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78220

发布时间:2019-08-25 06:01:1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犯罪心理学.txt遇事潇洒一点,看世糊涂一点。相亲是经销,恋爱叫直销,抛绣球招亲则为围标。没有准备请不要开始,没有能力请不要承诺。爱情这东西,没得到可能是缺憾,不表白就会有遗憾,可是如果自不量力,就只能抱憾了。杀人犯罪心理痕迹分析(一)』

0

推荐

杀人犯罪,是故意的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犯罪,是所有刑事犯罪中危害最严重的犯罪,是打击的重点。虽然杀人犯罪在我国犯罪中所占比例并不大,但绝对数量却相当惊人。

在杀人犯罪中,由于动机与目的的不同,因此杀人原因也就千差万别。根据杀人的动机,我们可以将杀人犯罪分为如下几个主要类型:

一、图财杀人。以图谋公、私财物而杀人,被害人多为公私财物的所有人或保管人。犯罪分子杀人,既是为了顺利谋取财物,也有的是为了杀人灭口。在现实生活中,主要是盗窃杀人和抢劫杀人。

二、报复杀人。为了发泄内心的仇恨而杀人。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冲突不能够及时、有效地化解,导致杀人。

三、强奸杀人。为了满足畸形的性欲,而杀人。杀人动机主要是消除反抗、杀人灭口,或逃避打击。

四、奸情杀人。男女之间因淫乱导致的相关人员之间的杀人行为。既有奸夫淫妇互杀,也有奸夫、淫妇杀死本妇、本夫,又有本夫、本妇杀死淫妇、奸夫等。

五、迷信杀人。是因迷信引起的心理障碍杀人或利用迷信作幌子图财杀人。

六、变态杀人。犯罪嫌疑人没有明显的杀人动机,与被害人之间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犯罪嫌疑人只是由于心理变态方面的原因,包括不正常的嗜好或诱因驱使去杀人。变态杀人者的杀人目标通常是特定的一类人,有的专门杀“小姐”,有的专门杀流浪儿,有的则专门杀少年儿童。与杀人过程相伴的劫财行为一般是顺手牵羊,并非主要目的。变态杀人者往往流窜作案,犯罪行为有很大的随意性,变态杀人有增多的趋势。变态杀人是社会的公敌。

变态杀人中,尤其以性变态杀人突出。性变态犯罪嫌疑人在对被害对象实施变态性侵害的同时杀害被害人。其主要特征是:性的侵害方式的特别,除了强暴被害人之外,还包括对性器官的损害。性变态杀人者,犯罪存在系列性,如果不被抓获,这种人还会继续危害下去,对社会的危害相当大。性变态杀人者,存在双重人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与常人无异,人们一般很难发现其犯罪的端倪。性变态杀人者,一般都存在着比较特殊成长经历,此种经历在其心灵中留下了特殊伤害。

七、报复社会杀人。这种杀人犯罪,是因果关系模糊的杀人。犯罪嫌疑人杀害被害人,完全没有任何“充足”的理由。由于犯罪嫌疑人所仇恨的社会是一个抽象体,而将仇恨转嫁到社会中不特定的具体人身上。报复社会杀人,其犯罪手段特别残忍,杀伤犯罪规模大。报复社会的杀人犯罪嫌疑人,往往流窜作案,犯罪存在系列性。

→『杀人犯罪心理痕迹分析()

0

推荐

图财杀人犯罪心理认知痕迹

1、罪前犯罪心理认知痕迹

图财杀人犯罪分子,在犯罪前,都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与“钱”相关的异常言、行及状态,这些异常言、行及状态,是图财杀人犯罪的动机基础,给周围环境中的人们留下深刻的认知印迹。

