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重点笔记整理

发布时间:2020-05-13 03:41:3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一部分:绪论(绪论-哲学基本问题世界观是什么

正确世界观

错误世界观

第二部分:辩证唯物论(第一章-世界的本原问题:世界是什么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第三部分:唯物辩证法(第一章-世界存在状态问题:世界怎么样?

辩证法

形而上学

第四部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二章-世界是否可认知问题世界怎样认知

反映论

先验论

可知论

不可知论

第五部分:唯物主义历史观(第三章-社会、人的问题:是什么

唯物史观

唯心史观

第六部分:资本主义论第四、五-社会制度问题:资本主义永恒吗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第七部分:社会主义论-社会主义问题:什么社会主义?

共同富裕

两级分化

第二部分辩证唯物论(第一章

第一章 物质观

- 所谓物质观就是在哲学上,人们对物质所持的基本观点和根本态度

A. 哲学物质概念的特点

a) 最大共同性

b) 最大普适性

c) 最高抽象度

B. 列宁的物质定义

1.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哲学范畴——物质-客观实在性;

2. 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感觉感知的——物质不是意识派生的

3. 他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物质独立于一是之外

4. 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是可以认识的。

C. 列宁物质定义的重大意义

1. 唯物论方面:坚持了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从根本上与二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线;

2. 认识论方面:坚持了威武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从根本上与唯心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线;

3. 历史观方面:坚持了辩证的、历史的物质观,从根本上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4. 在哲学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物质概念的关系上:揭示出了哲学物质范畴与具体科学物质概念的关系。

X.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

-物质的具体形态具有多样性、不可穷尽性各种物质形态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

Y. 物质范畴与物质结构理论

I. 区别

A. 哲学物质范畴是对一切物质形态、结构、属性和关系的共同本质——客观实在性的认识;物质结构理论是自然科学在一定发展阶段上关于自然界物质结构一定层次的理论概括;

B. 哲学物质范畴所反应的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是绝对的;物质结构理论是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是相对的

II. 联系

哲学物质范畴以物质结构理论为基础,不断地从物质结构理论中吸取营养;物质结构理论以哲学物质范畴所提供的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才能把握新的物质现象和复杂事物现象,做出科学的分析和合乎实际的说明。

第二章 意识观

- 所谓意识观,就是在哲学上,人们对意识所持的基本观点和根本态度。

一、 意识的起源

I. 意识自然界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

A. 地球及其上物质运动的发展

1. 机械、物理运动

2. 化学运动

3. 生命运动

4. 社会运动

B. 物质形态及其反映功能的发展:

1. 无生命物质的反映特性

2. 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

3. 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4. 人类意识

人类意识

i. 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ii. 具有抽象的、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

可见,人类意识起源于物质的反映特性。

II. 意识社会发展产物

I. 劳动促使意识的产生发展——为抽象思维提供必要性

II. 语言推动了人类意识的发展——使抽象思维成为现实;

III. 劳动和语言的共同作用——脑量大大增加,结构更加严密,反映更加灵敏。

离开社会不可能有抽象思维。

III.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1. 人脑重量大比重高;

2. 的神经细胞多;

3. 人脑结构复杂机能完善

4. 人脑具有独特的第二信号系统条件反射。

X.人与动物反映形式的主要区别

1. 形式:动物的感觉心理——人类意识

2. 需要只服从本能需要——服从社会实践;

3. 程度:只有简单的感性表象——理性思维为主;

4. 能力生物遗传简单重复——随社会实践发展。

二、 意识的本质

- 哲学上,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I. 意识具有主观性

- 意识离不开人的主观

1. 意识反映的主观形式;

2. 个体意识的主观差别;

3. 意识过程的思维创造;

4. 意识的形成、优化和扩大都从人出发而离不开主观。

II. 意识具有客观性

-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非客观世界本身。而是,无论何种意识是都来源于外界,在客观外界够可以找到它们的原型。

1. 科学意识有原型

2. 科学意识有原型。

III. 意识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统一的内涵:

1. 意识主观性必须以客观性基础

2. 意识的客观性有赖于主观性的发挥;

3. 割裂意识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则必然导致错误,有两种情况:

a) 离开客观性谈主观性,意识是空洞

b) 离开主观性谈客观性,意识则是虚幻的。

三、 意识的作用

A. 意识作用的五大表现:

1. 赋予人的活动以目的性和计划性;

2. 意识活动本身具有能动创造性;

