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训练10篇及详细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2020-05-14 10:28:5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散文阅读训练10篇及详细答案解析

  一.解答题(共2小题)

  1.江南瓦

  陈志宏

  瓦是江南的帽,楚楚然,如片片暗玉点缀屋上。

  瓦来自泥土,历经火炼,是土里长出的硬骨,是火中飞出的凤凰。

  一片片盖在屋顶,似鱼鳞,又像梯田,晴时挡烈日,雨天遮雨水。偏偏不碍风游过,上瓦与下瓦之间有缝,沟瓦与扣瓦之留有隙,这小小的缝隙里,清风流淌,朗月流银。江南屋有风,当数瓦上功。住在这样的青砖瓦屋里,冬暖夏凉,气韵悠扬。

  瓦是风雨之中最玄妙的乐器。风在瓦缝中穿行,声如短笛,拖着长长的尾音,是底气充足的美声。雨点落下,清越激昂,雨越来越大,击瓦之声,与飞流的雨声汇聚成一曲浑厚的交响乐。

  最美要数檐下滴雨了。像是有一根无形的线,把那雨珠串起来,上连着屋檐最边沿的沟瓦,下系在地上一洼清亮的雨水里。风吹来,雨珠飘来荡去,像个顽皮的孩子,尽情地撒欢,恣意地嬉戏。雨珠稀稀落落,那是小雨;雨珠变得密密挤挤,那是雨势明显增大之故;当檐下雨珠落成一条雨线时,雨就大了,很大,很大。

  江南风暖瓦生烟。炎夏的阳光,火一般普照,屋瓦之间,丝丝然,飘飘然,升腾一缕轻烟。如烟如梦,亦似花。烟,其实是光影的折射,却给瓦平添动感。日影飘然,烟瓦舞动,那是瓦在跳一支奇妙的日光舞。

  江南少雪。真的落了雪,瓦就有最柔美的银白曲线,恰似性感女人着一袭素白的丝质旗袍。融雪,是从水声开始的。屋瓦上的积雪化了,一滴一滴、一线一线的雪水,便从瓦上飞落下来,屋檐下淅淅沥沥的滴水,其声势堪比一场中雨了。

  岁月催人老,亦使江南瓦落尘泛黑。

  天长日久,沙土落在瓦上,叶片烂在瓦间,一层一层,积累着厚厚的光阴故事。偶尔,有种子在风中摇落于瓦中,抑或从鸟嘴里飘落瓦上,便会长出一丛碧绿的“瓦上草”﹣﹣几十年上百年的古屋的标志之一。

  比草更能为江南瓦披绿装的是苔藓,特别是背阴的北边瓦,浓妆淡描,深浅不一。长苔的江南瓦,神似一块暗玉,墨绿,深绿,暗绿,远远地看上去,绿意摇曳,深沉如佛。这种绿,透着深蓝,于是,人们创造出了一个形容词﹣﹣瓦蓝。

  江南瓦,没有北方琉璃瓦那种贵族气息,卑微如草芥;更没有琉璃瓦那种流光溢彩,粗糙如土坷。但它是人们容身之需,安居之宝。

  只是钢筋水泥,一步一步,把江南瓦逼进历史的暗角。真担心不久的将来,人们会用狐疑的神情在“百度”里去探寻:什么是瓦?什么叫瓦蓝?那时,谁还会如我般深情地怀念那江南瓦。

  (选自《散文》杂志2009第2期,有改动)

  (1)请你筛选文中描写江南瓦的有关信息,填入下面的编辑框中。

  外观与功能→   →   →   →   →瓦上草和苔藓

  (2)请从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两方面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江南屋有风,当数瓦上功。住在这样的青砖瓦屋里,冬暖夏凉,气韵悠扬。

  ②风吹来,雨珠飘来荡去,像个顽皮的孩子,尽情地撒欢,恣意地嬉戏。

  (3)本文倒数第二段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4)①文末作者含蓄地表达了对什么样的社会现象的忧思?②你是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担忧的?为什么?

  2.枫叶礼赞

  孟超

  我爱枫叶,因为它红得深浓,红得艳丽。

  多少年来,一想到秋,我首先就会想到枫叶;想到枫叶,就会想到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就会引发许多联想和感慨。在萧瑟的秋天,枫叶红得那么动人,不能不使我心驰神往。

  在北京,重阳节过后到香山看枫叶,正是《艮好的时节。过去的文人骚客,在这样的时候,往往骑一头小毛驴儿,慢慢地出了西直门,一步一颠直往西边走去。到了碧云寺一带,就渐入佳境,像喝了一杯花雕酒一样,陶醉于枫叶那鲜艳的色彩,流连忘返。有时,他们还会即景遣兴,吟诗作赋。我虽没有这样闲散的雅兴,但我也爱枫叶。没有别的,爽直一点儿说,就是因为她红!

  秋冬之交,正是吃萝卜的时候。夜晚的街头,常常传来“萝卜赛梨”的清脆叫卖声,引诱你不得不去买一个尝尝。萝卜有“红到心”的别称,可是它的内心是不是红的,还得等到剖开之后才见分晓。这哪里赶得上枫叶。枫叶是那么直接、那么毫不遮掩地展现自己的色彩。枫叶敢于红,红得有气魄。

  枫叶之可爱,还在于当别的叶儿经秋枯落时,她偏偏红得艳丽。她耐得住风霜交加,经得起秋,战西风而不怯,披严霜而愈丽,显露出无畏无惧的神采。单凭这一点,就值得我们赞美。

  有人说,枫叶虽红,可毕竟是到了肃杀的秋天。《董西厢》中有一警句:“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以枫叶吟离别,把枫叶比作血,这是随人的心情而生发的。但在我看来,说肃杀也好,比作血也好,都还是在于秋,而不在于枫叶;把枫叶之红比作血,那恰是因为她抗得住肃杀之气啊!枫叶也并不因为红而孤独。你看,去香山看红叶的人那么多;而且,东篱黄菊,山涧青松,挺拔的竹,清香的梅,或跟她同时,或相继绽放,都与枫叶相伴,在耐寒抗冷中各显风采。

  一想到秋,我就想到枫叶,想到枫叶,往往使我又联想到那些在各个岗位上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展示自我的劳动者。他们抗严寒,战酷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他们不畏艰难,勇于奉献,弘扬了时代的精神。他们尽管很普通,却是我们时代的英雄。我觉得,用枫叶来比喻这样的英雄人物是再恰当不过了。

  我礼赞枫叶,我爱她斗西风血点儿红!

  (选自《名家咏物100篇》,有改动)

  (1)从上文看,枫叶有哪些特征?

  (2)作者写秋冬之交的萝卜,引用《董西厢》中的警句,各有什么用意?

  (3)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谈谈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作者笔下的枫叶有什么象征意义?

  (5)本文是围绕枫叶展开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行文思路。

  二.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

  3.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下列各题。

  故乡的风

  杨俊文

  ①锦州风大。

  ②童年记忆里的风,有时在耳际嘶鸣,双眼便旋即做出眯起的样子,像是担心那风里的尘沙,还会吹进我的眼里。我知道这是瞬间的幻觉。

  ③最初,我对风的色彩的识别是黄色。其实,风不该有颜色,即使有,也是人的赋予,比如,风从海洋上吹过,说风是蓝色;从森林吹过,就是绿色;从雪山上吹过,就变成了白色。而家乡的风,与其它地方的风明显不同﹣﹣它个性十足,生猛异常。那时,还没听过“沙尘暴”这个词,只知道“刮黄天儿”,风刮起,天空一片昏黄。

  ④故乡的风之所以气势恢宏,是其中的沙尘充当了风的武器。那时的风与沙尘,像是从未分开过。风力助推沙尘漫天席卷,掀翻了街口摆着糖果的摊板,刮跑了老爷爷头上的帽子。偶尔看见骑自行车的人,在风里歪扭一阵之后,不得不屈尊下驾,吃力地推车前行。有时在教室里正聚精会神地听讲,风猛然用力,让玻璃飞出窗框,在书桌上和地上“哗”地破碎。

  ⑤我和同伴们对风的防御,最早使用的是风镜。顾名思义,风镜就是防风的眼镜。玻璃镜片镶在细细的钢丝框上,四周有密织的布罩,两端用皮筋连接,套在头上拉至眼部,风便吹不着眼睛了。每副风镜五分钱,后来有了塑料的镜片,价格要高出很多。戴风镜并不完全是为了防风,重点是防风里的沙子。

  ⑥从上小学的第一天起,我就开始戴风镜了。与书包一样,风镜是每个学生的“标配”。走进教室,摘下风镜,两眼周围湿湿的,时间久了,眼部泛出两个浅白的圈圈。在风大的季节,走在上下学的路上,自然躲不过风的袭扰。风从对面来,尘沙吹打在风镜上,会有“沙沙”的声响,眼前的路变得模糊不清。不知道何为“能见度”,只觉得路不在脚下。当我习惯地背过身去,风会把衣襟高高掀起,裤子突然变得异常肥大。沙粒打在后背上,能听见密密的“啪啪”声,仿佛是一阵暴雨的吹打。

  ⑦城南的小凌河岸,是放风筝的去处。小凌河在明朝开始有了好听的名字,称之为“凌川”“锦水”。童年时听老人说,锦州有“八景”,其一便是“锦水回纹”。我没看过有回纹的锦水,只看过它在雨季里咆哮,而雨季一过却干涸得滴水皆无。河的南岸几乎没有人烟,无水的河道与河岸连在一起,放风筝则视野开阔。我仅放过一次风筝,地点就在那里。记得那只风筝是用牛皮纸糊成的很大的“鹰”,父亲为之花费了多半天的时间。放风筝前,我找来好几个伙伴,想在他们面前炫耀一番。乘着晚秋的偏北风,“鹰”很快飞起来了,飞到河道的上空,颇有搏击长空的英姿,伙伴们开始欢呼。

  ⑧年少不懂气象知识,也不知道其它地方,风是否也是这样的刮法。故乡在渤海湾处,气候本该沾个湿润才是,但在记忆中,却是年年风干、风大、风多。冬天刮大北风,能把厚厚的棉衣打透。好不容易盼来春天,万物复苏之时,却正是大风恣肆之日。夏季虽闷热,但风小,算是快乐时节。秋天一来,风比春天更甚。那时,没读过清代学者孙星衍的“莫放春秋佳日过”,要是读过并懂其意,定会说他胡言乱语。长大后,读“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便从心底仰羡江南,忽然觉得自己“生不逢地”。

  ⑨原以为,故乡风的大小怕是不易改变了。但故乡人却不甘心,坚持数年植树造林。上小学时,老师带学生植树,边植树边说,树多了,长高了,风就跑了。

  ⑩一种向往久了,便会跑进梦里。我多少次做过江南的梦,虽然是文字里的江南,但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还有茂林修竹、碧水微风,着实让我兴奋一阵。当然,故乡是变不了江南的。故乡的人也许和我一样,少不了做江南的梦。

  ⑪梦做着做着,故乡竟然有了梦里的轮廓,大概是经过了四十年的光景,那轮廓渐渐清晰,渐渐现出了树,现出大片大片的密密的林,覆盖在城的周围,漫过山峦,漫过村庄,一直漫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⑫数不清的风筝,还在空中飘飞。河岸,确切地说是河的两岸,已被装点出缤纷的色彩。弯曲的小路,顺着河流蜿蜒伸展,间或有大片的绿草和好多种树。河水很是平静,像是过去的一切都不曾发生过。波光微微泛动,明亮而安谧,倒映的绿荫加重了几层水色。看得出来,流水不再是河道上的匆匆过客。鳞次栉比的高大楼宇,被纵横交错的黑色路面,分割成鲜亮的组群。

  ⑬梦里有的,连连飞来眼底;梦里没见过的天鹅,竟也成群飞来,栖落在城区偏北一座新建水库的上游。因此,那里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天鹅湖。灰鹰、苍鹭、鸥鸟、秋沙鸭、赤麻鸭……追逐着从水库里流淌出的小凌河的浪花。

  ⑭故乡的风,依然在四季里行走,从未停歇,但它已失去身披黄色的凶猛。穿过绿树荫荫,送来阵阵洁净的清爽,露出透明的形态。记忆中和现实中,故乡的风究竟形态如何,又会带来怎样的回味和感受,也许,只有故乡人知道……

  (选自2018年8月4日《人民日报》)

  (1)文章以“故乡的风”为题,有什么作用?

  (2)删去第④段加点的部分,全句的表达效果会有怎样的变化?

  风力助推沙尘漫天席卷,掀翻了街口摆着糖果的摊板,刮跑了老爷爷头上的帽子。

  (3)简要分析第⑨段在文中的作用。

  (4)联系上下文,从表达方式或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⑫段划线句子。

  河水很是平静,像是过去的一切都不曾发生过。波光微微泛动,明亮而安谧,倒映的绿荫

  加重了几层水色。

  (5)概括选文主旨,并探究其中反映的时代精神。

  4.

  灯如红豆

  侯志明

  ①有句诗说“灯如红豆最相思。”

  ②夏日炎炎的夜晚,我经常会在夜深人静后走向阳台,看城市迷人的夜光。望着望着,有时会掉下眼泪来,不止一次。

  ③我总会想到童年、少年时陪伴我的那盏小油灯。

  ④那是一盏自制的、简单的煤油灯。一进腊月,母亲就要夜夜坐在小油灯前,赶做新衣或者浆洗旧衣。白天辛苦一天,晚上还要干活到下半夜。有一天,我睡醒一觉,发现母亲还在灯前纳鞋底做新鞋,腿上盖着被子,身上披着棉衣。一手拿着鞋底,一手交替拿锥子和针线。先用锥子扎,再用针穿线,再在膝盖上使劲地勒紧。我看着看着,忽然看见她浑身一抖,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斜倚在了窗台上。灯仍然在嗤嗤地发着光,没被吹灭。知道她还会起来,我就没吱声,静静地等候着。果然,过了五六分钟吧,她又坐了起来,拿起没做完的活儿。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但我一张口,说出的却是“妈,我要尿尿”。妈没有抬头,只是说“灯亮着呢,去吧。”尿完尿,我回转身,站在那儿,盯着母亲,希望她看我一眼,等来的却是“冷,快去睡,感冒了过不好年”。她仍没有抬头。“那你怎么还不睡?”“快完了,一会儿睡。”在母亲的心里,为了孩子过年,这些活儿不但是定了量的,而且也是限了时的。年年如此。

  ⑤直到今天,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从没有熄灭。它渺小像母亲,它柔弱像母亲,但它明亮也像母亲。母亲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照亮了我们艰难生活的每一天。

  ⑥后来,我们家又有了另一盏油灯。那是一盏玻璃底座,玻璃肚子,带了玻璃灯罩的油灯。自从有了这盏灯,我们总希望父亲天天点亮这盏灯,那样不但整个家里会明亮很多,而且我们可以蹭亮光看书写作业。有一年的年底,父亲又点亮那盏灯,开始清点账目,我又蹭光写起作业,写完就去睡了。睡醒一觉,我发现父亲仍然在翻本子打算盘。冬天天冷,他一会儿哈手,一会儿跺脚,眉头紧锁,仿佛遇到了什么大事。看着父亲着急不安的样子,我便从被窝里伸出头问:“爹,咋了?”“没咋,有两毛钱,对不上账。”“多了还是少了?”我接着问。“多了。”他说。“多了,那好呀!”我说。他又转过头并拧小灯火,走过来坐在炕沿边摸着我的脸:“不知道给谁少算了。两毛,一个壮劳力两天才能挣到。”

  ⑦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也从来没有和父亲分开过。它教给我认真、公道、善良地对人对事,遇有疑难、面对选择时推己及人。

  ⑧后来,我上了高中。为了在教室关灯后能多学习一会儿,我备了一盏小油灯。多少次,在寒冷的冬天,我的手冻得不能拿笔想放弃的时候,是这盏小小的灯给了我些许的温暖。尤其难忘的是,有一个冬天的早晨,我带了灯去教室背书,可是只过了一会儿就油尽灯灭,正在我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个与我坐得不远的女同学将她的灯推到了我的面前,自己站起来走出了教室。这一举动是我万万没想到的,因为在那个年代,男女同学是连话都不说的。何况这个女同学是我们男生认为最丑,而且她也应该是意识到了的。那一刻,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美。

  ⑨几十年来,陪伴我的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油灯,都已难得见到了,但它照耀我前行的路却是那样的明亮宽展,给我的启迪又是那样的深刻受用。

  ⑩“灯如红豆最相思”的前面还有一句,是“书似青山常乱叠”。把灯和相思联系起来的这位诗人,升华了我对灯相思的境界和品位。

  (选文有删改)

  (1)文童重点写三盏“小油灯”,它们都给了“我”启迪。结合全文,填写表格。

  “小油灯”相关人物给“我”的启迪

  第一盏母亲积极面对困难,生活的道路会越来越明亮。

  第二盏父亲①

  第三盏女同学②

  (2)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她)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于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

  ②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地去睡觉。

  (4)文章以“灯红如豆”为题目,有什么妙处?

