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陈鼓应译文

发布时间:2018-07-01 09:03:4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老子》

■《〈老子〉九章》译文

【二章】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

有和无互相生成,难和易互相完成,长和短互相形成,高和下互相包含,音和声互相和调,前和后互相随顺,这是永远如此的。

所以有道的人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世事,实行“不言”的教导;让万物兴起而不加倡导;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已有;作育万物而不自恃己能;功业成就而不自我夸耀。正因他不自我夸耀,所以他的功绩不会泯没。

【三章】不标榜贤才异能,使人民不争功名;不珍贵难得的财货,使人民不做盗贼;不显耀可贪的事物,使人民不被惑乱。

所以有道的人治理政事,要净化人民的心思,满足人民的安饱,减损人民的心志,增强人民的体魄。常使人民没有(伪诈的)的心智,没有(争盗的)欲念。使一些自作聪明的人不敢妄为。以“无为”的态度去处理世务,就没有不上轨道的。

【十三章】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重视身体好像重视大患一样。

什么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得宠仍是下等的,得到恩惠感到心惊不安,失去恩惠也觉惊恐慌乱,这就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

什么叫做重视身体像重视大患一样?我所以有大患,乃是因为我有这个身体,如果没有这个身体,我会有什么大患呢?

所以能够以贵身的态度去为天下,才可以把天下寄托给他;以爱身的态度去为天下,才可以把天下委托给他。

【十九章】抛弃聪明和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和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就自然会消失。“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全是巧饰的,不足以治理天下。所以要使人有所归属:保持朴质,减少私欲,抛弃“圣智礼法”的学问,没有忧虑。

【五十七章】以清静之道治国,以诡奇的方法用兵,以不搅扰人民来治理天下。我怎么知道是这样的?从下面这些事端上可以看出:

天下的禁忌越多,人民越陷于贫困;人间的利器越多,国家越陷于混乱;人们的技巧越多,事情就连连发生;法令越森严,盗贼反而不断地增加。

所以有道的人说:“我‘无为’,人民就自我化育;我好静,人民就自然上轨道;我不搅扰,人民就自然富足;我没有贪欲,人民就自然朴实。”

【五十八章】政治宽厚,人民就淳朴;政治严苛,人民就狡猾。

灾祸啊,幸福倚傍在它里面;幸福啊,灾祸藏伏在它之中。谁知道它们的究竟?它们并没有一个定准!正忽而转变为邪,善忽而转变为恶。人们的迷惑,已经有长久的时日了。

因而有道的人方正而不割人,锐利而不伤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耀。

【六十五章】从前善于行道的人,不是教人民精巧,而是使人民淳朴。

人民所以难治,乃是因为他们使用太多的智巧心机。所以用智巧去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灾祸;不用智巧去治理国家,是国家的幸福。

了解这两种治国方式的差别就是一个法则。经常认识这个法则,就是“玄德”,“玄德”好深啊!“玄德”好远啊!和事物复归到真朴,然后顺应于自然。

【七十六章】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的时候就变成僵硬了。

草木生长的时候形质是柔脆的,死了的时候就变成干枯了。

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存的一类。

因此用兵逞强就会遭受灭亡,树木强大就会遭受砍伐。

凡是强大的,反而居于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占在上面。

【八十章】国土狭小,人民稀少。即使有各种器具,却并不使用,使人民重视死亡而不向远方迁移。虽然有船只车辆,却没有必要去乘坐;虽然有铠甲武器,却没有机会去陈列。使人民回复到结绳记事的状况。

使人民有甜美的饮食,使人民有美观的衣服,使人民有安适的居所,使人民喜欢他们的习俗。邻国之间可以互相看见,鸡鸣狗吠的声音可以互相听见,人民从生到老到死,互相不往来。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756924b2b160b4e767fcf0a.html

《《老子》陈鼓应译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