3. 意识通过实践客观世界进行改造

4. 意识发展自身具有前进

5.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作用

B. 意识的作用途径——实践

- 意识的作用必须通过实践,才能是精神的力量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是“物化”为时间,再通过实践使客观世界发生合于目的的改变

C. 意识作用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 意识无论在认识世界,还是在改造世界,都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小结意识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A. 两种错误观点:

a)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绝对化,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b) 唯心主义:把意识的物质的能动作用绝对化,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i. 客观唯心主义:“宇宙精神”看作是现实物质世界的主宰

ii. 主观唯心主义:片面夸大个人意志的力量宣扬“精神万能论”。

B.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物质决定论意识能动论的辩证统一

1. 意识与物质对立的绝对性: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2. 意识与物质对立的相对性:

i. 互相依赖:意识依赖于物质(派生、机能、反映)、物质依赖与意识(实践离不开意识的指导

ii. 互相转化:物质转化为意识(实践中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转化为思想意识)、一是转化为物质(指导实践,意识转化为实践的过程和结果)

第三章实践观

一、 实践的产生

I. 实践物质是相互作用进一步发展的产物

A. 生物的物物相互作用:单纯的因果联系,没有本能性;

B. 生物对环境的本能活动:非生物间作用逐渐发展处生物本能活动即生物环境的需要与被需要的关系

C. 人类主体对客体的改造活动:实践。

II. 实践产生的各阶段

1. 使用自身肢体的本能活动;自发和目的性活动,动物本能活动

2. 偶然使用天然工具的本能活动;自发和目的性活动,动物本能活动

3. 固定使用天然工具的萌芽状态的劳动;(过渡期,准自觉和目的性活动)

4. 制造工具和使用人造工具的专属人的劳动。(人所特有的,自觉的、和目的性的、社会的活动,即实践)

III. 实践产生具有重大意义

A. 物质世界开始由自发发展阶段跃进到自觉发展阶段,成为有人的自觉能动性贯穿其中的人类世界;

B. 实践本事物质世界分化与统一的结果,反过来,它又在更大规模上推进了世界的分化,在更高阶段上实现着多样性世界的统一

C. 如果说物质是世界统一性的最终本原,实践就是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人类世界与自在世界分化与统一的直接的物质基础。

二、 实践的概念

A. 旧哲学的实践范畴的含义

a) 主观唯心主义实践同认识混为一谈,从而把实践消融在认识之中,当作主体的意识活动;

b) 客观唯心主义:把实践看作是客观精神性的活动;

c) 实用主义:把实践同生物本能活动混为一谈,从而把实践归结为生物学意义上应付环境的活动;

d)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实践范畴的含义实践看作只是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

- 旧哲学实践观缺陷在于片面性、不科学。

B. 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范畴的含义

- 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改造和探索物质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第四章世界物质统一性

第三部分:唯物辩证法(第一章

第一章 关于联系发展的科学

一、 辩证法是什么

1. 辩证法就是关于矛盾学说

2. 哲学上,辩证法是与形而上学对立的发展观

二、 唯物辩证法是什么

-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联系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i. 研究物质世界的辩证性致;

ii. 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

iii. 承认客观事物的矛盾性,承认规律的客观性

iv. 强调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

a) 在对象上辩证法是物质世界本身的性质;

b) 理论上辩证法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时间发展而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容和形式;

c) 主客观上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三、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A.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1. 联系与孤立

2. 运动静止

3. 发展与不变。

B.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C. 与形而上学相比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

1. 联系的观点,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

2. 发展的观点关于发展的科学。

四、 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

I唯物辩证法的构成

A. 三个基本规律

1.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联系的本质内容和发展动力;

2.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的量变与质变及其转化的状态;

3.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的道路。

B. 一系列范畴

唯物辩证法的范畴,是对世界上客观事物之间或客观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最普遍的辩证关系的反映。

C. 规律和范畴的关系

1. 规律包含范畴从逻辑形式来看,范畴以概念来表达,规律以判断来表达,判断离不开概念,规律离不开范畴

2. 范畴体现了规律范畴及其关系的展开,构成了规律。

II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 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处于实质和核心的地位,因为:

1. 世界观上,它揭示了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2. 在辩证法理论内部中,它是贯穿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重新线索;

3. 方法论上,矛盾分析方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 总之,无论从世界观上还是从唯物辩证法理论内部中、还是从方法论上,都说明了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第二章 世界的永恒发展