  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访 梅

  小时候,对于我们这些孩子,冬天实在单调,到处是一片白。游戏也懒得去做,生活一下子变得索然无味。正难熬着,奶奶说,舅爷要来家了。我们十分高兴,盼望着他早点到。

  舅爷是个画家,听奶奶说,他的名气老大,在国外办过画展。但我们翻看他的画集,却并不佩服他,他的画简单极了,每幅画都懒得去画满,往往就是那么几块几笔水墨,那蚂蚱,似乎并不就是蚂蚱,那小鱼,似乎并不就是小。我们当时就嗤地笑了,觉得跟我们的画差不多呢。于是乎,我们就不敬而远之了,随便着和他对话,缠他讲城市的故事,日子也觉得有些生气。一天,他提出要出外作画去,大雪天里,天地一片儿白,有什么可画的呢?我们很有儿分_____,更有了几分好奇,便闹嚷嚷地跟他了去。

  山包上雪很厚,什么凹的凸的地也没有了;树上,也没有一片叶子。这里有什么可画的呢?舅爷拣着一块石头坐下,眯缝了那双眼睛,左看看,右看看,看远又看近。足足半个时辰,才拿出画夹开始画起来了。我们一眼一眼看,看着看着,果然天地单调,画面更单调。

  “单调极了,”我们说,“我们给你寻些能画的色彩吧。”

  “找些什么色彩呢?“

  “譬如梅花,那花是多么红呢!”

  “去吧,舅爷等着你们寻来最美的东西。”舅爷笑了,叮咛我们小心去寻。

  我们跑去了,先是到了东边,那是一漫斜坡,稀稀地站着几株柿树,如今光裸裸的,没有一颗红艳艳的果子,铁似的枝条衬在雪里,似乎在作着沉思。再往远去,也是一片灰白。

  我们又跑到山包西边,心想这儿一定是会有梅的,因为长着许多树。但是,我们细细地在找了,并没有什么梅的,甚至连别的什么颜色的东西也没有。我们一下子都瘫在雪窝里,觉得这冬天里,实在是没有什么可画的色彩了,一时之间,又觉得舅爷可笑:连色彩都没有,还谈得上什么美吗?真后悔不该这么跑了山包的几面坡,更后悔跟着舅爷到这里来呢。

  我们转回到舅爷那儿,十分_____,他竟已画了四张画,看见了我们,说;“孩子,寻到了吗?”

  “什么也没寻到,只是白的。”

  “好了,找到了。”

  “白的有什么意思?”

  “你们想想,天是什么,天是云,云是什么,云是蒸气,蒸气是什么,蒸气是水,水是什么,水是白的。天上地下,哪一样不是白色的呢?白色是最美的色彩呢!”

  “那么说,”我们一时_____了,“什么东西里,什么时候难道都有美吗?”

  “对了,孩子!美是到处都有的,但美却常常被人疏忽了。你们总是寻那大红大绿,可红得多了,使你烦躁,绿得多了,使你沉郁,黄得多了,使你感伤,只有这白色是无极的,是丰富的,似乎就无极得无有,丰富得荒凉了呢。”

  我们都哑然笑了,虽然听得并不甚明白,但毕竟惭愧起来,而且自那以后,愈来愈加深了理解,深深地后悔辜负了多少个冬天,使多少个美好的东西毫无意义地无知地消磨过去了。

  (选自《贾平凹散文精选》,有删改)

  (1)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吃惊狐疑疑惑

  B.狐疑吃惊疑惑

  B.疑惑狐疑吃惊

  D.疑惑吃惊狐疑

  (2)请依据文章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

  听说舅爷来家,我们高兴地盼望→   →跟随舅爷并看他作画,我们觉得画作单调→   →听舅爷讲白色是最美的色彩后,我们惭愧起来

  (3)请结合上下文,体会下列各句中“笑”的含义。

  ①我们当时就嗤地笑了,觉得跟我们的画差不多呢。

  ②我们都哑然笑了。

  (4)请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舅爷拣着一块石头坐下,眯缝了那双眼睛,左看看,右看看,看远又看近。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②我们一下子都瘫在雪窝里。(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5)请结合全文,说说如何才能避免“使多少个美好的东西毫无意义地无知地消磨过去”。

  6.①那个暑假,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因为我又听到歪儿那尖细的召唤声:“来玩踢罐电报呀﹣﹣”

  ②“踢罐电报”是那时男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它不但需要快速、机敏,还带着刺激的冒险滋味。它的玩法简单易学,谁都可以参加。先是在街中央用白粉笔粗粗画一个圈儿,将一个空铁罐儿摆在圈里,然后大家聚拢一起“手心手背”分批淘汰,最后剩下的人坐庄。坐庄可不易,他必须极快地把伙伴们踢得远远的罐儿捡回来,放到原处,再去捉住一个乘机躲藏的孩子顶替他,才能下庄。可是就在他四处去捉那些藏身的孩子时,冷不防从什么地方会蹿出一人,“叭”地将罐儿踢得老远,倒霉,又得重新开始……一边要捉人,一边还得防备罐儿再次被踢跑,这真是个苦差事,然而最苦的还要算歪儿!

  ③歪儿站在街中央,寻着空铁罐左盼右盼,活像一个蒸熟了的小红薯。他细小,软绵绵,歪歪扭扭;眼睛总像睁不开,薄薄的嘴唇有点斜。他妈妈四十岁才生下这个有点残疾的儿子,取名叫“歪儿”。我们每天都听到她呼唤儿子得我声音,却把“弯儿”错听成“歪儿”。由于他身子歪,跑起来就打斜,玩“踢罐电报”便十分吃亏。可是他太热爱这游戏了,他宁愿坐庄,宁愿徒自奔跑,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大家玩的罐儿还是他家的呢!只有他家才有这种装芦笋的长长的铁罐,立在地上很好踢,如果没有这宝贝罐儿,说不定大家嫌他累赘,不带他玩了呢!

  ④这游戏简直就是为我发明的﹣﹣我个子比同龄的孩子高一头,腿也几乎长一截,跑起来真像骑摩托送电报的邮差那样风驰电掣,谁也甭想逃脱我的追逐。尤其我踢罐儿那一脚,“叭”的一声过后,只能在运处朦胧的暮色里去听丁零当啷的声音了,要找到它可费点劲呢!这时,最让大家兴奋的是瞅着歪儿去追罐儿那样子,他一忽儿斜向左,一忽儿斜向右,像脱了轨的车,逗得大家捂着肚子笑。当歪儿正要发现一个藏身的孩子时,我又闪电般冲出来,一脚把罐儿踢到视线之外,可笑的场面便再次出现……就这样,我成了当然的英雄,得意非凡。歪儿怕我,见到我总是一脸懊丧。天天黄昏,这条小街上充满着我的迅猛威风和歪儿的疲于奔命。终于有一天,歪儿一屁股坐在地上,怏怏无奈地痛哭不止……他妈妈跑出来,叫着骂着,扯他胳膊回家。【甲】我们都感觉自己做了什么不好的事,默默站了一会儿才散。

  ⑤歪儿不来玩“踢罐电报”了。【乙】他不来,罐儿自然也变了,我从家里拿来装草莓酱的小铁罐,短粗,又轻,不但踢不远,有时还踢不上,游戏的快乐便减色许多。那么失去快乐的歪儿呢?我望着他家二楼那扇黑黑的玻璃窗,心想他正在窗后边眼巴巴瞧着我们玩吧。【丙】这时忽见窗子点点开启,跟着一个东西扔下来。这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那么熟悉、那么悦耳、那么刺激,原来正是歪儿那长长的罐儿。【丁】我迫不及待地朝他招手,叫他来玩儿。

  ⑥歪儿回到了我们中间。

  ⑦一切都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大家并没有商定什么,却不约而同地不叫他坐庄。有时他“手心手背”输了,也很快有人情愿被他捉住,好顶替他。大家相互配合,心领神会,作假成真。一次,我看见歪儿躲在一棵大槐树后正要被发现,便飞身上去,一脚把罐儿踢得好远好远,解救了歪儿,又过去拉着他,急忙藏进一家院内的杂物堆里。我俩蜷缩在一张破桌案下边,紧紧挤在一起,屏住呼吸,互相都能感到对方急促的心跳,这紧张充满异常的快乐啊!我忽然见他的眼睛竟然睁得很大,目光兴奋、亲热、满足,像晨星一样光亮!原来他有这样一双又美又动人的眼睛。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双眼睛,就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点亮?

  (选自《冯骥才散文选》,有改动)

  (1)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

  我的心被一种内疚深深地刺痛了。

  A.【甲】B.【乙】C.【丙】D.【丁】

  (2)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品味其表达效果。

  ①那个着假,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

  ②他宁愿坐庄,宁愿徒自奔跑,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

  (3)第⑥段独句成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在内容上的作用是   。

  (4)第⑦段说“一切都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请联系上下文概括发生了哪些变化。

  (5)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简述理由。

  7.【二】

  扁担的一生

  范宇

  ①在村庄的记忆里,几乎任何时间、任何角落都能见到扁担的身影。挑粪、挑种子、挑谷子、挑土豆、挑橘子……农人在土地上的所有倾注与收获,都与扁担密不可分。扁担就是农人的精神脊梁,让他们挑起一个家庭重担的同时,也挑起了一个村庄沉重的历史与殷殷期盼。

  ② 。母亲嫁给父亲时,半背篼谷子便是全部的家当。泥墙茅顶的房子破败不堪,常常在狂风骤雨中摇摇欲坠,只有立于墙角略弯的扁担显得精神抖擞,给人信心与希望。或许,母亲嫁给父亲的勇气,有几分便来自于扁担的抖擞精神。总之,在昼夜有序更替的村庄里,父母用扁担慢慢挑起了生活的担子,就像蚂蚁搬家一样,虽然缓慢,却渐渐挑出了一个家庭的崭新面貌。

  ③ 。

  ④20年前,父亲从山里找到一截不错的木材,正想着用来做点什么呢。身为木匠的舅舅几乎脱口而出﹣﹣扁担。对,扁担!父亲也认为,只有改成一根扁担,才不辜负这上好的木材。说干就干,粗糙的木材到了舅舅手里,不用半天,就变成了一根笔直的扁担。扁担不能太直,太直则易伤肩头和腰。因此,还得将扁担以火烤之后,用外力将之略微压弯成弓形。可这根扁担实在太有骨气了,即便火烤、重压,仍然笔直,没有半点屈服。

  ⑤这根扁担挑起来更吃力,父亲却爱不释手。之后的许多年里,父亲无论挑什么,都用她。有次在挑玉米时,父亲不小心闪了腰,疼了好长一段时间。但父亲并没有放弃她,用汗水和心血一点点浸润着她,渐渐地,她坚硬的心被融化了,挺直的腰板,也弯了下来。父亲挑起扁担来越来越有默契,像与母亲的婚姻一样,虽偶有磕磕绊绊,感情却越来越深厚。她也没有辜负父亲的良苦用心,苦心经营,以顶天立地般的气概,让一个家庭从贫穷落后走向富足安逸。

  ⑥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少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离开村庄,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扁担也渐渐地走向了落寞。不少人再也没有回来,在城里买了房子,过上了舒坦的日子。这也让父亲坚信一根扁担能够挑出一个未来的信念,逐渐土崩瓦解。或许,这背后更多是村庄现实的无奈。

  ⑦无论如何,父亲最终选择了离开。

  ⑧曾经朝夕相对的扁担被搁置在了一个冰冷的墙角,孤零零的。说来也奇怪,没有了重压,扁担却一天比一天更弯,弯得像一个苟延残喘的暮年老者。或许,再过几年,抑或十余年,她便将走完一生,彻底告别深爱了一生也奋斗了一生的村庄。

  ⑨这也是农人的一生。

  ⑩九月,村庄又迎来冷冷清清的收获季节。我返城时,碰见正挑着谷子从田边迎面走来的大伯。大伯今年已60余岁了,还在田间劳作着。他也曾短暂离开过村庄,却始终没能走出像扁担一样的命运。他仍然坚信着,只要村庄还在,扁担还在,就一定能够扛起生活的重担。甚至,在人烟越来越少的村庄里,不少死守的农人还是坚信﹣﹣一根扁担仍能挑起一个村庄。

  ⑪这是一种可贵精神,或许它与现实追求早已背道而驰,却让人肃然起敬。

  (选自《襄阳晚报》2016年3月3日,有删改)

  (1)根据上下文,将下面两个句子分别填入文章②③两段横线处,第②段应填   ,第③段应填

  A、这让我有了探索一根扁担一生的浓厚兴趣。

  B、我的家也是扁担挑起来的。

  (2)阅读文章④﹣⑥段,概括补充扁担经历的主要变化过程。(每空不超过5个字)

  上好的木材→   →渐弯的扁担→

  (3)作者提到“扁担”,多次使用第三人称“她”,有何表达效果?

  (4)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⑩段画线句子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扁担”在文中有着丰富的内涵,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各题

  少年书架

  ①喜欢书,像喜欢一件宝物。小时每每发了新书,都要找来旧报纸,包了书皮,工工整整写上:语文,数学……然后是班级姓名。手里托着书,美滋滋看着,心里有份庄重。有种没来由的稳妥。

  ②学期末,新书变旧书,一如既往的整齐,只是有了岁月的痕迹,泛着淡淡的黄。细心收起来,放到纸箱里,来年春天,再搬出来晒太阳。

  ③偶然去老师家,一进门就呆住了:老师客厅的一面墙,宽宽大大一面架子,大大小小的书,一本本直立着,是一队队意气风发的少年,春意荡漾啊!罗列其中的,还有照片,石膏雕像,或者一盆小小的文竹……我真是看呆了,书,可以这样放,多好!

