携手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学校作为人口流动大,人员密集的特殊场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尤为重要。尤其是当前多地陆续发出延迟开学的通知,这给中小学生的心理产生极大影响。为了给中小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服务,借鉴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与心理与脑科学研究院的《中小学生战疫心理调适手册》,制定我校的心理困境与疏解方法。

Q1: 我看到新闻里说要关注人们防疫心理调适,这是什么意思呢?

答:心理调适是使用心理科学方法对人们的认知、情绪、意志等心理活动进行调节,以保持或恢复正常状态的实践活动。心理调适既可以帮助自己,也适用于帮助别人。面对突然发生的重大疫情,每个人都难免会产生不同的消极情绪,如焦虑、恐惧等,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心理调节的方法缓解这些过度反应的情绪,增加抵抗疫情的能力,这就是防疫心理调适。

Q2: 我家离疫区很远,周围也没有人感染病毒,我有必要接受心理干预吗?

答:心理学家发现,他人的行为及行为后果也会对我们产生巨大的影响。虽然我们没有到过疫区,没有感染病毒,但听到、看到他人感染病毒甚至死亡,我们也会间接感受到患者的痛苦,这就是替代性“中毒”。同样的,如果他人看到我们通过进行心理调适,实现了身心健康,他们可能也会受到鼓舞,在出现心理困扰的时候及时寻求心理帮助。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接受心理干预都是有必要的。

Q3: 我怎样才知道自己(或家人)需要心理调适呢?

答:面对疫情,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如担心、紧张的消极情绪,这是非常自然且正常的现象,无需担心。但如果你和你的家人出现了以下这些症状,就说明你们的负面情绪超出承受范围,那就需要进行心理调适了:(1)一天中大多数时间都觉得很紧张、很焦虑,并且持续了好多天无法缓解;(2)情绪波动很大;(3)身体上出现一些不适,如头疼、胃疼等,睡眠状况下降、食欲改变;(4)做平时喜欢的事也提不起精神;(5)脑海中反复出现一些不合理的想法和冲动,等等。及时寻求心理援助,是强者的表现。

Q4: 除了拨打心理援助热线,还有其他办法调整自己或家人的情绪吗?

答:当然。对于我们初中学生来说,可以通过深呼吸、运动等方式放松自己;可以通过看书、看电影、听音乐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可以向家人朋友倾诉,得到他们的鼓励和支持;可以书写日记,记录心情,与自己不合理的想法“辩论”等等……当然,如果这些办法都不管用,请一定要拨打援助热线寻求专业帮助,也可以联系我们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哦!

Q5: 新闻里让大家戴口罩、少出门,可长辈却一直不听劝。我该怎么办?

答:大人们可能会根据以前的生活经验来判断当下的事情,但又由于首次遇到而低估了问题的严重性。作为少年儿童,我们一方面可以用各种数据、图像形象来对大人们开展形势教育;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地向他们表达担心:“您如果感染了我会很担心的”。此外,也可以采用身边或附近的例子来提醒他们提高危机意识。

Q6: 妈妈看了新闻变得很紧张,搞得我也紧张起来。紧张的情绪也会传染吗?

答:是的,情绪是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染”的,这种“传染”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人们天生就有感受他人情绪的能力,即“共情”的能力。共情是人们在遇到困难时彼此支持的基础。你之所以会被妈妈的情绪影响,是因为你主动选择关心妈妈,和妈妈一起分担紧张和压力,并不是被动地染上了坏心情。所以,你可以和妈妈一起做一些释放紧张情绪的小活动,如做些家务劳动、看看喜剧片、以及试着从不同的角度解读“新冠肺炎”事件,从中找到一些积极的、可能为生活带来改变的信号。

Q7: 妈妈在家里隔几分钟就要洗手,每次要洗很久。她这是怎么了?