一、 事物的运动发展

I. ??

II. 变化是运动的具体表现

a) 运动是方式,变化是内容

b) 运动相对抽象,变化较为具体。

III. 发展是前进的变化

发展是标志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必然趋势和前进方向的哲学范畴。

A. 发展范畴的含义

i.发展是前进性的运动;

ii.发展是上升性的运动;

iii.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

B. 发展的属性:

i. 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ii. 发展的有限性和无限性;

iii. 发展的过程性和阶段性;

iv. 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v. 发展的前进行和曲折

二、 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性

1. 规律含义规律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 规律的客观性:规律为客观事物所固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3. 规律的层次性:规律作用的普遍性程度不同或层级性情况不同而具有层次性

4. 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a) 主观能动性依赖于客观规律性;

b) 规律不排斥人的主观能动性。

三、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 要防止和克服形而上学静止不变的观点;

2.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

3. 要把一切事物看成是不断变化的具有不同阶段的发展过程

4. 梳理长远的观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三章 世界普遍联系的基本环节

、必然与偶然

A必然性偶然性的含义

1. 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在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

2. 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

B. 必然性与偶然的辩证关系

1.

2. 必然性使偶然性贯彻下去,偶然性体现并受制于必然性。

3. 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方法论意义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

1.是反对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和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有利武器;

2.告诉人们认识实践必须立足于客观必然性的可靠基础之上;

3. 善于利用偶然性因素的作用

4. 要重视并善于利用机遇。

联系

A. 联系的含义

1. 联系是一切事物的存在方式

2. 联系根本内容是相互作用;

3. 相互作用的主体是物质

B. 联系的普遍性:

1. 事物内部要素或环节都与其他要素或环节相联系,构成事物整体和过程;

2. 世上任何事物都与其他事物相联系,构成世界整体和过程。

a) 不同质事物的联系;

b) 双向的联系

c) 通过中介任何事物都有联系。

C. 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性质,不人的意志为转移:

1. 不能用主观臆造的联系代替客观事物本身的联系,否则是唯心主义;

2. 不能否认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

D.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 全国联系中完整把我事物,是认识世界、获得真理的科学方法;

2. 注意联系的特殊性,善于抓住事物的内部联系、本质联系和必然联系

3. 克服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四章 世界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 对立统一规律

I. 矛盾概念

- 指的是同一事物有着互相抵触、互相排斥、互不相容的两种相反的看法和判断。

A. 形式逻辑的矛盾律是从相对静止的角度来研究事物及其在思维中的反映,客观事物的确定性是形式逻辑矛盾的客观基础。

B. 辩证矛盾从绝对运动的角度来研究事物及其在思维中的反映客观事物的变动性是辩证矛盾的客观基础。

a) 黑格尔——既对立统一就是矛盾

b) 马克思主义辩证矛盾是反映客观事物内部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及其关系的哲学基本范畴。

C. 矛盾的客观性

1. 矛盾为事物本身固有,既不能随意制造,也不能随意抹杀

2. 矛盾的性质及在事物的存在、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是客观的,既不能否认,也不能强加。

II. 矛盾的根本属性

A. 对立性——又称斗争性,矛盾双方互相背离的性质和趋势

a) 为什么存在着斗争性,因为:

i. 矛盾双方性质不同;

ii. 矛盾双方的发展要求不同;

iii. 矛盾双方发展方向和趋势不同。

b) 矛盾双方互相离异、互相排斥、互相否定。

B. 同一性——又称统一性,指矛盾双方一致的性质。

a) 矛盾双方互相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之中:

i. 互为存在的条件;

ii. 互为发展的条件;

iii. 共为有机整体。

b) 矛盾双方互相贯通:

i. 互相渗透,互相包含;

ii. 存在着有此达彼的桥梁;

iii. 包含着互相转化的趋势。

C. 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1. 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与事物的稳定性相联系

2. 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与事物的变动性联系。

- 斗争性使矛盾双方此消彼长,打破限制,引起事物的量变和质变,形成新的格局

3. 何者占主导地位由矛盾性质决定

a) 对抗性则斗争性占主导地位——“冲突

b) 对抗性,则同一性占主导地位——“和谐

4.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

a) 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

b) 同一性是斗争性的必要条件

5. 方法论意义:

a) 反对形而上学的观点

b) 辩证的态度应该是:在同一种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同一。

III.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IV.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V. 矛盾分析方法