  ④那是王老师用木板和木条,自己钉在墙上的,美其名曰:书架。我用手抚摸着那粗糙的木条、木板,还有书,像是就别的朋友,细腻,温暖。

  ⑤我迷恋上老师书架的样子了,在书桌前,把书一本本立起来。左右用厚厚的字典做靠背,俨然一个小书架了。这小小发明,竟然让我激动了许久。

  ⑥放学回家,喜笑颜开地告诉爸妈,我有书架了!爸妈一愣,哪里的?

  ⑦待我把在老师家里的所见,以及自己在书桌上摆放的事告诉他们的时候,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⑧那是,家里的条件不好,能上学读书,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哪里还敢奢望买上一件这样“无用”的家伙呢?当然,我也会悄悄想:什么时候,我也会真的拥有一个那样的小小书架?

  ⑨那是一个秋日,天,蓝蓝的,几片厚厚的白云,暖暖地轻轻的飘着。爸爸下班回家,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连声道:够了,够了!

  ⑩什么够了?我和妈妈惊奇地从屋子里跑出来。看,这些木头足够做一个小书架了。爸爸兴奋着。我看那些木条、木板,在爸爸的自行车后架上安静地等待着。小心脏一下子活跃起来,不知所措了,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⑪爸爸利用下班的时间,去包装厂,在丢弃的废料中,千挑万拣,捡来这能用的木料。

  ⑫歇班两天的爸爸,用砂纸,一点点地打磨着那些木头,准备好锤头、钢锯、各种钉子、油漆……放了学的我,迫不及待地往家里跑,蹲在一边,看着爸爸在木屑中忙乎。

  ⑬天,静静的;阳光,亮亮的。院子里似乎有了道道金光。两天的时间,掰着手指过。

  ⑭小小的书架成了!

  ⑮爸爸问我,喜欢什么颜色。我想啊,想,就调成黄色吧。爸爸涂漆,一遍又一遍,慢慢地,小小书架成了土黄色,是秋天叶子成熟的颜色。

  ⑯风来,漆干。抱起书架,放到桌子的一角,把书一本本放进去。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放满书的架子,是一株亭亭玉立的稻子,安静、饱满。见到它,如见到久违的老友。

  ⑰日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过,它在身边,不离不弃,不恼不怒。经历各种漂泊,它伴着我,慢慢换了容颜。

  ⑱家里也已拥有大大的书架,开阔大气。而它早已泛起了油渍的光,笨拙而苍老。即便如此,它亦端端正正地立在我的桌前,是我的长者,沉默不语,凝视着我,撑起我的腰身。

  ⑲如果有一天,要我选择少年重来,陪伴我的,依然是少年书架。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改动)

  (1)本文围绕“书架”写了那几件事?请概括填空。

  →“我”用字典做了一个“小书架”→   →书架伴“我”成长

  (2)品读第⑦段划线句,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妈妈的心理。

  妈妈嘴角荡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

  (3)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参照示例,自选角度对文中第⑧段划线句做两条批注。

  示例:那欢喜如莲花的一般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

  批注一:以莲花的绽开来比喻我的欢喜,形象具体地再现了我放书时的心情。

  批注二:一点点绽开与前文一本本放相照应,展现了我的心情越来越愉悦的过程。

  语句: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批注一:

  批注二:

  在第十六段作者称书架为久违的老友,第十八段中又称之为我的长者,为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

  (4)在第16段中坐着称书架为“久违的老友”,第18段中又称之为“我的长者”,全文分析。

  (5)文中少年书架陪伴我成长,陪伴你成长的物品是什么,他如何陪伴你成长?请具体谈一谈。

  9.阅读下文

  忘

  季羡林

  ①人一老,就容易忘事糊涂。

  ②我认识一位著名的画家,年过八旬以后,慢慢地忘事糊涂起来。我们将近半个世纪以前就认识了,颇能谈得来,而且平常也还是有些接触的。然而,最近几年来,每次见面,他把我的尊姓大名完全忘了。从眼镜后面流出来的淳朴宽厚的目光,落到我的脸上,其中饱含着疑惑的神气。我连忙说:“我是季羡林,是北京大学的。”他点头称是。但是,过了没有五分钟,他又问我:“你是谁呀!”我敬谨回答如上。在每一次会面中,尽管时间不长,这样尴尬的局面总会出现几次。我心里想:老友确是老了!

  ③前几年,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在富丽堂皇的北京图书馆的大报告厅里举行年会。我这位画家老友是敦煌学界的元老之一,获得了普遍的尊敬。按照中国现行的礼节,必须请他上主席台并且讲话。但是,这却带来了困难。像许多老年人一样,他脑袋里煞车的部件似乎老化失灵。一说话,往往像开汽车一样,刹不住车,说个不停,没完没了。会议是有时间限制的,听众的忍耐也绝非无限。在这危难之际,我同他的夫人商议,由她写一个简短的发言稿,往他口袋里一塞,叮嘱他念完就算完事,不悖礼仪常规。然而他一开口讲话,稿子之事早已忘入九霄云外。看样子是打算从盘古开天辟地讲。照这样下去,讲上几千年,也讲不到今天的会。到了听众都变成了化石的时候,他也许才讲到春秋战国!我心里急如热锅上的蚂蚁,忽然想到:按既定方针办。我请他的夫人上台,从他的口袋掏出了讲稿,耳语了几句。他恍然大悟,点头称是,把讲稿念完,回到原来的座位。于是一场惊险才化险为夷,皆大欢喜。

  ④我比这位老友小六七岁。有人赞我耳聪目明,实际上是耳欠聪,目欠明。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其中滋味,实不足为外人道也。但是,我脑袋里的煞车部件,虽然老化,尚可使用。再加上我有点自知之明,我的新座右铭是:老年之人,煞车失灵,戒之在说。一向奉行不违,还没有碰到下不了台的窘境。在潜意识中颇有点沾沾自喜了。

  ⑤然而忘事糊涂就一点好处都没有吗?

  ⑥我认为,有的,而且很大。自己年纪越来越老,对于“忘”的评价却越来越高,高到了宗教信仰和哲学思辨的水平。苏东坡的词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他是把悲和欢、离和合并提。然而古人说:不如意事常八九。这是深有体会之言。悲总是多于欢,离总是多于合,几乎每个人都是这样。如果造物主不赋予人类以“忘”的本领,那么,我们人类在这么多的悲和离的重压下,能够活下去吗?人生下来,既能得到一点乐趣,又必须忍受大量的痛苦,后者所占的比重要多得多。如果不能“忘”,或者没有“忘”这个本能,那么痛苦就会时时刻刻都新鲜生动,时时刻刻像初产生时那样剧烈残酷地折磨着你。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忍受下去的。然而,人能“忘”,渐渐地从剧烈到淡漠,再淡漠,再淡漠,终于只剩下一点残痕;有人,特别是诗人,甚至爱抚这一点残痕,写出了动人心魄的诗篇,这样的例子,文学史上还少吗?

  ⑦因此,我必须给赋予我们人类“忘”的本能的造化小儿大唱赞歌。试问,世界上哪一个圣人、贤人、哲人、诗人、阔人、猛人,这人,那人,能有这样的本领呢?

  ⑧我还必须给“忘”大唱赞歌。试问:如果人人一点都不“忘”,我们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选自《怀旧集》,有删改)

  (1)概括“老友确是老了”的两件事。

  (2)找出表明文章写作新思路发生明显变化的句子,并抄写在横线上。

  (3)品析语言。

  ①到了听众都变成了化石的时候,他也许才讲到春秋战国!(从修辞角度)

  ②我必须给赋予我们人类“忘”的本能的造化小儿大唱赞歌。(从加点词语角度)

  (4)简要概括第④段的内容,并说说该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5)作者为什么要给“忘”大唱赞歌?

  (6)结合全文探究“忘”的两层含义。

  10.

  远去的乡村

  李汉荣

  ①“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你们只听见辛弃疾先生在宋朝这样说,我可是踏着蛙歌一路走过来的。我童年的摇篮,少说也被几百万只青蛙摇动过。我妈说:一到夏天外婆就不摇你了,远远近近的青蛙们都卖力地晃悠你,他们的摇篮歌,比你外婆唱的还好听哩,听看听着,你咧起嘴傻笑着,就睡着了。

  ②小时候刚学会走路,在泥土的田埂上摔了多少跤?我趴在地上,哭着,等大人来扶,却看见一些虫儿排着队赶来参观我,有的还趁热研究我掉在地上的眼泪的化学成分。我扑哧一笑,被他们逗乐了。我有那么好玩,值得他们研究吗?于是我静静地趴在地上研究他们。当我爬起来时,我已经有了我最初始的昆虫学。摔饺,原来是我和土地举行的见面礼:你必须恭敬地贴紧地面,才能接受土地最好的生命启蒙。

  ③现在,在钢筋水泥浇铸的日子里,你摔一跤试试?你跌得再惨,把身子趴得再低,也绝然看不见任何可爱的生灵,唯一的收获是疼痛。

  ④稻田与荷田,只隔着一条田埂,他们是一对上千年的老邻居,是芳邻。稻与荷,各自站在各自的水里,猜测着对方的冷暖和心事。他们也暗中喜欢着对方,经常互相交换些小礼物:这边把多出的荷香捧过去,那边就把宽裕的月光沿沟渠送过来。喜欢串门的青蛙也善意地丈量一下双方的水深水浅,重复一些古老的忠告。秋收后,就有细心的婶子说:这两块田里长的东西就是不一样嘛,稻米里有一股荷的香,莲藕里藏着稻米的香。

  ⑤菜地里的葱一行一行的,排列得很整齐很好看。到了夜晚,他们就把月光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早晨,他们就把露珠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冬天,他们就把雪排列成一行一行。那些爱写田园诗的秀才看见了,就学着把文字排列成一行一行。种地的父亲看见书上一行二行的,问我:这写的是什么?为啥不连在一起写?多费纸啊!我说:这是诗,诗就是一行一行的。父亲说:原来,你们在纸上学我栽葱哩,一行一行的。

  ⑥你听见豆荚炸裂的声音吗?我多次听过,那是世上最饱满、最幸福、最美好的炸裂声。所以,我从来不放什么鞭炮和礼花,那真有点儿虚张声势,一串剧烈爆响之后,除了丢下一地碎纸屑,更无丝毫诗意。那么我怎么庆祝我觉得只得我庆祝的时刻呢?我的秘诀是,来到一个向阳的山坡,安静地面对着一片为着灵魂的丰盈和喜悦而缄默着天真嘴唇的大豆啦,绿豆啦,小豆啦,豌豆啦 红豆啦 听他们那被太阳的一句笑话逗得突然炸响的“辟辟啪啪”的笑声,那狂喜的、幸福的炸裂;美好的灵感,炸得满地都是。诗,还用得着你去苦思冥想吗?面朝土地,谦恭地低下头来,拾进篮手里的,全是好诗。你即使在田野里追赶一只老鼠,也能到达一首诗的附近,离老鼠洞不远,是野草掩护的蛐蛐的琴房,正在演奏《诗经》里的某个曲调。

  ⑦纵着走过来,横着走过去,我不识字的父亲,披一身稻花麦香,在阡陌上走了几十年,我以为他只是在琢磨农事。可是,当他的田亩和更广裹的田亩,被房地产商一夜之间全部收购,种植了茂密的钢筋水泥,然后无限期地转租给再也不分泌露水,不生长蛙歌,仅仅隶属于机械和水泥的永恒荒芜时,我才突然明自:我那不识字的父亲,他纵着走过来,横着走过去,他一生都固执地走在一首诗里,他一直都在挽救那首可能真的要失传的田园诗。

  (有删改)

  (1)根据文中④⑤⑥段的内容,请仿照下面划线的短语,完成填空。

  乡村的诗意在哪里?让我来轻轻告诉你:

  她在童年的蛙声中,她在稻田的荷香里,

  她在   中,她在   里,

  她在   中,她在   里。

  (2)第②段写在田埂上摔饺,第⑥段写听豆荚炸裂声,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悟?请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①在田埂上摔跤后的感悟:   。

  ②听豆荚炸裂声后的感悟:   。

  (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

  (4)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内涵。

  我那不识字的父亲,他纵着走过来,横着走过去,他一生都固执地走在一首诗里,他一直都在挽救那首可能真的要失传的田园诗。

  (5)结合全文,说说你对题目《远去的乡村》的理解。

  散文阅读训练10篇及详细答案解析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解答题(共2小题)

  1.江南瓦

  陈志宏

  瓦是江南的帽,楚楚然,如片片暗玉点缀屋上。

  瓦来自泥土,历经火炼,是土里长出的硬骨,是火中飞出的凤凰。

  一片片盖在屋顶,似鱼鳞,又像梯田,晴时挡烈日,雨天遮雨水。偏偏不碍风游过,上瓦与下瓦之间有缝,沟瓦与扣瓦之留有隙,这小小的缝隙里,清风流淌,朗月流银。江南屋有风,当数瓦上功。住在这样的青砖瓦屋里,冬暖夏凉,气韵悠扬。

  瓦是风雨之中最玄妙的乐器。风在瓦缝中穿行,声如短笛,拖着长长的尾音,是底气充足的美声。雨点落下,清越激昂,雨越来越大,击瓦之声,与飞流的雨声汇聚成一曲浑厚的交响乐。

  最美要数檐下滴雨了。像是有一根无形的线,把那雨珠串起来,上连着屋檐最边沿的沟瓦,下系在地上一洼清亮的雨水里。风吹来,雨珠飘来荡去,像个顽皮的孩子,尽情地撒欢,恣意地嬉戏。雨珠稀稀落落,那是小雨;雨珠变得密密挤挤,那是雨势明显增大之故;当檐下雨珠落成一条雨线时,雨就大了,很大,很大。

  江南风暖瓦生烟。炎夏的阳光,火一般普照,屋瓦之间,丝丝然,飘飘然,升腾一缕轻烟。如烟如梦,亦似花。烟,其实是光影的折射,却给瓦平添动感。日影飘然,烟瓦舞动,那是瓦在跳一支奇妙的日光舞。

  江南少雪。真的落了雪,瓦就有最柔美的银白曲线,恰似性感女人着一袭素白的丝质旗袍。融雪,是从水声开始的。屋瓦上的积雪化了,一滴一滴、一线一线的雪水,便从瓦上飞落下来,屋檐下淅淅沥沥的滴水,其声势堪比一场中雨了。

  岁月催人老,亦使江南瓦落尘泛黑。

  天长日久,沙土落在瓦上,叶片烂在瓦间,一层一层,积累着厚厚的光阴故事。偶尔,有种子在风中摇落于瓦中,抑或从鸟嘴里飘落瓦上,便会长出一丛碧绿的“瓦上草”﹣﹣几十年上百年的古屋的标志之一。

  比草更能为江南瓦披绿装的是苔藓,特别是背阴的北边瓦,浓妆淡描,深浅不一。长苔的江南瓦,神似一块暗玉,墨绿,深绿,暗绿,远远地看上去,绿意摇曳,深沉如佛。这种绿,透着深蓝,于是,人们创造出了一个形容词﹣﹣瓦蓝。

  江南瓦,没有北方琉璃瓦那种贵族气息,卑微如草芥;更没有琉璃瓦那种流光溢彩,粗糙如土坷。但它是人们容身之需,安居之宝。

  只是钢筋水泥,一步一步,把江南瓦逼进历史的暗角。真担心不久的将来,人们会用狐疑的神情在“百度”里去探寻:什么是瓦?什么叫瓦蓝?那时,谁还会如我般深情地怀念那江南瓦。

  (选自《散文》杂志2009第2期,有改动)

  (1)请你筛选文中描写江南瓦的有关信息,填入下面的编辑框中。

  外观与功能→ 屋瓦风声 → 檐下滴雨 → 瓦上日光烟影 → 屋瓦积雪消融 →瓦上草和苔藓

  (2)请从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两方面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江南屋有风,当数瓦上功。住在这样的青砖瓦屋里,冬暖夏凉,气韵悠扬。

  ②风吹来,雨珠飘来荡去,像个顽皮的孩子,尽情地撒欢,恣意地嬉戏。

  (3)本文倒数第二段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4)①文末作者含蓄地表达了对什么样的社会现象的忧思?②你是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担忧的?为什么?

