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精选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小学语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精选
1.日落
①日落确实很美,色彩绚丽,变化多端。可是观赏者不会想到吧,这些奇异景象竟然大都是幻觉,夕阳本身没有任何变化。
②天文学家早就发现,地球大气会使光线散射。1871年,英国科学家瑞利证明,短波光的散射比长波光要强得多,所以,阳光中的短波光紫色光被大气层中微小尘埃和空气分子散射,要比长波光红色光强10倍以上这首先可以解释为什么天空总是蔚蓝色的。由于日落日出的时候,阳光所穿透的大气层增厚,而黄、红色光穿透能力最大,所以此时太阳看起来深黄、殷红。一般来进,黄昏时空气中的烟尘要比清晨多,因此,落日颜色又不同于旭日。
③由于地球表面和大气层都是弯曲的,接近地平线的太阳的光线穿过大气层时,其距离远大于高层,所以进入底层的光线迅速衰减,再加上太阳沉入地平线后所造成的地球影子,就在天空中呈现出蓝灰色的暗弧;而高层大气密度小,光散射弱,就产生了暗弧上的亮弧。这种奇妙的大气光学现象随着太阳的下落而升向天顶,随着黑暗的降临而消失。至于美丽的紫光,是因为人眼的叠合效应,使通过大气尘埃的红色光与高层大气中较纯空气的蓝色散射光叠合而产生的。④太阳扁的幻觉,不只出现在日落,太阳跳出地平线时也是如此。这是由于光通过空气时,速度每秒减慢87千米,因而光线折射也随之发生变化,所以,当落日下缘接触地平线时,折射使落日的高度和宽度之比为26532,观赏者眼睛里的太阳自然就是扁的。
⑤最令人迷惑的幻觉,是日落时的太阳看上去要比高挂天空时大两倍半到三倍半,就像一个巨大的玉盘远挂天边。但实际上,在大气层外天文学家用各种仪

器观测,包括用照相机拍照,已经证明黄昏的太阳与中午的太阳大小是一样的。1.下列对人们看日落时产生的幻觉及幻觉产生的原因,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颜色深黄、股红一光线散射和波光长短原理B.暗弧上的亮弧一高层大气密度大,光散射弱C.四方天空出现述人的紫光一人眼的叠合效应D.接近地平线时太阳变扁了光线折射原理
2.下列选项中的说明方法在选文④⑤段中运用到的一项是(①作比较②分类别③打比方④下定义⑤列数字⑥作诠释A.①②③⑤B.②④⑤⑥C.①③④⑥D.①③⑤⑥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选文②④段画波浪线句中一般来讲和不只的运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B.选文重在介绍日落时产生的一些自然现象。文中提及的奇异现象大都是幻觉,而夕阳本身并没有任何变化。
C.选文部分的说明顺序体现科学原理的复杂与简单,故说明时从颜色及与颜色有关的暗弧、亮弧,说到太阳的外形和大小。
D.那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现象可能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选文部分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答案】1B2D

3B
2.跳出地球“看”地震
①2018年2月2日,我国首颗地震电磁监测卫星张衡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张衡一号以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张衡命名它的发射使我国在卫星地震电磁空间探测方面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②地球的板块、断层移动引发地震同时也会在地震前后带来包括地球电磁场变化等很多信息张衡一号能以标准手段对我国6级以上、全球7级以上的地震进行电磁监测其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实时监测空间电磁环境状态变化研究地球系统特别是电离层与其他各圈层的相互作用和效应,初步探测地震前后电离层响应变化的信息特征及其机理,从而有效弥补了地面观测的不足③张衡一号卫星工程首席科学家兼副总设计师、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总工程师申旭辉介绍,受自然环境条件限制,在地面上,像青藏高原的极寒地区,现有的地震台网并不能完全覆盖,面积广阔的海洋也观测不到目前我国对以青藏高原为主的近200万平方公里陆地缺乏地震前兆监测能力在国境线和约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地震监测能力也几乎为零而跳出地看地震,就能突破一些地震研究的限制,对我国及周边区域开展电离层动态实时监测和地震前兆跟踪
④张衡一号不仅开辟了我国地震监测研究的新视角,成为我国构建天空地一体化地震
立体监测体系的重要里程碑同时它也集合了多项航天技术创新成果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卫星电磁洁净度的控制技术

