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华山

发布时间:171419726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咏华山》说课稿
说教材
这是苏教版语文第二册第八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是采用的一种古诗教学的新课型--“文包诗”。它有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把一首古诗巧妙地包含在一篇浅近的现代白话短文中, “诗”“文”话题由头和故事中心,“文”“诗”的背景材料和形象说明,“诗”与“文”浑然一体,相映成趣。这篇课文叙述了寇准跟先生去登华山时赞美华山的事,描绘了华山的雄伟壮丽,也赞扬了寇准的聪明才华。 首先,《咏华山》一文以平实浅近的短文故事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浓厚兴趣,学生读了故事短文进而学习古诗,就好比在已知和未知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很容易登堂入室,进入诗境,这就自然地降低了坡度,化难为易,为儿童学习古诗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然后借助短文研究古诗,领悟诗的丰富内涵,接受美的熏陶,可收到读文、学诗一箭双雕的功效。再则,学生在读文与诗的过程中,势必要以文诗对照进而比较学习,寻找文与诗的内在联系,了解古诗写作的来龙去脉,探索理解古诗的丰富内涵,体会古诗句法结构的特点,这就可以从多角度地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对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发挥综合效应。
基于以上认识,针对新大纲对一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生字词语,学写生字“与”于“齐” 3)能诗、图、文对照,初步体会古诗的意思,初步感受华山的高。 2、方法与过程: 以学生自读自悟解决问题为主线,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为学而教,创设情境,指导研究,以文学诗。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合课文内容、创设情境,使学生自读自悟华山的高,同时领略语言文字的优美,感受祖国河山的壮丽。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中描写华山高的句子,并诗文对照,理解、朗读古诗。
说教法学法
1
创设情境:创设有声有色有形有情的情境,用多媒体再现华山的壮丽景色,激发学生对学习课文的积极情绪和浓厚兴趣,从而使学生对华山有一个比较鲜明的感性认识。 2、读中感悟:以读为主,以情导读,情为上,情愈浓,感悟愈
深,读为主,情、理、法尽在读中悟出,读中体现,努力将语言文字还原成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华山远景图、华山风光片、生字动画笔顺图示等。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华山之旅,师板书:华山 强调是一个多音字,这里读huà 跟读,书空。
2、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华山,请同学来介绍一下。
(生:华山是一座名山。)
师:对啊,华山的确是一座名山,登华山前我们先一起来了解一下华山。(媒体播放华山旅游视频)师一边介绍华山:华山在我国的陕西省,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从古到今,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前去游览。 3、请先做好登山准备。媒体出示词语,还会读吗? (山腰间 与齐 称赞 宋代 寇准 艰难)

4在你心中华山是一座怎么样的山? 请同学们大声地、认真地朗读课文。 (要求:读通、读准)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一) 1、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你觉得华山怎么样? (出示多媒体啊!华山真高哇!) (生:我觉得华山很高。)除了感到高,还觉得怎么样?(生:要爬上山顶很困难。)

2、是啊!小寇准和先生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后,他们的感觉就和你们的一样。山是那样高,那样险,山路是那样窄,那样陡,要登上山顶,真不是容易的事啊。这也有一句话告诉我们登山很不容易,能读好它吗?(出示多媒体):他们沿着山路艰难的爬上山顶。 师:你能读出登上华山的艰难吗?指名读 齐读 3、华山到底有多高呢?老师告诉大家,华山有2200米高,我们的教室只有一层楼高,而华山有600层楼那么高,你们说华山高不高?请大家再读一读,感受一下华山的雄伟。

4、好不容易爬上山顶,赶快来欣赏一下华山的美景吧! (出示多媒体)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1)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什么?
(生:蓝蓝的天,连绵起伏的山,红红的太阳,朵朵白云。)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871ed8b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1a.html

《咏华山.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推荐