  【分析】这是一篇隽永的托物抒情散文。从江南瓦的外观、结构,瓦缝的风声、檐下的滴雨,瓦上的日光烟影、屋瓦的积雪消融以及瓦上的野草与苔藓等多个侧面来细细把玩它的美,表现其形、声、色、态、神的个性特征,写出了对江南瓦的喜爱。作者还将江南瓦与琉璃瓦作比较,突出其“卑微”、“粗砺”的特点,同时又指出它是人们“容身之需、安居之宝”,强调它“卑微”中的崇高、粗砺中的伟大,更深一层揭示了“我”对江南瓦钟情的原因。文章末尾用一个设问句,委婉地表露了对江南瓦在“钢筋水泥”等为标记的城市文明的逼迫下渐入历史暗角的“担心”,含蓄地表达了对现代社会诸如以“瓦”、“瓦蓝”等为代表的传统的农耕文明、乡土的自然朴素的生活方式的日渐消失的忧思。

  【解答】(1)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从文中第三自然段分析,是写其外观与功能;接着从文章三﹣四自然段的内容分析,主要写了关于风雨中的瓦;从文章第五自然段的内容分析,主要写了下雨天从瓦上滴雨的情景;从文章第六自然段的内容分析,主要写了江南风暖瓦生烟的情景;从文章第七自然段的内容分析,主要写了江南屋瓦积雪消融的情景。据此注意概括即可。

  (2)此题考查学生赏析文中重要语句的能力。①题,如果从语言特点角度分析,句中的“江南屋有风,当数瓦上功”一句使用了骈散结合的语言句式,具有音韵和谐、音乐美的特点。②题,从表现手法分析,则是使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檐下滴雨因风而动的美感,表现了作者对檐下滴雨的喜爱之情。

  (3)此题考查学生对比手法及其作用的能力。此处,作者将江南瓦与琉璃瓦对比,从“卑微如草芥”一句分析出,突出江南瓦“卑微”“粗糙”的特点;从“粗糙如土坷”一句突出其“粗糙”的特点,从而强调了强调它是人们“容身之需,安居之宝”这一主旨,更深入地揭示作者对江南瓦钟情的原因。

  (4)此题考查学生阅读感悟的能力。作者的忧思可以有文中结尾语段内容分析出。作者的忧思是随着现代城市进程的发展,江南瓦日将渐消失,意味着以“瓦”“瓦蓝”等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习俗)的消亡。据此,写出自己的独立思考即可。当然,写出其忧思的方面也可以,只要是理由充分即可。

  答案:

  (1)(4分)屋瓦风声 檐下滴雨 瓦上日光烟影 屋瓦积雪消融(各1分,意思对即可)

  (2)(6分)①骈散交替,整齐而又有变化(1分)音韵和谐,具有音乐美,(1分)语言别致,雅俗共赏,突出屋瓦的功效。(1分)②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檐下滴雨因风而动的美感,(1分)表现了作者对檐下滴雨的喜爱。(1分)

  (3)(5分)对比。(1分)将江南瓦与琉璃瓦对比,突出江南瓦“卑微”“粗糙”的特点,反衬它“卑微”中的崇高,“粗糙”中的伟大。(2分)强调它是人们“容身之需,安居之宝”,更深入地揭示作者对江南瓦钟情的原因。(2分)(意思对即可)

  (4)(5分)①含蓄地表达了对在以“钢筋水泥”等为标记的现代城市文明的逼迫下,以“瓦”“瓦蓝”等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自然朴素的生活方式)日渐消亡的忧思。(2分,意思对即可) ②示例:这种担忧没有必要。(1分)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是现代化进程的一种必然。(2分)示例二:这种担忧有必要。(1分)传统文化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不能以牺牲它为代价来发展现代文明,应该加以大力保护,使其与现代文明和谐并存,共同发展。(2分)

  【点评】此题中的第(3)题是重点题型。对比是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更突出,感受更强烈。答题时要回答出什么与什么进行对比,突出了什么。其作用主要有: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刻画性格;运用对比手法,描摩景物,抒发感情等。

  2.枫叶礼赞

  孟超

  我爱枫叶,因为它红得深浓,红得艳丽。

  多少年来,一想到秋,我首先就会想到枫叶;想到枫叶,就会想到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就会引发许多联想和感慨。在萧瑟的秋天,枫叶红得那么动人,不能不使我心驰神往。

  在北京,重阳节过后到香山看枫叶,正是《艮好的时节。过去的文人骚客,在这样的时候,往往骑一头小毛驴儿,慢慢地出了西直门,一步一颠直往西边走去。到了碧云寺一带,就渐入佳境,像喝了一杯花雕酒一样,陶醉于枫叶那鲜艳的色彩,流连忘返。有时,他们还会即景遣兴,吟诗作赋。我虽没有这样闲散的雅兴,但我也爱枫叶。没有别的,爽直一点儿说,就是因为她红!

  秋冬之交,正是吃萝卜的时候。夜晚的街头,常常传来“萝卜赛梨”的清脆叫卖声,引诱你不得不去买一个尝尝。萝卜有“红到心”的别称,可是它的内心是不是红的,还得等到剖开之后才见分晓。这哪里赶得上枫叶。枫叶是那么直接、那么毫不遮掩地展现自己的色彩。枫叶敢于红,红得有气魄。

  枫叶之可爱,还在于当别的叶儿经秋枯落时,她偏偏红得艳丽。她耐得住风霜交加,经得起秋,战西风而不怯,披严霜而愈丽,显露出无畏无惧的神采。单凭这一点,就值得我们赞美。

  有人说,枫叶虽红,可毕竟是到了肃杀的秋天。《董西厢》中有一警句:“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以枫叶吟离别,把枫叶比作血,这是随人的心情而生发的。但在我看来,说肃杀也好,比作血也好,都还是在于秋,而不在于枫叶;把枫叶之红比作血,那恰是因为她抗得住肃杀之气啊!枫叶也并不因为红而孤独。你看,去香山看红叶的人那么多;而且,东篱黄菊,山涧青松,挺拔的竹,清香的梅,或跟她同时,或相继绽放,都与枫叶相伴,在耐寒抗冷中各显风采。

  一想到秋,我就想到枫叶,想到枫叶,往往使我又联想到那些在各个岗位上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展示自我的劳动者。他们抗严寒,战酷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他们不畏艰难,勇于奉献,弘扬了时代的精神。他们尽管很普通,却是我们时代的英雄。我觉得,用枫叶来比喻这样的英雄人物是再恰当不过了。

  我礼赞枫叶,我爱她斗西风血点儿红!

  (选自《名家咏物100篇》,有改动)

  (1)从上文看,枫叶有哪些特征?

  (2)作者写秋冬之交的萝卜,引用《董西厢》中的警句,各有什么用意?

  (3)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谈谈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作者笔下的枫叶有什么象征意义?

  (5)本文是围绕枫叶展开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行文思路。

  【分析】这篇文章运用象征的写法,先描写枫叶的外在特征,再赞美其品质,最后揭示其象征意义,用秋日的红枫象征着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展示自我的劳动者。通过对秋日枫叶的描绘,表达对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展示自我的劳动者的赞美。

  【解答】(1)本题考查事物特点的筛选与归纳。解答此题关键要找出描写事物的句子,从中提取出符合题意的词句作答。“我爱枫叶,因为它红得深浓,红得艳丽”,表出枫叶的红得深浓,红得艳丽;“她耐得住风霜交加,经得起秋,战西风而不怯,披严霜而愈丽,显露出无畏无惧的神采”,表出枫叶耐得住风霜,无畏无惧;

  (2)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理解与作用分析。对比手法: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主题。作者将萝卜与枫叶进行比较,表现萝卜的红要等到剖开才知道,以此突出枫叶红得直接,红得有气魄。

  引用《董西厢》警句的作用,首先要理解警句的内容,警句主要突出了枫叶的红,以此引出作者的观点:“把枫叶之红比作血,那恰是因为她抗得住肃杀之气啊”,强调枫叶能抗得住秋天的肃杀之气。

  (3)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赏析一般格式为:修辞+修辞特点+内容+中心 比喻形象生动;拟人生动形象;排比整齐,有气势;夸张突出特点;反问加强语气;反语增加讽刺意味 表述形式: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结合句子内容看,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方法,赋予枫叶以人的性格,表达了对枫叶的赞美之情。

  (4)本题考查事物象征义的理解。象征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散文中写作对象的象征义可以根据写作背景去理解,亦可根据文章的内容去判断。结合本文末段的内容,可以看出,作者赞美枫叶,实则赞美劳动者,以枫叶象征着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展示自我的劳动者。

  (5)本题考查写作思路的梳理。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可以看出,本文运用象征的写法,借“枫叶”表达对劳动者的赞美,先写物再赞人,全文的写作思路大致为:先描写枫叶的外在特征,再赞美其品质,最后揭示其象征意义。

  答案:

  (1)(4分)红得深浓,红得艳丽;耐得住风霜,无畏无惧。

  (2)(6分)①将萝卜与枫叶进行比较,以衬托(或:突出)枫叶红得直接,红得有气魄。

  ②引出自己对《董西厢》警句的理解,强调枫叶能抗得住秋天的肃杀之气。

  (3)(6分)运用拟人的方法,采用整齐的句式;表达了对枫叶的赞美之情;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抒情色彩。

  (4)(3分)象征着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展示自我的劳动者。(意思对即可)

  (5)(3分)先描写枫叶的外在特征,再赞美其品质,最后揭示其象征意义。

  【点评】阅读散文主,一定要辨清表现手法:1、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中,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2、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同类事物衬托是“正衬”;相反事物衬托是“反衬”,以次衬主。

  3、对比手法: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主题。

  4、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赞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5、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

  6、以动衬静是写作的一种手法是一种对比的方式。以动态的景物来反衬静态的景象。烘托出一种更宁静的环境的一种表现手法。

  7、借物抒情,是一种以描写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运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关键是找准物品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鸣的地方,使物品与感情相统一,使感情有所依托。

  8、象征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

  二.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

  3.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下列各题。

  故乡的风

  杨俊文

  ①锦州风大。

  ②童年记忆里的风,有时在耳际嘶鸣,双眼便旋即做出眯起的样子,像是担心那风里的尘沙,还会吹进我的眼里。我知道这是瞬间的幻觉。

  ③最初,我对风的色彩的识别是黄色。其实,风不该有颜色,即使有,也是人的赋予,比如,风从海洋上吹过,说风是蓝色;从森林吹过,就是绿色;从雪山上吹过,就变成了白色。而家乡的风,与其它地方的风明显不同﹣﹣它个性十足,生猛异常。那时,还没听过“沙尘暴”这个词,只知道“刮黄天儿”,风刮起,天空一片昏黄。

  ④故乡的风之所以气势恢宏,是其中的沙尘充当了风的武器。那时的风与沙尘,像是从未分开过。风力助推沙尘漫天席卷,掀翻了街口摆着糖果的摊板,刮跑了老爷爷头上的帽子。偶尔看见骑自行车的人,在风里歪扭一阵之后,不得不屈尊下驾,吃力地推车前行。有时在教室里正聚精会神地听讲,风猛然用力,让玻璃飞出窗框,在书桌上和地上“哗”地破碎。

  ⑤我和同伴们对风的防御,最早使用的是风镜。顾名思义,风镜就是防风的眼镜。玻璃镜片镶在细细的钢丝框上,四周有密织的布罩,两端用皮筋连接,套在头上拉至眼部,风便吹不着眼睛了。每副风镜五分钱,后来有了塑料的镜片,价格要高出很多。戴风镜并不完全是为了防风,重点是防风里的沙子。

  ⑥从上小学的第一天起,我就开始戴风镜了。与书包一样,风镜是每个学生的“标配”。走进教室,摘下风镜,两眼周围湿湿的,时间久了,眼部泛出两个浅白的圈圈。在风大的季节,走在上下学的路上,自然躲不过风的袭扰。风从对面来,尘沙吹打在风镜上,会有“沙沙”的声响,眼前的路变得模糊不清。不知道何为“能见度”,只觉得路不在脚下。当我习惯地背过身去,风会把衣襟高高掀起,裤子突然变得异常肥大。沙粒打在后背上,能听见密密的“啪啪”声,仿佛是一阵暴雨的吹打。

  ⑦城南的小凌河岸,是放风筝的去处。小凌河在明朝开始有了好听的名字,称之为“凌川”“锦水”。童年时听老人说,锦州有“八景”,其一便是“锦水回纹”。我没看过有回纹的锦水,只看过它在雨季里咆哮,而雨季一过却干涸得滴水皆无。河的南岸几乎没有人烟,无水的河道与河岸连在一起,放风筝则视野开阔。我仅放过一次风筝,地点就在那里。记得那只风筝是用牛皮纸糊成的很大的“鹰”,父亲为之花费了多半天的时间。放风筝前,我找来好几个伙伴,想在他们面前炫耀一番。乘着晚秋的偏北风,“鹰”很快飞起来了,飞到河道的上空,颇有搏击长空的英姿,伙伴们开始欢呼。

  ⑧年少不懂气象知识,也不知道其它地方,风是否也是这样的刮法。故乡在渤海湾处,气候本该沾个湿润才是,但在记忆中,却是年年风干、风大、风多。冬天刮大北风,能把厚厚的棉衣打透。好不容易盼来春天,万物复苏之时,却正是大风恣肆之日。夏季虽闷热,但风小,算是快乐时节。秋天一来,风比春天更甚。那时,没读过清代学者孙星衍的“莫放春秋佳日过”,要是读过并懂其意,定会说他胡言乱语。长大后,读“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便从心底仰羡江南,忽然觉得自己“生不逢地”。

  ⑨原以为,故乡风的大小怕是不易改变了。但故乡人却不甘心,坚持数年植树造林。上小学时,老师带学生植树,边植树边说,树多了,长高了,风就跑了。

  ⑩一种向往久了,便会跑进梦里。我多少次做过江南的梦,虽然是文字里的江南,但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还有茂林修竹、碧水微风,着实让我兴奋一阵。当然,故乡是变不了江南的。故乡的人也许和我一样,少不了做江南的梦。

  ⑪梦做着做着,故乡竟然有了梦里的轮廓,大概是经过了四十年的光景,那轮廓渐渐清晰,渐渐现出了树,现出大片大片的密密的林,覆盖在城的周围,漫过山峦,漫过村庄,一直漫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⑫数不清的风筝,还在空中飘飞。河岸,确切地说是河的两岸,已被装点出缤纷的色彩。弯曲的小路,顺着河流蜿蜒伸展,间或有大片的绿草和好多种树。河水很是平静,像是过去的一切都不曾发生过。波光微微泛动,明亮而安谧,倒映的绿荫加重了几层水色。看得出来,流水不再是河道上的匆匆过客。鳞次栉比的高大楼宇,被纵横交错的黑色路面,分割成鲜亮的组群。

  ⑬梦里有的,连连飞来眼底;梦里没见过的天鹅,竟也成群飞来,栖落在城区偏北一座新建水库的上游。因此,那里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天鹅湖。灰鹰、苍鹭、鸥鸟、秋沙鸭、赤麻鸭……追逐着从水库里流淌出的小凌河的浪花。

  ⑭故乡的风,依然在四季里行走,从未停歇,但它已失去身披黄色的凶猛。穿过绿树荫荫,送来阵阵洁净的清爽,露出透明的形态。记忆中和现实中,故乡的风究竟形态如何,又会带来怎样的回味和感受,也许,只有故乡人知道……

  (选自2018年8月4日《人民日报》)

  (1)文章以“故乡的风”为题,有什么作用?