答:预防疫情最好的办法就是勤洗手、少出门、戴口罩。及时洗手在疫情发生时是非常必要的,但过度频繁的洗手就没有必要了。由于对感染病毒的恐惧和焦虑超出了承受极限,有些人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通过反复洗手、反复清洁、反复消毒等行为能暂时减轻这种不安全感。作为家人,你要“看到”妈妈内心的焦虑和害怕,避免不理解的指责和批评,多多给予妈妈拥抱和关心,你还可以邀请妈妈一起做一些缓解情绪的小活动。如果妈妈的症状没有得到好转,要建议妈妈寻求专业心理师的帮助。

Q8: 听说坏人和身体差的人才会得病。可我是个好孩子身体也棒,我会感染病毒吗?

答:心理学中有一个“乐观偏差”效应,它是指人们认为好事更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而坏事都会发生在别人身上。仔细想一想,你会发现这种想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感染病毒,与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没有关系。所以,现阶段的我们一定不能抱有侥幸心理,盲目乐观,都要做好防疫措施,用科学的手段保护自己。

Q9: 只要我身边的人戴口罩不被感染,我就也不会感染病毒,所以只要别人戴口罩就好了。我这样想对吗?

答: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自己戴好口罩,做好防疫措施是自我控制能力强的体现。相反,如果没有足够的自我控制力,就会将自己的安危寄托在他人的身上。如果人人都想“搭顺风车”,通过他人防疫来保护自己的健康,会导致防疫责任的分散。所以从我做起,做好防疫措施,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为他人负责。相信你可以做到。

Q10: 别人打喷嚏、咳嗽时,我就觉得自己要被传染了。我的担心正常吗?

答:疫情在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时,我们容易产生焦虑,甚至有些人还会出现“疑病”症状:怀疑自己是不是患病了?这种猜测与担心往往会让人呼吸急促、胸闷、肠胃不舒服,恰好这些身体反应又和肺炎的某些症状描述相似,这让人们加倍焦虑。其实,这都是“过度焦虑”惹的祸。过度焦会影响你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导致注意力下降,食欲或睡眠变差,健康变差等等。因此,你可以通过深呼吸来缓解过度焦虑:

第一步:通过鼻腔慢慢地深吸气,同时慢慢从1默数到5。把你的手放在腹部,当你吸气的时候,会感到腹部慢慢鼓起来。

第二步:屏住呼吸,慢慢从1默数到5

第三步:通过鼻腔或口腔,缓缓呼气,同时慢慢从1默数到5

第四步:重复上述步骤,每次持续3-5分钟。

Q11: 我从武汉回来后被隔离14天并没有发现感染,可是总觉得只是没有被正确诊断出来而已。我该怎么办?

答:有数据表明,疫情开始后20%左右的人都会担心自己已经感染了新型肺炎病毒。这往往是疫情特别重大信息不够全面时,人们的一种应激反应。特别是与肺炎发生有千丝万缕关系的时候,人们会根据有限的线索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合情合理”的“自圆其说”,将各种线索合理化,从而推断自己很有可能得病。 你可以通过自我提问的方式来帮助自己确认现在的身体状态,比如问自己“我有与肺炎相符的症状吗?”、“我的体温正常吗?”、“我隔离了14天后有身体反常的情况吗?”当然,也可以去医院门诊进行专业的诊断和检查,用客观的诊断报告来让自己安心。

Q12: 网上有很多与疫情有关的新闻,看完心里很压抑,但又忍不住总想去看,这是怎么回事?

答:当我们看到与疫情有关的图片、视频、文字等,会难以避免地产生悲伤、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会使我们感到身体不适,同时又反过来促使我们不断查看新的进展以确保自己是否安全。这样一来,负面情绪再次被强化……因此,我们可以限定自己上网查阅新闻的次数,如把“随时看新闻”改成“一天只看两次”,减少负面信息的输入,重点关注利好消息,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增强对抗疫的信心。

Q13: 看到各种关于疫情的信息,我最近总梦到自己感染了病毒或者死亡,这是怎么回事?

