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发布时间:2020-06-08 21:35:4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2课《古诗两首》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 4 个生字。 2、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描写的情景,培养学生想象力,进 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古诗。

三、教学难点:理解诗中描写的意境,体会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四、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师引言:同学们,夏天到了,你们高兴吗?说说为什么。(学生交流)是啊,老师也非常喜欢夏天,去年夏天,老师还出去游览了一番,拍了不少照片呢!今天,老师把照片给你们带来了,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分享快乐吗?请大声说出你们看到的美景吧!(课件展示令人赏心悦目的荷塘美景: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亭亭玉立的荷花娇媚动人,鲜嫩的莲蓬清香诱人。)

2.师激趣: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们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学生交流)看到这么美的池塘、莲花,谁不想欣赏一番呢?揭题:诗人白居易也来到了池边,看见了荷花池上发生的一个关于小娃的有趣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写了一首诗。板书诗题。相机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4.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介绍诗人。

(2)教师补充。

白居易字乐天,是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魔”之称,他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自读诗句,认识生字词。

1播放录音,提醒学生注意生字词

2.学生自由读古诗。(课件显示要求:拼读生字音节,注意读准字音;用加一加、换一换等方法识记生字字形;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读通句子,争取读出古诗的韵律。)

3.汇报交流。

()熟读古诗。

1.划节奏读诗。

师引导:大家和生字娃娃交上了朋友,已经能把诗读通了,但这远远不够,我们还应该读出诗的节奏来。这首五言诗该怎样划分节奏呢?请用“/”画出来。?(学生各自练习朗读,并根据练习时的节奏用铅笔在书上做记号。)

2.指名汇报,相机大屏显示: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3.指名读诗。

4.师讲解诵读要领并范读

5.齐读古诗。

6.趣味诵读。

师引导:这样就读出诗的节奏来了。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读起来更有趣些呢?师示范拍手读。同学交流多种方法:跺脚读、合作读、开火车读、表演读……

7.小结:同学们,刚才你们手舞足蹈、摇头晃脑地读诗,这样多有趣啊!

8.师引导:同学们,初读了诗文,你们知道荷花池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一个小娃偷采白莲。)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师引言:一个小娃在池塘上偷偷地采了好多白莲,究竟有趣在哪儿呢?让我们一同走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吧。(课件出示:“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2.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3.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1)引导学生通过“你问我答”的形式汇报自己是如何“看”出来的。

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小艇:船。

(2)指导学生观察画面展开联想:荷塘是什么样的?白莲是什么样的??(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莲叶何田田”的美好画面,唤起大家对荷花池和娇嫩的莲蓬的向往之情。)

(3)指导学生融情想象:如果你就是这个小娃,看到一池的荷花都在风中舞蹈,风中还传来了莲蓬的清香,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相机理解“莲蓬”。课件展示莲蓬:瞧,这就是莲蓬,它长在荷花花瓣中间。莲蓬里藏着一粒粒的莲子,花瓣落了之后就慢慢成熟了,甜甜的莲子可是夏天解暑的好东西。)

(4)采访式指导朗读。

①小娃欣赏着美景,陶醉在花香中,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怎么样?(高兴。)来,读出你的高兴。(被采访的学生读)

②小娃采着莲蓬,吃着莲子,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怎么样?(又高兴又激动。)来,读出你的激动。(被采访的学生读)

③小结:小娃欣赏着美景,享受着美味,真是惬意又幸福。请大家一起读出你们此刻的感受。(学生齐读)

4.朗读前两句诗,思考:你最欣赏其中的哪个字?

(1)师引导:这么多的白莲是小娃瞒着荷塘的主人偷偷采的,你想想,如果你是小娃,这时候,你会想些什么呢?

(2)指导读出紧张、高兴的心情。

(3)是的,偷采了白莲回家的小娃既高兴,又紧张。(齐读)

(4)引导学生讨论:你觉得小娃的这种“偷”可恶吗?

(5)你有过偷偷地做一些类似的恶作剧的经历吗?

(6)小结:对呀,一个“偷”字,形象地表现了小娃的天真调皮,写出了诗人对小娃的喜爱之情。(齐读)

(7)配乐再次有韵味地诵读前两行诗句。

()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1.师引导:小娃偷采白莲,真的不会被发现吗?你们从哪儿知道的?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

3.学生汇报交流。

(1)小娃忘记了隐藏自己的行踪,满池的浮萍被他的小船冲开了一道波痕。

(2)理解:不解--不懂得,不明白,不知道。

(3)当小船慢慢驶来,浮萍……(做手势)

(4)可是小娃哪里知道,小船划出的波痕已经暴露了他偷采白莲的事。多么纯真质朴的孩子呀!

(5)看到浮萍开了,你会怎么想?(替小娃担心、着急。)

(6)指导学生读出这种心情。(自读、指2-3名学生读、齐读。)

4.猜诗人的行为、心理:

(1)诗中不仅藏着一幅幅美丽的、有趣的画面,还藏着一个人呢?你们猜,他是谁?

(2)你猜白居易此时正在岸边干什么?(窥视、偷笑。)

(3)我来采访一下:请问白老先生,您为什么在偷偷地看,偷偷地乐?