1)赌棍

赌徒,是图财杀人的一支“主力”。中国有句俗话,“十赌九输”,输红眼的赌徒,很容易干出杀人越货的勾当。有些赌徒的赌资,本来就是借的,或者是从放码者手中借的高利贷,或者是挪用的公款。输钱后,为了还欠债,或者在债主的催逼下,少数赌徒往往挺而走险,制造图财杀人的犯罪勾当。赌棍,会给人们留下非常深刻的认知印迹。

2)吸毒

吸毒,是地地道道的“高消费”,吸毒者为了筹集毒资,往往图财杀人。吸毒者是图财杀人犯罪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有些吸毒者,在刚开始吸毒时,由于有“雄厚”的资金作后盾,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坦然”走上吸毒之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毒越来越深,开支也就越来越大,体力也越来越弱,收入也就越来越少,终于是“坐吸山空”。吸毒者的资金,在越来越困难困难的情况下,少数吸毒者,为了筹集“毒资”救急,不惜挺而走险,走上杀人抢劫的犯罪道路。吸毒者,会给人们留下非常深刻的认知印迹。

3)失败

图财杀人犯罪分子当中,有一部分人是投资、经营、炒股的失败者。失败者的惨重损失,不能在短期内得到挽回,引起心理上的变异。少数投资经营失败者,为了“拯救”失败,不惜挺而走险,企图通过杀人抢劫等犯罪方式,一夜“扳本”。投资、经营、炒股失败者,会给人们留下非常深刻的认知印迹。

200371日凌晨,湖北某县商业大楼遭劫。几名歹徒将值班人员高某某捆绑,劫走价值80余万元的金银首饰。2003623日邻县发生的一起抢劫案与“7?1”劫案作案手法基本一致。23日凌晨3时许,3名手持明晃晃新菜刀的歹徒窜至该县商场一楼存放保险柜的值班室。歹徒对值班员说:“我们只要钱,不要命。”将其手脚用胶带、电线等物捆住。撬开保险柜后,劫走4.1万元。劫匪“文进文出”,手法老到,事先“踩点”,目标明确。作案人数为4人以上,其中有的歹徒在港粤一带生活过,至少2名歹徒是两县或相邻地区的人。两案并案侦查。74日下午,通过高科技手段侦查,可疑对象在邻县出现。对该县籍外出人员进行排查,很快锁定该县酒厂下岗职工徐某某。徐,36岁,曾当过采购员,欠酒厂7万元钱。正是他与另四名同伙合伙仿效港台录像片中的劫匪作的案(《楚天都市报》)。

4)前科

前科,是有劣迹人员的统称。包括:“两劳”回归人员、好逸恶劳、不务正业者。前科者,是图财杀人犯罪的又一支“主力”。有前科者当中,有不少人人格结构严重缺陷,或世界观反动,或需要畸形,或性格扭曲。这种人在不良处境或不良外界因素的诱发下,极容易产生图财杀人犯罪动机。不良处境包括:没有稳定的工作,没有稳定的收入;或者急需要用钱,不良的嗜好等。不良外界因素包括:牢友的引诱,环境的刺激等。前科者,会给周围人留下深刻的认知印记。

20037月的一个深夜,某市的郝某某夫妇,其父母及89岁高龄的姥姥被人杀害在家。死者被砍得面目全非,现场惨不忍睹。 16岁的儿子和12岁的女儿两人一起失踪,很可能被凶手劫持而去。郝某某二哥的儿子郝某,16岁,2002年两次偷过他爷爷奶奶的和他家的几万块钱。平时有过偷窃行为,长期沉溺于网吧,有重大作案嫌疑。侦查查明正是郝某和同学李某制造了这起血案。郝、李两人是初中同学,都酷爱上网,经常吃、住在网吧,每人每月在网吧的消费高达上千元。由于花费太大,两人手头常常感到拮据。731日凌晨2时许,两人翻墙进入叔叔郝某某的院子,他们找出1瓶啤酒喝进肚子,壮胆,然后操起1把菜刀开始了他们罪恶的行为(《北京晚报》)。