质量互变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

第四部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第一章 能动性的创造性的反映论

一、 对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批判

ii. 唯物主义反映论——从物到感觉到思想

1. 承认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2. 承认客观世界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3. 承认人的认识能力是后天在实践中获得的;

4. 承认客观世界可知,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iii. 唯心主义先验论——生而知之

iv. 批判

1. 揭露唯心主义先验论的主要错误:

i. 颠倒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ii. 错误地奉行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iii. 抽象夸大主观能动性在认识中的作用。

2. 批判其脱离客观世界的主观片面性,吸收其关于主体能动的思想。

二、 不可知论的批判

A. 可知论

1. 所有唯物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

2. 彻底唯心主义者也是可知论者,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宗教唯心主义

B. 不可知论

1. 古代怀疑论

2. 近代不可知论,两种情况:

i. 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ii. 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C. 实践的、科学的批判不可知认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这一认识论的基本问题

1. 关于感觉材料与对象是否相符合问题

2. 关于“自在之物”的本质不可知问题;

3. 关于感官的局限性问题;

4. 关于不能认识一般、普遍、无限的问题;

5. 关于不能认识世界的规律性、必然性的问题。

D. 小结

1. 实践能从根本上驳倒不可知论,重要原因是:

i. 实践能够制造(生产或模拟出某一自然过程,从而验证感性知觉、理性认识的正确性;、

ii. 实践能够不断创造出认识工具,克服人的感官的局限性,不断扩大和加强感觉能力

iii. 实践能够不断提高人的思维能力(现象——本质、偶然性——必然性、有限性——无限性)

三、 对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批判

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根本立场虽然总体上抛弃了主观能动性对认识的作用的观点,但也有些还十分重视科学实验的能动作用。

四、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I. 坚持唯物主义原则把物质据欸的那个意识、意识反映物质这一唯物主义基本原则作为认识论的基础,走唯物主义认识路线。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反映论。

II. 引入科学的实践观认识从事社会实践的人,人的认识就成为实践过程的一个环节,实践也就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石刃积极地认识客体。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性的反映论。

III. 贯彻辩证法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主观与客观的矛盾运动,具有辩证运动规律:认识是一个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实践不断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创造性的反映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和规律

一、 认识的本质

- 认识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性的创造性的反映。

1. 认识是以实践关系为基础渗透着价值关系、审美关系的反映关系

i. 认识关系依赖于实践关系,随实践关系的发展而发展

ii. 认识关系又对实践关系也有着能动的反作用;

iii. 同时认识关系也受到审美关系、价值关系的影响。

2. 认识是主客体信息交换过程中的精神活动:

i. 简单物质之间的信息变换,只是物理化学的过程;

ii. 生物对环境的信息利用,只是本能和目的性“无我”过程;

iii. 人工智能信息运算,只是对人的思维做机器模拟

iv. 人的认识活动是主体对客体信息的收集和加工,本质上是精神活动过程。

3.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思维创造(与旧哲学反映论的本质区别之处)

i. 模写——体现客体信息是认识活动的客观基础

ii. 选择——体现着主体目的是认识活动的重要规定性;

iii. 建构——体现着认识活动的直接任务;

iv. 创造——体现着认识活动的目的是提供指导实践的观念。

4. 认识是受主客体因素制约的能动反映

i. 能动反映受到客体的制约认识对象的本质、规律及其暴露程度的制约;认识工具和其他条件制约;

ii. 能动反映受到主体的制约生理因素、认知结构、非生理因素

第三章认识中的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方法

A. 辩证思维方法:

1. 思维对物质世界的辩证关系的反映抽象形式固定下来的辩证逻辑方法;

2. 反映的是客观世界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在本质

3. 揭示的是理性思维形式的矛盾运动和辩证发展

B. 辩证思维方法的作用:

1. 有利于实现认识的两次飞跃;

2. 有利于提高人们理论思维能力和发展科学;

3. 有利于做好实际工作。

C. 主要的辩证思维方法:

1. 归纳和演绎(事物与同类的关系)不完全归纳完全归纳

i. 归纳与演绎互为条件:归纳为演绎提供前提、演绎为归纳提供指导

ii. 归纳与演绎相互补充

iii. 反对形而上学将归纳和演绎对立起来的观点

2. 分析和综合(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3. 抽象和具体

4. 历史和逻辑

i. 历史方法包括对象发展史、认识发展史

ii. 逻辑方法:是关于对象的理论体系的内在结构和范畴演化序列。

二、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

A. 感性认识

-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关于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反映形式,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1. 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感觉——知觉——表象;

