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两首》课文资料

发布时间:2023-02-21 04:00:0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课文资料】《诗经》简介共三百零五首,所谓诗三百,是举其整数而言。这三百多篇诗分风、雅、颂三部分。“风”之中有十五国风,即:周南、召南、邶风、庸风、卫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王风、秦风、陈风、郐风、曹风、豳风等,共一百六十篇。“雅”分为“大雅”和“小雅”两种:“大雅”三十一篇,“小雅”在目录上有八十篇,而实际上有诗仅为七十四篇,因为其中有六篇有目无诗,即所谓的“笙诗”。三百零五首这个数字是不包括这六篇“笙诗”的。“雅”在编排上又以十篇为一组,以每组首篇之名为组名,“鹿鸣之诗”“鸿雁之诗”等。“颂”诗共四十篇,其中,“周颂”三十一篇,“鲁颂”四篇,“商颂”五篇。《诗经》的编排分类前人有“六诗”“六义”“四始”的说法。《周礼·春官·大师》中说“大(太)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在《毛诗序》(见《诗序》)里,把“六诗”叫做“六义”。对这两个名词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解释。其中,以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的解释较有代表性。他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义者,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他认为风、雅、颂是诗的不同体制,赋、比、兴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这看法被长期沿用下来。至于《毛诗序》中又把风、小雅、大雅和颂说成是王道兴衰
之所由始的“四始”,则是出于封建礼教的观点对《诗经》所作的曲解。《诗经》中的“风”是各诸侯国的土风歌谣,大多数是民歌,最富于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风”又分为周南、召南、邶、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国风》,共160篇。“雅”是西周王畿地区的正声雅乐,共105篇,又分“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用于诸侯朝会;“小雅”74篇,用于贵族宴享。“颂”是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又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40篇。《诗经》各部分的产生时间,一般认为“周颂”和“大雅”的大部分产生于西周前期,“小雅”的大部分和“大雅”的一部分产生于西周后期和周室东迁之初,“国风”中除有一些西周时期的作品外,多数篇章以及“鲁颂”“商颂”的全部都产生于春秋时期。就具体篇章说,产生年代最早的是《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等,它们是周民族的早期史诗,其原始形态在武王伐纣之前可能就已存在。产生年代最晚的是《陈风·株林》,内容是讽刺陈灵公的,当作于鲁宣公十年(前599)之前。《诗经》的表现手法《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概括为赋、比、兴。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这种解释比较通行。赋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一般多见于《颂》和《大雅》;但像《七月》《氓》《溱洧》等优秀民歌作品,也使用了赋的手法。比就是比喻,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如《鄘风·相鼠》《魏风·硕鼠》用令人憎恶的老鼠来比喻统治者的不讲礼仪、贪婪可恶;《卫风·氓》中用桑树由繁茂到凋落比喻女主人公的容貌由盛变衰。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兴和诗歌内容有一定的联系。如《周南·桃夭》是一首嫁女诗,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起兴,使人从桃花盛开联想到新嫁娘的美貌。又如《邶风·燕燕》是一首送别诗,以“燕燕于飞,差池其羽”起兴,使人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45d2013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0f.html

《《诗经两首》课文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