  (2)删去第④段加点的部分,全句的表达效果会有怎样的变化?

  风力助推沙尘漫天席卷,掀翻了街口摆着糖果的摊板,刮跑了老爷爷头上的帽子。

  (3)简要分析第⑨段在文中的作用。

  (4)联系上下文,从表达方式或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⑫段划线句子。

  河水很是平静,像是过去的一切都不曾发生过。波光微微泛动,明亮而安谧,倒映的绿荫

  加重了几层水色。

  (5)概括选文主旨,并探究其中反映的时代精神。

  【分析】这篇文章以“故乡的风”为线索,回忆了儿时上学面临风沙的艰辛,放风筝的快乐,故乡人植树改变家乡的梦想,以及后来故乡人梦想的实现。作者动作对比的手法,表现家乡今昔的变化,表达作者对家乡人民成功治理风沙的赞美与内心的喜悦。

  【解答】(1)本题考查标题作用的分析。阅读全文,作者写作的内容都与“故乡”有关,抒情的对象是“风”,可见标题是文章内容的概括。再读文本,其中回忆的内容都与“风”有关,又可见标题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而作者又是借故乡风的变化,来表达对故乡人的赞美,所以它还起到点明主旨的作用。

  (2)本题考查词语表达效果的分析。解答时可从删去前后语意的变化来分析。句中加点词“漫天席卷”指的是满天飞舞连地上的尘沙都被卷起,表现风力凶猛,沙子到处都是。如果删去,只写出了风力助推沙尘,而风力大到什么程度去无法表现出来。所以说不能删去。

  (3)本题考查段落作用的分析。解答此题一般从结构与内容两个角度来回答。第九段位于文章的中间部分,在结构上多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段也不例外:“原以为,故乡风的大小怕是不易改变了”承接上文写故乡风的生猛异常;“但故乡人却不甘心……”转折,引出下文写故乡对风沙的治理。从内容上看,此段与下文形成对比,为经过治理故乡发生巨变作铺垫。

  (4)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题目要求从表达方式或表现手法中任选一个角度来理解。如:从表现手法来看,这个句子运用的是对比,“过于的一切”即第七段记忆中小凌河河水的“干涸”“咆哮”的景象,与现在小凌河河水的“平静”“安谧”的景象进行对比,突出表现了故乡变化的巨大,表现出作者内心的喜悦。

  (5)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的概括与精神内涵的理解。这篇文章先写记忆里的风,有时在耳际嘶鸣,风强劲有力,有时裹挟着尘沙,年年风干、风大、风多。便从心底爷羡江南。可是在坚持数年植树造林下,经过治理家乡发生的巨大的,从而歌颂改革开放的成就。“时代精神”可从环境治理要下定决心,持之以恒;绿色环境可以让人心情愉快,生活幸福等方面来谈。

  答案:

  (1)点明文章的写作对象;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点明本文的行文线索;是作者情感寄托的载体。

  (2)“漫天”表示风沙范围的广泛,“席卷”展现风势的恢宏,突出了故乡的风强劲有力的特点。若删除,不能表现出故乡的风沙个性十足、生猛异常(汪洋恣肆、气势恢宏)的特点。

  (3)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写故乡风大,引出下文写故乡的治理。

  (4)示例一:(表达方式)景物描写。本句描写了波光泛动、绿荫倒映的小凌河河水,反映出故乡的人们通过对风沙的治理,环境发生了惊人的转变,表达了作者欣喜自豪的心情。

  示例二:(表现手法)对比。“过去的一切”指第七段中记忆中小凌河河水的“干涸”“咆哮”,与现在水凌河河水的“平静”、“安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表现了故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达了作者欣喜自豪的心情。

  示例三:(表现手法)动静结合。“泛动”“倒映”和“平静”“安谧”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小凌河的美景图,表达了作者欣喜自豪的心情。

  (5)主旨:作者通过“风”这一特有的元素,展现出故乡的变化,歌颂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巨大成就。

  时代精神:改革开放带来福祉;绿水青山就是(胜过)金山银山;绿色环境带来幸福生活;建设美好家园。(抓住其中一点,连贯表达,言之成理即可)

  【点评】句子赏析的答题方法:

  一、可以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赏析一般格式为:修辞+修辞特点+内容+中心比喻形象生动;拟人生动形象;排比整齐,有气势;夸张突出特点;反问加强语气;反语增加讽刺意味表述形式: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

  二、从描写的角度赏析

  1、人物描写格式:人物描写方法+内容+中心表述形式: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写出了……表达了……

  2、景物描写格式:描写内容+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等)表述形式:通过描写……烘托了……

  4.

  灯如红豆

  侯志明

  ①有句诗说“灯如红豆最相思。”

  ②夏日炎炎的夜晚,我经常会在夜深人静后走向阳台,看城市迷人的夜光。望着望着,有时会掉下眼泪来,不止一次。

  ③我总会想到童年、少年时陪伴我的那盏小油灯。

  ④那是一盏自制的、简单的煤油灯。一进腊月,母亲就要夜夜坐在小油灯前,赶做新衣或者浆洗旧衣。白天辛苦一天,晚上还要干活到下半夜。有一天,我睡醒一觉,发现母亲还在灯前纳鞋底做新鞋,腿上盖着被子,身上披着棉衣。一手拿着鞋底,一手交替拿锥子和针线。先用锥子扎,再用针穿线,再在膝盖上使劲地勒紧。我看着看着,忽然看见她浑身一抖,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斜倚在了窗台上。灯仍然在嗤嗤地发着光,没被吹灭。知道她还会起来,我就没吱声,静静地等候着。果然,过了五六分钟吧,她又坐了起来,拿起没做完的活儿。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但我一张口,说出的却是“妈,我要尿尿”。妈没有抬头,只是说“灯亮着呢,去吧。”尿完尿,我回转身,站在那儿,盯着母亲,希望她看我一眼,等来的却是“冷,快去睡,感冒了过不好年”。她仍没有抬头。“那你怎么还不睡?”“快完了,一会儿睡。”在母亲的心里,为了孩子过年,这些活儿不但是定了量的,而且也是限了时的。年年如此。

  ⑤直到今天,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从没有熄灭。它渺小像母亲,它柔弱像母亲,但它明亮也像母亲。母亲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照亮了我们艰难生活的每一天。

  ⑥后来,我们家又有了另一盏油灯。那是一盏玻璃底座,玻璃肚子,带了玻璃灯罩的油灯。自从有了这盏灯,我们总希望父亲天天点亮这盏灯,那样不但整个家里会明亮很多,而且我们可以蹭亮光看书写作业。有一年的年底,父亲又点亮那盏灯,开始清点账目,我又蹭光写起作业,写完就去睡了。睡醒一觉,我发现父亲仍然在翻本子打算盘。冬天天冷,他一会儿哈手,一会儿跺脚,眉头紧锁,仿佛遇到了什么大事。看着父亲着急不安的样子,我便从被窝里伸出头问:“爹,咋了?”“没咋,有两毛钱,对不上账。”“多了还是少了?”我接着问。“多了。”他说。“多了,那好呀!”我说。他又转过头并拧小灯火,走过来坐在炕沿边摸着我的脸:“不知道给谁少算了。两毛,一个壮劳力两天才能挣到。”

  ⑦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也从来没有和父亲分开过。它教给我认真、公道、善良地对人对事,遇有疑难、面对选择时推己及人。

  ⑧后来,我上了高中。为了在教室关灯后能多学习一会儿,我备了一盏小油灯。多少次,在寒冷的冬天,我的手冻得不能拿笔想放弃的时候,是这盏小小的灯给了我些许的温暖。尤其难忘的是,有一个冬天的早晨,我带了灯去教室背书,可是只过了一会儿就油尽灯灭,正在我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个与我坐得不远的女同学将她的灯推到了我的面前,自己站起来走出了教室。这一举动是我万万没想到的,因为在那个年代,男女同学是连话都不说的。何况这个女同学是我们男生认为最丑,而且她也应该是意识到了的。那一刻,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美。

  ⑨几十年来,陪伴我的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油灯,都已难得见到了,但它照耀我前行的路却是那样的明亮宽展,给我的启迪又是那样的深刻受用。

  ⑩“灯如红豆最相思”的前面还有一句,是“书似青山常乱叠”。把灯和相思联系起来的这位诗人,升华了我对灯相思的境界和品位。

  (选文有删改)

  (1)文童重点写三盏“小油灯”,它们都给了“我”启迪。结合全文,填写表格。

  “小油灯”相关人物给“我”的启迪

  第一盏母亲积极面对困难,生活的道路会越来越明亮。

  第二盏父亲①

  第三盏女同学②

  (2)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她)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于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

  ②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地去睡觉。

  (4)文章以“灯红如豆”为题目,有什么妙处?

  【分析】本文通过对三盏小油灯的回忆,塑造了母亲、父亲、女同学三维人物形象,写了他们给了“我”的启迪,表达了“我”对往事的深深怀念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对全文内容的理解。作答此类题,应仔细阅读文章,综合选文中与人物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由父亲在小油灯下仔细核对算错的账目得到启示:它教给我认真、公道、善良地对人对事,遇有疑难、面对选择时推己及人。由女同学给我小油灯得到启示: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美。

  (2)此题考查分析句段作用的能力。考查文段作用类的题,要求考生从内容(写什么、表达什么)、结构(既要考虑句子在段落中的位置,更要考虑句子所在段落在全文中的位置。如果句子所在的段是开头段,则要考虑:①点明题目;②开门见山;③总领全文;④为下文作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反衬,使文章有波澜;⑤交代思路等作用。)及表达效果(增强文学色彩、历史厚重感,丰富文章内容、意蕴,引发读者思考、兴趣、共鸣等等)三个角度来思考。本题中,突出其结构、主旨表达上的作用。城市迷人的灯光与后文柔弱的小油灯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出下文“我”对小油灯及往事的回忆。

  (3)本题考查品析关键词语的能力。品味关键词要分析怎样写、写得怎样和写出什么、给读者怎样的感受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或效果。①“攥住”即握住的意思,写出母亲被扎伤时的疼痛,但母亲过了五六分钟又干起来,表现了母亲坚韧能干的品格。②“搂住”即抱住,我想抱住母亲,表现力“我对母亲的关心,对母亲默默为家操持的感动。

  (4)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解答此类题目可以从对结构的作用、对主题的作用、以及题目本身的手法和效果几个方面来答。本题,“灯”在结构上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效果是使文章结构严谨,思路清晰;以“灯如红豆”为题在主题上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灯相思的情感:心灯如红豆”运用比喻手法,效果是形象生动,吸引读者,化用诗句,使题目富有诗意。“红豆”寄托相思“灯如红豆”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我”对往事的深深怀念之情。

  答案:

  (1)①认真、公道、善良地对人对事等。②真正的美和外表无关(或内在美才是真正的美)。

  (2)①城市迷人的灯光与后文柔弱的小油灯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小油灯对“我”影响之大、启迪之深。②引出下文“我”对小油灯及往事的回忆,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3)①“攥住”即握住,写出母亲被扎伤时的反应,表现了母亲面对困苦时默默承受的坚韧品格。

  ②“搂住”即抱住,突出“我”看见母亲手被扎伤时的心痛,反映了“我对母亲的关心。

  (4)①“灯如红豆”化用诗句,使题目富有诗意。②“灯”是文章的线索,全文围绕“灯”组织材料,结构清晰,叙事集中。③“红豆”寄托相思“灯如红豆”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我”对往事的深深怀念之情。

  【点评】考查文段作用类的题,要求考生从内容(写什么、表达什么)、结构(既要考虑句子在段落中的位置,更要考虑句子所在段落在全文中的位置。如果句子所在的段是开头段,则要考虑:①点明题目;②开门见山;③总领全文;④为下文作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反衬,使文章有波澜;⑤交代思路等作用。)及表达效果(增强文学色彩、历史厚重感,丰富文章内容、意蕴,引发读者思考、兴趣、共鸣等等)三个角度来思考。本题中,突出其结构、主旨表达上的作用。

  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访 梅

  小时候,对于我们这些孩子,冬天实在单调,到处是一片白。游戏也懒得去做,生活一下子变得索然无味。正难熬着,奶奶说,舅爷要来家了。我们十分高兴,盼望着他早点到。

  舅爷是个画家,听奶奶说,他的名气老大,在国外办过画展。但我们翻看他的画集,却并不佩服他,他的画简单极了,每幅画都懒得去画满,往往就是那么几块几笔水墨,那蚂蚱,似乎并不就是蚂蚱,那小鱼,似乎并不就是小。我们当时就嗤地笑了,觉得跟我们的画差不多呢。于是乎,我们就不敬而远之了,随便着和他对话,缠他讲城市的故事,日子也觉得有些生气。一天,他提出要出外作画去,大雪天里,天地一片儿白,有什么可画的呢?我们很有儿分_____,更有了几分好奇,便闹嚷嚷地跟他了去。

  山包上雪很厚,什么凹的凸的地也没有了;树上,也没有一片叶子。这里有什么可画的呢?舅爷拣着一块石头坐下,眯缝了那双眼睛,左看看,右看看,看远又看近。足足半个时辰,才拿出画夹开始画起来了。我们一眼一眼看,看着看着,果然天地单调,画面更单调。

  “单调极了,”我们说,“我们给你寻些能画的色彩吧。”

  “找些什么色彩呢?“

  “譬如梅花,那花是多么红呢!”

  “去吧,舅爷等着你们寻来最美的东西。”舅爷笑了,叮咛我们小心去寻。

  我们跑去了,先是到了东边,那是一漫斜坡,稀稀地站着几株柿树,如今光裸裸的,没有一颗红艳艳的果子,铁似的枝条衬在雪里,似乎在作着沉思。再往远去,也是一片灰白。

  我们又跑到山包西边,心想这儿一定是会有梅的,因为长着许多树。但是,我们细细地在找了,并没有什么梅的,甚至连别的什么颜色的东西也没有。我们一下子都瘫在雪窝里,觉得这冬天里,实在是没有什么可画的色彩了,一时之间,又觉得舅爷可笑:连色彩都没有,还谈得上什么美吗?真后悔不该这么跑了山包的几面坡,更后悔跟着舅爷到这里来呢。

  我们转回到舅爷那儿,十分_____,他竟已画了四张画,看见了我们,说;“孩子,寻到了吗?”