2. 感性认识的特点直接性、具体性认识过程的起点、第一阶段、低级阶段)

B. 理性认识

- 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活动得到的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反映形式,认识的高级阶段。

1. 理性认识有三种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2. 理性认识的特点:间接性、抽象性,认识过程的第二阶段、高级阶段。

C. 辩证关系

1.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

i. 感性认识很重要,但有局限性,发展为理性认识;

ii. 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iii. 感性认识以理性知识为指导。

2.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i. 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理性知识的指导;

ii. 理性认识中有感性认识,理性思维中:

a) 再现感性材料;b)借助感性手段,如语言文字等。

D. 形而上学观点经验论、唯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错误表现。

三、 认识的两次飞跃

A. 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B. 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

四、 认识过程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第四章真理、价值和自由

一、 真理

- 真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I. 真理客观性和价值

A. 真理的客观性有两层含义

1. 真理内容——事物的本质规律客观的;

2. 真理检验标准——实践,是客观的。

B. 真理的价值型指真理对主体有用的性质

C. 真理的客观性和价值,反映了主客体关系的两个不同的方面:

1. 真理客观性——反映主客体的认识关系,表明主客观一致性;

2. 真理价值——反映主客体的需要关系,表明真理或客体功能主体需要的一致性。

D. 真理的客观性和价值型的统一

1. 真理客观性是真理价值的基础,真理客观性决定了真理价值

2. 真理价值性构成了真理客观性的主体条件,制约、体现、印证真理客观性。

II.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A. 真理的绝对性(确定性、无条件性)

1. 认识内容看,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包含着客观内容,与谬误有着原则区别

2. 第二,从认识发展看,人类的认识能力具有至上性,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只有认知之物无不可知之物,具有穷尽一切的必然趋势。

注意承认真理内容的客观性,承认世界的可知承认人类认识能力的至上性,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即承认绝对真理。

B. 真理的相对性(近似性、有条件性)

1. 认识广度看,任真理都只对物质世界中某一部分的有限认识,而非全部反映;

2. 认识深度任一真理都只对特定事物某一层次的有限认识而非彻底的反映。

注意承认认识广度的有限性,承认认识深度的有限性,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相对性,即承认相对真理。

C.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a) 对立性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性质不能混淆;

b) 统一性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对真理绝对真理辩证转化。

- 若用相对真理否定真理绝对性,则走向诡辩论若用绝对真理否定真理相对性,则会陷入形而上学。

1. 相对之中有绝对。相对真理在一定条件下、一定程度上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绝对真理就寓于其中

2. 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真理是无数相对真理之综合,相对真理为构成要素,经相对真理而表现出来。

c) 方法论意义

· 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列主义的哲学依据;

· 批判形而上学真理观的思想武器(绝对主义、相对主义诡辩论)。

III. 真理的实践标准

IV. 真理与谬误

二、 价值

第五部分历史唯物主义

第一章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

一、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A. 历史观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B. 为什么

1. 社会除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之外别无他物;

2. 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的统一体就是社会,其运动过程就是历史;

3.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就是社会的历史的基本问题,也就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C. 历史观基本问题的意义:

1. 区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依据

i. 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是历史唯物主义

ii. 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是历史唯心主义

2. 研究和解决历史观和其他问题的基础和出发点;

3. 社会实践中的根本问题。

二、 旧哲学的历史观

A. 唯心史观的两种基本形态

1. 唯意志论——主观唯心主义,人们的思想动机、意志当作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认为社会历史是按照英雄人物的意志和思想来构造的

2. 宿命论——客观唯心主义,用所谓社会之外的超自然的神灵的意志如上帝来解释历史。

B古近代一些思想家的积极观点

1. 试图从物质方面寻找历史的原因

2. 承认社会的客观规律性

C. 旧哲学的历史观的共同缺陷

1. 没有正确解决历史观基本问题,自觉不自觉地持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观点和态度;

2. 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没有考察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没有看到经济关系的基础作用;

3. 没能说明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及其社会条件的变更,看不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三、 历史唯物主义概述

A. 正确解决历史观基本问题

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2. 历史发展的根源问题——思想动机背后的客观物质动因;

3. 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直接动力是人民群众的动机和行动,动力的动力是经济利益;