⑤卫星本体磁性对磁场测量的影响不确定性需控制在0.5纳特以内这大约相当于地球表面磁场强度的十万分之一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卫星平台的各个单机、系统都进行了无磁化的更改。但在这一过程中,却面临着许多难比如去掉了有磁的红外地球敏感器整个飞行程序都要改变再比如无磁化要求太阳能帆板不能转动但为了保证卫星能源供应又必须让帆板对。如何找到平衡点?卫星研发团队想了很多办法,最终,科研人员打造出来的张衡一号整星,其磁洁净度达到了0.33纳特
⑥张衡一号的主要载荷,是用于探测卫星轨道环境空间电场的电场探测仪。这也是目前国际上运行在太阳同步轨道功能配置最全的空间电场探测仪
⑦为了感知空间三维电场探测仪通过伸杆向张衡一号本体外伸出4个传感器。这些
传感器如同灵敏的触角一般每个传感器都能准确感知周围等离子体环境电势,灵敏度极高,可以探测到非常微小的等离子体电势变化,相当于在数千米高的巨浪浪尖,分辨一粒小水珠
⑧在卫星内部,有着探测仪的大脑信号处理单元。这台高灵敏电子学测量设备能把传感器探测到的微小波动细分成十几个通道通过进一步精细处理,变成数字量,分成频谱,再传输到地面,供科学家研究⑨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表示张衡一号卫星的发射和投入使用使我国首次具备全疆域和全球三维地球物理场动态监测的技术能力,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在轨运行多载荷、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少数国家之一

1.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我国在卫星探测方面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的重要标志是张衡一号的发
B张衡一号能以标准手段对我国6级以上、全球7级的地震进行电磁监测
C.帆板对日能保证太阳能帆板为张衡一号供应能源
D张衡一号传感器灵敏度极高,可以分辨巨浪浪尖的小水珠2张衡一号集合的航天技术创新成果有哪些3分
3⑥⑦⑧段顺序不能调换,为什么2分
4.从说明方法角度,分析第⑧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4分5.分析第②段加点词语的语言特点。3分
【答案】1.C
2.电磁洁净度高;传感器灵敏度高;信号处理单元处理精细3第⑥段与第⑦⑧段是总分关系第⑦⑧段具有从探测信号到处理信号的先后顺序。
4.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信号处理单元比喻为大脑,生动形象的说明其在探测仪中的重要地位

5初步表示开始阶段说明张衡一号对地震前后电离层响应变化的探测技术尚处于起始阶段,还需进一步发展,语言准确严密
3.会飞的火车
①我们通常所见到的火车都是有轮子的,但也有一种会飞的火车,它不需要轮子就可以在轨道上行进,这就是磁悬浮列车。磁悬浮列车的发明者是海曼肯佩尔。
②海曼肯佩尔出生在位于德国与荷兰边境的下萨克森州的一个小镇拉腾。一天,肯佩尔异想天开,希望火车也可以像天上的飞机一样,没有轮子就能够飞行于地面之上。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钻研电学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从电磁铁的特性中获得了灵感。
③大家都非常熟悉磁铁,磁铁具有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点。如果是电磁铁,断开电源,铁芯由于没有了电流立即去磁,肯佩尔想,如果把很多电磁铁装在火车上及地面的轨道上,这样火车就会因为它们产生相互排斥的力量而悬浮起来,如果再找到可以令悬浮的火车前进的方法,那火车就可以抛开轮子了,而且这样的行驶速度会远远大于普通火车。
④因此,肯佩尔开始在自己家的地窖里创造高速火车模型。他把发动机的部件转子(转子是电动机的转动部分,由转轴、转子铁芯、转子绕组、风扇等部分组成)和定子线圈(定子是电动机的不动部分,由定子铁芯、定子绕组和机座等构成)平铺在地面上,并且让10万赫兹的振荡电流通过它,果然和预想的一样,电磁力使火车模型悬浮了起来。1934年,肯佩尔申请并获得了磁悬浮列