  “什么也没寻到,只是白的。”

  “好了,找到了。”

  “白的有什么意思?”

  “你们想想,天是什么,天是云,云是什么,云是蒸气,蒸气是什么,蒸气是水,水是什么,水是白的。天上地下,哪一样不是白色的呢?白色是最美的色彩呢!”

  “那么说,”我们一时_____了,“什么东西里,什么时候难道都有美吗?”

  “对了,孩子!美是到处都有的,但美却常常被人疏忽了。你们总是寻那大红大绿,可红得多了,使你烦躁,绿得多了,使你沉郁,黄得多了,使你感伤,只有这白色是无极的,是丰富的,似乎就无极得无有,丰富得荒凉了呢。”

  我们都哑然笑了,虽然听得并不甚明白,但毕竟惭愧起来,而且自那以后,愈来愈加深了理解,深深地后悔辜负了多少个冬天,使多少个美好的东西毫无意义地无知地消磨过去了。

  (选自《贾平凹散文精选》,有删改)

  (1)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A.吃惊狐疑疑惑

  B.狐疑吃惊疑惑

  B.疑惑狐疑吃惊

  D.疑惑吃惊狐疑

  (2)请依据文章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

  听说舅爷来家,我们高兴地盼望→ 翻看舅爷的画集,并不佩服他 →跟随舅爷并看他作画,我们觉得画作单调→ 帮助舅爷寻找最美的东西 →听舅爷讲白色是最美的色彩后,我们惭愧起来

  (3)请结合上下文,体会下列各句中“笑”的含义。

  ①我们当时就嗤地笑了,觉得跟我们的画差不多呢。

  ②我们都哑然笑了。

  (4)请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舅爷拣着一块石头坐下,眯缝了那双眼睛,左看看,右看看,看远又看近。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②我们一下子都瘫在雪窝里。(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5)请结合全文,说说如何才能避免“使多少个美好的东西毫无意义地无知地消磨过去”。

  【分析】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舅爷作画以及我们找颜色一事告诉读者只有仔细观察,才能深入了解,舅爷作画看似简单,无不是他建立在作画前细致入微的观察之上;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仅仅根据外表就判断事物的性质,舅爷的画集没有我们认为的样子,就以为和我们的画差不多:学会辩证地看待事物,各种颜色既有色彩亮丽吸引人,也有让人烦躁、抑郁、感伤等情绪,认识其他事物也是如此

  【解答】(1)本题考查词语运用能力。此题要根据具体语境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选择合适的词语。“大雪天里,天地一片儿白,有什么可画的呢?”表现了“我们”对外出画画的疑问,所以使用“疑惑”。当“我们”找了一圈回来时,舅爷竟已画了四张,“我们”非常吃惊,所以这里使用“吃惊”。当舅爷给我们讲“白色是最美的色彩呢!”,“我们”将信将疑,问他“什么东西里,什么时候难道都有美吗?”,所以使用“狐疑”。

  (2)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此题在梳理文章脉络的基础上,提取相关的语句或适当加工后回答即可。第1段写听说舅爷来家,我们高兴地盼望,第2段写“但我们翻看他的画集,却并不佩服他”,第3段写跟随舅爷并看他作画,我们觉得画作单调,第4段写觉得舅爷画的画太单调,帮助舅爷寻找最美的东西,第5段到最后写听舅爷讲白色是最美的色彩后,我们惭愧起来。

  (3)本题考查词语的含义。此题我们结合文章内容及该句话所在位置来分析两次“笑”的原因,第一次是因为我们看到舅爷的画觉得他水平并不高,所以我们笑。第二次是自嘲的笑,自己竟然不懂“白色”是最美的色彩,所是自嘲的笑。

  (4)本题考查赏析句子和从词语角度分析句子。此题我们首先要看句子是否使用表现技巧,如果有的话要点明使用的是何种表现技巧及这个表现技巧的作用。①句明显是对人物的动作描写,动作描写一般要分析人物的心理及当时的状态和情感,由此得知①主要是用动作描写,写出和舅爷研究画画素材的细致和认真。②句要求结合词语理解,首先我们要解释这个词语的意思,之后结合语境来理解这句话,“瘫”是卧坐的意思,在这里用来形容我们主要是想表达出我们的失望之情。

  (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了理解。此题我们需要分析为什么作者会认为使美好的东西消磨过去,由文章得知主要是因为没有仔细的观察和深入的了解,所以使美好的东西消磨过去,所以在避免美好的东西消磨过去我们要做到:只有仔细观察,才能深入了解,舅爷作画看似简单,无不是他建立在作画前细致入微的观察之上;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仅仅根据外表就判断事物的性质,舅爷的画集没有我们认为的样子,就以为和我们的画差不多:学会辩证地看待事物,各种颜色既有色彩亮丽吸引人,也有让人烦躁、抑郁、感伤等情绪,认识其他事物也是如此。这样就可以避免“使多少个美好的东西亳无意义地无知地消磨过去”。

  (1)D

  (2)翻看舅爷的画集,并不佩服他 帮助舅爷寻我最美的东西。

  (3)①嘲笑舅爷画作水平不高,和我们的画差不多。

  ②为自己不懂得“白色”是最美的色彩而笑。

  (4)①动作描写。通过“拣”“坐”“眯”“看”等系列动词,具体生动地描写了舅爷认真细致地研究画画的素材,为下文舅爷揭示作画的真谛埋下伏笔。

  ②“瘫”在这里是“卧坐”的意思,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我们找不到最美的色彩而失望的心情。

  (5)只有仔细观察,才能深入了解,舅爷作画看似简单,无不是他建立在作画前细致入微的观察之上;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仅仅根据外表就判断事物的性质,舅爷的画集没有我们认为的样子,就以为和我们的画差不多:学会辩证地看待事物,各种颜色既有色彩亮丽吸引人,也有让人烦躁、抑郁、感伤等情绪,认识其他事物也是如此。这样就可以避免“使多少个美好的东西亳无意义地无知地消磨过去”。

  【点评】赏析句子,我们首先要看该句子是否使用表现技巧,如果有的话要点明使用的是何种表现技巧及这个表现技巧的作用。

  6.①那个暑假,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因为我又听到歪儿那尖细的召唤声:“来玩踢罐电报呀﹣﹣”

  ②“踢罐电报”是那时男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它不但需要快速、机敏,还带着刺激的冒险滋味。它的玩法简单易学,谁都可以参加。先是在街中央用白粉笔粗粗画一个圈儿,将一个空铁罐儿摆在圈里,然后大家聚拢一起“手心手背”分批淘汰,最后剩下的人坐庄。坐庄可不易,他必须极快地把伙伴们踢得远远的罐儿捡回来,放到原处,再去捉住一个乘机躲藏的孩子顶替他,才能下庄。可是就在他四处去捉那些藏身的孩子时,冷不防从什么地方会蹿出一人,“叭”地将罐儿踢得老远,倒霉,又得重新开始……一边要捉人,一边还得防备罐儿再次被踢跑,这真是个苦差事,然而最苦的还要算歪儿!

  ③歪儿站在街中央,寻着空铁罐左盼右盼,活像一个蒸熟了的小红薯。他细小,软绵绵,歪歪扭扭;眼睛总像睁不开,薄薄的嘴唇有点斜。他妈妈四十岁才生下这个有点残疾的儿子,取名叫“歪儿”。我们每天都听到她呼唤儿子得我声音,却把“弯儿”错听成“歪儿”。由于他身子歪,跑起来就打斜,玩“踢罐电报”便十分吃亏。可是他太热爱这游戏了,他宁愿坐庄,宁愿徒自奔跑,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大家玩的罐儿还是他家的呢!只有他家才有这种装芦笋的长长的铁罐,立在地上很好踢,如果没有这宝贝罐儿,说不定大家嫌他累赘,不带他玩了呢!

  ④这游戏简直就是为我发明的﹣﹣我个子比同龄的孩子高一头,腿也几乎长一截,跑起来真像骑摩托送电报的邮差那样风驰电掣,谁也甭想逃脱我的追逐。尤其我踢罐儿那一脚,“叭”的一声过后,只能在运处朦胧的暮色里去听丁零当啷的声音了,要找到它可费点劲呢!这时,最让大家兴奋的是瞅着歪儿去追罐儿那样子,他一忽儿斜向左,一忽儿斜向右,像脱了轨的车,逗得大家捂着肚子笑。当歪儿正要发现一个藏身的孩子时,我又闪电般冲出来,一脚把罐儿踢到视线之外,可笑的场面便再次出现……就这样,我成了当然的英雄,得意非凡。歪儿怕我,见到我总是一脸懊丧。天天黄昏,这条小街上充满着我的迅猛威风和歪儿的疲于奔命。终于有一天,歪儿一屁股坐在地上,怏怏无奈地痛哭不止……他妈妈跑出来,叫着骂着,扯他胳膊回家。【甲】我们都感觉自己做了什么不好的事,默默站了一会儿才散。

  ⑤歪儿不来玩“踢罐电报”了。【乙】他不来,罐儿自然也变了,我从家里拿来装草莓酱的小铁罐,短粗,又轻,不但踢不远,有时还踢不上,游戏的快乐便减色许多。那么失去快乐的歪儿呢?我望着他家二楼那扇黑黑的玻璃窗,心想他正在窗后边眼巴巴瞧着我们玩吧。【丙】这时忽见窗子点点开启,跟着一个东西扔下来。这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那么熟悉、那么悦耳、那么刺激,原来正是歪儿那长长的罐儿。【丁】我迫不及待地朝他招手,叫他来玩儿。

  ⑥歪儿回到了我们中间。

  ⑦一切都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大家并没有商定什么,却不约而同地不叫他坐庄。有时他“手心手背”输了,也很快有人情愿被他捉住,好顶替他。大家相互配合,心领神会,作假成真。一次,我看见歪儿躲在一棵大槐树后正要被发现,便飞身上去,一脚把罐儿踢得好远好远,解救了歪儿,又过去拉着他,急忙藏进一家院内的杂物堆里。我俩蜷缩在一张破桌案下边,紧紧挤在一起,屏住呼吸,互相都能感到对方急促的心跳,这紧张充满异常的快乐啊!我忽然见他的眼睛竟然睁得很大,目光兴奋、亲热、满足,像晨星一样光亮!原来他有这样一双又美又动人的眼睛。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双眼睛,就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点亮?

  (选自《冯骥才散文选》,有改动)

  (1)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 D

  我的心被一种内疚深深地刺痛了。

  A.【甲】B.【乙】C.【丙】D.【丁】

  (2)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品味其表达效果。

  ①那个着假,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

  ②他宁愿坐庄,宁愿徒自奔跑,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

  (3)第⑥段独句成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承上启下 ,在内容上的作用是 承接上文写歪儿沉醉于玩“玩踢罐电报”的经过,引起下文大家对歪儿的理解与友爱 。

  (4)第⑦段说“一切都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请联系上下文概括发生了哪些变化。

  (5)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简述理由。

  【分析】本文通过记叙男孩们一起玩踢罐电报的游戏,身体瘦弱的歪儿总是被伙伴们捉弄,在坐庄的时候累的东倒西歪,因此被妈妈责骂不能跟我们一起玩,但是当我们又在一起玩的时候,歪儿却把铁罐扔给我们,我们带歪儿一起游戏,但是这次大家都护着他,让着他;表现了对自己之前戏弄歪儿的愧疚与忏悔,和再与歪儿在一起的喜悦与激动。

  【解答】(1)本题考查根据语境补齐句子。作答时,需分析空白处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根据语境来判断指定句子应放在哪里。细读文本可知,我们戏弄了歪儿,他却不以为意,还偷偷地把罐给我们扔下来,这让我心中内疚,所以才会招手让他下来玩,并且小伙伴们还处处照顾他。所以这句话应放在丁处。

  故选:D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作答时,需首先明确句子所用的手法或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第一句话中的“飞“,一颗心是不会飞出去的,所以这里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结合语境可知,这个字突出的表现我想去玩游戏的急切心理。第二句中的三个“宁愿“句式工整,语义相关,这是排比的修辞手法,结合语境可知,这三个分句,这处排比表现了歪儿对于这种游戏的喜爱和痴迷。

  (3)本题考查分析段落作用。作答时,需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分析。细读第六段可知,这一段的内容既与上文他沉迷于这种游戏,又引出了下文我们在游戏中对他的照顾,所以在结构上的作用就是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4)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第七段中的“大家并没有商定什么,却不约而同地不叫他坐庄。有时他“手心手背”输了,也很快有人情愿被他捉住,好顶替他。“可提炼作答。

  (5)本题考查拟题的能力。给一篇文章拟题,题目可以概括文本的内容,也可以提示文章的主旨。本文的主要人物是歪儿,通过玩铁罐这个游戏表现了孩子们的善良和友谊,所以本文可以主要人物为题:歪儿。不要求统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1)D

  (2)①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逼真的表达了“我”听到歪儿叫唤、去玩游戏的急切心情。

  ②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语势,体现了歪儿(他)对“玩踢罐电报”这种游戏的喜爱和痴迷。

  (3)①承上启下(过渡) ②承接上文写歪儿沉醉于玩“玩踢罐电报”的经过,引起下文大家对歪儿的理解与友爱

  (4)①大家不约而同、齐心合力地等待着这位小伙伴的到来。

  ②大家做假成真,情愿被他捉住,尽力不叫他坐庄。

  ③我们又像先前一样兴奋、亲热、满足。

  (5)示例:歪儿。因为本文通过写我们同歪儿一起玩“玩踢罐电报”的游戏,表现了孩童时代天真、纯洁的友谊与快乐,重点突出了歪儿的形象特点。

  【点评】句子赏析的答题方法:

  一、可以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赏析一般格式为:修辞+修辞特点+内容+中心 比喻形象生动;拟人生动形象;排比整齐,有气势;夸张突出特点;反问加强语气;反语增加讽刺意味 表述形式: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

  二、从描写的角度赏析

  1、人物描写 格式:人物描写方法+内容+中心 表述形式: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写出了…表达了…。

  2、景物描写 格式:描写内容+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等) 表述形式:通过描写…烘托了…。

  7.【二】

  扁担的一生

  范宇

  ①在村庄的记忆里,几乎任何时间、任何角落都能见到扁担的身影。挑粪、挑种子、挑谷子、挑土豆、挑橘子……农人在土地上的所有倾注与收获,都与扁担密不可分。扁担就是农人的精神脊梁,让他们挑起一个家庭重担的同时,也挑起了一个村庄沉重的历史与殷殷期盼。

  ② 。母亲嫁给父亲时,半背篼谷子便是全部的家当。泥墙茅顶的房子破败不堪,常常在狂风骤雨中摇摇欲坠,只有立于墙角略弯的扁担显得精神抖擞,给人信心与希望。或许,母亲嫁给父亲的勇气,有几分便来自于扁担的抖擞精神。总之,在昼夜有序更替的村庄里,父母用扁担慢慢挑起了生活的担子,就像蚂蚁搬家一样,虽然缓慢,却渐渐挑出了一个家庭的崭新面貌。