4. 社会变迁的终极原因问题——生产力;

5. 全部人类历史的基础问题——实践是社会的本质,人类的本质,是社会历史的存在方式;

6. 社会发展的目标问题——共产主义和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B. 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对象一般规律、特殊规律、个别规律

C. 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意义

- 历史唯物主义与具体社会科学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要求人们解决社会历史问题是要做到以下三点:

1. 寻求经济关系做具体分析,才有可靠的客观基础;

2. 对人的作用具体分析,避免陷入庸俗的经济决定论;

3. 要对其他有关的各种条件,如地理、人口、文化等做具体分析,做到既全面准确。

D. 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活动的自觉性

X.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1. 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的不同步性

2. 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往往具有不平衡性

3. 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4. 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

5.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第二章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宏观结构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I劳动是社会历史的前提

1. 劳动是自然界向人类社会过度的中介;

2. 劳动是自然与社会的连接纽带;

3. 实践是社会的存在方式。

II自然和人口是社会的必要条件

A. 地理环境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有重大影响:

1. 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社会生产资料的资源;

2. 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3. 决定生产部门的分布,形成某一地区生产的特点;

4. 只有生态良性发展才有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B. 人口增长(相比于物质资料的生产)具有以下特点:

1. 须通过婚姻等特殊形式;

2. 生产周期长;

3. 生产具有惯性。

III生产方式是社会的决定力量

-生产方式是人类所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

-物质内容是生产力,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就是二者的统一体生产方式是实践方式,生产力是时间能力,生产关系是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类关系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的具体表现

1. 生产方式是人类及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 生产方式作为基础制约着其他一切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

3.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更替;

4. 生产方式制约着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及它们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社会的经济结构

-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一定社会的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综合。

-整个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结构本身生产力为基础,又具体表现为经济的制度、体制和运行机制。

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制度——基本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机制

社会的政治结构

生产关系——政治关系——国家——国体——政体——政治运行机制

四、 社会的文化结构

生产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价值观念——经济思想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观念、艺术思想、哲学思想

第三章社会发展动力和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具有四大特点:

1. 存在并且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发展过程的始终;

2. 制约着其它各种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3. 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4. 推动着人类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转变。

I.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1. 力决定生产关系;

2.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3.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i. 在认识上是人们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发展根源的一把钥匙;

ii. 思想上,是党和国家制定战略策略、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基础,是防“左”反右的思想武器;

iii. 现实上,是我们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指导

II. 经济基础和上次建筑的矛盾

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

2.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3.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i. 认识上,是人们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变化的关键;

ii. 在思想上,是党和国家制定政治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基础,是防“左”反右的思想武器;

iii. 现实上,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指导。

X.科学技术

-创造性、探索性、连续性

1. 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

a) 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的作用越来越大;

b) 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日趋一体化,使产业结构转化

2. 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

3. 科学技术推动精神文明的发展

a) 反对神学迷信;

b) 反对伪科学;

c) 更新生活观念。

- 科教兴国之路

第四章人的本质(价值和人生境界略)

、人类对自身本质的探索

原始蒙昧时期——古希腊——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I. 人的类本质——劳动

A. 人的类本质也主体性;

B. 劳动中的社会关系进而规定群体、个体的本质性。

II. 人的群体本质——社会关系

III. 人的个体本质——社会关系

IV. 三者的相互联系人的类本质是群体本质、个体本质的基础和前提;群体本质、个体本质是类本质的延伸、深化和具体化,是类本质中的“社会性活动”或社会关系的具体表现。

马克思人本质定义

-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A. 认识上要注意

1. 人本质在于人的实践性,不是纯粹的意识

2. 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不是自然属性;

3. 本质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4. 本质是多层次的、多角度

5. 本质是发展变化的;

6. 本质是具有主导型的整合体。

B. 本质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1. 社会关系不可选择,可选择,关键是实践态度;

2. 慎重选择,参与积极健康的社会关系;

3. 创造条件,改造社会环境。

第六部分资本主义论

- 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论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

1. 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必然性;

2. 揭示资本主义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

3. 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及其不可克服的矛盾

4. 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会被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第一章资本主义社会形态

、资本主义经济基础

A.机器生产力状况决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1.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性质来看资本和足以生产关系具有客观性;

2. 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来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

B.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作用

1.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是建立在机器生产力基础上以物质生产资料私有制为本质的经济关系

2. 综合起来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本质,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的统一体。