5)贫困

经济特别困难,是产生图财杀人动机的一个重要“理由”,在所有图财杀人犯罪分子当中,有少数人的确是“极端”困难的人,要么失业,而家庭负担沉重;要么家人重病,要么天灾人祸等。为摆脱困难,有少数人,不惜以身试法,实施盗窃、抢劫杀人犯罪。极端困难,是犯罪的强大推动力。“极端”困难者,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认知印记。

6)诡秘

诡秘,是图财杀人犯罪分子的行为特征。图财杀人犯罪分子中,有一部分人是不务正业者。没有“正业”,就不可能有长久稳定的经济来源,为了生存,而且还要过得潇洒,就必须依靠“歪业”。“歪业”是见不得人的犯罪“事业”,是要受打击的。因此为了逃避人们的视线,于是鬼鬼祟祟,昼伏夜出。诡秘,给人们留下非常深刻的认知印迹。

200319日,218日,35 日,某市夜归的女青年王某、年轻护士郑某某、24岁女大学生谢某等三人被抢劫杀害。这是古城有史以来发生的最为罕见的系列抢劫杀人案。三起命案在作案时段、作案地域、作案工具上有着许多的相似,尤其是每个受害者颈部试探性伤痕所反映的作案人行为定式如出一辙。一个纺织女工提供,218日晚,途经案发现场附近时,曾看见一名男子在刺伤受害人后,快速跑开,与另一男子驾驶摩托车逃离现场,该线索引起了警方的特别注意。租住该市某居委会做生意的陈某某、袁某随之落入警方视线。姨侄二人虽从事粮油销售,但并不像其他生意人那样精心经营,二人行踪诡秘,昼伏夜出,并有一辆红色摩托车,而且,袁经常出入二手手机市场,并频繁的更换手机。侦查查明,自20025月份以来,由陈负责驾车、袁操刀实施,专在深夜尾随单行女子,伺机抢劫。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两名歹徒共在该市持刀抢劫作案20余起,抢劫金额高达数万元,并造成多人受伤。

7)徘徊

在犯罪现场徘徊,是一些犯罪分子犯罪前的行为特征。有些犯罪分子为达到预定的犯罪目的,对犯罪目标进行“踩点”,因此会在案发现场附近徘徊。案发前,在案发现场附近徘徊的来历不明者,就有可能是踩点的嫌犯。有少数犯罪分子,特别是初犯,在实施蓄谋已久的杀人抢劫犯罪前,由于存在激烈的动机斗争,他们也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犯罪现场附近徘徊。总之,案发前,无缘无故在犯罪现场附近徘徊者,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认知印迹。

2003613日清晨,某市民营企业经营者王某某与妻子和14岁的儿,及商人成某同时被害,现场惨不忍睹。3部手机和金首饰等物品被劫。民警在走访时了解到,案发头一天晚上11时左右,两个二十七八岁的男青年,一个肚子较大,留小平头,另一个脸上长着黑癍者一起在现场反复出现。对全市外来人口进行拉网式排查,查找“小平头”,“小平头”69日曾单独在一洗浴中心住过一宿,住宿登记为吉林某县。最后,警方锁定为该县村民荆某某就是“小平头”。经审讯,荆某某交待了结伙犯罪的事实

罪后犯罪心理认知痕迹

图财杀人犯罪分子,在图财杀人犯罪后,一般来说,都存在某种程度的恐惧不安,并极力掩盖犯罪,因而产生诸多明显的异常言、行及异常状态,这些异常言、行及状态,是恐惧、悔恨、心虚、侥幸、逃避等异常情绪交织作用的结果,给人们留下深刻的认知印迹。

