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难舍的送别诗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依依难舍的送别诗
送别诗是古诗中的一个大类,常常表达作者对亲人、友人、情人的关心、惦记、担忧、依依难舍之情。其常用抒情手法有寓情于景、寄情于事、寄情于物和形象比喻等。1.谢亭送别
.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之歌的代称,唱歌送别乃当时习俗。
这首诗13两句叙事,24两句写景,无一字言情,却又处处写别情。请从景与情的关系这个角度,简要分析其艺术特点。
首句写友人乘舟而去,次句写所见江上景色。以青山红叶的明丽之景,反衬别情,景愈美,愈显欢聚之可恋,别离之难堪。三句写友人走后,诗人在原地未动,借酒浇愁,略有醉意,一觉醒来,已是日暮时分,友人已远,倍感空寂,结句以风雨凄凄的暗淡景色正衬离情。寓情于景,含而不露。
2.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有何作用?
暮日、寒鸦、悠悠的流水,凝目北望的诗人。暮日、寒鸦、流水渲染暗淡凄凉的气氛,以衬托友人走后诗人依依难舍,倍感空虚,孤独、凄凉,悠悠的流水更象征了悠长的友谊,无尽惆怅和深切的思念。
3.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①诗人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离情别绪的?
从遥望和凝思的角度。友人乘舟而去,诗人江边遥望,频频挥手,看着汀洲上的白蘋久久不肯离去,形象地表达了依依不舍之情。②试析“没”“空”在抒情方面的作用。
“没”写出诗人目光紧随友人的行踪,直到望不见为止,写出了对友人的关切和忧虑。“空”既写出友人远去,无影无踪的实况,也写出了诗人此时空虚、寂寞的心境。4.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该诗通过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景物?对抒写离情有什么作用?

全诗紧扣“微雨”、“暮钟”,通过重帆、迟鸟、海门、浦树等意象,勾画出压抑阴沉,暗淡迷蒙的傍晚江上雨中景色。以衬托浓烈沉重的别情。诗人置身其间,情动于衷,不能自已,不禁潸然泪下,离愁别恨喷涌而出,逼出尾联“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的直抒胸臆.
5.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①首联包含几层意思?请逐一写出。A双方离别有10年之久B这十年经历了一场动乱
C二人分手于幼年,重逢于成年D这是一次意外相逢
②“暮天钟”除了作为日暮的标志外,还有什么作用?
表明二人叙谈十分投入、专注、融洽,顾不得观望天色变化,也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只有远处传来的寺院钟声,才使他们意识到原来已是黄昏。足见相逢之乐,并用以反衬再别之悲。
6.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①这首的体裁属于近体诗中的七言绝句,题目中能涵盖全诗内容的词语是别。②诗人是怎样表达他对湖上亭的依恋难舍之情的?
采用拟人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柳条藤蔓牵衣拉裾,见其对主人依依不舍的深情;黄莺频啼,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想到离别的眼泪。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7.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①首联写景有什么特点?描绘出一幅怎样的图景?有何作用?
青白相间,色彩明丽;动静结合,情态逼真。描绘出一幅,青山横郭,白水绕城的廖阔明丽的图景,点出送别地点,渲染送别背景,衬托孤寂空虚之情。②全诗主要用什么手法写离别之情?
比喻和衬托。“孤蓬”喻友人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孤独无依,表达了对友人漂泊生活的深切关怀。“浮云”喻友人行踪不定,漂泊无依;“落日”隐喻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结句则以斑马长鸣烘托无限哀伤之情,以景结情。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66e5c0e4a7302768e993998.html

《依依难舍的送别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