  ③ 。

  ④20年前,父亲从山里找到一截不错的木材,正想着用来做点什么呢。身为木匠的舅舅几乎脱口而出﹣﹣扁担。对,扁担!父亲也认为,只有改成一根扁担,才不辜负这上好的木材。说干就干,粗糙的木材到了舅舅手里,不用半天,就变成了一根笔直的扁担。扁担不能太直,太直则易伤肩头和腰。因此,还得将扁担以火烤之后,用外力将之略微压弯成弓形。可这根扁担实在太有骨气了,即便火烤、重压,仍然笔直,没有半点屈服。

  ⑤这根扁担挑起来更吃力,父亲却爱不释手。之后的许多年里,父亲无论挑什么,都用她。有次在挑玉米时,父亲不小心闪了腰,疼了好长一段时间。但父亲并没有放弃她,用汗水和心血一点点浸润着她,渐渐地,她坚硬的心被融化了,挺直的腰板,也弯了下来。父亲挑起扁担来越来越有默契,像与母亲的婚姻一样,虽偶有磕磕绊绊,感情却越来越深厚。她也没有辜负父亲的良苦用心,苦心经营,以顶天立地般的气概,让一个家庭从贫穷落后走向富足安逸。

  ⑥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少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离开村庄,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扁担也渐渐地走向了落寞。不少人再也没有回来,在城里买了房子,过上了舒坦的日子。这也让父亲坚信一根扁担能够挑出一个未来的信念,逐渐土崩瓦解。或许,这背后更多是村庄现实的无奈。

  ⑦无论如何,父亲最终选择了离开。

  ⑧曾经朝夕相对的扁担被搁置在了一个冰冷的墙角,孤零零的。说来也奇怪,没有了重压,扁担却一天比一天更弯,弯得像一个苟延残喘的暮年老者。或许,再过几年,抑或十余年,她便将走完一生,彻底告别深爱了一生也奋斗了一生的村庄。

  ⑨这也是农人的一生。

  ⑩九月,村庄又迎来冷冷清清的收获季节。我返城时,碰见正挑着谷子从田边迎面走来的大伯。大伯今年已60余岁了,还在田间劳作着。他也曾短暂离开过村庄,却始终没能走出像扁担一样的命运。他仍然坚信着,只要村庄还在,扁担还在,就一定能够扛起生活的重担。甚至,在人烟越来越少的村庄里,不少死守的农人还是坚信﹣﹣一根扁担仍能挑起一个村庄。

  ⑪这是一种可贵精神,或许它与现实追求早已背道而驰,却让人肃然起敬。

  (选自《襄阳晚报》2016年3月3日,有删改)

  (1)根据上下文,将下面两个句子分别填入文章②③两段横线处,第②段应填 B ,第③段应填 A

  A、这让我有了探索一根扁担一生的浓厚兴趣。

  B、我的家也是扁担挑起来的。

  (2)阅读文章④﹣⑥段,概括补充扁担经历的主要变化过程。(每空不超过5个字)

  上好的木材→ 笔直的扁担 →渐弯的扁担→ 落寞的扁担

  (3)作者提到“扁担”,多次使用第三人称“她”,有何表达效果?

  (4)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⑩段画线句子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扁担”在文中有着丰富的内涵,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分析】父亲家里贫穷,因为一根精神抖擞的扁担,母亲嫁给了父亲,其实并不是因为扁担,而是因为父亲的勤劳。多年以后,父亲找到一根上好的木材,舅舅把它做了一根扁担,尽管它太直了,父亲对很是喜爱。父亲坚信,可以用这根扁担挑出一个好的未来。但现实却并非如此,很多离开了村庄到城市生活。父亲最终也离开了村庄,象征着父亲那种生活方式的消亡。但也有人依然着村庄,坚守着扁担。

  【解答】(1)本题考查补齐句子的能力。根据第一段中的“扁担就是农人的精神脊梁,让他们挑起一个家庭重担的同时,也挑起了一个村庄沉重的历史与殷殷期盼。“可知,此处应填第二句话,因为这句话紧承第一段最后一句。从第四段开始写了父亲那根扁担的一生,所以此处应填第一句话。

  (2)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第四段中的“可这根扁担实在太有骨气了,即便火烤、重压,仍然笔直,没有半点屈服。“可得笔直的扁担。根据第六段中的“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扁担也渐渐地走向了落寞“可得落寞的扁担。

  (3)本题考查对人称的理解与掌握。扁担本是无情之物,应用“它“,但这里用“她“,这是拟人手法,把扁担人格化,表现了作者对扁担的深情厚意。

  (4)本题考查揣摩作者感情。这句话所写为我大伯的经历。他也曾短暂离开农村,但最终又回来了,他是落寞的,同时他又是坚持的,对村庄的坚持,我对大伯的这种精神深怀敬意。

  (5)本题考查赏析文章中意象的理解与掌握。根据文本中的记叙可知,扁担首先是农具,担负着农民家庭生活的重担。.同时扁担是农人的精神脊梁,担负着村庄的历史和期盼。扁担与农民和村庄的命运紧密相联。据此分析可作答。

  答案:

  (1)B A

  (2)笔直的扁担 落寞的扁担

  (3)将扁担人格化,叙述亲切自然,蕴含作者对扁担的深厚情感。

  (4)对农人像扁担一样的命运感到无奈。对农人坚守村庄的执着精神深怀敬意。

  (5)扁担是农具,担负着农人家庭生活的重担。扁担是农人的精神脊梁,担负着村庄的历史和期盼。扁担的一生是农人的一生,与农人、村庄的命运相始终。

  【点评】现代文阅读的主要考点有:筛选并提取文章中的重要信息、理解并欣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理解重要的词语、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能够分析文章的标题和写作思路…因此,平时学习要围绕现代文阅读的考点做相关练习,弄懂每一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归纳出一些有规律的东西来,以便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各题

  少年书架

  ①喜欢书,像喜欢一件宝物。小时每每发了新书,都要找来旧报纸,包了书皮,工工整整写上:语文,数学……然后是班级姓名。手里托着书,美滋滋看着,心里有份庄重。有种没来由的稳妥。

  ②学期末,新书变旧书,一如既往的整齐,只是有了岁月的痕迹,泛着淡淡的黄。细心收起来,放到纸箱里,来年春天,再搬出来晒太阳。

  ③偶然去老师家,一进门就呆住了:老师客厅的一面墙,宽宽大大一面架子,大大小小的书,一本本直立着,是一队队意气风发的少年,春意荡漾啊!罗列其中的,还有照片,石膏雕像,或者一盆小小的文竹……我真是看呆了,书,可以这样放,多好!

  ④那是王老师用木板和木条,自己钉在墙上的,美其名曰:书架。我用手抚摸着那粗糙的木条、木板,还有书,像是就别的朋友,细腻,温暖。

  ⑤我迷恋上老师书架的样子了,在书桌前,把书一本本立起来。左右用厚厚的字典做靠背,俨然一个小书架了。这小小发明,竟然让我激动了许久。

  ⑥放学回家,喜笑颜开地告诉爸妈,我有书架了!爸妈一愣,哪里的?

  ⑦待我把在老师家里的所见,以及自己在书桌上摆放的事告诉他们的时候,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⑧那是,家里的条件不好,能上学读书,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哪里还敢奢望买上一件这样“无用”的家伙呢?当然,我也会悄悄想:什么时候,我也会真的拥有一个那样的小小书架?

  ⑨那是一个秋日,天,蓝蓝的,几片厚厚的白云,暖暖地轻轻的飘着。爸爸下班回家,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连声道:够了,够了!

  ⑩什么够了?我和妈妈惊奇地从屋子里跑出来。看,这些木头足够做一个小书架了。爸爸兴奋着。我看那些木条、木板,在爸爸的自行车后架上安静地等待着。小心脏一下子活跃起来,不知所措了,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⑪爸爸利用下班的时间,去包装厂,在丢弃的废料中,千挑万拣,捡来这能用的木料。

  ⑫歇班两天的爸爸,用砂纸,一点点地打磨着那些木头,准备好锤头、钢锯、各种钉子、油漆……放了学的我,迫不及待地往家里跑,蹲在一边,看着爸爸在木屑中忙乎。

  ⑬天,静静的;阳光,亮亮的。院子里似乎有了道道金光。两天的时间,掰着手指过。

  ⑭小小的书架成了!

  ⑮爸爸问我,喜欢什么颜色。我想啊,想,就调成黄色吧。爸爸涂漆,一遍又一遍,慢慢地,小小书架成了土黄色,是秋天叶子成熟的颜色。

  ⑯风来,漆干。抱起书架,放到桌子的一角,把书一本本放进去。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放满书的架子,是一株亭亭玉立的稻子,安静、饱满。见到它,如见到久违的老友。

  ⑰日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过,它在身边,不离不弃,不恼不怒。经历各种漂泊,它伴着我,慢慢换了容颜。

  ⑱家里也已拥有大大的书架,开阔大气。而它早已泛起了油渍的光,笨拙而苍老。即便如此,它亦端端正正地立在我的桌前,是我的长者,沉默不语,凝视着我,撑起我的腰身。

  ⑲如果有一天,要我选择少年重来,陪伴我的,依然是少年书架。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改动)

  (1)本文围绕“书架”写了那几件事?请概括填空。

  到老师家看到宽大的书架 →“我”用字典做了一个“小书架”→ 父亲为我制作书架 →书架伴“我”成长

  (2)品读第⑦段划线句,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妈妈的心理。

  妈妈嘴角荡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妈妈在听了我的描述后,明白了我对书的喜爱,她为我的爱读书而自豪,但想到家庭条件差无法满足我的小小要求而内疚。 。

  (3)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参照示例,自选角度对文中第⑧段划线句做两条批注。

  示例:那欢喜如莲花的一般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

  批注一:以莲花的绽开来比喻我的欢喜,形象具体地再现了我放书时的心情。

  批注二:一点点绽开与前文一本本放相照应,展现了我的心情越来越愉悦的过程。

  语句: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

  批注一: 将书架拟人化,写它“款款而来”,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我盼望得到书架的心情迫切。

  批注二: 这句话是由父亲搬回来的木料产生的联想,虚实相生,形象地表现了我对书架的渴求。

  在第十六段作者称书架为久违的老友,第十八段中又称之为我的长者,为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

  (4)在第16段中坐着称书架为“久违的老友”,第18段中又称之为“我的长者”,全文分析。

  (5)文中少年书架陪伴我成长,陪伴你成长的物品是什么,他如何陪伴你成长?请具体谈一谈。

  【分析】本文以“书架”为线索,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①~④),写我到老师家看到他的宽大的自制书架,无比的震惊;第二部分(⑤~⑧),写我回来后在书桌上用字典搭了个小“书架”,并向父母炫耀;第三部分(⑨~⑯),写父亲到包装厂捡来木料,为我制作了一个书架;第四部分(⑰~⑲),写我对这个书架的喜爱,它陪伴着我成长。

  【解答】(1)本题考查文中事件的概括。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根据已给出的事件找到相对应的段落,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即可。这里缺少的两件事分别可概括为:到老师家看到宽大的书架; 父亲为我制作书架。

  (2)本题考查人物心理的揣摩。解答此题要根据前后事件以及句子内容来分析。

  妈妈是在听了我自制的“小书架”之后有了这样的表现,表现出妈妈在听了我的描述后,明白了我对书的喜爱,她为我的爱读书而自豪,但想到家庭条件差无法满足我的小小要求而内疚,所以眼里有了泪花。

  (3)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题目要求写出两条批注,则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赏析。结合句子内容来看,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使用了虚写的方法,都为表现我希望得到“书架”的迫切心情。从这两个角度分别赏析即可

  (4)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要结合前后内容来分析。

  结合第16段内容来看,称其为“老友”,是为了突出二者之间的亲密关系,表达内心的喜悦;第18段写书“早已泛起了油渍的光,笨拙而苍老”,所以称其为“长者”。据此整理出答案。

  (5)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这是一道开放题,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写出一个陪伴你成长的物品,表现它对你成长的作用即可。

  答案:

  (1)到老师家看到宽大的书架 父亲为我制作书架

  (2)这句话是对妈妈的神态描写,表现妈妈因我对书的喜爱感到自豪,又为无法满足我的小小心愿而内疚。

  (3)①将书架拟人化,写它“款款而来”,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我盼望得到书架的心情迫切。

  ②这句话是由父亲搬回来的木料产生的联想,虚实相生,形象地表现了我对书架的渴求。

  (4)第16段写我看着书架上的书,内心无比的喜悦,那书架给我带来快乐,犹如我亲密的好友,所以称其为“久违的老友”;第18段写现在再看书架,已经很苍老了,表明它时间的久远,所以看起来向给我无穷知识的“长者”。

  (5)示例:我成长的过程中,始终陪伴着我的是桌上的那盏小台灯,它是上小学时,外婆送给我的生日礼物,外婆说:“我不能天天陪着你,就让这台灯伴着你读书,就好像外婆看着你读书一样。”现在我即将初中毕业了,明年上高中我还要将这个小台灯带到学校,记住外婆的叮咛,好好学习。

  【点评】文中事件概括的答题方法:

  1、理清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尤其是主要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恰当连接,语义通顺。2、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陈述格式为:何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何事+结果如何。公式中的“何人”,如果是第一人称的文章,可以用“我”,也可用主人公;如果是第三人称的文章,必须用主人公。

  9.阅读下文

  忘

  季羡林

  ①人一老,就容易忘事糊涂。

  ②我认识一位著名的画家,年过八旬以后,慢慢地忘事糊涂起来。我们将近半个世纪以前就认识了,颇能谈得来,而且平常也还是有些接触的。然而,最近几年来,每次见面,他把我的尊姓大名完全忘了。从眼镜后面流出来的淳朴宽厚的目光,落到我的脸上,其中饱含着疑惑的神气。我连忙说:“我是季羡林,是北京大学的。”他点头称是。但是,过了没有五分钟,他又问我:“你是谁呀!”我敬谨回答如上。在每一次会面中,尽管时间不长,这样尴尬的局面总会出现几次。我心里想:老友确是老了!

  ③前几年,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在富丽堂皇的北京图书馆的大报告厅里举行年会。我这位画家老友是敦煌学界的元老之一,获得了普遍的尊敬。按照中国现行的礼节,必须请他上主席台并且讲话。但是,这却带来了困难。像许多老年人一样,他脑袋里煞车的部件似乎老化失灵。一说话,往往像开汽车一样,刹不住车,说个不停,没完没了。会议是有时间限制的,听众的忍耐也绝非无限。在这危难之际,我同他的夫人商议,由她写一个简短的发言稿,往他口袋里一塞,叮嘱他念完就算完事,不悖礼仪常规。然而他一开口讲话,稿子之事早已忘入九霄云外。看样子是打算从盘古开天辟地讲。照这样下去,讲上几千年,也讲不到今天的会。到了听众都变成了化石的时候,他也许才讲到春秋战国!我心里急如热锅上的蚂蚁,忽然想到:按既定方针办。我请他的夫人上台,从他的口袋掏出了讲稿,耳语了几句。他恍然大悟,点头称是,把讲稿念完,回到原来的座位。于是一场惊险才化险为夷,皆大欢喜。

  ④我比这位老友小六七岁。有人赞我耳聪目明,实际上是耳欠聪,目欠明。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其中滋味,实不足为外人道也。但是,我脑袋里的煞车部件,虽然老化,尚可使用。再加上我有点自知之明,我的新座右铭是:老年之人,煞车失灵,戒之在说。一向奉行不违,还没有碰到下不了台的窘境。在潜意识中颇有点沾沾自喜了。

  ⑤然而忘事糊涂就一点好处都没有吗?