车专利。
1969年,第一台磁悬浮列车在德国研制成功。
1974年,日本研制出小型碰悬浮列车,并于1985年在国际科学技术博览会上进行现场表演,总计约有11万人次试乘。
1994年,世界上第一条从柏林到汉堡的磁悬浮列车铁路正式开始动工修建。运行于其上的列车速度快于高速列车2/3而票价则与高速列车相差无几。⑧我国已经在上海至杭州建造了一条磁悬浮铁路,全长170千米,列车速度可达500千米/小时。乘客乖超高速磁悬浮列车,仅需20分钟就可从上海到达杭州。
⑨磁悬浮列车的发展前景十分美好,如今,它正期着超导磁悬浮列车和真空隧道磁悬浮飞车方向发展。超导磁悬浮列车用的是没有电阻的超导电磁线圈,即使经过很长时间,电流量也不会衰减,又进一步提高了列车速度。真空隧道磁悬浮飞车是设想修建一条长距离被抽成真空的地铁隧道,由于运行中几乎没有空气阻力,列车速度可达23万千米/小时。当理想变成现实以后,磁悬浮列车便会真的飞起来。
(摘自《科学百科大讲堂》20183月版)1.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请简要说明。2分)
2.文章第⑦段画线句采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3仅需20分钟就可从上海到达杭州中的仅字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4.你想象的未来交通是什么样的?请将你的设想与大家分享。2分)【答案】
1.示例:时间顺序本文是按照磁悬浮列车的发明、发展、前景的顺序进行说明的。
评分标准:2分)顺序1分,原因1分。说明顺序不对或不答不给分。2.示例: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将磁悬浮列车与高速列车的速度和票价进行比较,突出准确地说明了磁悬浮列车的省时经济的特点。评分标准:2分)答对两种说明方法1分,两个作用得1分。3.示例:仅字表示限制,突出强调了高速磁悬浮列车从上海到达杭州所运用的时间之短,运行速度之快。仅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评分标准:2分)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1分(只判断不得分);指出说明文语言准确性1分。4.示例:略。
评分标准:2分)想像合理即可。答出现实中已存在的交通方式不给分。
4.假想金箍棒
①《西游记》中孙悟空从东海龙王那里借了一根定海神针,又称如意金箍棒,6250千克,可大可小,变化多端,实在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宝贝兵器。那么从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金箍棒可能是什么材料制成的呢?

②从密度来看,金属密度最大的是锇()《西游记》中说孙悟空把那绣花针从耳朵里取出来,迎风一晃,变得碗来粗细。估计那碗指的不是大海碗,应该类似于现在的酒杯,也就是说直径在35厘米的样子。以金箍棒长两米来计算,体积在3900立方厘米左右。因此,如果金箍棒的材料是锇,其质量大约88千克,一个臂力超群的人完全可以挥舞得动。关羽能舞动重4l千克的青龙偃月刀,鲁智深能舞动重32千克的水磨禅杖,以猴哥那山都压不死的体质而论,挥舞88千克的兵器更不是难事。有人说,不是6250克吗?想必那是随着体积变化而变化吧,不过这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了。
③金箍棒的硬度还应该特别大,猴哥大大小小跟妖魔鬼怪或者神仙星宿干了几百仗,连哪吒、二郎神都拿他毫无办法。哪吒的乾坤圈和二郎神的三尖刀据说都是宝器,但叮叮当当一交击,金箍棒毫发无损,可见金箍棒硬度特别大。金属中硬度最大的是铬g铬的硬度和天然物质硬度之首金刚石不相上下,一般的兵刃应该是奈何不了它的。从这个意义上,金箍棒用铬或者那些更为强韧的铬合金来铸造显得非常合适。
④金箍棒的抗腐蚀能力也非常不一般。金角大王那个紫金红葫芦连大罗金仙都能化成血水,里面应该盛有腐蚀性非常强烈的液体,比如王水之类。但猴哥和棍子被收进去都毫发无损。猴哥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内炼就了一身铜皮铁骨,再加上会七十二变,变成小苍蝇之类的趴在葫芦口,不被腐蚀是可能的。但金箍棒如果用的不是很特别的材料,想要逃过浩劫可就有点难度了。因此从耐蚀性这个角度讲,金箍棒材料又像铱yī。铱的硬度、密度都很大,抗腐蚀能力在金属中首屈一指,连王水对它也无可奈何。