1)失踪

无故突然失踪,是犯罪嫌疑人罪后异常行为的重要存在形式,是对侦查恐惧的一种逃避。犯罪分子作贼心虚,在非常紧张、恐惧的气氛下,选择“走为上”。选择突然失踪,逃避“是非之地”者,一般来说,都是那些重大犯罪(杀人、强奸)的初犯,因为,初犯心理承受力非常弱脆。而惯犯,则另当别论。突然失踪,给人们留下深刻的认知印迹。

2003814日,某市一小区发生一起入室持刀抢劫案,李某和其11岁的女儿被杀。经勘验,两名死者身上有多处刀伤,脖子上有勒痕。警方认为,谋财害命的可能性较大,且死者和凶手间有一定关联。由于死者李某生前从事娱乐服务行业,职业“特殊”,社会关系复杂,警方经排查并很快发现线索:案发当天,李某的同事马某和三个男青年离开其租赁屋后,至今未归。829日,3名嫌犯在荆州某旅馆内被悉数抓获。疑犯交待了所犯罪行(《贵阳晚报》)。

2)多疑

敏感多疑,是犯罪嫌疑人在犯罪后,异常行为存在的重要表现。具体表现为:对案件异常关心,千方百计打听,或者无缘无故的紧张不安,大汗淋淋,恶梦连连。对警笛、警车、警察等异常敏感。特别是初犯,或者是重大图财杀人犯罪的初犯表现尤其突出,嫌疑人在犯罪后,特别的疑神疑鬼,甚至坐立不安。敏感多疑,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认知印迹。

某县正在公路上巡逻的交通民警发现一青年慌慌张张驾驶一辆摩托车疾驶。令其停车接受检查,此人却冲卡而逃,执勤民警迅速驱车追赶,那青年迅速加大油门疯狂逃窜,撞上路边一棵大树,被抛落在公路旁水沟里。亡命之徒拖着满身鲜血的身体从地上爬起来弃车拼命逃窜。当被交警团团围住时,竟纵身跳下10多米的山崖。刑侦部门审讯,歹徒负案累累,曾涉嫌持枪抢劫杀人和盗窃摩托车等几十起案件(《当代生活报》)

3)反常

反常,是犯罪嫌疑人罪后重要的行为特征。反常包括:特别积极,特别消极。特别积极和特别的消极都是罪后异常行为存在形式,都是与常理背道而驰。为什么特别积极?特别积极,实际上是一种伪装;为什么消极?特别消极是一种恐惧的流露。特别积极,特别消极,给人们留下深刻的认知印迹。

2003712日凌晨,39岁的章某一家三口被人砍死在卧室里。侦查查明,犯罪嫌疑人章某某作案的可能性最大。章某某,四十五岁,没有固定工作,经常在外游荡,早年当过屠夫,卖过猪肉。父亲在文革期间因被划为右派逃亡在外,杳无音信。712日,章某一家三口的惨死,惊动了方圆数里的人,相邻许多乡镇的很多人都赶来围观,一时间死者家前前后后被围个水泄不通,邻里乡亲都过来安慰死者父母,但惟独与死者章某家贴最近的章某某一家却不知道去哪里了。当时,有许多群众对章某某表示了怀疑。章某某到案后供认了犯罪事实。在杀人过程中,章某某的手部也受了伤,为掩盖实情,杀人当天他还在乡邻面前亲自导演了一幕手被镰刀割破的“假戏”。

4)销赃

图财杀人犯罪分子,在图财“成功”后,“收获”往往颇丰,诸如金银手饰、手表、手机、手提电脑之类的,应有尽有。犯罪分子劫掠的大量财物,一般来说,大部分不会留给自用,而是会很快出手,交易变现之后,然后去潇洒快活。而少数则赠予(女朋友、兄弟、其它朋友),或者用于抵债、抵押等。在市场上出售的赃物大部分是以极低的价格,“仔卖爷田不心疼”。嫌犯在处理赃物过程中,常常会露出马脚。令人难已置信的低价,特别的馈赠及抵押,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认知印迹。