答:现代社会,信息传播速度快,可以让人们更快地了解疫情,但也由于信息的不完整导致人们更容易焦虑、恐慌。梦境往往表达了人们的这种情绪。白天的你看到很多有关疫情的新闻,大脑接收了大量有关“病毒”、“隔离”、“抢救”的信息,到了晚上,这些信息就会出现在你的梦境中。如果你经常梦到这些,首先你必须减少白天查阅疫情新闻的次数和时间。其次,你可以问问自己“我担心的问题是实际存在的吗?它发生的几率有多大?”如果它有可能发生,那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应对它? 通过想象和实践具体的预防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降低你对疫情的恐惧。

Q14: 我因新冠肺炎在医院隔离治疗,虽然医生说我是轻症,但我还是很担心自己会死。我该怎么办?

答:此时此刻的你心里一定十分害怕、紧张和孤单。换作是别人,也一定会有类似的担忧。但是,根据权威医生和专家介绍,新冠肺炎大多数都是轻症,是可治愈的,而且全国的医学力量都被集中了起来,这是你能痊愈的有利条件之一;你正当年轻,身体素质较好,这是你能痊愈的有利条件之二……你还能找出更多的有利条件吗?试试看!另外,在隔离的日子里,你可以尝试想象你的好朋友、家人在你跟前,他们会说些什么来安慰你、支持你呢?把这些话说给自己听。

Q15: 我隔壁一家被居家隔离了,我觉得自己真倒霉。我该怎么调整心态呢?

答:我们经常会有一种感觉,排队总是在最慢的一队,开车总在最堵的路上。为什么“倒霉”的总是我?其实不然,是我们自己在无形中骗了自己,人类的“认知偏差”实在太多了,每一种都可能令人变得不理智,而我们根本意识不到。其实邻居被隔离,并不一定会给你带来很糟糕的影响。不论邻居有没有被隔离,切实做好预防措施才是真正保护自己的方法,切不可心存侥幸,盲目乐观哦!

Q16: 听说很多人感染病毒死了,我就整天胡思乱想我的亲人朋友也遭遇不测,我该怎么办?

答:的确,每一次病毒的传播都不可避免地带来一定的伤亡率,但这并不代表所有人都会遭遇不测。网络上有很多文章贩卖焦虑,渲染了大家的情绪,增加了恐慌感。其实,我们应当注意,在每日的资讯中,正面信息是多于负面信息的。留意事实和数据,根据事实,判定自己的担忧是否合理。提醒你的亲人朋友做好预防措施,多多关心他们的身体状况。当你忍不住胡思乱想时,还可以大声地对自己喊一声“停”,然后想想让你安心的人、事、地点,或者想一件你期待去做的事情。

Q17: 爸爸主动申请到隔离病房工作,我不想让他去,但我又觉得自己很自私,我觉得好矛盾!

答:我看到了一个深爱着爸爸的好孩子!你担心爸爸的健康,希望爸爸不要去冒这个风险,这是你对爸爸的爱与关心,是宝贵的亲情。同时你还是一个很有道德感的好孩子,你知道爸爸肩负的责任,所以为自己的“一己私欲”而内疚自责。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请不要怀疑自己,否定自己,告诉爸爸你爱他,叮嘱爸爸一定照顾好自己,让我们一起为你的爸爸感到骄傲。

Q18: 期盼已久的亲子出游因为疫情取消了,我很沮丧怎么办?

答:期盼已久的亲子出游被迫取消,沮丧是正常的,其实你的爸爸妈妈也同样沮丧。老师要为你点赞!现在全国人民都在与这场疫情做斗争,我们小朋友能做的,就是尽量不出门,保护好自己,控制疫情的扩散。亲子活动的形式不止出游一种,在家中与父母聊聊天、一起看看书、一起锻炼身体,既能抵御病毒侵害,也能增进亲子沟通哦。

Q19: 疫情发生后不能去电影院或游乐园,不能过个好年,都是武汉人害的。我的想法对吗?

答:“观察者效应”认为,当我们作为观察者去评价别人的时候,总认为那些不好的行为是别人导致的,忽略了环境对一个人行为的影响。尽管现在推测病毒可能是由于吃野味引起的,但那毕竟是少数人,大部分武汉人和我们一样也是受害者。假如你是武汉人,听到别人的指责时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听到鼓励和安慰的话又有什么感受呢?把这些感受记录在本子上进行比较,相信你会有和之前大不相同的体会。

Q20: 小伙伴想来我家玩,答应TA怕引起交叉感染不答应怕失去这个朋友,我该怎么办?