⑤再从伸缩性上来考虑。地球上常见的材料不管金属还是非金属恐怕都没有金箍棒那么强的伸缩性。所以说,一根本来几个人不能合抱的柱子变成碗来粗细进而变成绣花针大小,大概纯属小说家的杜撰。
⑥《西游记》中老龙王说:那本是大禹治水之时,定江河浅深的一个定子,是一块神铁!像大禹这样的神人很可能从外星球采集了这么一块材料,密度特别大,又有很多特殊属性,用于测量江河的浅深,可长可短,能随时调整,实在是太方便了。猴哥成佛之后,金箍棒自然回归原位,现在不知躺在哪处幽深的海底,期待着我们再度去发掘它的传奇呢。1、根据文章内容填写表格(3分)
金属
金属属性金箍棒可能用它来制作的理由名称
小说中孙悟空作为神人,臂力超群,能舞动较重兵


器,而用锇制成的金箍棒单位体积质量最大。
硬度最大
抗腐蚀性小说中金箍棒在紫金葫芦中未被腐蚀,说明它抗腐
首屈一指蚀性极强。
2、以金箍棒长两米来计算,体积在3900立方厘米左右。中的左右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3文章第⑥段除了介绍金箍棒的去向,还从哪三方面对它加以说明?概括回答。3分)


4作者本意是为了介绍几种金属的属性,为什么要借助金箍棒来说明?3分)
5、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并分析它的作用。4分)【答案】
1、密度最大(1分)小说中金箍棒与其它宝器交击后毫发无损,说明它硬度很大。2分)(共3分)
2、不能。1分)左右是对金箍棒的体积的估计、推测,去掉了就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2分)(共3分)3、密度、属性、用途3分)
4、以人们熟悉的事物去说明陌生的科学知识,能使文章具体生动(富有趣味),引发读者兴趣,便于读者理解。3分)
5、作比较(2分);将铬的硬度和金刚石的硬度作比较,突出、强调铬是硬度最大的金属,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2分)(共4分)
5.手写比打字有助记忆
①《夜光杯》今年27日的一篇《医生的字》的文章提到有一位叫马红霞的医生写的病历单的字迹工整清秀,现今已是非常稀罕。我想起了另外一个关于手写的话题,那就是记(英文)笔记时,是手写好还是打字好?
②这个问题一直有争论,因为不可否认的是打字的速度更快,当然要具