5)炫耀

吹牛炫耀,是少数杀人犯罪嫌疑人罪后的异常行为特征。有些图财杀人犯罪分子,在实施了杀人犯罪后,由于罪行没有得到及时揭露,他们没有受到及时的惩处,久而久之,自鸣得意,忘乎所以。于是在狐朋狗友聚会时,在酒桌上炫耀,无意泄露了天机。吹牛炫耀,是少数得意忘形的犯罪嫌疑人,在特定背景下“个人英雄主义”的膨胀。吹牛炫耀,会给周围人留下非常深刻的认知印迹。

2000417日,武汉市某新村发现了一起凶杀案,居民左某某一家三口被杀死在家中,室内物品翻动较大。经勘查,案发时间为414日深夜,凶手撬门入室,守候在被害人家中,将一家三口全部杀害,抢走金银手饰。经过长达570多天艰苦工作,20011130日,侦查员找到了一个“知情人”。据他反映:被害三人中的儿子,有一个好友,这个好友有一个同学叫王某。有一天,王喝多了酒后说,三尸案是他干的。警方将王抓获,王交待了伙同李某等人制造“三尸案”,同时还交待了另一起劫车杀人案(《楚天都市报》)。

6)不打自招

不打自招,是少数犯罪嫌疑人罪后异常行为特征。有少数犯罪嫌疑人,在犯罪后为掩盖自己犯罪事实,转移侦查视线,稼祸于人,自作聪明,结果弄巧成拙,聪明反被聪明误。不打自招的手法多种多样。有的偷偷给侦查人员写匿名信,有的则主动向侦查人员提供嫌疑人线索;有的发布“小道消息”,有的散布流言蜚语。不打自招,会给环境中的人们留下非常深刻的认知印迹。

2003710日,鞍山市某村村民程某10岁的女儿失踪了,尸体在玉米地里被发现。死者是被打、扎伤头面部致昏迷后实施了奸、杀。717日、22日,曾有人在被害人舅舅家和镇派出所门口投放两张纸条,分别写着“小女孩案从1419(岁)查起”、“小女孩案从1416岁男孩,重点刘窑(村)、双岔(村)查起”。专案组通过笔迹检验,认定这两张纸条系同一人所为,并通过技术手段,在第二张纸条的背面,提取到两枚指纹。分析“写纸条的人”故意转移视线、干扰侦破方向的可能性也很大。纸条上的两枚指纹“对号入座”。发现居住在富家村三组的村民苏某某(58岁)有重大嫌疑。苏两次离婚后单身独居,居住在案发现场附近,苏交代了作案经过(《辽宁法制报》)。

7)行为突变

行为突变,是罪后犯罪嫌疑人的异常行为特征。行为方式,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习惯化了的行为上的方式方法。一般来说,已经形成习惯的行为方式,一般不会轻易改变,除非另有隐情。有些杀人犯罪分子,在实施杀人劫财犯罪后,由于内心紧张,或者为了掩盖犯罪事实,或者因为对犯罪事实的“独家掌握”,在无意识的作用下,嫌犯会不自觉地、无意地突然改变原有的行为方式,这给人们留下深刻的认知印迹。

济南府人金有义,与母亲任氏相依为命。一日无意在富家洼发现一只木匣,拿在手上抱回家,那知匣内装的可是赵三的人头。金有义被锁拿城中,送入大牢,其母为儿喊冤。施公心想,那有杀了人的将人头装在匣子里抱回家的道理,定有冤屈。施公问被害人赵三之妻梅氏,“你丈夫生前有什么亲朋好友?”梅氏说:“一起打猎的冯大生与丈夫如同亲兄弟一般。”“这天亡夫与往常一样起早,手拿一根闷棍,出门去找冯大生,天亮时,有人说他被人杀害了,首级不见。”“平日总是冯大生来找赵三,那天是赵三出门找冯大生的,出门不久,听见冯大生来叫,’三妹子,三婶子’,但是,在平日时冯大生来叫丈夫总是大声叫喊,老三啦,该起来了,天不早咧。”冯大生叫床的突然改变,暴露了什么?审问冯大生,他交待说:那日和赵三早起外出打猎,在富家洼附近的芦苇边,发现一只匣子,里面有五个金元宝,财多起祸,两人争吵,于是一刀把赵三杀死。后将赵三的首级砍下放在匣内,将匣放在富家洼,不料被金有义晦气碰上了(《施公案》)。