答:根据国家防疫法律,现在规定少出门、不聚会,那么我们必须要遵守法律。所以从结果上来看,必须拒绝小伙伴上门玩耍的请求。但从拒绝的方式来看,却是你可以选择的。你可以在拒绝的同时给TA提供一个替代或补偿方案,比如约定每天打一个电话聊聊天,分享自己看到的好书、好剧,讨论讨论寒假作业的情况。

Q21: 爸爸妈妈让我每天都待在家里不许出去玩,我感到很烦躁。我该怎么办?

答:整天都待在家里确实很无聊、很难熬,再加上疫情的消息一条接一条,总想出去散散心、透透气。但是换个角度想一想,如果想要立刻享受到旅行、外出的快乐,就有可能感染病毒。与其付出巨大的代价,不如延迟满足,你就能获得更高的安全保障。重新调整作息时间,从普通的事件中找到特别的意义可能会让你格外高兴。比如,写一写或画一画“宅”在家的自己,用艺术的方式发泄情绪。弹一曲自己喜欢的歌曲,写一篇自己欣赏的小文章都可能有助于缓解烦躁。

Q22: 我最近白天睡不醒,晚上睡不着。想做作业提不起劲,想出门又担心个不停。我该怎么办?

答:有数据表明,疫情开始后有大约10%的人会出现抑郁情绪,表现为对生活失去兴趣,什么都不想做,失眠、食欲衰退、心情低落。如果你正处于这种状态,建议你:①寻求社会支持,和好朋友们电话聊天,分享一些有趣的笑话或经历;②规律作息,保证睡眠,保持一个较好的精神状态;③设定小目标,给自己列一个计划表,丰富当下的生活,和无所事事say bye;④适当运动,增加身体活力,提高抵抗力,排解抑郁心情;⑤如果以上方法都不能帮你改善心情,记得拨打心理咨询热线,向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和干预。

青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服务热线:188********

Q23: 妈妈说家里的猫也可能携带病毒,要把猫丢掉,我劝不了妈妈怎么办?

答:猫是一直陪伴着你的朋友,我相信你一定不忍心把它丢掉。但妈妈的做法也是出于保护你的考虑。你可以寻找科学的证据来证明家养的猫是安全的,并且承诺与猫保持距离、保持室内卫生与通风,以消除妈妈的紧张。如果妈妈实在放心不下,把猫送到专门的宠物医院进行检查和防疫,也是一个对小猫、对自己和家人负责的做法。

Q24: 因为疫情,学校延迟开学了。一方面我感到很开心,希望疫情晚点结束,这样就可以在家多玩几天;但另一方面我又为自己的这种想法感到羞愧和内疚,觉得自己很坏很自私。我该怎么办?

答: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两个“小人儿”,一个小人儿崇尚自由,爱玩、调皮、喜欢偷懒,另一个小人儿却有着强烈的责任心、正义感。此时你的内心,这两个“小人儿”正在激烈的吵架呢!其实,无论哪个“小人儿”,它们的诉求都是有意义的。爱玩爱自由是人类的天性,人人都向往轻松的生活。但是道德感也不可缺少,它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我想,你并不希望疫情给祖国同胞带来伤害,你只是想要拥有更多的休息玩耍时间,对吗?所以,不要责怪自己,允许自己好好享受在家休息的时光,同时也要做好“假期有限”的准备。你可以列一张时间计划表,把你想做的事情合理安排并一一实践,那么当假期结束时,你一定会品尝到充实满足的好滋味!

结束语: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而唯一不同的只是时间的打开方式。疫情肆虐,我们整个假期被迫囿于家中。我们共同经历了痛苦和希望,也一起迎来了春暖花开!志存高远认真学习锻炼身体劳动实践陶冶情操锤炼意志,用坚持不懈的努力,做一名新时代的行动者。相信在各方齐心努力下,我们定会早日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2fef1f585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bb.html

《2020年春季开学第一课(修定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