4那么在这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

四、感情朗读,背诵全诗

1.指导学生想象古诗的内容,练习背诵。

2.检查背诵。

五课后作业

师引导:诗中的小娃多可爱呀,你能把这首诗改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吗?(学生改编故事,交流。)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古诗二首》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呈现图片,能很大程度上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需要教师进行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当的,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特别是低年级,就更要尊重儿童的思维方式、语言特征和价值观念,想儿童之所想,乐儿童之所乐,把学生视为平等的学习伙伴。在这堂课的教学中,从教学程序的设计,到课堂用语和肢体动作的运用,都力求让自己更儿童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水平的提升,一年级学生在自学能力和理 解能力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同学们能够基本理解《池上》古诗的意 思和所要表达的意境。同时一年级的同学和古诗中“偷莲”的孩童都 处于心智、性格还未成熟的童年时期,能够引起同学们的共鸣,从而 激发学生们自觉学习古诗的乐趣,将快乐学习真正的带入课堂实践 中。

在学习这篇课文前,学生已经通过课文和语文园地,学习了不少古诗了,他们对什么是古诗、对古诗的诵读要求、古诗的背诵和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已有所了解和实践,这是学习的有利条件,应充分利用。由于年代久远,古诗中的单音节词和词语古今义的不同, 学生 是不容易理解,甚至是不了解的,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策略方法进行教学。

本课的设计重点是使学生学会古诗并掌握识字方法,在此基础上, 通过情境体验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使学生回想起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朗读想象等激发学生的情感,借助音乐、画面等教学手段,带领学生走进诗中,感受诗中儿童的快乐,进而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部编版年级下册语文 古诗 效果分析

山东省肥城市 实验小学桃花源校区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2课《古诗二首》

教材分析

古诗两首《池上》以活泼朴实的白描手法细腻传神地刻画出一个天真可爱的“偷采白莲”的乡村小娃,小娃天真无邪的形象在诗人的笔下显得栩栩如生,仿佛呼之欲出。

语文课标前言就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还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需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的富有创新活力。”

本篇古诗,采用白描的手法刻画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孩子撑船偷采白莲蓬的情景,学生真实的生活经历与此类似,所以更容易找到学习的切入点。文章浅显易懂,又配以插图,所以极易被学生理解。学生在此诗之前已经有了学习诗词的经验和方法,所以利用此诗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可以让学生轻松的感受到古诗并不是生涩难懂的,只要方法得当,完全可以领略到诗境我悠远与绵长。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古诗两首》评测练习

1、解释字词。

撑:

艇:

解:

藏:

2、我是扩词小能手。

浮(

踪(

萍(

3、填一填。

《池上》是唐代著名诗人 创作的一首 _________ 言诗,该作品文字洗 练,内容通俗淡雅,寥寥数字描写的是 _________ 的情景,展现了小娃 _________ 样子。

4、朗读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 .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首古诗描绘了孩子什么样的形象?(

A. 胆大 B. 愚笨 C. 天真 D. 活泼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12 古诗二首

教学反思

山东省

《池上》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充满儿童情趣的小诗,读来朗朗上口。课堂上老师通过这首小诗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呢?我想到了夏季游玩的话题。因为这是表现夏季孩子池塘采莲的古诗。现在的孩子正处于无忧无虑的儿童时期,更易激起孩子情感的共鸣。

虽然这首古诗难度不大,学生初读便能理解大意,但对诗中的意境及一些关键词的正确理解还是有难度的。如《池上》中学生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将会影响对诗主旨的把握。尤其是如何通过这首诗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呢?于是,我把诗中有画的审美方法巧妙地融于整堂课的教学之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对诗人王维诗的评价,它代表着诗与画互相融合的完美境界。而这首小诗就用浅显的诗句描绘了一幅幅优美生动的画面。《池上》就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教学《池上》时,我让学生先美美地欣赏一组表现荷塘美景和小娃偷采白莲的画面,然后学生很快进入了诗歌描绘的意境之中,在想象中领悟了字的真正含义,体会到了小儿天真无邪的特点和白居易对孩童的喜爱之情。

抓住的根本,结合古诗情境美的特点,积极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理解感悟。然后让学生反复吟诵,感悟诗句的意境,培养读书能力,激发阅读兴趣。本节课的背诵坚持以读为本,促进学生感悟。采用自读、对读、齐读、表演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诵读,背诵。出示画面,引导观察,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读背。特别注意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

课尾我布置了一个课外作业,让学生根据诗的内容和情境改编成一个小故事,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

课已完,但还有一些遗憾。古诗中生字的恰当处理,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让低年级学生进入古诗意境?这些问题都留给我不断思索,促使我在教学中不断研究,不断思考,促使自己进步。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2课《古诗二首》

课标分析

一、《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1-2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

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6.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

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7.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

的优美。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阅读时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针对学生的情况循序渐进地指导朗读,让学生从最初的“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到读得“正确、流利”到“读出味道、读出感情”乃至达到最后的“朗读成诵,朗朗上口。”

《古诗二首》选自部编版教材第六单元“夏天”这个主题。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古诗并能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古诗两首《池上》以活泼朴实的白描手法细腻传神地刻画出一个天真可爱的“偷采白莲”的乡村小娃,小娃天真无邪的形象在诗人的笔下显得栩栩如生,仿佛呼之欲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生活经验与课文内容的有效对接。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4fbb4f5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a1.html

《小学语文 -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