有这种速度,必须受过专门的打字训练。但是有美国教授研究后认为,手写笔记有助于学生在教室里集中注意力,习惯于手写笔记的学生学习成绩也较好。较之喜欢用英文速写方法的学生,用普通书法记笔记的学生能学到更多知识,对信息的记忆也更持久,更乐意把握新的思路。和用键盘相比,手写能紧扣人的思维,使获得的信息更有条理。
③统计显示,听课时用键盘记笔记速度更快,打字和手写每分钟的速度之比大约是33字比22字。在短时期内,打字是有优势的。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一位教授2012年做过一项调查,上课甫结束立即对学生进行跟踪,结果发现打字族能够回忆起更多的上课内容,对上课内容进行测验的成绩也比手写族要好一点。
④问题是这种优势是暂时的,经过24小时,打字族对自己记下的东西全忘记了,他们在键盘上敲下的长长的笔记太表面化,也太肤浅了,无助于他们回忆起上课的内容。相反,手写族能够持久记忆课堂讲课内容,甚至在一星期以后仍然对课堂上的一些概念有很好的掌握。很显然,手写会把听到的东西更深地记住。用普通书法记笔记更便于温习上课内容,因为它们较之速记法组织得更好。⑤人们要问,打字族能记下较多的内容,为什么掌握的知识反而少呢?研究证实,打字是一种机械反应,对听到的东西是逐字逐句地记下;手写族记下较少的东西,但是在记下的同时也在思索,并且对内容有了一个消化。⑥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高科技含量的笔记本电脑人见人爱,它可以使打字更快,但恰恰对学习知识是有害的;手写可以增强对知识的记忆,然而有统计说,手写平均只能记下30%左右的内容,为了跟上讲课者的速度,手写会漏掉一些重要的限定词,省略掉一些关键的细节所以手写还大有改进的余地。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3分)A.本文就手可以增强记忆的持续性进行说明。
B.手写记忆久,紧扣人的思维,使获得的信息更有条理。C.打字记笔记速度比手写记笔记速度快。D.手写比打字有助记忆,因此要摒弃打字。
2.第③段划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3分)A.举例子B.打比方C.下定义D.列数字
3.生活中,你喜欢打字还是手写,谈谈你的看法。4分)
【答案】1D2A
3当然是以手写为主,因为还处在学习知识的阶段,手写有助帮助记忆,巩固所学知识;但将来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打字还必须要学要用,这与工作环境有关。
6.四海为家的微塑料杨舒
在距离人类生活圈最远的南极海水中,微塑料的身影再次被科学家捕获。科学家们认为:这基本可以证明,微塑料已遍布于全球海洋,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塑料在生活中很常见,微塑料又是什么?它为何引发科学家频频关注,又将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危害?
科学界关注海洋微塑料污染最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但直到2004年,英国科研人员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海洋水体和沉积物中塑料碎片的论文,才首次提出微塑料的概念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纤维、颗粒或者薄膜。海洋中的微塑料可分为原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两大来源。原生微塑料是指在生产时就是细小的,可直接作为产品或原料使用的塑料微粒,如用于清洁剂、洗面奶,以及工业研磨料、去角质、药物和纺织物的塑料原料等。次生微塑料是指在自然环境中,由大块海洋塑料污染物因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层层分解破碎而成的细小塑料颗粒。
微塑料难降解,除此以外最大的特性就是粒径细小,数量巨大,非常容易被海洋浮游生物所摄入,它的尺寸越小,危害越大,容易堵塞生物食道。微塑料另一个特性就是高疏水性,加之有较大面积,容易吸附海水中的多环芳烃等疏水性污染物,并产生富集作用。而这些疏水性污染物基本都是持久性有机物,大都具有较大生物毒性,能在环境中持久存在,并通过生物食物链进行累积。最让科学家们担心的是,通过食物链,这些被海洋生物摄取的微塑料最终会进入生物链顶端人类的体内,威胁人体健康。
科学家们普遍呼吁,世界各国应一道提高塑料制品的回收利用率,并减少使用塑料制品,以降低塑料垃圾对海洋的污染。《光明日报》,有删改)1请在文中找出一处运用下定义说明方法的句子,抄写在下面。2分)2.简要概括微塑料具有哪些特性。3分)


3.微塑料已遍布于全球海洋,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这句话中可能一词有什么具体作用?(4分)【答案】
1.以下三处,写出一处即可:
①微塑料的概念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纤维、颗粒或者薄膜。②原生微塑料是指在生产时就是细小的,可直接作为产品或原料使用的塑料微粒。
③次生微塑料是指在自然环境中,由大块海洋塑料污染物因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层层分解破碎而成的细小塑料颗粒。
2.围绕难降解;粒径细小;数量巨大;容易被海洋浮生物所摄入;高疏水性答出任意三点即可,每点1分。
3围绕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来具体回答即可。可能一词的表达效果2分,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2分。
示例:可能一词表示微塑料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推测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328f76131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02.html

《小学语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精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