→『杀人犯罪心理痕迹分析(四)』

0

推荐报复杀人犯罪心理认知痕迹

1、罪前犯罪心理认知痕迹

报复杀人犯罪分子,在犯罪前,一般都存在非常明显的与被害人相关的纠葛等异常关系状态,或债务纠纷、或情感纠纷、或其它。这种异常关系状态,是报复杀人犯罪的动机基础,也给人们留下深刻的认知印迹。

1)剧烈矛盾

剧烈矛盾,是报复杀人者犯罪动机形成的基础,一般来说,没有剧烈的矛盾,是不可能产生报复杀人犯罪动机的。剧烈矛盾产生原因,多种多样。概括为:人际关系矛盾、男女作风矛盾、经济纠纷矛盾、邻里矛盾等。剧烈矛盾,会给人们留下非常深刻的认知痕迹。

2)扬言杀人

扬言杀人,是冲突双方矛盾剧烈时,冲突一方或双方一种非常激烈的情绪反应。扬言杀人者,在某种外界因素的刺激作用下,很有可能会干出杀人的蠢事,从而将“理想”变为现实。扬言杀人,既会是一时强烈情绪的宣泄,又会是进一步行动的前奏。扬言杀人者,给人们留下非常深刻的认知印迹。2001711日,山西古交爆炸案的犯罪嫌疑人宁建设,在案发一个月前,他与被害人因停放三轮车发生打斗,吃了亏,当时他就说过:“我早晚也得让你家添四五口棺材”。一个月后,宁建设终于挺而走险,用爆炸犯罪来实现自己的“诺言”。

3)“古惑仔”

“古惑仔”是粤语中独有的词,本意是指狡猾精明,后来成为具有某类怪异行为青少年的称谓。“古惑仔”们行为另类,奇装异服,古里怪气,发型独特,耳上钻孔,裤子挖洞,不爱读书,喜怒无常,“江湖义气”, 抽烟、喝酒、打架斗殴、泡吧、蹦迪,小偷小摸,敲诈勒索,违法犯罪。“古惑仔”,是问题青少年的存在形式。无数个“古惑仔”纠合在一起,彼此之间臭味相投。“古惑仔”们在不良外界环境的刺激影响下,很容易干出抢劫、杀人等犯罪勾当。行为另类的“古惑仔”,给人们留下非常深刻的认知印迹。

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大都市里,都有“古惑仔”的身影,特别是南方沿海城市尤其多。因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拍摄的一系列“古惑仔”电影的负面影响,大都市中的“古惑仔”群体还正在逐渐壮大,危害也不但加深。统计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古惑仔”犯罪案件又占到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古惑仔”的社会危害可见一斑。  

200397日,湖南某村的简易公路边,惊现一具烧过的的尸体。死者尸体浑身焦黑,面目全非,扭曲变形,颈脖和腹胸上密密麻麻布满刀孔,共有27处刀伤,被害人为潘某。侦查查明,周某有作案嫌疑,周交代了伙同同学洪某、黄某、左某、黄某一起杀害同学潘某的犯罪经过。一伙狂躁的少年制造了一起骇人听闻的血案。4名犯罪嫌疑人在回答民警为何杀人的提问时说:“我们都看过《古惑仔》,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听老大的。周某是我们的老大,他叫我们干啥就干啥” (《北京晚报》 )。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58cfad1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c3.html

《犯罪心理学78220.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