  ⑥我认为,有的,而且很大。自己年纪越来越老,对于“忘”的评价却越来越高,高到了宗教信仰和哲学思辨的水平。苏东坡的词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他是把悲和欢、离和合并提。然而古人说:不如意事常八九。这是深有体会之言。悲总是多于欢,离总是多于合,几乎每个人都是这样。如果造物主不赋予人类以“忘”的本领,那么,我们人类在这么多的悲和离的重压下,能够活下去吗?人生下来,既能得到一点乐趣,又必须忍受大量的痛苦,后者所占的比重要多得多。如果不能“忘”,或者没有“忘”这个本能,那么痛苦就会时时刻刻都新鲜生动,时时刻刻像初产生时那样剧烈残酷地折磨着你。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忍受下去的。然而,人能“忘”,渐渐地从剧烈到淡漠,再淡漠,再淡漠,终于只剩下一点残痕;有人,特别是诗人,甚至爱抚这一点残痕,写出了动人心魄的诗篇,这样的例子,文学史上还少吗?

  ⑦因此,我必须给赋予我们人类“忘”的本能的造化小儿大唱赞歌。试问,世界上哪一个圣人、贤人、哲人、诗人、阔人、猛人,这人,那人,能有这样的本领呢?

  ⑧我还必须给“忘”大唱赞歌。试问:如果人人一点都不“忘”,我们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选自《怀旧集》,有删改)

  (1)概括“老友确是老了”的两件事。

  (2)找出表明文章写作新思路发生明显变化的句子,并抄写在横线上。

  (3)品析语言。

  ①到了听众都变成了化石的时候,他也许才讲到春秋战国!(从修辞角度)

  ②我必须给赋予我们人类“忘”的本能的造化小儿大唱赞歌。(从加点词语角度)

  (4)简要概括第④段的内容,并说说该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5)作者为什么要给“忘”大唱赞歌?

  (6)结合全文探究“忘”的两层含义。

  【分析】文章讲述了一位著名的画家每次见面,都反复询问“我”的姓名的事和一位小六七岁老友年会讲话,忘了讲稿说个不停的事。在事件的基础上,文章又论述了“忘”的好处。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归纳能力。解答时,结合题干要求和文章内容理解分析作答即可。

  文章通过具体事例突出了作者老友确是老了。第②段讲述了老友每次见面,都反复询问“我”的姓名的事例,第③段讲述了老友年会讲话,忘了讲稿说个不停的事例,都表现出老友容易忘事,确实老了。

  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在文中作用的能力,结合题干要求和文章内容结构分析作答。

  文章前半部分通过老友的事例说明了忘事的负面影响,后半部分则转变思路,开始论述忘事的好处。纵观全文,第⑤段通过“然而”一词转折,提出“然而忘事糊涂就一点好处都没有吗?”的问题,并结合第⑥段开头部分“我认为,有的,而且很大”进行自问自答,转变思路后开始论述忘事的好处。因此正是在此句作者的思路发生明显变化。

  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3)本题考查对句中所用修辞手法及词语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解答时,需结合上下文进行具体分析。

  夸张:故意言过其实,对人对事进行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比喻: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某些相似之处,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外一种事物。

  ①句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听众比作化石,将老友的讲话比作中国历史,并将老友讲话没完没了进行夸大,生动幽默地表现了老友忘事糊涂的人物特点。

  ②句中把造物主称为“造化小儿”,饱含调侃和戏谑意味,幽默地表现出作者彻悟至理之后的豁达心境。

  综合上述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与理解段落在文中作用的能力。解答时,结合上下文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归纳,联系段落在文章中的位置分析其作用即可。

  第④段位于文章中间,承接上文对老友忘事的描述,将“我”与“老友”在忘事方面作对比,说明“我”没有老友忘事程度深,表现出“我”的沾沾自喜。同时,为下文论述忘事的好处作铺垫,体现了行文思路的转变过程。

  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5)本题考查对文章整体内容的理解及对文段的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时,结合题干与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本文在第⑥段集中论述了“忘”的好处,“忘”主要有两方面:首先,作者通过对俗语和诗词的分析提出“人类在这么多的悲和离的重压下,能够活下去吗”的问题,并解释得出“忘”可以使人在悲和离的重压下活下去,使痛苦的感受减轻的结论;其次,作者论述了“忘”所产生的残痕带来的积极影响,诗人“爱抚这一点残痕,写出了动人心魄的诗篇”。正是基于“忘”的这两点好处,作者要给“忘”大唱赞歌。

  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6)本题考查对文章整体内容的理解及对文段的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时,通读全文并简要概括即可。

  文章前半部分通过老友忘事的具体事例表现出“忘”的第一层含义,即人对于日常生活琐事的遗忘和糊涂;文章后半部分则通过论述“忘”的好处,表现出“忘”的更深层次含义,即人在面对生活苦难时主动选择忘却的豁达与智慧。

  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答案:

  (1)每次见面,都反复询问“我”的姓名。年会讲话,忘了讲稿说个不停。

  (2)然而,忘事糊涂就一点好处都没有吗?

  (3)①运用夸张的修辞,将老友讲话没完没了无限夸大,生动形象地将老友忘事糊涂的形象呈现出来。

  ②用富含调侃和戏谑意味的笔调称造物主为“小儿”,幽默生动地体现了作者洞察世事、领悟世理之后的欣喜与放达。

  (4)“我”因忘事糊涂程度不深而沾沾自喜。与老友的忘对比,突出了“我”的自律和欣慰;为下文“然而”的自我否定蓄势,既体现了思维的变化及波澜的设置,又实现由叙转议的巧妙衔接。

  (5)“忘”可以使人在悲和离的重压下活下去,使痛苦的感受减轻。“忘”剩下的残痕能让诗人写出动人心魄的诗篇。

  (6)①日常生活中琐碎小事的遗忘糊涂。②面对生活的苦痛,人在精神上主动忘却、主动舍弃的一种生活智慧和处事境界。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归纳能力和对句中所用修辞手法及词语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其中第(4)题是重点题目,学生解答时,要结合上下文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归纳,联系段落在文章中的位置分析其作用。

  10.

  远去的乡村

  李汉荣

  ①“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你们只听见辛弃疾先生在宋朝这样说,我可是踏着蛙歌一路走过来的。我童年的摇篮,少说也被几百万只青蛙摇动过。我妈说:一到夏天外婆就不摇你了,远远近近的青蛙们都卖力地晃悠你,他们的摇篮歌,比你外婆唱的还好听哩,听看听着,你咧起嘴傻笑着,就睡着了。

  ②小时候刚学会走路,在泥土的田埂上摔了多少跤?我趴在地上,哭着,等大人来扶,却看见一些虫儿排着队赶来参观我,有的还趁热研究我掉在地上的眼泪的化学成分。我扑哧一笑,被他们逗乐了。我有那么好玩,值得他们研究吗?于是我静静地趴在地上研究他们。当我爬起来时,我已经有了我最初始的昆虫学。摔饺,原来是我和土地举行的见面礼:你必须恭敬地贴紧地面,才能接受土地最好的生命启蒙。

  ③现在,在钢筋水泥浇铸的日子里,你摔一跤试试?你跌得再惨,把身子趴得再低,也绝然看不见任何可爱的生灵,唯一的收获是疼痛。

  ④稻田与荷田,只隔着一条田埂,他们是一对上千年的老邻居,是芳邻。稻与荷,各自站在各自的水里,猜测着对方的冷暖和心事。他们也暗中喜欢着对方,经常互相交换些小礼物:这边把多出的荷香捧过去,那边就把宽裕的月光沿沟渠送过来。喜欢串门的青蛙也善意地丈量一下双方的水深水浅,重复一些古老的忠告。秋收后,就有细心的婶子说:这两块田里长的东西就是不一样嘛,稻米里有一股荷的香,莲藕里藏着稻米的香。

  ⑤菜地里的葱一行一行的,排列得很整齐很好看。到了夜晚,他们就把月光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早晨,他们就把露珠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冬天,他们就把雪排列成一行一行。那些爱写田园诗的秀才看见了,就学着把文字排列成一行一行。种地的父亲看见书上一行二行的,问我:这写的是什么?为啥不连在一起写?多费纸啊!我说:这是诗,诗就是一行一行的。父亲说:原来,你们在纸上学我栽葱哩,一行一行的。

  ⑥你听见豆荚炸裂的声音吗?我多次听过,那是世上最饱满、最幸福、最美好的炸裂声。所以,我从来不放什么鞭炮和礼花,那真有点儿虚张声势,一串剧烈爆响之后,除了丢下一地碎纸屑,更无丝毫诗意。那么我怎么庆祝我觉得只得我庆祝的时刻呢?我的秘诀是,来到一个向阳的山坡,安静地面对着一片为着灵魂的丰盈和喜悦而缄默着天真嘴唇的大豆啦,绿豆啦,小豆啦,豌豆啦 红豆啦 听他们那被太阳的一句笑话逗得突然炸响的“辟辟啪啪”的笑声,那狂喜的、幸福的炸裂;美好的灵感,炸得满地都是。诗,还用得着你去苦思冥想吗?面朝土地,谦恭地低下头来,拾进篮手里的,全是好诗。你即使在田野里追赶一只老鼠,也能到达一首诗的附近,离老鼠洞不远,是野草掩护的蛐蛐的琴房,正在演奏《诗经》里的某个曲调。

  ⑦纵着走过来,横着走过去,我不识字的父亲,披一身稻花麦香,在阡陌上走了几十年,我以为他只是在琢磨农事。可是,当他的田亩和更广裹的田亩,被房地产商一夜之间全部收购,种植了茂密的钢筋水泥,然后无限期地转租给再也不分泌露水,不生长蛙歌,仅仅隶属于机械和水泥的永恒荒芜时,我才突然明自:我那不识字的父亲,他纵着走过来,横着走过去,他一生都固执地走在一首诗里,他一直都在挽救那首可能真的要失传的田园诗。

  (有删改)

  (1)根据文中④⑤⑥段的内容,请仿照下面划线的短语,完成填空。

  乡村的诗意在哪里?让我来轻轻告诉你:

  她在童年的蛙声中,她在稻田的荷香里,

  她在 她在菜地的葱行 中,她在 她在秀才的诗行 里,

  她在 她在豆荚的笑声 中,她在 她在蛐蛐的琴音 里。

  (2)第②段写在田埂上摔饺,第⑥段写听豆荚炸裂声,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悟?请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①在田埂上摔跤后的感悟: 你必须恭敬地贴紧地面,才能接受土地最好的生命启蒙 。

  ②听豆荚炸裂声后的感悟: 面朝土地,谦恭地低下头来,拾进篮子里的,全是好诗 。

  (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

  (4)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内涵。

  我那不识字的父亲,他纵着走过来,横着走过去,他一生都固执地走在一首诗里,他一直都在挽救那首可能真的要失传的田园诗。

  (5)结合全文,说说你对题目《远去的乡村》的理解。

  【分析】文章主要描写了在田埂上摔跤后看虫儿排队,稻田与荷田做邻居,看菜地里的葱行,听见豆荚炸裂声,田亩被房地产全部收购等乡村生活的片段,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以父亲为代表的世代农民对田园乡村的热爱与眷恋,也写出作者对现代文明逐渐吞噬的农村文明的无奈与惋惜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对句式仿写的能力。解答时,须先分析前后句子的结构,保持句式上的一致,同时注意仿写句内容上的合理性。

  本题可以分别从④⑤⑥段分别提取出富有诗意的意象,加以概括即可。第⑤段可以概括出“菜地的葱行”“秀才的诗行”,第⑥段可以提取出“豆荚的爆裂声”加以比喻可以概括为“豆荚的笑声”,“蛐蛐的叫声”加以比喻概括为“蛐蛐的琴声”。

  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时,结合上下文分析作答。

  根据题干要求“请用原文中的话回答”,因此要阅读原文后,选出体现作者不同感悟的文章原句。阅读第②段,可以得出“在田埂上摔跤后”的感悟:“你必须恭敬地贴紧地面,才能接受土地最好的生命启蒙”。阅读第⑥段,可以得出“听见豆荚炸裂声后”的感悟:“面朝土地,谦恭地低下头来,拾进篮子里的,全是好诗”。

  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即可得出答案。

  (3)本题考查对文章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与理解能力。解答时,抓取关键词判断出修辞手法,结合修辞手法的作用进行分析。

  拟人:指把物当作人来写,即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或言行的修辞手法。作用在于能令无生命的东西活跃起来,使语言具有形象性、生动性、感染力。

  排比:三项或三项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作用:增强气势,说服力强,感染力强。

  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葱行拟人化,表现出在乡间,万物皆有灵气,优美地表现出乡村的不同季节的景观;运用排比的手法,表现了葱地里的葱整整齐齐一年四季从未改变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

  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即可得出答案。

  (4)本题考查对重要词语含义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时,注意结合语境对词语进行分析。

  固执,表示无论外界如何变化,一直不予改变。这里形容父亲把一生献给了土地,发自内心热爱着土地,热爱着田间的花草鱼虫,表现了以父亲为代表的世代农民对田园乡村的热爱与眷恋。

  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即可得出答案。

  (5)本题考查对题目含义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先把握全文内容和作者情感,再找出文段的关键句对文章题目的含义及其于全文的表达效果加以概括。

  文章主要描写了恬静美好的乡村生活,以及田园生活对作者的启示,这些描写本来亲切可感,可是作者却把题目定为《远去的乡村》,是因为文章的内容已经是作者的回忆了,从时间上来讲已经“远去了”;如今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以前的田园生活也会渐渐消失,是一种越来越远的生活,因此是“远去的”;最后,这样的标题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1)菜地的葱行;秀才的诗行;豆荚的笑声;蛐蛐的琴音。

  (2)①你必须恭敬地贴紧地面,才能接受土地最好的生命启蒙。

  ②面朝土地,谦恭地低下头来,拾进篮子里的,全是好诗。

  (3)运用了拟人(比拟)、排比的修辞手法。把葱行拟人化,赋予它人的思想行为,更生动、优美,充满了诗意。排比句式的运用,表现了菜地里的葱的整齐优美,把作者对乡村场景的喜爱之情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

  (4)“固执”一词在这里是“执着”的意思,写出了父亲对土地的不舍,表达了父亲及世代农民对乡村田园的热爱、依恋。

  (5)作者回忆的是已逝去的乡村生活,相对现在而言,那确是“远去的”了;“远去的乡村”留有作者美好的回忆,和现在的“城市文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文章表达了对已逝去的和正在逝去的美好事物的担忧、失落,引发人们对未来发展的思考;标题新颖,吸引读者,并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重要词语含义、修辞手法的理解分析能力和对对句式仿写的能力。其中第(3)题重点题目,学生解答时,抓取关键词判断出修辞手法,结合修辞手法的作用进行分析。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7769f0274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fc.html

《散文阅读训练10篇及详细答案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