3.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作用,实质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作用:

i. 使雇佣劳动物质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分离的——劳动者拥有生产资料;

ii. 它使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iii. 决定着产品分配方式——按资分配;

iv. 规定着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

- 生产关系的历史进步反映人的解放一次比一次扩大

- 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具有历史进步性,也具有局限性

C.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

1. 本质上是剩余价值生产

2. 雇佣劳动为基础;

3. 追求利润为目的;

4. 强烈的内在张力而向外扩张

5. 社会后果必然是两级分化。

D.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综合规定

包括三个层面:

1. 基本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存在

a) 是为适应某种生产力性质、状况及其发展要求而建立起来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综合规程

b) 体现一个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c) 基本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是经济体制及其经济运行机制

2. 经济体制

a) 一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管理体系;

b) 本质上是社会经济所采取的资源配置方式;

c) 历史上有三种经济体制:自然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

3. 经济运行机制

a) -社会经济赖以运转的一切方法、手段、环节的总和

小结

1. 基本经济制度相对稳定,体现生产关系的性质;

2. 经济体制比较灵活,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表现形式,会因形式等条件的变化而有起伏;

3. 经济运行机制更灵活、更具体。

市场经济:

1. 市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

2.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

3. 价值规律、市场机制发挥着主导作用。

资本主义上层建筑

三、 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

A. 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以及其生产力为基础的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私有制)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1. 性质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

2. 变化发展是由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

B. 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具有如下本质特征:

1. 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是人类的不同性质的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序列中的一个

2. 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存在着自身无法解决的根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

3. 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是运动变化的

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化现代化

1. 科学——牛顿《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打开现代化之门;

2. 技术——瓦特发明蒸汽机,工业革命之父;

3. 经济学——斯密国富论自由竞争是社会财富的生产和分配机制,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实质

4. 工业革命——确立了资本生产方式,发展资本主义现代化

第二章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A. 自然经济——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自己或本经济单位的需要、不是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的社会经济形态:

1. 是自给自足经济

2. 分工不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

3. 简单再生产为特征;

4. 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都是自然经济。

B.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直接目的的社会经济形态其产生、存在和发展具有两个条件:

1. 生产的社会分工;

2. 不同经济利益的生产者或经济主体,即不同的物质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并存。

简单商品经济到发达商品经济——市场经济:

1.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

2. 商品经济是不可逾越的社会经济形态;

i. 商品经济产生条件来看,只要存在分工和多种所有制,商品经济就存在着,唯有消除了分工、私有制等,商品经济才能退出历史舞台;

ii. 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看,个别国家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可以逾越某些社会形态,但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逾越商品经济充分发展这一阶段。

C.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1. 基本内容和要求:

i. 商品的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生产特有的范畴;

ii. 不同用途的商品的价值,有量的不同,并无质的差别;

iii. 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iv. 商品必须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进行交换。

2. 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i. 价格波动始终以价值为轴线

ii. 商品总价格与总价值相等

3. 价值规律的作用

i. 刺激商品生产这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ii. 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不同生产部分之间的配置;

iii. 促使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引起两级分化。

第三章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I.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形成

A. 英国古典经济学价值论:

1. 主要功绩:斯密第一次宣称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认为一切生产部门的劳动都创造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

2. 主要缺陷:二元论——既肯定劳动创造价值,又认为别的什么决定价值,相互矛盾。

B. 马克思的继承与发展:

1. 否定——供求价值论;

2. 继承——劳动创造价值观点;

3. 创新——劳动二重性理论。

II. *一些名词及其关系*

A. 商品因素:

1. 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属性

i. 由物品的自然属性决定;

ii. 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

2. 价值——凝结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i. 商品的社会属性——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ii. 不同商品的价值只有量的不同并无质的差别

3. 交换价值

i. 价值——交换价值的基础;

ii. 交换价值——价值的表现形式;

iii. 使用价值——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 一种物品要成为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缺一不可;但二者有不可兼得矛盾根源在于生产商品的劳动。

B. 劳动二重性

1. 具体劳动——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具体劳动

-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2. 抽象劳动——抽掉了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 商品价值的源泉

-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C. 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之间的关系劳动创造价值,价值表现为价格

1. 抽象劳动决定价值

2. 具体劳动决定使用价值

III.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1. 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对经济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2.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3.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第四章马克思剩余价值论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37ee59974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1a.html

《马原重点笔记整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